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讀《呼蘭河傳》有感

時間:2022-11-04 15:57:07 讀后感 我要投稿

讀《呼蘭河傳》有感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后,你有什么領悟呢?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后感,把你的收獲和感想記錄下來吧。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后感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讀《呼蘭河傳》有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讀《呼蘭河傳》有感1

  蕭紅是我喜歡的作家之一。我對女性作家的作品格外喜歡和偏愛。認識蕭紅是在很早很早前的年輕時期。認識與了解蕭紅是從介紹與評論她的文章開始的。那時讀了她的故事:她與蕭軍,與端木蕻良的感情生活開始的。只覺作為女性她是那么幸運,但是從生命角度她又是那么短暫。

  小學課本中有她的《火燒云》一課,那么生動、形象、跳脫、有趣的短文。選自呼蘭河傳但是對于這一刻的把握和理解,并自己沒有十分到位。

  后來的某一年,在承教五年級上冊時有一篇《祖父的園子》,也是蕭紅的作品,也是出自蕭紅的《呼蘭河傳》。只覺得好,喜歡那句“拍一拍手,仿佛大樹都會發出聲響;叫一兩聲,好像對面的土墻都會回答。”

  喜歡那段“花開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鳥飛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蟲子叫了,就像蟲子在說話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樣,就怎么樣,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黃瓜愿意開一個花,就開一個花,愿意結一個瓜,就結一個瓜。若都不同意,就是一個瓜也不結,一朵花也不開,也沒有人問它。玉米愿意長多高就長多高,它若愿意長上天去,也沒有人管。”

  作者用靈動詩意的筆觸,描寫了祖父園子。隨著作者富有詩意的語言,我們走進了祖父的園子。祖父的園子是一幅明麗的漂亮的富有童話色彩的畫,畫里有樹、有花、有菜、有莊稼、有蜻蜓、有蝴蝶、有螞蚱、有小鳥、有風、有雨,還有太陽的光芒、有云朵的影子,這是作者童年的樂園(作者曾稱它為自己的后花園),就像作者說的一樣,“花園里邊明晃晃的”,“新鮮漂亮”。寫了作者在園中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

  因為喜歡,所以急忙找來《呼蘭河傳》讀了起來,我被作者的假家鄉所吸引,當然,也模仿著寫下自己的家鄉,這本《呼蘭河傳》是我那一年的重大工程和重大收獲。

  這篇自傳體小說,敘述以“呼蘭河”為中心場景的鄉土人生的小城故事,展示的是“北中國”鄉民的生存狀態和精神狀態,作者以童年視角講述了我家,及我的童年生活。用孩子的眼光寫歡樂及悲苦,打量窮苦人的生活。

  蕭紅寫到祖父的園子、我家的粉房子、租戶趕車的胡家、小團圓媳婦、跳大神……她寫人物個性鮮明,栩栩如生。她寫場景逼真自然,貼近生活原型。就連她筆下的家鄉的豆腐、家鄉的火燒云,都無比的珍貴,活色生香。她家鄉有這樣的一個家長,不過了,就算傾家蕩產也要買一塊的呀!

  蕭紅寫文章,像一個小女孩串珠子一樣每個珠子都不大,但不同的珠子串到一起,就形成了文脈,行文中想要表達的思想和情感,自然而然地就流露出來了。不僅用飽含深情的筆墨追憶了往昔,而且也表達出了對溫暖和愛的癡癡追求。因而,在整個《呼蘭河傳》的敘事中,作者一直都將抒情的筆法滲入到敘事文體中,使其敘述模式充滿了散文化的情調。有歡樂、有悲憫、有禮贊,也有覺醒。

  旅居他鄉、久病纏綿的蕭紅在《呼蘭河傳》中,用詩一般的語言敘盡了對故土和童年美好生活的向往與懷念之情。同時在這部作品中,洋溢著作者的生命體驗,使蕭紅的文學之歌,像花兒一樣綻放。

  呼蘭河——作者生于斯、長于斯的小城,1941年底,蕭紅病危之際要求駱賓基送她北上:蕭紅要回到家鄉去。蕭紅曾計劃寫《呼蘭河傳》的第二部。她對呼蘭河的深沉,刻骨、真摯的愛,至死不渝。

讀《呼蘭河傳》有感2

  讀了《呼蘭河傳》這本書,我感受頗多。

  《呼蘭河傳》是蕭紅的一部有影響力的代表作,在這部作品中,她以散文的筆調描寫了以家為原型的"呼蘭河城"的傳記。呼蘭河城不是安詳寧靜的天堂,那里充滿著愚昧。但蕭紅還是用淡泊的語氣和包容的心述說了家鄉的種種。她將一片片記憶擺出來,回味著那份屬于童年、鄉土的氣息。書中的故事情節生動感人,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個性分明。其中,最讓我難忘的是小團圓媳婦。

  小團圓媳婦是一個美麗可愛的小姑娘,她才十二歲。本該是一個無憂無慮、天真爛漫的年齡,而她卻被過早地賣給胡家做童養媳。可胡家想給她個下馬威,總是無端地打她,左鄰右舍也支持胡家的行為,都說應該打。胡家就越打越兇,最后小團圓媳婦被折磨得生了病。老胡家開始給團圓媳婦看病,用盡了各種方法但是還不見好,最后聽取跳大神的意見,決定給小團圓媳婦用開水洗澡。洗澡時,很多人來看熱鬧,只見她被滾燙的開水燙了三次,幾天后終于死了。

  在當時,她的遭遇在人們眼里看來是司空見慣的。可在我們現代,這是多么令人痛心,多么令人悲憤的一件事呀!這些愚昧又狠心的人,看得我咬牙切齒,團圓媳婦和我一般大,但她卻不幸生活在那樣的社會里,是迷信害死了她,是那些麻木、冷漠的人們害死了她,想想都覺得太可悲了。有病應該是請醫生看病,并不是用跳大神來解決問題。我們要相信科學,拋棄迷信。

  我慶幸自己生活在一個文明時代,是一個遠離迂腐迷信的文明世界,是一個擺脫落后、愚昧的知識時代。所以,我們更加應該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讀《呼蘭河傳》有感3

  蕭紅童年的記憶,忘卻不了,難以忘卻,便成就了《呼蘭河傳》。

  在蕭紅的記憶里,童年,是最珍貴最美好的,童年有煩擾人們卻走不過去的泥坑,呼之“盛舉”;童年有化子們吐不盡的悲哀;童年有扎彩鋪為死人準備的大排場;童年有害五個孩子大鬧一場的麻花,和人們花光積蓄也要吃的豆腐;童年有美妙無窮,變化無窮的火燒云;童年還有在精神上的盛舉;童年還有和藹的祖父和承載歡樂的大花園;童年還有令人討厭的祖母和奇怪的有二伯……

  這些記憶是一篇敘述詩,一幅多彩的風土畫,一串凄婉的歌謠。

  蕭紅筆下的這個小城并不繁華,都是一些生活中很平常的事情,然而作者卻寫得如此有趣。

  其中這個小城的東二道街的大泥坑,讓我印象深刻。這個大泥坑有六七尺深,車夫和馬經常翻進泥坑里去,翻進去了之后,車夫爬了出來,而馬就算連滾帶爬也出不來。泥坑還淹死過小豬,用泥漿悶死狗、貓,雞和鴨也常常死在這里面,他們想了許多方法,如:拆墻、種樹,卻沒有一個人想過把坑填平。可以體會出當時封建社會人們的愚昧和麻木。

  在充滿童趣的后花園里,他與他的的祖父一起玩耍一起干活,生活充滿了樂趣……春天,作者愛拔一個白菜,摘一個黃瓜,或采一個倭瓜花心,捉一個大綠豆青螞蚱,一個大蜻蜓從旁飛過,于是丟了黃瓜又去追蜻蜓去了。夏天,呼蘭河的火燒云也很美,一會兒像一匹馬,一會兒又像一條大狗,變化無窮。秋天,后花園要封閉一次的,但秋雨之后,后花園中便開始凋零了。冬天,無聊了,就翻開儲物室里的大箱子,里邊總有許多好玩的東西,來消遣冬日漫長凝滯的日子。

  但是,可能童年中的樂趣加起來也就這么多了吧。但還有一個一直陪伴著作者的玩伴,祖父。祖父總會包容作者調皮的一切,祖父的眼睛是笑盈盈的,祖父常常笑得像孩子似的。祖父還教她唐詩,講實在聽厭了的故事。祖父算得上是蕭紅童年時期的‘一束光’。

  讀完這本書,我了解了一個不為人熟知的小城,一段漸漸為人遺忘的歷史,一個天真無知的孩子,一個無法觸及的世界……我也深深體會到了在封建社會的壓迫下愚昧而又麻木的人們,看到了蕭紅小時候美好的童年。也得到了一些啟示,我們要珍惜現在美好的生活,不要抱怨自己的人生,為自己的生活知足,平平凡凡,健健康康,這才是我們所向往的未來。

讀《呼蘭河傳》有感4

  這幾天,我讀了蕭紅的代表作——《呼蘭河傳》。

  有人說,《呼蘭河傳》像蕭紅的一本自傳而又不是自傳。而茅盾所認為,《呼蘭河傳》不是一本嚴格意義的小說,而是一篇敘事詩,一幅多彩的風景畫,一串凄婉的歌謠。

  這些都是別人眼中的《呼蘭河傳》,真正看完《呼蘭河傳》后,我則覺得,《呼蘭河傳》是蕭紅在為自己兒時的家鄉——呼蘭河所代言。借蕭紅手下的筆,描述出了以兒時蕭紅眼中形形色色的呼蘭河。

  這不僅僅是蕭紅自己的一本自傳。這是以一個小女童的視角所看到的呼蘭河的風土人情。

  蕭紅如林海音一般,用精湛的寫法再現了當時呼蘭河的情景。將每一個人的性格都真實的反饋在紙上。讓我們看著書,就很容易聯想到當時小蕭紅所在的呼蘭河,當時小蕭紅身邊的人或事。雖性格不同,但他們純樸的民風在蕭紅筆下可是一點也沒少的。讓人讀著讀著就會想到自己的童年。

  讀《呼蘭河傳》時,我很容易將自己帶入其中。看到好笑的地方我會笑起來,看到可憐人是我也會替他傷心。在其中我更少讀到了各種風俗,更近地了解到了他們的生活。而在里面讀到了曾經學過的兩篇課文的原著——《火燒云》和《祖父的園子》,更是意外之喜。

  茅盾曾寫到:“《呼蘭河傳》給我們看蕭紅的童年是寂寞的。”是的,蕭紅也多次在《呼蘭河傳》中提到“荒涼”、“寂寞”,但我覺得,蕭紅的童年是無憂無慮的。小城生活有寂寞,必有開心,雖單調,但每天都在發生新事情。

  我沒有茅盾那么有文采,文學。如果實在讓我用一句話概括,評價《呼蘭河傳》的話,我只能說:“這是蕭紅純真的孩童回憶。”

讀《呼蘭河傳》有感5

  最近,我讀了一本書《呼蘭河傳》。這本書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讓我對作者蕭紅有了更多的了解。

  《呼蘭河傳》以散文的手法,回憶了作者的家鄉呼蘭河城與勞動人民的普通生活。前半部分寫了迷信嚴重的封建習俗、單調的生活、呼蘭城的自然風光,以及作者的祖父,和她的童年。后半部分,著重寫了天真的團圓媳婦、古怪的有二伯、勇敢的馮歪嘴子。讓我感受到一個封建思想嚴重的社會。諷刺了那些愚昧無知的人,歌頌了那些追求自由、幸福的人。尤其是馮歪嘴子頑強的生命力,讓我感受到呼蘭河生生不息的希望。

  蕭紅的童年是快樂自由的。她和祖父經常在園子里鏟地、拔草、澆水……蕭紅童年的快樂回憶全都裝在了這個大花園里了。

  呼蘭小城的盛舉是荒唐可笑的,如跳大神、放河燈、抽帖……這些封建習俗是祖祖輩輩流傳下來的。蕭紅用女性溫婉的筆觸,揭示了小城居民貧窮、絕望、無知、麻木。同時,讓人又感到悲涼、凄慘。最讓我憶憶深刻的就是團圓媳婦了。12歲的她本該是無憂無慮地:在父母身邊撒嬌,和小伙伴玩鬧的純真女孩。但她卻被賣了作童養媳,不僅需要干活,還要忍受婆家無端的打罵,甚至以治病為由,遭受了慘不忍睹的折磨如:跳大神、吃偏方、用開水洗澡,最終慘死……

  可怕的封建習俗、可怕的麻木不仁閱讀了這本書,我感受到了封建社會的可怕,也體會到了作者對呼蘭河的復雜情感。

讀《呼蘭河傳》有感6

  我最近在讀一本書,書的名字叫《呼蘭河傳》,它是20世紀80年代的女作家蕭紅寫的,我覺得她的文筆非常大氣。蕭紅用輕盈的筆調寫下了她的童年,其中,簫紅很多次提到了自己的祖父與她嬉戲玩耍的場面,因為在家中,只有祖父最關心她。

  書中最令我難忘的情節是:蕭紅趁祖父不注意,往他的帽子上插滿了玫瑰花,祖父卻沒有察覺,還說:“這季節的玫瑰花真香啊!”而蕭紅在旁邊哈哈大笑。讀到這里,我感覺簫紅的童年是非常無憂無慮的,同時也為了自己身在童年而感到高興。是啊,童年是上帝送給我們最好的禮物,所以我們要好好珍惜自己的童年。

  而另一方面呼蘭河畔的生活,又充滿了那時候的人的迷信的影子,什么海龍王啊,什么叫魂啊,說來說去還就就是為了大泥坑。那里的人是蕭紅那個年代最平凡的一群人,自力更生,卻擺脫不了小市民的身份,為了雞毛蒜皮的小事也會喋喋不休。爛漫的筆調下刻畫出的是一個寂寞的世界。整篇小說沒有家喻戶曉的大人物,沒有偉大的抗日英雄,也沒有曲折離奇或優美動人的情節,而作者卻將東北的小城鎮里死氣沉沉,陰郁灰暗,但簡素荒涼的感覺,確確實實地塑造在讀者的身旁,讓人仿佛在夏天也能感受東北那寂寞的冷。

  《呼蘭河傳》里的故事,是三天三夜也說不完的,也是非常精彩的。

讀《呼蘭河傳》有感7

  在這個特殊的寒假里,我在家里讀了一本由著名作家蕭紅1940年在香港創作的傳統小說《呼蘭河傳》。

  在《呼蘭河傳》這本書中,作者通過對家鄉的各種人物和生活的描寫,揭示了舊中國扭曲人性、損害人格的社會現實。通過講述作者的童年故事,以嫻熟的敘事技巧、抒情的散文風格、渾重而又輕盈的文筆,流露出作者的“孤寂與苦悶造就了她“回憶式”的巔峰之作。她以更加成熟的藝術筆觸,寫出作者記憶中的家鄉,一個北方小鎮的單調的美麗、人民的善良與愚昧。蕭紅小說的風俗畫面并不僅為了增加一點地方色彩,它本身包含著巨大的文化含量與深刻的生命體驗。

  閱讀的過程中,一個童養媳、天真的少女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謊稱自己14歲,面對如此粗暴的婆婆,她最終喪命,她就是書中的團圓媳婦。還有一位要和大家分享的就是性情古怪,勤勞、倔強而又麻木的老人。她非常窮,甚至連住的.地方也沒有,別人常常取笑他,而且大家給他起了很多名字如“二掌柜的”、“二爺”、“二東家”,這是我在本書中認為最形象生動的人物,也是最能體現當時社會的殘酷。

  我在讀完這本書后,我想到了我的童年是多么的幸福,我為團圓媳婦的不幸感到憤怒、我為以前的舊中國不該有的愚昧無知而難過、我為自己現在的生活而慶幸;我一定要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好好學習,做一個可以勇敢追求自己夢想的自由人!

  加油吧,讓我們一起創建一個更美好的新世界。

讀《呼蘭河傳》有感8

  寒假里,老師推薦我們讀了一本蕭紅的名著——《呼蘭河傳》,這本書不厚,筆者用了這么點墨水,就把我領進了上個世紀20年代北方一座普通的小城呼蘭河,那個既不富裕也不繁華的小地方。在這么一個普通的小城市里,樣樣俱全,布莊、藥莊、茶莊,洋醫生什么都有。這里的人忙這忙那,永遠停不下來,他們對生活抱著麻木不仁、聽天由命的態度,生老病死,一天天過著平凡的日子。

  書中第五章,講了一個讓我印象深刻的故事,故事是關于老胡家小團圓媳婦的悲慘命運。小團圓媳婦的婆婆性格不好,一有不順心的事情就想打人,她身邊也沒什么人好打,只能打一點毛病也沒有的小團圓媳婦了。團圓媳婦剛到的時候,大家都很歡迎她。可是一有人打她了,大家又說她該打。婆婆是個心軟的人的,不禁開始后悔為什么要打小團圓媳婦。后來小團圓媳婦病了,眾人給小團圓媳婦出了很多愚昧的主意:跳大神、亂吃藥、捂被子、洗燙水澡,小團圓媳婦沒過多久就被折磨死了。

  小團圓媳婦是一個多天真,多無辜的女孩啊,在作者的筆下,她就是一個弱者,沒有人能夠把她從無辜中救出。她那么可悲,但那些看熱鬧的人呢,看客們津津樂道地欣賞小城的各種風景。各種喜怒哀樂他們繞有興致地看,他們有些人自己也經歷過,但現在成為了看客,做到了麻木不仁,實際上,他們自己更可悲。這么多麻木不仁的人構成了那個舊社會的北方。

  死去小團圓媳婦可悲,看熱鬧的人可悲,那個舊社會更可悲。作者通過小團圓媳婦的死對舊中國北方農村的封建文化進行了深刻的批判,讓我們感受到現在的社會比以前好得多了。當然,對身邊的弱者,我們也應當有同情心,盡力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呼蘭河小城,我能讀懂你,但不想遇見你。

讀《呼蘭河傳》有感9

  漫天白霧,掩蓋曾經的痕跡;遺失的回憶,已無處可尋。呼蘭河的寂寞,你能聽到嗎?蕭紅的寂寞,你能聽到嗎?——題記

  呼蘭河傳———你,是一本自傳嗎?你是一本小說嗎?不!我說你是一幅多彩的風土畫,一篇敘事詩,一串凄婉的歌謠……

  在蕭紅清新詼諧而又帶淡淡憂傷的文字間,用著一個小女孩的視覺將我們帶入的呼蘭河城是一個安寂,傳統、單調的東北古城:村民愚昧而蠻橫,按著前輩的傳統過著細碎平凡的生活:男人女人日復一日做著相同的事,每個人都顯得麻木、不厭其煩。偶爾有盛事時,人們才會零零散散地聚攏起來。結束后,又好像什么事都沒發生,日子也隨之而去。

  蕭紅就出生在這里,環境、人群造就了她快樂外表下無盡的寂寞。她的世界里,像黑白照片般,只有兩種顏色,要么如白色的沉默,要么似黑色的悲傷,每天看著一成不變的景、人,心情自然不言而喻。

  在黑白照片中唯一的亮光,來源于她的祖父對她的無限憐愛和寬容和藹。他們家有一個大花園,蜂子、蝴蝶、蜻蜓、螞蚱都有。蕭紅喜歡在這追蜻蜓,捉螞蚱。祖父在旁邊看著她玩耍。那時的祖父個子極高,總端著一柄旱煙管,嘴角,眼睛笑盈盈的,喜歡與孩子開玩笑,還常教自己背詩,是個溫和的老人。他為蕭紅的童年帶來了一絲珍貴的光明。雖然,逃也逃不開的,是漂泊、游離、終苦一生的命運,但那一切的細節,都是對祖父一起生活過的美好時光的深刻想念,以及對故鄉深切的渴求。

  在那僅有的幾件盛事中,有一件是關于“小團圓媳婦”的。她小小年紀就做了童養媳,但還保留著那個年紀該有的純真。可她的婆婆卻經常打罵。在她生病時,老胡家還盲目聽從大神的話,用開水給她洗澡,結果把她活活燙死。她的婆婆還堅信這種傳封建思想是正確的,周圍的人也無憐憫之心。這是一種赤裸裸的人性的殘忍。是舊中國女性在吃人的封建禮教下悲慘的不平等的歧視最真實的寫照。同時也讓小蕭紅認識到,平時看似美好的生活,和善的村民,有著可悲無知的一面……

  有二伯,蕭紅童年里另一個人物。身份上,他是蕭家的長工,也就是仆人。但他自己可不這么認為,他喜歡別人叫他有二爺,聽不得別人在背后罵他。這就是一個當主子的心態!他用這種想法來掩蓋對自己身份的自卑感,有虛榮心來滿足自我。像那時的人一樣,僅僅為了求一個生存的權利,就放下了自尊,但內心卻還是依舊的驕傲。

  那時的呼蘭河,也就是那時的中國的縮影。人病了,要請大神來治;唱大戲,是給龍王爺看的;跳大神,是保佑不會被鬼纏身的。呼蘭河的人們繼承上一代的觀念,沒有了自己的想法,缺乏了新的認知。才會變得如此愚昧!

  故事的結局,一樣的悲慘:小主人去逃荒了,祖父、有二伯,一切熟悉的人都去世了,家,沒了。這是舊故事的落幕,新事件的開端,無一不在說明,寂寞的生活,還要持續。

  看完全書,我不禁拿蕭紅與自己作比較。她活在封建社會,我存在于21新世紀,她的生活如同她的心境一般是隱藏在快樂下的寂寞,我是由內而外都是多姿多彩充實的幸福,有父母親戚的寵愛和陪伴、老師、同學、朋友給予我的關心和幫助,論生活條件等一切,她都沒法和現在的我比,這也讓我更加對她辛酸的命運而悲哀,覺得更應該珍惜現在的美好時光了。

  我聽到了,能聽到你的心:渴望有快樂美好的童年,渴望有幸福安定的生活!蕭紅這一生,除了呼蘭河那個已逝去的地方,就再也沒有了別的家。她匆匆經過了每一個城市,從來不曾逗留。在即將離去時,她寫下了這段僅有的,她留念的往事,是想重溫一下那個充滿無數回憶的家。也相信:她終會找到心靈的歸屬,她的靈魂,也不會再孤獨的游蕩!

讀《呼蘭河傳》有感10

  蕭紅,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一位最具有才氣卻生命短促的女作家。被譽為“中國三十年代的文學洛神”。可惜天妒英才,她在這個世界上僅僅活了三十一年。《呼蘭河傳》是她的代表作,也是她留下的不朽文學豐碑。

  在這部作品中,她以女性細致的觀察力,運用樸實的文字敘寫了北方人民的艱苦生活。通篇沒有一個“窮”字,可無處不透露出其中的貧苦與辛酸,真是字字含情。魯迅先生對于不幸的人們曾有過發自肺腑的感慨:“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為他們的遭遇感到不幸,也為他們的不抗爭,不爭氣而感到憤怒和遺憾。這也正是我讀這本書最大的感觸。

  讀著書中的文字,我仿佛來到了呼蘭河。大雪漫天飛舞,天寒地凍。小巷深處,一位體格健壯的小伙子躺在垃圾桶邊,嘴里一直在抱怨著老天對自已的不公,身上只蓋著一件打滿補丁的衣服。我可憐他,給了他一些錢,他馬上買了一袋子熱饅頭,狼吞虎咽地吃完,又倒睡在垃圾桶邊,仍在抱怨著。我有些憤怒,他為何不思考如何利用剩下的錢去謀求出路,而僅是為解決一時的溫飽。

  再往前走,我仿佛又看見了一個肉鋪。一位屠夫正在賣豬肉,豬肉的價錢低得離譜。我的第一反應便覺得這是瘟豬肉。可肉鋪前卻聚集了越來越多的人,他們買走豬肉,還不忘自言自語地說,“一定是泥坑子里淹死的”。我湊近些看,豬肉上有紅色斑點,散發著一股腥臭味,我確信是瘟豬肉了。老板在一旁瘋狂的解釋是豬掉進泥坑里淹死的,也不管此時那個坑里是不是真的蓄滿了雨水,何等荒謬!泥坑子淹死豬的事,也許是有的,但不可能那么頻繁。畢竟,不可能每天都在下雨,每天那個坑都蓄滿水。這樣簡單的道理,呼蘭河的人民心里像明鏡似的。可是他們就是愿意相信是泥坑里淹死的豬,因為這樣可以讓他們有足夠充分的理由去買價格低廉的瘟豬肉。這不禁讓我想到,我們現在的消費者,對于價格偏低的商品,第一反應就認定不是好貨,即使商品是好的,人們也更愿意相信是有問題的。又是何等的謹慎!用自欺欺人來麻痹自己,歸根結底還是經濟落后,物質匱乏,生活極其艱難。

  對于他們來講,時間一天天地,糊里糊涂地過去了。一切都只是順其自然,一丁點辦法也沒有,也不會去思考一絲一毫,何等的悲哀!蕭紅筆下的呼蘭河人,缺少了智慧,更多的則是野蠻;缺少了富裕,更多的是貧窮;缺少了歡聲笑語,更多的是悲鳴。我想,要改變現狀,應該先發現問題,發現問題后更應該以積極的態度去改變現實處境。

  想想,當時的中國大地上,也有多少像生活在呼蘭河一樣的貧苦人民,有多少人安于現狀,又有多少人在竭盡所能,改變現狀!貧苦,固然值得同情,可是麻木與拘于現實,不更是一種悲哀嗎?只有勇于突破自我,才能真正有所蛻變!

【讀《呼蘭河傳》有感】相關文章:

讀《呼蘭河傳》 有感09-19

讀呼蘭河傳有感08-24

讀 《呼蘭河傳》有感01-26

讀《呼蘭河傳》有感02-15

讀呼蘭河傳有感02-16

讀《呼蘭河傳》有感作文08-09

讀呼蘭河傳有感集合11-02

讀呼蘭河傳有感800字10-18

讀《呼蘭河傳》有感(15篇)02-25

讀《呼蘭河傳》有感650字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