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生門讀后感900字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寫一份讀后感,記錄收獲與付出吧。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后感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羅生門讀后感900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羅生門讀后感900字1
芥川龍之介是日本大正時期的重要作家,短篇小說巨擘,也是當時新思潮文學流派的柱石。他的短篇小說并不像我們所熟悉的眾多短篇小說那樣有個完滿的結局,而往往給讀者帶來的是出人意料的結尾。這也正是芥川龍之介之所以被稱為日本現代文學史上的鬼才的重要因素之一。《羅生門》里發生的故事就好像是大千世界中截取的一個小小片段,實質平常所見的事情,卻在特定的環境下放大來看竟顯得如此這般的丑惡與突兀。
主人公設定為一個剛被主任辭退出來的家將。本是一個善良而普通的人,當他面臨衣食不足的窘境時,他心中萌生了一個的念頭“倘若不擇手段的話”。來到這羅生門時,這個念頭僅僅是一個“倘若”,事實上他是沒有這樣的勇氣與魄力的,他畢竟只是一個良民,連他自己也對自己是否真能夠“走當強盜的路”而產生了懷疑。當他來到門樓上,看到那個拔死人頭發的老太婆的時候,他的正義感告訴他無論如何,在雨夜羅生門上拔死人頭發已經是一種不可饒恕的罪過,于是剛才那些“當強盜”的念頭消失了,他上前抓住那個老太婆,就像每個正義英雄在遇到邪惡反派時會做的那樣。老太婆害怕了在要給自己開脫時,她告訴了家將關于她拔頭發是為了做假發,及被她拔頭發的女人其實生前也是干過壞事的。但老太婆并沒有料想到,她的'自我開脫正正給了仍在躊躇的家將一個當強盜的正當理由。作者最終以家將搶去了老太婆的衣服結尾。故事在描寫人物的內心世界表現得細膩而真實。家將、老太婆、死去女人之間的關系,不由讓人想到魯迅先生常說的“吃人”的現象。誰在吃人?誰在吃誰?每個人都在“吃人”,每個人又都在“被吃”。因為那些僅剩的良知,也被饑餓折磨地昏頭了,而社會又給與每個人看似合理的“吃人”的理由。面對當今復雜的社會,人心的復雜多變,善與惡的定義并非輕易就能劃分出來。善惡觀是以人對社會認識的深度和目標取向為依據的,作為一般人,總是選擇對自己有利的方向。只有在生活無憂、風氣淳樸的社會里,人才會活得有尊嚴,有善良的愿望和對罪惡的憎恨。而在一個貧窮、不公正、風氣惡劣的社會里,罪惡感會被消解,善良和正義就會成為一種擺設和借口。而“吃人”的把戲就會循環上演。
作者在《羅生門》中細膩的描寫了主人公內心世界的細微變化。從性本“善”到最終的惡,過程中看到了主人公內心的復雜轉變,同時也向讀者展示了人類內心的懦弱。人們相信正義鄙視邪惡,在現實中卻不能堅持正義,并存僥幸心態為自己的軟弱找借口,最終屈服于邪惡且不自知。人性的丑惡在這本書里被淋漓的刻畫,我們看到的故事如同被人一件件撕扯下了外衣一樣,狹隘、自私、卑鄙,人們不想也不敢直視的東西被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羅生門讀后感900字2
《羅生門》是芥川龍之介的代表作之一。
我看的是一本以《羅生門》為名的小說集,小說第一篇即名為《羅生門》。這不同于電影《羅生門》,電影《羅生門》實際上是根據芥川龍之介的另一篇小說《叢林中》拍攝。
據說《羅生門》本身是一個來自佛教禪經里面的故事。講的是在戰爭年代,一個破產的農民因迫于生計,拿起屠刀,決心作強盜。但是或許是因為他人心本善,抑或是膽子太小,總之一直沒狠下心來動手。一天,他來到一個剛剛經歷了浩劫和瘟疫的城市。那里到處是殘垣斷壁,且尸橫遍野,一片蕭索絕望的情景,他希冀能在此尋到一些財物。結果在一處廢棄的門樓里他發現有一個衣衫襤褸的老婦人正從一具年輕女尸頭上拔頭發。他沖上去怒斥道:“你這個沒人性的,竟然對死尸也不放過!”老太婆說她只是想用這些頭發做個頭套賣錢謀生罷了,“而且,你以為她生前是個善人嗎?她可是把蛇曬干了當成鱔魚來賣。”“我這么做完全是為了生存啊!”。這一番話讓強盜完卻放下了最后的一點善心了,既然是為了生存,還有什么是不可以的?丟棄了僅存的良知后,他就搶走老太婆的衣服,揚長而去。
初讀《羅生門》時,不太能懂其中的深層含義。其實即使現在,我也不確定自己理解是否正確。不過,不可否認的是,每一次讀《羅生門》都會有種莫名的壓抑和憂悶感。小說開場即描述了一個地獄一樣的場景:日落黃昏,陰霾密布,淫雨綿綿,杳無人煙的街道,斷壁殘垣的廢墟,頭上盤旋著吞噬人肉的烏鴉,腳下重疊著無人認領的尸體……總之是滿目瘡痍。據說為了描寫尸體,作者芥川龍之介曾專程到醫科大學的解剖室去取經。真是佩服他,為了完成這篇小說對著恐怖的尸體看上幾個小時,還要忍受尸體濃烈的腐臭味。也許正是這些描寫及小說人物的為了謀生的舉動讓人感受到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人們的苦難。
其實無論是那個不積陰德的老婦,還是那個由樸實農民蛻變成的強盜其實都是可悲而可憐的。天災人禍,為了生計,這是一切犯罪的借口,也是致使人性墮落的原因。這就是說吃不起飯的時候什么都干得出來,這樣推理下去,人的基本生存需要得不到滿足時,作出的任何事都是可以原諒的。然而縱觀中國歷史,違背這種生存至上理論的不在少數。古有“廉者不受嗟來之食”“不為五斗米折腰”“貧賤不能移”等等說法,就正好論證了這個世界上還有比生存更重要的事——人的尊嚴。
【羅生門讀后感900字】相關文章:
羅生門讀后感14篇03-29
《羅生門》讀書筆記03-13
《狼犬羅依》讀后感800字03-23
門……作文03-07
紫藤羅瀑布說課11-12
羅隱《黃河》唐詩鑒賞11-15
紅羅女的故事10-19
折桂令贈羅真真翻譯03-16
春節門畫對聯12-17
白居易《青門柳》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