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撫養》讀后感(通用15篇)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后感了。但是讀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心理撫養》讀后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心理撫養》讀后感 1
歷時一周,讀完了這本《心理撫養》,看完后對于教育孩子還是有很多收獲的,如果不整理,可能很快這本書的內容就淡忘了,所以對自我的要求是無論讀后感好壞,都要寫出自己最真實的感受。
1.家庭環境對孩子的成長特別重要。
每個孩子出生大都是以家庭為單位,孩子在家庭這個環境的熏陶下長大。這個家庭中的每一個成員都在對孩子有著影響,在孩子的童年時期要給予孩子豐盈的愛,讓孩子有足夠的安全感,這樣的孩子長大之后性格大多比較爽朗、樂觀。
2.孩子的早年撫養方式非常重要。
李教授追溯那些犯罪分子的早年成長經歷,大多是在童年時期就沒有被關愛過,要不就是對于孩子的教養方式過于溺愛、放縱或者嚴格,造成孩子性格的缺陷。兇手缺少人情味或者約束感,這種早期的教養方式很容易造就孩子的性格,導致后期很難改變。
3.培養孩子的親社會行為。
人的.本質就是社會關系的總和。人雖然以家庭為單位,但最終要走向社會,服務于社會,所以孩子要有適應社會的能力和行為。也就是在從小就要給孩子樹立規矩,讓孩子知道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是違法的,一定不能做。
孩子從小就應樹立規矩,比如到別人家做客,不能看到人家桌子吃的就像自己家一樣隨便拿,家長一定要告訴孩子到了別人家不能亂動別人的東西,還要禮貌叫人。關于叫人,這個我成長的過程中被這個深深的困擾著,村里有些長輩,我也不知道該叫哥還是叔、大爺、老爺,每次過年家里總會來很多的客人,我也不知道都是什么親戚,那種場面就比較尷尬,家里長輩就會數落我,說我不知道叫人。有時候在村里為了避免叫人的尷尬,會寧愿多走點路繞開有人的地方回家。直到現在我也不是特別擅長親熱的叫人。
家長從小就是應該培養孩子的這種親社會的能力,不至于以后出現社交恐懼癥。關于孩子禮貌待人,這點家長更是應該給孩子樹立規矩。從剛會說話就要養成講禮貌的好習慣,我發現我教的有些學生就不愛說謝謝,這段時間上網課,因為作業或者班級事務去聯系孩子,有的孩子無論你怎么發消息都是不回,更過分的是我還出現了被拉黑的行為。我們可以說她是個孩子去原諒她,那么長大了到了社會上就會突然變得有禮貌了嗎?很明顯不會。有禮貌是刻在骨子里的一種教養。如果在公司上班,對上司、領導的話不回應,還拉黑,我想這個人一定會被炒魷魚。
4.孩子的是非觀念是在嘮叨中形成的。
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上就像是一張白紙,是非觀念的形成是后期形成的。一個最可怕的就是沒有是非觀念。以前我總會覺得家長好煩,絮絮叨叨的,一句話說了一遍又一遍,但我現在明白正是在這種絮叨中,在孩子的心靈上刻印了正確的觀念。
當然除了絮叨之外,更重要是家長給孩子樹立榜樣,家長希望孩子成為什么樣的人,自己首先就要成為什么樣的人。“身教大于言傳”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都是強調榜樣的作用。
5.培養孩子的耐挫心理。
現在的孩子動不動就想不開,這都是從小嬌慣,家長從來不舍得吵孩子,一直順著孩子心理造成的悲劇。沒有一個人喜歡被批評,但批評的聲音卻有助于糾正我們的錯誤。
在帶班的過程中,我也經常批評我的學生。這里有一段話值得學習,我可以說給學生聽:“很多人是不愿意被被人批評。批評別人是一種得罪人的事。可是,如果你做錯了沒人說你,你就不知道自己錯了,也就不會引起重視和改變。這時,誰批評你好呢?那就是跟你最親的人。他敢說你是因為他愛你,不怕得罪你,真心希望你更好。你是我的學生,你做錯了,我現在批評你,以后你走入社會就不會再犯這類錯。總之,只有親人,愛你的人才敢說你。“
我比較贊同書中的育兒觀念,書比較通俗易懂,所以讀得有些快,也許某一天會回過頭再看這本。讀書,求的不是速度,更應該是質量。同時,把所學運用到生活中,所有的知識都是相通的。明天《正面管教》這本書就到了,加入了一個共讀群,希望這個寒假能夠細細品味這本書。
《心理撫養》讀后感 2
給爸爸媽媽推薦李玫瑾教授的這本書《心理撫養》。閱讀育兒領域的書籍越多,越感受到作者們內在的某種一致性:都是為了孩子們生命更好的發展,內心平和喜悅,能夠為社會做出一定貢獻。
這本書的重點很清晰,就如書名一樣,希望家長們意識到,除了關注孩子的成績、外顯的能力,更要注重孩子成長過程中心理方面的健康發育,作者稱之為“心理撫養”,關于如何做,作者提及了非常多實用的.方法。
因為作者本身是犯罪心理學出身,書中大量案例都是真實的罪案。可能有些家長會認為,這些案例過于極端,犯罪的人畢竟是人群中極少的一部分。
但我認為這恰好是一個非常新穎的角度,我們能夠從書中看見,一個孩子如何從“性本善”,在早年不當的家庭教育下,逐漸喪失人性,走向罪惡的深淵。
芒格說過,如果我知道我會在哪里死掉,我就會永遠避免去那些地方。這種逆向思維,同樣適用于養育孩子,我們知道孩子會被如何養廢,就永遠不要以那些方式去對待自己的孩子。
《心理撫養》讀后感 3
這是我讀的李玫瑾老師的第二本書,第一本是《幽微的人性》。《幽微的人性》主要講李老師作為犯罪心理學家對人性的理解和剖析,讓讀者能更加立體地看到人性的復雜性。其中有提到一些子女教育的問題,因為人的.品行和性格主要都是在童年時期受父母和環境影響形成的,犯罪行為的原因也往往可以追溯到犯罪分子童年的經歷,但李老師在那本書中沒有重點講子女教育。所以當我看到她出了這本專門講子女教育的《心理撫養》,便毫不猶豫買下來。
讀完之后收獲很大,我覺得它是每一位父母都應該讀的指導書目之一。其實我不喜歡讀關于教育孩子的書,因為我認為孩子不是機器,每個孩子都不一樣,父母不可能也不應該像讀說明書一樣按照書上的內容去“教育”孩子。但李老師的書特別之處在于,她在書中并沒有過多教我們具體如何教育子女,而是通過很多真實的例子讓我們從一個更加宏觀和長遠的視角去了解孩子的成長過程。李老師的方法論講得很少,主要在構建理念,不斷地從各個角度讓我們認識到做父母意味著什么,孩子的成長需要什么。
摘取李老師書中講的一段話:
“我想告訴所有戀愛中或初入婚姻的年輕女性:無論你的生活多難,你要想好,你有沒有時間和耐心去陪伴一個弱小的生命?若沒有,我建議你要慎重!不要輕易地懷孕!如果孩子在早年對誰都沒有形成依戀,那么發生心理異常的可能性就會增加。這種孩子容易出現冷漠、無情、殘酷等表現。他們的智力發展可能完全正常,但社會性發展容易出現問題,比如在與他人交往等性格方面出現異常。犯罪心理學研究發現,許多殺人惡魔冷酷無情的心態,往往源于他們在幼年沒有對撫養人形成依戀,或者在10歲前后失去了依戀對象。由此可見,母親的親自撫養是多么重要。”
李老師的這段告誡不僅適用于所有的年輕女性,也適用于所有現在在國家政策的鼓勵考慮是否生二胎三胎的女性。我個人認為,那些在催婚、催娃、催二胎的壓力之下仍然堅持自己的立場不動搖的女性朋友們非常值得大家尊重和佩服,因為她們懂得李老師上面講的那個道理,她們知道,如果自己沒有辦法給孩子最好的陪伴,那么就不要生孩子,這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社會負責。
《心理撫養》讀后感 4
公安大學教授李玫瑾說:不論你的孩子多么可愛,也無論你有多么愛他,終有一天他會走出你呵護的范圍,所以心理營養也要多樣化。 一個12歲的男孩,晚上與同伴跑到網吧去玩,整夜都沒有回家,媽媽因為找不到孩子而萬分焦急。 第二天孩子終于從外面回來了,媽媽憤怒地訓斥了孩子,還用院子里的掃帚打了他兩下。然后孩子進屋睡覺去了,媽媽以為這事就算過去了。可是等這個媽媽做好飯,進屋叫孩子吃飯時,才發現孩子已經死了,原來這個孩子進屋就找了一瓶農藥喝下去自殺了。 僅僅被媽媽訓斥、打了兩下就自殺了,是孩子的性格太脆弱、叛逆,還是媽媽的管教方式過于簡單粗暴,才導致孩子出現自殺的心理。 有人說可能是這個媽媽的管教方式過于簡單粗暴,也有人持不同意見。 其實,面對孩子死亡媽媽痛苦萬分,這個媽媽平時從來不舍得打罵孩子,就是因為孩子一晚上沒回家,在擔心和焦慮的雙重作用下打了孩子。 對于孩子自殺的心理,李玫瑾教授給出的分析結果:導致這個男孩自殺的原因是家庭教育。
孩子的爺爺奶奶對這個孩子非常寵愛,什么事都順著、護著孩子,更不允父母說孩子。 過分溺愛的結果是讓孩子對家人的愛產生了錯覺,認為他是這個家里最重要的.人,并養成驕縱的性格,于是就產生:你敢打我,我就死給你看的報復心理。 心理不成熟的孩子,哪里想到死亡的代價是慘痛的,就這樣輕易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所以給孩子的愛里加點鹽,就是要在孩子做錯事時給予批評、糾正,再犯時可以適當體罰。孩子做錯事,父母生氣是再正常不過的事,如果我們不表明對犯錯這件事的態度,孩子就不知道做事的原則與底線,也不知道家人對他不光是寵愛還有會責罰。 有的父母不建議斥責孩子,更不建議打孩子,這樣會對孩子的心理造成傷害。沒有原則地打罵孩子我當然不贊同,但孩子犯了錯連父母的斥責都承受不了,成年后能面對生活中的種種難關嗎! 止學時同學的欺負、嘲笑,老師的嚴格要求、工作時面對上司或同事的刁難,打壓,這些成長路上的絆腳石,孩子能應對嗎! 我們從小呵護大的孩子,不要指望別人也會像你一樣愛護孩子,我們教育孩子的目的是讓他們長大后能成為獨擋一面的人,不是一個只有玻璃心、只會躲在父母身后的孩子。 不驕縱孩子、鍛煉他們的心理承受力,讓他們體會生活的咸,感受多元化的父母之愛!
《心理撫養》讀后感 5
一、要培養孩子的自信,但不可一味贊美,以致孩子形成自戀型人格。
“自戀型人格往往是后天養育造成的。如果我們對一個小孩天天夸“你真棒”“你真帥”“你真神”,不說別的,這個孩子長大后就會產生一種錯覺,出現自我認知障礙,覺得自己真的很了不起。當他獨立走向社會面臨難題或面對更強的對手時,往往不能接受現實。”
鄭淵潔說:“鼓勵能將白癡變成天才。”但只有夸贊沒有直面問題的批評也可能把天才變成白癡。走上工作崗位后,見識過很多類型的同事,有的人對自己的迷之自信遠遠超過了自己的實際水平,出現問題總是找別人的原因,最后面臨難題(甚至并非不可解決的問題)時心態轟然崩塌,自己斷送了自己的前途。這大概就是“自戀型人格”的惡果。
二、 言傳身教是最好的教育。努力成為“更好的自己”,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實現“不教而善”。
“在心理學史上,從弗洛伊德到榮格都在研究后天經歷對人心理產生的深遠影響。他們的研究成果讓我們知道,人生經歷形成的記憶不僅停留在相關的神經細胞中,還會遺傳給后代。這意味著我們今天學習和努力的經歷,會成為下一代甚至是下下一代的能力。因為我們的能力里面有祖先曾經的努力,所以我們會在某種情況下重現他們的行為模式。”
三、 狠得下心來。有原則、立規矩。
“所謂性格,是指人在后天形成的與他人有關的社會行為方式。人的所有社會行為都有第一次,比如第一次索要一個喜歡的東西時,若是以哭鬧的方式獲得滿足,會養成一種性格;若是哭鬧無用,以跟人商量或自己努力的方式獲得滿足,則會形成另一種性格。所以,對初涉世事的幼兒來說,撫養人在滿足他任何要求的同時,也是在教他如何表達自己的想法、如何待人處事,為他建立一套與他人和社會有關的行為規范。一旦形成良好的行為規范,成為有教養的人,孩子日后就比較容易融入群體和社會。”
四、 心理撫養既需要知識,還需要眼光。
“脾氣不好,在小范圍內可能只是一個人的修養問題,但當一群人都脾氣很大時,就很容易形成群氓,如同沙塵暴一樣,球迷發狂后的破壞力就是證明。如果一個地區、一個國家這樣的人多了,就會影響國家形象。”
所以,心理撫養既需要知識,還需要眼光。今天每個家庭的'養育是否到位,可以決定十多年后一個城市、一個國家的國民教養水準。我們要努力改變以往那種粗放型的養育方式,要養性情平和的人,而不要養太多那種“哭著長勁”的暴脾氣的人。
五、真正有力量的教育應該來自心理上的力量。無論父親,還是母親,能夠做到讓孩子發自內心地尊重自己,敬佩自己,愛戴自己,這就是最成功的教育。
“聰明的母親應該學會放手,能讓孩子自己完成的,讓孩子盡早學會自理。另一方面,母親要有意識地在孩子面前顯示堅定的一面,即對一些重要的事情提出要求后,必須堅持到孩子接受,不能輕易放棄自己的主張,但態度要溫和。母親的嚴格應該是“和善而堅定”。
父親與孩子的關系,更多的時候是為孩子樹立一種榜樣,這個榜樣應該是孩子將來在家庭之外能用得上的行為方式。如了解分歧,分清事理,調解關系,在社會生活中處理問題的行為方式。父親因為有力量,所以更不能輕易地動用暴力。父親要給孩子傳達這樣一個信息:“我有力量,但我從不濫用。”我跟你講理,跟你探討,就是最好的解決問題的方式。
真正有力量的教育應該來自心理上的力量。無論父親,還是母親,能夠做到讓孩子發自內心地尊重自己,敬佩自己,愛戴自己,這就是最成功的教育。在孩子最為難的時候,遇到挫折的時候,父親若能夠以自己的見多識廣、開闊的心胸給孩子一些建議和指導,可以告訴他“這件事眼前是件大事,但你以后回過頭來看就不大了”,這就是在培養孩子的胸襟。父親要給孩子朋友般的感覺,做一個孩子人生的指路人。”
《心理撫養》讀后感 6
近期和先生共讀李玫瑾教授的這本《心理撫養》受益匪淺。在孩子的撫養上,我們都是新手,不斷學習與摸索。
李教授告訴我們家庭是人生的起點,家庭教育中父母的教育尤為重要。李教授曾研究犯罪心理,通過分析各種罪犯心理以及其相關的家庭背景總結出,很多社會問題其實都是人的問題,而那些犯罪者的問題都源于早年的養育,養育者不善養育將會對兒女造成不可估量的影響。
隨著經濟飛速發展,社會節奏加快,人們對物質追求越來越高,拼命追求更好工作更高收入,卻忘了對孩子優質的陪伴,尤其經濟欠發達的地區很多孩子成為了留守兒童。李教授研究發現問題青少年很多都是缺少健全的家庭結構,缺乏父母的陪伴與引導。
我曾經也是抱有這種觀念,覺得只有多掙錢以后才能讓孩子過上更好的生活,到現在才明白親自陪伴比給她掙錢更有價值。女兒至今三歲多,因為自己工作忙,前三年每一年都更換不同的親人幫忙照顧女兒,雖然是放在身邊養育,但真正的陪伴也只有周末。家里的`老人比較寵孩子,現在身上也寵出了不少毛病,到現在管教起來都有點不易了。這正是印證了李教授說的,前三年沒有建立足夠的情感依戀會相對來說更難管教孩子。已經錯過養育的最佳時期,如今三到六歲階段,希望能慢慢的彌補回來感情,當然,自己也要不斷學習與進步,優秀的父母才能養育優秀的孩子。
書里《心理撫養》在列舉和分析眾多研究過的案例后,李教授告訴我們心理教養重在“養心”,“養心”即認真養育孩子的心靈,首先剛出生時要給孩子的撫養接觸,這是在建立孩子未來的心理資本。同時也要考慮到情感,脾氣與語言等方面的心理撫養。情感的撫養是給孩子無假的愛,其中媽媽的愛不可戒斷也無可替代;脾氣的撫養是及時到位的照應,我們生活中那些脾氣不好的人很多都是生命初期被虧待過;語言的心理撫養則是耳邊人生豐富,書中李教授說“一個可愛的小話癆,意味著他從小就享受著多人的寵愛。”其實我們生活中那些生活在大家族里的人,一般社交能力也大都比小家庭里的人要強,大家族出來的孩子從小接收到的人生就很豐富。這三個方面給會給我們做父母的不少啟示,我們對孩子的撫養方式會直接影響孩子的親社會行為的發展,而我們父母一直強調的東西也會直接成為孩子的觀念。
另外,心理撫養同樣也重在“品行”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古人所講的道理到現在依然有學習價值,對孩子的教養最佳時期是人類社會行為的初始時期。好的性格會影響人的一生,性格不好會讓人生的路越走越窄。在這里,李教授告訴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有意鍛煉孩子的忍耐力,同時也要培養耐搓之心。呵護孩子父母容易做到,但磨練孩子對于父母來說則需要更多的勇氣與膽量。孩子的一生誰都無法預料以后會遇到什么挫折和磨難,我們要做有長遠目光的父母,出來到位的情感撫養以外,一定要讓孩子從身體上吃苦,到心理的耐苦,這是種更深遠的愛與付出。
同時適度的懲罰也是對孩子的一種保護,適度讓孩子遭遇痛苦和畏懼,孩子內心才會理解“敬畏”的含義。而“敬畏”是人內心重要行為底線的“防火墻”。所以,父母理應為保護好自己的孩子做更長遠的考慮。
書篇最后,直接告訴我們每個孩子三歲之后父母都應該適時對她說“不”,與人溝通,要讓孩子學會講理,互動。父母應幫孩子練就延遲性滿足,訓練誘惑,教孩子自我管理。與人接觸應該禮貌為先,與人相處時學會包容與分享,做體力之苦去練就堅韌意志,這里李教授教我們,孩子四歲之后就可以帶著跑步和學游泳了。《心理撫養》讓我受益良多,發現了自己很多撫養上的不足,希望未來路上不斷學習精進自己的相關知識,做個合格的媽媽!
《心理撫養》讀后感 7
心理撫養是一種全新的孕育兒觀念。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父母往往特別重視孩子是否吃飽穿暖,身高體重如何,是否活潑健康,把這些愛當成愛的全部,卻疏于了解,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從而導致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產生了一些難以逆轉的心理困境,尤其是進入青春期后,會出現拒絕交流、出走、頂撞、不合群、學習困難等問題。因此,這本書里給了我們很多新的.觀念。即心理撫養比物質撫養更為重要。心理撫養主要包括情感、性格、觀念、能力四個方面。父母必須參與心理撫養的全過程。
通過陪伴和關愛,獲得孩子的依賴感。進而獲得管教孩子立規矩的資本。家長通過參與孩子成長,進行情感撫育,教他做人做事。這種心理撫養比滿足孩子的物質需求更重要。父母親自陪伴孩子成長,比給孩子掙錢更有價值,我們不能錯過塑造孩子未來人生的最佳和最關鍵的時期。
《心理撫養》讀后感 8
讀完李玫瑾老師的《心理撫養》,作為父母開心的是希望是養育出一個能讓身邊的人感到舒服和幸福,能為社會做貢獻的人。但是從一個呱呱墜地嬰兒到長大成人,不是一朝一夕,而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從無知到博學,從無助到助人,從無心到有情。在這18年的成長中,父母的影響最大。所以很贊同李老師的觀點:“孩子從身體到心靈,都是父母造就的。孩子的心理問題和行為問題,都跟父母的行為或教育方式有關。父母就是孩子的一面鏡子,孩子的很多問題都可從父母身上找到影子。如果一個孩子心理有問題了,不是單單的讓孩子做心理疏導而是父母和孩子一起去,否則,問題永遠解決不了,只會惡性循環中”。3很多父母看不到自身的問題,因為絕大多數父母在找原因時,往往把好的行為和成功的行為歸因于自己,而把不好的行為和失敗的行為歸因于外部。社會心理學把這種現象稱為“歸因偏差”。要克服這種人性的弱點,人們就要善于反思。可有的人從來不反思自己的問題在哪兒,只會怪罪社會,怪罪他人,這也是心理不成熟表現。
1.自我反思
真正的心理成熟是什么?就是在處理各種復雜的問題時,人能夠不把緣由歸結于外部,而是從自身找原因。所以人要學會自我反思,先真正認識自己,再決定怎樣作為。因為很多時候,我們改變不了別人。自我反思還可以讓我們自我審視,明白獨立的自我是有價值的,然后選擇自強不息。所以希望自己做一顆向陽而生的向陽花
2.情感撫養
在人的成長過程中,親情陪伴比金錢重要得多。孩子早年最需要的不是家里有錢,而是一個溫馨的家。只要有父母在身邊陪著,哪怕家里并不富裕,孩子也會感到幸福。但是現實很多家庭做不到,所以小時候我們那一代很多都是留守兒童。父母不在身邊,但只要關注孩子的情感,也可以彌補的。不要太關注孩子的成績,那是老師關心的.事情。你每次打電話要問他:‘你上學快不快樂?老師喜不喜歡你?你和同學關系怎樣,有沒有人欺負你?’做父母的要關心這些,而不是只問成績。如果有人欺負他,你要給他出主意,要想辦法解決。實在不行的話,你要回去陪伴他。成績是次要的,這個才是最重要的。”父母是孩子天然的老師,其資格源于血緣,因血緣而對孩子產生責任感、愛、耐心和期待,并給予幫助。
情感讓人生變得豐富,讓愛你的人增多。當一個人經歷各種情感后就會知道,豐富的人生也會萬般辛苦,生活實屬不易,這時再看別人,哪怕是不認識的陌生人也會更有同理心。
3.性格培養
性格是一個人后天形成的社會行為方式。其中有三個關鍵點,后天形成、社會行為和行為方式。一個孩子養育中如果缺乏嚴格要求,沒有規矩,沒有界限,沒有形成行為規范,一旦進入更大的自由空間,遇到更多的選擇機會,就會因任性和肆意妄為而釀成大錯。一步走錯,就會讓人生步步錯位,這就是性格決定命運的原因。三歲之前有恩于他,從三歲開始立威于他。3~6歲是孩子的性格教養期。對3~6歲的孩子說不,用心說不,無言自威。父母有意地選擇一個時機,堅決地對他說“不”,以這樣的表現讓他明白哭鬧是最沒用的一種表達方式,他應該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如果我們遇事產生情緒時,不以鬧的方式,而是以溝通的方式取得彼此理解,這樣才能有效地尋找共識。所以,好好說話,體現的是一個人的家教水平,也是父母用心培養的結果。當你對孩子狠一次心,以后會省很多心。讓孩子在六歲前開始經歷體力之苦,他會一生受益。要重視孩子的性格培養,一定要讓孩子養成勤快、皮實、吃苦耐勞、經得住說、不輕易記恨的性格。
讀完《心理撫養》,了解到家庭教育的“天花板”是不教而善。父母能夠自律,認真工作,顧及家庭,愛學習,愛思考,愛在家里討論問題,孩子耳聞目睹就會潛移默化,不教而善。
愿自己成為一顆向陽花,向陽而生。2022,自律,閱讀,和孩子一起成長。
《心理撫養》讀后感 9
這是我讀的李玫瑾老師的第二本書,第一本是《幽微的人性》。《幽微的人性》主要講李老師作為犯罪心理學家對人性的理解和剖析,讓讀者能更加立體地看到人性的復雜性。其中有提到一些子女教育的問題,因為人的品行和性格主要都是在童年時期受父母和環境影響形成的,犯罪行為的原因也往往可以追溯到犯罪分子童年的經歷,但李老師在那本書中沒有重點講子女教育。所以當我看到她出了這本專門講子女教育的《心理撫養》,便毫不猶豫買下來。
讀完之后收獲很大,我覺得它是每一位父母都應該讀的指導書目之一。其實我不喜歡讀關于教育孩子的書,因為我認為孩子不是機器,每個孩子都不一樣,父母不可能也不應該像讀說明書一樣按照書上的內容去“教育”孩子。但李老師的書特別之處在于,她在書中并沒有過多教我們具體如何教育子女,而是通過很多真實的例子讓我們從一個更加宏觀和長遠的視角去了解孩子的成長過程。李老師的方法論講得很少,主要在構建理念,不斷地從各個角度讓我們認識到做父母意味著什么,孩子的成長需要什么。
摘取李老師書中講的.一段話:
“我想告訴所有戀愛中或初入婚姻的年輕女性:無論你的生活多難,你要想好,你有沒有時間和耐心去陪伴一個弱小的生命?若沒有,我建議你要慎重!不要輕易地懷孕!如果孩子在早年對誰都沒有形成依戀,那么發生心理異常的可能性就會增加。這種孩子容易出現冷漠、無情、殘酷等表現。他們的智力發展可能完全正常,但社會性發展容易出現問題,比如在與他人交往等性格方面出現異常。犯罪心理學研究發現,許多殺人惡魔冷酷無情的心態,往往源于他們在幼年沒有對撫養人形成依戀,或者在10歲前后失去了依戀對象。由此可見,母親的親自撫養是多么重要。”
李老師的這段告誡不僅適用于所有的年輕女性,也適用于所有現在在國家政策的鼓勵考慮是否生二胎三胎的女性。我個人認為,那些在催婚、催娃、催二胎的壓力之下仍然堅持自己的立場不動搖的女性朋友們非常值得大家尊重和佩服,因為她們懂得李老師上面講的那個道理,她們知道,如果自己沒有辦法給孩子最好的陪伴,那么就不要生孩子,這是對自己負責,也是對社會負責。
《心理撫養》讀后感 10
在現代社會中,人們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壓力和困擾,心理健康問題也日益突出。心理撫養成為了一種重要的方式來調節情緒、緩解壓力和改善心理健康。而通過閱讀心理撫養類書籍,我們可以獲取更多的知識和技巧來幫助自己更好地調節情緒和處理壓力。
心理撫養的重要性
心理撫養是指通過各種方式來調節和平衡個體的心理狀態,使其能夠更好地適應環境和應對生活中的各種挑戰。心理撫養不僅可以緩解壓力和焦慮,還可以提高個體的情緒和幸福感,促進身心健康的發展。而閱讀心理撫養類書籍,則是一種簡單而有效的方式來獲取心理撫養的知識和技巧。
心理撫養類書籍的特點
心理撫養類書籍通常會從心理學的角度出發,介紹一些有效的心理撫養方法和技巧。這些書籍通常會結合實際案例,通過生動的故事和細致的分析,讓讀者更好地理解和運用心理撫養的原理和方法。心理撫養類書籍還會提供一些實用的工具和練習,幫助讀者更好地應用心理撫養的技巧。
心理撫養類書籍的效果
通過閱讀心理撫養類書籍,我們可以獲得更多的心理撫養知識和技巧,從而更好地調節情緒和處理壓力。這些書籍不僅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認識自己,還可以提高我們的自我認知和自我控制能力。心理撫養類書籍還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情緒和需求,從而改善人際關系。
心理撫養類書籍的'推薦
在眾多的心理撫養類書籍中,有幾本經典的作品值得推薦。《如何高效撫養自己》是一本介紹心理撫養方法和技巧的實用指南,通過簡單明了的語言和生動的案例,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和應用心理撫養的原理。《心理撫養的藝術》則是一本關于心理撫養的理論和實踐的綜合性著作,通過對心理撫養的深入研究和分析,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心理撫養的技巧。
心理撫養是一種重要的方式來調節情緒、緩解壓力和改善心理健康。通過閱讀心理撫養類書籍,我們可以獲取更多的知識和技巧來幫助自己更好地調節情緒和處理壓力。我們應該積極地閱讀心理撫養類書籍,提升自己的心理撫養能力,從而更好地應對生活中的各種挑戰。
《心理撫養》讀后感 11
古人云“一日為師終身為父”,身為人師,就如同學生們的父母,要為孩子們計深遠,為他們性格、品格的形成負責。斷斷續續地讀完了李玫瑾老師的《心理撫養》,感受頗深,下面我談一下自己粗淺的理解。
這本書共分為7個篇章,作者開篇用案例來講述了家庭是人生的起點及家庭對一個人的成長的重要性,接著用兩個篇章來分析人的心理行為的形成、心理行為的發展與早期家庭養育和家庭養育方式有關;然后用兩章告訴讀者心理撫養重在養心教育,養心教育重在語言、情感、認知方式和父母的行為習慣等各個方面對孩子的影響;最后兩章闡述了在養育的過程中心理教養決定一個人的品行,一個人的性格決定著命運。全文用近幾年來的犯罪案例來剖析了青少年犯罪行為發生的原因及產生行為的家庭背景,采用邏輯推理的方式告訴我們在養育道路上的警示牌和正確的撫養應該是什么樣……俗話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看完《心理撫養》這本書才深刻的體會到這句話,一個優秀的孩子不是一天兩天形成的,而是父母長期的用心經營,并不斷完善和改變自己來啟發和引導逐步實現的。現在的社會普遍性的教育焦慮,關心孩子的學習成績,注重各種能力特長的培養,卻忽視了孩子的情感和性格的培養。一個人對人間悲歡離合的感悟能力以及他帶給別人和社會的感受將決定著他是否能夠回饋家庭和社會的重要因素。其實初為父母時,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在社會上能生活得開心快樂,在遇到挫折的時候能樂觀面對,遇到困難能迎難而上……但是隨著孩子上小學初中之后,更多的`家長是焦慮的聚焦于孩子的分數和名次。焦慮是一個人對事物的認知不清晰所產生的一種情緒,作為父母看完這本書會明白孩子養育并不會止步于哪一次考試,哪一次犯錯,而是一項伴隨自己一生的成長的探索之路。
為人父母,我們自己并不是一個完美的人。從書中能從自己身上看到父母對我們早年撫養的痕跡,從而形成了現在的優點和缺點。對于這些我們應該坦然接受,從中學習并不斷成長才能完善自己。也是在這種成長中不斷的修正自己的養育之路才能引導孩子的成為你想要的樣子。有人說“貴族是三代以上養出來的。”所以養人是人生的一種修行。
現在的孩子動不動就想不開,這都是從小嬌慣,家長從來不舍得吵孩子,一直順著孩子心理造成的悲劇。沒有一個人喜歡被批評,但批評的聲音卻有助于糾正我們的錯誤。在帶班的過程中,我也經常批評我的學生。這里有一段話值得學習,我可以說給學生聽:“很多人是不愿意被人批評。批評別人是一種得罪人的事。可是,如果你做錯了沒人說你,你就不知道自己錯了,也就不會引起重視和改變。這時,誰批評你好呢?那就是跟你最親的人。他敢說你是因為他愛你,不怕得罪你,真心希望你更好。你是我的學生,你做錯了,我現在批評你,以后你走入社會就不會再犯這類錯。總之,只有親人,愛你的人才敢說你。”
所以身為人師,我們要做好學生的心理撫養,讓他們成為一個人格健全的人,一個對社會有益的人!
《心理撫養》讀后感 12
“絕大多數父母都非常愛自己的孩子,為了孩子可以傾盡所有,辛苦照顧,投入錢財等,可就是這樣,有些孩子大一些就‘不認賬’,對父母不但不感恩,還一肚子的不滿,這讓許多父母非常痛苦,他們不明白這是為什么,其實這里有一個重要的事情被忽略了,他們只養大了孩子的身軀,卻因為不懂而沒有認真的養育孩子的心靈”。
這是著名的犯罪心理學家李玫瑾教授在《心理撫養》這本書里面的一段話,也是我看到感觸最深的一段話。當一個生命呱呱墜地,家人關注的只是孩子的吃喝拉撒,也就是身體層面的撫養。因為絕大多數的人都認為一歲以內的嬰幼兒除了哭鬧、吃奶就是睡覺,這個時候根本就不存在教育,這恰恰是一個巨大的家庭教養誤區。這個時期的嬰幼兒從母體被緊緊的包裹的子宮中來到這個世上,周圍沒有了任何包裹,他頓時就失去了安全感,他會通過不停的伸手動腳來去觸碰世界,感覺到邊緣尋找安全。所以孩子只有在母親的懷抱里面被緊緊的抱著的時候,聽到母親的心跳與哺育的時候他才是安靜的`,因為這個時候他覺得他是最安全的。曾經有這樣一個故事,二戰時期有很多遺留下來的孤兒,這些小嬰兒被放在保育所里面,每天有固定的工作人員為他們吃奶,換尿布,但是這些孩子還是有很多死掉了,他們并沒有生病,這是一直令很多保育員不解的地方,直到后來他們才發現,原來這些孩子是因為沒有擁抱與撫摸,沒有父母情感的交流,而產生了巨大的孤獨與恐懼,而這種無助的恐懼殺死了他們。所以,從出生后的每一天,除了身體的喂養以外,更重要的是孩子的心理養育,這也是他未來的心理資本。在孩子身體不斷成長的過程當中,心理的撫育是時時刻刻伴隨的,也是極為重要的,很多時候我們只看到養大了孩子的身體,卻看不到沒有長大的孩子的心靈。
心理撫養這本書是一本非常非常值得讀的書,是一本非常值得中國家長去仔細研讀的書。希望所有的家長能夠透過看到孩子90%的內在,從而養育一個身心健康的擁有美好未來的孩子。
《心理撫養》讀后感 13
《心理撫養》一書由公安部鼎鼎大名的犯罪心理學專家,李玫瑾教授所著。
今天剛拜讀了第一章的前6節,很多真實案例非常讓人揪心,早年正常的孩子,因為家庭教育缺失而逐漸走上犯罪道路,結局真的令人痛惜!本來可以非常美好的生命卻給這個世界的某一些人帶去災難,摧毀的不僅是自己的人生,更是他人的。
最有感悟的是明白了什么叫做:不教而善。
不教而善的`兩個條件:
1、孩子一直跟父母生活在一起
2、父母的言談舉止顯現的都是善良、正派,即父母本身就是非常好的人。有的父母非常自律,認真工作、顧及家庭,還愛學習,愛思考,愛在家里討論問題,孩子耳聞目睹就會潛移默化,不善而教。
誠如李教授所言:教育孩子不用天天查書,不用天天問專家,家長要花一點時間自我反省,想想孩子的表現跟自己有什么關系,自己給予了孩子什么,自己哪一種教育方式會導致孩子這樣。
養育的過程即時刻反思自己的過程,孩子是父母的鏡子,以人為鏡可以正自身。
《心理撫養》讀后感 14
最多體會的是:三歲以前對孩子一定給予滿滿的愛與呵護,讓他有安全感,建立你們之間的默契。養育的最佳時期是依戀期,父母與孩子的親緣,最濃時分就在依戀期。好好珍惜孩子的依戀,這是父母未來教育孩子的一種心理資本。同時也積攢了看護人的心理資本,將來你再教育他的時候,他才心甘情愿聽你話。
就像清朝末代皇帝~溥儀。他三歲登基,被所有人擁護,大臣見他下跪,太監低眉順眼,百般忍耐遷就,造就了他胡作非為,打罵太監,讓太監吃石頭,吃地上的臟物,以此為樂趣,他不曉得什么是同理心。后來給他請了老師也不管用,他總是有他的歪理。
后來周圍的人發現,有一個人對他說話特別管用,那就是他的奶媽王焦氏。當他又一次讓身邊的人吃地上的東西,因為那東西太監吃不下去他大發雷霆時,身邊的人悄悄地把奶媽找來了。他說:“我知道奶媽是小腳,她走不快,我會主動迎上去,看到奶媽我會撲到她的懷里,在她的懷里那是我最快樂的時候!”他在《我的前半生》里寫道:“奶媽不會講什么大道理,但她知道我發脾氣不高興了,所以來看我。她悄悄地問我:‘聽說,是你讓他們吃地上的東西?皇上,他們也是人哪,人怎么能吃下那些東西呀?’”這時,溥儀回答說:“我只是覺得好玩。”奶媽說:“可是我見不得這種事,如果你再這么玩,以后我也不敢來了……”聰明的奶媽言外之意是:“你要是哪天不高興,讓我也吃這些地上的東西,那我可受不了。所以我也不來了……”沒想到,這小皇上居然著急了,急忙喊道:“那不行,你得來!那我以后再也不讓他們吃地上的東西了。”
這段真實的寫照讓我們看到什么?第一,奶媽對小皇帝擁有獨一無二的約束和控制力,這是來源于她曾經的哺乳撫養,他們之間具有強烈的依戀關系;第二,這份能約束他、控制他的力量不是物質性的,不是強制命令式的,也不是滔滔不絕講道理式的,而是情感性的。所以,心理約束和控制力實質是一種情感的力量。
但要強調的是,這種因情感而形成的心理控制力具有形成的時間性要求和背景要求。只有在人完全無能無助時、陷入不能自主和自助的痛苦之中時,他人的耐心陪伴、及時呼應、不計辛苦地幫助他解除痛苦的過程,才有可能積累起這種情感力量,形成這種心理控制力。
六歲之前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階段,會影響孩子的一生!三歲之前有恩于他,從三歲開始立威于他,威就是威嚴。3-6歲就是給孩子立規矩,培養觀念的時候。父母在意并強調的東西會成為孩子的觀念。每天的生活連續起來就像一條潺潺流淌的小河,那么觀念就是這條河流不同場景的抓拍,每一幀畫面都是這條河流的標記。缺愛的心靈就像荒漠,心理貧困有時比經濟貧困更讓人絕望。心理撫養重在養心,一個體會過愛的孩子,才會愛別人,才會表達愛。受過挫折打擊的孩子才會有同理心,懂得換位思考。家長適當的'批評孩子,使其心理堅韌,抗錯能力強,不再嬌貴任性。現在社會好多孩子包括年輕人動不動輕生,跳樓,喝藥,跟事發者相關人物有關,也許是老師說了什么刺激了孩子,不否認老師有他的問題,但是家長一點責任沒有嗎?為什么孩子的心理這么脆弱?工作以后遇到挫折怎么辦?輕生并不能夠解決問題。所以心理健康,人格健全,比什么都重要。適度懲罰其實也是一種保護,自己懲罰總比將來別人懲罰要好。
父母不僅要給予全程陪伴呵護,更要鍛煉孩子的忍耐力,意志力,延遲滿足以及抗挫的能力。性格取決于后天養成,心理教育更要恩威并施。父母給孩子什么,孩子就會給別人什么。父母希望孩子今后做一個什么樣的人,就要以什么樣的方式對待他。
很多孩子出問題時會瞞著家長,為什么?因為家長對孩子不寬容、不民主,不能接納孩子。有的家長說:“我的孩子愛撒謊。”這意味著什么?孩子每次跟他們說真話,他們都持否定的態度,孩子以后就不敢再告訴他們真實的情況。要是家長能接納孩子的一切,即使孩子犯錯了,也能以合理的方式回應,孩子就不會這樣了。
貴族是三代以上養出來的。養人是人生的一種修行。你這一代可能是不完美的,但你可以通過好好養育下一代,讓下一代比你更好,然后形成滾雪球效應,代代相承得越來越好。而對成年子女要學會放手與接受。有人說,放手的愛,是母鷹親手將雛鷹推下懸崖那一刻的痛心與堅定。
最后我想說:誰都無法預測人的一生會遇到什么挫折或磨難。有長遠眼光的父母,在情感撫養到位的基礎上,一定要舍得讓孩子從身體吃苦,到心理耐苦,有意培養孩子的堅強性格,這是一種更深更遠的愛的付出。
《心理撫養》讀后感 15
初識李玫瑾教授,是2018年在百度上知道她的,聽她講授孩子家庭教育方面的視頻,很受感慨。
近日,又閱讀了李玫瑾教授的《心理撫養》這一本書,讓我受益匪淺,特別是封面的一句話,給我印象最深:“心理撫養比物質撫養更重要,性格比能力更決定命運”。
一個孩子出生后,我們應該怎樣對待他,怎樣撫養、教養和培養他,這本書給我們明確指出了全新的育兒理念,本書共分為7個篇章,李玫瑾教授通過三十余年的教學與研究發現,人的心理問題與早年的養育息息相關,書中重點從“心理撫養”和“心理教養”兩個方面闡述,告訴我們父母的陪伴、教育決定孩子的健康成長。
李玫瑾教授說:“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孩子的很多問題也能從父母身上找到影子”,所以,父母也需要成長、學習。
一、0—3歲,嬰幼期父母多給予關愛
當一個嬰兒出生后,作為父母就應當與孩子建立親密關系,通過喂養、換尿布、各種接觸,讓孩子感受到愛,雖然他暫時不會說話,不會表達,但他可以通過哭,通過氣味來感受和依賴親人提供物質滿足和心理滿足。
父母早期全心全意的愛與陪伴,是孩子生命最初的情感來源,也是孩子獲得安全感的保障。
父母沒把孩子帶在身邊,而是交給爺爺奶奶撫養,等到孩子大了,再接到身邊上學時,就會發現,孩子見到父母就像見到了陌生人,會緊張、拘束、害怕,心理距離會持續很久。
所以,不管多么艱難,孩子一定要自己撫養!尤其是孩子3歲以前,千萬不要圖省事,輕易把孩子交給包括雙方父母在內的任何人。
二、3—6歲,兒童期父母加強性格培養
三歲開始,孩子能夠行走,可以說出自己的要求了,會有一些不合理的索求,這時,家長可以對他無理要求說“不”,讓孩子逐漸掌握不同場合下各種行為的尺度與規矩。
父母需要對這一時期的孩子耐心地樹規矩,教會孩子表達與溝通,學會講理,學會禮貌待人,學會分享與包容。
這個階段非常重要,因為性格教養缺失,他在今后的`生活中,可能會出現各種問題。
讓孩子在六歲前開始經歷體力之苦,他會一生受益。要重視孩子的性格培養,一定要讓孩子養成勤快、皮實、吃苦耐勞、不輕易記恨的性格。
三、6—18歲,青少年期父母加強能力培養
隨著獨立意識與自我意識的不斷增長,孩子對父母有依戀之情,有些孩子會出現叛逆,父母一定要耐心和堅忍,記住“和善而堅定”的原則。
這個時期,需要培養能力。能力與個人的兩個因素有關:一是先天稟賦,二是后天努力。
所以,父母要與學校老師多溝通,多關注孩子在校的表現以及給孩子創造學習氛圍,投入教育資本,不斷提高孩子的能力。
四、18歲以后,成年人的自我修養
人一旦成年,許多事情就需要由自來獨立判斷或決定,孩子18歲以后,父母要學會放手,不能再替子女選擇和決策,否則,子女就會是“巨嬰”、“啃老族”。
所以,該放手時就放手,人只有在不斷成長中,才能長大。
書中很多案例給我們敲響了警鐘,父母的缺位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最大的問題,養育孩子這件事,并不是有錢就能解決好的,人在成長過程中,親情陪伴比金錢重要得多,只有家庭和諧了,孩子才能健康成長了,社會才能更穩定。
一個優秀的孩子不是一天兩天形成的,而是父母長期的用心經營,并不斷完善和改變自己來教育和引導逐步實現的。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這本書讓我看到了家庭養育的重要性,作為家長,要關注孩子的身、心、靈,多與孩子溝通,培養孩子堅強的性格,珍惜與孩子的相處過程,不斷自我完善,終身成長,只有大人好好學習,孩子才能天天向上。
【《心理撫養》讀后感】相關文章:
心理撫養讀后感(精選7篇)11-17
《心理撫養》讀后感(精選25篇)06-28
《心理撫養》讀后感(精選5篇)11-18
《心理撫養》讀后感(通用22篇)02-03
《心理撫養》讀后感(通用6篇)11-18
心理撫養讀后感范文(精選5篇)11-18
心理撫養讀后感(通用15篇)11-22
心理撫養讀后感范文(精選7篇)11-21
心理撫養讀后感范文(精選10篇)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