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能人的七個習慣》讀后感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這時最關鍵的讀后感不能忘了哦。但是讀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高效能人的七個習慣》讀后感 ,歡迎閱讀與收藏。
《高效能人的七個習慣》讀后感 1
古人云:“無規矩不成方圓”。一個人為人處世如果沒有一定的規矩,沒有自己的原則,必然會導致這個人隨波逐流,凡事被環境左右。正如書中所說,要完成最渴望的目標,戰勝最艱巨的挑戰,你必須發掘并應用一些原則或自然法則,因為它們恰好左右著你苦苦期待的成功。
要遵循特定的原則行事,需要養成良好的習慣。這本書講的正是引導人前進需要培養的好習慣,它如同良師益友般給予我很多的啟發,讓我受益匪淺,收獲頗豐。下面我以書中所說的七個習慣談談自己錯略的見解。
習慣一:積極主動
上學的時候老師經常對我們說一句話:“積極的人像太陽照到哪里哪里亮,消極的人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樣”。積極的人做事總是充滿熱情,很少收外界環境的影響;消極的人常常被環境左右情緒,為各種各樣的小事鬧心。
我們每個人都并非被動的,主動是人性的本質。主動的人,無論外界怎么變化,內心始終都有自己的一片天空,即使在逆境中也可以追求上進,激勵自己,主動創造出有利的條件,能夠更多的專注于自己的影響圈,使知識、技巧、意愿在影響圈內平衡,并使其不斷擴大。積極主動是后面六個習慣的基礎,也是我們工作、生活動力的源泉。
習慣二:以終為始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以終為始說明在做任何事之前,都要先認清方向。這樣不但可以對目前處境了如指掌,而且不至于在追求目標的過程中誤入歧途,背道而馳。高效能的人懂得設計自己的未來,他們認真地計劃自己要成為什么人,想做些什么,要擁有什么,并且清晰明確地寫出,以此作為決策指導,從而在前進的道路上避開了許多彎路。
習慣三:要事第一我覺得要事第一講述的是自我的時間管理。當我們確立好人生終極目標后,就要為自己制定計劃,不僅僅是人生的規劃,也包括制定目前所做事情的計劃。要事第一就是告訴我們在制定計劃時要將眼前最重要的事情放在計劃的首位,我們一定要了解什么事是最重要的事,緊急的事情未必是最重要的事情,只有清楚地了解這一點才能夠制定好計劃并且管理好自己的時間,做事情才能專心,不被一些瑣事打擾,提高自我工作效率。
習慣四:雙贏思維
“單絲不成線,獨木不成林。”一個人的個人能力再強沒有人協助也難成大業。雙贏者把生活看做一個合作的舞臺,而不是一個角斗場。大多數人認為,非強即弱,非敗即勝。如果彼此都愿意真誠的去理解對方,傾聽對方,或許會發現,世界除了勝敗兩條路,還有第三條路等待挖掘,那就是雙贏,結果或許比預期想象的要好很多。具備雙贏思維的人需要具有三種品格:正直、成熟、豁達的心胸。具備這三種品格的人可以很好的處理上下級關系、客戶關系、競爭對手關系,是一種通過換位思考的方式達到互利互惠的目的。
習慣五:知彼解己
我認為做到這一點其實就是以誠信為基礎進行有效的溝通,用心去聆聽對方的心聲,善意的回答對方的問題,并且把自己的想法解釋給對方,讓對方充分了解。在溝通的過程中彼此相互尊重、相互理解。要做到知彼解己。首先要去尋求了解對方,然后再爭取讓對方了解自己。
習慣六:統合綜效
與人合作重要的是尊重差異。當有不同觀點的時候,我們應該表示肯定,給予理解,當看到兩種解決問題途徑的時候,可以嘗試去尋找統合綜效下的第三種路徑,如習慣四里所說,如果堅持雙贏模式,愿意努力去理解對方,或許受益的解決方案會更多。聽從別人的不同意見,對自己來說也是一種體會,更值得去了解。三人行必有我師,每一個人都是一個老師,每一個人都有和別人不一樣的地方,統合綜效就是創造性合作原則,即尊重個體的差異性,善于聽取他人意見,相互學習,相互增長。
習慣七:不斷更新
人生最值得的投資就是磨練自己,因為生活與服務人群都得靠自己,這是最珍貴的工具。工作本身并不能帶來經濟上的安全感,具備良好的思考、學習、創造與適應能力,才能立于不敗之地。擁有財富,并不代表經濟獨立,擁有創造財富的能力才真正可靠。簡單的擁有財富并不值得羨慕,學會創造財富才是值得敬佩的,同樣,創新是必不可少的,一直被模仿,從未被超越,這才是一個終極目標,我們只有時刻創新,提升自己,才不會被別人超越,才會有不竭的奮斗動力。
上面就是我對《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的錯略見解。認真讀過之后才發現自己有很多方面需要改進,這就是這本書的魅力,它能讓人發自內心的想要去改進自己。我會盡我最大的努力去向書中所說的七個習慣靠攏,由內而外地改變自己。
最后非常感謝領導給我品讀這本書的機會。
《高效能人的七個習慣》讀后感 2
自我更新是生命發展的基本規律,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讀后感(祝坤)。德國哲學家尼采則認為,人生有三個時期,即:合群時期、沙漠時期和創造時期。合群時期,自我尚未蘇醒,個體隱沒在群體之中;沙漠時期,自我意識覺醒,開始在寂寞中思索;創造時期,通過個人獨特的文化創造而趨于永恒之境。
“人生最值得的投資就是磨練自己,因為生活與服務人群都得靠自己,這是最珍貴的工具。工作本身不能帶來經濟上的安全感,具備良好的思考、學習、創造與適應能力,才能立于不敗之地。擁有財富,并不代表經濟獨立,擁有創造財富的能力才真正可靠。”習慣七的主旨就是磨練自己,從身體、精神、心智與社會情感等四個方面,增進個人產能,積累其他修養的本錢。
怎樣才能自我更新呢,首先,要牢記“守住、守住、再守住”,從基礎出發,以求得在“守住”中發展,在“守住”中快樂,在“守住”中智慧,實現真正的自我更新。
埋怨環境不好,常常是我們自己不好;埋怨別人太狹隘,常常是我們自己不豁達;埋怨天氣太惡劣,常常是我們抵抗力太弱;埋怨交通違法者難管理,常常是我們自己方法太少。人不能要求環境適應自己,只能讓自己適應環境,先適應環境,才能改變環境。
堅強的意志對于我們的意義與剎車、油門和方向盤對于汽車的意義類似。如果沒有這三樣東西,汽車就不能向著正確的方向行駛,不能在該停的時候停止,在該加速的時候加速,最終的結果要么是停滯不前,要么就走向毀滅。一個有著堅強意志的人,就像一個有著良好的制動系統的汽車一樣,能夠在很大程度上隨心所欲,到達自己想要去的任何地方。
實際上,堅強的意志不僅能讓我們少做后悔事,更能為我們帶來快樂。我們平常做的很多事情只要做好都是能夠帶來快樂的。比如做菜,如果做得色香味俱全,讓人賞心悅目,回味無窮,豈不是一件樂事;再比如學外語,如果能說得與外國人一般無二,我們也一定會感到歡欣鼓舞,樂不可支。然而,達到這樣的水平是需要付出努力的,讀后感《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讀后感(祝坤)》。要在看不到曙光,聽不到掌聲,得不到鼓勵的時候,依然能夠堅持下去,直到取得最后的勝利。這就需要我們有堅強的意志,否則就只能看著別人享受成功的喜悅,自己在一旁只有羨慕的份兒。
意志還有一個最神奇的功效,那就是可以讓我們不煩惱、不憂愁,整天開開心心,快快樂樂。這是真的嗎?當然是真的。我們大家都知道,煩惱憂愁不僅不能解決問題,還會妨礙我們積極地想辦法,并且能夠損害我們的健康,縮短我們的壽命,而開開心心、快快樂樂則能使我們的思維不受阻礙,大腦運轉靈活,因而能夠更好地解決問題,同時增進我們的健康,延長我們的壽命。可見,我們不應煩惱憂愁,而應盡量開心快樂。要做到這一點,就要有堅強的意志,當我們受到煩惱和憂愁圍困的時候,堅強的意志能使我們將注意力集中到解決問題上來,并使自己進入開心快樂的狀態。因此,我們不必氣餒,每一分努力都會給我們帶來回報,都會使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
那么,我們如何才能培養堅強的意志呢?
意志的強弱取決于主動的堅持能力的大小。你把一個吸煙的人關起來,他一年沒有吸煙,這并不能說明他意志力有多強。只有當他可以很輕易地得到煙,卻能夠控制自己不去抽的時候,他的意志力才算強大。提高意志能力并不需要我們自討苦吃,不需要夏天穿棉襖,冬天穿單衣,我們完全可以采取更有意義的方式。我們可以進行體育煅煉,可以努力克服自己的缺點,可以有計劃地改掉壞實慣、養成好習慣,可以在遇到困難和挫折時盡量保持昂揚的斗志和樂觀的精神。通過這些方式,我們的意志能力會逐漸得到提高,使我們能夠讓自己做那些該做的事,不做那些不該做的事,從而收獲一個無悔的人生。
要想培養堅強的意志,首先要從心里認識到意志的重要,然后才能自覺地培養。我們可以先從小事做起,讓自己嘗點甜頭,這樣就能夠吸引自己不斷地堅持下去。假如我們原來只能堅持看半個小時的書,半個小時后就開始魂不守舍、心不在焉,我們可以先告誡自己一定要多堅持5分鐘,當我們實現了這樣的目標以后一定會感到高興,然后就可以趁熱打鐵,不斷設立更高的目標。不久以后,我們就能專心看上一個小時的書,我們的意志也得到了增強,這時候,我們就像擁有了一件銳利的武器一樣,可以去戰勝其它更多更大的困難,實現自己的目標,體驗成功快樂。
此外,習慣的好壞對我們的人生意義重大,好的習慣會使我們度過一個健康、快樂的人生,壞的習慣則相反,它可能使我們鑄成大錯,追悔莫及。如果我們能自覺地改掉壞習慣,養成好習慣,我們會同時培養出堅強的意志,我們的快樂也就有了保證。
《高效能人的七個習慣》讀后感 3
現在的互聯網時代毒雞湯太多,道理聽不完……花了一周的時間讀完了《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相比較而言,我平常愛看的是人物自傳類的,因為他用故事的方式灌輸道理和他想闡釋的見解,通過具體的事例能讓我很快Get到作者的思想。這本書我沒看過,但作者史蒂芬·柯維我卻不是很陌生,我在高中的語文課堂上看過作者的演講視頻。我當時只覺得他是個很陽光的演講家,也可以說是一位有自己見解的學者,但通過通讀這篇文章,我認為我對他的理解又高了一個檔次。
雖然這本書的教育意義推薦閱讀者是美國公司員工、政府機關公務員和軍隊官兵,但我認為,這本書的教育意義可以說小可小到生活細節中的品德,說大也能給成功人士、大企業乃至國家一些指導建議。無論是在學習、工作、人際等等方面,“高效能”永遠是我們追求的目標。學習上,老師和父母希望你“高效能”,希望你能將學的東西高效地轉化到考試上;工作上,你的上級希望你能“高效能”,他們需要更多的創造力和能力讓他的企業生機勃勃、不斷壯大。人際交往中,如果你能快速融入,理解他人并讓他人也能接受你,那你也必不可少“高效能”。
這本書重點強調了當今社會重塑品德的必要,它是對有關自我拯救論著的極具價值的補充。七個習慣:積極主動、以終為始、要事第一、雙贏思維、知彼解己、統合綜效、不斷更新。每一個習慣他都有具體的感同身受的例子和具體的分析的題目供讀者思考。
我印象最深的一個習慣是:要事第一。
我們總是覺得我們身邊亂七八糟的事情都一起砸過來,這個時候自我管理就顯得尤為重要。擁有獨立意志是多么重要的事,你一定要知道你自己的核心想法,什么事是最要做的,什么事是當務之急的,什么事價值是最大的,什么事是能影響你很多的,這些在你的意識中都要非常明確。另外,不要讓瑣事牽著鼻子走,高效能人士腦子里不會裝著問題,裝的是機會,合理分配好每一個時間的人才能做到,做事有效率,做事有價值。
對我來說,有的時候就是事情太多的時候,我總想兼顧,所以可能做出來的事并不那么完美,我有點完美主義,但又忽略了“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的道理,讀完柯維的這一章節,讓我對自己的定位和個人管理有了深刻的認識,原來掌握時間和分配時間也非常重要,我要明確我的目標是什么,我要完成這個目標首先要做什么?在這個過程中我又需要先做什么?這些都是我要整理和合理安排的。另外就是我的價值觀,我覺得什么對我重要?我是否明白自己的潛力在哪?我對什么事情熱情最高?這些原來我都要綜合考慮。
還有一點是我覺得柯維的建議中跟我聯系非常大的,也是我的經理要求我做的每天匯報一下動態和行程。
柯維建議大家都要有個每天和每周的計劃,如果一個人都不能對自己有科學和常規的計劃,那么你的處事只會是碌碌無為還會讓你在某些時刻感到迷茫。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資源達到我想要達到的目標也是非常難卻有意義的事情,我們不斷獲取資源,不斷掌握資源,為的就是有一天我們可以利用這些資源幫助我們完成一些事,特別是要事,要事第一的思維定式一定要在我腦子中養成。
還有一個習慣我也是看完之后非常感慨,就是自我更新。
我一直相信人無完人,我每次看綜藝和人物傳記的時候,看那些成功人士,他們沒有一個是對自己滿意的,他們一直覺得還能自我完善,自我超越,這是我覺得難能可貴的地方,當一個人站的起點越高,他就有種“高處不勝寒”的感覺,而這種感覺會讓他們覺得,“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他們會不斷找到自己做的還不夠好的地方,不斷完善,以致于更加優秀,這無論是身體上、精神上、甚至于智力和社會情感上。柯維能成功影響無數個政界人士也能影響無數個平凡百姓,因為他講這些理論闡釋的很透徹,我們將顯示的故事同道理連接在了一起,這時人們就會樂于并甘于接受,能夠做到自我更新的人除了非凡的毅力也需要勇氣,因為不是所有人都能正視自己的缺點,我們總愛在別人身上挑毛病,這就讓我們無形中把自己的地位自以為是的放的太高,殊不知,在別人眼中的你是個不求上進、原地踏步的平庸之人。而自我更新,實在太難了,說細了,更新與否,和其他六個習慣密不可分,你沒有具備這些品德,你內心再想更新也做不了什么實質性成果。
一周的時間,每天零散時間拼湊的一本書,我想我還需要再讀幾遍,這也是提升自我的一個好機會,希望自己借著這本書能夠悟到一些東西,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夠超越自己也能和身邊的同事和諧相處,一起進步。
《高效能人的七個習慣》讀后感 4
最近,一直在看《高效能人的七個習慣》這本書,書里有一句話一種深深震撼我的心靈,就是著名心理學巨匠威廉詹姆士說:“播下一個行動,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這句話正所謂觀念變,行動就變;行動變,習慣就變;習慣變,性格就變;性格變,命運就變;命運變,人的一生就改變。
現將《高效能人的七個習慣》一書中的主要內容的觀后感總結出來與大家共享。
習慣一:積極主動
積極主動不僅是做事的態度,它還意味著對自己一生的責任。人生會遇到很多機遇和艱難,順境時我們不能放松,更應該努力做到更好,要把困難想到前面,不要安于現狀,要懂得居安思危;逆境時,我們應該積極主動的想辦法解決問題,變被動為主動,保持睿智戰勝沖動,笑對人生,不要怨天尤人,通過主動努力提高人生價值。
習慣二:以終為始
人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直接影響到以后,故而,做任何事情,在開始前,應該考慮到今后的發展方向。人生的岔路太多,人往往在岔路口選擇錯誤,而走了許多彎路。如果我們具有前瞻性,目標清晰,就像一盞明燈指引方向,勇往直前,堅持到底,就能實現使命。
習慣三:要事第一
人的時間和精力是很有限的,在有限的時間要完成很多事情,是很辛苦的。所以我們要合理安排好時間,把生活和工作中的要事放在第一位,不要在芝麻大的事情上費盡時間和精力,這就要求我們要慷慨大度,凡事不要斤斤計較。把美好的時間用在一些無聊的事上,只會徒勞無功。人的目標各有不同,個人管理的重點在人,不是在事,因為人是很奇怪的,人的意志是那么的厲害,它總能戰勝命運的安排,歷史上有太多這樣的英雄人物值得我們去學習!
習慣四:雙贏思維
工作、生活都不是只有我們一個人唱主角,所以,我們大家要合作,互相信任、互相依賴、互相學習、共同進步,要懂得“退一步海闊天空”的道理。不要總計較自己的得失,他人之得不代表自己之失,與人雙贏,是需要寬廣的胸襟和非凡的氣度的,要具有高尚的品德,例如,誠信、知足,不做損人的事情。雙贏,完成雙方工作的同時還完成了雙方的成就感。
習慣五:知己知彼
知己知彼不是說要把對方打聽的清清楚楚,是指以誠待人,用心了解別人,做個認真的聆聽者。人類最大的生存源除了食物,還有了解、肯定、認可和欣賞。那是心靈的安撫丸,動力的源泉。所以,我們應該善意的給他人提供“心靈氧氣”,讓他人暢快呼吸,同時你也感受到快樂!我們對自己也要有要求,人一生要扮演很多角色,父母、子女、朋友、工作能手等,在各個角色中,要明白自己應該做什么事,應該給予家人、朋友、工作伙伴怎樣的幫助、關心、理解和支持。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孩子是國家的未來、希望,我們的所作所為,所說的每句話,所干的每件事,孩子都用他那雙明亮的眼睛在看、純潔的心靈在學,所以,我們更應該對自己有更多的客觀剖析,直面自己的缺點,做好孩子的良師益友。對待父母,要孝順,不要因為工作的繁忙,家庭的瑣事,而忽略了父母的存在。
習慣六:統合綜效
我們在處理問題時,應該要求同存異,取長補短,朝著已定的目標奮斗。多一些坦誠,少一些自我封閉,多一些仁愛和關心,少一些勾心斗角,多一些奉獻,少一些索取,發揮團隊合作精神,共同成就事業。統合綜效,是把整個團隊的各自優點都發揮出來,這樣提高了效率,節約了時間,促進了團隊的團結精神,提高了團隊的戰斗力。
習慣七:不斷更新
這個習慣,是大家都明白的,但是又是最難的,因為,更新的不止是知識,還有身體素質、社會能力、精神狀態等。身體,要通過鍛煉來完成,而鍛煉,貴在堅持;知識,通過不斷的學習來積累,人如果不學習、不看書、不思考,慢慢的就會退化,只有不斷的充實自己才能鍛煉自己的智力和思考能力,這樣才不會被社會淘汰;社會能力、精神狀態是人的整體提升、完善的過程,它是鍛煉身體和學習知識的綜合體。它必須以良知為準繩,因為,良知可以幫助我們判斷是非、對錯。
人的塑造是由內而外的,善良、勇敢、責任感、足智多謀都是由內心釋放出來的一種魅力體現,它的萬丈光芒無法遮蓋,從而使得你美麗、帥氣。由內而外的塑造實際就是習慣的形成。
習慣,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短期行為,它一旦形成就有旺盛的生命力和持久性,常常會與人相伴一生,實際就是一種品德。俗語“思想決定行動,行動決定習慣,習慣決定品德,品德決定命運”。每個人都希望排除萬難,完成渴望的目標,成就幸福的一生,習慣顯得如此重要,習慣暴露我們的品德,品德鑄就一生成敗。故而,我們可以把培養好習慣做為準則,我們樹立了一個準則,世界在變,準則不變,把準則作為自己的座右銘,用一顆積極進取的心去努力,去實現!
《高效能人的七個習慣》讀后感 5
史蒂芬?柯維的名作《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這本書內容很好,讀后深受啟發。習慣在不經意的日常生活中形成,它影響著我們的一生。習慣對我們的生活有絕大的影響,因為它是一貫的。在不知不覺中,經年累月影響著我們的品德,暴露出我們的本性,左右著我們的成敗。在現代社會,要想做一名成功的高效能人士,創造卓越的企業文化,就必須從培養良好的個人習慣入手。
習慣一:積極主動——個人愿景的原則
人性本質是主動而非被動的,不僅能消極選擇反應,更能主動創造有利環境。采取主動并不表示要強求、惹人厭或具侵略性,只是不逃避為自己開創前途的責任。
積極主動與消極被動有天壤之別,尤其再配合聰明才智,差距就更遠了。想要生命的產能與產出平衡,進而追求圓滿人生,主動精神實在不可缺少。
我想一個人積極主動的生活態度和消極逃避的態度會給你的人生帶來截然不同的結果。在我們的平時教學要認真對待,在完成本職工作的同時更要積極主動地要求承擔各項任務,如各級公開課、課題研究等等。不要等領導分配任務,可以自己積極主動地提出要求。這樣既爭取到了機會,又會給自己帶來成功。
習慣二:以終為始——自我領導的原則
太多人成功之后,反而感到空虛;得到名利之后,卻發現犧牲了更可貴的事物。因此,我們務必掌握真正重要的愿景,然后勇往直前堅持到底,使生活充滿意義。
這個原則告訴我,學校管理不能盲目地只是處于無約束的狀態。像我們的學校,要做成一件事必須有目標、有制度。而且要有人人參與的角度。每人要明確自己所處的位置及任務。他們應該知道完成任務后的成就和獎勵。調動全體教職工的積極性,達到老子說的無為而治的境界。如果延伸去,在班級管理方面也能達到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做的管理層次。這樣的班級肯定是最出色的。這樣的學生畢業出去后會成為自覺的人才。
習慣三:要事第一——自我管理的原則
有效管理是掌握重點式的管理,它把最重要的事放在第一位。由領導決定什么是重點后,再靠自制力來掌握重點,時刻把它們放在第一位,以免被感覺、情緒或沖動所左右。有效的個人管理可分為四個步驟:
確定角色——寫下個人認為重要的角色。假若以往不曾認真考慮這個問題,就把這時閃過腦際的角色逐一寫下。
選擇目標——為每個角色確定未來一周欲達成的2至3個重要成果。
安排進度——根據上面所列目標,安排未來7天的行程。
逐日調整——每天早晨依據行事歷,安排一天的大小事務。
這人對我的啟示是應該在周末就安排好下周所要做的事。而且在每天早晨就安排好一天的事務。先安排重要的事,然后安排不緊要的事。事情要分輕重緩急,不能按喜好亂來。否則事半功倍。而且每周要總結一下所取得的成就和不足,尋找改正的方法。為今后的工作指明方向。
比如,開學第一周的工作要在開學前就安排好。其中的事情非常多,比如接到新班級還要熟悉學生、新教材要徹底的讀通透、要備好開學的第一節課等。這么多的事情,必須安排好先后順序,重要的先做,學生必須先熟悉的,然后是備課等等。
習慣四:雙贏思維——人際領導的原則
利人利己者把生活看做一個合作的舞臺,而不是一個角斗場。一般人看事情多用二分法:非強即弱、非勝即敗。其實世界之大,人人都有足夠的立足空間,他人之得不必就視為自己之失。
利人利己可使雙方互相學習、互相影響及共蒙其利。要達到互利的境界必須具備足夠的勇氣及與人為善的胸襟,尤其與損人利己者相處更得這樣。培養這方面的修養,少不了過人的見地、積極主動的精神,并且以安全感、人生方向、智慧與力量作為基礎。
這條習慣告訴我們,現代社會不能單憑自己的個人力量來完成。為了取得更好的成功,必須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在互利互惠的基礎上雙方開展有效的合作。而且要講求實效,必須推心置腹地進行交流。
比如,同事要開公開課,我們要認真去替他考慮,備課時一起分析。試教時仔細聆聽,有問題要及時提出,不能在背后說別人,要當面指出課存在的問題,如果能指出解決的方法更好。還有備課時能集體備課更好,大家一齊分析討論優缺點。這樣備出的課是集體智慧的結晶。我們要心胸開闊,不要有小心思,保留一手。大家要把最拿手的本領拿出來。要記住別人的進步就是自己的進步。看到同事取得了成就,自己的付出不也有更好的回報了。所以合作能帶來雙贏。
習慣五:知彼解己——同理心交流的原則
若要用一句話歸納我在人際關系方面學到的一個最重要的原則,那就是:知彼解己——首先尋求去了解對方,然后再爭取讓對方了解自己。這一原則是進行有效人際交流的關鍵。
同理心傾聽不只是理解個別的詞句而已。據專家估計,人際溝通僅有一成通過語言來進行,三成取決于語調與聲音,其余六成則得靠肢體語言。所以在同理心傾聽的過程中,不僅要耳到,還要眼到、心到;用眼睛去觀察,用心靈去體會。
我想,同理心很像我們以前學習到的換位思考,或者說是角色變換。
《高效能人的七個習慣》讀后感 6
人們常說,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這句話無疑告訴我們養成一個好習慣的重要性。我們知道,每一個人都是好習慣和壞習慣并存的,好習慣的多少往往會對成功與否起決定性的作用。在競爭力日漸激烈的社會,一個人要是想成功,想成為一名“角色”,甚至想要創造印在史冊的卓越痕跡,就必須擁有良好的道德品質,而養成這些品質,與一個人的好習慣是密不可分的。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一書中提到的七個習慣,對我們每個人的日常生活都有直接的影響,因為它貫穿人的一生。下面我將談一下看完這本書后,對這七個習慣的一點感想。
習慣一:積極主動
積極主動即在工作中催生改變。簡單分享一下我自己的心得,初入愛柯迪,面對新的環境,未知的事物,十分好奇,對待工作有一種莫名的沖勁,交代的工作會認真完成,碰到不懂的會主動去詢問前輩們,現在回想一下,這大概就是積極主動的習慣讓我避免許多沒必要的失誤。就好像打籃球被圍堵去突破的時候,變向運球多運幾次就成功躲開對手了。除此之外,這個習慣還有其他的作用。當我們在開發新類型產品時,總會遇到以前沒有遇到過的問題點,積極主動的人會竭力去解決問題而不會消極回避,甚至謙虛低身向別人請教。總之,就像書中所說的一樣,積極主動的人是改變的催生者!
習慣二:以終為始
以終為始即是要在工作中樹立自己的目標,如果把我們每個人比作航天員,月球及未知的宇宙便是我們的目標。柯維教授提到的第二個習慣要求我們做到事事有目標,朝著目標制定行動計劃,一步一個腳印。例如,打造隱形冠軍、鑄就百年企業是IKD的愿景;再比如,新產品壓鑄試模中一次成功試出合格的產品,這是我們作為壓鑄模具工程師的目標。總之,每一天都是全新的開始,朝著目標前進會讓我們時刻充滿激情,永遠積極向上。
習慣三:要事第一
要事第一告訴我們要學會做自己時間的主人,不要被不重要且不緊急的事情牽著鼻子走,這就要求我們每一個人要能夠分清工作事務的輕重緩急,因為我們常常會把緊急的事情當成重要的事。跟大家分享一下實際工作中的經驗,我會將比較重要的事情在郵件中置頂,將公司制作的電腦桌面壁紙利用起來,用壁紙背景上的“緊急事項區”、“正在處理事項區”、“待辦事項區”、“臨時歸放區”來區分不同的事情,將要事放在一個獨立的區域。
習慣四:雙贏思維
雙贏思維即是待人處事的原則了。古人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我們實際工作中亦是如此。工作當中總有難事、繁事,一味地將工作任務、責任推給他人,是不可行的,這只會惡化雙方之間的關系。我在工作中遇到新項目的開發,前期流道渣包的設計時,會去壓鑄車間、模具車間尋找并了解類似產品實際生產中的情況,然后將好的方面運用到新產品中,這樣我們設計方案思路打開了,車間師傅的工作也省事了,達到了雙贏。畢竟不是所有的競爭都是要撕破臉皮的,競爭中合作,合作中成長,何樂而不為呢?
習慣五:知彼解己
知彼解己即是移情溝通的原則。正所謂,傾聽是有效溝通的橋梁。習慣五知彼解己要求我們以理解對方為前提,傾聽者要學會站在講的人角度上去思考,并模擬自己在做這個工作中遇到了相同問題的處理方式是怎么樣的。要做好這點,我們還可以學著去了解對方的講話語氣、肢體動作等,在了解對方的同時也讓對方了解自己,這才是進行有效人際交流的關鍵。我常常在工作中感受到與人溝通的有效性,比如在模具設計中,聆聽實際試模師傅的試模問題點,并做好記錄,那么以后遇到類似情況時就有方向,能夠避免類似的失誤。
習慣六:統合綜效
統合綜效即創造性合作的原則。習慣六告訴我們任何事情都要去系統性思考,不要僅僅停留在一個方面,而是要透過這個事情發散更多的方面,從而衍生出更全面的內容。同時,它是前面五個習慣的集中考驗,只有做好前面,才能綜合綜效。平時工作與生活中,我們要學會大局觀思想,多方位思考問題。比如一個新產品來的時候,我們除了設計出良好的澆注系統外,還要綜合考慮后道工序是否方便加工等事項,最終得出一個滿意的方案。
習慣七:不斷更新
不斷更新即始終堅持自我提升。每個人都想擁有自由的時間,想過自己向往的人生,這往往不是財富能解決得了的,因為財富可能總有一天會用完,而知識不會,倘若你一直在學習、一直在提升自我,知識在你腦海里別人是拿不走的,而且自己變得優秀后,財富自然而然也有了。所以,在平時工作中,我們要多走出去,多去別的兄弟工廠、標桿工廠或企業等地方學習,或者通過互聯網等平臺進行學習,因為只有不斷更新自己,才不會被這個“優勝劣汰”的社會所淘汰。
在閱讀完《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以后,把自己以前零零散散的總結算是清晰地歸納了,更明白自己今后需要注意什么、需要做什么,也發現自己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也會好好用這七個習慣來時刻提醒著自己。
《高效能人的七個習慣》讀后感 7
讀了《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這本書,感覺頗深,獲益良多。此書以較好的邏輯,通俗易懂的語言和生動的故事,將我們所熟知“積極主動的”和善態度,“以終為始”的愿景目標,“要事第一”的明智把握,“雙贏思維”的互賴互惠,“知彼解己”的有效溝通,“統合綜效”的團體合作,“不斷更新”的進取創造七個習慣,融為一體,又相輔相成。為我們講述了要成為高效能人士,就必須具有這七個習慣,對我們生活和工作具有良好重要的指導意義。
習慣一:積極主動
“積極主動”即采取主動,為自己過去、現在及未來的行為負責。積極主動,是七個習慣中的第一個,也是貫穿于七個習慣的重要因素。我們生活、學習、工作、交往都需要積極主動,工作中,具有了積極主動地心態就有了完成工作的信心,進而有了戰勝困難的勇氣。自己積極主動地提出工作要求,這樣既爭取到了機會,又會給自己帶來成功收獲。一個人積極主動的生活態度也一定會給人生帶來美好的愿望和結果。積極者相信,只有推動自己,才能推動世界,只要推動自己,就能推動世界。
習慣二:以終為始
所有成功人士都有目標,如果一個人不知道他想去哪里,不知道他想成為什么樣的人、想做什么樣的事,他就不會成功。所以,做什么事情都需要先確定目標,即第一次創造,然后再通過實際的努力去實現目標,即第二次創造。在人生當中也是如此,首先要確定自己想要什么目標,然后再選擇最好的方式去實現目標。“以終為始”另一原則是實現自我領導,這將確保自己的行為與目標保持一致,并不受其他人或外界環境的影響。只有確立了符合價值觀的人生目標,才能產生凝聚意志力,全力以赴且持之以恒地付諸實現,才有可能獲得內心最大的滿足,達到人生事業的輝煌。
“要事第一”是自我管理的原則。就是要關注事情的重要性,而不是緊急性,將全力以赴實現重要目標,以完成自己的使命。“要事第一”的方向重于細節,策略勝于技巧,將精力的焦點放在重要的事務上,改善產出和產能之間及保持效益與效率的平衡。凡有利于目標實現的事務均屬重要,重要的事就是對未來有很大的影響力,現在不做,未來就要付出更大的代價來彌補,甚至無法彌補?
習慣四:雙贏思維
讀完“雙贏思維”,一扇亮堂的門窗打開了。史蒂芬?柯維說:“雙贏者把生活看作一個合作的舞臺,而不是一個角斗場。一般人看事情多用二分法,非強即弱,非勝即敗。其實世界之大,人人都有足夠的立足空間,他人之得不必視為自己之失”。雙贏要具備:“誠信、成熟和知足”。成熟是敢作敢為與善解人意之間的一種平衡狀態。是在表達自己的情感和信念的同時又能體諒他人的想法和感受的能力。這種能力是人際交往、管理和領導能力的精髓。只有溫和、堅強和與人為善的胸襟,才能實現互惠互利。同流才能交流,交流才能交心,交心才能交易雙贏。
習慣五:知彼解己
“知彼解己”的溝通特征:行為的主動性、對象的多樣性、過程的互動性、目的雙贏性;還要具備一顆喜悅心、包容心、同理心、贊美心、愛心。當我們在溝通時改以理解心去聆聽別人,才是開啟真正的溝通,增進彼此的關系。知彼需要仁慈心,解己需要勇氣,能平衡兩者,則可大幅提升溝通的效果。眾所周知,有效的傾聽不僅可以獲取廣泛的準確信息,還有助于雙方情感的積累。當我們的修養到了解能夠把握自己,保持心態平和,能抵御外界干擾和博采眾家之言時,將同理心傾聽養成自己工作中的一種習慣,我們的人際關系就會豐富起來。溝通還必須從正見、正思維、正語、正精進、正念出發,才能取得一致有效的成功合作。
習慣六:統合綜效
“統合綜效”就是創造性合作的原則,集思廣益的合作威力無比,當人人都敞開胸懷,以接納的心態尊重差異,才能眾志成城,所向披靡。個人的力量是團s隊和家庭統合綜效的利基,能使整體獲得一加一大于二的倍增效果。“統合綜效”闡述了一個簡單的道理,大家要有團隊合作精神,齊心協力,同心同德,比自己各自奮斗能夠取得更大的成果。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朋、無徒;魚龍混雜,粗枝爛葉,才是形成江河湖海的“統合綜效”。
習慣七:不斷更新
“不斷更新”要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事日畢日高。人生最值得投資的就是學習和修練自己,這是最珍貴有力的工具。要具備良好的思考、溝通、學習、創造與適應能力,不斷更新自己,才能永遠立于不敗之地。
總之,七個習慣系統融合,相輔相成。思想決定行為,行為決定習慣,習慣決定品格,品性決定命運。習慣是人們在長期的社會實踐和日常生活中逐漸養成的一種獨特的、相對穩定的思維模式和行為方式。習慣一旦養成,它就會在不知覺中影響著我們的思想和命運。所以我們要通過思想和行動,逐漸形成良好的習慣,努力成為一個高效能人士。
《高效能人的七個習慣》讀后感 8
我個人還是比較喜歡讀書的,過去的近三年吧,讀了差不多也有20本了,但主要局限在官場小說和商戰小說,上個月把一部經典的商戰小說《輸贏》又看了一遍,之前看的時候,主要是被里面跌宕起伏的劇情所吸引,對于角色的代入感其實不強,這次再讀的時候,我嘗試著把自己作為一名銷售人員去感受。里面的銷售秘籍“摧龍八式”還確實比較實用,以后慢慢摸索吧,指不定什么時候能用到。
《高效能人士的7個習慣》也是剛剛讀完,就簡單說說里面對我觸動比較大的兩點吧。第一個是“積極主動”、第二個是“要事第一”,這兩個也是我一直以來比較堅持并且十分看重的習慣。
人性的本質是主動而非被動的,人類不僅能針對特定的環境進行回應,更能主動創造有利的環境。主動積極的思想習慣可以使自己擁有更多的安全感,并且能增加更強的自信心。當我們遇到外界環境變化的時候,采取主動的態度并且承擔更多的責任,可以更快的適應新環境,并且降低自己的壓力以及負面情緒,進而可以影響身邊的其他人,形成一個良性發展的生活圈。
我喜歡“要事第一”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從小養成的習慣,這不是天生就有的習慣,說起來還是得感謝初中時的班主任。他是一名剛畢業的男老師,第一次帶班,并且我們班的入學成績還是全年級最好的,最開始家長也不是很信任這位老師,就是他告訴我們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我們聽不懂這種哲學思維,后來他就直白的告訴我們,一定要知道什么時候該干什么事,這句話也就是現在所說的“要事第一”這個習慣。從那時起,我就相對來說比較好的保持了這個習慣,最明顯的證明就是考試前突擊,可能玩了半個學期,但考試之前,我就絕對會不管其他玩的東西,認真復習,最后也還是能取得個中上的成績。
工作中也是一樣的道理,有的時候可能幾件事交雜在一起,最開始覺得事情很多、很亂,但最重要的就是要先想一想,評估一下幾件事的緩急程度、完成難度、工作量等,做事之前先梳理一下,哪些是最重要、最能快速拿出結果的,或者哪些已經是火燒眉毛的事情。這種思維其實在項目管理上也經常可以得到體現,合理的規劃、里程碑節點、風險控制,我認為都是“要事第一”這種思維和習慣發揮的地方。
先寫到這里,如果有機會可以跟大家一起討論分享一下,有句話說得好,不能只低頭拉車,也得偶爾抬頭看看路。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讀后感1000字左右2
最近一直在讀史蒂芬·柯維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覺得受益匪淺,這是一本很值得大家去閱讀的書籍,現在將一些心得體會跟大家分享,希望在未來的工作生活中略有幫助。
統觀全篇,雖然是在談習慣,但是所有的習慣都是建立在人的觀念、思維的改變的基礎上,所以實際上在談的是思維觀念。通過改變思維達到改變行為,從而提升個人乃至改善公司內部管制機制,培養公司內部共同語言和價值觀。
書中有一幅畫很有意思,不同的人看到的結果不一樣,有的人看到的是少女,而有的人看到的是老婦,其實雙方都是對的,但是大多人都堅持認為自己看到的才是真理,別人都是不可理喻的。所以習慣的改變是很難的,改變習慣的過程肯定是很難受的,畢竟習以為常的東西才是每個人舒適圈,但是只有跳出舒適圈,暫時犧牲眼前的舒適才能看到更廣闊的天地。
習慣一:積極主動,主動積極的人是改變的催生者,以由內而外的方式來創造改變,積極面對一切,每個人都有能力也有責任創造有利的外在環境。
習慣二:以終為始,這個習慣適用于我們各個不同的工作、生活層面,我們做任何計劃前,要先擬好愿景和目標,目標對了就成功了一半,剩下的就是全心的奔著這個目標前行。
習慣三:要事第一,這是一種掌握重點式的管理方法,把重要的事情放在第一位。集中精力于當急的要務,排除次要事務上的牽絆,對次要事務勇敢說“No”。
習慣四:雙贏思維,是一種基于互敬,凡事尋求互惠的思考邏輯,把生活和工作看做是一個合作的舞臺。雙贏思維鼓勵我們解決問題,并協助個人找到互惠的解決方法。
習慣五:知彼解己,用同理心開啟真正的溝通,增進彼此關系。用心聆聽對方,對方會覺得受到了尊重和認可,進而卸下心防。知彼需要仁慈心,解己需要勇氣,能兩者均衡,可大幅提高溝通效率。
習慣六:統合綜效,創造合作的原則,統合綜效非按照我的方式,亦非遵循你的方式,而是第三種遠勝過于個人之見的辦法。結合自身的學識經驗能力,基于公平公正的立場找到最有利有效的解決方案才是最佳答案。
習慣七:不斷更新,不斷更新自己,提升其它六個習慣的實施效率。對于組織而言,通過不斷更新使組織不至呈現老化及疲態,并邁向新的成長之徑。在平時運用好的習慣,潛移默化,久而久之好的習慣會深深融入一言一行中去。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是一個整體,它們相輔相成、不可或缺。學做事之前先學會做人,善于想、善于問,明確確認好自身目標,為目標而進行個人修煉,由依賴變為獨立,通過建立共贏、換位溝通、集思廣益、促進團隊溝通和合作,從而實現個人和團隊成功。
《高效能人的七個習慣》讀后感 9
好書給人的啟示總是受益無窮的,《高效能人士的7個習慣》作者倡導有識之士應告別舊習慣:人的行為總是一再重復,但要取得卓越不只是單一舉動,而是要靠良好的習慣。要提升自我,必須從觀念著手,暫時犧牲眼前的安適與利益,樹立克服“慣性”的信念,并且“由內而外全面地造就自己”。觀念是態度與行為的根本,觀念決定行為,行為形成習慣,而習慣左右著我們的成敗,成功其實是習慣使然。
在我們的生活和事業中,常常會做一些犧牲很多代價來提高微不足道的事情。我們往往更關心的是效率而不是效能,為了提高效率而忽視效能,這使我們破壞了取得成果的能力。日常生活中,這種例子比比皆是。比如:你曾經因為想多做點兒事而徹夜不眠,結果弄得精疲力竭,身體不適;但倘若是好好睡一覺,第二天則可以精力充沛地做更多的事。產出與產能平衡是效率的精髓,放之四海而皆準,也是成功者七個習慣的基礎。
習慣一:讓自己自覺向前走
如果你不向前走,誰又會推你走呢?因此,積極主動的態度,是實現個人愿景的`原則。
我們經常說:“我不小心忘記了……, “我遲到,因為……”、“其實是有原因的……”我們每天都在不停地找借口或是抱怨,其實我們應該主動積極地創造未來、實現夢想。所以,有效能的人士為自己的行為及一生所做的選擇負責;他們致力于實現有能力控制的事情,而不是被動地憂慮那些沒法控制或難以控制的事情;他們通過努力提升效能,從而擴展自身的關切范圍和影響范圍, 同時積極的心態能讓你擁有“選擇的自由”。
習慣二:持堅持信念
高效能的人懂得設計自己的未來。他們認真地計劃自己要成為什么人,想做些什么,要擁有什么,并且清晰明確地寫出,以此作為決策指導。因此,“以終為始”是實現自我領導的原則。這將確保自己的行為與目標保持一致,并不受其他人或外界環境的影響。
確立目標后全力以赴,許多人在埋頭苦干時,尚未發掘人生的終極目標,只是為忙碌而忙碌著,未曾洞悉自己心靈深處的所欲所求,也不曾審視過自己的人生信條:你到底要做什么?什么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你生活的重心是什么?只有確立了符合價值觀的人生目標,才能凝聚意志力,全力以赴且持之以恒地付諸實現,才有可能獲得內心最大的滿足。
習慣三:懂得決擇
有效能的人會用少量時間處理的緊急、危機事件,他們將工作焦點放在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情上,來保持效益與效率的平衡。
“有效管理”是把最重要的事放在第一位的重點管理。先由領導決定什么是重點后,自己掌握住重點并時刻把它放在第一位,以免被感覺、情緒或沖動左右。
習慣四:利人利已
把生活看作一個合作的舞臺,而不是角斗場。一般人遇事多用二分法:非強即弱,非勝即敗。懂得運用 “雙贏思維”成為人們在人際領導中。
具有雙贏思維的人,往往有三種個性品格:正直、成熟和富足心態。他們忠于自己的感受、價值觀和承諾;有勇氣表達自己的想法及感覺,能以豁達體諒的心態看待他人的想法及體驗;相信世界有足夠的發展資源和空間,人人都能共享。
利人利己觀念的形成是以誠信、成熟、豁達的品格為基礎的。豁達的胸襟源于個人崇高的價值觀與自信的安全感,所以不怕與人共名聲、共財勢,從而肯嘗試無限的可能性,充分發揮創造力和寬廣的選擇空間。
習慣五:換位思考
要培養設身處地的“換位”溝通習慣。欲求別人的理解,首先要理解對方。人人都希望被了解,也急于表達,但卻常常疏于傾聽。眾所周知,有效的傾聽不僅可以獲取廣泛的準確信息,還有助于雙方情感的積累。當我們的修養到了能把握自己、保持心態平和、能抵御外界干擾和博采眾家之言時,我們的人際關系也就上了一個臺階。
習慣六:集體力量大
統合綜效是對付阻礙成長與改變的最有力途徑。助力通常是積極、合理、自覺、符合經濟效益的力量;相反,阻力則消極、不合邏輯、情緒化和不自覺。不設法消除阻力的后果就等于向彈簧施加作用力,結果還是要反彈。如果將雙贏思維、換位溝通與統合綜效原則整合,不僅可以化解阻力,甚至可以化阻力為助力,“統合綜效”就是創造性合作的原則。 集思廣益的合作威力無比,有當人人都敞開胸懷,以接納的心態尊重差異時,才能眾志成城。
習慣七:不斷創新
我們要懂得磨練自己。生活與工作都要靠自己,因此自己是最值得珍愛的財富。工作本身并不能給人帶來經濟上的安全感,而具備良好的思考、學習、創造與適應能力,才能使自己立于不敗之地;擁有創造財富的能力才是真正的財富。
以上這七個習慣是相輔相成的。通過培養這些習慣,我們可以循序漸進地獲得實質性的變革,成為真正的高效能人士。
《高效能人的七個習慣》讀后感 10
本周,我們共讀的是《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習慣四——雙贏思維。Steven已經在文中解釋得非常明白,自己/對方+贏/輸組合的4種模式中,只有雙贏的情況擁有巨大的長期價值。
“雙贏者把生活看作一個合作的舞臺,而不是一個角斗場。一般人看事情多用二分法:非強即弱,非勝即敗。其實世界之大,人人都有足夠的立足空間,他人之得不必就視為自己之失。”這是柯維博士在書中對雙贏者的描述。
不把世界看成一個零合游戲場,而是有足夠的蛋糕可供分配。雙贏,是一起把蛋糕做大,而不是去搶別人的蛋糕。基于此,我有兩個不同的觀點,和大家探討!
01、優勝劣汰的黑暗森林法則何解?
其實,最開始看到“雙贏”這個概念的時候,我就想到了科幻作品《三體》里的“黑暗森林法則”的觀點,它基于作者筆下的宇宙文明兩條基本公理:
1、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
2、文明不斷擴長和擴張,但宇宙中物質總量保持不變。
于是,文明與文明之間,相互不可見,不主動尋找(增加暴露自己的風險),只要發現,不接觸,遠距離毀滅是最好的解決方案。這像極了黑暗森林,有多個獵人,都有槍,相互之間有好有壞,為了保全自己,只能是隱藏在黑暗中,只要有光或者聲音,就直接開槍。
和這個觀點相似的,在社會心理學中,另一個概念叫零和博弈(zero-sumgame),又稱零和游戲,是博弈論的一個概念,屬非合作博弈。指參與博弈的各方,在嚴格競爭下,一方的收益必然意味著另一方的損失,博弈各方的收益和損失相加總和永遠為“零”,雙方不存在合作的可能。
這個概念背后隱藏的邏輯是,“世界”是一個封閉的系統,財富、資源、機遇都是有限的,個別人、個別地區和個別國家財富的增加必然意味著對其他人、其他地區和國家的掠奪,這是一個“邪惡進化論”式的弱肉強食的世界。
這個角度,貌似和Steven的觀點相悖了啊?其實不然。
我仔細想了想,任何事情都不應該二元對立地來看待。同樣,任何一個概念,也應該因地制宜,因時制宜,甚至因人而異。
以上的概念,并未明晰是什么樣的語境背景。如果這么界定就很明晰了:
1、除了零合游戲,還有負和游戲、或是正和游戲,語境很重要。
2、“互惠共贏”的語境,是基于“雙方合作”的基礎。
3、與合作相對的是競爭;“在有限的資源里,如何競爭”則完全是另一個話題。
4、對21世紀的地球人類來說,“資源”相對“無限”。(三體里說的資源有限,講的是宏觀宇宙物質總量,不可同日而語)
5、在目前“資源相對無限”的情況下,基于雙方合作的基礎上,尤其是商業領域,“互惠共贏”是最有長期價值的事情。
經過以上一番發散思考,優勝劣汰的黑暗森林法則,僅存在于“資源有限”的競爭語境之下。而本章Steven講述的是“互惠共贏”,是資源相對無限的合作語境。
02、合作語境下的互惠共贏
從歷史的角度來看,人類的發展史就是為了“更好地生存”。而不斷抱團變革的歷程。從原始社會的群居,到后來的采集文明、狩獵文明、農耕文明,人類是通過打破一個個小團體、小氏族、小部落的邊界而建立了整個文明史,推動人類社會的車輪滾滾向前。這是合作。
合作建立在一個前提下,就是互惠共贏。而互惠共贏又建立在另一個重要的前提下,就是你相信“資源是無限的”,你相信與他人合作,“贏”的東西會更多。
《人類簡史》里,提到一個觀點:人類祖先開展合作,建立在“集體想象”的基礎上。這個“集體想象”逐漸創造出了神話、圖騰、文字符號、政治原型,其中發展出的最重要的三個普世共同體是:宗教、貨幣、帝國(可無限擴張和自我復制的政治模型)。也就是說,人類祖先正是因為集體相信,才凝聚到了一起。
雖然我的頭腦和意識告訴我,OK,Steven說得確實很有道理,而且我在頭腦層面也確實認可在這個語境下的道理和邏輯。我當然知道,合作共贏是多么重要,沒有它,就不可能有企業,不可能有國家甚至是整個人類文明。但好歹也算學了兩年心理學,我總還是有種隱約模糊的覺察:在頭腦意識不到的地方,在潛意識深處,我對“合作共贏”好像是有限制性信念的。換句話說,我的頭腦告訴我要這么相信,但潛意識卻是半信半疑。這也是為啥我一邊讀書,一邊腦子里自然就聯想到黑暗森林法則的原因。
這個限制性信念是什么呢?它來源于哪里?我應該怎么破除它?
自由聯想的時候,我就想到了以前上學的時候。所有的老師和家長都會告訴我們:錄取名額是有限的,高考就像獨木橋,一定要競爭。想必大家或多或少都有過這樣的時刻:無意識地把自己的同班同學當做是競爭對手,然后導致的結果就是:遇到疑惑了,自己悶著,總之是不會和同學討論的。高中的學習就像是一段孤獨的朝圣。直到現在,我再去仔細覺察的時候,也還是會發現,偶爾自己和同事、朋友相處的時候,潛意識里總有個要“一較高下”的封閉概念浮出來。
這是我的限制性信念,我重新反思了下,這么定義會更清晰:
1、高考具有局限性,只是在那個特殊環境下的特殊場域而已。不代表整個世界。
2、作為一個成人,“世界”的定義可以無限大。
3、競爭時需要展現力量。合作時需要互惠共贏。Steven也談到了建立共贏的品德、關系、協議、制度的重要性。
4、判斷何時、何地、如何競爭與合作,這需要智慧。也是我要不斷學習和思考的。
任何的限制性信念,覺察到它,并及時修訂更新,其影響不攻自破。
《高效能人的七個習慣》讀后感 11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讀后感心得體會:本周每天晚上3個小時,加上一個周天的時間,完成《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的第一遍閱讀。
這七個習慣確切的說,應該是一個高效人士的性格構成。在看這本書的過程中,我最內心的那個聲音是,這本書如果5年前看,我可能會少走很多坑,這本書里的這7個習慣,有6個在沒有看這本書的時候,我已經開始按照這本書里的在做了。這里不是要吹噓什么,只是想表達,我們應該感謝所有的痛苦、不適感、焦慮、忐忑、突發問題、棘手事件等等。有句古語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無不如閱人無數。一個人的氣貌,和他走過的路,遇過的事兒,閱過的人成正比。這里啰里吧唧的一大頓,我自己都不知道我自己要表達什么,言歸正傳,開始我們的讀后感。
前面說了,這7個習慣就是一個人性格的重塑建立,回想自己活過得的這40來年,一個最直接的感觸就是,但凡讓你成長的都是讓你痛苦的。無論青春期的小弟弟變大,還是學生時代的早自習晚自習,乃至工作中的成長。所以,我現在很享受每一次讓自己痛苦的過程,雖然這一過程的痛苦那么撕心裂肺,口里的潰瘍成片的長,失眠,便秘等等,但這就是成長。其實,我這里想表達的是良好的習慣越早建立,對每一個人的人生都是正向的賦能,如果我能從學生時代就開始運用這7個習慣,那么我相信我一定不是現在的這個我,但是,人生沒有如果。這7個習慣,越早知道,越早養成這7個習慣的人生,應該均會是多一些坦途,少一些崎嶇的人生:
一、積極主動
回想我們有多少人是用積極主動的心態去面對自己走過來的這一生的,從學生時代,到工作,到生活。有多少人真正的做到了?這里的積極主動,不是狹義的只是態度上的,行動上,他更多的是先從思想入手,自己對事物的全貌主動的預判,且自己給出后續的行動措施,然后在是矢志不渝的根據,積極主動推動,并不斷執行,不斷校正,直至達到自己想要的結果。
二、以始為終
這里的以始為終,我生活工作中理解為結果導向。首先,我們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確定自己想要的之后,再根據我們自己想要的反向去制定具體的推進計劃。如果沒有以始為終的結果導向思維,走一步,看一步,那說不定下一步就走到溝里面去了。
三、要事第一
每一個人每天,每周,每月,每年,都應該給自己一個規劃,在涉及規劃的時候,從工作和生活兩個維度給出自己一年想要實現哪些?然后在把年目標分解到季度,月,周,天。那么在分解的過程中,自己首先要知道哪些是最要緊的,除了緊急重要的事項之外,我更喜歡這本書的這個時間矩陣的第二象限:
一個能主導自己人生的人,每天一定不是被火燒雞毛的逼著去做事情,一個能主導自己人生的人,每天一定是去做第二象限的事情,這樣的人生才是自己的人生。這樣活出來,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都會是我就是我,不一樣的煙火。就目前我的個人的工作而言,每天會有很多突發的工作去處理,但我每天一定會按照自己想要的,想成為的那個樣子去安排自己最想要的,進而要去做,去完成的事情。我們可以一時救火,但不可能一世都被燒雞毛。因為我們想成為什么樣子,他是不會成為什么樣子的,只有我們為了自己想成為的那個樣子,積極主動的去改變的時候,加上日積月累的沉淀,才會由量到質的顯現。
四、雙贏思維
這個思維無論是在生活,還是工作中,確切說不應該是習慣,更應該成為準者,否則在這個開放的時代,沒有任何個人隱私的時代,靠信息不對稱坑蒙拐騙的獲取一些個人好處也好,公司利益也罷,都是不長久的,因為有句話說的非常好,出來混,早晚要還的。所以,什么事情都是在平等尊重的基礎上,互利互惠才是王道。說到這里,突然想到這幾天美國單方挑起的貿易戰,我不知道貿易戰的最終結果是什么,但我想,以美國的實力雖然說不上殺敵1000,自傷800,但至少自己也是對著墻拉了一泡尿,搞得自己也渾身騷不是。
五、知彼知己
這個是在這個7個習慣的互賴期的第二階段,在雙贏思維的基礎上,你得了解對方,知道對方的習性,你才能知道自己可以讓的度在哪里,自己的底線在哪里,這樣在生活也好,工作也罷,你才能更好的去積極主動,才能更好地去以始為終,才能更好地要事第一。
六、統合綜效
這個我個人理解就是把前面五個習慣給連貫起來,從而達到1+1=無限可能的效果。這里讓我感觸最深的一點是我們要尊重差異,這一點是我自己無論是在生活,還是在工作中都需要改善的一點。當然,這里的尊重差異不是說沒有原則,這里的尊重差異是在原則的基礎上,最大程度的求同存異,最大能限范圍內形成最大的合力,讓自己的生活工作產能最大化。
七、不斷更新
這個用一句互聯網思維的話說就是小步快跑,不斷迭代。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沒有為中華之崛起兒讀書的家國天下的情懷,即便你有那個情懷,你的胸也撐不起這個懷。所以,一個平凡的人,就是在生活工作中,不斷以積極主動的思維態度,結果導向的目標感,再加上這個7個習慣的其他4個,不斷的調整,不斷的調整,我想如果真正的做到了,一個人的一生即便不精彩絕倫,也至少不會碌碌無為,落寂而終吧。
這本書因為是斷斷續續的草看的第一遍,很多需要練習的章節并沒有認真去聯系,所以,對自己后面的具體落地還沒那么清晰。個人感覺,這本書之所以是經典,與書中的那些給我們診斷的聯系題有很大關系,一個人只有真真切切的給自己用號脈的具體診斷后,才知道自己到底是病理性陽痿,還是心理性陽痿。后面自己第二遍的時候,需要把相關的習題做完,一邊確定自己是哪方面的陽痿。
【《高效能人的七個習慣》讀后感】相關文章: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的讀后感06-21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讀后感04-08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讀后感08-04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優秀讀后感06-12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個人讀后感06-21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的初中讀后感06-21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讀后感04-10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的讀后感范文06-29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勵志讀后感02-20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高中讀后感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