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土中國讀后感500字(精選6篇)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后感了。可是后感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鄉土中國后感500字,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鄉土中國讀后感500字 篇1
《鄉土中國》的主要內容來源于費孝通20世紀40年代后期在西南聯大和云南大學講授的《鄉村社會學》課程中的內容。這本薄書顯然談不上是鴻篇巨作,只針對一個主題分了十幾個篇章闡述觀點。
感覺當時30多歲的費孝通無論在思路觀點,還是研究學問本身,已經相當成熟。這本書直到現在來看,依然感覺很有道理。
費孝通在序言里講到,鄉土中國是包含在具體的中國基層傳統社會里的一種特具的體系,支配著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從全書整體來看,鄉土中國不只是說中國鄉土或者中國農村,《鄉土中國》是對整個中國社會結構、國民性格,以及這種結構和性格成因的分析。
熟的關系是不能談錢的,所以走很遠也要去集市這么個環境下去交易,或者讓外來人當商業媒介。沒有血緣(換成其他“緣”也類似)關系,外來人很難融入鄉土環境。
鄉土的人際關系形態上孤立隔膜,本質上卻一點不孤獨,相比之下城市的人際關系,形態上倒是很緊密,本質上卻是特別孤獨的。法律、道德約束人,在中國最能約束人的非“禮教”莫屬,能量要強大百倍。
倒是有一點,原來男女不講愛,不講私情,講的是三綱五常,忠孝義悌,君臣父子的紀律,追求的是有利于家庭團結的效率,好打造事業共同體,夫妻間關系淡漠是常規。如今受西方觀點影響較多,開化不少,男男女女的,好關系既是伙伴,也講情愛,一年中情人節也得一中一洋兩個。
還有一點,原來的家族概念淡了,大型家族也越來越少,有些形式上還有,但長老的乏力,只是年齡大但發揮不出族長的權威功能。但那些還能保持家族規格的,家族及其家族成員的事業就能綿延與成就。隨了西方觀點的夫妻小家庭成了當前社會的主角,尤其在城市中。
書是分節點分析,便于理解便于閱讀,十四個節點合起來,又是個完整的社會脈絡。鄉土中國換個說法其實就是傳統中國,是我們今天這個中國的邏輯前提。中國的社會脈絡,長久以來都是如此的,感覺長久以后大概也還會是這樣的。
當然,伴隨環境的變遷和歷史的演進,顯然感到鄉土中國的變化,可是,有更多根深蒂固的東西烙在文化中,不易改變。鄉土中國只是四季的轉化,而不是時代的變更。
所以本書的參考意義應該會是極其長久的。讀此書,再聯系生活的實際,便能理解許多世道、許多相處的章法。幾千來來,文化未曾斷過,也還將綿延下去。大家都是不能置身事外,而得感同身受的觀世、處世。
鄉土中國讀后感500字 篇2
初次接觸《鄉土中國》這本書是于高三備考階段。語文老師在分析以該書為背景的題目時聯想到了過去的鄉下生活,在他描述的那個“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童年環境中,我對《鄉土中國》這本書產生了巨大的好奇,奈何時間原因,至此才得以讀畢。
我自小就知道中國人存在自我主義,我還知道中國人克己尚禮講求交情,我知道中國人崇尚傳統……讀完此書,我終于明白了這些問題的根源所在。
中國人存在自我主義,與“差序格局”密切相關。在差序格局下,團體的界限并不清晰,無論是在親屬關系還是地緣關系中,團體以個人為中心,其覆蓋的范圍是任意的。作者在原文中提到“一說是公家的,差不多就是說大家可以占一點便宜的意思,有權力而沒有義務了。”這說的就很恰當,不然人民公社“大包干”最后是怎么失敗的,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又是怎么成功的?一個是降低了人民干活的積極性:當人們知道干多干少都有政府給的同樣飯碗時,那干與不干就沒有質的區別,故索性選擇后者;另一個則提高了人民干活的積極性:當明白了干得多自己就得的利潤多,自己獲利大時,有誰不想多干呢。
說明中國人從“私”的角度出發的還有一點:古人崇尚克己、慎獨等這樣的修身準則。這些準則的出發點是自身而不是別人,主要是強調對自己的約束,通過完善自身的品質品德來影響教化他人。說到教化,那還要提到中國的“尚禮”。禮既不等于道德,道德是社會輿論所維持的對人的約束;更不等于法律,法律是從外限制人的,不守法所得到的罰是由特定的權力所加之于個人的。禮是“合式的路子,是經教化過程而成為主動性的服膺于傳統的習慣”。
作為一種傳統,禮并不是簡簡單單用文字傳承,而是祖祖輩輩通過講話、行為甚至是一些特殊的表情傳達的。這也就解釋了為什么在中國依然很多鄉下人還是文盲。“生于斯,死于斯”,很多人生活的社會是“熟悉”的社會,沒有陌生人的社會,他們彼此都很熟,不需要什么特定的文字進行信息傳遞,文字只是傳情達意的一種工具,并非唯一的工具,其本身也是存在缺陷的,能傳達的情意也是有限的。所以改善文盲率還是很困難的,這也就造成了文盲率始終不能降至為零的原因。
最后我想說,作者以深厚的理論知識作為支撐,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加上濃濃的鄉土氣息,在我讀罷頓感一份了然在胸的豁然開朗。我體會到了鄉土所造成的對我們民族的“束縛”:當人與人發現同為老鄉時,我們之間沒有了距離感;當人與人交往過程中,我們始終秉持著作為中國人的獨特品質;當人與人交流過程中,可能一個動作就心領神會……這就是我們的鄉土中國。
鄉土中國讀后感500字 篇3
費孝通先生說,“從基層上看,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的確,作為一個從古至今都依賴著農業發展到今天的國家,農民的比重很高,農民也對社會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我也是從農村走出來的孩子,以前對中國的農村和鄉土似乎沒有太多的感想,但讀完鄉土中國后,卻感覺中國的鄉土社會都是與書里講的大同小異的。
農民的命根子是土地,正是世世代代的農耕生活養活著在這片鄉土上生活著的農民,所以中國對土地的依賴,造就了這樣的鄉土社會,現在的“土”是貶義詞,似乎帶有點蔑視的味道,但我卻覺得不然,土字就是代表著泥土,“土”就是鄉下人的命脈。從前的農村生活,家家戶戶春播秋收,挖土豆、插秧、割麥、剝包谷都是我所經歷過的。土地是神奇的,你對他有一份付出,就會得到一分收獲。鄉下生活好像也不用怎么花錢,記得以前家家戶戶都有井,春天在鳥語花香中播種,到了秋天便收獲,家家有幾顆棗樹、核桃樹、桃樹。柴火上山坎幾顆青?木,玉米棒棒也可以拿來燒,逢年過節買點糖果,添件新衣便是了。可見,“土”孕育了多少生命,人們聚村而居是有一定道理的。
費孝通先生分析:中國農民聚村而居原因大概有:
一是每家的耕地較少,所以聚在一起住宅和耕地距離不會太遠。
二是水利灌溉需要,聚在一起,合作方便。
三是為了安全,聚在一起為了保衛。
四是土地平等繼承的原則下,兄弟平分了家里的土地,一代一代的在一個地方增長人口。
正是土地的不可移動性,導致了人被固定在那里。在時代洪潮的席卷下,從鄉土時代進入現代社會的過程中,鄉土時代的生活方式處處體現出了弊端,陌生人社會是無法用鄉土社會的習俗來應對的,于是“土氣”便成了罵人的詞匯,“鄉”也不再是衣錦榮歸的去處了。以往那樣每逢農忙時節,約定俗成的家與家聯合在一起收獲,今天在張三家割麥,明天在李四家打瓜,沒有報酬,就是在一起吃口飯的生活方式一去不復返了。現如今的鄉土文化在城鄉一體化建設的過程中,逐漸也在更新,擯棄了傳統的一些不適用的、不好的,遺留下一些人情的溫度。
學者將中西方文化作比較,西方社會,在美國,農場主都是一個人掌管著方圓幾百上千畝的土地,一家人孤獨的生活,是因為處于初期,本就地廣人稀,所以西方強調的是獨立意識,負責意識,西方社會爭得是權力,而我們的社會講的卻是交情,中國人根深蒂固的共性,是從鄉土里帶來的,也是影響中國千年的儒家文化造成的。中西方的主要區別就是差序格局的不同,也就是群己、人我的界限劃法問題。西方看中團體,公私分明。但中國則不然。
鄉土社會在時間中變遷,從血緣結合轉變成地緣結合是社會性質的改變,就像費孝通先生所說,鄉土社會是靠經驗的不必計劃,所以時間自然會給我們選擇出最適合的生活方案,我們每個人也正如作者所說,教師不應當只是傳授已有的知識,而是引導學生敢于向未知領域進軍。所以,找到自己在社會中的真實定位,為社會的推進與變化積極助推便是。作為一名檢察工作者,我們更有溫度的執法,站在鄉土社會的實際中,處理每一個案件,以化解矛盾為出發點,那么社會矛盾將更少,社會將更加和諧,群眾的獲得感將更加強烈!
在這也希望,我們的鄉村依舊美麗,人們的生活更加美好。
鄉土中國讀后感500字 篇4
初看《鄉土中國》此書,我總是想到艾青的一首詩——《我愛這土地》,詩中的一句話尤為深刻: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我想就書中的一些句子發表一下自己的觀點。
書的開頭提到了一個在內蒙旅行回來的美國朋友,他說中原的一家家總是劃著一小方地來種植,而沒有想到利用這片地的其他方法。似乎是這樣的.,中國自古以來就是在土地上發展起來的國家,我們的土地的依賴性已根深蒂固。“從土里長出過光榮的歷史,自然也會受到土的束縛,現在很有些飛不上天的樣子。”我們腳踏實地,我們熱愛這土地,我們珍惜這份與生俱來的土氣。
當看到費老寫到自己第一次出國,他的奶媽偷偷地把一包用紅紙包裹著的灶上的泥土塞在他的箱子底下時,我想到了我的家鄉潮陽。眾所周知,潮汕地區過節拜神的活動有很多,有人說這是迷信的做法,但是在我看來,這也算是內心的一份信仰,對神明的敬重源于先人,源于環境的耳濡目染,這份敬重一代一代相傳下來,慢慢地成為了一種傳統。這份淳樸的土氣,讓我覺得自己是其中的一份子,自然、不做作。
“鄉土社會的信用并不是對契約的重視,而是發生于對一種行為的規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時的可靠性。”社會競爭沒那么激烈的那時,人們之間要建立起信任也就沒有現在來得那么困難。沒有相互之間的算計與心機,單純的,就是心里油然而生的相信而已,這便是“土氣”的一種特色,實實在在的、不加修飾的、饒有魅力的。
像書中的一句話說的那樣:只有直接有賴于泥土的生活才會象植物一般的在一個地方生下根。中國便是這樣的,這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土地,久而久之我們便有了一份“土氣”,無需覺得丟臉,這本身就不是一件丟臉的事,我們該慶幸,這是我們的家的標簽,是我們的根。葉落歸根而我歸往何處?我們都知道,落葉尚要歸根,人也是一樣的,倘若忘了根在哪里,要如何回家?
鄉土中國讀后感500字 篇5
每次拜讀費老的文章,他那樸實無華的文風總是讓我連連稱贊。其實,一個人的文風,也就顯示了一個人的閱歷。當你經歷過了人生的各個階段,體驗過人生的酸甜苦辣,你自然就不會用煽情的華而不實的文字去表達你的觀點,抒發你的感情。雖然我說出上邊的話顯得不那么讓人信服,但是這些真的是我在讀了不同作者的文章之后的想法,率性而發。
還是進入正題吧,《鄉土中國》是學術界公認的中國鄉土社會傳統文化和社會結構理論研究的代表作,這可能也是老師極力推薦這本書的原因之一吧,畢竟多讀點經典是對我們的學習大有益處的。而且這本書給我帶來了極大的感悟。第一點,“這里講的鄉土中國,并不是具體的中國社會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體的中國基層傳統社會里的一種特具的體系,支配著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通篇看下來,在我看來,“鄉土中國”是在中國存在了幾千年的深受傳統文化影響的鄉土社會。小農經濟,自給自足,穩而慢變是它的特點。特別說明的是“穩而慢變”,該書全篇大多依據于此,鄉土社會是非常穩定的,人民是固定在土地上的,鄉土社會是漸變的,而且變化的速率是非常慢的。
開篇提到鄉土社會的本色,“鄉土”。“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的”,從宏觀上論述了中國社會的鄉土性。所說的“土”,是指泥土,鄉下人離不了泥土,種地是他們的最普通的謀生辦法。而且,“土”也成了我們的傳統,鄉土社會的人們不論在哪,都離不開泥土。從中原走出去的人們,到了草原,還是以種地為生。“土是他們的命根子”,這也導致了“我們的民族確是和泥土分不開了”。如文章所說“以農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態,遷徙是變態”,人民固定在他所種植的那塊土地上了,并且在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殖,一代又一代,只有當這塊土地過于飽和了,才會有人離開。“土”固定著人,這是鄉土社會穩定的一個重要原因。看看我們現代社會,國家提出“十八億畝耕地紅線”是為了什么?因為土地是固定著人,使社會安定的重要介質。雖然沒有工作,但是種著這塊地,最起碼能保證溫飽。
鄉土中國讀后感500字 篇6
《鄉土中國》作者費孝通,此書收集的是他在20世紀40年代后期,根據其在西南聯大和云南大學所講“鄉村社會學”一課的內容,應當時《世紀評論》之約,而寫成分期連載的14篇文章,追究中國鄉村社會的特點。此書是關于社會結構本身及性質的分析,偏于通論性質,并以此作為一個方向來發展中國的社會學。
我印象最深的莫過于關鍵詞“鄉土”了,它是整個中國社會的線索——至少在那個年代。鄉下人是中國的基層,從基層看去,社會是鄉土性的;鄉土社會的本質是產生鄉土文盲的根本原因,只有這一鄉土性質發生變化,文字才能下鄉。作者在這一部分運用的分析方法看來是較普遍的,即從現象看本質。人們所處社會環境的差異導致了社會行為的差異,體現在我們的差序格局:中國與西方社會生活中人和人的關系是不同的,我們每個人都是他社會影響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而西方人則是融在集體中獨立平等的個體。還有秩序的差異,有禮治、法治、人治之分,就中國的傳統而言(可能受儒家影響)禮治較明顯,而西方則為法治秩序;另外在政治制度、權力結構等方面要上升一個層面再論,這也是我需要更進一步學習的內容。
讀完《鄉土中國》,再看鄉村與城市、中國與西方,這兩對差異亦或矛盾似乎是理所應當的。人和人的相互關系、社會和人的特點都可以在這本書中找到剪影。
作為一本社會學入門型的書,《鄉土中國》以典例論證解說,易于讀者接受。我讀過之后的確感受頗深,相信大家讀了也會有所體會。
【鄉土中國讀后感500字】相關文章:
《鄉土中國》讀后感03-14
鄉土中國讀后感04-13
《鄉土中國》的讀后感05-22
鄉土中國的讀后感12-03
《鄉土中國》讀后感范例04-10
鄉土中國讀后感的范文03-19
鄉土中國全文讀后感04-11
《鄉土中國》讀后感范文10-27
鄉土中國讀后感范文11-16
鄉土中國的讀后感范文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