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劇的發生——讀《水滸》有感-初三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獲的東西寫一篇讀后感了。千萬不能認為讀后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悲劇的發生——讀《水滸》有感-初三,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神勇的一百零八將,就在歷史的嘆息中流傳著悲哀的結局。
《水滸》是一部動人的小說,講述了一百零八位綠林好漢與封建統治者英勇抗爭最終走向失敗的悲劇。可愛率真的李逵、英勇無畏的武松、身世可憐的林沖……無數英雄好漢都成了這次失敗抗爭的犧牲品,人們批評甚至咒罵著那一心想著招安的.宋江。
但是,這出悲劇真的是由宋江一人造成的嗎?
不,不是的,從秦始皇開始,皇權主義便在中國人的心中扎下了根。皇帝是至高無上的,任何人不得侵犯,這種觀念被一代代傳承了下去。到了漢武帝時期,中央集權的進一步實行,這種就在人民心中根深蒂固了,此后便很少有下層人民率先對統治者進行抗爭了。在這樣的思想觀念下,宋江便成了典型的犧牲品。他提不起任何力量去抗爭那高高在上的皇權,他只能選擇服從,選擇招安,這就是所謂的“愚忠”。但看看他麾下的好漢們,除了幾位激烈的反對者,便沒有人再站出來說話了。他們只是安靜地待命,在強權的消磨之下,他們喪失了自己的抗爭能力,只能接受或許他們不愿接受的命運。悲劇就在這些有血性卻沒思想的人群中產生了。
其實,梁山好漢們并沒有弄清自己抗爭的最終目的,他們以為劫富濟貧就可以為百姓謀求幸福。他們沒有看到,連吳用也沒看到,貧苦百姓在這樣的環境中是永遠無法翻身的,只有推翻這黑暗的政權,老百姓才能過上好日子。好漢們只看到了“小惠”,忽視了“大惠”,在這樣“短淺”的目光中,他們只能走向失敗。
許多人都把《水滸》當作反面教材。其實不然,在當今的中國,存在著一些不和諧的因素,但義無返顧地站出來維護公平正義的人還不多。我想,這也是我國在發展物質文明的同時,也要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的原因之一吧!只有精神思想發展了,社會才會進步,才能避免悲劇的重演。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聽著歷史的嘆息,也許現代人可以得到別樣的收獲。
【悲劇的發生——讀《水滸》有感-初三】相關文章:
英語測試發生的悲劇07-30
含笑的悲劇——讀《紅樓夢》有感09-07
寒假讀《水滸傳》有感500字12-27
小學讀《水滸傳》有感600字12-24
讀《水滸傳》有感250字(通用18篇)12-28
讀追風箏的人有感-初三01-10
讀《呼嘯山莊》有感-初三01-10
童年讀《水滸傳》說課稿11-04
讀《散步》有感01-05
讀《白求恩》有感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