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土中國》讀后感1700字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后感吧。那么讀后感到底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鄉土中國》讀后感1700字,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鄉土中國》是社會學大師費孝通先生的巨擘作品,描寫了上個世紀三四十年代的中國農村社會風貌。農村作為中國基層傳統社會之一,在當時是大多數中國人生活的區域。即使經過幾十年的歷史變遷和城鎮化進程,居住在鄉村的人口仍占中國總人口的36.11%(20xx年5月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顯示數據)。
讀懂這本書,我們便能更多地了解我們腳下的這片土地,讓我們知道中國人為什么會有這樣或者那樣的行為習慣;中國和西方社會究竟為什么會有那么多本質上的不同。以下是我的三點主要分享:
分享一:書名中的“土”字用得極好。
“土”首先指的是泥土,因為中國人是離不開土的。農村人以土為生,根據不同地域,土里農作物一年一熟/兩熟/三熟,他們取資于土,即使是城鎮化進程中的新城市人,也會想方設法在自家房屋里種點蔥蒜之類的東西。
若是家中有遠行人,老一輩人肯定會拿一點故鄉的土希望你能沖著喝來防止水土不服,這個就是所謂的“故土難離”。費老當年留學的時候,他的祖母就是這樣做的;我來上海讀大學的時候,我奶奶也是這樣做的。年少不懂這種感情,還說是一種迷信,現在看來這是一種深入骨子的習慣,是我們用攜帶土壤來緩解鄉愁的一種方法。
說到與“土”的感情,離不開每個人的人生大事:莫不希望自己百年之后,能入土為安。就拿我爺爺為例,他一輩子與土為生,在世時就開始物色自己走后的“居住地”。等他去世的時候,我爸和大伯謹尊遺愿安葬了爺爺。對爺爺一輩的人來說,這是他們的情懷,此生足矣。
分享二:生活在土地上的農民聚村而居,形成一個“熟人社會”。
有別于西方機械團別的社會結構,在一個熟悉的社會里,中國社會是一種有機團結的社會結構。什么叫有機的團結?像中國的土壤上慢慢地長出來這么一家人,變成兩家人,又一家人遷徙過來,然后逐漸地在這個地方繁衍生息……這叫作有機的團結。有機的團結就是它自然而然長出來的,每個人從出生便被嵌入到了熟人社會的網絡中,遵循著鄉土社會的生存法則。
這種狀況之下形成的社會特別容易變成“禮俗社會”。在早先的傳統社會,也就是大家按照之前的規矩辦,大家有什么東西請教老人,老人家怎么說咱們就怎么做,比如每年的農作物種植,什么節氣該做些什么,這些都是老人家留下來的經驗。但目前隨著社會變遷,在對待一些問題上,年輕一代不再僅僅依賴于經驗,也開始有了一些自己的思考和實踐,這是時代進步的結果。
于我而言,高中以前生活在“熟人社會”;高中之后漸漸遠離,再到今年的短暫回歸,我生活的那片土地帶給我不一樣的溫暖和體驗:在駕校學習時,與大家初次見面時不會有城市社會的陌生感和界限感,聊天中知道對方是哪個村的人,家長叫什么名字等信息,然后回家向父母敘述一遍,基本上就能知道是誰家的誰誰誰在學車了;而且有一個有趣的現象:學車的人“為求”教練能多教教自己,總是能和教練“扯上親戚”(即使是五服之外的親戚),然后就著這種稱謂,大家也喊得很甜。總之,熟人社會有好有壞。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若有親戚照料,日子總不會過得太難;但若是在這里不被待見,那可能會遭受到整片區域的人或多或少的排斥。
對于農村的新一代年輕人,不管生活在哪里,如何生活,積極的生活態度和為人處世的方式還是要像熟人社會中學習的。
分享三:差序格局。
“差序格局”是費老最核心的一個學術貢獻,這是與西方的“團體格局”有著本質的區別。
什么是團體格局?書中提到“就好像你看農村田野里邊捆柴,這一堆柴捆一捆,那一堆柴捆一捆,然后把這十幾捆柴放在一起做成一擔,把這幾擔放到車上做成一車,這就是西方的格局。你屬于這一捆,這一捆屬于這一擔,這一擔屬于這一車,每一個人在社會上都有一個自己的位置。當然人跟柴不一樣,所以人可能在不同的捆里邊也會出現,但總之你是在一個框架結構之下的,你像是樹形圖當中的一個位置而已。所以西方人特別重視的是位置,是權利。”
什么是差序格局?書中說“就是你把一個石頭扔到湖面上去,它會蕩起一串漣漪。這個蕩起漣漪的過程,就是中國人的.社會結構。“我”就是中間的那塊石頭,也就是說每一個人都是中間的那一塊石頭。這塊石頭蕩開了以后,最核心的部分是你和父母,孩子,妻子;然后兄弟,表親,親家;再往后是朋友,同學,戰友等等……一層一層地蕩開,這就是中國人的關系網。”
所以從這兩段描述中,我們能夠看到中西方的顯著不同:中國人講究親疏的關系,你西方人講究資格和權利。也就是說:中國人講的是攀關系,講交情。因為中國是一根根私人聯系構成的網絡。我們每一個人都在這個差序格局當中,人和人之間都有著聯系。這個巨大的私人網絡,這才是中國的社會的本色。但西方不同,它不在乎你是誰家的三姑,你跟誰的關系好,這個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在不在那個位置上。你只要是在這個位置上,你就有資格,有權利。
這種中西方的差別,也體現在我國小城市和大城市間的差別上。我一個朋友交大醫學院畢業后,回到老家所在城市最好的醫院實習,但沒待多久就發現了小地方的關系濃厚,自己“身家清白”可能奮斗多年都無法競爭,后又投歷應聘上了杭州某三甲醫院。
不得不說,小地方關系多好辦事,但對于有過大城市或國外生活體驗的人來說,這點一時半會可能適應不了。深深體悟“差序格局”這個概念,也就懂了朋友的選擇。
中國地大物博,費老的這邊書隨著時代發展對于我們理解中國社會有著積極的借鑒意義。只要你有閱讀習慣,還是強烈推薦這本書的。
【《鄉土中國》讀后感1700字】相關文章:
鄉土中國讀后感15篇03-10
《鄉土中國》學生讀書筆記(精選8篇)03-05
高考滿分作文:美麗中國,鄉土味道01-25
林清玄鄉土散文特點09-15
余光中的鄉土情結10-03
余光中詩歌的鄉土意識11-18
作家余光中的鄉土情結10-02
中國驕傲讀后感500字03-22
中國寓言故事讀后感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