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密關系》讀后感范文
讀完一本書以后,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后感了。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后感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親密關系》讀后感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親密關系》讀后感范文1
其實這本書很多地方沒讀懂,一方面是涉及很多心理學方面的知識;另一方面本書是譯作,讀起來沒有那么通俗易懂,甚至有很多抽象詞匯,比如靈魂關系、被害者監牢、投射等。但整體上給人的觀念沖擊還是蠻大的。幸福婚姻應做好以下幾點:
第一,婚姻是一個人的事,需要一個人百分之百負責。如果你覺得應該每人一半,那么雙方都會認為自己比對方付出的更多,不滿、抱怨、批評、指責就會及時趕到并不斷圍繞在你們身邊,讓你們相互攻擊,直至你想要結束這段婚姻。因此,聰明的伴侶,要把責任全部攬在自己身上,而不是推給對方,當然承擔責任并不是讓你成為犧牲者,比如說地臟了沒人拖,你不必強迫自己去干,也不必要求對方去干,只要等到你想干或對方想干時再去干就行了,不要擔心沒人干。
第二,不要對伴侶抱任何期望。期望是憤怒的前身,對對方期望值越高,你的憤怒就會越強烈、破壞力也越大。做好自己就可以了。比如,你不要期望他會理解你,滿足你內心的要求,只要你有期望,受傷的肯定是自己。
第三,你覺得伴侶是什么樣的人,你自己就是什么樣的人。伴侶是你的一面鏡子,比如,你指責伴侶懶惰,其實就是自己懶惰,如果你勤奮也就不需要她勤奮了,也不會在乎她是否勤奮了,正是因為你的懶惰,你才會要求她勤奮并把責任推給她。這就是投射,是不是很神奇啊。所以要改變別人先改變自己。
第四,真正的愛是無條件的愛。即接受對方的一切,包括優點和缺點,因為人不可能完美。如果你開始討厭對方了,說明你們之前的愛是不真實的,是建立在相互滿足的需求上的,是經不起現實的洗禮的.。
第五,允許。允許她睡懶覺、允許她不會做飯、允許她不會打掃衛生,總之允許她所有的缺點。
想要做到這五點,確實不容易,但若你做不到,那就說明你不愛她。怎么辦呢?如果你決定要跟她幸福的走下去,那就去愛她吧。愛是一個動詞,只要你決心去愛了,感覺就不一樣了。
也許有人會說,如果是這樣,我還有必要跟她在一起生活嘛?這只能說明一個問題,你真的不愛她,因為你還沒有去嘗試就動搖了,就放棄了。
《親密關系》讀后感范文2
對伴侶的需求來源于孩提時代未被滿足的需求,比如父母的愛。幼兒時代兩大需求分別是歸屬感和確認自己的重要性。幼兒時代更容易受到刺激。由于很快忘記了事情原委,卻仍保留著從事件中獲得的狹隘的理論,伴隨自己直到成年。之所以說是狹隘理論,是因為幼小的創傷對于幼小的心靈來說還是顯得有點大。這些帶有閱歷限制的理論可能隨時在與伴侶的相處中爆發出來。親密關系就是通過伴侶之間的相互理解支持,來治愈小時候的心理陰影。幼兒時代一次次未被滿足的需求逐漸構建起來理想伴侶的模樣。事實上很難找到一個完全理想的伴侶,所以這個時候需要適當放棄一些想要強加到伴侶身上的事物,這樣會好很多。伴侶之間應該會經常吵架,吵架有可能是自己多次提醒的內容對方未引起足夠的重視,或者希望通過提高音量或一種近似威脅的態度企圖控制對方,讓對方聽從自己的安排。
創建親密關系的秘訣就是通過解決現在的沖突來解決內心積蓄的沖突。并且,一旦度過了蜜月期,可能會對伴侶有諸多的意見,找個愛你的人不是換個主角就能過的很好。既然每個人都不希望被改變,但是又要為了伴侶改變自己。主動改變自己,重新審視伴侶的缺點,可能會發現不一樣的體驗。
書中提到一些解決爭吵的小技巧,比如擁抱,親吻。這些動作都能給生氣的人帶來特別強烈的被需要感,這絕對能治愈內心的憤怒。另外一個靠自己情緒的跳躍,書里稱他為“量子隧穿”。也就是不論我們當前的情緒在何處,都可以瞬間轉換到幸福、開心的狀態里去。當爭吵的面紅耳赤、且爭執不下時其中一方做出退步對親密關系的可持續發展真是太重要了。
另外我自我感覺,若是小時候家庭有很好的親密關系,離開家庭的庇護之后應該會很快嘗試建立新的親密關系。否則可能不會急著去尋求親密的伴侶關系。由于家庭的傳承關系,可能親密關系也具有一定的傳承。
亂七八糟不知所云。
《親密關系》讀后感范文3
作為理工科出身的我,很難在親密關系中無師自通,這部書給了我一個啟示,就是試圖在人際交往尤其是伴侶關系中尋求一套方法或者秘訣的想法是行不通的,這本來就不是依靠理性和邏輯來詮釋的科學原理,可如同宇宙中最復雜神秘的奧秘一樣,無條件的愛和靈魂關系,吸引我們發揮人性最真實和自然的一面—陪伴,可它卻同樣如星云一樣,充滿綺麗的美妙體驗卻極為難得。
我想如果在一段關系中,彼此感覺到止步不前,或面臨絕望,都可以來看一看本書。幻想的破滅,在書中被形容為月暈,是關系開始前最讓人暈眩的階段,也為以后的相處埋下了隱患,這一段通常我們會充滿失望,偏差行為由此而生,想要改變對方的想法占據了思維,想要擺脫痛苦唯一的方式就是放棄期待與控制,當愛替我們做出了選擇的時候,再看我們所愛的人就如我們的一面鏡子,接受了自己也就能夠坦然面對伴侶。可即使度過了這個階段,下面還有更危險的一段旅途,在這個階段大部分走散的情侶選擇分道揚鑣,所有我們童年時期留下的痛苦印記都會在此階段被反復播放,受害者監牢通常讓伴侶間互相仇視,傷害彼此,一個幾乎貫穿始終的想法就是自己懷疑當初的選擇,認為這時是放棄的時候了。如果我們不停得陷入受害者、施暴者、拯救者三角形的監牢,需求被忽視而得不到滿足,親密關系會給我們的痛楚遠超曾經甜蜜的感受。選擇聽從靈魂,追尋能夠雙贏的辦法是唯一解決的途徑,因為一旦我們選擇了與伴侶對立的立場,我們就永遠沒辦法體會自己和對方真實的需求和感受。
而對于書中結尾里,達到啟示階段的伴侶,究竟是什么樣的體驗,未曾經歷我真的想像不到,在這里作者提到的一個關鍵點,是作者提出要讓個人的需求與真正重要的事情協調吻合,真正的愛不是犧牲、妥協,而是發自內心的給予和信任,究竟我們會到達這個境界,還是我們會原路折返這都是隨時會發生的。
雖然書中很多描述戳中了感情經歷中不少死穴,給出的方向也叫人深省和啟示,可我還是認為作者在書寫上太主觀和隨性了,導致很多時候讀起來接受無能,思維跳躍。而且不單是心理層面的理解程度,一些對于何為靈魂,什么是對真理的追隨有著雞湯和玄學的影子,所以四星平分。
但對于情侶翻看還是很有借鑒意義。
【《親密關系》讀后感】相關文章:
親密關系讀后感04-26
《親密關系》的讀后感04-22
《親密關系》讀后感07-02
《親密關系》讀后感01-06
《親密關系》讀后感范文06-29
親密關系讀后感范文01-07
《親密關系》讀后感(精選20篇)07-30
《親密關系》讀后感(通用16篇)07-15
親密關系歌詞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