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習錄》讀后感(通用21篇)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是時候寫一篇讀后感好好記錄一下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傳習錄》讀后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傳習錄》讀后感 1
立志成圣:純粹是一種品質。
王陽明講立志成圣,志是動機,是驅動一個人向前的精神力量,然而才分高下,志有長短,故曰:“才力不同,而純乎天理則同,皆可謂之圣人;猶分兩雖不同,而足色則同,皆可謂之精金。”意思是人的能力大小雖然不同,若純粹天理的心相同,都可以稱之為圣人,猶如金子的分量雖然不同,若成色充足,都可以稱之為精金。王陽明有為往圣繼絕學的大志向,劉文刀也有為全家奔小康的小追求,不論哪一種,純粹都是亙古不變的試金石。
志向一詞不妨拆開來看,志的關鍵在于純不純,向的關鍵在于正不正。志不純,經不起難關考驗,向不正。當下這個環境,談志存高遠很奢侈,不如反求于純粹,正本清源,抱赤子之心,行躬身之事。
格物致知:專注是一種天賦。
“盡心由于知性,致知在于格物。”王陽明認為盡心、知性、知天,是生而知之,安而行之,是圣人的事;存心、養性、事天,是學而知之,利而行之,是賢人的事;夭壽不貳、修身以俟,是困而知之,勉而行之,是學者的事。讓學者一上來就去體會圣人的境界,難免會不知所措。凡事講個循序漸進,是“行”這個層面的'事,而格物致知是一種方法論,是一種思想,是“知”這個層面的事,那什么是格物致知呢?“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意思是使事事物物都得到它的道理,便是格物,通過格物實現自我心中的良知,便是致知。
關于格物致知,王陽明親自做了示范,格了7天竹子,勞思致疾,隨后悟出了天下之物本無可格者,只消在自身心上鍛煉格物功夫的道理。道理很簡單,可知易行難,專注便是其難之一。專注算得上是一種天賦,于外要求注意力長期高度集中在目標對象上,于內要求心無雜念,聚氣凝神。格物需要專注,致知更需要專注,有些品質,靠天生不靠后補,有些人才,靠選拔不靠培養。
知行合一:勇氣是一道門檻。
知之真切篤實處,即是行;行之明覺精察處,即是知。王陽明強調知行并進,不分先后,而實際上卻往往分個先后,理論指導實踐本沒什么問題,可先理論后實踐就容易出問題了。很多人喜歡運籌帷幄,因為只要不拿出來接受討論,就沒人知道帷幄里藏了什么東西,就可以獨自享受決勝千里的滿足感,可是真要抄家伙上戰場,便高下立判了。
我們做事講究勝券在握,謀而后定,事能這么做,人也能這么做嗎?況且事有大小之分,大事面前策無遺算,小事面前也應如此嗎?人志有長短,才分高下,以上才配短志,下才配長志又合理嗎?實際上這些情況隨處可見,知行不一罷了。
從知而后行到知行合一,邁出這第一步是需要勇氣的,當手上的勝券沒了,要從實踐中邊摸索邊發展時,勇氣使你出發,專注幫你驅散恐懼,純粹保護你抵達終點。這兩天還翻了翻東坡的詞,真是擋不住的才氣,最后附一首比較喜歡的: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
《傳習錄》讀后感 2
有一學者病目,戚戚甚憂。先生曰:“爾乃貴目賤心。”——《傳習錄》
過于看重肉身,一得病就感覺自己馬上就要沒了。有這種想法的人,在當今社會更為多見。所以現在的醫院都是人滿為患。只要自己得病,多少錢都肯花。
可是心不在了,不去找;心臟了,不去擦;心病了,不去醫。病目,病的只是一個器官,身體的器官很多,哪一個都會對身體產生影響。可對身體影響最大的是心。有沒有在心上下過功夫?心死了,還如何去視聽言動?有做美容的、做美體的,甚至連指甲和頭發這些可再生資源都花費大價錢。可是花了多少錢在心上?給自己買漂亮的衣服,名貴的首飾,讓自己住大房子,可心卻在外漂泊。就好比自己在家享福,卻不知道去關心居無定所的父母一樣,禽獸不如啊。
多花些時間和自己的`心相處,這也是了解自己最好的方式。而且心是不會虧待你的付出的,讓心明凈,天理顯現,我們在世俗中的人和事會很容易應對。這就是君子不言利,利在其中。
《傳習錄》讀后感 3
《傳習錄》,錢穆口中“中國人必讀的書之一”,蘊藏了一代儒學大師王陽明的思想精粹,讀它,是對心靈的拷問與洗滌,澄澈與升華。
先生說:“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初讀,就令我汗顏,因為我就是那個“知而不行者”。我自詡懂得的道理不少,可是,捫心自問,我做到了多少?我知道“人生大病,唯一’傲’字”,我明白”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我讀過”君子溫潤如玉“,但是,當我盛氣凌人時,當我半途而廢時,當我得理不饒人時,我敢說,我懂了么?
再品,更汗顏了。知而不行,只是未知,那么,我知道的是什么?概念。我不知道的是什么?本質。概念,只是對本質的描述,我看似知道許多道理,其實都是鏡花水月,空中閣樓。實踐方能出真知,而我,一無所知,也一無所成。知而不行,就是懸空思索;行而不知,就是冥行妄作。我向來懸空思索,耽于理論,疏于實踐,今日起改之。
可是,你們呢?你們是否同我一樣,已經知悔?如若知悔,又是否已改之,亦或是依舊在苦苦掙扎?我不知道,但我知道,我們的社會上還有太多太多的知行不一者了。有像我一樣的知而不行者,例如“鍵盤俠“、”噴子“,”憤青”……他們,或者說,我們,帶來的言語暴力、社會傷害,難道還不夠多么?前段時間四川那位自殺的醫生,難道不是明證嗎?也有另一些人,他們無所畏懼,視法律如無物,棄公德于不顧,冥行妄作而自以為特立獨行,損人利己還理直氣壯,他們,有杭州的那位縱火保姆,有飛機上的那位抖腳先生,有破壞六千萬丹霞地貌的'少年,有重慶那位毆打司機致使一車人墜江而死的女士,還有……我長嘆一口氣,此刻,我不僅僅是汗顏,簡直是羞愧難當!為你,為我,為我們。
是的,為我們。為我們的民族、我們的祖先、我們的文明!我們的民族,為中華;我們的祖先,叫炎黃;我們的文明,是華夏!它在蠻荒中萌芽,在蒙昧中成長,在時間中成熟,散發出動人的芬芳。可是,這個擁有三千年詩韻、五千年燦爛而輝煌文明的民族,他的傳人,竟然如此不堪!
我們的民族與文明,承受著撕裂的痛苦,在黑暗中經過無數的摸索,攀過高山,穿過幽谷,渡過黑河,終于,在近代,以決絕的姿態浴火重生,然后踉踉蹌蹌地來到了我們的眼前。現在,我們就是這樣迎接他們、傳承他們、發揚他們嗎?不,當然不是這樣。
那么,我們該怎么做呢?
做法,王陽明已經告訴我們了,那就是——知行合一。如果我們人人知行合一,每個人都為傳承、發揚光大我們的文明而做出實質行動,由文明的被接受者成為主動參與者、創造者,那么,我相信我們的文明不僅不會被我們玷污,反而會被我們發揚光大甚至超越先賢。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我們的文明由此而來,也必將由此而茁壯成長。
《傳習錄》讀后感 4
問:“寧靜存心時,可為未發之中否?”
先生曰:“今人存心,只定得氣。當其寧靜時,亦只是氣寧靜,不可以為未發之中。”
曰:“未便是中,莫亦是求中功夫?”
曰:“只要去人欲、存天理,方是功夫。靜時念念去人欲、存天理,動時念念去人欲、存天理,不管寧靜不寧靜。若靠那寧靜,不惟漸有喜靜厭動之弊,中間許多病痛,只是潛伏在,終不能絕去,遇事依舊滋長。以循理為主,何嘗不寧靜?以寧靜為主,未必能循理。”——《傳習錄》
問:“寧靜存心時……”這一段說出了現在人普遍容易犯的問題,靜心本來是方法不是結果,可修身修著修著就變成了喜靜厭動。身邊很多人在追求著靜心,特別喜歡待在那種狀態里。以前我也覺得在這種狀態里就是修行修到了,現在仔細一想還真是王陽明說的只是氣定而已。有事的時候氣一亂,就定不下來了,然后就從靜的狀態出來了。發現這種靜的狀態并不能指引我們把發生的事辦明白。王陽明把功夫說的就是念念去人欲,存天理,我認為關鍵處就是在“念念”上。存天理,去人欲有時我也能做到。隨著修行做到的幾率也很多。但要想念念都是存天理,去人欲這就太難了,每個念都是善的念,把邪念、惡念、雜念、妄念全都排除,每一念起都是天理。靜的時候,修的是存天理,去人欲。動的時候修的也是存天理,去人欲。如果只依賴靜的時候,那所有的繁榮都只是虛假的繁榮,你覺得修行提高了,也只是假的。因為儒家是入世修行的學問。你要走修靜的路線,就偏離了儒家修行的方向。每天生活,豈能靜。追求存天理,去人欲是可以達到靜的。但反過來想通過靜,達到存天理,去人欲就難了。
澄問操存舍亡章。
曰:出入無時,莫知其鄉,此雖就常人心說,學者亦須是知得心之本體,亦元是如此,則操存功夫始沒病痛。不可便謂出為亡,入為存。若論本體,元是無出無入的。若論出入,則其思慮運用是出,然主宰常昭昭在此,何出之有?既無所出,何入之有?程子所謂腔子,亦只是天理而已。雖終日應酬,而不出天理,即是在腔子里。若出天理,斯謂之放,斯謂之亡。
又曰:出入亦只是動靜,動靜無端,豈有鄉邪?
我的理解就是心其實一直都在,進出的是由心發出的意,意是心的派生物,具有心的屬性,但不等同于心。如果心被后天的習染蒙蔽,出去的意就會逐物,就變成了心為物役。如果心沒被后天的習染蒙蔽,它所存在的就是天理。操則存是過程,也就是不斷的擦拭后天的習染,讓明德顯現。舍則亡是當我們放棄了擦拭明德,先天美好的本性不再顯現,也就滅亡了。
很多人把心放出去的時候,放到了好幾個事物上,也就形成了我們說的三心二意。儒家提倡放在一個事物上就是專注。我認為收放心就是指收放一個意。比方說我看見一輛跑車在我面前經過,我的心放在了跑車上,想著這輛跑車真漂亮,當跑車在我面前消失的時候,我的心要從跑車上面收回來。然后又看到一位美女,心想的這位美女真漂亮,當美女從我身邊走過消失的時候,我的心還要從美女身上收回來。放在跑車上的心和放在美女身上的心是放出的一個心,但我如果不把放在跑車上的心收回來,又把心放在了美女身上,我的心就分出了兩個。這樣的話,一天當中就會把心放在無數個地方,晚上回家就會特別的疲憊。經常感覺一天也沒干啥呀,為什么會這么累?今天一天我的身體是沒干什么,但我的思想,我心發出的意放在了很多的東西身上,沒有收回來。是因為心累,結果導致了身累。師父教我們把心收回來就是讓我們每一天把放出的心收回來,晚上靜坐思心的時候讓心完整的休息。
定心不是心不動,是保持在明德的狀態下把心放出去,讓它隨著天理運動,這樣心和性就是一個頻率了。
因論先生之門,某人在涵養上用功,某人在識見上用功。
先生曰:專涵養者,日見其不足;專識見者,日見其有余。日不足者,日有余矣;日有余者,日不足矣。
這一段是王陽明評論他的弟子們閑聊,他們把跟王陽明學習分成了兩種,第一種是在涵養上用功,簡單說就是修心;第二種是在知識上用功。王陽明肯定了第一種人,同時也否定了第二種人。
只要修行過的人都清楚,修心這個事兒實際上是最難的。當我們下的功夫越多的時候,越會發現自己的不足,也會發現自己的渺小。我們從出生到現在受了太多的習染,而且隨著修行的深入,發現剛開始的習染是比較能容易去掉的。這些毛病我們能看見,別人也能看見,改起來簡單也見成效。隨著扒洋蔥的深入,發現越來越難。
只要你用功就會發現自己的`不足之處。學習知識正好相反,只要我們看書下功夫學習,你就會發現你學到了東西,當我們學的東西越來越多的時候,我們所謂的自信心就變成了傲慢心,這些傲慢心,恰恰是蒙蔽我們先天美好品德的。陽明心學最后的目的就是致良知,也就是明明德。所以在知識上下功夫的這一類人,從出發點就開始走錯了。所以王陽明才說修心的人一天一天的進步,因為他們離明明德越來越近。學知識的人一天一天的退步,因為他們離明明德越來越遠。
反過來觀我自己現在,從我自身而言,有很長一段時間我都沉寂在瘋狂的學習知識當中。而且有大部分知識在現實當中都很難用上,只是在與人聊天的時候過個嘴癮,感覺到自己比別人厲害一點。這個時候我就是王陽明說的第二種人,學習知識的人。師父反復強調啟予國學門是修身的,師父不希望我們變成學者,這也不是他創辦啟予國學門的目的。我們現在看的書、寫的讀后感、做的日課、寫的反思、練習的格物,都是為了讓我們可以在生活中更好的修身。目的就是讓我們找回明德,修身是一輩子的事情,我們要沉下心,讓自己每走一步都踏踏實實。
問孟子言執中無權猶執一。
先生曰:中只是天理,只是易。隨時變易,如何執得?須是因時制宜,難預先定一個規矩在。如后世儒者要將道理一一說得無罅漏,立定個格式,此正是執一。
我記得有一段時間,自己不管做什么的時候,都需要找一個模板。這件事情成功人士是怎么做的?那件事情成功人士是怎么做的?都想向成功人士學習,復制粘貼。大到企業管理,小到與人對話,都想讓自己找一個最好的模板套進去,就可以萬無一失。事實真的是這樣嗎?不是。如果什么都可以設定好,什么都可以套用、引用,那這個世界就是一個方程式的世界,我的人生就是一個定向的人生。
從儒家的十六字真言開始,中庸之道一直都是儒家修行的準則。《中庸》里講君子而時中,孟子用易來形容中庸之道。易就是變化,不斷的變化就是中。我覺得孟子用權衡來形容中更有畫面感。權衡就是秤和秤砣,我在秤的一邊,另外一邊的事物可能是我們接觸的人,也可能是我們需要辦的事。王陽明說事變只在人情當中,那歸根結底還是人。我和父母的相處的時候,我會根據父母的重量,把秤砣調到一個平衡的位置。我和愛人相處的時候,愛人和父母是不一樣的,所以我的秤砣還要繼續的調整,以達到我們倆之間的平衡。我和朋友之間的相處又不一樣,每一個朋友都是不同的,所以要不停的去調整我秤砣的位置。同一個人因為環境、時間的不同,秤砣也需要做出適當的調整。比方說我和愛人的相處,沒有事情的時候、愛人高興的時候、愛人生氣的時候、愛人有工作忙的時候更簡單的說,就是愛人每一種情緒變化的時候,我的秤砣都要調整位置。
千萬不能執著于去追求中,君子不言利,利在其中。把每一件事情做得妥當,與每個人相處得當,就是做到了中。怎么能做到妥當?就是讓天理去替我們做決定。天理從哪來?天理就是老天賦予給我們先天美好的本性,所以也可以說天理就是中。只要我們能尋找到先天的明德,使之煥發光明,我們就能做到中。
《傳習錄》讀后感 5
問:“孔門言志,由、求任政事,公西赤任禮樂,多少實用。及曾皙說來,卻似耍的事,圣人卻許他,是意何如?”
曰:“三子是有意必,有意必便偏著一邊,能此未必能彼。曾點這意思卻無意必,便是‘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難行乎患難,無入而不自得矣’矣。三子所謂‘汝,器也’,曾點便有‘不器’意。然三子之才各卓然成章,非若世之空言無實者,故夫子亦皆許之。”——《傳習錄》
三種志向,三種人生態度。王陽明解讀的不是誰對誰錯,是前三個弟子在立志向的時候,有“意必固我”跟著,只有曾點在立志向的時候是沒有“意必固我”的。我以前在給自己立志向的時候都是想當然,認為自己肯定能達到。自己沒有評估自己的能力,還沒有像孔子那三個弟子一樣,雖然說還在跟孔子學習,但本身實際上已經具備這個能力了。
孔子認為他們可以達到那個境界,所以孔子沒有批評他們。曾點的境界就更高一點,沒有從自身的能力出發,而是從自身的心境出發。自己現在也沒有達到曾點的境界,還是想很多世俗的東西,都是跟物質利益有關。進入師門之后和很多人聊天,都會問到他們的愿景是什么,大家在談愿景的時候,不知不覺也會犯“意必固我”的毛病。比方會有人說我一定要成為一個百萬富翁,也會有人說我必須要成為一個慈善家,而且越說越覺得自己的事是真的,這樣就跑偏了。
而且后來說三人是器,把自己框住了。人生沒有變化是因為自己懂的少,所以才要“博學”。知道自己的半斤八兩,缺哪補哪。知道自己的位置,要素其位而行。我一直都認為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盡人事,聽天命。做好自己,別有遺憾。
王明陽是歷史上少見的大儒,《傳習錄》是他的一部哲學著作,是他的學生根據他的語錄修訂而成的,是宋明心學集大成之作,是我們研究宋明心學的重要文獻資料。
《傳習錄》幾乎包含了王陽明的所有哲學思想,我分別從上、中、下三卷來分析這本經典。
我們熟知的“知行合一”即出自《傳習錄》的上卷,另外,上卷中還包括“心即理”、意之所在即是物等哲學觀點。他指出圣人之學的關鍵之處在于身心之學,強調身體之外的躬親力行,不能把圣人之學當成純粹的知識來傳教;如果只將圣人之學談論于口耳之間,不用于實踐及思考,則無法領會這些知識的精要,也無法發揮這些知識應有的作用。
在中卷中,王陽明闡述了“知行合一”所涉及的問題,還講述了心學的基本內容與其立言的目的。在這一部分,他全面暢談了自己的學術宗旨,并用自己的哲學觀點解釋了一些有關人心本體的疑問,以及不同人所表現出的不同情形。
下卷主要是講述“致良知”的思想,這也是宋明心學的主要內容。心學是由王陽明首度提出的概念。王陽明在這一部分結合自己的個人修養,提出了“人人皆可為圣人”的主張。這一主張的提出具有進步意義,它突破了固有的'保守思想的束縛,對后世唯心主義哲學的發展具有重要影響。下卷中尤其引人注目的是王陽明的“四句教”,它們不僅使王陽明的哲學體系更加最重要的一點是,干不好會讓自己的名聲變臭,到時候想挽救可就難了。儒家講明哲保身,如果自己有能力,但是環境并不是自己喜歡的,或者說環境不適合去干這個職位,那你就要選擇另外的一種生活方式。
這也就關系到我們怎么對待生活,曾點對待生活的方式,孔子是認同的。對待生活的態度也能反映出修身的程度。脫離于生活的修行不是儒家修身方式,不管你是官場得意,還是職場失意,生活每天都在繼續。要保有像曾點那樣的心態,樂觀的面對生活。我覺得曾點就應該是達到了喜樂平和的狀態。拿得起需要本事,放得下需要心胸。
《傳習錄》讀后感 6
《傳習錄》是明朝哲學家王陽明的弟子們記錄老師學術講話和論學書信的集子。本文是閱讀《傳習錄》(上卷)所做的要點摘錄和讀書筆記。
“人須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靜亦定,動亦定。”
筆記:徒知靜守時,想法或許很好,遇到事情時,往往手足無措。人必須在事情上磨練自己,才能內心篤定、踏實立足。
“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
筆記:認知與實踐,不可分割。真正的學習只有通過認知與實踐相互結合的方式來實現,純粹思考或空想則會產生疑惑,并造成傷害。
“為學須有本原,須從本原上用力,漸漸盈科而進。”
“初種根時,只管栽培灌溉,勿作枝想,勿作葉想,勿作花想,勿作實想——懸想何益!”
筆記:學問見識的長進,必須從根基和本原上用功,逐漸進步,揠苗助長,心浮氣躁,難以長進。
“豈有邪鬼能迷正人乎!”
筆記:邪惡的鬼怎么能迷惑正直的人呢?“敢與惡鬼爭高下,不向霸王讓寸分”。人的內心產生邪念,所以才容易被迷惑。
“克己須要掃除廓清,一毫不存,方是;有一毫在,則眾惡相引而來。”
“心猶鏡也,圣人心如明鏡,常人心如昏鏡。”
“如以鏡照物,照上用功,不知鏡尚昏在,何能照!”
筆記:猶如照鏡子,只在照上下功夫,不知道鏡子本身昏暗不清,怎么能照得清楚呢?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禪宗六祖惠能
“與其為數頃無源之塘水,不若為數尺有源之井水,生意不窮。”
筆記:實事求是,在事情上實踐、磨煉、省察,凝煉出智慧,方能產生真正的`源頭活水。
“言語無序,亦足以見心之不存。”
筆記:語言缺乏邏輯,顛三倒四,可以看出其本心缺乏存養,內心昏惑。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大學》)
王陽明認為,心即理,天地萬物本為一體,至善(至善,恢復天性的本來面目)是人的天性,天性于本心之中,不應慌亂于向外尋求,就能夠做到心志安定不受困擾,內心篤定而不妄動。
王陽明倡導知行合一,知和行本來就是一件事,知之真切篤行處即是行,行之明覺精察處即是知。知行合一的境界當然是最好的,致良知,止于至善,他以這些觀念教人去追求精神生活,偉大的人格,成就大事業大學問,這種追求和培養是很重要的。
“知而不行,只是未知”,須俯身實踐,而且要始終持之以誠,所謂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王陽明所倡導的“誠”、“知行合一”,具有永恒的心學價值。無論在世事上經歷何種艱難和考驗,實事求是,省察自新,在事情上去磨練自己、成就自我,追求無我,實現人生價值。
《傳習錄》讀后感 7
格物致知是出自《大學》:致知在格物。朱熹認為,‘格’字是’至‘的意思,致知,則是窮理,所以他說“欲致吾之知,即物而窮其理,蓋人心之靈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窮,故其知有不盡也”。王陽明則不這樣認為,王陽明以為’格‘字除了有’至‘的意思,還有’正‘的意思,還認為窮理是涵蓋了“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所以他解釋為“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這也是有關王陽明的“致良知”的思想學說。他們倆的解釋不同首先在對“格物”的認識。
我都不完全贊同這兩種說法。王陽明有感于他當時的世道而非要弄個良知進去,未免過于牽強,至于朱熹對致知沒有很好的解釋。
先說致知,那么一個君子要知曉什么?其實在《大學》的開頭有一句話是”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后,則近道矣“,這也是就是告訴了君子要知曉”物之本末,事之終始“。但是,如何才能知曉,”人非生而知之者“,所以要格物。我贊同朱熹所說的‘格’是‘至’的意思,那么格物的意思可以解釋為要接觸事物或者參與到事物中去,也惟有如此才有可能知曉”物之本末,事之終始“。如果人對某個事物敬而遠之,又怎么可能深知此事物呢,若只是道聽途說,很有可能僅僅是看到事物的表象。所以“致知在格物”。
另外,還要弄清楚格物和致知的邏輯關系。只有格物,不一定就能致知,也就是說格物只是致知的必要條件,而不是充分條件,這和”能夠齊家,但不一定就能治國“是一個道理。要在格物的基礎上,不斷總結和反思,才有可能致知,知曉“物之本末,事之終始"。
最后,說下這本書。這本書是王陽明的弟子收集王陽明的語錄和書信所編集而成的'。重點要看看王陽明的書信,大概就可以知道王陽明想講些什么。王陽明本人很厲害,文武兼備,但是他教育學生的水平卻不怎么樣,他的弟子后來還分成各種派系,好像能弄懂他的理論并不多,明朝后來還居然出現了王學末流。
《傳習錄》讀后感 8
“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豈有工夫說閑話、管閑事?”——《傳習錄》
王陽明對“持志”的比喻簡單、直接、有意思。簡單是因為他并沒有把持志說的多高大上,沒因為它是一個遠大的理想,就把它說的與現實脫離。直接是因為每一個人都能感受到,每一個人身上都會有感受到疼痛的時候,最常見的胃疼,牙疼。疼起來的時候哪有心思想別的.事情。有意思是因為他舉了心痛的例子,牙疼和胃疼威脅不了生命,只有心痛的時候才能威脅到生命。牙疼的時候可以忍,忍一忍就疼痛就過去了。心痛的時候怎么忍,忍一忍可能生命就過去了。疼痛本身固然可以讓我們專注,但疼痛背后能帶來的后果更讓我們謹慎。
我就在想,我對于自己的志向有沒有像對待心痛那樣時刻警惕。答案是沒有。我依舊有閑暇時間去忙一些跟志向沒有關系的事情,甚至是浪費時間的事情。說明我對自己志向的重視程度不夠,沒有絕對強烈的意愿。
說閑話,管閑事,后面就是置閑氣。把時間都浪費在這些沒有用的事情上,就沒有更多的時間來進行自我修行。持志做到了,如心痛沒做到,說明我專注不夠。還是沒把自己想明白,從認識自己開始。
《傳習錄》讀后感 9
一日,論為學工夫。先生曰:教人為學,不可執一偏。初學時心猿意馬,拴縛不定,其所思慮多是人欲一邊,故且教之靜坐,息思慮。久之,俟其心意稍定,只懸空靜守,如槁木死灰,亦無用,須教他省察克治。省察克治之功則無時而可間,如去盜賊,須有個掃除廓清之意。無事時,將好色、好貨、好名等私逐一追究搜尋出來,定要拔去病根,永不復起,方始為快。常如貓之捕鼠,一眼看著,一耳聽著,才有一念萌動,即與克去。斬釘截鐵,不可姑容,與他方便,不可窩藏,不可放他出路,方是真實用功,方能掃除廓清。到得無私可克,自有端拱時在。雖曰何思何慮非初學時事,初學必須思。省察克治即是思誠,只思一個天理,到得天理純全,便是何思何慮矣。《傳習錄》
這里的學不是學習,是修身。這里面王陽明講為學的時候,第一個問題就是不能偏執。我自身是存在這個問題的。有的時候明知道自己這么做不妥,但依然會為了面子而去做,甚至一錯再錯。還有時候是以為自己是對的,別人的勸解聽不進去一意孤行。
一整段說的修行的過程都與自己非常吻合,感覺好像就是在說自己一樣。剛開始修行的時候,心靜不下來,想要的東西特別的多,總是心為物役。天理和人欲在一起打仗的時候,人欲90%以上都會戰勝天理。用心猿意馬來比喻非常的恰當,像猿猴一樣上下亂跳,像馬一樣奔跑,一跑就沒影,走神嚴重。用修心初級三步曲的第一步靜坐思心最管用。當心靜下來之后就容易喜好這種狀態,想在這種狀態里不出來,就容易變成喜靜厭動。可是儒家是入世的'學問,不是老哥自己一個人修行。一旦遇到事情的時候,心又開始泛起波瀾,從靜的狀態里出來。所以單獨練打坐靜心是沒什么用的。
王陽明說出了陽明心學當中非常重要的四個字省察克治,簡單的說就是事上磨煉。他把后天對心的習染比喻成了盜賊,他的一句名言也是去山中賊易,去心中賊難。把天理和人欲之間的斗爭比喻成了貓和老鼠,也就是說,人欲的天敵是天理。天理必須要戰勝人欲,而且要斬釘截鐵,不可姑息。自己距離斬釘截鐵、不可姑息的境界差的太遠,只能慢慢修煉,不敢間斷。
《傳習錄》讀后感 10
終于又得空看書,前些日子只是出差,間歇時因為狀態在事務上,索性就一口氣只翻累眼睛的雜志。
昨天早上把《傳習錄》放進包里,重新親近一下,養養神。用而不養,內耗自傷。讀至中卷《答周道通書》時忽然看出莊子的味道,呵呵。宋明儒書,不避諱援佛解儒,但道家的東西似未見及。孔孟原典里自不見老莊,但后世之引佛以入,佛一方面通儒,另一面通道,故宋代雖政治軍事上羸弱偏安,而中國文化始有大成,佛是一刺激,亦是一橋梁。
覺出王陽明的莊周味道,是在其批評世間亂象,“三代之衰,孔孟既沒”,知識分子們“相矜以知,相軋以勢,相爭以利,相高以技能,相取以聲譽”云云,其批評姿態,頗有莊周做逍遙游前的冷眼閱世、嬉笑怒罵,想來明朝的人,熟讀老莊,在此不經意間用上了。當然,最終的立論是不同的.。忽然想到,前些日少年寧拿來的那篇認為“李零是以道家立場加點后現代解構孔子”的觀點,還是很有鋒芒見地的。
另一個體會是,因為今人接觸的孔孟原典有限,可以說,讀的多一點的人,也不過是看過四書而已,尤其是易經,更是封建迷信,課本里一點都不曾收錄,倒是金庸普及了易,降龍18掌的招式,都是從易經里找的名字。王陽明那會兒自是不同,所以書中許多引用《易》《春秋》《禮記》等處,互相闡發。再看馬一浮,說天下學問盡歸于儒藏,關鍵一點也在孔子曾筆削易經,從易門出,則道家、陰陽家及西學之自然科學,盡被納入其類。所以才知道門檻高得很,孔門有六藝呢,隨便翻翻都遠著,彌高彌深啊。
沒想到的是,看明朝的傳習錄不用字典,看民國馬一浮的兩本會語,沒有古漢語常用字典倒經常讀不下去,因為他引的古典更多過陽明,真是個學問家。商務印書館的縮印本《古漢語常用字典》只好常備著,邊角很體貼的削圓了,放在手中很舒服,用起來也足夠了。
陽明引佛,多做批駁,雖然朱陸王年輕時其實都曾淫浸其中,出佛入儒,所以才要格外點出可批處吧。馬一浮老,倒是自由出入得很,隨手借用,如羚羊掛角,怪不得梁漱溟在學問上那么佩服他。
且抄一句陽明與陸原靜信中之語——“為我盡達諸介甫,不有益于他,必有益于我也。”氣象何等從容!
養神啊。
《傳習錄》讀后感 11
我不是學文科的人,之所以讀《傳習錄》,是因為看了《明朝那些事兒》,想了解了解明朝第一大能人,中國的又一圣人王陽明。
老實說,看完整本書,有些地方確實看不懂,特別是引經據典之處。下面,我只是談談自己看完書后的感想與啟發。
第一點,陽明心學將求圣的方法從外在世界轉為了內在世界,指出了圣人并不是無所不知(外在),而是內心純乎良知(內在)。我覺得這個理論最大的好處,就是讓人在這紛繁復雜的世界,靜下心來,不貪多,而求精。在做一件事時,只要此心純乎天理,認認真真,那么就心安理得了。
第二點,看完書后,發覺陽明心學與朱熹的理學,都是對四書五經的.理解上的不同,對孔子的話詮釋的不同。因次兩派就吵架,不可安寧。儒生缺乏了對客觀世界,對科技的追求。這也是統治階級愚民的政策造成的。
第三點,對書中關于“求靜”,“主專一”的看法很贊同,很警醒人。
《傳習錄》讀后感 12
“一身驚才,一生跌宕;此心光明,亦復何言。”無疑是對中國歷史上最后的“三不朽”圣人王陽明一生的最為貼切的評價。“三不朽”最早見于《左傳·襄公二十四年》中“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于德,王陽明克己復禮、開風化俗、教導人民;于功,僅用三十五天武平定寧王之亂;于文,其弟子著有《傳習錄》,發揚其心學之思。因此,《傳習錄》的深入閱讀對于理解王陽明是必要的。
《傳習錄·陸澄錄》中寫道:“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圣學只一個功夫,知行不可分作兩事。”意為知是行的開始,行是知的完成,類似于事物的一體兩面,相互依存又密不可分,是故在心學理論中,“知行”常被視為一個整體,“知行合一”則是其認識論的命題。知必行,行必知,知而不行,只是未知,知行合一是一條普遍必然的規律而非一個建議,“知饑則食,知渴則飲”,這便是知行合一的道理。就如同我們皆深知學習的'重要性卻仍忍不住貪玩,這并非知行不合一,與其說是我們知道學習的重要性倒不如說我們更知道當下玩樂帶來的愜意,于是我們選擇即時性的玩樂而并沒有選擇帶有滯后滿足欲望的學習。
對于人的善惡之辯,中國古代哲學有性善論和性惡論之分,但王陽明認為“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人心本無善惡之分,人的“良知”才是心之本體,正因世間有惡,恪守“良知”守善守仁才有其所存在的意義。正所謂“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破世間之惡亦是如此,恪守“良知”可為善去惡。但若是因世間有惡而選擇同流合污一起欺壓良善,則是讓“良知”誤入迷途。正因為世界如此,人的“良知”、善、理想,才有存在的意義,恰如一葉扁舟在茫茫大海中守護微弱的秉燭之光,終有一日將成燎原之勢。
王陽明心學在當代興起的重要性正如《論語》所言:“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不仁者就是心沒有安頓好的人,即心中無仁之常體。在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今天,物質需求正在直升天堂,人們的精神卻在直下地獄,幫助我們整個民族重新找到一個民族安身立命的根本,可能就是陽明心學在當代興起的意義所在吧。
《傳習錄》讀后感 13
看了王陽明老師的《傳習錄》,覺得老師的話很有意義。我絕不敢說我看完《傳習錄》后完全理解了王陽明老師的思想,但看完《傳習錄》后,我確實有了自己的感悟。王陽明老師的智慧跨越了時間的長河,真的值得細細品味。
第一,修身養性。王陽明老師認為,修心就是奉獻良心。一切都在心里,只要心在省里,就是良心。不欺騙良心,相信良心,自覺良心。良心在于人,永遠不會消失。拒絕給予良心的人是被物欲蒙蔽了雙眼,并不是說他沒有良心。化干戈為玉帛是外在功夫,化干戈為玉帛是積極的,就是糾正那些不正確的`,讓它們回到正道上來。在你自私的欲望萌芽的時候就將其扼殺,為了培養你的真誠而阻止其發生。
第二點是學東西。知道就是認識事物,再認識事物,理解事物的本質,掌握知識的本源。如果需要破案,就要從中吸取教訓。這才是真事。比如在判案的時候,你不能因為對方的無禮而懊惱,不能因為話語的圓滑而高興,不能因為對方的懇求而屈從于包容。因為怕自己心里有一丁點偏差,就知道對錯。把事情放在一邊去學習是不相干的。
第三,知行合一。知有行,知有行。知為行,知定行。讀書的目的在于知,知的目的在于行。所以一定要用讀書來指導做,這樣知行合一才叫做“經世致用”。只有讀書沒有思考,只會越來越迷茫,只有思考沒有讀書才會成為自我。每個人都可以從身邊的事情中體驗良心。在這個時代,當人們漫無目的地四處奔波時,不妨讀讀0103010,去探索一些人生的真正意義。
《傳習錄》讀后感 14
<<傳習錄>>是中國明代哲學家、教育家、宋明道學中心學一派的代表人物王陽明的語錄和論學書信。王陽明在中國歷史上比較出名,但以前并不了解,是通過看當年明月的<<明朝哪些事兒>>才知道有這么厲害一個人物的。他是文武全才,他提出的心學主張“知行合一”,說“知是行之始,始是知之成”;主張“致良知”,說良知既天理,不學而知,不慮而能,為吾心所固有。陽明心學強調主體意識和自主精神,反對迷信權依傍書本,有平民意識,對明后期哲學和文藝影響巨大。王陽明鎮壓過農民起義和平定“宸壕之亂”,也是一位軍事天才。
王陽明(公元1472—1529年),原名云,后改名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因在紹興會稽山陽明洞側筑室攻讀,創辦陽明書院,別號陽明子,世稱陽明先生。“傳習”一詞源自<<論語>>中的“傳不習乎”一語。
今天讀到<<答顧東橋書>>一章,書中提出了修養的三個層次,令我有所感悟。他提出"生知安行,圣人之事","學知利行,賢人之事","困知勉行,學者之事"。意思就是說天生就知道,生來就能實踐,是圣人才能做到的事情;學習了就能知道,知道了就能順利實踐,是賢人才能做的事;艱難的獲得知識,勉強的用于實踐,是學者的事情。
像我這樣普通的人,就是艱難的獲得的知識都是很難到達的'。也許和我們的教育制度有關吧,雖然四書五經的名字掛在嘴邊,但是沒有系統的看過一本。真正學習傳統的國學也是三十以后才開始的,今年我已經三十有四了,也只是了解了點皮毛。看古籍很枯燥,水平太低,原文看不懂,要結合注釋。來興趣的時候,就看幾眼,不高興的時候,就丟一邊。現在的社會各種各樣的誘惑太多,看書的時間是越來越少。偶爾看到了一點古人的觀點,感覺受益匪淺,知識還是精華好啊。
今天是第一次看到這個國學論道版塊,感覺相見恨晚,先拋個磚頭,露一小臉。
《傳習錄》讀后感 15
問:“燕平云‘講理無私’。‘講道理’和‘無私心’有什么區別?”老師說:“心就是理。”“無私之心”就是“講道理”,不講道理就是自私。如果你分析自己的內心和理智,你就不會好。”
他還問:“史的激情不染人間,這似乎是無私的,但拋棄人情往來是不合理的。”他說,“這只是統一事物,只是讓他成為一顆私人的心。”
—— 《傳習錄》
王陽明用朱的話來解釋他的'“心即理”,“理”就是正義的表現。正義要體現,就要改掉后天養成的習慣。自私是后天養成的體現,無私是去除的。無私當然是正義。另一方面,如果你的正義得不到彰顯,那是因為你的心被后天蒙蔽了,自私就是自私。簡單來說就是無私。他們是一回事。如果兩者分離,就是因果關系,這是朱的理論,王陽明不同意。
有趣的是,陸成問及佛教的無私之心與理性的關系。他認為佛教無私的心是不合理的,因為他拋棄了人倫,這個人必須孝順。在我們沒有盡孝之前出家,首先是違反人倫的。作為一個人,父母養育了我們,我們必須孝順。一個人可能沒有伴侶,沒有孩子,但一定要有父母。似乎世俗的欲望被拋在一邊,一切都是空的。父母的愛呢?父母在世時,你追求的是佛教的無私之心,即沒有正義的體現。你的心被你對佛教的無私追求蒙蔽了。說白了就是你為了欲望拋棄了人際關系,因為自私而不理智。這是從反面論證王陽明心學是理性的體現。
《傳習錄》讀后感 16
“陸澄問:‘主一之功,如讀書則一心在讀書上,接客則一心在接客上,可以為主一乎’”
先生曰:‘好色則一心在好色上,好貨則一心在好貨上,可以為主一乎?是所謂逐物,非主一也。主一是專主一個天理。’”
——《傳習錄》
從這一段來看,路程對于陽明心學理解的并不是很透徹。如果沒學國學,我也認為一心一意就是專一,一心一意干一件事情,不被外界左右影響,這就是專一。王陽明從一個反向的例子告訴我們并不是一心一意干一件事情就是專一。
幾天前的修身訓練,師父反復強調的就是專一專注。想專注必須持敬,對人有恭敬心,對事有敬畏心。做壞事的時候你會有敬畏心嗎?不會。只要你把心放在外在的`事物上,就都叫逐物。
現在的社會發展的太快,新鮮的事物、我們沒有接觸過的事物數不勝數,如果我們被每一件事物牽著鼻子走,我們就沒有了自我。每一天都需要接觸不同的人,遇到不同的事。如果你的心跟著每個人走,跟著每個事走,你就會心為物役。這些都是王陽明說的“枝枝葉葉外頭尋”。向外界去找一個答案,想獲得外在的肯定。外在的事物對心的影響都屬于后天的習染,這都是人欲。我們的修行就是要存天理,去人欲。讓天理浮現,我們才能致良知。尋找天理的這個過程,堅持不懈的修行,不斷的自我完善,才叫“主一”。
這一點我沒有完全做到,雖然道理明白,可放在自己身上有很多時候在自我安慰,這都是自欺。還是我們對于內心真正的認知缺乏動力,空有一個向好的決心,實際行動跟不上。換個角度來說明這個問題,入師門就是讓我們去尋找明德,尋找天理,師父把這條路已經明明確確的指給我們,但依然有很多人入師門之后,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甚至有很多人中途退出。是他們沒想明白,還是他們做不到?其實做不到就是沒想明白,沒想明白也就做不到,人生也就不會如意。
《傳習錄》讀后感 17
問:“程子云:‘仁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何墨氏兼愛,反不得謂之仁?”
先生曰:“此亦甚難言,須是諸君自體認出來始得。仁是造化生生不息之理,雖彌漫周遍,無處不是,然其流行發生,亦只有個漸,所以生生不息。如冬至一陽生,必自一陽生,而后漸漸至于六陽,若無一陽之生,豈有六陽?陰亦然。惟有漸,所以便有個發端處;惟其有個發端處,所以生;惟其生,所以不息。譬之木,其始抽芽,便是木之生意發端處;抽芽然后發干,發干然后生枝生葉,然后是生生不息。若無芽,何以有干有枝葉?能抽芽,必是下面有個根在,有根方生,無根便死,無根何從抽芽?父子兄弟之愛,便是人心生意發端處,如木之抽芽,自此而仁民、而愛物,便是發干、生枝、生葉。墨氏兼愛無差等,將自家父子兄弟與途人一般看,便自沒了發端處,不抽芽,便知得他無根,便不是生生不息,安得謂之仁?孝弟為仁之本,卻是仁理從里面發生出來。”——《傳習錄》
這是非常難以理解的一段,我曾經也有過類似的問題。儒家提倡“民胞物與”和“天地萬物一體之仁”是一個意思,那和墨子的兼愛又有何區別?我以前把一體和無差別等同了,但一體不一定是無差別。一個整體當中也是有重要和不重要的區別的。樹最重要的部分是樹根,然后是樹干,然后是樹枝,最后是樹葉。愛是所有的愛的統稱,它包括對父母的愛,對他人的愛,對事物的愛。儒家為什么凡事都喜歡拿“孝”做比喻?因為我們選擇不了我們的父母,這是天注定的。既然是天注定的,那么這個關系就要靠著天理來維持。也就是我們最重要的關系,這個關系人人都有,我們不是孫悟空從石頭里蹦出來的。《大學》里講“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后,則近道矣。”即使是愛也是要有一個出發點的',這個出發點就是我們的父母。我們只有做到對父母的愛才可以向外擴展。墨子提倡的愛是無差別的愛,人人都一樣,這本身就違反人性。我對馬路邊老人家的愛,和對我父親的愛,不可能一樣。所以我們的愛是一體的,但因為關系的不同,重要度不同,愛也是有等差的。就像身體里面頭的重要性要遠遠大于四肢,所以修行就要從對父母的孝開始。
《傳習錄》讀后感 18
卷上主要闡釋知行合一、心外無物的觀點。卷中收集了八篇王陽明親筆寫的書信,除回答有關知行合一、格物說等問題之外,還講了王學的內容、意義和宗旨。卷下主要是致良知,體現了王陽明晚年的思想。作為中國歷史上僅有的兩個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的圣人之一,其著作《傳習錄》是一本較全面包含其思想的一本書。其中包含儒學、理學、佛學、心學等多種學問方向的理解和分析。
作為明代的大儒,王守仁有其獨特的哲學觀點,即“致良知”學說。他倡導的“知行合一”在日本很受推崇,日本人認為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但我認為王守仁“知行合一”不止如此,以王守仁觀點,圣賢們教育人們知行,并不是簡單地教人們如何認識、如何實踐、其目的是要恢復知行的本體。知行如何分得開?知是行的宗旨,行是知的實踐;知識行的開始,行是知的成果。如果領會了這一點,就應該明白,只說一個知,已經自然有行存在;只說一個行,知也自然存在。只有領會到知行合一的宗旨,才會真的體會到知行的`意義。這是需要不斷地磨練和自我反省才能夠了解的。王守仁這樣說的,別人教你終究不能領悟,只有自己琢磨思索找到符合自己的鍛煉方式才能不斷進步和提高。在王守仁的心中,圣賢的大體宗旨是相同的,只是用不同的方式敘述罷了。或許我們達不到圣人的境界,但只要像王守仁這樣的不斷學習,不斷探索,我們也會不斷安定自己的心境,使自己的能力和判斷力都有所提高。在如今時代里,人對本源的的探索不斷減少,人的心里也不斷浮躁而趨向于物質。所以在如今的社會王守仁的精神看起來更加珍貴。
王守仁雖貴為圣賢,博覽群書,博學多才,屢立奇功。但為人謙虛而不焦躁,為人好學,其為人正如其言,乃一正人君子。有道是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人,在他看來,在于態度而不在于才能也。引用其中一段話:“同朋友相交,一定要互相謙讓,就會得到好處;而互相攀比,互爭高低則只會受損”。
又如:“悔悟是去病之藥,然以改之為貴。若留滯于中,則又因藥發病”等等。諸如此類的話很多,但能做到的人卻很少。王守仁的許多言語都是人的生活中的道理,樸實而又精深,王守仁正是因為這些近乎完美的素質成就了他的功勞,而他也無私的將這些想法觀念傳播給他人,而現今社會的“雞湯”和他比較實在不知所云。他的精神正是他一生理念的體現,其:“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他的一生都對得起“為善去惡”這四個字。他的人性的觀點難道不可以被我們借鑒嗎?王守仁,一個了不起的人,一個脫離低級趣味的人,一個高尚的人,圣人之名,當之無愧。所以,王守仁的精深,更需要我們現代人的傳承與堅守,對這個幾百年前的人物,我們應該向他致敬!
《傳習錄》讀后感 19
十年前就有機會讀《傳習錄》翻了幾頁,實在讀不下去。本周(2015年3月底)終于看(聽)完了。感謝當當引入的訊飛語音,沒這個估計不可能完成本書閱讀——可讀性好差。
說下我對王陰明的認識,此公提倡“心學”意思是修心哈;對儒學和佛教都有研究,好像還練過瑜伽之類閉氣的功夫,有次叫門人把自己埋起來幾天,后來挖出來還是活的。他格物致知整竹子這事兒,您抽空可以百度自己查下。
說下本書給我的幾個印象:
所謂心學四要就是出于本書的——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這是王陽明所追求的人生境界。
王所說的”性“,所謂性本周全,人人都有啥的'。怎么看怎么像佛教第八識,就是阿賴耶識——受熏持種根身器 去后來先做主翁,這個人空可以自己百度一下。
讓我最沒想明白的是——王認為佛教不究竟,呃……到于書里提到他對朱熹觀點的不同意見,簡直就不算什么了。
《傳習錄》里幾個因才施教的案例,我看著還是很有收獲的。
《傳習錄》讀后感 20
愛問:“昨聞先生‘止至善’之教,已覺功夫有用力處,但與朱子‘格物’之訓,思之終不能合。”這一段說的是徐愛聽完王陽明的教導,覺得好像是那么回事,但回家再仔細琢磨,發現與他以前學的這些朱熹的言論總是不能契合,所以他來問王陽明。
這一段對我有幫助的是“子夏篤信圣人,曾子反求諸己。篤信固亦是,然不如反求之切。”子夏和曾子都是孔子非常有名的`弟子。王陽明對這兩個人首先做出了肯定。子夏是堅信孔子的觀點,并篤定地去奉行實踐。曾子是聽完之后先反思,然后再去實踐。我現在的狀態偏向于子夏的做法居多。師父說什么我都堅信不疑,然后努力在生活當中去踐行師父說的這些修行方法。也反思,但不是件件都反思。
然后王陽明對徐愛引的“《書》之精一,《論語》之博約,《孟子》之盡心知性”進行了講解,并對《中庸》說的“生而知之,安而行之;學而知之,利而行之;困而知之,勉強而行之”三種人分別說明。“盡心、知性、知天是生知、安行事,存心、養性、事天是學知、利行事,夭壽不二、修身以俟是困知、勉行事。”我自己對照了一下,我勉強算第三種人。勉強是因為我覺得“夭壽不二”這點上我沒做到。
王陽明又通過徐愛的繼續提問,帶出了陽明心學的一套核心概念。“天、性、心、身、意、知、物”要想把陽明心學整明白,那王陽明對這些概念的理解就很重要。我們可以把宇宙本源理解為天,天是性的源泉,性是心的本體,明德是性的體現,肉身是由心主宰的,從心發出去的叫做意,真知才是意的本體,意放在哪,那就是物。這些概念到現在我都不是十分熟練,需要慢慢想才能捋清楚。
最后一段王陽明說出他對物的理解。物不是客觀事物,意從心發出去之后放在哪就是物。物可以是東西,可以是人,可以是事情,也可以是思想,也可以是概念。從這個角度來講,物是和你的心有關系的,所以才說心外無物,心外無事,心外無理。
《傳習錄》讀后感 21
先生曰:“悔悟是去病之藥,然以改之為貴。若留滯于中,則又因藥發病。”——《傳習錄》
后悔是一件好事,至少說明我們知道錯了。但知道錯了是一回事,如何去改正錯誤是另外一回事。我們后悔的原因可能會有很多種。多數情況是因為錯誤帶來的結果是我們不想要的,然后才開始后悔。還有的情況是別人告訴了我們的錯誤,我們覺得別人說的有道理,才開始后悔。再有就是我們修身當中每天反思會發現自己的錯誤而感到后悔。王陽明說當我們能感到后悔這是一件好事,因為這是去掉我們病根兒的藥方。藥方是有了,吃不吃在我們自己。有的人害怕藥苦,雖然知道吃藥可以治療自己的病,也拒絕吃藥。正確的藥方需要正確的吃法,吃到適應癥的病人口中才能見效。
就像我們都有的傲慢之心,我注意到很多人在說自己有傲慢心的時候,實際上自己就是傲慢的。仿佛傲慢并不是壞事,而是一種榮耀。還有一種更有意思的人,知道自己的問題。每天都去尋找醫生給自己開藥,東求西求。不管開多少正確的.藥方,自己不吃也沒用。反而會舊病復發。所以感到后悔只是開始,不是結束,如何讓我們以后不后悔才是更重要的,這也是孔子為什么夸顏回的原因,因為顏回不貳過,不貳過就沒有再后悔的可能性。
所以我們反思的時候,不要光想自己的錯誤,而是要想如何開藥方去治療自己的錯誤,讓自己不再犯,這樣反思對我們才有效果。
【《傳習錄》讀后感】相關文章:
傳習錄讀后感05-01
《傳習錄》優秀讀后感(精選21篇)08-21
傳習錄讀后感范文(精選10篇)03-07
讀王陽明《傳習錄》有感11-21
讀后感讀后感01-03
有關贏讀后感贏讀后感讀后感09-22
日記讀后感_讀后感03-07
讀后感 讀后感幾句07-19
遠見讀后感 - 讀后感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