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摸科學》之讀后感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獲,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后感吧。那么讀后感到底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觸摸科學》之讀后感,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最好的老師不是書本,而是實踐。這是我讀完《觸摸科學》一書后最大的感觸。
宋朝大詩人陸游曾經在《冬夜示子聿》中這樣教導自己的兒子——“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肮小倍,就很好的詮釋了《觸摸科學》這本書所要傳遞給我們的方法和精神,F如今的學生越來越依賴所謂權威的書籍和便捷的網絡。遇到不清楚的問題就只會到書上或網上找現成的答案,而不是通過自己親手實踐來尋找答案。這一有幾分“拿來主義”味道的現象值得引發我們的深層思考。
《觸摸科學》一書介紹了許多小實驗的方法,本書旨在讓我們自己動手,了解自然現象。這樣既增加了我們對學習的興趣,又培養了我們的科學探究精神,做到了學習玩樂兩不誤。讀完這本書,我也在思考,為什么中國孩子的計算能力在世界上獨占鰲頭,但動手能力卻名落孫山呢?其實細想一下也不難發現,這和一定的文化環境是分不開的。憶往昔,“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一說,致使多少青年才俊一心一意舞文弄墨,渴望靠自己所學的知識來個“咸魚翻身”,從此萬事亨通。望今朝,每年成千上萬的高考考生渴望用十多年的寒窗苦讀換來一張薄如蟬翼的錄取通知書,走進心馳神往的象牙塔。在“知識就是力量”“知識改變命運”這些強有力的口號的號召下,人們逐漸淡忘了觸摸科學,而盲目地追求書本上的知識。
要做到觸摸科學,其中必不可少的精神就是實踐精神?v觀古今中外在歷史的長河中留下烙印的人,哪一個是靠死記硬背書本上的知識而獲得成功的呢?他們都是靠自己在實踐中不斷地摸爬滾打才會有令人矚目的成就的。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固然不失為一個取得成功的好方法,但我們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要學會向前看,而不是向下看。要將歷史的車輪向前推進,而不是原地打轉。
實踐需要有正確的指導。并不是我們想了解一個實驗現象就可以隨隨便便進行實驗的。我們最起碼要知道所需的實驗材料,正確的實驗步驟。有時還應該有適當的老師加以指導。只有實驗的方法對了,實驗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才能真正領略到觸摸科學的意義所在,才能達到實踐出真知這一目的。
實踐要有敢于質疑的精神,并不是書本上的知識都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真理,我們要敢于向權威發出挑戰。曾經看過一本揭露學術界存在的惡瘡的書,叫做《諾貝爾的囚徒》,作者卡爾·杰拉西自身在成為一名作家之前就是一位名震全球的科學家,但他在名利雙收時卻毅然決然的打破了原來寧靜的生活,從事了寫作這一行業。他在書中寫了這樣一段話:“在科學研究中,不可能有完美的犯罪,沒有永遠無法偵破的謀殺。因為凡是重大課題,或遲或早,其實驗都會被重復,其理論必定會被其他人檢驗或論證!边@句話并不難懂,一方面,它是告誡科學家要有嚴肅認真的科研精神,另一方面,它也告訴了我們質疑精神是推動人類進步所不可或缺的。當然,這種質疑精神是要有一定的科學依據的,并不是靠我們的憑空想象就可以產生的,真理往往是在反復的實踐中獲得的。
實踐時要有勇往直前、無所畏懼的勇氣,假如伽利略不勇敢地挑戰羅馬教皇的權威,不利用自制的望遠鏡將人類的視野擴展到茫茫宇宙,他如何證明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說的正確性?假如普朗克不大膽地提出量子假說,那1918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又會花落誰家?假如新中國在前蘇聯撤走駐華專家時停止對航空航天領域的研究,那又何來今日我國空間技術的這等輝煌成就呢?
實踐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作為年輕的一代,我們更是要培養自身的實踐創新能力,要能將書本上的知識靈活運用到實踐中,為祖國的繁榮富強奉獻出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
科學研究需要實踐精神。實踐并不難,一舉手、一投足間就可以完成一次實踐,完成一次對科學的探究。實踐卻又很難,它是對人的科學文化素養和道德修養的雙重考察。它不僅要求我們具有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還要求我們秉著公平、公正的態度認真對待。實踐是出真知的一種途徑,對實踐持認真貫徹的態度,在科學研究中才會有應有的收獲。
用心觸摸科學,科學研究就像一片浩瀚的海,只有掌握好實踐這把舵,才能走在真知的正確航跡上。
【《觸摸科學》之讀后感】相關文章:
《觸摸科學》的讀后感1500字07-23
觸摸音樂之美作文11-24
觸摸山西之印象平遙散文04-15
閱讀習題及答案之觸摸春天03-19
幻想奇跡,觸摸科學的翅膀隨筆02-08
觸摸四季之美作文11-25
《科學漫畫之鳥類卷》讀后感07-04
《觸摸春天》讀后感01-05
觸摸春天讀后感01-05
《觸摸春天》的讀后感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