《文化苦旅》讀后感(集錦15篇)
讀完某一作品后,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后感了!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文化苦旅》讀后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文化苦旅》讀后感1
在讀之前,我根本不會想到一處處名勝古跡的背后都會有如此深層的涵義,不會想到踏足在中華民族的土地上其實是踏足在千年歷史的沉淀之上。那一段苦澀,那一段艱難,那一段早已成為歷史的路跡是現今無法真切感受到的,隨著書的開啟,也像是背上行囊一同開始巡視華夏文化的“苦旅”。
走進書中的情境,作者以獨特的觀察力和洞察力去深思古老民族的文化,仿佛又重現了當初的情與景。在書中,握著歷史文化的繩一步步走向前去,那一片我們現今熟稔的土地,已變得不那般熟悉。莫高窟的石洞依舊壯麗,靜靜地順著歷史的洪荒,細數著敦煌千年的變化。它絢麗的外表之下極具深蘊,讓人不禁想到展現在眼前的是沉淀千年歷史的神話,一段靜靜述說著又展現歷史文化一角的神話。它是靜佇在敦煌的寂寞,卻又是歷史文化的展示者,即便它曾殘缺,被人無情的轉換,但它展示的真實的美讓人迷醉,它是美。
從西北的敦煌走回東南的江南,江南,與敦煌是不一般的感覺,它也是美,不過它是若朦朧羽紗般的美,它是細雨綿延的美,它是柔情似水的美。一想到它,就能想到山水,江南是山水系情之地,所以總有文人墨客留戀于此,更是留下了千古傳唱的絕美詩篇。歷年來,仕途不順、人生不得志的文人會隱居于此,過著“結廬在人境”的生活,江南確實是一個讓人自在舒心之地,像是掬起一捧清泉,汩汩流入苦悶的心田,洗滌苦悶給以希望。久而久之,與江南牽系的是一字“隱”,這是失意文人的隱歸,他們隱去知識修養,他們隱去滿腹才華,他們隱去對國家的滿腔熱情,孤傲、名聲以及一切都像是順著江南的水一并隱去了,順著時間悄悄地隱去了。想至此,“隱”并不是一種逃避,一種背離,應當是一種生活態度,時間的沖刷,使之稍稍變了質。然而身處在當時,文人的發展空間實在太狹隘了,使他們不得不縮著驕傲的身軀暫時隱退,但他們的雄心壯志不會隨之隱退。
中國當時的路跡早不再,璀璨如星辰的文化也在一點點被時間沖刷,如同堅韌的巖石也能被水滴穿破一樣。閉上眼,靜下心去走那一段歷史之路,那一段苦旅,用心去感受那一片時間所不能存留的情與景。閉著眼,仿佛能聽到當時的中華大地在一頓一息,然而歷史文化是它靈魂的一部分,有時會苦澀、掙扎、灰暗但永遠深具哲韻、亙古不朽。
《文化苦旅》讀后感2
夏季暴雨傾盆的夜晚,世俗的喧囂被一時澆滅,在黯淡的燈光下,見到這般滋潤蘊籍的文字,只得死心塌地地在小楷的包圍中默默端坐。夜雨的詩意中,心里泛起一陣陣漣漪。輕輕地觸摸這泛黃的紙張,我踏上別樣的旅程,有著文字這般安靜的旅伴。
第一篇便是直白的開頭,簡單有序的描寫,卻沒有任何蒼白無力的表現。一步一步走近,滿載敦煌文化的車隊留下深深的車轍,道士塔旁凄艷的晚霞印入我的眼簾。剎那間,原本乏力癱軟的身軀隨著靈魂起舞,在芳香四溢的舞臺上找到了我專屬的味道。這是我耳熟能詳的交響樂,每一串音符都能引起我的共鳴。這無盡的旅程的第一站就俘獲了我那顆即將熱血沸騰的心。
隨心所欲地慢慢翻閱,與耳邊的喧囂隔絕,留下一片心靈凈土,啜飲著文化的甘泉,印刻著行旅的記憶。只要順從他的牽引,腦中便是紊然不亂的條理;只需跟隨他的腳印,一路上都是幻美絕倫的風景---枝干虬曲蒼勁的臘梅、飄渺冷艷的西湖、狂暴雄大的廬山瀑布……余秋雨鄙棄陳詞濫調,細膩又不失大氣的筆觸下描畫著一幅蒼健渾厚的山水畫,書寫著一首抑揚頓挫的詩歌,哼唱著一支輕柔婉轉的小夜曲。那使人感同身受的旅行心情,直鍥人心的歷史感懷,用悠長的歌謠譜寫出心中的悸動。這如同一塊天然的璞玉,把瑕疵與光澤一并展現,一切都未經雕琢,一切都回歸它本來的面目。我領略了大智大愚的李冰創造的神話般的都江堰,三峽那翻滾咆哮的長江水;見識了中國華麗的文化瑰寶之地莫高窟與天一閣;拜訪了清新婉約的江南小鎮,精致幽深的蘇州園林。
山重水復,無言的大地上,總有無端的感動,無端的喟嘆。
走走止止,在山水歷史間跋涉的時候,回憶滲入了筆墨之中。
聽著花鳥蟲魚的歌聲小憩一會,心中卻泛起一陣不可名狀的惆悵。或許我也感受到了歷史氣壓的沉重,禁不住一些誘人沉思的片段和作者自身感慨。每每讀到發人深省的句子,思緒就不經意間地游離開去,整個人便癱軟下來,腦中一片空白,無力再讀。總要反反復復地從開頭連到結尾,然后繼續讓某句話引發的聯想散漫地在我的神經中游蕩。慢慢地迷戀上這種感覺,這是歷史文化悠久的魅力熏陶著我,感染著我。仿佛是旅程中的“苦”,實則是最甜最美的享受。
多年前,父親也曾踏上過這段旅程,不知他又是如何定義的呢?
而今天,我要拋棄所有的憂傷和疑慮,踏著文化的腳印,去追逐無盡的潮水,漂泊在思想的云端。
既然是漂泊旅程,那么,每一次留駐都將是新的出發。
《文化苦旅》讀后感3
我靜坐著,書本泛著黃光,燈光卻使它耀眼。
白發蒼蒼,長須飄飄,他已滄桑了,在我腦中踱步,腳步清脆。
余秋雨,這本就帶著幾絲靜謐的名字,在我腦中回響。他看見了,行行止止,被歷史的滄桑涂抹著,他看見了許多。
而那些被時間隱去的角色,在他的一俯一仰間,駕著文字來到我的面前——
“他是敦煌石窟的罪人”,余秋雨來到莫高窟外,一生慨嘆,“王圓箓”。
伴隨著老舊的樹葉“咔嚓”作響。這位老者在我面前講述著。他說的是一位道士……莫高窟不幸成為了道士的家,用無數珍寶換得這位道士的一世茫然。
“茫然的是當時的中國啊!”他怒吼著。卻無奈的走向下一個地點。這是時代的慨嘆。
他登上廬山時,再一次想起了古人。
山高路窄,他一路磕磕絆絆,終于見到了這一震撼身心的奇觀,聽到了這一轟然震耳的咆哮。生命,也許終于被一種久違的感覺“淋濕”,他想到了朱熹又聯想到徐霞客。但他也看到了熙攘的人流,他無法構建出一種文化與名勝的對應,只能眼看著文人變成了游人。
“一陣云霧又漂到了我的眼底”,他想著搖了搖頭……
他此般,走過了山川大地,在天地間徘徊。他此般,走過了山川大地,在天地間徘徊。
《文化苦旅》也此般“苦著”。苦在追尋,苦在徘徊。作者苦苦思考,苦苦探索。在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的碰撞中,中國的文人在慨嘆,在惋惜,于選擇間陷入一片迷茫。眼看中國的文化在夾擊中看不清未來的路在何方。
我翻看著心中不覺,提起一陣苦楚。不知是作者情緒的感染,還是歷史帶人的滄桑感。文化之流如此般宏大,歷史長河源源不斷。我便只是一個渺小的一員,像作者一樣在此間徘徊著。誰也不知道我會做下什么?如同一個鄉下的道士會找到石窟一般。
合上扉頁,只覺得眼前漆黑的黑夜如同深淵。我覺得我坐得太久了,我只是那么小一點,卻看過了那么多。我的生活經歷無比渺小,卻帶給了我許許多多的感受,生活便是一種閱讀,因為作者在生活中學會了感受。
向前吧,不管你是誰?年輕或許是一種財富,因為人們總將明天描述成希望,那么它便是希望。我們不應讓這歷史的火種熄滅,我們仍需要帶它們向未來前行,它們理應有一個歸宿,正如余秋雨先生所講的那般。
《文化苦旅》讀后感4
作為一個外國人,馬可波羅用"世界上最高貴.最美麗的城市。"來形容杭州;而在中國,人們用"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來表達對杭州的贊美,她的美,早已被歷代文人傾注了太多的描寫詞匯。
作者所言極是,一個淺淺的小海灣,被潮汐和長江帶來的泥沙淤積,導致其將會"與世隔絕"在水的蒸發下慢慢成為一片沼澤地,鹽堿地......這一切由自然定下的道路,若是沒有那堪稱奇偉的力量和恒久的堅持是無法改變的,然而,中國歷代人民卻以人力真真正正地做到了這一點。
首先,她迎來了一個〝亦正亦昏 〞的君王——隋煬帝。隋煬帝開鑿大運河,使得她頓時熱鬧起來,成為重要城市,居民愈來愈多。為杭州的〝美〞刻下關鍵的一道痕跡。就這樣繁榮延續至九世紀二十年代,擁有《長恨歌》,《琵琶行》......作品的巨匠白居易帶著水力學家和城建學家的風姿款款而至。雖年過半百,卻不顧身體,整日忙忙碌碌地指揮湖中的的改造升級工作;雖已成為文學巨匠,卻無絲毫傲慢,每日奮斗在工作現場......為杭州的"美"留下濃濃文氣的第二筆。
江山易改,在中國的歷史上這是讓人習以為常的。當時光流入十世紀,吳越王錢镠 帶著他獨有的民生.環境保護意識,在杭州的歷史洪流中沉浮。他大修海堤,以竹筑填巨石為塘,以九重巨木為柱......造下"捍海塘",甚至成立專門的部隊,對太湖就行清理打掃......并以所謂“小國”的智慧為我們保留下了杭州這一美麗的奇景城市。
“杭州實在是太幸運了”,作者用一句通俗之言道出了關鍵。蘇東坡——一個我們熟知的偉大詩人。他的詩總是充盈著難言的氣息;作為一個詩人,他本性愛好作詩。然而,令人驚異的是,杭州的“魔力”使他也化身成了一個徹徹底底的水利工程師——甚至,比白居易還要徹底,他有廣闊寬宏的志,也有細致入微的心,正是他的這“心有猛虎,細嗅薔薇”的性格,他發現了西湖逐漸被葑草埋填這不起眼之事;他制定周密的行為方案,上奏朝廷,將西湖大刀闊斧地改造。當然,古時沒有電動機械,只有靠人力。那一擔擔的石頭、一把把淤泥......我們可以想象那場面的復雜與浩大。
先有生態而后有文化,歷代文人、君王到平民百姓都在有意識或潛意識中做著生態改善與保護這件事。我想,或許是這成就了杭州的詩意盎然與美麗。
《文化苦旅》讀后感5
原以為大漠孤煙能養育的僅是那艱難苦困的紛繁歲月,就算有長河落日的壯闊終究還是會被孤寂所掩沒。寧古塔,早把那人性和尊嚴蹂躪踐踏得一文不值,所以寧古塔終究是冰冷沒有溫度的。然而我竟不得不信,這片土地依舊能滋養甘甜。文人背后的溫度——寧古塔僅存的那一星半點的光亮,也足夠透過痛苦,溫暖那顆孤獨的心。
一提到寧古塔,只要對清史有些許了解的人都知道,在漫長的數百年的歷史長河里,有多少名門雅仕,賢人貴族在判決書上被打上“發配寧古塔”的字樣從此被湮沒。寧古塔總是不論是非的,是非都是皇上的一己私念和制度的妥協。我可憐那些懷著毀家紓難的決心報國卻只能在這片寂寞的土地上甘心做個奴役的志識之士,我看到那些無故被株連的人眼里的那種無可奈何的絕望的眼神,那可憐的江南女子,在河畔掉下的淚早已與水分辨不清,那昨日的嬌貴矜持變得遙不可及,更不要說那一點哀怨悱惻的兒女私情早已成了奢侈。我不知道寧古塔扼殺了多少清白與夢想,不知道滋生了多少哀婉與嘆息,多少絕望與無助,也許,此刻,死亡也變得無足為懼了。可是就是在這些文人雅士,這些悲劇痛苦中,竟能生長出希望來。
災難對于普通人來說災難,可對于文人就不同了,他們總是能在災難中找找尋生命的底蘊,在這些一無所有里依然心存慰藉,所以,寧古塔也因他們而變得有了那么些許暖意。
當官銜,財富,名譽被一一剝奪去,然而善良和正直是剝奪不了的。當一無所有的時候,只有生命與生命赤誠相見,也才有了那些令人敬佩的文人之間的情感,這是拋卻了除生命以外的一切物質,用生命的純粹建立的一種友誼。“冰天詩社”正是在這種純粹的建立下產生的。而那感動容若的兩首《金縷曲》更是這純粹感情的產物。“薄命長辭知己別,問人生,到此凄涼否?千萬恨,為君剖。”又何嘗不是顧貞觀對張兆騫的無所保留。終于,在顧貞觀的努力下,張兆騫才的以一個安詳的晚年生活。孫子耕一路陪同駱長官從杭州一直到東北……
余秋雨說:“在漫長的中國古代社會中,最珍貴,最感人的友誼必定產生在朔北和南荒的流放地,產生在那些蓬頭垢面的文士之間,其他那些著名的友誼佳話,外部雕飾太多”,我對這是深信不疑的,沒有什么情感的建立比生命對峙生命來得直接與純粹了。這大概就是文人背后的慶幸吧。
生命與生命碰撞產生的情感,靈魂深處的觸碰與交流,這應該就是寧古塔還剩的溫存了吧。
《文化苦旅》讀后感6
“中國的專家沒有太大的激動,他們默默地離開了會場,走過王道士的圓寂塔前”
閱讀完余秋雨筆下的《道士塔》,我不由得有了寫文章的沖動。在那看似平常的抬頭瞬間,道士塔它悲慘命運的身影已滲透我的筆墨之中。
原以為他是個白發老人,他賦有犀利的筆端,穿透歷史的冷漠;他有難以捉摸的眼神,總在尋找些什么。但走近他的文章深處,才發現他與蘇東坡頗有相似,有著“老夫聊發少年狂”的自喻,獨自享受著老年、中年、少年。在顛顛倒到的日子里,潑墨灑下歷史的余輝……
道士塔是一溜空地上的幸存者。雖然在夕陽下有些悲涼,但它始終不放棄他的使命。只是命運使他有了一個昏庸的主人——王園錄。王園錄是個平方法沒有文化的道士。在愚昧地改造道士塔的過程中,偶然發現了藏在塔底下的文物。面對金錢的誘惑,竟爽朗地用文物做成了一筆又一筆輕松的小買賣。他還四處招搖,引來無數外國人的搶購,好比現實生活中搶購市場大清倉的場面。一箱又一箱的文物悄悄從中國土地上流走,換來的是只是他愚蠢的笑臉和渺小的身影。
我想我們不該痛恨外國的學者、漢學者、考古家、冒險家他們的狡詐。我們是不是該痛心地問一問:‘為什么他會出生在那個年代?’他是敦煌石窟的罪人。不,他是古老中國的罪人,是他摧毀了文化。
如果我用‘無知’來形容他當時的行為,那只會使我對不起‘無知’這個詞語。完全可以把憤怒的洪水向他傾瀉,完全可以將他徹底沖刷洗凈。
在初中的歷史課本上,有著火燒圓明園的資料。那時我發現;原來我們中國人是那么富有,古老的中國文化是那么耀眼。雖然現在的圓明園已化為灰燼,但是它同樣是歷史的見證者,它也述說著千百年來歷史的改變與人類對他的摧毀。
一位當代青年的幾行詩句寫得好。
我好恨
恨我沒早生一個世紀
使我能與你對視著站立在
陰森幽暗的古堡
晨光微露的曠野
要么我拾起你扔下的白手套
要么你接住我甩過去的劍
要么你我各乘一匹戰馬
遠遠離開遮天的帥旗
離開如云的戰陣
決勝負于城下
我嘆息了。在原本屬于中國文化古物的立場上,竟會有千千萬萬的中國專家為了追回曾經遺失的幾件文物而鉆研幾十年。為了文物,他們會用屈辱去換取研究的代價。
我震驚了。在余秋雨的筆下并沒有絲毫刻意地描寫,只將筆端淡淡地寫下這一幕,但它足以令我畢生難忘。那一句‘我好恨’將成為文章中發人深省的最后一章。
《文化苦旅》讀后感7
讀罷余秋雨老師的《文化苦旅》,我很想抓住些什么,卻又難以言狀,只覺得淡淡的哀愁與寂寞縈繞在心中不去,又難復平靜。
從滾滾黃沙的大漠邊塞到溫婉宜人的江南小鎮,余秋雨老師的文化足跡,跨越了大江南北,旅途中夾雜著喜悅、激動、哀傷、沉痛……百感交集,而最終只匯合成一個赫赫刺人的“苦”字。中國史上敘說羈旅之苦的文學作品不在少數,然而負擔上“文化”二字,卻更令人覺得這苦澀的味道濃得要化不開了。
說說那個令人恨恨不已的王道士吧,青磚黃泥的道士塔原也只是個普通的佛教地方,可當那王道士開掘了一門永久性學問的洞穴后,這兒再也不普通。王道士也成了達官貴人寵的“妃”,王道士的古文物,不,是正用在阿諛逢迎的官場的中國的古文物,它們的清白也漸漸被抹黑,更糟的是:外國友人的不客氣,王道士的傻笑,中國古文物就此一車一車地安全運出國境,王道士與外國友人的寒暄。唉!傷心欲絕!余秋雨老師之苦,皆因有著中國古代文人憂國憂民式的文化自覺,種。種令人痛心疾首的現象赫然呈現在自己的眼前卻無能為力,也就難以自抑地揪心揪肺了。
也許是我出生的年代比余秋雨老師要幸福,沒有親眼目睹種。種擦肩而過的辛酸與血淚,因而沒有那種刻骨銘心的苦味縈繞心頭,然而余秋雨老師筆下一幕幕清晰可見的中國式文化悲劇,已經令我的心也不自覺得隨之惆悵,陷入了淡淡的寂寞,歷久不散。也許余秋雨老師得知我們肆意欣賞著他的“苦”,卻不能與之同苦,而只是僅僅的“寂寞”,怕是他的“苦”又會更甚了吧。
也許許多歷史界的專家學者曾經不留情面地指出過余秋雨老師作品中與史實不符的種。種紕漏,但是依然無妨,文學不同于歷史學,畢竟余秋雨老師釀制的文化苦酒傳出了令人心醉的香味,不僅僅是向讀者,向文化界,更是向廣大的中國人民。這樣就已經足夠了,不是嗎?
作為一名高中生的我就這樣追隨著余秋雨老師的足跡,在寂寞間行走著,徘徊著,彳亍著,最后旅途也到了終點站,只剩下了“這里真安靜”的孤獨與余韻……
《文化苦旅》讀后感8
讀完《文化苦旅》一書,感慨頗多,其中最深的一點,便是中華文明。
我們這個有著五千年歷史的國家,承載著偉大的中華文明,中華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未中斷的文明,我們炎黃子孫以其為傲。
其他三大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巴比倫文明,古印度文明,它們都輝煌一時,雖起源早,卻均被時間侵蝕,隨之沒落了,只有我們的中華文明博大精深,流傳至今,其它文明均太過張揚,引來了其它文明的嫉妒,在一次次沖撞中,走向了毀滅,中華文明比較保守,不張揚,不炫耀,但以其強大的力量,源遠流長。
中華文明有三條天地之線:黃河、長江、長城。其中黃河最為重要,它孕育了中華文明,在那兒,有著中華文明的基本性格。長江也早有自己的文化,宋代時,中國經濟,文化中心便已轉移到長江流域。第三條線最有意思,這條線與四百毫米等降水量線基本吻合,它同時又是區分農耕文化和游牧文明的天然之線,它借秦始皇之手“畫”出,目的是區分兩種文明。從中我感覺到了中華文明的神奇、有底蘊,有內涵,這是任何一種文明所不能及的。
中華文明雖未中斷,但其也是歷盡了滄桑與磨難。國內的兼并戰爭、改朝換代也避免不了大戰,這一切,使中華文明損失了許多,但最令人不能忍受的是那些國家和民族的敗類,他們為了一己私利,不惜把中華大地上的珍貴之物賣給外國人,這其中,令人哭笑不得的.就是王圓箓,他將莫高窟里許多珍貴的經書賣給了一個外國人,而他所得的價錢只有三十英鎊!
到了清朝中后期,由于清政府的無能、腐敗,從火燒圓明園、甲午中日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再到后來的抗日戰爭,中華文明一步步被破壞,被踐踏,被摧殘,每一次戰爭都沉重壓制并打擊了中華文明,但均未成功地中斷中華文明,這便是中華文明的強大之處,也是使我印象最為深刻的地方,這更能彰顯一個民族的偉大力量!
再有,我非常佩服作者余秋雨,他拋高官棄厚祿,冒著生命危險,又不遠萬里,考察了世界上的各大文明,寫了二十余本書,單是辭去高位,就有多少人做不到啊,就更別說行遍天下了!他對各地的描述,引起了我無限的向往,我多想一覽祖國大地上的秀美風光,也用自己的筆記下一路的所見所聞所感,做一個探索中華文明的旅行者、學者。是的,這需要無限的勇氣與魄力,而我,正在慢慢積蓄……
《文化苦旅》讀后感9
千年不泯——讀《文化苦旅》
余秋雨先生是我最佩服的作家之一,由此,我便讀了他的《文化苦旅》,很佩服他能夠行萬里路,閱遍文化的勇氣和執著。這個月,我再一次認真讀了一遍這本書,這已經是我讀的第四遍了,不敢說我已經體會到了余秋雨先生《文化苦旅》的精髓,但我已經深深感受到了文化的苦難。歷經千年,千年不泯。
讀這本書,我認識了一個人,在眾多繽紛的人物故事中脫穎而出,給我留下來最深的印象,他就是錢镠。余秋雨先生說,這是一個應該被記住的名字。而我認為,這是一個應該被感動、被研習的不朽。錢镠這個人的存在,讓世界都會為之贊嘆。他是一方之主,一地之主,卻從來不在意政治上的名號和軍事上的意氣。他不是抗戰名將,華夏英雄,不是學界泰斗,也不是盛世的棟梁,他所在乎的,只是一方的福祉,百姓的平安。這才是一個領袖應該做到的。可以說,在這一點上,他比任何皇帝都偉大。
當我第四次放下這本書時,想起了初讀《文化苦旅》時的疑惑:何謂文化?現在想來或許能用余秋雨先生的話來解答:“不同的環境,造就不同的經歷;不同的經歷,造就不同的性格。”而我還想說的是,不同的性格,造就不同的文明,不同的文明,造就不同的文化。文化,或許就是生活,他經歷了千年,終于來到了現在。
文化又或許是一種積淀,像這本書中的千年冷眼;文化或許是一種價值,像蘇東坡的“大江東去,浪淘盡”;文化更或許是一種精神,像蘇武牧羊,更像李冰的都江堰;文化或許是永恒的,它在歲月的流逝中磨去了邊邊角角,在拿年復一年的苦難中變得更加光芒,像風塵中的旅行者,閱盡人間滄桑,卻千年不朽。
在書中,我為蘇東坡是烏臺詩案、流放邊疆而感到憤婉;為渤海國漫天的大火感到悲哀;為太平洋小島上的潛水夫婦感到自豪與欣慰。文化是痛苦的旅行,文化是瞬時的不朽,它被一次又一次侵略的大火灼燒,被心懷不軌的人毀滅現在,它終于來到了我們的眼前。
這本書,是我看余秋雨的第一本書,或許也是的一本書,在書中我學到了很多,并不只是文化,也不全是歷史,無法用語言形容。
你知道,有些東西,歷經千年,千年不泯。
《文化苦旅》讀后感10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是中國古人對于做學問的學者的要求。讀萬卷書,是讓學者博覽群書,“腹有詩書氣自華”;行萬里路,是讓學者將學問與實踐結合,“絕知此事要躬行”。在現代,有一個人用他的行動踐行了這句話。他就是余秋雨。
中國是世界上唯一沒有斷絕的古文明。數千年的文化積淀,使這里積蓄了數不盡的文化財富。作者以一個學者的身份,開始了他的苦旅。第一站自然是他的家鄉。
中國人總是對家鄉有深厚的感情。不管走到哪里,總講究“落葉歸根”。由此,灞河的柳也沾染了游子的熱淚,血紅的殘陽也浸潤了游子的惆悵。作為一個地大物博的國家,中國的人在科舉的作用下,逐漸分散到各地。這是歷史的必然。恰巧,農耕文明使得人員的流動性不至于太大,使人最終能榮歸故里。因此,故鄉也成為無數游子魂牽夢繞、朝思暮想的“理想國”。故鄉的范圍隨時間擴大了,不再局限于那一間房舍,一座小橋,一株楊柳,一種鄉音,而變成了一個國家。如今,故鄉仍然是海外游子最痛切的盼望。
第二站,是祖國的邊疆。這里,是文化相互交流、碰撞的地方。就中國的情況而言,是游牧文明與農耕文明的碰撞。作者說,這里的重要性遠遠超過看似很重要的朝代更迭。長城,恰好是這兩種文明的分界線。游牧文明比農耕文明更具侵略性。但是,游牧文明的本質就決定了它的落后。在數千年的戰爭中,中原文明沒有消磨殆盡,而是日趨完善,都源于農耕文明的先進性。但是,正如孟子所說“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沒有游牧文明,中華文明就會“江郎才盡”,最終導致滅亡。就中國的情況來說,沖突的結果,是雙贏。
作者又去其他古文明的誕生地,將中華文化與其他文明對比,最終分析了這幾種文化的異同,調查了中華文化的優越性。作為一個中國人,我們應感到驕傲。因為當中華文化在遼闊江河中熠熠生輝時,其他古文明早已湮滅在歷史的風塵里,只有廢墟知曉。文明形態的不同,造成民族性格的不同。農耕文明培養了一代又一代以和為貴的中華兒女,強調集體的力量,強調團結的重要性。隨著經濟全球化、區域一體化的逐漸推進,現在的年輕人卻逐漸迷失了這個優良傳統。這不是一個好兆頭。所以,作者提倡回歸自然,以水為道,回歸中華文明的本真。我認為這是極有道理的。
總之,《文化苦旅》這部書,體現了作者對于中華文明的探求,體現了中國人對本國文化的反思,體現了現代中國對于古代文化的思索與融合。這部書,是我們現代中國人的精神文化典籍。
《文化苦旅》讀后感11
我從沒有去過陽關,對此也了解甚少。讀罷《陽關雪》后,便找來幾組圖瀏覽一番,不禁生出幾分感傷。“所謂古址,已經沒有什么故跡,只有近處的烽火臺還在,這就是剛才在下面看到的土墩。土墩已坍了大半,可以看見一層層泥沙,一層層葦草,葦草飄揚出來,在千年之后的寒風中抖動。眼下是西北的群山,都積著雪,層層疊疊,直伸際。任何站立在這兒的人,都會感覺到自己是站在大海邊的礁石上,那些山,全是冰海凍浪。”面對如此的景致,誰都要感嘆時間的流逝和歷史的滄桑。
西漢時,陽關曾作為通往西域的門戶,其戰略地位十分重要。許多王朝都把這里作為軍事重鎮,嚴加把守。可陽關如今早已不如往日,僅僅是在一座紅色的堆滿沙石的山峰上,殘留有被稱為“陽關耳目”的烽墩。遺址周圍竟也看不到斷垣殘壁,只有在沙丘之間暴露出的地面,到處可見碎瓦殘片,讓人回憶起盛事時亙古遙遠的駝鈴。
“渭城朝雨徘岢,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王維在友人臨別時所作的這首《渭城曲》,用余秋雨的話說,是“纏綿淡雅”的。絲毫感覺不到陽關如今的凄冷之景,只是離別時應有的微微的憂傷。因而王維是懂得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的,陽關亦是如此,再堅固的過去也終有隨著時光消逝的一天。比起《渭城曲》依此而來的《陽關三疊》,那較清冷的調子,或許更適合陽關如今的景象。
誠然,陽關的確再也難于享用溫醇的詩句。“即便是土墩、是石城,也受不住這么多嘆息的吹拂,陽關坍弛了,坍弛在一個民族的精神疆域中。它終成廢墟,終成荒原。身后,沙墳如潮,身前,寒峰如浪。誰也不能想象,這兒,一千多年之前,曾經驗證過人生的壯美,藝術情懷的弘廣。”
陽關不復了它過去的金色的絢爛,只剩下凄凄的一片荒原,它給佇立在它面前的人們帶來深深的感慨和輕輕的遺憾。想起樓蘭古城的悲哀,曾經繁華的美在不經意間卻毀于一旦,也許正應了一位蒙古作家的那句話:繁華不過是一掬細沙。昔日的景象已不能再見,只由人們去想象,勾勒心中的圖畫。歷史是深邃而蒼涼的,面對窗外陽光映照的花園中嬉笑的人們,我想,現在珍貴的事物,千百年后,也會隨歲月的輪回而被漸漸淡忘吧。
《文化苦旅》讀后感12
《文化苦旅》是余秋雨寫的一本從古代跨越現代的長篇小說。書雖是以散文的形式,寫的十分輕松瀟灑,但仔細一讀,卻發現是對歷史的批判、嘲笑以及對未來的期盼。他一步一個腳印地走在中華民族的土地上,用他獨特的觀察力去深思這古老民族的深層歷史。
讀著余秋雨寫的文章,我才發現,自己雖然是一個內心堅強的人,但讀著讀著也會不知不覺地被這本書所吸引,所震撼。有時,那些令人流連忘返的風景名勝與歷史古跡在它們的背后會有如此深層的涵義 ,令我佩服不已。他用他優美的文筆,給我們帶來了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畫面。
走進書中靜靜地思考。在幾百年前,莫高窟是一個神秘的世界,終于我們眼前出現了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舊壯觀,實像,壁畫依然不言,我們靜靜看著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變化,如同它們靜靜地看著敦煌千年的變遷。千年前的第一刀劃下,開啟了千年后莫高窟的壯麗。雖然它曾今是記錄中華民族千年歷史的一個很好的記錄點,可被王道士手中一串鑰匙 ,讓其流落在外人手里 。江南的小鎮它不是經由大自然雕琢出的自然山水,而是屬于華夏古老文化的人文山水。當中國文化受到某些因素例如北方游牧民族入侵中原地區而開始凋零時,文人或學者們就會帶著他們的知識修養到此處隱居起來,藉以免于戰爭或政治的迫害 ,因此江南才會如此吸引文人墨客。或許,也是被江南的這種粉墻黛瓦的奇特風格所吸引吧!
這本書似乎沒有把很多的筆墨用在了名勝古跡上而是集中在了他的文化背景以及各個所附有文化氣息的角落上。它可以是街頭小巷,或是一條不知名的清澈小河。這些在他的筆下都可以成為書中的閃光點。這讓我們更貼近歷史,感受那個年代的氛圍,是我們更了解它。雖然中華民族有著五千年的深厚底蘊,從物質上到精神上的,那樣的輝煌,那樣的豐富,書中寫的每一處都是我們的驕傲。他把“人、歷史、自然”都交融在了一起,表達了對祖國偉大的自豪。
《文化苦旅》寫的雖是歷史,但它與現實交融,使我感受到了祖國的歷史文物所經歷的那些風霜雨雪,也是我為他們而感到無比的自豪。
《文化苦旅》讀后感13
昨天語文課講了這篇課文,我聽完之后感觸很深。
夜航船是中國南方水鄉苦途長旅的象征,作為一個交通工具,夜航船曾為山民貧苦、無奈的生活帶來了希望。在作者的家鄉,夜航船象征物質文明的開化、一種富有的希望,它是山村孩子心中的理想之船,農村富裕之船。在作者讀過的張岱寫的《夜航船》中,記下的“僧人”與“士子”的爭艙位故事實在是妙趣橫生,當中暗示了一種有趣的“夜航船文化”。其實夜航船文化就等同于中國傳統文化,夜航船文化的特征中國傳統文化同樣也有,比如說,夜航船文化具有封閉性,中國傳統文化同樣有,夜航船文化無創造性和主動性,中國傳統文化也有。作者在文章中把理性思考和感性宣泄結合得很好,這是我們在寫作文的時候可以借鑒的一個優點,通常我們說我們寫的文章都是只有感情的宣泄,而沒有理性的思考。而這篇文章給了我們不一樣的感覺,作者在寫歷史故事的時候還加上了自己的觀點,沒有落入俗套。這篇文章除了在手法上值得我們去借鑒,在內容上的一些反思也值得我們去借鑒。作者在寫中國傳統文化的時候,批評了我國傳統文化的一些缺點。
我覺得在中國傳統文化方面,我們真的應該仔細思考:我們該怎么繼承和發展好中國傳統文化,避免傳統文化的缺點,發揚傳統文化的優點。這讓我想到了我們現在的道德滑落,其實是現在的一些不好的現象出現,導致我們彼此之間缺乏信任,也就不會有中國傳統美德的繼承。以前我們總是會樂于助人,但是自從出現了有人扶一個老人卻被告上法庭的情況出現后,社會上少了一些樂于助人的現象,很多人都害怕自己就是那個倒霉的人。還有,以前都有很多拾金不昧的人,這也是中華傳統美德,但是自從出現了有人撿了錢想找失主卻被敲詐的現象出現后,社會上就有很多人見到錢不敢撿或者私吞他人財物了。道德的滑落,是我們現在這個社會一個明顯的現象,所以我們應該像作者一樣,理性的思考我們應該怎樣去解決這個問題。
以上就是我讀完《夜航船》這篇文章后的感受,我希望現在的人們應該發揚傳統美德,并且理性的思考我們應該怎樣解決好道德滑落的問題。
《文化苦旅》讀后感14
看完這本書。最大的感觸就是對于文化的理解,實則,文化是一種精神,一種追求,一種壓迫,一種力量!文化是美麗的、痛苦的、感人的、悲憤的,是包容一切的!
一切,對于某些人來說是世界;而世界,對于某些人來說是文化了。
這本書中,讓我感觸最大的就是《廢墟》一文了。
“雪峰是偉大的,因為滿坡掩埋著登山者的遺體;大海是偉大的,因為處處漂浮著船楫的殘骸;登月是偉大的,因為有“挑戰者號”的隕落;人生是偉大的,因為有白發,有訣別,有無可奈何的失落。”這個是作者發自內心的告誡俄……
沒有廢墟,就沒有文化;沒有文化,就沒有我們,沒有亞洲、沒有歐洲、沒有美洲、沒有非洲、沒有大洋洲,當然更沒有中國!廢墟是必然的,他的建筑者從壘上第一擔土的時候就知道,不管這建筑多么雄偉、多么壯麗,依舊有他日后的落寞與孤寂;不久,廢墟會被掩埋,將會有新的“非虛”誕生。它的過程是同樣的,終有一天他會驀然倒下,沒有昔日的雄偉與一切,最后甚至被人淡忘……這個就像人生,每一個人都是一方建筑,由往年的輝煌,有如今的黯然,然而終究免不過變成廢墟;社會也是這樣,一個建筑到了,另一個新的建筑就會產生來取而代之。再美麗的人生,終于會成為廢墟的。
人生的偉大建立在廢墟上;歷史的悠遠建立在廢墟上;文明的初始建立廢墟上;文化的開端建立在廢墟上。
廢墟不僅如此,像作者所說,如果在現代,“黃鶴樓可以裝電梯;阿房宮可以作賓館;滕王閣可以辟商場。”這個不是繁榮,這個才是文明真正的廢墟!荒漠化拉感情;淡忘啦以往;摧殘拉文明……
若是圓明園重建拉,得來的是一顆沒有恥辱感的心,抹去的是,熊熊的大火,強盜的劣跡,昨日的中華文明。有時,或許廢墟比建筑要好得多。
廢墟真正表達的,似乎是唱響一曲對于現代的文明的悲歌,廢墟,是現代的產物,是現代的建筑,或許它的重要不能與天安門、故宮相比,但是,后兩者所代表的只是中國古人的偉大,前一者讓我們永記恥辱,還有一種渴望,一種呼吁。
《文化苦旅》讀后感15
“只要歷史不阻斷,時間不倒退,一切都會衰退”余秋雨先生在書中如是寫到。他以他雄厚的文化底蘊和對國內外文化的考察和思考帶給我迥乎于其它小說的歷史和現實的真實感,給我巨大的心靈震撼。
在這本書中,余秋雨引領著我去踏遍祖國的大江南北,領略著不同的風土人情,深思著中國文化的發展。在道士塔中我對那些寶物的損失深感痛心,在上網了解了故事相關背景下,我改變了對王道士惡劣的觀感。王道士發現藏經洞是因為在清除洞窟淤沙時發現的,而他當時把經卷賣給斯但因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在長達7年的時間里,他多次求助官方予以重視,而且是逐級上報,但無人過問,致使他灰了心。二是為了完成他的宏愿,清掃洞窟,修建三層樓,架設木橋。三是斯坦因這個探險家追求事業的精神感動了他。因此他雖則思想極為矛盾,極不愿意外國人將這些文物帶走,但在無奈的情況下,也只好讓了步。這讓我們深省釀成那場不堪回首的民族文化悲劇的社會根源。
《文化苦旅》的每一個故事都帶給我對不同歷史文化的深思,讓我不禁去探尋故事背后的背景。我讀這本書斷斷續續花了很長時間,一直沒讀完。在讀《抱愧山西》時,剛好是剛學完歷史中古代商業商幫的知識不久,讓我不禁感慨:這本書覆蓋面之廣和文化的深刻內涵,它還讓我加深了對課本知識的印象。而在《風雨天一閣》中,我對1561年建成的天一閣感到了濃厚的興趣,對范式家族堅守藏書樓的執著感到敬佩。余秋雨在文中說范式家族擁有“超越意氣、嗜好、才情,甚至是時間的意志力”,我對他們的意志力感到深深的感慨,很難想像在今日大多數讀書人人生活在那個年代,會有如此的意志力和毅力嗎?范欽一生守護的天一閣在風風雨雨后仍屹立著,讓人聯想到中國文化保存和流傳的艱辛歷程。
《文化苦旅》體現了一個個曾在歷史中輝煌過的地區和景物背后的故事,有著歷史的滄桑感和現實的冷漠。在余秋雨的旅途中,有喜悅,沉痛、哀傷……百感交集,而在讀完這本書后,卻只有縈繞在心中不去的深思。
【《文化苦旅》讀后感】相關文章:
《文化苦旅》的讀后感03-06
文化苦旅的讀后感06-22
文化苦旅讀后感06-13
★文化苦旅讀后感01-01
《文化苦旅》讀后感01-05
《文化苦旅》讀后感01-06
《文化苦旅》讀后感精選04-04
文化苦旅讀后感想04-04
《文化苦旅》讀后感04-02
文化苦旅讀后感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