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角》的讀后感(通用16篇)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后感怎么能落下!你想好怎么寫讀后感了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主角》的讀后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主角》的讀后感 篇1
讀完這本書有兩天了,還會時不時不由自主地回到憶秦娥所在的世界中去。
作者說,“演員爭角色,那是一件何等了得的事,有人為這個,恨不能剝了人的皮,喝了人的血。”然而他卻讓他的主角憶秦娥至天命之年才起了那么一點想要去爭爭主角的心思。
在憶秦娥近四十年的秦腔生涯中,她就仿佛一個無辜莫名被拉扯進角兒之爭的看客,她所遭受的所有的命運的沉浮都不是她自己的選擇所致,不是被舅舅的清高自傲所“連累”,便是被領導的意外身亡所“牽連”。
她成為角兒,靠的是與生俱來的驚人天賦,靠的是一門心思地勤學與苦練,靠的是對名利不在意的單純與天真。她成為角兒,是一件順理成章、理所當然的事情。她似乎從未正兒八經地去爭過,她甚至一直在往后躲。這躲的理由,是因為累,——“一個主角非凡的苦累,甚至是生命的極端絞痛。”而這樣的苦累與絞痛,在無數旁人眼里,不僅無法感同身受,更不會相信。他們只看得到那舞臺上的光耀四射和角兒們的榮華富貴。
十六歲的憶秦娥還叫易青娥。她已經學會了不把傷痛告訴任何人。“告訴任何人都是沒有用處的。”“告訴了,無非是證明你比別人活得更窩囊、更失敗而已。一切都是需要自己去慢慢忍耐消化的。痛苦告訴別人,只要延長痛苦,增添痛苦,而對痛苦的減少,是毫無益用的。”
易青娥十八歲時已經團里當之無愧的角兒。她的物質條件改善了一些,她使那個給她取名“招弟”的父母變得得意驕傲。可對她本人而言,成為角兒,只意味著要比從前更加艱辛、更加痛苦。她也比從前更多地看到了人間百態和世態炎涼。
她曾因為她那個渾身都是本事的舅舅被人高看兩眼;也曾因舅舅的狂妄和坐牢被發配到伙房,從一個唱戲的丫頭變成一個燒火的丫頭;她因為角兒的身份被推上副團的高位,又因為演出事故被拉下臺……無論是唱戲還是燒火,無論是身居要職還是普通百姓,她都一刻也沒有松懈地操練著功夫。然而,這并不是因為她對未來有什么渴望或期許,也不是因為她已經感知到她內心對戲的熱愛,而僅僅只是被她與生俱來的本能所驅使、所推動。真正讓她明白什么叫“戲”,什么叫“角兒”,是她在舞臺中央親眼看著把自己這個燒火丫頭視為珍寶的茍老師倒在臺上之后的事兒,是她每一次演出結束都會止不住地嘔吐、心中縱使千般不愿但也無法全身而退之后的事兒。
她領悟到“唱戲是不能偷懶的。人可能在偷懶中獲得一點快活,但卻回丟掉更重要的東西,也會丟掉一生最美好的記憶。”也漸漸明白茍老師曾對她說的那番話:“主角,演一大本戲,其實就是看你的控制力。哪兒輕緩、哪兒爆發,都要張弛有度,不可平均受力。穩扎穩打,是一個主角最重要的基本功。自打你出場開始,你就要有大將風范。這個大將,不是表面的‘勢’,而是內心的自信與淡定。”
憶秦娥的兩段婚姻,看起來是兩個男人的錯,可她當真就一點責任沒有嗎?憶秦娥是個戲癡,她的初戀和兩任丈夫都發自肺腑、真情實意地愛著她,可他們卻并不太懂這個女人。本質上他們還是將她視為一個尋常女性,只不過是比較優秀的尋常女性。他們并沒有站得更高一點看得更遠一點,看到這個女人為了戲所付出的一切、為了角兒所承擔的一切,以及她個性里的懦弱與自卑。所以他們并不能真正地去尊重她、欣賞她。可是憶秦娥又可曾主動去了解過她的初戀和丈夫呢?沒有。她完全被她的個性禁錮住了。她把所有的精力都獻給了舞臺和功夫,一點點都沒有勻給她的丈夫。就連后來得知初戀因為她一蹶不振終生盡毀,她也只是覺得遺憾,而并無錐心之痛。她在感情經營上是缺位的。作者沒有因為她的才華而去美化這個缺位。作者對此也是遺憾甚至痛惜的。可是他不能代替憶秦娥成長,哪怕憶秦娥是他筆下的女主角。
作者沒有給憶秦娥一段美滿的婚姻,甚至連愛情都不給。然而這才是最真實的模樣不是嗎?越是接近權力的中心,便越孤獨;越是靠近舞臺的中央,便越孤獨;越是遠秀于人,便越孤獨。癡迷于某事的人,就是會淡漠其他的事。某個圈子里的英雄,可能是某個家庭里被厭惡的人。這是符合邏輯的,這也是符合人性的。
我喜歡這樣的小說。一看便知這個故事是作者親歷過或熟悉的,那一景一物,那些大小人物的嬉笑怒罵,即便我從未見過、接觸過,讀起來也全無半點陌生與牽強。這個故事里,沒有誰的日子是和和美美的,沒有誰的愛情是理所當然的,沒有誰的事情是一帆風順的。你不會邊看邊疑惑故事的邏輯性,也不會被人物的個性過于極端所困擾,更不會看到那些電視劇里為了突出矛盾而刻意制造的毫無章法的沖突。這里面的每一個人都是立體的,有好的時候,也有不好的時候;有偉光正的那一刻,也有陰暗晦澀的某一瞬。受歡迎的人并不是什么道德模范,被鄙夷的也不是什么壞蛋垃圾,就算是憶秦娥,也一樣。
作者說他在寫這部小說時,“幾乎常常是一瀉千里般地涌流起來。并且時常會眼含熱淚,情難自抑。”作為讀者的我,又何嘗不是呢!當我攤開書時,我不由自主地被拽進憶秦娥的世界里,為她焦慮、為她欣喜、為她潸然淚下。當我合上書時,我又真切感受到了作者的激情,看到了他的心血,也讀出了他的向往與遺憾。
《主角》的讀后感 篇2
不太喜歡讀悲劇,雖然這部不是太悲劇,雖然也有很多苦中作樂的部分。但到底是孤獨的。很多人物的結局都比較倉促,貌似主要很多人物都處理得有點一根筋,憶秦娥,封瀟瀟、劉紅兵、石懷玉、宋雨、胡三元,甚至楚嘉禾,一根筋地愛一根筋地恨一根筋地生活。三位男主的悲劇幾乎就是性格悲劇,封瀟瀟是悲劇是性格中的懦弱的悲劇稍稍有一點堅強直面或者向現實妥協都不會是日日醉死的生活,劉紅兵的悲劇是代表世俗的不堅定的一面,得意忘形或者失落孤獨時自我放縱的一面,哪怕是得到機會也因自己的放縱錯失一切的悲劇,而石懷玉則是理想化的所謂藝術家與現實世界的正面的沖突,他認為的美、想要占有或表達的美與這美實際的內容及牽絆所引起的沖突在他的世界內無法調和與化解,成為一個悲劇。更重要的是,這些人物之間幾乎沒有中間可以調停的親人、朋友甚至某種契機。
另外有幾處比較不能理解的人物關系:劉紅兵后來的狀況(他父母再也沒有出現過,成為一個孤家寡人還被護理工虐待?);米蘭的身份(回國在茶樓碰到還說自己在學國際貿易,后面直接帶百老匯經理人來談出國演出?貌似跨度太大),還有那個反面角色楚嘉禾,真是反面到底,她的生活就不能有一會消停不?
哈哈,以上讀后純屬吐槽。是以記錄。
《主角》的讀后感 篇3
《主角》擁有矛盾文學獎的加持,是一部向陜西傳統戲劇“秦腔”致敬的作品,講述了秦腔名伶憶秦娥從放羊娃磨煉成名角兒的人生歷程,半個多世紀的時間跨度中,個人的機遇沉浮、秦腔的興衰變遷和社會的滄桑巨變。
從易招弟到易青娥再到憶秦娥,從放羊娃到劇團學生到燒火丫頭再到“秦腔皇后”。主角十一歲被舅舅帶到縣劇團當演員,從此被秦腔譜寫了一生。對于做主角,她是被“逼”的,屢次準備好要回家繼續放羊,但由于她老師的諄諄教導和孜孜鼓勵,以及她肯吃苦,肯下功夫,從不與人爭高低,最終成為一代秦腔名伶。她遭遇到過貶低、誣陷、唱戲事故、婚姻事故,然而她卻以一己之力頂住所有壓力,專心與唱戲,勤苦練習,突破重重阻撓成為名角。她吃了別人吃不下的苦頭,也享了別人享不到的名分;她獲得了唱戲的頂尖贊譽,也受到了唱戲的無盡毀謗。
秦腔原型是傳統民俗文化的象征,是農耕文化原型的派生物,它隱喻的是秦地農民的文化潛意識,是農民寄托情感的重要形式,其中包含著他們的價值觀念、思維方式和審美情趣。憶秦娥的起起落落也暗示了秦腔在一個時代的興衰,新的潮流的興起曾一度使憶秦娥唱戲之心動搖,可她從未放棄過,即使難以維持生計,她也依舊與秦腔為伴,在新潮逐漸沒落、秦腔逐漸回歸的時候敏銳地抓住時機,讓秦腔再度鼎盛。
《主角》后記中寫道“生為主角,其實是一場受難”,一個主角,就意味著非常態,無消停,難茍活,不安生。但唱戲總得有人當主角,生活中也會有主角、配角,舞臺的主角不好當,生活中的主角也不容易。
《主角》的讀后感 篇4
《主角》是陜西作家作家陳彥創作的長篇小說,有著“動人心魄的命運之書”的美稱,作者以細膩扎實的筆觸,盡態極妍敘述了秦腔名伶憶秦娥近半個世紀人生的興衰際遇、起廢浮沉,及其與秦腔及大歷史的起起落落的之間的復雜關聯。期間各色人等與轉型時代的命運遭際無不窮形盡相、躍然紙上,及教人深省,亦教人嘆惋。
《主角》中的主人公憶秦娥是一個典型的農村放羊娃,因舅舅在縣劇團擔任敲鼓一職;在舅舅引薦下結束了放羊的生活,踏上了改變她一身的舞臺生涯;說來也巧,縱觀全書憶秦娥就是天生的這塊料,雖然進劇團的時候得了不少人的照料,像“聲樂老師”胡彩香、“形體老師”米蘭,還有后來的老一輩藝術家以及他那不老實不靠譜的舅舅胡三元,但主要還是她平時的努力,別人休息、聊天、偷懶,她一刻都不停歇,天道酬勤一詞在她身上展現的淋漓盡致,即使后來舅舅得罪人入獄牽連被貶為燒火丫頭,接踵而來的一次次打擊也并沒有讓這個小女孩失去對舞臺的向往,反而憑著這股精神成了舞臺的角兒,再到后來紅遍大江南北的秦腔皇后。
從放羊娃到演員的突破;從演員到名伶的質變,可見憶秦娥背后付出的不懈努力和對藝術矢志不渝的追求,成名后面對的是非,親情愛情帶來的困擾更是數不勝數,即便如此,她除了短暫的痛苦之外則是更加刻苦的訓練,從此在藝術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追溯憶秦娥一路的艱辛,在每次命運向她拋來一堆問號時,她總是能牢牢把握人生的方向,她成就了秦腔,反之秦腔也成就了她,藝術的道路上憶秦娥這位秦腔皇后做了主角。
《主角》的讀后感 篇5
《主角》—陳彥這是無意中看到的一本書,是陳彥先生寫的長篇小說,榮獲了矛盾文學獎。
全篇講述了女主角憶秦娥的一生,她原本是每天在山坡上放羊的女孩子,后跟隨舅舅到了城里和“老師們”學唱戲
在縣城的時候,她只是個“關系戶”,每天苦練自己的基本功,后來自己的舅舅坐了牢,她成為了一個燒火丫頭。
幸得賞識她的老師們,給她帶來了很多的幫助,手把手的教會她如何唱戲,如何的做動作。在做燒火丫頭的時候差點失去了清白,以至于這也是她后來很多年里,被別人拿來做“緋聞”的把柄。好不容易熬出了縣城。
在巡演的時候有了名氣,這個時候遇到了劉紅兵,一個官二代,也是一個富家子弟,從縣城追到省會,照顧她事無巨細,從生活起居到排戲,最后和他結了婚,卻也早早的懷了孕,暫時退出了舞臺后來生了個傻兒子,丈夫嫌棄她不懂風趣,出軌了別的女人,最后他們離了婚。后來復出,帶著老藝人給她寫的戲曲,再一次紅遍大江南北
卻又碰上了一個男人,那個男人是個寫生派,看中的是她的身材,或許也是歡喜她的吧,卻嫌棄她的傻兒子,最后導致她的傻兒子從樓上跌落,失去了生命。好不容易起來的事業卻被老鄉因為嫉妒,所以使壞,故事內容自己看就好了,前半部分覺得作者塑造的人物形象深入人心,包括小人物,看到后面的時候覺得故事略顯得粗糙,就和現代言情小說有的感覺一樣,不過還是很精彩的長篇小說。
原以為主角的人生會是精彩的,沒有煩惱的,都會挺順風順水的。
但是那段無人問津的日子,我想才是她最懷念的吧,沒有煩惱有的也只是練功的辛苦。
《主角》的讀后感 篇6
我們每個人來到世間,都有我們存在的意義,都是一個獨特的坐標和風景,與其羨慕別人,倒不如肯定自己。
他是一個戲癡,從小就愛演戲,長大后,苦苦盼來的第一個角色卻是飾演一只寵物狗。萬分猶豫下他還是接受了。
經過幾天的排練,終于迎來了他的第一場演出。盡管這是一個多么不起眼的角色,但他還是全神貫注地投入到其中。他滑稽有趣的動作使觀眾不再注意主角,幾百雙眼睛緊扣在他的身上,臺下的笑聲更是此起彼伏。導演對這次的演出十分滿意,并決定下次排戲時讓他出演重要角色。
“如果你志在最高處,那么即使滯留在第二高處甚至第三高處,也并不丟臉。”是啊,命運賦予了我們不同的角色。與其怨天尤人,不如全力以赴。那樣,再小的角色也有可能變成主角,哪怕你連一句臺詞也沒有。
一生中會經歷很多角色,猝不及防的匆匆落幕,心中除了不舍和嘆息,眼里除了淚水和遺憾,其實更多的還是感恩,感謝命運讓自己成長。
一直在我們身邊默默奉獻的環衛工人,他們就是“沒有臺詞的主角”,在我們的生活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寬闊的道路便是他們的舞臺。他們雙手緊握的掃帚將一條又一條平凡的道路打掃得煥然一新。他們將“無私”二字淋漓盡致地譜寫在他們的人生里程碑上,盡管他們是多么的“卑微”。
在生活的舞臺上,每個人都飾演著不同的角色,只要你拼盡全力去做好每一件事,你就會成為光彩炫麗的主角,去主導自己的命運。即使是最卑微的角色,我們也要懷著一顆虔誠的心去認真對待。
人生苦短,生命原本就是一場倒計時的賽跑,在這場爭分奪秒的比賽中,或許并非事事如意,與其怨天尤人,倒不如全力以赴。
《主角》的讀后感 篇7
看完陳彥老師的《主角》令我感觸良多,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從11歲的放羊娃,到燒火丫頭,再到一代名伶。扎實的基本功,肯吃苦,肯用功,推動憶秦娥走向成功,她從不和別人爭高低,一根筋一股傻氣將自己的功底弄得更加扎實,最終成就了自己。
秦腔是陜西人的情歌。經歷兩次失敗的婚姻,親生兒子墜樓身亡,她都沒有放棄秦腔與戲劇,沒有自甘墮落。而是選擇堅持下去,朱團長曾說:“錐子裝在口布袋里,那尖尖,遲早都是要戳出來的,誰也擋不了捂不住。”憶秦娥從AB角再到一代名伶,她一直努力讓自己更加拔尖。
兒子墜亡,丈夫自刎,養女即將離開,藝術之路也不可避免迎來自己年老色衰的寂寞。年齡的增長,相貌的衰老。新人的崛起讓她不可能恢復昔日的輝煌。就如《霸王別姬》里的程蝶衣,霸王是戲里的,但是虞姬是真的,寶劍也是真的。
所以主角是什么呢?我覺得正如那句話: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主角》的讀后感 篇8
既然這本書叫主角,那單就主角二字談談。顯而易見這本書的主角是憶秦娥,她十一歲隨舅舅去學戲,憑借自努力和貴人相助一步步地走向舞臺中心成為名角成為秦腔小皇后,風華一生最后默默退出舞臺吟一首《憶秦娥主角》。這本書在寫憶秦娥一生時也是寫了秦腔從興盛到落寞再到復興的強大生命力。在秦腔跌宕起伏中,團里面很多人來來去去,不管走向哪條路,當主角仍然是很多人的心結。胡彩香和米蘭為了爭角兒傷了多年姐妹的情分,最后品盡生活才知道兩人間情分是最重要的其他都是虛幻;楚嘉禾一廂情愿地同憶秦娥爭了一輩子戲,各種手段使盡失掉自尊一生都活在憶秦娥的陰影下;憶秦娥演了無數經典名戲一直都是主角,可有一天新戲主角是她養女小憶秦娥而不是她憶秦娥了。
樓起樓塌,主角隨時會變,那不變的是什么?不變的是秦腔,一代繼承一代的衣缽保證秦腔的本味和延續;不變的是心底的純良,在書里我們可以感受到不同人物的嬉笑怒罵以及他們價值選擇的矛盾性,回顧一生,每個人都傷害過人也被人傷害過,余生他們會為自己所犯過的錯懺悔也能坦然原諒傷害過他們的人。
《主角》的讀后感 篇9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主角億秦娥從一個放羊娃到戲劇學員到燒火丫頭到名角,一路走來吃的苦,受的委屈,擔的風險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也就她那么傻傻的單純熬過來了,最終名震一方。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因為億秦娥能吃苦能受累,心無旁騖的打下了堅實的基本功才能最終在舞臺上大放光彩,即使成名后還是堅持練基本功,任何時候用專業說話才能最終成功。
靠專業吃飯是最可靠的:浮躁的社會復雜的人心,有的人可以靠投機取巧或得一時的好處,而要長久利于不敗之地還是要靠專業吃飯,只有你專業了強大了自身有本事任何人都不能把你打垮都會高看你一眼。
要想人前顯貴必須人后受罪:舞臺上的光彩顯赫是給別人看的,舞臺后的辛酸和淚水才是常態。很多成功的演出是演員拿命換的,比如茍老師的死,這種奉獻和對職業的熱愛有幾個能做到呢?
放過別人也是放過自己:億秦娥的兩段婚姻都是失敗的,失敗在她幼小的心里陰影下,沒有打開自己的心結最終造成悲劇,第一任丈夫癱瘓在床,第二任丈夫自殺,如果她能早點放過自己也許結局不一樣。
整個小說看下來酣暢淋漓,不愧是獲得矛盾文學的佳作,推薦大家看看,在看的過程中你一定會有不同的感悟。
《主角》的讀后感 篇10
陳彥老師的《主角》是一本“秦腔皇后”成長史。鄉下放羊娃一躍成為名伶,不僅是天生的資質使然,更是因為她對戲的癡迷與吃苦耐勞的品質。憶秦娥的一生由三個男人貫穿。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還是封瀟瀟。
封瀟瀟是這個劇團里的臺柱,挑主角梁,是縣城人。但他卻沒有看不起青娥。她燒火做飯時,封瀟瀟碰見她都會微笑、打招呼;被“把子”踢傷時,還給她買藥;被楚嘉禾用面潑時,也是封瀟瀟站出來叫人給她道歉的。封瀟瀟就是灰頭土臉時的青娥的白馬王子。
正如原文里所說“瀟瀟真的是一個太好的人,把對她的那份感情,把握得讓她感到十分得體自然。”封瀟瀟理解她、尊重她用自己的陽光溫暖她。
封瀟瀟永遠都是她的白月光。
《主角》的讀后感 篇11
上周剛好去外地,為了旅途中打發時間,痛并快樂的讀完了矛盾文學獎新的獲獎作品,陜西作家陳彥寫的《主角》。
痛是因為自己看的小說不多,輕易也不太敢看長篇小說,因為屬于易上癮的體質,拿起來就放不下,經常是看到半夜4-5點,導致第二天精神狀態很差,很影響健康。這部微信閱讀將近3700頁的小說,熬了幾晚上,最終用時19小時讀完。
快樂是因為體驗了另一個人的驚心動魄的人生。小說因為客觀原因往往是虛構的,但是很多時候正因為虛構,小說又可以寫很多其他記實題材不敢寫的內容,用一種拼湊的方式呈現出來。就像陳彥引用魯迅的話他小說中的人物形象,往往嘴在浙江,臉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個拼湊起來的角色。從這個角度小說又是最真實的。
人的天性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考慮問題,而一個人的精力時間都是有限的,決定了我們對人生的認識也是有限的和主觀的。比如一個人沒法說他完全懂愛情或婚姻,因為一個人能認識的異性總是有限的。而小說可以用最短的時間,最低的成本讓我們領略他人的一生,從而更好的認識生活。用一句時髦的詞就是培養同理心。同時小說有別于工具書的特點是他是有血有肉的。工具書教給我們道理,小說讓我們懂得知道了很多道理依然過不好這一生的道理。
個人認為這部小說偉大之處有3點:
首先在于貼合時代,每個人都脫離不了自己生存的時代和環境,時代和環境也從更高的緯度決定了一個人的命運。本書的故事大約發生在20世紀70年代末到當下的大約40年間,這40年中國的經濟和文化領域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這變化中又會有小的曲折倒退。我們是自己命運的主宰,但我們永遠也無法主宰自己的全部命運。
第二點偉大之處在于對人性的把握。叔本華說過人的欲望不滿足就痛苦,滿足了就無聊,人生就是在痛苦與無聊之間。這句話不一定對,但是反應出人在宏觀層面不僅受時代環境和出身的制約,在微觀層面也受到人性人的人性和基本需求的影響和制約。生存,愛情,親情,同情,嫉妒,理想,攀比,野心,欲望……這些每個人內心深處都存在的情感。生老病死這些每個人都要面對的事實。最終與時代的旋律一起,塑造出了一個個悲歡離合,感人至深的故事。
第三,在前兩點基礎上對于人物的刻畫,因為受時代和人性的制約,主角也是普通人,也有普通人的生老病死,愛恨離愁。但因為是小說主角又不是普通人,一定有鮮明的個人性,最終這種鮮明的個人色彩,與時代和人性一起塑造的驚心動魄,感人至深的故事。
本書的主角憶秦娥是一個能吃得苦中苦,倔強,心地實誠沒有多少想法和心機的。因為她的傻,笨沒有心機很多時候是被環境和時代推著在走。因為她的笨,能吃苦,能耐得住寂寞,從而練就一身硬本領,獲得了很多貴人的相助。也因為不知不覺就成了主角,又沒有心機,導致了小人的嫉妒和污蔑。最終體現了性格決定命運。
通過讀小說讓我們更加了解時代,了解人性,也學習小說人物值得我們學習的亮點和不足。推薦這本陜西老鄉的小說。
《主角》的讀后感 篇12
從來沒有一本書讓我如此癡迷,剛剛拿到就愛不釋手。從昨天下午一直看到今天早上。看完陳彥老師的小說《主角》后,很多感觸涌上心頭。因為這部小說寫得是秦腔名家,從十一歲直到五十多歲的人生坎坷的經歷。
在劇團做過燒火丫頭,曾一度放棄唱戲的念頭,因為憶秦娥扎實的功底,更因為她師傅這位伯樂,為了她能夠一脈相傳,能夠傳承師傅的吹火,師傅終于在走之前,秦娥最終成為名人,縣名人,省名人。她從不和別人爭高低,一根筋一股傻氣將自己的功底弄扎實,最終成就了她。可是她除了唱戲,其他的事情從來不關心,也不上心。經歷了兩次婚姻,經歷了親生兒子跳樓身亡,經歷了各種打擊,依然坐真實的,憨厚的,有點傻氣的戲癡。
假如把這部小說搬到電視上,其影響力絕不亞于路遙的《平凡的世界》。有人曾說過:秦腔是陜西人的情歌。秦腔將陜西人的喜怒哀樂詮釋的淋漓盡致,秦腔有時候委婉、有時候粗獷、有時候豪情萬丈、有時候如泣如訴。
陜西人給人們的印象大多是憨厚的、生楞的、硬邦邦的。假如你和陜西人打過交道,你就會覺得陜西人直爽、善良、純樸。對待朋友掏心掏肺,對待有恩的人肯定是:人敬我一尺,我還人一丈。
秦腔幾百年來老祖宗傳承下來的戲曲,都深刻在人們的心中。
三娘教子——三娘為了教育兒子讀書,竟然要將賴以生存的織布機砸壞,可謂是用心良苦。
楊家將——好男兒好女子要學就學楊家將,帶兵打仗,精忠報國。
竇娥冤——我只記得竇娥被殺時,下起來六月雪,只有被冤屈的人死前才會出現六月雪,血一滴都沒有落在地上,全部灑向白綾的奇異場景。最終竇娥冤案被平反,罪惡滔天的人終將受到懲罰。
三娘教子用苦良心,楊門女將精忠報國,竇娥冤人在做天在看,正義終究戰勝邪惡。這就是秦腔的魅力,之所以能深入人心,能被一代代傳唱。它不僅是文化的一種傳承,同時向人們傳播著老祖宗千百年來不變的正義的力量。
從記事起,我就喜歡上了秦腔。每年冬天北酥酪大隊都會請西安秦腔劇團來演出,當時的戲子都安排在各家各戶。那時候平靜的小村莊比過年還高興。孩子們一放學早早做完作業,就纏著大人們去看戲。
早上我們上學時,看到演員們在學校門前的空闊麥場走勢,練腿。晚上放學后,我們早早的拿著擺凳子站好位,然后和小伙伴們簇擁著去戲臺后化妝間。讀書筆記我們只能在門口遠遠觀望著。有一次一個大花臉出來了,把我們都嚇唬住了,如鳥獸散四處逃竄。每年正月十五前后,村里都會打社火。敲鑼打鼓,舞獅子,要熱鬧上一周才算把整個春節過完。村人們吧秦腔劇中的人物搬到了社火上,可見村人們對秦腔的熱愛。
踩高蹺——秦腔戲中人物悉數出場。
高桿——將孩子們小腿和腳綁在固定的鐵架上,小小的人兒被打扮成不同角色。
血唬——也就是電視中演的特技的一種,鋼刀扎到身上,掏腸子,鍘美案,村里的能人們化的妝太逼真,每次看到小孩子們都會躲得遠遠地。
這些扮相都是戲曲中的人物,穿的也都是戲服。
我的外公我的母親一生鐘愛的都是秦腔,他們也會唱,我在家里多次聽過外公講戲曲故事。媽媽的偶像是李愛琴老師,最喜歡唱《周仁回府》哭墳片段,她高興地時候就會唱起來,她唱的如泣如訴,那時候我覺得母親就是戲曲中的周仁,在愛妻的墳前哭的肝腸寸斷。多年后,當我跪在母親的墳頭想起母親唱的《周仁回府》,不僅淚流滿面。如今我也變成了她,每回回聽到秦腔,只要音樂想起,就會感慨萬千。
秦腔是我小時候的記憶,對親人無法磨滅的思念。它的鄉音,鄉情,總會把我帶到童年。
《主角》的讀后感 篇13
拿起《主角》就愛不釋手,被陳彥老師樸素的語言,故事里每個鮮活,生動,有趣的人物深深吸引著、震撼著、感動著。讀完心中五味雜陳,很多的感覺好像說不出來。反正是既有淚流滿面,又有憤憤不平,更有委屈難過。好像這就是我們身邊發生的故事一樣。對于我這個不愛讀書的人,真的是舍不得錯過一個字,可見這部作品對我的吸引程度。因此就想寫兩句讀后感,此刻卻堵得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害怕自己的認知拉低了這神圣的巨著,管它呢,就像陳彥老師這部作品所要傳遞的`慈悲心,他是能諒解,理解眾生的。敬畏主角,敬畏陳彥老師這部緊貼著大地行走的長篇巨著。
女主人公易秦娥的成長記,充滿了苦難,煎熬,百般曲折,顛蕩起伏,最終上升到慈悲,奉獻,和解,寬恕,自我救贖。易秦娥從頭至尾,從上到下,從里到外透著濃濃的傻氣,也就是這樣的傻冒,才得到許許多多人的幫助提攜。就如秦八娃老師說:“只有這樣的人才能唱好戲,做得了主角。”沖著這股傻勁兒,她才有了對待生活的高度,態度,豁達,她才能在苦難中得到解脫。
文藝作品就像是一面鏡子,我們常常能在這些作品里或多或少的看到自己的影子,我何嘗又不是個只會唱歌,卻不太會打理生活的傻人呢。我們常常懂得很多做人的道理,卻始終做不到盡善盡美,一個人的個性,決定了他要走什么樣的人生。易秦娥把所有人生中的缺憾唱在戲里,而我則唱在我的歌里,所以我常常為自己的歌唱感動的一塌糊涂,這種感動,只有易秦娥一樣的人才懂。
封瀟瀟,劉紅兵,石懷玉,胡三元,胡彩香,米蘭……每個鮮活的生命,有不堪,有可憐,有可愛,也有他們神性的一面。作者沒有提倡懲惡揚善,他筆下最惡毒的楚嘉禾沒有得到應有的懲罰,不能讓人除之后快,相反得到了易秦娥的憐憫。她本來就是個可憐人,是個爭了一輩子角,用盡下作手段,卻始終站不在舞臺中央,沒有做主角實力的可憐人。書中提及佛家的一句話:“眾生皆可憐”。作者是站在眾生平等的角度,刻畫每一個人物,他是要心疼這世上的每一個生而為人的可憐人。人人皆平等,人人都是自己生命中的主角。
對于那些易秦娥生命中傷害過她的人,有的她愛過,有的恨過,也曾做過強烈的心理斗爭,最終她和每一個人和解。生活中很少有人能有這份豁達,正因為她能做到所以才是“主角”吧。這種不太真實的高風亮節,可以想象是作者的私心,是文藝作品傳遞給我們的一種精神和力量。我突然想起泰戈爾的一句詩:“世界以痛吻我,要我報之以歌。”以前我是不大懂這句話的,只是囫圇拿著。直至今日,讀了易秦娥的故事,我才大概參透一二吧,或許只有自由的“歌唱”,才能忘卻煩惱和痛苦,才能得到真正的解脫和救贖。
《主角》的讀后感 篇14
看完這本書了,最大的感受的各個角色形象都比較飽滿。我在里面看到的是他們的一生,他們都是自己生命的主角,有很多優點,也各有缺點,他們都演繹著自己的人生,使之燦爛光輝。各人之間的感情,生活,經歷,在四十年的時間,變化很大,由年輕到老去,由稚嫩到成長,他們活出了各自的精彩。
喜歡的幾個角色是她舅,胡彩香,大胡子,秦八娃,他們都是干一行愛一行,沉迷其中,成癡的人。單團長,永遠愿意扶持別人,甘于奉獻,甘于站在別人后面,最后也是為救別人而死。幾個栽培秦娥的老藝人,也是沉迷秦腔,甘愿為之奉獻一生的。同時,他們也是對秦娥最好的人了,在秦娥的生命里起了最重要的角色,影響是一輩子的,遇到一個好老師,并跟隨他學習成長是多么幸運的事情啊。
主角秦娥的一生,是辛苦的,也是幸運的,她擁有天賦,也有一個沉靜認真肯吃苦的性格,更是遇到了這么多伯樂,在不知不覺中成為了秦腔傳承的一環,這些都是幸運的。她的不幸,在于她的浮浮沉沉的生活,小時候被欺負,練功演出吃苦,愛而不得,幾段不好的婚姻,傻兒子,一個事多的家庭,被流言中傷等等,經受的那么多痛苦。她是一個可憐人,被生活推著走了40多年,有很多心酸與痛苦,有很多成就,有很多幫助她的人,所以我覺得她的一生,是值得的。但是我想,她可以更好,這么多年來,很多事情并不是她自己主動去選擇的,如果她更主動一點,可能她的生活軌跡會完全能不一樣。她可以有更豐富的精神世界,傳承更多的戲,更多的文化內涵,更大的胸懷,她始終對自己小時候的經歷不能釋懷,她的兩段婚姻,也是有很多問題,她可以更優秀,但是這只是對她的期望,可能有很多問題的這個人才更鮮活,更真實。
秦娥的幾任。封瀟瀟是跟她是靈魂上契合和理解的,劉紅兵是珍惜崇拜她的,也在生活上處處照顧和保護她,大胡子則是一個有趣但是瘋狂的靈魂。他們都對她愛的很深,都是深陷其中的,但是他們的行動,態度,方式都不同,都是各有優劣。封不夠勇敢,不夠灑脫,最后竟沉迷喝酒,這是我不能理解的,他是被大家看好的人,常理來說,性格上應該是開朗一些的,可能還有別的不曾交代的原因吧。劉紅兵的結局也是預料之中的,他的性格太招搖,太痞氣,也不務正業,是不可能給她一直穩定的生活的。大胡子確實是一個有趣的才華橫溢的人,也是一個善良的人,但是他太不羈,甚至是有一些自私的,但是他對藝術的態度也算是偏激的,最后在得意作品面前刎頸而死,為的是作品,也為的是秦娥對他的態度,猶如巨星隕落一般的,令人遺憾惋惜。
秦八娃,是看書多,文化深,看事情最明白,活的最通透的人了。他富有才華,胸懷很廣,思慮深遠,他惜才愛才,也是愿意為事業,為作品,為秦腔付出一切的人。而在里面我也能感受到他與他老婆豆腐西施的感情深厚,豆腐西施對他的理解與愛很重要。
秦娥她爹,一直很疼她,一直想著她,不跟著去西京給她添麻煩,而是在家養著三只羊,等她回來,這種深沉的父愛,也是令人動容的。她舅也是,不管自己多么不靠譜,永遠癡迷于敲鼓,到哪里都離不開這個東西,而他對秦娥的保護,引領,也都是實實在在的,掏心掏肺的。
楚嘉禾,是給憶秦娥使了很多絆子的人,可惡,但是也可以理解,畢竟從一開始就是一個高高在上,被捧的人,驕傲的,恰恰是這樣的環境造成了她浮躁的性格,不愿意沉下心來,全面投入的提升自己專業性,直到有一天被她自己看不起的憶秦娥比下去,她是不甘的,但是她不愿意正視自己的問題,走了偏路,是走不到主角之上的。
胡彩香和米蘭的感情,雖然千爭萬搶,卻不是放暗箭,而是努力訓練,以爭主角。從爭搶角色的各種摩擦,到多年后的相互珍惜和欣賞,也是一種很感人的友誼。最后結局,青娥回到老家跟她舅配合唱皮影戲的契合,很動人的,這種兩個有才華有實力的人的配合,較量,相互欣賞,是讓我難以忘記的,也是哭的最兇的一段了。
憶秦娥能出名,能長久的被捧,大火,跟她的性格關系很大,她不關心外物,不管什么時候都在勤奮練功,以此來充實自己的生活,沒了那么多花花腸子,不會浮躁,反而能沉下心來學戲唱戲演戲。文章里秦腔起起落落,是人們浮躁的生活,焦急的趕潮流的心態,才讓唱戲的人不斷流失,讓秦腔走向低落,但是祖宗的文化,是流傳千古的,是有深厚底蘊的也是深深刻在大家心里的,所以它不會沒落,會不斷走向復興。
結局哭了,哭的是秦娥被替代,也哭的是秦腔有新的傳承,也哭的的她舅這樣的鼓癡,為他們感動,也為他們遺憾,也擔心他們的手藝會失傳,戲癡的離開老去,太可惜了。
同時也很感慨,人的生命可以很長,可以做很很多事情,他們這四十年,就很充足,很多浮沉,也能活出自己的色彩。而我過了20多年的日子,還未曾經歷風吹雨打,我是希望經歷很多的,卻也是害怕這些經歷的。當然,我也還只過了20多年,日子還很長,還有很多不同的風景去看,不同的事去經歷,不同的生活去體驗,希望未來的生活能更豐富。
《主角》的讀后感 篇15
人在塵中,不是塵,塵在心中,化灰塵。讀完《主角》,掩上書本,秦音猶存,感嘆戲如人生,人生如戲。
舞臺能成為主角者,無非是三種人:一是才華橫溢,如“錐處囊中”,自然鋒利無比,其銳自出者;二是勤學苦練,練就一身驚人才藝,成為技驚四座的頂尖藝人;三是尋情鉆眼、拐彎抹角而“登高一呼”、偶露崢嶸者。在戲劇的世界里,主角是稀有、短缺的資源,在舞臺中央,有著耀眼的光芒,也是名利場蕓蕓眾生耗盡一生氣力爭奪的對象。小說描述了秦腔演員憶秦娥從拜師學藝到功成名就的舞臺生涯,從一個放羊娃,到縣秦腔劇團的燒火丫頭,再到配角直至主角奮斗過程的沉浮史,反映了秦腔在歷史長河的起起落落,并圍繞主角的塑造、爭奪、捧殺,演繹永無休止的舞臺以外的故事。
小說主線分明,用近七十萬字的篇幅,四十余年的時間跨度,講述了憶秦娥一步步成為“秦腔皇后”的故事,這是故事的軀干。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同時,也深度的刻畫了憶秦娥被迫卷進紛爭的沉浮,這是故事根植于土地的根。全書形象地描繪了改革開放四十年期間一位秦腔名伶的成長史和奮斗史,刻畫了人物鮮活的秉性和心路歷程。也力透紙背的說明了成為主角的道路上,須抵擋“急雨射倉壁,漫竅若注壺”的逼滲。在藝人一生的演繹中,不僅要抵御世俗的利益誘惑,也須在藝術道路上執著于漸行漸遠的古老腔調。
憶秦娥在《主角》里是主角。在戲劇的舞臺上成就一個角兒真的很難。如今影視藝術,因顏值與緋聞大紅大紫而大行其道者不少,在中國戲曲藝術舞臺的中心,要成為一個響當當、人見人服角兒,交織著才華、運氣和一個時代的背影。文中一撥百十號人的演員培訓班,五到七年下來,能煉成角兒者,當屬鳳毛麟角。所以,憶秦娥是幸運的。
而《主角》里的那些配角,在向往和奮斗的欲望之路上,均是以實現自我、展示自我、發掘自我、不屈于自我的主角。小說中的幾百號人物,上演了一部部悲劇和喜劇,他們都是自己故事中的主角。所以,主角是一種象征,在這個復雜而豐富的社會舞臺上,你我均是主角,誰又都是配角。
小說的最大亮點是展現了作者深厚的秦腔戲劇底蘊。從《打焦贊》里的楊排風,到《游西湖》里的李慧娘,直到《狐仙劫》里的狐九妹,作者對戲劇人物憶秦娥的刻畫惟妙惟肖,深入人心。同時,作者在對憶秦娥舅舅胡三元對于鼓藝的癡迷,技藝的精湛到生活的起伏,以及對“存”字輩的“忠孝仁義”四位各懷絕活的老藝人的描寫,均刻畫得入木三分,活靈活現。作者在傳承有序、扎實又堅韌的秦腔文化根脈之上,對地方戲曲的地理人情和生活形態進行了高度凝練。
小說最大特點是用扎實細膩文筆,講述了小人物在歷史滾滾紅塵中歷經時代轉型,命運的不同結局,文字之間滿滿的是作者對小人物堅韌不拔、自強不息精神的歌頌與褒獎。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文中小人物的人生際遇,情節跌宕起伏,內容豐富復雜,人物形象鮮活生動,方言口語樸實無華,結局既發人深省,亦教人嘆惋。感嘆這戲如人生,人生如戲;感嘆這蕓蕓眾生的歡樂與痛苦,感受這喧擾與寂寞,感悟這世俗與崇高的參差錯落,也表達了作者滿懷愛與悲憫對小人物生命價值與尊嚴的探索。
作者陳彥說戲劇讓觀眾看到的永遠是前臺,想讓讀者看幕后,就像當初寫裝臺。觀眾看到的永遠是舞臺上的輝煌敞亮,卻想讓他們知道裝臺人的卑微與苦焦。在《主角》一書中,我看到了作者努力尋找和刻畫人性的閃光點和溫暖的一面,也為勤勞吃苦敢于拼搏的普通人立傳,為小人物帶去心靈的慰藉。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無論在浩瀚的歷史長河中,或在真情意切的世俗生活中,人生應無主角,亦無配角,但須時刻保希望、愛和善良。
《主角》的讀后感 篇16
破繭成蝶原指肉蟲或者毛蟲通過痛苦的掙扎和不懈地努力,化為蝴蝶的過程。也用來指通過艱苦卓絕的不懈努力,走出困境后,鳳凰涅盤般地重獲了新生。
1976年,一個不到十一歲的黑瘦放羊丫頭,被在縣劇團敲鼓的舅舅帶進了寧州劇團,進團后,農村姑娘易招弟不斷受到各種排擠,不得已做了伙房的燒火丫頭。即便成了燒火丫頭,她依舊抱著字典學習并苦苦練功,在灶門口拿大頂,練雙臂的支撐力,練腰上的控制力,幾小時的“臥魚”,夜以繼日的練習“吹火”絕技……直練到從頭到腳幾乎遍體鱗傷……晚上回到伙房灶門口脫下練功服,一點點用棉花沾著血水膿包,身體都快讓紫藥水抹成紫色了,眉毛被一次次燒光了,也沒有停歇過苦練,沒有把痛苦告訴任何人。
之后,因為戲曲基本功扎實,又在復興舊戲的浪潮下獲得“忠、孝、禮、義”四位秦腔老藝人的賞識,在排練并演出《打焦贊》《楊排風》《白蛇傳》《游西湖》不斷出名,吃了人下苦,終成人上人。她一步步從省秦的舞臺唱到中海和南海,唱出中國,再站上美國百老匯的舞臺,贏得了掌聲,獲得了榮譽,成為一代“秦腔皇后”,成長為自己的主角兒——這是陜西省商洛籍中國作協會員、作家、一級編劇陳彥第十屆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主角》講述的故事。
《主角》里的“主角兒”憶秦娥的破繭成蝶,離不開伯樂的栽培,但更與她自己心懷理想、艱苦前行、著眼卓越、向陽而生的努力息息相關。生來平凡的普普通通的人,在各個角落不斷遭遇生活一次次血腥地捶打,但最終她也用自己的專業和毅力結結實實地捶打了生活。應該說,每一個普通的小人物與生活、與社會、與命運、與自己斗智斗勇斗爭斗法的不屈不撓不折不扣的精神,最終一定會斗志昂揚地成就自己、推動別人、影響社會、注解人生。所有平凡人默默付出努力但還沒有見到結果的日子,那叫扎根。當我們經歷苦難的修行,經歷全心全意的奮斗,一定會收獲到對生活、對事業更高維度的理解,這叫成長。
主角是一種象征,生活中誰都是主角,誰又都是配角,或者說,普通人才是生活的真正主角。憶秦娥從11歲拜師學藝到51歲事業功成名就,她的生命歷程和舞臺生涯充滿愛與悲憫,詮釋了任何一個普通小人物的成功之旅,在時代洪流中都要經歷的苦難、悲情、隱忍、積極,展現了在城市里苦苦掙扎的農村人面對意想不到的困難時如何自強不息、努力實現夢想的歷程,傳遞了一種折不彎、壓不垮的人性品質,讓人不由得生發由衷的敬意。所以,與其等待命運的安排,不如勉勵我們自己一定要先勇敢地向命運爭奪自己想要的生活,我們務必要有平靜的接受所有結果之后還可以勇敢與之交涉的能力。
該奮斗的年齡,不要選擇安逸。很多事情不是看到了希望才去堅持,而是堅持了才有可能看到希望;不是每個人的現在都是自己想要的樣子,但每個人都可以通過努力成長為自己想要的最好的樣子。告訴自己,相信自己,我們能破繭成蝶,奏響人生的交響曲,當好自己的主角兒!
【《主角》的讀后感】相關文章:
《主角》讀后感800字03-01
《主角》讀后感(通用18篇)08-30
沒有臺詞的主角讀后感范文06-14
主角的美文04-20
秋天的“主角”12-19
《主角》閱讀答案07-26
《主角》閱讀答案03-31
主角的解釋及造句07-01
主角美文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