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心理撫養讀后感(通用8篇)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領悟呢?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后感呢?那么如何寫讀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讀心理撫養讀后感(通用8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讀心理撫養讀后感1
初識李玫瑾教授,是2018年在百度上知道她的,聽她講授孩子家庭教育方面的視頻,很受感慨。
近日,又閱讀了李玫瑾教授的《心理撫養》這一本書,讓我受益匪淺,特別是封面的一句話,給我印象最深:“心理撫養比物質撫養更重要,性格比能力更決定命運”。
一個孩子出生后,我們應該怎樣對待他,怎樣撫養、教養和培養他,這本書給我們明確指出了全新的育兒理念,本書共分為7個篇章,李玫瑾教授通過三十余年的教學與研究發現,人的心理問題與早年的養育息息相關,書中重點從“心理撫養”和“心理教養”兩個方面闡述,告訴我們父母的陪伴、教育決定孩子的健康成長。
李玫瑾教授說:“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孩子的很多問題也能從父母身上找到影子”,所以,父母也需要成長、學習。
一、0—3歲,嬰幼期父母多給予關愛
當一個嬰兒出生后,作為父母就應當與孩子建立親密關系,通過喂養、換尿布、各種接觸,讓孩子感受到愛,雖然他暫時不會說話,不會表達,但他可以通過哭,通過氣味來感受和依賴親人提供物質滿足和心理滿足。
父母早期全心全意的愛與陪伴,是孩子生命最初的情感來源,也是孩子獲得安全感的保障。
父母沒把孩子帶在身邊,而是交給爺爺奶奶撫養,等到孩子大了,再接到身邊上學時,就會發現,孩子見到父母就像見到了陌生人,會緊張、拘束、害怕,心理距離會持續很久。
所以,不管多么艱難,孩子一定要自己撫養!尤其是孩子3歲以前,千萬不要圖省事,輕易把孩子交給包括雙方父母在內的任何人。
二、3—6歲,兒童期父母加強性格培養
三歲開始,孩子能夠行走,可以說出自己的要求了,會有一些不合理的索求,這時,家長可以對他無理要求說“不”,讓孩子逐漸掌握不同場合下各種行為的尺度與規矩。
父母需要對這一時期的孩子耐心地樹規矩,教會孩子表達與溝通,學會講理,學會禮貌待人,學會分享與包容。
這個階段非常重要,因為性格教養缺失,他在今后的生活中,可能會出現各種問題。
讓孩子在六歲前開始經歷體力之苦,他會一生受益。要重視孩子的性格培養,一定要讓孩子養成勤快、皮實、吃苦耐勞、不輕易記恨的性格。
三、6—18歲,青少年期父母加強能力培養
隨著獨立意識與自我意識的不斷增長,孩子對父母有依戀之情,有些孩子會出現叛逆,父母一定要耐心和堅忍,記住“和善而堅定”的原則。
這個時期,需要培養能力。能力與個人的兩個因素有關:一是先天稟賦,二是后天努力。
所以,父母要與學校老師多溝通,多關注孩子在校的表現以及給孩子創造學習氛圍,投入教育資本,不斷提高孩子的能力。
四、18歲以后,成年人的自我修養
人一旦成年,許多事情就需要由自來獨立判斷或決定,孩子18歲以后,父母要學會放手,不能再替子女選擇和決策,否則,子女就會是“巨嬰”、“啃老族”。
所以,該放手時就放手,人只有在不斷成長中,才能長大。
書中很多案例給我們敲響了警鐘,父母的缺位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最大的問題,養育孩子這件事,并不是有錢就能解決好的,人在成長過程中,親情陪伴比金錢重要得多,只有家庭和諧了,孩子才能健康成長了,社會才能更穩定。
一個優秀的孩子不是一天兩天形成的,而是父母長期的用心經營,并不斷完善和改變自己來教育和引導逐步實現的。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這本書讓我看到了家庭養育的重要性,作為家長,要關注孩子的身、心、靈,多與孩子溝通,培養孩子堅強的性格,珍惜與孩子的相處過程,不斷自我完善,終身成長,只有大人好好學習,孩子才能天天向上。
讀心理撫養讀后感2
決定一個人有沒有“人味”,要看他對人間悲歡離合的感悟,以及他帶給別人和社會的感受。一個人能讓身邊的人感到舒服和幸福,能為社會做出貢獻,這應該是父母最開心的事。人一生不可能不得病,為了擁有更好的生活質量,需要防未病。雖然疾病的發生是不分貴賤、貧富和學歷的,但肯定有其內在的病理,這就需要人們去研究。養育孩子也是這樣,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需要父母去了解多種角度的相關研究和育兒知識。
第一章 家庭是人生的起點
人,其實是“養育+教育”的產品。學校教育之前的家庭養育,尤其是心理撫養的好壞,可以影響乃至決定人的一生。一個人在做人生的各種選擇時,不能只顧眼前的感受,要有“明天”的概念,要想一輩子的事情。那些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往往只是生活的表象。所有社會問題其實都是人的問題。社會其實是一個責任說不太清的世界。社會即使有責任,也要落實到每一個人身上。人們在找原因時,往往把好的行為和成功的行為歸因于自己,而把不好的行為和失敗的行為歸因于外部。社會心理學把這種現象稱為“歸因偏差”。要克服這種人性的弱點,人們就要善于反思。問題往往不是出在眼前,而是源于過去。人成年后的問題基本上都可以在他早年的經歷中找到影子。孩子的問題多由身邊的大人造就。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孩子的很多問題都可從父母身上找到影子。人的問題在早年,早年的問題在家庭,家庭的問題在家長,而家長的問題在婚姻。要孩子改變,大人要先改變自己,“教育孩子容易,教育家長很難。”如果家長不改變,孩子的心理問題就不能解決。”
第二章 心理彰顯人之靈魂
遺傳與生理相當于“心理硬件”。不可否認,心理品質的基礎取決于遺傳,所以優生優育很重要。“文將后代多福壽,武將后代多暴虐”。中國古人講“祖上積德,福澤子孫”,這是一種很高的智慧。所以,每個人在為人父母后,要為自己的血統和后代著想,注意自我修行,要自律,努力成為好父親、好母親。當然,前提是要先做個好丈夫、好妻子。早年養育相當于系統軟件編程,電腦軟件不計其數,但所有電腦最先安裝的是系統軟件,這是決定性的基礎軟件。家庭,就是人的心理系統軟件制造商。隨著人生閱歷的豐富,有的人會不停地更新應用軟件,不斷自我完善,終身成長。人要學會自我反思,先真正認識自己,再決定怎樣作為。因為很多時候,我們改變不了別人。自我反思還可以讓我們自我審視,明白獨立的自我是有價值的,然后選擇自強不息。你的心胸有多寬闊,你的人生就有多寬闊,反之亦然。人的許多潛意識活動常常不自知,潛意識用來研究人的真實心理非常有用,心不由己往往是“此地無銀三百兩”。人心里有什么,眼里就有什么,即眼里看到的往往是心里有的。信仰是個性中最穩定的內容,指人對某種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堅信不疑。一個人一旦有了信仰,就會擁有巨大的精神力量,始終如一地堅持某些信念和做某些事情。
第三章 心理發展有跡可循
每個人都是有來歷的。想認識一個人,一定要了解他的過去。知道一個人的過去,就可以知道他的現在。知道一個人的過去和現在,才能預測他的未來。結婚前不要急,一定要舍得花時間考察。有句老話叫“日久見人心”,人心是需要時間來檢驗的。結婚意味著兩個獨立的個體要共同生活,共擔責任,共同養育孩子。這個過程一定會有摩擦,弄不好還會起火花,甚至把婚姻燒毀了。走進婚姻殿堂后,兩人就要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了,不必事事較真。一旦太計較,夫妻互不信任,心存芥蒂,怎能相親相愛呢?所以,夫妻最好的相處之道是隱約知道又不太清楚,使用“模糊邏輯”來處理婚姻生活。“難得糊涂”是婚姻的相守之道。總而言之,大家婚前請睜大雙眼,婚后請閉一只眼。婚前還有選擇的機會,覺得不行就換人,所以一定要看清對方再決定。婚后,法律已鎖定兩人關系,一旦有了孩子,就得從長計議。孩子是否幸福會影響父母晚年的幸福值,如果父母現在不顧及孩子,一旦孩子出了問題,父母的后半生會很痛苦。既然婚前已慎重選擇,婚后就要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多看對方的優點,少看對方的缺點。從被動接受養育和教育到主動尋求自我發展,從受外部影響到自己修身養性。這是一個逐階晉級的過程,人生最后的高度取決于前面基礎性臺階的質量。父母早年認認真真地養育孩子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會影響孩子的一生。因此,我不贊同父母對孩子的成長完全放手。在孩子還不懂什么是未來的年紀時,父母應以智慧的方式對孩子有所約束和要求,而不是任其無知無畏地錯過人生某些關鍵的環節。養育的最佳時期是依戀期,父母與孩子的親緣,最濃時分就在依戀期。好好珍惜孩子的依戀,這是父母未來教育孩子的一種心理資本。青春期最需要父母的智慧,人生也有轉型期,青春期就是人從依戀到獨立的一個重要轉型期。對這個時期孩子的各種掙脫表現,養育者“不急”是唯一的破解之道。父母應該學會在子女成年后及時放手。放飛,是讓孩子過他們想要的生活,做他們自己。
第四章 心理撫養重在養心
養人,養身容易養心難。人一出生就是“天生的心理囚徒”,在生命初期無能無助時,他不僅要依賴別人提供物質滿足,同樣需要心理滿足,那就是讓他看到人臉、聽到人聲、被人擁抱和愛撫。撫養人就是他的心理營養的來源。如果沒有人管他,那就相當于他在感覺被剝奪的情況下發育。情感撫養可以決定人性,決定人的.情緒、性格、言語表達,還會影響他的認知方式和親社會行為等方面的發展。母愛不可戒斷,也不可替代。對人類而言,一對一的親自撫養、滿足依戀需求的過程不可簡化,不可或缺,也不宜替代。人類繁衍有著自然之道。暴脾氣的人多在生命初期被虧待過,從一個社會的國民修養,可以觀察出這個社會對嬰幼兒的撫養是否有過虧欠。越是內心平和的人越有內在力量,越有后勁。因為人在平和狀態下,理性才會達到最佳狀態;相反,越是急躁甚至暴躁的人,他們的力量只會表現在外部的粗魯和蠻勁上,且人在急躁或暴躁時難以做出最好的理性判斷。所以,暴躁與暴戾往往是在讓別人痛苦的同時也傷害了自己。心理撫養既需要知識,還需要眼光。今天每個家庭的養育是否到位,可以決定十多年后一個城市、一個國家的國民教養水準。我們要努力改變以往那種粗放型的養育方式,要養性情平和的人,而不要養太多那種“哭著長勁”的暴脾氣的人。孩子年齡越小,他的外部表現越能顯現出身邊人的行為模式。所以,一個人的親社會行為或說一個人的善良就是一種無聲的標志,標志這個人得到了良好的初生撫養。善良很重要,善良在某些特殊時刻可能會救你的命,因為善良的人甚至在自己生命面臨威脅時還在替別人著想,在危機時刻軟化了犯罪人的心。父母對某些事情的在意、堅持和強調,都會成為孩子未來的觀念,成為一個人一生中最早的觀念。觀念形成的時間越早就越恒久,這種觀念甚至可以進入潛意識的狀態,成為他瞬間不用思考而做出反應的根據。
第五章 人性由情感喚醒
養育一個心性健全的孩子,首先要讓他具有人性。萬物之中存在著大自然的智慧,因為萬物的運行并非人類的意志;相反,人的所謂智慧恰恰來自大自然,是人逐漸發現并認識自然界本身擁有的智慧,就這點而言,大自然的規律和力量遠遠超出人類的智慧。人性中的情感是養育而來的,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人類生命初期的無能無助正是大自然的精心設計。自然的智慧還顯現在越是低等的動物,它們在生命初期自立的能力就越強;相反,越是高級的動物,它們在生命初期自立的能力就越弱。安全感是個人社會性發展的基本保障,有安全感才會有信任,有信任才會融合,他才會愿意與人親近。我們依戀一個人,是源于這個人給我們帶來的美好、舒服、快樂的記憶和感受。這是一種潛意識,我們在這個人身邊無緣無故就覺得舒服。依戀情感是教養孩子的心理資本。錢能生錢即資本,心理撫養就在于積累心理資本,你用辛苦付出擁有了他對你的依戀,你才擁有對他的心理影響和約束力。資本,在經濟學中是指可以增值的投入。只有真正地付出辛苦的撫養過程,才能讓撫養人獲得這種心理資本,即對孩子的心理影響力和心理控制力。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他的天性里既有善的一面,也會有惡的一面,作為父母,家庭養育的智慧之一就是揚善抑惡。在家庭生活中經常可以見到一個現象,孩子往往會欺負那個對他百般順從的親人。供著養,就是一種寵養,當他成長中出現不好的表現時,你不制止,不表明態度,他腦中就不會形成是非觀念,他做事就不會有行為底線,完全憑欲望行事,變得無規無矩,無法無天。人的情感越豐富,人性就越豐滿,人性始于情感,一個人情感越豐富,人性越豐滿,情感越單一,人性就越單薄。
第六章 心理教養重在品行
心理撫養是心理發生和發展的第一個臺階,即人性的喚醒與情感關系的建立。心理教養是心理發展的第二個臺階,是在初級情感基礎上,讓情感發展得更為完整。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行為界限和行為規矩,若在六歲前的養育過程中有意教導,他的行為就會體現出教養。行為界限和行為規矩,最初只是為了保護孩子不觸碰危險的物品,同時也讓他明白什么事情不能做。隨著孩子長大,隨著他接觸更多的人和事,隨事而教,制止與否,都會影響他今后社會行為方式的建立。教養不同于撫養,教養雖然發生在養育的早期,仍在牽著孩子的手、抱他在懷中的階段,但孩子已經開始有接觸他人的機會,有自主的動作,教養就需要在這種涉及他人的“社會行為”開始之時隨事而教。心理養育需要恩威并施,無論你的孩子多么可愛,也無論你有多么愛他,終有一天他會走出你呵護的范圍,所以心理營養也要多樣化。父母要讓孩子知道,即使沒有做錯,在被別人冤枉時,一個人仍然要堅信自己,有以此證明或考驗自己的心理勇氣,這才是用大智慧養育孩子。性格就是人來到這個世界后,在生命的早期與身邊人的互動中經過不斷重復逐漸形成的穩定的社會行為方式。找對象時,人們常常會考慮對方的長相、身材、能力、學歷和家境,但真正到了過日子的時候,讓你感到幸福的一定是對方有好的性格,心里有別人,理解、體貼、寬容、平和、自律等性格品質才是婚姻幸福的保障。很多家長的注意力都在孩子的智力水平和學習成績上,卻忽略孩子的性格培養。大量事實證明,好的性格可以彌補人的能力弱項。相反,聰明之人如果性格存在嚴重缺陷,他的高智商就可能成為助紂為虐的工具。眼高手低的人更容易有挫折感,把孩子養得驕橫、無恥,到他成年尤其在中年之后,再想把他改變過來比登天還難。對男孩一定要苦著養,絕不能讓他們在早年舒舒服服地過日子,因為他們成年后要承擔養家的重任。性格如何影響人的命運,性格決定命運,是因為社會行為方式決定人的行為軌跡,前面一步走錯,后面步步錯位。學習過程是磨煉人的身心沉穩的重要方式和途徑。耐挫之心越早歷練越好,許多父母不明白,人的軀體抗壓性差別不大,抗壓性差別最大的是人的內心,而內心的強大沒有一個是靠天天夸獎夸出來的。心理彈性需要從小練就,對孩子的愛不單單表現在呵護上,還表現在磨煉上。狠下心來磨煉孩子比呵護更難,更需要父母的勇氣與膽量。人心是可以撐大的,心理是有彈性的。
第七章 性格培養決定命運
當一個人通過家庭教養培養出自律能力時,他就能夠對自己的欲望進行克制,不會輕易拋棄婚姻等以法律為名的承諾,不會輕易地放棄對父母的贍養或幼子的撫養;當他通過家庭教養培養出自省能力時,他會更加包容與自己個性不同的人,能夠與人合作,進而有更大的社會作為;當他通過家庭教養培養出同情心,他對別人的苦難就會有一份更深切和博大的情感,進而主動承擔社會責任,對生養自己的土地和人民懷有報效的情感。在有特殊需要的時候,有情感和良好性格教養的人寧肯犧牲自己來換取更多人的生機,如緊急救險救人、戰爭中的犧牲等,我們視其為具有最崇高的情感和最有教養的人。這一切都由后天養育所決定。如果一個人因撫養缺陷沒有形成感悟力,就會缺少人性的表現,缺乏自律與自制,更談不上責任擔當或表現出良好的教養。這種人可能一時得勢,但其人生的路仍然會越走越窄。“愛孩子,并不是一味順從,稍懂事起就要教他行為有規矩,明白可為和不可為的界限。”這種意識在與孩子的互動中,越早讓孩子知道越好。與人溝通,學會講理、互動,教會孩子一種重要的社會行為方式,有想法、有要求、有情緒時,要學會好好說話,不要鬧。這種說“不”的教育方式,不僅僅是給孩子一個明確的態度:如果你做得不對,你再鬧我也不會讓步,我對你的愛是有原則的,事情的結果取決于你自己的表現。所有的孩子都會從中感知你的反應。只要你夠堅決,他就夠明白。從此之后,他將學會克制情緒,撒野般胡鬧的情況會越來越少。但是,說“不”并不是最終目的,只是堵住了撒野胡鬧的一條路。但情緒需要表達出來,這為下一步的引導奠定了基礎,那就是教他表達與溝通,學會正確表達情緒的方式。延遲滿足練就耐性,生活中的誘惑實在太多,一個沒有耐性的人不可能有長遠的未來,有些事做早了事倍功半,只有看準時機才會事半功倍。誘惑訓練,教其自我管理。人的欲望遠遠大于人的需要。抵制誘惑,最重要的品行就如同節食,節制眼前,從而獲得長遠。體力之苦練就堅韌意志。今天你的“狠心”就是他明天強大和自信的來源,讓孩子在六歲前開始經歷體力之苦,他會一生受益。
讀心理撫養讀后感3
本著取經的態度,花了幾天的時間讀完了李玫瑾老師的《心理撫養》,頗有感觸。
全書用近幾年來的一些犯罪案例來剖析青少年犯罪行為發生的原因及產生這些行為家庭背景,告訴我們在家庭教育的警示和正面的撫養應該是什么樣的。
“父母和孩子互為影像,很多問題都可以從彼此身上找到影子”。 孩子不僅遺傳了父母的聲形像貌,而且孩子產生的一些問題在我們家長身上都能找到部分原因。 有時小孩兒在考試不理想不會主動告知。反思一下,我總是各種嘮叨批評。忽略了在這段時間的的努力及閃光點,聚焦在考試分數本身。要是我們能合理方式回應,而且能夠引導他總結分析,肯定他的付出,表揚其他閃光點,情況會有好轉。
“大人好好學習,孩子能天天向上”。就拿小孩閱讀來講,平常我們會陪小孩買書或者從圖書館借書。他看第一本,我看第二本。然后交叉閱讀,還在一起討論書中的劇情。同樣的片段,會有不同的解讀。偶爾還會冒出些童言金句和獨特觀點,還是蠻詫異。如果家長在長期刷視頻,玩游戲,又怎么苛求小朋友專心讀書,不癡迷游戲呢?
書中還把人生分為幾個階段。
0-3歲,主要在于心理撫養,建議最好由爸爸媽媽親自撫養。現在國家和部分省份多地出臺了育兒假,最長可至嬰幼兒滿1歲。足見國家對這方面的重視。
3-6歲,性格教養,規范和約束孩子,愛有底線。
6-18歲,能力的培養。
這幾個階段又讓我聯想留守兒童。留守兒童,父母雙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留在農村生活的孩子,多為隔輩教育。他們在成長過程中缺少父母的情感上的關注和呵護。值得家庭、社會和國家各方面的關愛與關注。
做一個智慧的父母,除了責任外,還得保持學習成長的心態去接納孩子,陪伴孩子成長。
讀心理撫養讀后感4
1999年,李玫瑾教授就登上了央視《今日說法》欄目的舞臺,解析各種犯罪心理問題,講得最多的,是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的話題。
人的心理問題和早年的養育密切相關。也因此提出了“家庭是人生的起點,要關注早年心理撫養”的觀點。她強調,父母對孩子的心理撫養比物質撫養更重要,人的性格比能力更加決定命運。
所有的社會問題,無論是道德滑坡,還是貧富分化,歸根到底,都是人的問題。同樣是遭遇不公、感到絕望,有的人能熬過艱難、重新開始,有的人卻以身試法、一毀俱毀。為什么同樣的社會刺激,落在不同的人身上,會產生截然不同的反應呢?
人其實是“養育+教育”的產品。之所以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往往不是因為眼前的遭遇,而是根源于這個人早年的養育情況。
如果一個人,童年時受到的養育和教育有重大缺陷,沒有經歷過“愛的撫養”,就會變得冷漠殘忍,不僅會讓自己的一生受到影響,也會讓別人,讓整個社會付出慘痛的代價。
家庭是什么?是我們每個人的起點,是我們第一所學校。但是很多人覺得,工作和事業比家人重要,賺錢比陪伴孩子更有意義,正是這些錯誤的認識,讓很多家庭看似結構完整,其實功能不全。
一個好的家庭,不光是要結構完整,有家人在側,給孩子提供照護和陪伴;還要具備應有的功能,關愛孩子,就要做到用心撫養。生育不是一拍腦門的決定,必須對下一代負起責任。
首先,當孩子出現問題時,不要急于責怪孩子,父母要先自我反省。
父母希望孩子將來做個什么樣的人,最好能自己先成為這樣的人;言傳身教的力量,比物質獎勵、身體懲罰來得更加直接有效。
另外,事業再重要,也絕不能忽視家庭。
不如多花時間陪伴孩子成長,以身作則,教會他們如何為人處世、如何用積極樂觀地態度面對未來的挑戰。因為這些心理資本才是父母留給孩子最好的財富。
再有,珍惜和孩子相處的過程。
同時,親自陪伴孩子成長,也是父母自我成長和成熟的過程。在撫育孩子期間,父母會遇到很多以前沒遇到過的問題,需要不斷學習和擴充人生知識。
最后,要想改變孩子,得先改變父母。
重點不應該是孩子,而是孩子的家長。當孩子出了問題,一定是家庭教育有不到位的地方。所以,根兒在大人身上,得先教育大人。
自己只是養大了孩子的身軀,卻沒有認真養育孩子的心靈。
如果我們想讓孩子有一個美好、健康、快樂的未來,就要在早年家庭養育中,注重對孩子的心理撫養和心理教養。這兩種心理養育,將為孩子奠定一生的心理基礎。其中,心理撫養主要側重于情感關系的建立,是心理發展的第一個臺階。
情感是缺失的,他們缺少對生命真實的感受。
一個人的情感發展,最關鍵的就在于生命的第一年,是否得到了足夠的情感營養,比如父母的擁抱、撫慰、笑容、聲音,細心的對待和足夠的寬容。
聯合國兒基會早就指出,孩子在一周歲之前被怎樣撫養或者照料,會影響他們后半生的大腦功能。很多中國家長并沒有重視這個問題,以為孩子小,除了哭鬧、吃奶就是睡覺,就什么都不懂就更談不上教育。
人出生后的每一天,給他任何的撫養,都是他的心理營養,是他未來的心理資本。
只有父母用辛苦付出建立了孩子對家的依戀,父母才能擁有對孩子的心理影響和約束力。
這個約束力實質上是一種情感的力量,是父母通過良好的親自撫養,使孩子依賴、信任自己,從而對父母產生的一種依戀情感,
父母沒把孩子帶在身邊,而是交給爺爺奶奶撫養,等到孩子大了,再接到身邊上學時,就會發現,孩子見到父母就像見到了陌生人,會緊張、拘束、害怕,心理距離會持續很久。
這時候,孩子即使能接受父母的管教,那也是一種“外部控制力”,是來自父母的硬性要求,絕不是來自我們說的父母的“心理約束力”。
心理發展的第二個臺階,它是指在建立了初級情感的基礎上,通過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良好品行,讓孩子的情感更加完整地發展。
三歲這個關鍵的年齡段開始,父母就要花時間開始帶孩子參加各種社會活動,比如串門,去公共場所玩耍等等,通過創造和他人接觸的機會,給孩子立規矩,告訴他怎樣才是恰當的做法,來奠定孩子未來行為教養的基礎。
第一,要培養孩子的耐挫心。
如果犯了錯誤,一定不能護短,父母要該訓就訓、該批評就批評,就像給孩子打心理的疫苗一樣,可以增加他們內心的抗壓能力。這樣,等孩子長大后,走到社會上,遇到更多的艱難,才能經得住風浪。
第二,要培養孩子的溝通能力。
父母從小就要教會孩子怎么好好說話,這是對他非常重要的一種社會行為方式。
第三,教孩子學會延遲滿足。
如果從小對孩子過于放縱,隨時滿足他們的要求,那等孩子過了3到6歲,上學后就會坐不住。
生活里的東西都不是白來的,需要辛苦去掙。
我們有意而為地讓孩子學會等待和克制,逐漸培養他的耐性。只有做好眼前的節制,才能獲得長遠的滿足。
培養孩子,心理撫養比物質撫養更加重要。她認為,很多犯罪行為的源頭出在早年的家庭教養模式上,所以,要想讓自己的孩子長大后有著完善的人格、健康的心理,走正路,過得踏實而幸福,那父母絕不能錯過塑造孩子未來人生的關鍵時期,尤其是孩子小時候,父母要親自參與孩子的成長過程,通過陪伴、關愛和智慧的引導,對孩子進行情感撫育和性格培養,這個過程意義深遠。
,它不僅可以幫助家長修正自己的育兒方式,也可以幫助成年人逐本溯源,進行自我反思和自我療愈。書中有很多實用的育兒小方法,也能給成年人自律、自修提供啟發。
讀心理撫養讀后感5
任何職業都要獲得從業資格證,而家長作為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子女教育方面參差不齊,尤其是育人基礎知識不夠豐富和系統。老師作為學校和家庭的紐帶,應該在開家長會的時候,向家長普及一些家庭教育的知識。寒假里,我認真閱讀了李玫瑾老師的《心理撫養》,里面很多觀點對家長具有指導意義。
孩子成長過程中,不能只有表揚和贊美,更應該讓孩子知道人都有缺點和不足,要正視它們,改變或者接受它們。
孩子在學校愛打架,一定是家長愛動手。作為家長,我也需要反思,孩子將近兩歲了,有時想給他立規矩,他不聽話的時候就打他屁股。可是不久我就發現他會拍打著玩偶,嘴里說著“打!打!打!”孩子的模仿和學習是天性,家長的言行都會反映在孩子身上。我覺得,還是得多跟孩子講道理, 這樣他以后在校園里才能跟同學和睦相處。
很多父母外出打工掙錢,讓孩子和爺爺奶奶一起生活,年邁的爺爺奶奶和充滿活力的孩子中間,隔著一道難以跨越的鴻溝,孩子說的他們聽不懂,長此以往,孩子不愛表達了,慢慢變得沉默寡言。
教育孩子容易,教育家長很難,我們必須掌握更多相關知識,才能幫助更多家長和學生。
讀心理撫養讀后感6
這本書涉及心理學、兒童教育學,書中的內容和建議具有很強實用性。人的成長是一件及其復雜的事情,父母都希望子女事業有成,家庭和諧,生活幸福。成年人的問題都可以在童年經歷中找到影子,“早年經歷對人的影響至關重要,因為決定了人的未來走向。”
書中首先指出了一種常見的社會心理學現象“歸因偏差”,“人們在找原因時,往往把好的行為和成功的行為歸因于自己,而把不好的行為和失敗的行為歸因于外部”。這種認知偏差普遍存在,而人很難意識到其存在并進行糾正;與“歸因偏差”相對應,真正的心里成熟是相反的歸因,“在處理各種復雜問題時,人能夠不把緣由歸結于外部,而從自身找原因”;同時這種轉變是可以實現,覺察到自己的反應,提醒自己,進而養成習慣。
對于教育小孩來說情感撫養和性格教養同樣重要,情感撫養意味著小時候的陪伴,“對于孩子來說,最重要的是親情和陪伴。”三歲以前的陪伴和照顧至關重要,“人的脾氣與初生前三年的照顧程度密切相關。”對于現實中留守兒童的問題,作者也給出了建議,如果不能由母親親自撫養,也要由固定的人撫養,形成穩定的依賴關系。書中提到情感撫養的作用在于“可以決定人性、人的情緒、性格、言語表達、還影響他的認知方式和親社會等方面的發展。”
性格教養體現在不溺愛,讓孩子在與人相處中懂得感激與分寸。父母要讓孩子接觸外部的世界,告訴孩子正確的價值觀,同時培養孩子接受挫折的能力,心理彈性要從小練就。“當他漸漸長大,就要在之前有恩于他的基礎上,補充反面的內容立威于他,訓練他的心理承受能力。”書中提到過度溺愛的孩子,遇到挫折會動不動以自殺的方式來威脅父母,應對困難的應對方式有多種,心理承受能力弱的孩子會選擇最極端的方式。性格教養的目的是養成“勤快、皮實、吃苦耐勞、經得住說、不輕易記恨的個性。”作者提倡讓孩子在四歲前后開始學習跑步、游泳,一項運動會讓人終身受益。
作者還對選擇伴侶提供了建議,“真正但了過日子的時候,讓你感到幸福的一定是對方有好的性格,心里有別人,理解、體貼、寬容、平和、自律等性格品質才是婚姻幸福的保障。”性格是不易改變的,培養好的性格,選擇性格好的人相處。
讀心理撫養讀后感7
心理撫養是一種全新的育兒理念。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父母往往特別重視孩子是否吃飽穿暖、身高體重如何、是否活潑健康,把這些當成愛的全部,卻因為疏于了解、關注嬰幼兒、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從而導致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產生了一些難以逆轉的心理困境,特別是進入青春期后,會出現拒絕交流、出走、頂撞、不合群、學習困難等問題。對此,心理學專家李玫瑾在《心理撫養》一書中向父母傳遞了這樣一種理念:養育孩子,心理撫養比物質撫養更加重要。
作者認為,心理撫養主要包括情感、性格、觀念、能力四個方面,父母必須參與心理撫養的全過程,通過陪伴與關愛獲得孩子的依戀感,進而獲得管教孩子、“立規矩”的資本。家長通過參與孩子成長,進行情感撫育,教他做人做事,這種心理撫養比滿足孩子的物質需求更重要。“父母親自陪伴孩子成長,比給孩子掙錢更有價值”,我們不能錯過塑造孩子未來人生的最佳和最關鍵時期。
人所有的心理表現必有相應的經歷和環境。比如,一個人是否會犯罪,往往與他出生后的家庭養育密切相關。
因為決定一個人有沒有“人味”,要看他對人間悲歡離合的感悟,以及他帶給別人和社會的感受。一個人能讓身邊的人感到舒服和幸福,能為社會做出貢獻,這應該是父母最開心的事。能養育出這樣的孩子就是父母最大的功德。
讀心理撫養讀后感8
今天剛拜讀了第一章的前6節,很多真實案例非常讓人揪心,早年正常的孩子,因為家庭教育缺失而逐漸走上犯罪道路,結局真的令人痛惜!本來可以非常美好的生命卻給這個世界的某一些人帶去災難,摧毀的不僅是自己的人生,更是他人的。
不教而善的兩個條件:1、孩子一直跟父母生活在一起,2、父母的言談舉止顯現的都是善良、正派,即父母本身就是非常好的人。有的父母非常自律,認真工作、——讀書筆記顧及家庭,還愛學習,愛思考,愛在家里討論問題,孩子耳聞目睹就會潛移默化,《心理撫養》不善而教。
誠如李教授所言:教育孩子不用天天查書,不用天天問專家,家長要花一點時間自我反省,想想孩子的表現跟自己有什么關系,自己給予了孩子什么,自己哪一種教育方式會導致孩子這樣。
【讀心理撫養讀后感】相關文章:
教師讀心理撫養的讀后感(通用5篇)11-17
教師讀心理撫養的讀后感范文(通用7篇)11-16
《心理撫養》讀后感(精選6篇)11-17
心理撫養讀后感(精選7篇)11-17
《心理撫養》讀后感(通用5篇)03-03
心理撫養讀后感(通用6篇)11-17
心理撫養讀后感范文(通用7篇)11-16
心理撫養讀后感300字(精選5篇)11-16
心理撫養第四章讀后感范文(精選7篇)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