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體》讀后感收獲與體會(精選96篇)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后感吧。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三體》讀后感收獲與體會,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三體》讀后感收獲與體會 篇1
超級神奇,我腦洞不夠大,很多東西都不明白,但是內心并沒有把它們作為科幻,二十作為現實世界和未來現實世界來看待。
作者的巧妙之處,就在于從現實生活找到切入口,然后毫無違和感地描述,講述,讓人感覺真實,卻又不可思議。
特別是第三部,那種宇宙環境不一樣,時間就差別萬分的感覺,讓我想到中國玄幻小說里地上一年天上一日得說法不是信口開河。那種高維向低維跌落的畫面,是永遠想象不出,又覺得嘆為觀止。那種大大小小的宇宙,那種藏在宇宙中的無數文明,那種黑暗森林體系法則,讓人感覺到宇宙生存的殘酷。任你曾經多么繁華,終歸于零。
看這套書,中間有過無數的感觸,奈何自己太懶,沒有寫下。現已看完,但思緒萬千,不知從何捋順,只好暫且結束。總而言之,強烈推薦,我這種物理盲的文科女,竟也深深喜歡此套書,我也不由得驚嘆。給文科人的一個閱讀忠告,一定要耐著性子看下去,不要覺得不懂就放棄,因為許多的不懂,在看到后面都會恍然大悟!就算有什么名詞弄不懂,那也沒有關系,腦洞大開是本書的特色!
話說,第一部我是看了兩遍才明白。后面兩部是連著第二遍的第一部一口氣看下來的。
《三體》讀后感收獲與體會 篇2
不知應該用什么樣的語言去描述讀完這本書的感受,只驚嘆讀者的想象力,可能也只有無限想象力可以與這浩瀚的宇宙共存。面壁者計劃、執劍人、黑暗森林法則三維思維甚至多維的空間切換…我好像脫離了現實,沉浸在作者的想象中,時或還帶入了自己的現實。
作者在恢弘的描述未來世界宇宙空間的時候,也在適宜的時候折射了許多現實。
在與三體對抗的過程中,不論是羅緝還是程心,他們在群眾心中的地位一直在兩極化跳動,人性訴求有著跳躍式變化以及人“烏合之眾”式的效應,這也是在現實生活中很常見的。
大劉在文中另一處寫到的人性也很打動我:“基因中與身俱來的特質,很難改變,選擇程心是必然的”,三體已經推算到了人類的選擇,或許很多事情不是冥冥注定,而是基因選擇。
文中還有多處視角的轉化,從描述人類個人的內心,到描述三體人的先進,當你還驚訝于三體高級文明的時候,三體文明突然被摧毀,視野轉向了更無垠的宇宙。
文中多處的物理學知識,讓純文科生的我讀起來有些困難,但作者對科幻世界的描述,又讓我們舍不得停下。
渺小的我們,希望能有豐富的想象。
《三體》讀后感收獲與體會 篇3
就這樣完了,戛然而止,意猶未盡,不知道人類未來的文明會遭遇到什么,未知才會無畏嘛,怕什么呢?很少看科幻小說,一看到偏理論的就想棄了,看著實在有些艱澀,好在后來小說情節到了高潮,興致上來,還是讀下去了。
這本書給了我太多的震撼。
“生存是其他一切的前提”這就是文明的游戲規則,首先要保證的是人類生存和他們舒適的生活,其余都是第二位的。為了保證自己的生存,就得迅速消滅潛在敵人,你必須時刻警惕別人的野心,隱蔽自己,消滅對手,誰暴露了,誰就是獵物。所以與美好的愿望相反,先進的外星文明,不一定具備與之相匹配的道德準則,面對人類自身文明的內部矛盾,奢求外星文明解決是治標不治本的,人類不可能作為一個整體與外星文明接觸,在后來三體文明也說明了自身文化的短板,總之解鈴還須系鈴人啊。
人性終究沒有變化,無論在何處地球和其他恒行星以及宇宙,關于極端主義和責任感以及愛……永遠是存在的。僅以讀者角度來看,我們并不能真實的知道自己在同樣的情況下,會做出哪種決定,尊重你也尊重自身。
還有很多瞬間的感受未來得及記下就消散了,如夢初醒,煙消云散,留下不少驚嘆。
《三體》讀后感收獲與體會 篇4
從《三體》到《黑暗森林》,之中有很多描寫革命斗爭的都聯系上了時期,雖然發生的事件都是以未來和現有科學理論為材料,但其中對錯誤的斗爭方式和時期的黑暗事件的諷刺異常明顯。我是個90后,沒有親身經歷過2019年時期,從歷史了解到的,是關于那十年間的許多在現在看來是荒唐的事!而作者換湯不換藥的描寫讓我們更為接近地接觸到那一段沉重的歷史。
革命需要血的代價。在“地球三體運動”一章中,描寫了一群地球叛軍(說是叛軍可他們的思想也是想把地球變美好,可是他們的思想太負面了,居然認為人類無藥可救必須滅亡!)信仰三體文明跟廣大人類唱反調。如果說一切事物的結局就是毀滅與虛無,人類終將消亡,地球終將步入末日,宇宙終將走向無盡黑暗。那最終有什么意義呢?還是說本來就沒有什么意義,其中演變的過程才是永恒的真理?宏觀上去想,沒有什么是永恒的!就如那個可怕的“農場主假說”:一個農場里有一群火雞,農場主每天中午十一點來給它們喂食。火雞中的一名科學家觀察到這個現象,一直觀察了近一年都沒有例外,于是它也發現了自己宇宙中的偉大定律:“每天上午十一點,就有食物降臨。“它在感恩節早晨向火雞們公布了這個定律,但這天上午十一點食物沒有降臨,農場主進來把它們都殺了!
剛讀到這一段的時候,我的后背冷汗直冒!太可怕了,如果真的存在高維的生物拿我們當雞看,就如上帝一般,那么人類的所有文明豈不是都是笑話!
之后想想,嗤笑一聲,這不是杞人憂天嗎?就算真的存在,也不能夠是人類的腦袋能夠想象出來的場景,那跟現在,真的是太遙遠太遙遠……
有如史強那般的現實樂觀主義才是我們要學習的,對生活的態度。畢竟跟那些以紀年級的時間單位相比,人短短一生幾十年連滄海一瓢都談不上吧?偏偏現實中連這些都不珍惜,不可學。
《三體》讀后感收獲與體會 篇5
《三體》中也有聯系到世界末日,特別是描寫了獨特三體人的末日,一群可以脫干身上的水變成纖維的三體人,科技中掌握中子等其他微觀領域人類科技領域未曾接觸的部分。“三體文明”在末日中痛苦掙扎時,接收到傻傻地球文明的純真尋友信號,如同在沙漠脫水的人遇見一汪清泉,那對生的渴望的執念無比堅定。隨后輕松運用超技術鎖死地球人的基礎科學,三體人龐大的宇宙艦隊開始向地球進發……
之后《黑暗森林》中三體艦隊入侵太陽系探測器那個水滴型跟地球太空艦隊的戰爭,那才叫情節起伏!不同文明等次戰爭的格斗,水滴的無敵形態深深烙印在讀者心間!也血淋淋地告訴我們,落后就要挨打!地球應對外星入侵的“面壁計劃”一個一個被破壁,人類最后的希望一點一點破滅,真揪心!最后一位“面壁者”羅輯,曾傾向三體文明,第一個意識到宇宙文明的殘酷和法則,以暴露自身宇宙坐標這一無疑是自取滅亡的行為迫使三體艦隊停下死亡的腳步。三體系列第二部《黑暗森林》最后的結局以人類的威脅勝利和三體人的妥協應該說是比較曲折完滿的。人類最終沒有消亡,讀完后也松了一口氣。
也引起了我們反思,我是一個和平主義者,難道無論科技如何發達,文明如何先進都有戰爭的存在?都有軍事的存在?
從《三體》的構想中,答案是肯定的。不過我也佩服作者的推導能力。從幾條基本原則出發,去推測之后的事情,厲害。宇宙的總體資源恒定不變。文明的數量很多而且日漸壯大。技術的發展和大爆炸。以及猜疑鏈的存在。最終把宇宙構想成一黑暗森林,每個文明都是持槍的獵人,每個獵人都必須小心謹慎防止被其他人消滅,人類傻傻地向外發出致命的信息,吸引了嗜血的獵人來襲!呈現的弱肉強食……
《三體》讀后感收獲與體會 篇6
晚上望著廣闊的天空,我都會想象在距離我們4.25光年的三體世界發生的趣事。
因為我剛讀完劉慈欣的《三體》,對那個三體世界很好奇。讀完這部小說,覺得那個想象與現實結合在一起的文學世界,在我的大腦里產生了獨特的趣味兒。在這部小說中,我最敬佩三個人:艦長張北海、艦隊長老丁儀和面壁者羅輯,因為他們沒有用精神勝利法與三體抗爭,而是用像一招致命的日本劍道見法與三體斗爭,每個人都給了三體一記重擊。
就像大人們說正在因失敗而哭泣的小孩子一樣:“別空想,別哭,不然啥事也干不成。”但很多人都在空想中錯過機會,從而沒有辦好事,我覺得這就是在飄忽不定,時高時低的劇情后面的道理,讓我們去重新了解這個世界的秘密。
劉慈欣是個沉穩機智的人,他的書可以讓人有不同的感受,對我們(包括大人)都有一定的啟發,所以我們要多看這種書,做個沉穩機智的人。不能向權勢低頭,要保持自己的觀點。不要自欺欺人,為了自己的虛榮心做一些愚蠢的事。
《三體》讀后感收獲與體會 篇7
第一次讀《三體》是在五年前,只記得讀完之后久久不能平靜,并且嘆為觀止,五年后,回想起來,只記得文革、葉文潔和降維打擊了,很奇妙地又重新翻開了這個漫長的故事,紛至沓來的細節有的與記憶重合,有的卻像未開封一樣引人入勝,與第一遍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
跟著三部曲主角們經歷現實與想象的融合,亦真亦幻。作者劉慈欣真的很會講故事,人性剖析的尤為透徹,其知識面之豐富之專業不得不叫人五體投地。真善美在他的筆下活靈活現,卻又不能以片面去評斷某個人物代表某種品質,因為每個人物都是千層白面根本無法用一個詞語概括,就如亂世梟雄,總會有一些影響歷史的關鍵人物,看完書又會覺得,無論誰處于那個位置,結果未必就不同,所謂殊途同歸,那些決定命運的時刻,將整個宇宙的歷史都改寫了,但又怎么知道它就不會如此呢?
文中對大場面的刻畫展示了宏觀宇宙的博大,對細節的把握又展現了平常人類的渺小,樣樣都被作者拿捏自如。當我掩卷三部曲之后再來回憶,發現我的記憶好似真的經過了成千上萬年的腐蝕,對于地球往事已模糊不清,僅僅記得那是一個漫長的鋪墊,鋪陳冗長卻不沉悶,那些動人心弦的橋段就不再贅述,一百個人會有一百種解讀和唏噓。或許我更喜歡的是地球之外的故事,以廣袤的宇宙為背景,雖然深不可測,卻又充滿了殘忍的浪漫,以宇宙為尺度的毀滅實在太令人震撼了!星球的毀滅僅在咫尺之間,毀滅即創造,這也許就是宇宙的美學。而生命,確實是一個奇跡,說它是偶然中的必然也對,必然中的偶然也好,它脆弱又美好,堅韌又殘酷。宇宙的生滅周而復始,也可能真的不只存有一個宇宙。空間可以翹曲,而時間并不存在,只因參照系的不同,才有了對時間的感知,大宇宙的奧秘和深邃,繁星的升起與隕落,包括四維碎片,歌者,三體運動,越是稀奇莫測的事物越讓我充滿好奇和探索欲。
小說里的人物覺得二維化的太陽系像極了梵高的星空,不過后來,那只剩一片漆黑,看完整個宇宙的幻滅,感覺對生命更添敬畏,更想珍惜這滄海一粟的浮生,有人活得跌宕起伏,有人過的平淡乏味。在無限的宇宙廣度下,眾生不過如蜉蝣一般朝生暮死,無論如何,能夠處變不驚的生活,大約就不枉此生了。
《三體》讀后感收獲與體會 篇8
星辰大海是無數少年的夢,望今夕,科技改變了命運,夢想化作了現實。從曾經的給時間以生命,到如今的給歲月以文明,人類憧憬著一次又一次的夢幻,暢想著數百年后的未來,生存在這紛繁的塵世。
危機紀元來臨之初,納米科技堪稱世界之最,這種能讓人類大規模躋身太空的技術被外星文明所窺探。身處三顆恒星周圍的他們,早已對惡劣的生存條件有了一定的抵御能力,但行星大限將至所帶來的毀滅迫使他們成為黑暗森林里的獵人。
三體艦隊探測器“水滴”的侵入,以摧枯拉朽之勢將人類引以為傲的艦隊用最原始的方式一掃而盡,提前做好預警順利逃亡的兩艘幸存者卻被人們當成叛徒,只能在人類文明和三體文明的聯合絞殺下駛向茫茫星海,尋求一線生機。
幸而有人能夠突破人類社會思想和道德的束縛,力求光速飛船,憑借強大的信念和過人的能力給人類文明帶來一絲希望,但故事的結局卻沒有因為這一小插曲而發生逆轉。“弱小和無知不是生存的障礙,傲慢才是”,降維打擊之下,光錐之內的一切都化為了梵高的星空“巨畫”。只有一艘飛船逃了出來,可這個飛船的主人卻幾度以愛的名義將人類世界推向深淵,親手將拯救人類的唯一辦法扼殺于搖籃之中。
如今,那個世界已經過去了18903729年,塵埃落盡,萬物歸于時光之中。故事結束了,搖籃里的人終究還是沒能逃離命運,人性終是摧毀了屬于他們的小世界。
思緒飄回現實,在現代社會,人類如同造物主一般俯視著整個世界,卻無從得知茫茫宇宙中是否有其他文明像我們看待蟲子一樣看待我們。第三宇宙速度要多久才能被人類的飛行器所駕馭,我們無從得知,光速更是遙不可及,被限制在太陽系的我們只能偏安一隅,活在繁雜之中。
我們都是陰溝里的蟲子,但總還是得有人仰望星空。為了文明的傳承,多少人性遭到破壞,又有多少科學失去色彩,生存明明有更好的方式卻因圖一時私利而互相傷害。思索一番卻又覺得無可避免,就像永遠達不到烏托邦,沒有完全公平,那就必然會發生斗爭。既然無法逃避那就只能潔身自好,在做好自己的同時盡量維護人性的美好。《三體》的故事絕不可展開在現世,更不能以愛的名義來毀滅。
牛頓曾說“我可以計算天體運行的軌道,卻無法計算人性的瘋狂”。愿警鐘長鳴,眼光應以長遠為重,視野應以高遠為榮。品一場人性的真善美,才是一切的起點。
《三體》讀后感收獲與體會 篇9
在五天的假期里,我用四天的時間讀完了《三體》。
關于想象力文學的閱讀方法
最近在《如何閱讀一本書》中我重新習得想象力文學作品的閱讀方法:一、不要抗拒想想文學帶給你的影響力,二、不要去共識、主旨或論述,三、不要用適用于傳遞知識的、與真理一致的標準來批評小說。
在這種閱讀指導下,不再走走停停對一些話語做出自己的揣測、記錄自己的理解,這次我只是隨著作者的思路,在這些文字里想象,唯一的障礙是有些陌生的物理名詞,但是影響并不大,搜索之后都很快能夠理解,所以在整體思路上沒有太大的影響。于是,自2018年4月開始讀起這本書,2021年5月初,我才第一次真正讀完這本書。
《三體》讀后感收獲與體會 篇10
《三體》一共有三部,第一部似乎更多地在回顧歷史,第二部在現代社會中,而第三部是對人類而言的遙遠的未來,在這個未來,存留不多的人再次檢視自己的文明留下的痕跡,也按照人類社會的文明規律做出了自己的選擇。
而我覺得支撐起三部的支架,是宇宙社會學和人類的文明。
宇宙社會學的兩個公理是:第一,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第二,文明不斷增長和擴張,但宇宙中的物質總量保持不變。其兩個重要的概念是猜疑鏈和技術爆炸。在這種情況下,既有地球文明,亦有三體文明,還有整個有一片片黑暗森林的宇宙。
人類的文明,一開始是人類之間的欺詐、陰謀,后來是人類之間的愛,使得故事一層層展開,一層層延續。而宇宙社會學的公理揭示了地球文明、三體文明消逝的原因,引導著最后的結局。
羅輯、維德、云天明,他們是看穿宇宙與人類文明的人,雖然看透卻無法拯救整個人類文明,最后在釋然中走向人生終點,終究歸為滄海一粟;程心,是有些人類母性之愛的人,一生在責任、愧疚、茫然中度過,被命運拋向榮譽的制高點或制低點都由不得她,或許是因為她一次次的錯誤選擇導致了地球文明的災難,就如她所想“或許正是她的這種愛使自己的孩子們墜入深淵”。但是也正如關一帆所說:她做出了地球文明最好的選擇。而程心與關一帆,也在最后的平靜中離開自己的小宇宙,選擇成為大宇宙中的滄海一粟。
在讀《三體》的過程中,我看到了神話、歷史、現在與未來的交織,看到了零維、二維、三維、四維還有文中沒有描繪了出的以及我現在想象不出的十維宇宙的交織,還有愛、陰謀、謊言、欺詐、敬佩的交織。
我在剛讀完這本書的兩個小時之內,無法從震撼中走出,這種震撼卻又恰似某種平靜,就如“在這個小小的生命世界中,幾只清澈的水球在零重力環境中靜靜地漂浮著,有一條小魚從一只水球中蹦出,躍入另一只水球,輕盈地穿游于綠藻間。在一小塊陸地上的草叢中,有一滴露珠從一片草葉上脫離,旋轉著飄起,向太空中折射出一縷晶瑩的陽光”。
而這個可能會是宇宙歸零后存在的唯一生命。
但此刻如此平靜。
即使成年,仍希望以后讀更多科幻作品
我很久沒有讀科幻小說了。
以至于在讀完《三體》后,感覺就像很久沒有仰望星空一樣。
或許是因為以前總覺得,幻想只屬于童年。
當然,在遠離科幻小說的過程中,我也常去電影院看一些科幻類的電影,但是它們給我的感覺總比書籍帶給我的要少很多。
我們在知曉自己不想成為怎樣的人之后,不斷摸索,尋找自己想成為的樣子。
在這個飛速變化的時代,答案或許就在那個想象的未來中。
《三體》讀后感收獲與體會 篇11
寒假里,有這么一本書讓我愛不釋手。那就是有劉慈欣寫的長篇科幻小說《三體》,這本書獲得了科幻小說最高獎雨果獎,作者也成為獲得該榮譽的亞洲第一人。
《三體》這本書講的是天文學家葉文潔在文革期間經歷劫難,被帶到軍方絕秘計劃紅延工程里,葉文潔以太陽為天線,向宇宙發出地球文明的第一聲啼鳴,取得了探尋外星文明突破性進展。三顆無規則運行的太陽主導下,四光年外的三體文明,百余次毀滅與重生,正被逼迫不得不脫離母星,而恰在此時,他們接受到了地球發來的信息,對人性絕望的葉文潔向三體人暴露了地球的坐標,徹底改變了人類的命運。
這本書讓我覺得人一定不要放棄想象力,如果人沒有想象力,瓦特會發明蒸汽機使工業革命到來嗎?如果人沒有想象力,愛迪生會發明電燈給世界帶來光明嘛,如果人有想象力,萊特兄弟會發明飛機,實現人類像小鳥一樣,在天空飛翔的夢想嗎?所以我們現在要好好學習鍛煉自己的想象力,長大了才能擔負起建設祖國的職責。
《三體》讀后感收獲與體會 篇12
當翻完《三體3》最后一頁,也昭示著我終于看完了這部近百萬字的科幻巨著。即使不愛看科幻,也不得不為其中天馬行空的想象力所折服。即使常提醒自己不要高估人性,也不得不為展現在黑暗背后的人性光芒。縱使從文本角度來講,也不得不佩服作者在寫作時所呈現的完美閉環。
《三體》,雨果獎“最佳長篇故事”獲獎作品。雨果獎被稱為科幻界的諾貝爾獎,是世界科幻界最具權威和影響力的世界性科幻大獎之一。劉慈欣是第一位獲此殊榮的中國作家。
《三體1》從文革講起,地球文明與三體文明首次對話。以汪淼為主線,通過三體游戲介紹了三體這一外星文明及其對人類的威脅。《三體2·黑暗森林》則講述了地球人的面壁計劃,以羅輯這一集齊了面壁者與破壁者于一身的科學家為主線,闡釋了地球人為對抗三體進行的種種努力。《三體3·死神永生》則講述了地球人在與三體文明的斗爭中,發現了宇宙之中更加恐怖的真相。這一部以程心這位民選執劍人為主線,講述了人類的種種錯誤選擇最終使整個太陽系被毀滅。
從人物塑造方面來講,三體里的男性角色更加寫實,汪淼的存在感最弱,感覺主要是為了引出三體。羅輯應該是最受歡迎的男主角了,他從一個生活放蕩不羈的科學家變成了忠于職守的執劍人。章北海和維德給我一種他們是同一類人的感覺,都是為了達成目的無所不用其極的人,如果加上女性角色,袁文潔也如此。如果一定要說最討人喜歡的角色,大概只有大史了,忠于職守,意志堅定,又比較有性格魅力。
女性角色除了袁文潔,其他人都感覺沒有什么性格魅力。莊顏雖美,卻像掛在墻上的畫,缺乏真實感。程心是著墨最多的女性角色,自帶毀滅屬性的圣光。艾AA是未來少女,性格有點像性轉版起點種馬文男主,生活上放浪不羈,卻一心一意“唯愛”程心。
論閱讀感受,一部比一部更令人驚奇,看完真的無比佩服作者無窮的想象力和把自己的幻想化為故事的能力。
作為很少看科幻的讀者,第一部小說的時代背景實在太容易使人代入現實。加上我本人應該也是暗黑宇宙學隱形支持者,看第一部的時候真的膽戰心驚。就好像三體世界真的存在,而我們遲早被他們奴役或消滅,就像人類殘忍地殺害或圈養奴役其他動物一樣。這樣的被害妄想癥,可想而知這閱讀體驗多么的“致郁”,直到看完一半,猛然驚醒,這是科幻啊,怎么可以當真呢,自此才加快了閱讀進度。第一部我覺得最特別的地方,除了三體這個世界的設定,還有作者以游戲的方式向人類最聰明的一群人介紹三體這個外星文明,游戲設定的人物全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古代和現代各領域的大家。這種寫法很特別,有點像流行的無限流小說。
第二部應該是我最喜歡的一本了。這部的設定圍繞面壁者計劃展開,講述了人類種種對抗三體攻擊的辦法。這些方法對于想象力比較匱乏的人(如我)來講有點天馬行空,看得時候會覺得拖沓,但當水滴出現,終于明白前面長長的鋪墊只為這一刻令人窒息和絕望的精彩部分!看這一部的時候,我關注了一下這本書的小說結構,發現它竟然是首尾呼應的,形成了一個閉環結構。看第三部的時候稍微留意一下,發現它也是如此,穿插在這本書里的“時間之外的往事”在結尾處解開了謎底。
最后特別想談談羅輯的暗黑宇宙學制衡之法,如果有人看過教員制衡美國原子彈的故事,一定會覺得羅輯的制衡之法似曾相識,用一句話概括大概是它山之石可以攻玉。還有面壁者計劃,讓人馬上響起翔宇男神那首詩“面壁十年圖破壁,難酬蹈海亦英雄”,而最后一個面壁者也果真找到了問題解決之法。
小時候看電視劇,每當主角命懸一線,各處支援也早已被拖住,總是在想怎么才能讓他/她安全脫身呢?我是絞盡腦汁也想不出來,于是就期待劇情的發展,這樣的次數多了,發現當所有已知條件都無法滿足時,導演往往會安排一個“變數”出現,或者是偶然出現拔刀相助,或者是早已布局只是埋線頗深,這時候露出真面目來。羅輯的制衡之策也是如此,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因為我看的為數不多的科幻還都是劉慈欣的短篇小說,所以沒有辦法把《三體》和其他科幻小說做對比。但單純從故事的想象力來講,真的令人望塵莫及。
碎碎念:
由于第一部和第二三部中間脫節了幾個月時間,導致第一部的主角名字都忘了,真是尷尬。其實也可以從探討人性之惡和人性之善的角度講一講,從小說里涉及到的藝術作品講一講(達芬奇的蒙娜麗莎和梵高的星空),或者云天明與程心的相愛相殺(我送你一顆星星,你送我去三體)和云天明的三個隱喻故事講一講,或從小說里豐富的文化背景講一講……但本人貪大求全熱衷概括,所以只能寫出這種不倫不類的讀后感。上半年的大部頭,推薦。
《三體》讀后感收獲與體會 篇13
在陸陸續續地看了很久之后,終于把《三體》讀完了,所以就蹭熱乎趕緊寫了篇讀后感來紀念一下。
早在遙遠(bushi)的初中年代就對這本書有所聽聞,一直也想。但都是想想而已,第一次真正捧起這本書讀,是在高三吧,某次考完試后為了放松自己,借了班里書柜里的這本書,那天有陽光,有燥熱,在只有我的教室里,我讀著這本書,享受著高三甚至高中都為數不多的愜意時光。聽上去很美好,遺憾的是,其實第一次和它的相遇并不美好,它的開頭描述了一些文革時期的事情,文字美麗卻詭異,直接導致了我從心理到生理的不適,讀完幾章,匆匆放下,不斷反胃,淚流滿面,甚至一度讓同學以為我生病了,說起來挺好笑的,哈哈。但是就是這樣一個不美好的遇見卻讓我上了頭,以后的每次考試,我都會享受一至兩個小時和它的“約會”。但是終歸是學業繁忙,最后還是高考完才讀完了第一部。
好了,回憶到此結束。接下來說一些正經不正經的讀后感吧。很神奇地,我對它的三部曲的看法都保持著“乏味—上頭—震撼”的一個模式,尤其是第二部。但它的魅力就在于主要熬過了最開始的枯燥,后續真的會讓人不愿意放下書。在我看來《三體》探討了很多很多,除卻公認的核心科幻之外,更核心的是對人性的剖析,我不止驚訝于作者的知識廣度,想象力豐富度,還有他對人性認知的深度(主要是,和我對人性的理解契合了)。三部曲,說相關也相關,說不相關也不想關,因為每一部都圍繞了不同的主角書寫,但是講的又是同一件事的不同發展階段。《三體》能讓這么對人喜歡真的不無道理。讓我說別的方面,鑒于知識儲備不夠,就不獻丑了。我還是說說里面的愛情吧,其實我覺得這里面除了第二部里的愛情還算美滿,其他的愛情都挺讓人唏噓的。特別是第三部,看得我心肌梗塞,先是一往情深,一味付出。后來又是差之幾步,失之千萬年,讓我難受得不行,實在是受不了這種陰差陽錯的錯過。具體的就不劇透了,另,寫到這,回顧一下好像也不算是篇讀后感,更像是自己的一些感想,其實是想寫些什么高大上有內涵的書評的,無奈知識匱乏,能力有限,獻丑了哈。總之呢,還是非常推薦大家去讀這本書的。
《三體》讀后感收獲與體會 篇14
《三體》這本書,簡直堪稱中國科幻小說的奇跡。
這本書分三本講述了在未來,三體人用各種手段去攻擊地球,最后卻被一粒光速的智子擊中而滅亡。三體人剩下的軍隊則封鎖了地球人的科技,還在太陽系放下了一個二維平面并讓它迅速擴增,讓整個太陽系變成了一副二維的畫最后,整個銀河系只活下來了僅存的兩個人和一個名叫智子的自主意識機器人。
這一本書,仿佛是一個非常偉大的作家下功夫寫的。可是,你不知道,這幾本震撼全世界人的書,竟是一名電網工人寫的!
這個人叫劉慈欣,是一名國家電網的工程師,他從1999年開始創作科幻小說,至今已出版短篇小說三十余篇,長篇小說五部,還為中國確立了一個科幻小說的新高度!
他并不是有多聰明,只是他善于學習;他并不是有多厲害,只是他用心了,思考了;他也并不是有多少條人生的捷徑,只是他努力了或許,這聽上去很簡單,可是,你永遠也想不到這一路上的辛苦。
有一個著名的科學家,讓他的學生們每天做一件指定的事,十天后,這個科學家問他的學生們有沒有完成任務,全班幾乎都舉起了手;一個月后,他再次問這個問題,只有一半的人舉起了手;半年后,他再次問這個問題時,只有幾個人舉起了手,一年后,他又問了這個問題,結果只有一個人舉起了手。后來,這個舉起手的人也成為了著名的科學家。他為什么取得了勝利?因為他刻苦學習了,還堅持了,人生中,還有什么比這更重要呢?
今天,你努力了,堅持了嗎?
《三體》讀后感收獲與體會 篇15
每當我們遙望漫天星河,陷入對宇宙的無限遐想時,你可曾想過,此時外星文明正在暗中觀察著我們的一舉一動?
一部書讓我對宇宙充滿了好奇和思考,我沉浸在了作者對宇宙無盡的想象中。這部書就是《三體》,作者憑借著豐富想象力單槍匹馬打開了中國科幻界的大門。
這部書,使我的眼界開闊了,我對宇宙的了解不再是"門外漢"這個級別。
從剛開始發生在文革時期的"紅岸基地工程"到"古箏計劃",再到后來的"面壁計劃",最后到尼采向世界發出"上帝已死"的宣告,都無不展現出一種磅礴氣勢,這氣勢勝過鯤鵬。閱讀時,我仿佛在欣賞大劉為我們展開的宇宙畫卷,上面有三體文明,地球文明,三體艦隊,唐號,青銅時代號,奧爾特星云其科學邏輯之縝密,細節之逼真,非常人所能比。
書中一句話引起了人們對探索宇宙更深處的思考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個文明都是帶槍的獵人可見探索外星人是否存在之類的問題未必是件好事。
書中紅岸基地工程時期,葉文潔用當時地球上的最大能量向宇宙深處發出了信號,幾年后竟真有回復,但內容卻是不要回答!不要回答!看到這里我不免大吃一驚,而后來在書中也找到了答案,這一危險舉動不僅僅是對葉文潔有影響,更是對地球文明的生存與毀滅起決定性作用。所幸的是,地球并沒有因為那次的位置暴露而被別的文明發現并毀滅。
我想親眼看看這宇宙中的一切是怎樣運行。想看地球是怎樣自轉,又是怎樣繞著太陽公轉的;想看一顆行星是如何在太空摩擦生熱,又是怎樣墜毀于黑洞的;想看月球的冷光如何照射到地球,又是如何成為神話傳說中的背景的一切都引起了我的好奇,從此,我不再淺薄。
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
《三體》讀后感收獲與體會 篇16
今天我與大家分享的書是劉慈欣的《三體》。剛入手這本書的時候我只知道是一本科幻的小說,很好奇為什么這本書的評價如此高。劉慈欣,1963年6月出生,山西陽泉人,其代表作為《超新星紀元》、《球狀閃電》、《三體》三部曲。
《三體》是劉慈欣創作的一篇科幻類長篇小說,由《三體》、《黑暗森林》《死神永生》組成。《三體》小說中融入了大量的物理學理論,并加以延伸。2015年8月23日,劉慈欣憑借該小說獲第73屆雨果獎最佳長篇故事獎,這是亞洲人首次獲得雨果獎。10月18日,憑借《三體》獲第六屆全球華語科幻文學最高成就獎,并被授予特級華語科幻星云勛章,值得一提的是該等級勛章只有獲得國際最高科幻獎項雨果獎和星云獎的作家有資格獲取。
故事要從上個世紀60年代說起,那時美蘇爭霸,兩國在外太空探索上展開了激烈競爭。中國也不甘示弱,開展“紅岸工程”。女主人公天文物理學家葉文潔也加入了該計劃,當時基地的科學家都覺得他們的設備功率太低,即使向宇宙中發射信號,就算有外星人回復他們也接收不到。沒想到,八年后的一天,她收到了一名叫三體星人的回復。當時葉文潔目睹父親慘死,自己又屢次被陷害,對這個世界已經徹底絕望。葉文潔向三體人發出了求救信息。從此開始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三體人派了一個叫智子的東西來到了地球,鎖死了人類的科學發展。葉文潔號召了地球上一群對人類社會不滿的人組建一支三體組織,成員都是社會精英。當各國政府意識到這些人類的存在以后,進行了剿滅。在審判過程中,了解了三體文明,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人類文明與三體文明根本不在一個等級上,在三體文明眼里,人類就像一只蟲子。后來,人類開始進行防御計劃,選定四個面壁人,其中三個都是非常厲害的人物,第四個面壁人是叫羅輯的年輕人,為什么要選擇這個人呢?在四個面壁者的防御計劃中,其他三人都被三體文明破壁,只有羅輯成功制定了防御計劃,讓三體文明感到震懾。這個年輕人是唯一一個威脅,并獲得了短暫的和平!羅輯的這個防御計劃,就是黑暗森林法則!
首先,三體問題本身就是一個深邃難懂的天體物理學問題,由這樣一個問題引出的一個全新的世界,這樣的世界會產生一種什么樣的文明,這本身就充滿了吸引力。第二,科學的發展是否有上限,人類對世界的探索和旅行能否突破太陽系的范圍?小說的內容讓讀者對這樣問題產生思考,作者的對科技的發展充滿幻想,并非完全的胡說八道,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第三,我們的頭頂就是星空,恒星之間漫長的距離以光年為單位。天體的誕生與毀滅以億萬斯年為記錄。至今為止,我們所知道的,擁有生命的星球只有地球,而地球上擁有生命的時間也不過短短的數億年而已。人類是否是宇宙的唯一寵兒,宇宙是否還有其他生命的存在?
《三體》中作者透過科學的角度來審視人性、道德、信仰等方面。在人類面臨危機和災難的時候,會提出各種各樣殘忍的解決方案。為了生存,一次又一次的做出選擇。同時《三體》又賦予我們足夠的想象空間,基于天體物理和量子物理真的可謂天馬行空,嘆為觀止!
劉慈欣近乎完美的把中國5000年歷史與宇宙150億年現實融合在一起。將中國科幻推送世界頂峰。如諾貝爾文學獲得者莫言所說:劉慈欣的小說,有非常深厚的修養和準備。他利用深厚的科學知識作為想象力的基礎,把人間的生活、想象的生活融合在一起,產生了獨特的趣味。
《三體》讀后感收獲與體會 篇17
讀《三體》的時候正好在改論文,每天白天改論文改到沒感情,晚上打開小夜燈一臉好奇的看書,想知道接下來發生了啥。(下班一條龍)
剛開始的時候覺著物理名詞太多了,有點無聊,后來讀到射手與農場主的故事,好像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有點害怕,又覺得很有意思。射手的故事是神槍手在靶子上每隔10cm打個洞,生活在靶子平面上的微型生物中的科學家發現,它們的世界每隔固定距離有個洞。農場主的故事是農場主養了一群火雞,每天上午十點喂食,火雞中的科學家通過一年的觀察發現每天上午十點食槽會被填滿,它宣布了這個發現。可是當天上午十點食槽沒有被填滿,因為當天是感恩節,所有火雞都被抓起來殺掉了。我想會不會地球只是更高等生物的擺件兒?會不會有非常多的未知和超自然力?
未被探明邊際的宇宙中有眾多星系和智慧文明。這些智慧文明藏匿于宇宙深處的一個個角落,彼此不知道對方的存在。宇宙像一片黑暗森林,黑暗中藏著很多獵手,他們不敢暴露自己的存在,因為一旦暴露,信息接收者一方面可能由于爭奪黑暗森林中的資源消滅暴露者,一方面可能由于無法確定暴露者是否對自己的生存有所威脅而決定率先動手消除潛在風險。而在黑暗森林中可能有很多獵手同時接收到了信息,那么暴露者幾乎必死無疑。
地球文明被三體文明發現了,三體文明發展程度遠高于地球文明,那是一個在成千上萬次行星毀滅中延續文明的高度紀律化和科技空前發展的文明,而地球文明更像是一個詩情畫意充滿想象甚至不懂宇宙規則,敢在黑暗森林中點火照明的小孩子。地球文明將被三體艦隊在400年后消滅。
羅輯,作為破壁人發現并證實了宇宙的黑暗森林理論。在三體文明對地球文明產生重大威脅的時候,他通過布設宇宙中恒星級氫彈的位置,建立起暴露三體文明位置的威脅,逼迫三體艦隊退回并撤除智子封鎖。此后近百年間,羅輯成為面壁人,坐在地上對著墻壁守著三體文明位置發射平臺按鈕,他要讓監控著整個地球的三體文明看到他冷峻堅定的目光。他為地球文明爭取到了寶貴的發展時間。
章北海,一個堅信地球文明將失敗的失敗主義者。當成為恒星級戰艦執行艦長的那一刻,他實施了逃逸行動,并與前來追擊的四艘恒星級戰艦共同在三體“水滴”擊潰地球太空艦隊的戰爭中幸免于難。五艘戰艦未能躲避爭取生存權的博弈論,最后相互攻擊,存留下一艘追擊戰艦,作為人類文明的一顆種子,在廣袤又黑暗的太空中漂流著尋找新的居住地,也探索著太空中的未知科學和生存博弈理論。
程心,圣母滅世。程心在一個個關鍵的時間節點秉持著把愛的光芒散布人間的原則做著一個個錯誤的決定,把人類文明推到了絕境。她當選面壁人的五分鐘內,三體文明發動了攻擊摧毀了所有發射平臺,在發動攻擊到攻擊到達的兩分鐘內,她無法下決心暴露三體位置,從此地球文明只能聽憑三體文明擺布。如果說這次當選面壁人是因為全體人類支持她,她只是一個人背了鍋。那么接下來她阻止光速船艦發展,可以說憑借一己之力切斷了人類文明逃走的后路。這個人物形象多次對故事發展產生重要影響,可是總是讓愛壓制住理性,毫不理智。我覺得她能活下來都是由于有好的隊友帶著。(看到她在三體進攻的時候把發射遙控器給扔出去了,我生氣的關上手機深呼吸勸自己平靜)
我覺得《三體》故事宏大可是構思又很精巧。想起來小時候很喜歡看儒勒·凡爾納的《神秘島》《格蘭特船長的兒女》《八十天環游地球》,覺得很有趣,以前的科幻小說是在荒無人煙的陸地上憑借自己的雙手創造生活、歷經艱險,有很多奇妙的未知。而這些科幻小說的元素早就變成了現實。現在在我們看來很不切實際的空間站、光速飛船、星際戰艦以后會不會也實現呢?
《三體》讀后感收獲與體會 篇18
每當我抬起頭來仰望星空,我總會想到那一本震撼我的書——《三體》。
這是一本要揭開神秘宇宙的書,作者以不一樣的文筆,向我們展現了一個不一樣的世界,各種各樣的宇宙,讓我們不由得想到:這一切真的會發生嗎?
在這本書中的外星世界,并沒有外星人的長相,也沒有外星人的世界,只有他們強悍的科技。他們猶如一個神一般,將一個質子展開,刻上電路,使它變成一個智能AI。這是人類不敢想象的,更可怕的是,他們竟然用這一個小東西鎖死了人類的科技,難道,人類在宇宙中真的只是蟲子嗎?
到現在人們還沒有證明外星人是不是真的存在,但是如果外星人真的存在的話,我們已經落后了。人類發展至今,連宇宙的一點影子都沒有看見,更別說去翱翔宇宙了,如果真的有三體星系,如果真的有這樣的未來,我們會怎么樣呢?是顫抖嗎?是恐懼嗎?是逃亡嗎?在這本書里面,并沒有明確的說出,但是在最后一章,可以說明那是人類的態度,末日來了,一切都被鎖死,什么都做不了了,那不是皆大歡喜嗎?那不就可以享受了嗎?反正又沒有人管,那是一個人類的墮落,這也是一種扭曲的人性,沒有恐怖,也沒有殘忍,只有一種放蕩的失望。
但是最后那位警官所說的話也讓我驚嘆,蟲子哪有滅亡的時候?是啊!你能滅絕蚊子嗎?你能滅絕蒼蠅,我們都不行,那是因為蟲子有一種頑強的力量,雖然弱小但也可以支撐,雖然無力但也可以生存,這不就是人類正能量的態度嗎?這不就是人類的道德嗎?道德不一定是高尚,不一定是偉大,也不一定是成功,道德也可以是一種堅持,一種頑強,難道不是嗎?
我從這本書里又讀到了一些新的東西。
在復雜的世界里,每一個人都在盡自己的職責。這是我在讀書時所產生的感受,三體人在為自己的種族負責,科學家在為自己的研究負責,警察在為自己的人民負責……宇宙其實就是在攀登責任的階梯,宇宙其實就是這樣,其實宇宙的本身也是很的有序。但是,宇宙的熵會逐漸增長,有序度會逐漸下降,本來一切都會有序的圍繞一個點,但是這個點也需要依靠,但是總有一個人將要面臨最后的負責啊!但是宇宙的資源是有限的呀!每一個種族被負責,每一份資源就會被減少,但是這還沒有計算不正常的情況,就像三體人那樣,他們生活在沒有順序的世界里,誰也不知道今天有沒有太陽,誰也不知道現在是早上還是晚上,誰也不知道意外和明天誰會先來,他們必須對自己負責,所以,外星人入侵地球,可能真的不再是科幻電影和科幻小說了,可能會真的成為未來。
《三體》這本書可能為我們揭開宇宙的一層面紗,值得好好品讀。
《三體》讀后感收獲與體會 篇19
今天我把從高中二年級就開始讀第一部的三體全冊都讀完了,記得讀這套書一共經歷了三年的時間,以至于我每次要開始看的時候都要努力地回想之前的情節,甚至要去翻翻書才能想得起來。雖然如此,我還是每次都能回憶得起來之前的情節,也許是因為這本小說我對它的印象比較深吧。
其實,看一本書,或者一套小說,應該是要連續的讀完的。這樣才能將前后的情節連貫起來,更加準確地了解各個人物的特點和小說的主旨大意,也更能獲得情感上的共鳴。但也正因為我斷斷續續地讀了兩年,每次都要回憶,所以我對這本小說的印象應該會比較深刻了。
整套小說描寫了地球文明從現代開始,一直到宇宙即將坍縮的末日,時間跨度達到上百億年,主題非常宏大,構思也是非常的精妙。這是一部硬科幻,小說中所描寫的所有,似乎都和我們現在所生活的世界息息相關,都似乎是從現實世界衍生的,完全有可能發生的事件。同時也不得不嘆服作者的知識淵博,身為工程師的劉慈欣,從計算機和物理學,到政治和美學藝術,都在作品中展示了他對這些領域的了解。在我看來,如果沒有這些深入的積累,這部作品是寫不出來的,十分佩服。
我從小就對天文和科幻十分感興趣,小時候也是無數次“模擬”太空基地和飛船等太空科幻元素,也有過無數次的對星空的幻想。在《三體》中,我幾乎享受了我所期望它有的所有科幻元素,不僅如此,這些科幻元素都基于現實的世界,這讓這部作品看起來似乎是一部史書,是以幾個地球生命的視角來記錄整個宇宙的發展史,向讀者一步一步地揭露了宇宙的險惡面目和文明發展的艱難。
但它又不僅僅是一部生硬的科幻,作者又將主人公的感情心理和成長歷程,地球文明對道路的選擇以及對道德的重新認識等等觸人心弦的元素融入了其中。讓我看完之后回味無窮,這其中既有對時間的無情的感慨,又有對太陽系人類道路選擇的惋惜。這部作品似乎從哲學的高度重新讓讀者認識了一遍宇宙。我們生命的意義是什么?時間是無窮無盡的嗎?文明的高度能有多高?在生存和道德面前我們應該如何選擇?
可以看到,太陽系人類的文明無論如何掙扎,都逃脫不了毀滅的命運,這也是大多數人的命運,真正能夠擺脫這種命運的人,都要先擺脫人類的道德約束,先認清現實的殘酷。這里有一個爭議很大的人物——程心。有很多人對她的評價不是很好,認為她在擔負人類命運的時候總是會做出錯誤的決定,“短視”、“自私”、“婦人之仁”等不好的詞語都被加在了她的身上。而我認為,這責任遠遠輪不到她來背負,就如“執劍人”那次轉折說來,那種選擇并不是程心做出的,而是所有贊成程心擔任執劍人的選民所做出的選擇,也就是,那是全體人類的選擇。在我看來,即使沒有程心這個人物的出現,地球人類也會選出第二個程心,這種結果并不是程心的錯,而是人類的錯誤。是當時人類幼稚、天真的想法和社會文化所導致的必然產物,說白了,也就是人類種族的特性所致,這怪不了任何人,但與任何人都有關系。如果說程心有什么錯的話,那就是她不能知錯而改,在維德履行承諾的時候,她不能吸取教訓相信維德一次,而是繼續相信自己的判斷。
有時我會想,如果維德能夠代替程心的位置該多好,或者程心能夠擁有像維德一樣的果斷和正確的思維判斷,那樣他或她都會引導太陽系文明走上正確的道路。
但是這是不可能的,如果程心像維德一樣,在一開始云天明也不一定會喜歡上她,也就不一定能夠送給她星星,她也就不一定能夠獲得啟動星環集團資金,后來也就不一定能擁有研發光速飛船的資源了。
總之,即使太陽系文明能夠一直發展下去,最終也是要面臨毀滅的結局,到了時間的盡頭,只有死神能夠永生。
以上。
《三體》讀后感收獲與體會 篇20
你有幻想過外星人入侵嗎?你有曾幻想過宇宙中還有別的文明存在嗎?當我們處于興奮狀態時,思維的大門會不經意間打開。
《三體》一文主要講了三體人鎖死地球的基礎科技后入侵地球的故事,內容豐富有趣,又嚴謹,令人深思。
《三體》是一部科幻小說,與其他間類作品不同的是,它簡潔有力。用柔情優美的文字去表達嚴謹的科學。不論是三體問題還是人生的一次次厭倦。《三體》里的每一章節都值得思考。
吃飯,睡前,還是洗漱。里面的故事情節一波三折,足以讓我心神不定一整天。
里面的三體問題尤其出類拔萃。我開始思考這一問題,當我得出答案是,我似乎悟出了什么。這無規律,無征兆的三顆太陽。可以被看做成生活中的坎坷,三體人也可以扮演我們的意志。在無數次的爆炸中,我們的精神開始進化,最終擁有了生物的特異功能。我不由得欽佩作者的潛能,也從中讀出了作者與生活競爭到底的非凡耐力。
或許,多情的文學也能隨意變化成物理。在頭腦風暴中,一切,皆有可能。
《三體》讀后感收獲與體會 篇21
讀書,最重要的不是讀它的表面,而是要走進作者深處的靈魂。這是我閱讀《三體》最深刻的感受了。
記得讀完《三體》,是在一個平凡不過的周日。那時,我對整個世界的認識,早已經歷滄海桑田的變化。
故事情節很長,我就不再多說。震撼,史詩,早已充斥我的內心,揮之不去。主人公羅輯,一個再平凡不過,再現實不過的普通人,他被社會綁架的事實令人悲傷,但他潛在的與內心深處的無畏與超然,造就了兩百多年的輝煌轉折。無論結局如何,這一點,令我欽佩。
第三部的主人公程心,多次站在僅次于上帝的位置上,為了對人類的愛,與勝利和人類文明的延續擦肩而過,譜寫了一個個美麗的遺憾。正像羅輯所說,“人類之所以遲遲沒有發現黑暗森林理論,是因為人類有愛”。是啊,感情用事,一直是人類的弱點。真正能做到不論恩恩怨怨的,自古至今,又有幾人呢?
當然,最令我難忘的,還是本書的點睛之筆——黑暗森林理論。這是一個史無前例的對費米悖論的解釋,那縝密的思維和精煉的推理,足以斬平一切偵探小說。那句“如果他發現了別的生命,能做的只有一件事:開槍消滅它。在這片森林中,他人就是地球,就是永恒的威脅,任何暴露自己存在的生命都將很快被消滅”,至今還在我的大腦里交織,碰撞更加精彩的火花。
《三體》,是一座科幻大廈無比堅韌的基石。我相信,在《三體》后,一定會有更加精彩的大樓。
《三體》讀后感收獲與體會 篇22
三本厚厚的《三體》被我反反復復地翻看了四五遍。為何?只因為喜愛與擔憂!
在《三體》中,三體人在4萬光年外苦苦掙扎——在三顆無規則運行的太陽主導下,他們經歷了數百次毀滅與重生。惡劣的生存環境逼迫他們逃離母星,尋找其他能生存的星球,而恰在此時,他們接收到了地球人葉文潔發來的邀請函——請外星人去統治地球。從此,地球文明與三體文明開啟了長達400年的對峙……而最后三體文明既沒有統治地球,地球文明也沒有戰勝三體文明。他們都在宇宙黑暗森林獵人的打擊下,雙雙煙消云散!
書中的三體人稱呼我們地球人是“蟲子”。我們是“蟲子”嗎?!我在震驚之余,只能默認。是啊,我們不是“蟲子”又是什么?在科技水平高于我們數百倍的文明面前,我們可能連“蟲子”都算不上,愚昧無知的人類還有什么好猖狂的呢?
《三體Ⅱ》中說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個文明都是帶槍的獵人,他們都必須隱藏自己的位置,不讓其他文明發現。一旦發現其他文明,只有一個選擇——舉槍而殺之。美洲印第安人在科技先進的西歐人面前,手無縛雞之力,成為待宰“牲畜”。晚清閉關鎖國,妄自尊大,于是東方巨人被帝國主義堅船利炮打得曳兵棄甲、遍體鱗傷。千百年的歷史告訴我們:科技落后不僅要挨打,而且有亡國滅種的危險。
在《三體Ⅲ》中,因為程心的愚昧——她禁止維德領導的空間曲率驅動和暗物質的研究,所以導致整個太陽系在黑暗森林中獵人的一張小小卡片——“二向箔”打擊時,束手無策,坐以待斃。整個太陽系變成二維的平面畫。人類文明、地球文明、太陽系文明都不復存在。嗚呼哀哉!這就是不重視發展科技的惡果。
而最近的華為事件也為我們敲響了警鐘,一個沒有核心科技的國家是很難贏得他國尊重的。新中國從一窮二白開始,用“兩彈一星”挺起了中國的脊梁,繼而用幾十年的時間,發展科技,強大國防,改善民生。但是,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我國的某些高端科技與發達國家還有不小的差距。以最普通的手機、電腦為例:我們還受制于別國的操作系統,我們還沒有制造出與別國抗衡的芯片,我們所作的只是在別人的基礎上修修補補,我們沒有自己的知識產權,我們將自己的利潤大部分支付給他們……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我們的政府在行動,我們的學者在努力,我們的人民在等待。但如今有些媒體大氣力、大篇幅地宣傳明星結婚、離婚、緋聞……讓娛樂成為主流,讓偶像成為唯一,讓現在的青少年很少了解、崇拜那些真正的國家英雄。這就是現在很多中小學生的理想是長大當明星,而不是成為科學家的原因之一。我們真的應該靜下心來好好想一想:民族偉大復興,我們到底需要什么?
身為新時代的青少年,我們應與時代同行,擔負起歷史賦予的使命,做出正確的選擇,秉持雄心壯志,壯我巍巍中華。
《三體》讀后感收獲與體會 篇23
聽說,光明中的靈魂最好看了。
——題記
午后,遇見久違的陽光。難得的愜意中,輕輕翻開《三體:黑暗森林》,讓每一個字沐浴在溫暖的陽光中,繼續那宏大的冒險。
當陽光照到“三體”
《三體:黑暗森林》的封面暗藏深意。上方是絢爛的星云,暗示著宇宙美麗的假象,而在下方,才是它真實的面目——黑暗森林。深藍的碎裂冰鏡,映射著布滿黑色條紋的星空,一些星星掙扎著從黑暗中出來,看了一眼真實的宇宙,又驚恐地熄滅。一個男人,赤著雙臂,站在冰面上仰望星空,眼中充滿向往和恐懼。那分明就是人類文明,在宇宙的黑暗森林中匆匆熄滅了身旁的火堆,在黑暗中瑟瑟發抖。他不敢再向宇宙探索,生怕一點點外溢的信息,就會引來一個帶槍的文明。宇宙的本質竟與它的表面一樣,不見陽光,終日黑暗。
當陽光照到“劉慈欣”
劉慈欣是科幻文學界的大佬,他一個人單槍匹馬,把中國科幻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世界上,能與之匹敵的也只有阿西莫夫等人了。他寫了許多科幻小說,每一篇都由科幻折射出人性。《三體》中蘊含了劉慈欣對所有人性的看法和推測,責任、道德、獨立、愛……每一種人性都被放大到整個文明的層面上。宇宙對人性的考驗,在劉慈欣的筆下被表現得淋漓盡致。他埋下無數個細節,隱藏在海量的文字中,每處細節在邏輯上互不沖突,卻又關系到《三體》整個劇情的走向。能寫出這樣的文章,劉慈欣絕不只是在文學上有很高的造詣,他一定在物理學、心理學、社會、政治等領域深有研究。他將這一切都融入了宇宙。
當陽光照到“羅輯”
羅輯是《三體:黑暗森林》最主要的人物,劉慈欣在這個人物上費了許多心思,塑造了一個高維上立體的形象。他在危機紀元初是一名大學教授,在社會心理學方面稍有成就,便玩世不恭。但葉文潔給他暗示了黑暗森林理論,即使他沒有悟出,卻也成了三體世界唯一要殺的人,他從此便擔當起了拯救文明的責任。他成為了“面壁者”,負責計劃如何抵抗三體艦隊。他明白,責任在降臨前是不會征求自己意見的,但他仍選擇逃避,用特權隱居在北歐。五年后,聯合國逼迫他履行面壁者的責任。很多時候,責任是被逼出來的,負責所需的能力也是如此。這一逼,羅輯就找到了對抗三體文明的辦法——通過太陽增溢反射廣播三體星系坐標。在三體探測器封鎖太陽后,他又發現可以用“油膜”遮擋太陽,使之發生“閃爍”,從而廣播三體星系坐標。他在最后與三體文明直接對抗,以此要挾,成功建立了威懾關系。他完成了一個偉大的責任。可以說,羅輯讓黑暗森林透進了一絲陽光,哪怕只是照亮了很小一部分。
書的影子漸漸變長,陽光慢慢變成橙色。看著絢爛的天際,我想起了書的結尾:
“太陽快要落山了,你們的孩子居然不感到害怕?”
“當然不害怕,她知道明天太陽還會再升起來的。”
《三體》讀后感收獲與體會 篇24
我熱衷于科幻小說,從小就喜歡這些讓人有無限遐想的作品。
幾個月前我在圖書館讀完了《三體》。最近偶然看見有同學在看,便忍不住買了一本重讀。
再次翻開《三體》第一部,我先看見了渺小的人類文明與三體文明的生存競爭,面對突如其來的生存危機,我們似乎只能孤注一擲。在這里我們共同建立了一條準則,引述如下:
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個文明都是帶槍的獵人,像幽靈般潛行于林間,輕輕撥開擋路的樹枝,竭力不讓腳步發出一點兒聲音,連呼吸都必須小心翼翼:他必須小心,因為林中到處都有與他一樣潛行的獵人,如果他發現了別的生命,能做的只有一件事:開槍消滅之。在這片森林中,他人就是地獄,就是永恒的威脅,任何暴露自己存在的生命都將很快被消滅……
準則的關鍵詞是“猜疑鏈”和“技術爆炸”,直白說就是:你搞不懂對方文明是否友好,抑或科技爆炸式發展是否會讓對手文明在短時間內超越你!因此生存的制勝關鍵就是盡量縮短攻擊時間,必須先發制人!
這個想法簡直自私到窮兇極惡,可怕至極!在這種理論下,自己想要活命,似乎只能大開殺戒!在放眼不同的文明體系時,不能帶有人類的“通病”——情感和人性,難道我們可以為了自己的生存讓自己的良心活受罪?!
我瞬間感覺三觀顛倒,星空都扭曲變了樣:璀璨的外表之下,是血海寒芒,《三體》第二冊主人公羅輯從此患上了嚴重的星空恐懼癥……天哪,我們最終會成為冷血的殺戮機器嗎?
再翻開第三部《死神永生》。
寫作背景不再是那個渺小脆弱的液體星球,而是整個宇宙,那片閃著寒芒的星空,人類的種子逃了出來,再加上之前的叛逃人數也不過5000人。太陽系遭到了致命的黑暗森林打擊,消滅我們的只是一個很卑微的高級文明!地球是很原始落后的文明,感覺公司計算,僅僅銀河系的文明總數,都可能有數以百萬計!
主人公最后發現了一個可怕的事實:宇宙的結構被不同文明之間的戰爭毀得差不多了,要重頭開始,就是再回到那個大小為零、密度無限的原子,那種尺度下時間與空間是沒有意義的。在那個無限之前,一切都不復存在了,它既是開始也是結束。故事結尾處,為了重啟需要的第一變量,能量守恒,任何有質量的物體都要拿出來,隨后主人公一行人坐著飛船離開了超空間,走向死神……
所謂“死神永生”就是這樣吧,一切都不復存在。我們是如此的渺小,是星空暗流中的一粒浮塵……
手顫抖著放下書,看向窗外。
晴天依在,歲月靜好,所謂的末日,根本不曾存在。
追逐自己的夢想,充實自己一生,才是我最終的答案。
《三體》讀后感收獲與體會 篇25
《三體》是我國科幻小說作家劉慈欣所寫,是一部文學巨作。主要講述了距地球4。6光年的三體行星的文明,正在對面在地球上的葉文潔以太陽為中心向宇宙發出一次啼叫,被三體主席行政官所接收,三體艦隊全力向地球進發,地球上玩兒三體游戲的人,成為ETO(地球降臨派),ETO們希望三體文明的到來,而首領正是葉文杰。經過一系列思想、武力斗爭,以程心進入小世界,太陽系二維化而告終…………
《三體》共分為三本——《三體·I》《三體II。黑暗森林》《三體III。死神永生》從文革到威懾時期,再到面壁計劃,又到遷居澳大利亞,最后又是云天明的三個故事,這些事情發生,人們早已失去人性,因為被智子監視,人類科技被封殺,地球就如案板上的魚,而三體智子和ETO則像一把刀,人們只能坐以待斃!
其中最壯觀的是太陽系被二維化的場面,就像梵高的星空,又美麗又壯觀,可這背后又殺了多少人,毀了多少?
為什么會出現異ETO,還不是人們過分從地球獲取資源、石油、煤、淡水、可燃冰…………如此寶貴的資源,貪婪的人類卻還不知足,天上地下,動物植物,還有什么是人類毀滅不了的?
三體是個警告,對人體來說是個提示,請銘記!
《三體》讀后感收獲與體會 篇26
地球文明、三體文明、歌者文明、歸零者、面壁者、破壁人……一幅宏大的宇宙圖景浮現在我的眼前。
最近,我讀了一部90萬字的書《三體》。《三體》共三本,分別為《三體》《三體II·黑暗森林》和《三體III·死神永生》,由劉慈欣所著,作者獲得雨果獎。本書同時入圍星云獎、軌跡獎。
本書故事大概是這樣的:葉文杰因經歷劫難對人類失去希望,組織叛軍讓三體人降臨,來對付人類。叛軍之外的人也發展了太空艦隊應對三體組織,但這個太空艦隊連三體世界中小小的強互作用力宇宙探測器——水滴都打不過。最后當黑暗森林威懾結束時,人類選擇與敵人同歸于盡。末日打擊逃出來的程心和AA放棄生命,為宇宙重啟貢獻力量。
這本書教會了我許多道理,但我認為最有意義的是最后人類以為二向箔(一種使高維空間降至二維的武器,打擊后任何生物都將死亡)是友好的信息,白Ice(人名)提醒的那句話:“弱小和無知不是生存的障礙,傲慢才是。”
故事中人類因驕傲而失敗的事有很多,如人類自以為是,把水滴(三體人的常規武器)和二向箔當成和平的象征,卻未加防范。
生活中就有一次我因驕傲而失敗的例子。我第一單元考試取得了100分,我還是潛下心來認真考了第二單元,又取得了100分。這時我開始沾沾自喜起來,也變得非常傲慢,覺得拿100分很容易。后來第三單元,80分。第四單元,76分,連連失敗。面對不爭氣的分數,我后悔萬分,當初太不謙虛認真了。
《三體》中描繪了一個奇幻瑰麗的未來世界,但最有意義的是其中的道理。傲慢是無知的產物。希望大家不要傲慢,保持謙虛。
《三體》讀后感收獲與體會 篇27
人們在基座旁發現了一塊小小的石碑。它幾乎被野草完全埋沒。碑是那么小,與其說是為了紀念,更像是為了忘卻。上書:紅岸基地原址。
《三體》簡述了外星文明與人類文明的事。在這本書中,劉慈欣完美地把中國五千年歷史與宇宙一百五十億年現實融合在一起。其中,《三體》以游戲的方式呈現,將歷史串聯,不同的朝代,不同的國家,不同的人物,但目的都相同,為了拯救他們所在的文明,讓人們不再受亂紀元嚴寒酷暑的生活,不斷尋找恒紀元出現的時間。而真正的三體判年則有三個派別:降臨派、拯救派、幸存派。
可如果存在外星文明,那么宇宙中有共同的道德準則嗎?往小處說,這是科幻迷們感興趣的話題,往大處說,它可能關乎人類文明的生死存亡。這是一個很有意義的問題。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初的國內科幻作家是傾向于肯定回答的。那時的科幻小說中,外星人都以慈眉善目的形象出現,以天父般的仁慈和寬容,指引人們這樣迷途的羔羊。但在我們的印象與理解內,外星人并不和善。況且“人之初,性本善”之說在人類世界都很可疑,放之宇宙更不可能真的皆準。
給我印象最深的人當屬葉文潔,一開始,我并不以為她是主要任務,但也是她,給紅岸基地帶來了貢獻,在進入紅岸基地數年后,她成為了第一個讀到來自宇宙另一份世界信息的人類。而這信息,來自距我們最近的恒星系,半人馬座三星。當我讀到這處時,我的呼吸都滯住了,我看任何一本書籍,都從未如此緊張過。她十分不幸,父親慘死,母親疏遠,丈夫去世,最后到了晚年,連唯一的女兒也離她而去。
一開始,她為了生存,留在紅岸基地,那意味著她將一輩子都有可能出不去。曾經人類文明的命運就在她一念之間。她如果按下發射鍵,發射源將被定位,地球將遭到入侵。以上是半人馬座三星回復人類的話。但葉文潔痛恨人民和黨,于是她按下了信息發射鍵。是的,她回復了。卻又在下一刻按下了終止鍵,轉動方向桿改變了天線指向。正在飛往太陽的信息是:到這里來吧,我將幫助你們得這個世界。我的文明已經無力解決自己的問題,需要你們的力量來介入。
我不知道她當時心情如何,但慶幸的是,她并未那樣做。在她一念之間,就能改變人類以及人類文明的去向。
后來,三體世界與地球叛軍之外的人進行了第一次聯系。信息閃現了兩秒,僅有五個字“你們是蟲子”!在這漫長的人類文明中,人們竭盡全力消滅蟲子。但它們并未滅絕。把人類看做蟲子的三體人似乎忘了一個事實。蟲子從來就沒有被戰勝過。而人類文明也在無數人類的影響下一直進行。
《三體》讀后感收獲與體會 篇28
《三體》這套書,我很早就買了,但是鮮有時間去看。終于迎來了寒假,我就可以肆意看了!
這是一套科幻小說。這套書的作者叫劉慈欣。這套書在國內外多次獲獎,可以說是中國科幻界的頂峰了。小說的情節跌宕起伏,令人十分過癮。這套書也有很多比較現實的哲理,比方說,適者生存,弱肉強食,還有一些比較難以懂的理論,我看了許多次才看懂。比方說“文明保持擴張,宇宙質量不變”等。
三體的第一部主要是講在地球文革時期的事情。主角之一,葉文潔取得了和外星人“三體星人”的聯系,由于人類的種種暴行令她失望,所以她最終成了全人類的叛徒,于是,地球就爆發了三體危機。
這部書,是很經典的一部科幻小說,但是我卻從其中讀出了類似《思想品德》的感覺。哲理穿插于故事情節之中。文中的叛軍“地球三體組織”的很多成員,都是因為對人類污染,破壞地球的暴行而感到憤怒與絕望從而成為叛軍。這雖然只是一部小說杜撰的情節,但是地球的污染的確很嚴重!無數生物失去家園。也許某一天真的有外星人接管地球,很大一部分人都會支持吧!所以,我們應當從保護環境上努力,讓我們的家園變得美好。
還有令我印象深刻的情節,就是那段各個國家的精英討論如何在巴拿馬運河摧毀地球三體組織的“審判日”號巨輪。大家想象力十分豐富,團隊合作意識濃,這令我很有感觸啊,在生活中,我也要像這樣充滿想象力,擁有良好的團隊合作意識!
《三體一》這本書,本身很有意思,想象力十足。
一本好書,可以啟示人生,無論是什么類型的書
《三體》讀后感收獲與體會 篇29
與三體文明的戰爭使人類第一次看到了宇宙黑暗的真相,地球文明因為黑暗森林打擊的存在如臨大敵,不敢在太空中暴露自己。羅輯的威懾使三體文明被迫解除了智子的封鎖,兩個文明開始互相交流。
(與第二部幾乎同時)航天發動機工程師程心進入行星防御理事會戰略情報局(PIA)工作,為向三體艦隊發射探測器提出了“航線推進”方式,促使暗戀自己的大學同學、癌癥患者云天明放棄安樂死成為階梯計劃中的被執行人。
黑暗戰役中幸存的戰艦“青銅時代”號被喚回,卻受到欺騙以謀殺和反人類罪被逮捕審判,而“藍色空間”號在其警示下繼續逃離,地球派出能夠進行恒星際航行、具有發射引力波能力的“萬有引力”號與三體的兩個“水滴”同行對其追擊。
程心由于云天明贈送給她的一顆恒星被物理博士生艾AA發現帶有行星而從冬眠中被喚醒,發現這個時代的世界變得女性化,過去在PIA的上司維德為了繼任執劍人槍擊她未果(后由智子得知維德的威懾度為100%),程心在具象化的“智子”勸導下參加競選。
因為羅輯的成功,程心將執劍人看作只需花費時間的一項任務。程心剛剛拿到引力波發射器的控制器后,六個水滴向地球發動攻擊,程心出于“母性”未啟動廣播,六個水滴將地球上的引力波發射器全部摧毀。同時,進入智子盲區的與“萬有引力”號同行的兩個水滴開始攻擊兩艘戰艦。隨艦航行的宇宙學觀測者關一帆提出了宇宙維度是病態的觀點;“藍色空間”號上的人員借助四維空間碎片摧毀了水滴,并占領了“萬有引力”號。兩艦全體表決啟動了引力波廣播,向宇宙公布三體星系的坐標。另一個智慧文明接到廣播后用接近光速的粒子摧毀了剛剛捕獲三體母星為其衛星的恒星。三體母星在恒星爆發中被完全摧毀。
三體世界毀滅后,被三體第一艦隊截獲的云天明與地球取得聯系,通過自己編創的三個童話向程心透露大量情報;人類自以為悟出了生存競爭的秘密,開始進行掩體計劃,程心將造光速飛船的理想和星環公司交給了托馬斯·維德。由于空間曲率驅動研究受到公眾和政府反對,維德等科學家試圖用反物質子彈爭取自由被程心終止。最終維德被處死,所有的參與者被處決。
維德死后,參與者不斷從牢中被放出。花了35年才開始繼續研究,留下一艘實際上的完成品飛船“星環”號。然而宇宙中還有更強大的文明,戰爭的方式和武器已經遠遠超出人類的想象,歌者文明使用一種能使三維變成二維的技術,毀滅了整個太陽系,由于逃逸速度為光速,程心的錯誤判斷使得人類耽誤了光速飛船的研究。整個太陽系變成了薄薄的一幅畫,只有程心和艾AA乘坐唯一的光速飛船離開。
而程心和艾AA駕著“星環”號飛離了那里。她們在云天明送給程心那顆恒星的一顆行星上遇到關一帆,探討了宇宙降維的真相,當云天明終于到來時卻不慎觸發了“死線”,整個星球陷入光速黑洞中,飛船花了一千多萬年才方降落,于是程心和關一帆在云天明留給他們的小宇宙中短暫居住,直到受號召將物質歸還給大宇宙,重新進入宇宙中生活。
《三體》讀后感收獲與體會 篇30
暑假里,媽媽送給我一些書籍,其中有一套書讓我愛不釋手,它就是劉慈欣的《三體》,分上中下,一共三本。
這本書是科幻類小說,主要講述了地球人和三體世界之間發生的一系列事情,地球和三體世界如何從敵到友,從友到敵的變化。之所以會產生這種變化是因為兩者的溝通存在問題,雙方都琢磨不清對方下一步會干什么,往往是神經更為緊張的一方先發動攻勢,然后引起大面積的沖突,接著導致全面的戰爭,最后一方因此而滅亡。
剛開始看這本書時,我也看不太懂,主要因為書里包含了太多的物理知識。碰巧我的表舅從美國回來,他是物理學博士,他也看過這本書,幫我解釋了一些物理問題。再看這本書時,我就輕松了一些。看著看著,我漸漸地入了迷,書中最令我著迷的就是光速飛船了,它竟然可以光的速度飛行于太空,光速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快的速度,每秒鐘的飛行距離是三十萬公里,相當于繞地球七圈半,或者一秒鐘可在上海與北京之間走一百五十個來回,這實在是太酷了,我希望我有機會親眼看到光速飛船。
劉慈欣的這部書是他個人的一個力作,作者想象力豐富,邏輯嚴密,推動了中國科幻小說的進步。我衷心向大家推薦這本書。
《三體》讀后感收獲與體會 篇31
聽說這部奇書很多次了,一直沒有真正去閱讀,某日聽了一個關于中國為什么沒有科幻電影的講座,其中提到《三體》在國內科幻小說界的地位,也提到該書的精彩之處,但演講者認為該書還是不適合拍成電影,因為其故事鋪墊太長,人物眾多,劇情復雜,短短兩個小時之內很難把故事講清楚,這么一說我到來了興趣了,下決心拜讀一下這部神作。想到哪就說哪兒吧,先說我最敏感的一個詞。思想鋼印,聽上去就充滿硬度的一個詞。
在《三體》第二部,這個詞是面壁者。面壁者是人類發現三體危機時,通過分析三體世界生物不會欺騙、不會偽裝和演示的特性,為了逃脫三體世界的監控,以尋求能夠戰勝三體的途徑所挑選的人,面壁者擁有很多自由,有強大的調配資源的能力,但不需要向外界解釋,以表象欺騙三體世界,真實意圖是戰勝三體。希恩斯發明的,更確切的說,這是一項技術,一項企圖控制人類思維的技術。作為面壁者的希恩斯,假裝要為人類打上對于未來與三體世界的戰爭充滿信心的思想鋼印,造就一支擁有必勝信念的太空軍,當時的情況來看,人類對于未來的星際戰爭缺乏信心,敵人太強大了。看到這兒時我不禁微微一笑,這不就是我們思想政治教育專業要干的活么?尤其在戰爭年代,這個職業絕對是必要的。當希恩斯在聯合國大會上提出思想鋼印的想法時,曾遭到大家的反對,是希恩斯是這樣反駁的:"怎么一提到思想控制,大家都這樣敏感?其實就是在現代社會,思想控制不是一直在發生嗎,從商業廣告到好萊塢文化,都在控制著思想",在希恩斯對于人類危機的迫切性的分析下,聯合國同意了他的思想鋼印計劃,只不過對這項計劃的實施范圍和過程進行了嚴格的限制。然而當希恩斯關于思想鋼印的驚天大秘密被破壁者。破壁者是來自三體世界的專門破除和揭穿面壁者計劃的人。揭穿之后,人們才發現所謂的信心都是假象,希恩斯本人是一個十足的逃亡注意者,他對未來根本就缺乏信心,所以他給人們打上的思想鋼印看上去是使其獲得信心,實質則相反,只是這種失敗主義的逃亡情緒不會立馬表現出來。
"思想鋼印"的巧妙設計,讓我對于文學作品的好感大大加深了,這正是哲學本身所缺乏的。無數的理論無數的論證,通過故事性的敘述竟然表現的如此淋漓盡致,而且給人很多空間,更加巧妙的在于,文學作品中的人物可以表達任何一種觀點,因為人物的豐滿,這些觀點也會顯得真實。希恩斯對現實中的思想控制那一段,何嘗不是文化工業批判理論的表達,純粹的理論本身有深度,而這樣文學化的表達有厚度,這種厚度來自于一種可理解或者可想象的情景。這是文學創作的優勢,亦是其薄弱之處。理論更多需要讀者自己去挖掘,而不會明顯的呈現,深者見之深,淺者視之淺。雖然劉慈欣在人物刻畫也語言優美程度上確實不那么出色,但科幻小說的性質本身對這二者就沒有太高的要求。
作者在這里所描述的思想鋼印必然有很深的哲學意味,首先涉及的肯定是自由問題。對于聯合國大會上其他學者的質疑,是對由于思想自由的捍衛,希恩斯給出現代思想控制的例子,但并沒有說服大家,真正觸動每一個人神經的,是生命受到的威脅,也就是生與死的問題。大家心里基本上達成了這樣的共識:生命是第一位的,只要能生存下來,思想不自由點也就算了。所以這里根本上還是生存問題,其實三體第二部通篇都在講生存問題,為了生存,很多原則都可以暫時放棄,只遵循一條生存原則。然而諷刺的是,冒著思想控制的危險而進行的思想鋼印,輸入人腦的不是必勝的信心,卻是根據希恩斯這個思想鋼印的創造者的主觀意愿來制定的。多么巧妙的包裝,掩蓋住了他真實的內心世界。這又契合了文化工業批判理論中對文化工業的一個重要描述虛偽性。所有的表現都是在為你服務,為你著想,但事實上背后卻藏污納垢,不知有多少欺世瞞眾的目的。就像現在的大眾文化,美國好萊塢,全都是國家意志的表達,全都是美國人拯救世界的張揚,劇情再離奇最終都不免俗套。更可怕的是,即便明眼人拆穿了文化工業的虛偽性,總有人會站出來說:這一切都是為了你好。好一個為了你好,如此一來,所有欺騙和虛偽都可以打折這個旗號大行其道,因為我的出發點是好的,我的目的是善的,可笑至極。這本書大家有時間的話,可以去看看!
《三體》讀后感收獲與體會 篇32
這是一個系列的書,但我只看過其中兩本,下文就簡單寫成是一本書吧。
這是一本基石系列的科幻小說,在看這本書以前,科幻系列的作品給我的感覺一直很糟糕。我對它的印象即是激光槍,離子炮,星際飛船的堆積,某種意義上,就是一個過時想象力的垃圾箱。但是,這一本書改變了我的看法。
我看這本書本是因為“大眾輿論”,在大家的一致認可下,它是一本極其牛叉的書,我翻開了這本書,并立刻就為之著迷,看完之后,果然所言不虛。
不同于一般小說的主角鮮明,而主角的性格也是明確的。這本書的它雖然刻畫人物具體入微,但是這本書凸顯的卻并不是主角,更加令人驚詫的是,第一部中的主角更大意義上只是一個線索,用以推動情節的發展,而相對的,這本書中許多人物卻又享受了主角的待遇,反應了作者的思考以及對人性的推敲。葉文潔以及傾向三體文明的人代表對人的思考,羅輯代表了人的成長,另外三個面壁者代表著人的掙扎,會議參與者代表著人的矛盾,那些民眾則代表著人的愚蠢。這是一本小說,它不可能像哲學書一樣代替你去思考,但它卻能引領你去思考,思考人性的最深處。一如第二部中對一部偉大作品的說明,這本書的人物與其說是作者構建的,不如說是作者養育的,最終他們在故事中活了出來,演繹了自己的精彩,這是它的魅力之一。
而另一大魅力則在于這本書的底蘊,就表面上,就能把它與一般的科幻小說分離開。它里面有著真實不虛的知識。例如,農場主理論,粒子的多維度展開,分子間強作用力的利用,有的是人類已經知曉的理論知識,有些是暫時停留于理論但有其根據的想法。從其中,我們可以了解到一些知識。而更為重要的是,這些知識填充了這本書,更增添了它的真實性,就像,作者從不遠的未來走來,為我們繪制了這一人類奮斗的史詩。
同樣的,這本書的結構也可圈可點,它描繪的是兩個文明的斗爭,在這樣宏偉的藍圖下,它極大的筆墨卻都用于描繪那樣幾個人,在深入人性思考的同時,它又將這樣一個史詩展現在了人們的面前,令人不得不稱贊作者的能力。
而作為一個小說,最重要最吸引人的地方,無疑是它的故事了。三體文化,智子封鎖,黑暗森林,面壁計劃,一個個都在向我們展現作者豐富的想象力。作者在將作品基調放在科幻上,而又努力將這一個故事如此真實化的同時,竟能有如此的精妙絕倫的聯想,實在令嘆為觀止。
而這本書最終又回到了人類最大的母題上,即是愛。一如三體文明信號的接收員和羅輯在結尾處的對話。宇宙即使一個巨大的黑暗森林,暗暗的天幕,無窮無盡的夜,以及風中血腥的氣息。這個森林中唯一的希望即是愛,它是刺破天穹的光,它是燎原的火心,它是上帝的福音。這本書直到最后,人性回歸,愛才突顯,但這并不影響對讀者的震撼效果。相較之《簡愛》《傲慢與偏見》中的男女之情,相較之歷史中岳飛,文天祥,于謙的國家大愛。這愛要更為宏大,也更加具有力量。它反應的是生靈的大愛,體現的是拯救世界的力量。
如果有時間,請看一下這一本書,如果沒時間,請抽出時間看這一本書。Believeitornot,作為中國的科幻巨制,這本書值得一讀。
《三體》讀后感收獲與體會 篇33
我們的世界是豐富多彩的,而三體人的世界是怎樣的呢?讓我們一起走進《三體》的世界。
三體人的世界有“亂紀元”,也有“恒紀元”。亂紀元的時候,他們會縮水,由國王的手下收起來,體現出他們的團結。恒紀元時他們被充水,重新活了過來,體現出他們的和諧發展。三體人派出智子后,通過智子的觀察,拍了許多部關于人類的電影。在人類與三體人將要滅絕的時候,三體人還是向人類伸出了救援之手,化敵為友,說明他們寬宏大量,有包容心。
相比起三體世界,人類真是差遠了!當人與人之間發生沖突時,但凡有一點包容心,都不會發生沖突。國與國之間也是一樣,寬容一點就可以和平共處。三體人的世界就是人類的榜樣。
在這本書里,從主線來看,三體人是侵略者,但從深處來看,人類才是侵略者,人類利用“引力波天線”來威脅三體,三體人沒辦法,入侵了地球。
三體人,應該作為人類的發展方向,向和平、和諧、有愛的方向發展,三體人的世界就是我們的榜樣。
子涵告訴我,自己已經完成《三體》的閱讀,我有驚訝,因為《三體》字數真的不少;更多的是替他開心。假期某一段時間,能靜下心來讀讀書,是一種幸福。我問他,可不可以寫篇小文發給我,他爽快應允,很快地發送這篇精悍的小文。特在新年第一期推送,希望有興趣的孩子可以像子涵一樣,開始自己的《三體》之旅,也希望你們能彼此交流這本書的閱讀感受!這部獲得雨果獎的科幻小說,魅力到底在哪里呢?
《三體》讀后感收獲與體會 篇34
我很喜歡《三體》這部科幻小說,《三體》系列一共分為三部,這個假期我又重溫了第三部——死神永生。我發現,每次閱讀都會有不同的感悟,今天就來說一說我新的感悟。
書中描寫到人類在了解了宇宙“黑暗森林”狀態時,更新了自己的認知,不再那么懵懂莽撞。人類為了打入即將入侵地球的“三體”人的內部,就對三體艦隊發射了一顆“人類大腦”,三體人在得到“大腦”后,進行了克隆,重建出了這顆大腦主人的樣子,他的名字叫“云天明”。云天明在三體世界收集了很多年的情報后,佯裝要見自己的朋友程心一面,將情報以童話故事的形式傳遞給了程心。由于三體人的思維缺陷,并沒有發現這個秘密。人類對童話故事進行了解讀,從中得到了很多信息,如:飛船可通過曲率驅動達到光速、宇宙安全聲明方式——黑域等等重要內容。這時,震驚的消息傳來,三體世界的宇宙坐標被公布,三體星系被更高文明的外星智慧體給毀滅了,地球的位置也隨即暴露。人類為了躲避即將到來的黑暗森林打擊,想出了三個方案,并付出了幾個世紀的努力去實現保護人類的目的。但是,由于對童話故事中的關鍵信息解讀缺失,導致太陽系被二維化,人類辛苦建設的新家園付之一炬。只有極少數人類逃離了這場災難。后來程心得知了大宇宙的真實圖景后,決定躲進小宇宙等待大宇宙的新生。
故事中有大量的專業術語和科學知識,深深吸引著我。我很佩服作者劉慈欣,因為他能用現在的科學物理知識,以及我們大多數人都懂的常識,構造出了一個壯麗的宇宙,給我充分的想象空間。這本書的主人公——程心,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她在緊要關頭保留著一顆善良的心,避免了多次的戰爭與危險。這本書給我的啟發是,永遠不要覺得自己很成功很厲害,因為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要時刻保持一顆謙虛的內心。
《三體》讀后感收獲與體會 篇35
從福爾摩斯到東野圭吾,偵探小說里面有驚險、有人性、有哲理、還有溫情……去年,了解劉欣慈的《三體》系列,一口氣買一套和電影同名的《流浪地球》,從偵探向科幻進發。
讀完《三體》系列,只是囫圇吞棗,從文學體裁上來說,《三體》只能是一部科幻作品,但是從內涵上看,它并不單單是一部小說。它其中包含了大量的物理方面的科學知識,以及計算機科學技術,此外還有對人性的社會學分析和哲學的思考,從人類社會的表現推出宇宙中的黑暗森林理論。葉文潔的故事表示著對人類社會的絕望,汪淼則代表著對未來的絕望,而三體文明代表的是對整個生命形態的絕望。在那里,生存的目的只為了生存,沒有歡樂、沒有悲傷、沒有幸福也沒有痛苦,剩下的只有無垠的冷漠和機械零件般的生活。這樣冰冷的世界給人的絕望感是恐怖至極的,因為真正的恐怖并不是一個面目奇丑的怪物突然出現在你眼前,真正的恐怖是你的思想被領入一個完全黑暗陌生,沒有出路的死亡絕域。這個死域就是三體世界。三體世界真的就像那一抹白云后的無限藍天,只要細心琢磨,其蘊含的質量將遠超出你的想象。
再看現在的新冠狀病毒的疫情,成都地震,澳洲的大火……每一個都是大自然給我們人類的警示,我們不應該過度的開發破壞。
《三體》讀后感收獲與體會 篇36
感覺看一遍不足以評價這部書。先簡單留下個痕跡,等回頭再看完一遍后,再來細細評價。
首先,這里面有很多專業術語,但是我都快進過去了,關注更多的是故事本身很里面一些讓人沉默深思的人性。
當末日來臨的時候,如果人們知道無論如何都擺脫不了厄運,而且是所有人無一幸免的時候,知道死亡面前人人平等的時候,會更坦然。但是,當知道會有例外的時候,會不惜犧牲一切去讓自己成為那個例外,如果自己成為不了那個例外,寧愿毀掉那個例外,一起走向末日。包括那次末日戰役事件,大移民事件,還有誤發警報導致的慌亂時間,總讓人唏噓。
紀念 銘記? 遺忘 在時間面前,一切都顯得那么蒼白無力。時間,是最狠的東西。幾百幾千萬年,無數個光年,相比人短暫有限的一生,宇宙是永恒的。但是一切都有盡頭,只是早晚而已。宇宙中的文明,也存在著,消亡著,無法評價哪一個最棒或者最封閉,一如長老對歌者所說的那樣,總有比你快的,也總有比你慢的。
我們所在的這個世界,是由一個個如我們一樣渺小如原子的人還有各種存在的動植物,細菌,病毒,一點點影響,改造成如今的這個樣子的。但或許我們的一點點改變,微不足道,但是只要是在往好的方向發展,我們就愿意去嘗試。
《三體》讀后感收獲與體會 篇37
劉慈欣牛逼,太牛逼。布局緊湊,三部不離中心思想。我相信三體之所以能獲得雨果獎并不單單因為他的暢想,還有就是大劉所描繪的未來真的栩栩如生,讓人看完后有些后怕。好像那些未來隨時會來一樣。基于現實世界寫未來世界,由現在人與自然的矛盾去引申更多的未來之站。由現在的性別的審美引申到未來的崇尚男風,為什么讓我們看著真實不覺得是在胡編亂造,就是因為作者寫這些都是扎根于現在的。慢慢過渡讓人不感覺突兀。
其中三體游戲讓我感觸頗深,讀完此書你可能覺得沒啥,但當時看來卻是非常震撼。穿上游戲服帶上頭盔去感知另外一個世界,秩序完全不同的世界。你需要靠自己的智慧去找規律過得更久,過癮!尤其是把人體積的水分排出變干尸,遇水再蘇醒,簡直不要太美好了!點贊!這款游戲已經可以開發了,哈哈,開發商趕緊找大劉,我精神上給予支持嘿嘿。
另外有一點兒不明白的地方就是第三部開頭寫西方魔女的故事是為了什么呢?難道是毫無目的?
總之看完三體感觸很深,覺得自己突然變得渺小和不重要了。茫茫人海浩瀚宇宙我只是一粒塵埃。
《三體》讀后感收獲與體會 篇38
一本值得二刷的作品,因為一刷的時候,在前面覺得有的地方是不是邏輯不夠完善啊,有的地方有點牽強啊,把這個懸念留在心里,后面在不經意的地方會發現原來如此,又連上了,所以很多人二刷三刷,越看越多精彩。
看完后整體的感覺是沒看夠,它不只是一部很炫的科幻小說,?也是一部好的文學作品,立于現實,高于現實,又不脫離現實,整部三體是層層遞進,情節和情感也在逐步推進,大劉構筑一個很大的框架,前后又緊密相連,最后形成了一個非常完美、完整的閉環,佩服大劉的掌控力。第一部也許不太像科幻,甚至有點點無味,但作為鋪墊,為讀者營造了宇宙觀。第二部、第三部逐步到達了高潮,嘆為觀止,尤其是第三部對人性、群體的人性掌握非常深入,引人入勝,應該是讀者做筆記最多的一部吧。
大劉對細節刻畫入微,從微觀到宏觀,包羅萬象,對物理、數學、計算機、心理學、宗教等各個學科的運用信手拈來,讓你在腦海中構建了一個宏偉的宇宙世界,有血有肉的世界;對人物的塑造非常到位,都不是完美的人,也都是真實的人,身邊的人,不管是出場的時間長短,都能讓你記住TA,里面的愛情不轟動,但內斂又很有力量。
有興趣的話,可以按時間軸,把三體作為一個歷史來研究一下,研究它的技術、文化、信仰、科技、人物特點等等。
再說說程心吧,我比較憐惜的一個人物,這是一個入地獄的角色,有過怨言,更多的是心疼,不是她選擇了我們,而是我們選擇了她。她本一柔弱女子,被歷史推到了那個位置,成為了多數的代言人,她不完美,無大智,沒有認識到自己的平凡,責任心害了她,但她是善良的,有犧牲自我的精神,她作出的是當下誰也不知道對錯的決定,也不是出于私心,歷史的發展有偶然性,并不會是某個人造就的;結果她是被罵得最慘的人,作為旁觀者,大家都是出色的,有大是大非觀,她并不無辜的,但她也不是背鍋的;也許大劉不忍心她的悲慘,最后給了她一份愛情,她和關一帆在一起的時候,能感覺到她是幸福的,做回了一個小女人,做回了自己。大劉把這個角色定義為女性,也是對女性的敬重,這個角色用她女性和母性的偉大撐起了這個世界。
對于她的感情,還好沒和云天明甜蜜地走在一起,要不那就是言情小說了,她從來沒有愛過天明,有的只是愧疚和感激,但那不是愛情,這也是高于現實的地方吧(太多人選擇彼此也只是因為對方還不錯,是個好人而已);對云天明來說,他付出了自己的所有,他也是幸福的——我愛你,與你無關,他們給了愛情最好的定義。
羅輯,歷經滄桑,完成了自我蛻變,奉獻了自己,也曾經擁有過甜美的感情;維德,是一個孤獨者吧,悲慘的孤獨者。
最后想說看書需要堅持,一鼓作氣,再而衰。
《三體》讀后感收獲與體會 篇39
選擇讀《三體》,原因之一是為了跳出自己的閱讀舒適區,從前對科幻題材的固有態度:不感冒。用了近兩個月讀完這本書,帶給我的感受是三種爆炸:信息爆炸,思維爆炸,人性爆炸。
很多讀者都稱呼劉慈欣為“大劉”,我也這么叫吧,似乎這樣叫他更真實些。實在難以想象,一位科幻作家是如何把三體寫得如此宏大又具體,實在慶幸自己堅持把這本書看完,再也不敢小覷科幻題材,而是獻上我真真崇拜的心。
初次拜讀,感受和認知都很淺薄,且記錄下自己的初印象。
信息爆炸,是我這個物理低能兒的直觀感受。
尤其是第一部中繁多的專業術語,有時候即使查清解釋,理解起來都非常困難。從開始讀,我就深刻體會到我被扔進了知識的海洋中,可惜我這塊海綿容積有限,吸收能力太弱,只能淺顯掠過。聊以慰藉的是,這里的海量信息不單單是物理知識,天上飛的地上爬的,吃喝拉撒睡,歷史文化,藝術賞析,你總能或多或少有所收獲。一方面,我欽佩大劉的學識淵博,另一方面,我自省自己的愚昧無知,還好,我還在保持學習的習慣。
思維爆炸,是我驚嘆于三本書的架構。
以文革為故事開始的時代背景,歷經坎坷的葉文潔在紅岸基地向三體文明發送了電磁波,三體文明企圖移民地球,而地球上的三體組織出于對地球文明的徹底絕望,也企圖聯合三體文明消滅人類。地球人為了保衛家園,組成反對三體聯盟,通過古箏行動,銷毀了巴拿馬運河上三體組織的海上移動基地。
為了應對未來三體文明的入侵,地球人開啟面壁計劃,四位面壁者中,只有羅輯在最為艱難的時刻發現了宇宙黑暗森林法則,成功威懾了三體文明,兩個文明間維持了很長一段時間的和平。但是,“水滴”、智子給地球人帶來的恐懼一直存在。
死神永生系列,離不開主人公程心和云天明。作為執劍人的程心兩次因為自己的判斷和“善良”讓地球人類遭遇浩劫,第三次因誤入低光速,與云天明錯失一千八百萬年。故事最后,程心放棄云天明送給她的小宇宙,把它歸還給大宇宙,駛出“門外”。
像是一幅雋永的畫卷,閱讀時這些文字仿佛拍成了影片,在我腦海里反復播放,游戲世界里周文王,愛因斯坦的對話是什么場面?秦始皇與牛頓又是怎樣互相較量?古箏行動中被納米細絲攔腰割斷的人承受著怎樣的痛苦?破壁人破壁時內心感受如何?黑暗森林是如何形成的?還有掩體計劃,智子,青銅世紀號……思維會頻繁活躍,絞盡腦汁,疲勞又酣暢,這,就是《三體》的魅力。
人性爆炸,是細微之處見真知。葉文潔,伊文斯,楊冬,大史,汪淼,章北海,羅輯,維德,程心,云天明……每一個人物都鮮活得厲害。
可憐葉文潔的遭遇,但一切都從她向宇宙發送電磁波開始,你說恨嗎?恨不起來,因為讀到后面,你會發現比起一個宇宙,地球尚如草芥,何況一個人?
伊文斯是反派嗎?是,又好像不是,起碼他熱愛這世間生靈。因為他,我仔細思考過素食主義者這個概念,仿佛伊文斯才是上帝,素食主義者都是披著羊皮的狼。
羅輯是面壁者,被眾人推上神壇又拋向深淵,面對這樣的浮沉,他始終清醒,這也是他能成為三體威懾者的原因。你說他可憐嗎?可憐!你說他偉大嗎?偉大!可是,羅輯自己從不這樣覺得,他只是他自己罷了。
程心是地球人選出的執劍人,我站在上帝視角,還是忍不住罵了她一句圣母白蓮花。可是大劉筆下,沒有無意義的人,大概只有死神才能永生吧。
書中的人物鮮活到什么程度呢?就是我看書,卻像是在看電影。于是,我心中有了我眼中的葉文潔,伊文斯,楊冬,大史,汪淼,章北海,羅輯,維德,程心,云天明……
感謝大劉,感謝《三體》
讓我遇見不一樣的世界
讓我思考不一樣的人生
窗外雨很大,正是看書好時節
如果你有空,歡迎你加入三體
《三體》讀后感收獲與體會 篇40
隔了很久,才提筆寫了這篇讀后感,將這套書看了一遍又一遍,里面有很多專業術語才算弄清了一點點。
真的讀了幾遍之后便不自覺地仰望星空:那漆黑的夜空上,浩瀚的宇宙中,一定存在許多生命體;可能有感情抑或沒有感情;人類是反復無常的生命體。因為有了感情就批判沒有感情的生命,認為他們陰冷邪惡,殊不知自己多么渺小無知虛偽狡詐。正是因為有了感情便生出許多欲望,犯下許多罪孽,還自詡正義和平,倒不如沒有感情。生存是生命體的本能,沒有善于惡之分,讀幾遍《三體》一直是這種感覺。感情折磨著人類,使他們恐懼哭泣相互指責甚至兵戎相見。為何不拋棄感情只遵生存這第一要義活著呢?
人類有感情就注定了他們不敢面對宇宙真實的黑暗。楊冬知道了宇宙的真相,所以自殺了,而是那個擁有感情的自我。當全人類知道真正的死亡,就知道你渺小的連塵埃都算不上。你的緯度是有別人決定的,你是高級生命體的提線木偶。縱使有感情,也會一直被高級生命所操縱,而高級生命還會被更高級的生命操作,無窮無盡。宇宙的真相究竟是什么?怕是早已陷入重重迷霧無處可尋了吧?
宇宙的真相是什么?作者大劉說是一座黑暗森林,有不同的緯度,生命體互相廝殺,看似平靜的死寂其實一片忙碌。但這真的是宇宙的真相嗎?任憑那些生命體為所欲為,還不是必須有物質嗎?這些生命體可能自己也未曾觸摸到宇宙的真相,不過在一個緯度中做著廝殺的游戲。他們都有智慧,最終也像那些做著物理運動的星球一樣,但他們做的是物理規則的對面,生命規則。
宇宙的真相究竟是什么?人類在探索過程中早已迷失自己,如同三體危機黑暗森林打擊一樣。人類是獨特的,因為他們的人文,人文不能為人類制造光速飛船制造掩體黑域,但卻可以幫助人類保持本心,保持他們的獨特性。同樣因為人文的不足,三體麾下的眾生都遵循了生命規則,抨擊羅輯崇拜程心,恐懼死亡丑態百出,淪為幾乎非人境地,對此本身毫無察覺。
宇宙的真相到底是什么?我沒有大劉想的那么復雜。我認為是物質與生命遵循更高規則的一個組合。雖然大劉對人類如此輕率地探索宇宙略加批判,但我覺得不然,應該去探索,正所謂朝聞道夕可死矣。如果宇宙的真相正如黑暗森林一樣充滿殘酷和不堪,帶著求知的愉悅去探索這個黑暗的世界會不會好些呢?人類總是無形中與太空畫上一條涇渭分明的界限,認為地球才是家,其實宇宙何嘗不是家呢?不過沒有“開燈”罷了,她絕不是陌生殘酷之處。在我們思維所及之處,哪個都可以是家,而這些家有的可能冰冷黑暗,但絕不是冷酷殘忍,相反他們都很可愛。
這是我仰望星空的起點,我會一直仰望下去。
《三體》讀后感收獲與體會 篇41
蘇軾曾說過"腹有詩書氣自華,讀書萬卷始通神"。學校的圖書館是我們全體師生共同的財富,是我們優質的精神食糧。為了珍惜學校為我們提供如此便利的閱讀條件,我利用休息時間,讀完了三本劉慈欣作者的科幻巨作,《三體》《三體Ⅱ?黑暗森林》和《三體Ⅲ?死亡永生》。這三本書又合稱為:地球往事三部曲。
《三體》系列作品作為中國科幻屆里程碑式的作品必然有它的不同之處。它的特殊之處首先在于它有扎實的物理學基礎。三體這個名字就是著眼于我們現有的科學理論:如果三顆恒星在運轉,以我們現在掌握的物理學和數學知識,根本無法預測他們的運轉方向和軌跡。而作者構建的三體科幻空間里一共有三顆太陽,它們的不規則運動導致生存環境格外惡劣,雖然環境變幻莫測,但三體文明在技術上已經遠遠超過地球文明,以致三體生物對地球上的幸福環境虎視眈眈。故事主要講述的是兩個文明之間的信息交流,斗智斗勇,最后互相殘殺,三體世界因被地球文明暴露坐標被粒子擊毀,而地球文明最后也沒能逃脫黑暗森林,被獵戶座的歌者漫不經心拋出的二向箔毀滅。除了三體問題,故事中還提到了大量的物理知識,例如黑洞、質子、曲率驅動、多維世界等,作者的想象力非常的天馬行空,把外太空的奇妙浩瀚描述的淋漓盡致,閱讀的過程就像是在看著好萊塢的科幻電影一樣,眼前的畫面感非常強烈。然而這本書能夠受到好評和追捧絕不僅僅因為故事精彩,還在于里面有非常深入的基于宇宙學的哲學思考。《三體》系列作品借助不同文明之間的和星級文明之間的碰撞,總結出了四條有關文明的定律。第一定律: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第二定律:守恒定律。每個文明都想擴張,可宇宙的總量是固定不變的。有文明增長就有別的文明毀滅消亡。第三定律:猜疑定律。假如有另一種文明存在,會首先猜想它是敵人。第四定律:技術爆炸定律。原則是不要小瞧任何一種文明,它很可能因為技術爆炸而突然強大。作者依據這四個定律,有把科幻故事嚴謹而有邏輯地呈現給讀者并引出讀者的深思和共鳴。
作為一名曾經的理科生,讀這三本以大量物理學為基礎的科幻書仍舊覺得很燒腦,有些專業術語很生澀難懂,但這并不影響它再一次燃起了我對物理學的崇拜,對星空的向往,和對未來的想象。開卷有益,讀有所獲,我想這也就是閱讀的意義所在吧。
《三體》讀后感收獲與體會 篇42
在我開始看《三體》這本書之前,我相信,事實也的確如此,劉慈欣的這本巨著已經非常火了。而我卻一直沒有一個合適的機會閱讀。這個寒假,除了比賽、作業、上課,我慶幸自己還能端著一杯熱茶,捧著一本書,慢慢品味,抒發感慨。
當葉文潔按下發射鍵的那一刻,地球文明向宇宙發出的第一聲啼鳴,以太陽為中心,以光速向宇宙中心飛馳......
這句話是在引言里讀到的,我霎時間明白了這本書暢銷的原因,真的非常扣人心弦,引人入勝。
然而命運總是那么的巧合,當“三體文明”正在苦苦掙扎——三顆無規則運行的太陽主導下的百余次毀滅與重生逼迫他們逃離母星的時候,他們收到了地球的“邀請函”。
人們讀到這里的時候,也許會由衷地感嘆:地球的末日來了。
這本書所涵蓋的知識非常豐富,作者劉慈欣用他強大的物理學基礎,帶領我們進行了一次奇妙的外太空旅行。毋庸置疑,當劉慈欣決定開始寫《三體》這一科幻類小說的時候,豐富的想象力與強大的邏輯推理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
讀完《三體》,我頗為感慨。人們所說的地球末日到底回來嗎?豐富多彩的地球文明會隨著付之一炬嗎?因此我即將談論的更多的是的是與文明這個概念有關的思考。
曾經讀過這么一段話,令我記憶猶新。它是這么說的:
毋須懷疑,文化時空和心理時空,并不是兩個截然分離的概念。它們往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心理是有文化沉積的心理,它在時空錯雜里尋找精神對應點。必然把它所沉積的文化折射到時空試鏡上。同樣道理,文化是經心理體驗的文化,它在時空錯雜里尋找意義對應點,也必然將它所經歷過的心理體驗融合在時空試鏡中。然而在了解了它們的這些內在聯系之后,又有必要在形式上把它們析而為二。我相信因這段話而抒發感慨的人一定不少。文化如此,文明亦如此。由此看來,文明是因為人而產生的,現有的文明也是在人們不斷追求“真、善、美”的過程中得以不斷發展的。在我看來,不論是一個地區、一個國家、甚至是一個世界的文明,都像是一條拋物線,在經歷過短暫的最高點后,將是永不停歇地墜落。因此,人類的文明是走向永盛,還是在短暫的繁華后走向覆滅?倘若是后者,相信會令很多人心頭一震。
令我們感到慶幸的是,至少到現在為止,人類的文明還在不斷發展與進步,并愈加趨近于鼎盛。在現存的人類文明中,最具有代表性就是東方文明和西方文明。東方文明的價值核心是天人合一,講究的是天時、地利、人和;西方文明的價值核心則講求以人為核心以及科學至上的原則。經過時間上的調查與考究,我發現,人類文明的各個代表都表現出驚人的一致性。東西方幾乎都是在同一時間演變出獨樹一幟、獨當一面的文明,如東方孔子出現的時間就是西方耶穌出現的時間。我似乎看見,在人類文明的背后似乎有一只無形的.手在調控著,這只手的作用,就是在一方文明盛行的時候,將另一方的文明隨之托起,例如在東方元代散曲盛行的時侯這只無形的手托起了歐洲的文明,于是乎歐洲就出現了文藝復興。也許,當一方文明發展到一個特定的階段,這只無形的手就會舉起這個時代的代表人物。但是,這只是一個假設,到底是時代賦予他這樣的光芒與色彩,還是其本身帶有那個時代所特有的精神特質,恐怕沒有人會說出一個肯定的答案。
既然東方文明與西方文明有如此密切的關系,那么總會有人有所疑惑:這么說兩者之間就沒有矛盾沖突點了?在文藝復興之前,這樣的沖突點的確不太明顯。文藝復興時期似乎是一條道在即將分成兩條前的那個分叉口,也就是說,東西方文明在這之前的發展其實差異不算非常大。只是文藝復興之后,兩個文明產生了不同的價值核心,尤其是在這之后西方的幾次工業革命,很大程度的提高了生產力。從那一刻開始,人類文明就注定分成兩條愈分愈遠的兩條道路。競爭價值觀的出現,毋庸置疑地改變了地球的命運。由于競爭價值觀的出現,不論是東方還是西方,都開始全心投入到文明的建設中,兩方都希望自己代表的文明能成為地球的主宰。而競爭的極致發展,必然導致自然的失衡,當人類對自然的傷害與自然地自愈能力之間的差距逐漸拉大的時候,人類的文明就像是經歷過最高點后的那一段拋物線,如百川東到海一般,頭也不回地滑落。我們所在的這個時代,是否就是即將步入最高點的那一段呢?
目前,無論是東方文明也好,西方文明也罷,在我看來,都在向著一個趨勢——大融合邁進,到了一個特定的時期,都將融合成地球文明。一個名詞通常都具有兩面性,當各個國家實現經濟文化政治的交融,渴望互相借鑒,取長補短,共同進步的同時,卻要不得不面對的是文化多樣性的毀滅。在現在的世界中,大融合的確將一些垂死掙扎的國家拉了回來,也的確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某些沖突與矛盾。然而,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經濟、政治、文化亦如此。當一個地區或國家難以跟上世界發展的潮流的時候便會被徹底從世界的版圖上消失,試問,如果這樣的地區不止一個會出現什么樣的情況呢?就像多米諾骨牌一樣,一直到地球最后一盞文明被無情地踐踏,然后熄滅。
因此,有人認為大融合就是導致毀滅民族多樣性的最主要因素。在以前世界并沒有聯合起來的時候,民族展現出來的文明多樣性是如此的美麗豐富。然而,高新技術產業的出現完全改變了這個世界,在邊緣苦苦掙扎的文明徹底消失。當世界各地的文化再也找不出一點不同的時候,取而代之的將是千篇一律的,無趣的大融合。
獨自也好,融合也罷,但兩者之間有一點是相同的。那就是,人類為了生存,不惜一切代價:人們為了耕種過度開荒,為了建造房屋砍伐樹木,為了發展利益制造核武器……當人們真正意識到自己的文明已經到了不可挽救的地步的時候,只能對短暫擁有的所謂辛苦打拼賺來的成果,說一聲再見,然后移至其他星球。
人類的文明,好像使勁渾身解數,卻都是悲劇收場,只是不知道這條拋物線將從哪一點開始停止升高,然后,滑落。
如何能端正自己的文明與所謂的與自己的文明競爭的文明之間的關系,如何與環境和平共處。或許只有當我們所有人,當然,也包括我們的競爭對手明白了這一點的時候,我們所要探討的文明永恒的話題,才得出了結果。作者通過《三體》一書,引發我們對自身的拷問和深思。
當然,作者劉慈欣也在《三體》這本書中給我們展示出了另外的一種可能性:靠外太空的外星文明來拯救人類文明,殊不知,引入的可能是另外的一個噩夢。
因此,人類文明,要想永不磨滅地發展,唯有不惜一切找尋可以生存的道路。不管是現存文明還是已消失的文明。對于那些已經消失的文明來說,在他們那個時代,人們哪里會想到自己眼前無比繁華的文明即將成為過去時。正如《蘭亭集序》中說道:后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想想都覺得悲哀。
毀滅是宇宙唯一不變的主題。至于人們常說的大自然無情,那僅是螞蟻看世界,此乃孤陋寡聞。并且,在因為自己的驕傲而導致文明衰落的時候,不反省自己,而是抱怨命運的不公,這未免有些太荒唐了吧。
如果按照這個思路說下去,我們,還有我們的文明都已經無藥可救了。結局真的會是這樣嗎?
我不相信。
與其終日以淚洗面,怨天尤人,不如回顧自身,相信自己,相信自己曾經引以為傲的文明,保持樂觀,畢竟這個世界遠沒有到最壞的情況,做好自己,在自己的能力范圍內用好的價值觀去感染周圍的人,去成為那個在拋物線急劇滑落的時候,首先改變方向的那一小塊。也許就是我力所能及所能做到的拯救人類文明的極致了。
《三體》讀后感收獲與體會 篇43
打開書,坐在窗邊,看著一望無垠的星空,心中卻有了,異于平日的情感。
敬畏。
對這片星空的敬畏,也是對《三體》的敬畏。
我敬畏茫茫宇宙之大。宇宙、星空,很美,也很殘酷。我的視線似乎已經穿過了厚重的云層,到達了廣闊的宇宙,似乎看見整個浩瀚的太陽系,似乎看見無數星際物質在宇宙中飛馳,似乎看見遙遠的那邊,類似“三體”的智慧文明已經對地球虎視眈眈……人類正竭盡所能向外太空探索。但是,窮盡一整個人類文明,或許都不能窺探宇宙的奧秘,探索到宇宙的盡頭。
我敬畏人類的渺小。閱畢《三體》,原本對人類科技的自豪和面對自然的狂妄瞬間幻化為虛無。我們窮盡一生都無法走盡的地球其實不過是茫茫宇宙中一顆好看的石子罷了。“三體人”的一句“你們都是蟲子”,粉碎了科學家們的幻想,也讓我,在久久的震撼中,不能平復。然而大史的看法卻讓我豁然開朗。渺小又如何?蟲子一直存在。人類不也是如此嗎?渺小不是不存在的理由,即使細小如塵埃,也可盡力迸發出最閃耀的光彩!我們的人生,正是因為有暗,才凸顯了光,正是因為渺小而短暫,才顯得彌足珍貴。
我敬畏劉慈欣筆下對人性的深刻揭露。“程心”這一角色,便是“極端圣母”的體現。是所有所謂“道德”“人性”的集合體。從頭到尾,她都是一個悲天憫人的存在,不舍得威懾三體世界,導致“三體人”的進攻,斷送人類光速飛船計劃,不交還宇宙質量……她推卸責任,選擇相信大眾,她沒有決斷力,以所謂的“道德”,捆綁一切。程心總是認為自己在捍衛什么,保護什么,其實,她僅僅就是順從了自己內心的懦弱罷了。而后來作者也說,她口口聲聲為了人類,本質上其實是為了她自己,本質上只是為了撫慰自己的良心。她所做的一切,其實完全符合所謂的普世價值和道德取向,但這一切,在宇宙的大背景下,似乎都顯得微不足道,而又正是這一切,把人類推向毀滅的深淵。
末日中對人性的拷問,揭露了許多深刻的問題:犧牲良心和犧牲生命,哪個更難?人性滅絕和種族滅絕,人類究竟會作何選擇?在外來文明的侵入下,人類就究竟是會被外來文明所摧毀,還是會被自身毀滅?
如劉慈欣所說:“一切都是偶然。”我們每一個人甚至地球的存在,也都只是偶然。我們呼吸的每一口空氣,地上的每一顆石子,天空中閃耀的每一顆星辰,全部,都只是偶然……而正是這所有的偶然,才造就了,每一個獨特的我們。所以,我們更加應該感恩敬畏這一點一滴的偶然。明天和末日不知道誰會先來,我們能做的,只有心存敬畏,珍惜當下。
合上書,沉浸在無邊的震撼中,眼中似乎多了一分堅定,心中更多了一絲,敬畏。
《三體》讀后感收獲與體會 篇44
說回三體本身,相信有太多人為這本書寫了推薦,但是千人千面,各個感受不同,就我而言,內容部分不多做簡介,我更希望從感受里多談談它。
雖然有些人詬病三體的劇情不夠吸引人,但是,我覺得真的,真的足夠了,太多硬核的基礎物理理論,太多宇宙的試探與猜想,人類的生命平凡又渺小,維度之戰,宇宙大爆炸,黑域,黑暗森林,宇宙基本法則,見過這么多將物理學知識甚至是社會學學科的知識融合建立勾稽,并自我鏈接,它在劇情方面與可看性方面,真的已經足夠了。
現代社會里大家都忙,一直忙,每年都忙,有意義的,和無意義的忙,會為每一天發現生活的閃光點感到驚喜,也會為自己經歷的重復平淡的一天頹然,其實就我而言,這兩年開始有更多的時候去思考,活著是什么,時間的盡頭是什么,生命的終點是什么,宇宙的最后還剩下什么。
中間其實有一個插曲,我給一個朋友發過三體中很簡短的一段,作為科幻作品,它里面仍舊有很多遠方的故事,在高樓林立的生活以外讓我們喘口氣。我想告訴對方的是,你看,宇宙居然這么大,好神奇。她回答我的話是,每天背著房貸活在這么多瑣事里,很累,并且她并不會有那么多好奇心去窺探宇宙。
其實,我的想法是和她相反的,這幾年,我經歷過人生比較大的變故,越來越長的時間里,你不僅會覺得世事無常,你還會生出對生活的懷疑,因為不明白為什么有些悲劇的必然我們無法避免,余華先生說,我們要用同情的眼光看待世界,思考世界,但我更想給自己多點同情和多點思考。
當現實有太多讓我困惑不解的地方時,我看到了三體,我開始才真的感覺到,人類每天的日升月落其實是多么嚴謹又神奇,它需要地球、太陽、月亮規律的自傳和公轉的構成,這種穩定的平衡其實非常難,半人馬星座的三體星人在慘烈的生存環境下,無比羨慕地球,羨慕這里豐富的生態物種,獨立自由的個體文化,更難得是如此長時間的穩定的適合人類生存的紀元。
地球已經非常成熟了,這點毋庸置疑。
說實話,雖然之前看過這本書的簡介,但是最后的結果依舊很震感,人類文明真的太渺小,像個剛出生的孩子,在高等文明面前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而實際宇宙太大太大,它究竟是什么樣,很少一部分人才窺見過一小小部分,時間之外的人生太無常,光速為0的區域是永恒的死亡,低光速區域的一眼萬年,可能我們只是在宇宙中牽手的時候不小心松開了一下,其實各自的時間軸已經差距了幾千萬年。
滄海桑田已經不足矣描述時間的變遷,這是滄海和桑田會重復幾個輪回、時間會改變所有文明的痕跡的短短的松手。
白駒過隙,我們都只是歷史長河的過客,只是宇宙中一顆塵埃,但即使如此,也要活得有意義。
不要浪費。
《三體》讀后感收獲與體會 篇45
6月三體動畫版即將出來的消息,讓我又重新燃起了閱讀原著小說的欲望,正好同事芳也是劉慈欣的粉絲。她有全套的三體借給我看。
最開始接觸科幻類的電影和小說應該是2011年的時候,美國隊長1上映,開啟了我對漫威系列的轉粉之路途。為什么喜歡科幻電影呢,因為它以后“可能”會真實發生。我一直覺得,人類肯定會不斷進化,說不一定,未來的幾百年后,我們每個人都會進化成漫威里的超級英雄,只是強度不一樣而已。
漫威系列讓我對超級英雄很向往,雖然有很多細想很恐怖的細節,但是還能感覺到光明存在。然而讀了劉慈欣的《三體》后,整體感覺就是黑暗。人性的黑暗,宇宙文明生存的殘酷。從最開始葉文潔的父親、母親、妹妹所做的選擇,做的事情,對于我來說還是很震撼的。小時候也聽老一輩的講過“那段時光”,甚至在火車上都有聽老爺爺講過,“那段時光”相對于現在來說,的確很黑暗,處于當時的人們,應該也很絕望。可是后面不是變好了嗎?
子非魚,沒有經歷就沒有發言權。葉文潔痛苦、絕望、麻木我能理解,可她的膽子也太大了,我遠遠達不到。也許人都是到了絕境了,才能有那般的膽氣。她向三體文明發送了信息,要求三體文明統治地球。最后在要死的時候,又教羅輯宇宙生存2條定律。那說明她心里也是沒有放棄地球,放棄人類的(也有可能是作者為了后面的情節故意的,但是我更愿意相信葉文潔最后是不想放棄人類的)。
看三體覺得很壓抑,但也覺得精彩。也許這個也是現實存在的(不久將來),就如費米悖論所說的那樣,也許是更高級的外星文明還未發現我們,各自在各自的星系里安靜地享受著。到了某一天人類發展到一定文明高度,在宇宙中的能量不再守恒的時候。就會備更高級別文明發現,發生著星戰爭。希望到時候不是我們可以有足夠能力保護人類。也希望我們能愛護自己的環境,讓地球可以永久持續地生存下去。不要沒有被外星文明銷毀,反而備人類給毀滅了。就像《神秘博士》里,第50億年后,人類不得不移居在太空飛船里面,分著500層的船艙里住著。
雖然《三體》看著很壓抑,但是會繼續看下去的。畢竟大劉的腦洞故事真的很精彩!
《三體》讀后感收獲與體會 篇46
讀《三體》這套書的初衷是被動的,純粹是想更好的和孩子聊天談心,因曾在讀書的問題上被兒子將了一局,箭在弦上,不得不發才硬著頭皮啃起來的。簡單一句話,我就是做給孩子看的。我只要讀完這套書,在有些問題上就會省去和孩子的口舌之爭,起到一切盡在不言中的效果。心想,不就是讀一套書嗎?
這套書在我手上已經一年多了,但我進入實質閱讀的階段是這個暑假的一天。
剛開始,看著三本厚厚的書,主要是自己真沒興趣,心里也是打怵。但是大話說出去了,我對兒子說:這個暑假我一定拿下。經過一個多月的奮戰,今天算是徹底讀完。讀完后,我想說的是,好書,好書,有趣,有趣!力薦大家讀一讀,感受下頂級科幻的魅力。
《三體》的作者是著名科幻作家劉慈欣,看過《流浪地球》這部電影的人不會不知道他的名字。這部書分三本,分別為《地球往事》、《黑暗森林》、《死神永生》。讀完這套書,對我來說,很累,很累,但是也很快樂。和讀其他文學作品的區別是這套書有些章節我需要反復讀才能讀懂,里面涉及的物理名詞太多。剛開始讀幾頁就覺得特別費神,就不想再讀了,然后放下后下次有空再拿起來看,要想銜接起情節,還得從書簽處往前再讀幾頁才可以。最初第一本的前五十頁是最難熬的時光,興趣沒被激發,名詞讓人費解,情節魅力還未發力,只能靠自制力逼著自己往下讀,前一百頁我最少讀了兩遍,有些地方讀了三遍。但漸漸入境后,就不像開始時那么讓人有自虐的感覺了。讀完第一本后,就適應了作品風格。第二本也有不少地方讀起來頗費心力,但相比第一本順暢一些了。第三本是我閱讀速度最快的一本了,有了前兩本的鋪墊和人物、情節等基礎,好奇心的驅使,內心牽掛的人和事多了,讀起來就自然不再度日如年,而是感覺光陰似箭了。
讀完后,我在想如果沒有當初葉文潔在文革時期和三體世界的冒險聯系,地球的命運會如何?起碼三體文明不會那么快發現地球文明,不會有大量智子來到地球監視人類文明獲取信息,也就不會有后來三體文明想貪婪的占領地球。三體文明想進一步占領地球,給地球人類帶來可怕的威脅,導致在雙方威懾時代,用程心換掉羅輯后,三體文明果斷決定侵犯地球。地球人不得不進行宇宙廣播,暴露三體文明的坐標系,導致三體文明世界遭受打擊近乎毀滅。在打擊三體文明時,歌者通過研究三體文明保留的通訊信息,順藤摸瓜,發現了地球文明。這一發現招來太陽系的滅頂之災——二維打擊。在太陽系遭受二維打擊時,只有程心和艾AA乘坐具有光速的“星環”號有幸逃離了二維打擊,成為太陽系中少數存活的人類生命。
整套書中有很多有個性的人物。但我最喜歡的是程心。她是一個善良的姑娘。在和三體文明的交鋒中,她沒有忍心啟動開關——進行宇宙廣播,暴露三體文明坐標,想給對方留條活路,也想以善舉感動對方進而保護地球文明。但她高估了三體文明的善良,使地球文明遭殃。
故事的最后,太陽系已經在二維化后消亡,她如果自私點的話,完全可以愜意的生活在云天明送給她的647號小宇宙中度過余下的生命,但是她顧全大局,為了整個宇宙的文明著想,毅然捐獻出了自己的小宇宙的質量,希望借自己的微薄之力拯救即將大難臨頭的整個宇宙文明。
故事到這里結束了,留給人無限的遐想,云天明還會和程心相聚嗎?宇宙會消亡嗎?如果宇宙被挽救,新的人類文明又是怎樣的呢?被二維化的太陽系還能回到三維空間嗎?十維的宇宙空間會出現怎樣的宇宙文明?歌者所在的文明會不會意識到二維打擊這個宇宙規律武器的弊端?
《三體》讀后感收獲與體會 篇47
這本書打開了我的想象力,震撼了我一遍一遍。憑著淺顯的物理學知識,艱難的理解什么是三體問題,維度,強互作用力,空間曲率。
倒不是未來的物理學有多震撼,而是我們面對外星文明,會有如書中所說的那樣嗎?假如真的有外星文明,兩個甚至多個文明,真的會是一個黑暗森林體系嗎?
不得不佩服作者思考之深入,猶記得黑暗森林中每個人都是獵手的比喻,一片漆黑中冒出一處閃光,最省時省力最安全的方法,就是朝那個位置發射一枚子彈。
三體與其說是一部科幻小說,不如說是一部人類甚至宇宙未來漫長時光的預言。就算不合理的地方再多,誰又能說出自己合理的預言呢?
《三體》讀后感收獲與體會 篇48
一個多月的時間看完了《三體》,如果不是有故事情節,我是肯定看不下去的,什么天體物理學?什么組織?什么恒星行星?各種計劃?傻傻分不清楚啊!
出場較多的人物我還是記得的,于是,整理了一下,形成思維導圖,整個故事脈絡也變得清晰了。
葉文潔,在父親受迫害之前,她應該是過的非常幸福的小公舉吧,家庭和睦,聰明伶俐,受盡萬般寵愛,只是命運突變,父親受審查,母親棄她而去,后來又被那個編輯陷害,大概是對人類徹底絕望,才想著用三體文明拯救地球,后來又經歷了丈夫身死、女兒自殺,可以說是非常悲劇了。
史強,那種狂放不羈又俠肝義膽,頗有金庸武俠小說中的英雄人物之感,但是他又粗中帶細,處處顧忌別人的安全,是整部小說中我最喜歡的人物了,開始還以為生病之后會死掉,還好后來冬眠,然后病也痊愈了,繼續自己的事業。
章北海,心機boy,明明自己是一個失敗主義者,卻偽裝成一個勝利主義者,最后帶著戰艦逃離太陽系,不但帶走的戰艦幸存,追擊他的戰艦也幸存下來,可以說為人類延續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了。
羅輯,從消極懈怠的教授,到拯救世界的英雄,是變化非常大的人物,但是中間有點不懂他到底想干啥,還找了個夢中情人結婚生子,最后還當上執劍人,相比于其他的面壁者,簡直人生贏家有木有?
程心,咋就突然成了主角,一臉懵逼,不是喜歡云天明的嗎?最后就因為世界上就關一帆一個男人了就在一起了?不應該與云天明團聚,然后有甜甜的戀愛嗎?
云天明,費那么大勁兒傳來消息,最后想和程心團聚,但是遇到突發狀況后就和艾AA度過了幸福的一生?也不去長生不老了?不去見程心了?心心念念的初戀就這么說不愛就不愛了?看不懂你們之間的感情,太復雜了!
反正專業的東西我也看不太懂,故事情節還可以瞎扯一下,就這些吧,不是很懂。
《三體》讀后感收獲與體會 篇49
《流浪地球》——2019年春節檔最火熱的電影,不但讓我知道了劉慈欣這位中國著名的科幻小說家,而且也讓我對他的另一部科幻小說《三體》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我便在暑假閱讀了這部書。
《三體》這套書共三部,講了四光年之外的三體文明由于遭受多次毀滅性災害,逃離了母星,就在他們為尋找新家園而一籌莫展時,他們卻意外接收到了地球發出的信號。于是,三體人在利用科技鎖死了地球人的科學之后,他們的宇宙艦隊便調頭直撲太陽系——他們妄想毀滅人類文明,在地球上延續自己的文明。人類與其奮力抵抗,但最終兩敗俱傷,三體人不甘此結局,引來了宇宙中更高等的智慧生物,他們戰爭的方式和手段已經超出人類的想象極限,它們僅僅發出了一張卡片大小的“二向箔”,便給整個太陽系帶來了降維打擊,把太陽系壓縮為二維平面,人類未能逃脫被高等文明滅絕的命運。
值得慶幸的是,在太陽系即將毀滅之際,小說中程心和艾AA作為最后的幸存者,駕駛光速飛船離開地球,將人類文明火種帶走,他們在黑域中穿行了1800萬年后,在小宇宙中短暫居住,并最終進入大宇宙生活,保留了人類文明火種,人類文明得以延續。
讀了《三體》,我感慨萬分,同時也陷入了沉思,雖然科幻小說是虛構的,但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日行千里、千里傳音、視頻聊天……這些在古人看似科幻的東西現已成真,小說中的“光速飛船”“曲率驅動飛船”“二向箔”等等,如果真的變成現實,這將給人們的生活、工作帶來巨大的變化。我更希望如果那天真的到來,會出現像電影《絕世天劫》中哈里一樣的人,來拯救全人類,這些人或許有你,或許有我,或許也有他……
《三體》讀后感收獲與體會 篇50
這個寒假里,我無意中讀到了一本名叫《三體》的科幻小說。從翻開的那一刻起,我就深深地感受到它的無窮魅力。
在《三體》中,我了解到“面壁者的計劃”、“破壁者的能力”、可展開到九維的質子、可讓人穿越時空的三體游戲、能秒殺100架宇宙飛船的水滴……每次看到這些不同于我平日里接觸的事物時,我都情不自禁地贊嘆,正是作者劉慈欣伯伯那寬廣的知識面、嚴謹的科學理論基礎和天馬行空的想象力,才使我這樣的小學生讀起這本《三體》來,也不會覺得枯燥乏味,反而妙趣橫生,攝人心魄。
聽說這本書是亞洲人首次獲得雨果獎的作品,這真是太了不起了!它講述了在我們地球上一個特殊的年代里,我國科技人員葉文潔一段悲涼的人生經歷,使她心中一直存在著人性的“惡”,也使她對人類的本質徹底地失望。當她無意中發現了外星信號后,她希望那個遙遠的“三體世界”可以來消滅掉地球上的“惡”,給地球帶來更好的文明。她本來堅信地球必須要等更強大的文明來拯救,可是當“三體世界”真正地來到地球后,帶來的卻只是毀滅和災難,這也給葉文潔帶來了一生的悔恨——原來在宇宙法則面前,人類是如此的脆弱渺小,然而即使是渺小的人類,依然千方百計地努力尋找能在宇宙里活下來的方法。
雖然《三體》是本科幻小說。但正是因為作者在書中描寫了對于歷史的思考和未來的展望,才讓我們感覺到身臨其境,常常充滿了許許多多的現實感。仿佛下一刻,人類就會與三體人相遇交鋒。讀后感·這也讓我們開始深深地思考:人類自身的傲慢,會不會才是可以毀滅自身的主因?而“外星文明”、“三體世界”不過只是一種我們走向滅亡的催化劑。了解到這些之后,人類將該何去何從?怎樣才能在宇宙里和別的文明(物種)共處?
讀完《三體》,使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我們應該始終謙虛謹慎,努力學習,發展自身,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如果發揚真善美,惡就會無隙可趁。萬一哪天,真有三體這樣的高級文明降臨,我們人類也不會惶恐無助,正如書中史強所說:“你看,那蝗蟲雖然不斷被人類消滅,但卻從不會真正消失”。
誰說不是呢?有限的生命盡頭是無限的宇宙。宇宙如此之大,未知的東西太多,即使渺小如我們,只要愿意,也可以探索出一個無限偉大的世界。
《三體》讀后感收獲與體會 篇51
《三體》的引人入勝沒有讀過的人是很難體會的。從前我對宇宙的認識,除了星空還是星空,無非就是恒星、行星和星云組成的大大小小的星系。人類是這浩瀚宇宙中的唯一,我不相信外星生命的存在,更沒有想過有一天外星生命會“光臨”地球。這一切在《三體》中都出現了,《三體》將我帶入一個全新的宇宙,還讓我見識了一個不同的人類社會。
“有時候下夜班仰望星空,覺得群星像發光的沙漠,我就是一個被丟棄在沙漠上的可憐孩子……地球生命真的是宇宙中偶然里的偶然。”這是其中的主要人物葉文潔所說的一句話。從科學的角度說,以地球如今的文明程度,或許真的不具備探索遙遠宇宙的能力。我們目前對宇宙的認識只是極其淺薄的。如果真的有高級外星生物的入侵,或許人類連組織反抗的機會都沒有,這是人類所面臨的危機,也是使得人類不斷向前發展的最強大的動力。
我們必須承認人類的渺小,必須認識到宇宙的殘酷和無垠。因為我們的微不足道,我們才有更加奮發圖強的必要,危機意識是個人包括集體以及國家長盛不衰的必要因素。放到宇宙這個大世界里,危機意識也是一個星球文明長盛不衰的必備條件。
從這本書中,我更深刻的認識到人性;人性是這個世界上最難以捉摸的東西之一,有關人性的討論和思考在人類社會已經持續了數千年之久。是非對錯,黑白善惡具有相對性,這讓人性顯得更為復雜。《三體》中所描寫的全人類與個人之間的取舍:羅輯的個人享樂被舍棄合乎情理,而程心與云天明的愛情被摧殘的觸目驚心就很難讓人接受,大多數人所謂的“為地球文明的延續”更讓人心寒。
《三體》引發的我對于生命的思考:有時覺得生命珍貴無比,重如泰山;有時候又覺得生命是那么渺小,不值一提。
給歲月以文明,而不是給文明以歲月。人類不應該安于現狀,在獲得一點點的自由之后就迷失自我,開始爾虞我詐,毫無人性可言,在紙醉金迷之中忘記了宇宙的殘酷。我們應該去創造新的歷史。
給時光以生命,而不是給生命以時光。我們應該在歲月長河里那有限的時間內去創造無限的價值,生命和命運都可以由自己決定。(張康)
《三體》讀后感收獲與體會 篇52
左圖封面上的女孩子,應該就是葉文潔吧?以前,我覺得這封面與小說無甚關系,因為我的注意力始終在三體那里,特別是智子。我甚至非常討厭小說里對于葉文潔所有經歷的設置。
這次重讀,我才發現葉文潔的經歷確實是重要的。如果《三體》中沒有葉文潔,那么《三體》只能算一部普通的科幻小說,就像《上海堡壘》,我特別喜歡《上海堡壘》里腦洞大開的宏大場景和各種科幻設置。但是《上海堡壘》真的沒有把人物寫的立體豐滿,更別提把讀者帶入到哲學思考的層次。這一點《三體》做到了——因為葉文潔。所以,這次我終于認可了《三體》的這個封面。
《三體》因為葉文潔而有了宏大而悲憫的視角——包括伊文斯,他們一主一副無不是在反思人類。借他們的嘴,《三體》對于人類和人性做了高度概括的解析。在讀這些的時候,我的內心也是隨著他倆的失望而失望、他倆的厭惡而厭惡,甚至于會認同他倆的人類已經沒有能力以內部力量來解決自己的問題的思想。
但是,當三體人的信息被獲取和解讀以后,汪淼和丁怡的那種絕望感又捕獲了我,連葉文潔再上雷達峰的那種悲涼感也讓人感同身受。
《三體》讓我們以不同的視角去感受各自的立場:在三體游戲里我們會同情三體文明,在葉文潔的經歷里我們會痛恨人類的瘋狂,在伊文斯的描述里我們承認人類的貪婪與自私,在智子鎖死人類科技時我們跟著汪淼一起絕望,在葉文潔看向齊家屯時我們心中升起無限的悲憫。
正是《三體》使我們以不同的視角去體會和感知,使得《三體》具有了某些哲學意味。這使得它作為一本獨立的小說,是完整的,邏輯和架構是清晰的。
而《三體》的另一個難能可貴之處還在于,它作為一個系列小說的第一部,給之后的續作奠定了宏大的敘事基調,因為《三體》把視角挪到了全人類的生存上。
《三體》讀后感收獲與體會 篇53
我是一個不愛看小說的人,可以說從小到大,我讀的小說屈指可數。但在羅老師的強烈推薦下我還是看了《三體》這本被老師描述得出神入化的小說。在經歷了幾天的閱讀之后,我被這本小說深深的吸引了。他里面有許多腦洞大開的想法。其中讓我記憶猶新的是:
1、人類的脫水;
2、一個天空可以出現三個太;
3、陽變幻莫測的天氣;
4、葉文潔的人生經歷。
故事的開篇充滿了大量的學術道理,使一個不喜歡物理學的我看得頭暈眼花。
本書以汪淼學者為主人公,以他的視覺和口吻來描述這個故事的發展,讓讀者跟著汪淼一起去體驗“三體”這個神秘的世界,跟著他一起和周文王促膝長談,跟著他和孟子一起探討計算的恒紀元的儀器,跟著他一起看遍每一個基地......
作者劉欣慈以獨特的筆法為讀者創造性的提出了很多問題,只要抓住其中一個點就可以更加透徹的了解三體世界的神秘,三體中的人類在遇到炎熱和嚴寒時都可以通過脫水來延續自己的生命。等到恒紀元的來臨時,他們浸在水中又恢復了人體的所有機能,跟脫水之前沒有什么兩樣。這是一個多么神奇的事啊,真希望有一天我們人類也可以進化到三體中所描述的脫水的人一樣,這樣再也不用怕飲水的匱乏和可居住地的減少了。
其實“三體”中的氣候變化莫測,也是現實生活中的真實反映,只是沒有那么強烈罷了。試著回憶一下,我們在前幾十年前科技也沒有那么發達,環境也很優美,最主要的是空氣質量好,再回到現在,雖然說我們的科技是發展了,但我們為此卻付出了很大的代價,空氣質量下降,甚至有的地方還出現了霧霾,氣溫由原來的一年四季分明到現在的一年只有冬夏兩季。“三體”他是在呼吁人們愛護環境,科技是在良性的、可循環的條件下發展的,這也是“三體”給所有讀者上的一課。
“三體”中還述說了葉文潔的人生經歷,他從一個年幼無知的天真少女到看到父親的慘死,再到母親,妹妹分別為了自保而陷害父親的親情破裂。可以說小小年紀的她經歷了家破人亡的悲痛。再到她進入紅岸基地后,屢次遭人陷害,還得不到別人的信任,再到自己的科研成果被他人竊取后的悲慘遭遇,真是數不勝數。但葉文潔依然沒有放棄對生活的向往,沒有放棄自己的生命,她用溫柔的語言和慈愛的面容去對待每一個孩子,給他們做吃的,教他們畫畫......,所以在以后的生活中無論遇到什么樣的挫折,我們都要笑對人生,笑對每一個挫折,在苦難面前說我是糖,對待生活要樂觀,所以我們要做一個開朗、樂觀、無懼挫折的同學。《三體》除了科幻之外,還有對人道的反思和形而上的考慮。比方文革中紅衛兵的蒙昧和殘酷、人類對天然的毀壞以及人類對人類將來的絕望,遠遠超出了某些哲學或許社會學巨匠的考慮。是我們值得深思的事情。
都說中國有后羿射日,他用自己的弓箭為人類這下了太陽神的九只金足雞(太陽),只留下了一只用鐵鏈拴住了的金足雞。讓他為人類造明,為人類提供溫暖。而“三體”中卻沒有這樣的神話人物,他們的世界仍處在恒紀元和亂紀元的交替之中,還時常出現“三顆飛星”這樣的詭異事件,每一輪文明里,都有為了找到和精準預測恒紀元而努力的人,例如周文王,他經歷了長達很多年的時間才到達朝歌,但最后還是沒能準確預測恒紀元的到來就被“三顆飛星”毀滅了此輪文明。也正是因為如此,“三體”中的人們都非常害怕“三顆飛星”的出現,里面的每一個為尋找恒紀元而獻出自己寶貴的生命的人,不就是擁有一顆堅持不懈的心嗎?不就是擁有為人民服務,想要做到像杜甫一樣的“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何時眼前突兀現此屋,嗚呼,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嗎?”這不是描寫的是我國的各位愛國、敬業的工作人員嗎?為了別人而犧牲自己,為了大家而舍其小家的高尚品質的人嗎?
到當前為止,《三體》給我的最大感觸是很深的。首先,三體問題自身就是一個艱深難明的天體物理學問題,尤其對我如許一理科生而言。由如許一個問題引出的一個全新的世界,如許的世界會發生一種什么樣的文明,這自身就充溢了吸引力。第二,科學的開展能否有上限,人類對世界的探究和游覽可否打破太陽系的局限?小說的內容讓讀者對如許問題發生考慮,作者的對科技的開展充溢夢想,并非完全的胡言亂語,給人耳目一新的覺得。第三,我們的頭頂就是星空,恒星之間漫長的間隔以光年為單元。天體的降生與消滅以億萬斯年為記載。至今為止,我們所曉得的,擁有生命的星球只要地球,而地球上擁有生命的工夫也但是短短的數億年罷了。人類能否是宇宙的獨一驕子,宇宙能否還有其他生命的存在?這種具有群眾興趣的問題,也是吸引我的另一個緣由。
《三體》中有太多的精彩部分難以言表,可以說是言有盡而意無窮,讀了《三體》這本書使我受益良多。
《三體》讀后感收獲與體會 篇54
上個學期,我讀了劉慈欣寫的科幻小說--《三體》。這套書共有三部,因為我自身原因,我沒有一口氣把它們看完,至到最近我才把這三本書讀完。對這套書總體的評價,每一部都更上一層樓。
《三體》這部小說讓我重新認識了時間、生命、文明這三個詞之間的關系。生命意味著什么?對每個個體而言,無不希望生活得時間越久越好。當我讀這本書時,我始終懷著一種對生命敬畏的情感。當葉文潔向太陽發射引力波的那一刻,她不知道自己的這一按,改變了全人類乃至整個宇宙的命運;她這一按,將會在未來毀滅多少個文明。
那時間又是什么?時間無時無刻不在推動著我們走向死亡。看起來,時間和生命又是對立的。但是,正是因為時間規定著生命的界限,我們才充滿激情和活力去做一些五彩紛呈的事情,這就是我們所謂的大千世界。既然我們的生命已被時間劃定了一個界限,我們何嘗不在這短短的幾十年里,去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呢?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我們有能力讓自己的人生充實起來。當我們要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我們要說:“我已經沒有任何遺憾了!”給時間以生命,而并非給生命以時間。就像保爾柯察金說過的一句話:“一個人的一生應該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時,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這因碌碌無為而羞恥。”我認為,這就是對生命意義最好的詮釋。
《三體》讀后感收獲與體會 篇55
推薦理由:在暑假里,我讀了一套精彩的科幻小說,這套書的名字叫《三體》,作者是劉慈欣,這套書一共有三部,分別是《地球往事》、《黑暗森林》、《死神永生》。什么是三體呢?帶著這個問題,我走進了書的世界:原來,三體是個游戲,但這不是普通的游戲,與科學有著重大關系,尤其是物理學,只有學術水平很高的人,才能發現這個游戲的奧秘。
推薦內容:主人公汪淼是搞納米技術的科學家,他通過玩三體這個游戲,發現三體人是真實存在的。四光年外,三體文明正苦苦掙扎,三顆無規則運行的太陽主導下的百余次毀滅與重生逼迫他們逃離母星,而恰在此時,他們接收到地球發來的信息,三體人龐大的宇宙艦隊開始向地球進發,人類的末日悄然來臨在與三體文明的戰爭中,人類第一次看到了宇宙黑暗的真相,地球文明像一個恐懼的孩子,熄滅了尋友的篝火,在黑夜中發抖。自以為歷經滄桑,其實剛剛蹣跚學步;自以為悟出了生存競爭的秘密,其實還遠沒有競爭的資格。宇宙的田園時代已經遠去,宇宙的物競天擇已到了最慘烈的時刻,在億萬光年暗無天日的戰場上,深淵最底層的毀滅力量被喚醒
這是一部比現實更真實,比神話更空靈的科幻小說,讀了這本書,我收獲很大,它讓我學會了冷靜思考,遇到困難不能逃避,要勇于面對現實,努力想辦法解決問題。
《三體》讀后感收獲與體會 篇56
地球上只有一個文明,但時空中不一定只有一個。
我第一次產生這種想法,是在我看了一篇名為《最后的進化》的文章里面表達了一種觀點——也許在毅力灰塵中就含有一個宇宙,我們拍掉灰塵這一動作的時間在我們眼里大約幾秒鐘,而在那個宇宙中可能過了幾億年甚至更久。而我們所處的這個文明,也許就是另一個世界中的灰塵。
第二次是在一位MC建筑大神所創造的世界上。他幾乎創造了整個宇宙,可最終竟然只是一只蝴蝶上的斑點。
第三次就是在《三體》上。《三體》與前面兩個略有不同,《三體》主要講的是主人公汪森發現“死亡倒計時”,然后通過三體游戲進入了三體內部組織,最后攔截下了“拯救派”的船只,從上面得到了關于“三體文明”發往地球的來信。
三體文明中的世界是一個毫無規律的世界,太陽何時升起,何時落下,都是未知;文明究竟能到達何種程度,全部隨緣。所有人都試圖在這個荒謬的世界中尋找規律,最終卻都無功而反。這使三體人萌生了離開了這個星球的念頭,然后他們發現了地球。此時,三體文明程度遠高于地球文明,隨之便引出了文章中心:當一個高級文明發現低級文明時,高級文明必須要消滅低級文明。
看完整本書,我不僅震驚萬分,也產生了許多疑問:宇宙中真的存在另一個文明嗎?如果存在,我們會相遇嗎?我們是否真的只是另一個時空中的一粒微不足道的灰塵呢?太陽系又是否如畢達哥拉斯所說的那樣只是一個實驗場所呢?我們的文明究竟又算什么呢?
《三體》讀后感收獲與體會 篇57
抓緊時間看完要不然又忘記了。最初看了第一部的一點點然后放棄了,聽完高曉松的解讀《三體》又饒有興趣地把書翻出來看。話說其實我比較喜歡被劇透…
大劉的世界很宏大,不只是世界,而是宇宙。地球被二維化的結局,就像梵高畫中的《星空》,定格在那一刻,甚至不留下任何證據。最后歸零者在宇宙發布的廣播中,地球文明和三體文明都在期待聽到自己的語言,至少在浩渺的時空中自己的文明被肯定過,留下了印記。守衛著地球文明墓碑的羅輯也會欣慰吧。
不懂得深究物理學原理,來不及細看行文描寫,波瀾壯闊的宇宙文明圖景和跌宕起伏的人物情節都足矣讓人叫絕。就像高曉松說的那樣,大劉的每一個腦洞都足夠去拍一部科幻大片,而這樣的腦洞在書中一個接一個,不遺余力地把能想到的都展現了出來,稱得上是偉大。
第三部看到后面,好多人都在罵程心。幾次寫到她俯瞰眾生的視角,她是圣母心了,可地球文明的毀滅怪她嗎…在我看來她只是喜歡攬責任,什么都當作自己的責任,保護全人類全宇宙怎是她一人能辦到?響應歸零者的號召回到大宇宙,卻在小宇宙中留下一盆魚缸。關一帆看淡了,不計其數的小宇宙不會全都歸還質量,一個小魚缸又能改變什么。沒有單一個體有能力決定宇宙的命運。
很多地方是詩意的,把地球變成畫,把情報編進童話,送星星,送宇宙…說到這兒其實最希望看到關于云天明的番外,他在三體世界的生活,他和AA在小行星上的相守相伴。
宇宙規律是無情可怕的,“弱小和無知不是生存的障礙,傲慢才是”。宇宙面前,人人都卑微而敬畏,唯有死神永生。
《三體》讀后感收獲與體會 篇58
《三體》的作者是劉慈欣的一部長篇科幻小說,曾獲得科幻藝術界的諾貝爾獎“雨果獎”。作者以建國以來那段特殊時期一個隱秘的人物向宇宙發送一段隱秘的電波為起點,此后在地球乃至三體世界刮起了一場文明碰撞與衰落的風波。
故事開端,葉文潔在特殊時期,對周圍的人以及環境感到感到無可奈何以及失望甚至絕望。四處充斥著階級斗爭,整個國家像一個不成熟的小孩把人類美好的愿景——共產主義社會捆綁,然后肆意妄為,殺害無辜因此有了正當的理由。在這種環境下,葉文潔希望能有一個更高級更成熟的文明來幫助,引導那個小孩。希望一切都能走上正途,不曾想引來的高級文明是個覬覦人類資產的強盜。面對這個強盜,部分曾經對地球文明絕望的團體,開始助紂為虐。所幸這個強盜距離地球比較遙遠,人類還有將近400年的時間去發展,希冀能盡快成長,可是強盜雖然還沒來,他卻斷絕了人類成長的道路。迫于無奈之下,小孩對即將到來的強盜說:如果你敢來我家,我就叫更高級的強盜過來,然后我們都會死。強盜真的怕人類這個小孩叫來更高級的強盜,于是僵持之下,慢慢軟化小孩的同歸于盡的意志,并說可以幫助他成長,小孩信以為真。當三體文明這個強盜意識到小孩不敢叫更高級的強盜后,就打算直接搶走小孩的資產。不曾想極少數部分漂游在太空中的人類暴露了三體文明的老家,于是三體文明放棄了侵占地球,慢慢的越來越多的文明發現了彼此遙遠的鄰居。于是整個宇宙變成了一個長不大的小孩,互相侵略,滅絕。
《三體》系列小說,拋開各種眼花繚亂的科技,最終要歸結到人性之上,或者說宇宙演化的意志之上。每個物種每種文明都把自身的成長建立在吞沒其他文明的基礎之上,混亂由此產生,并因為這種混亂加速了各種文明的滅亡。文中一開始在葉文潔提出宇宙倫理學—黑暗森林法則,便書寫了各種生存在黑暗森林中的物種的命運。只要黑暗森林法則成立,死神則獲得永生。
這一系列小說在整個宇宙的尺度上,挑選了極少數個體生命來對宇宙各種文明的結局進行推演,余下的生命要么是炮灰,要么是武器,或者玩偶。所有的生命都為了生存或更好的生存而互相侵占,彼此滅絕。生存之外會是什么?
生存之外是光輝,是對生命的尊重,進而是為了他人生存所承擔的責任。正如人類之所以能成就地球文明,是因為彼此都在人類的生存而創造。農民種地,工人制造機械,學者思考人生也因此在一定程度上維持著平衡與公正。文中程心是光輝的代表,但也正因為她光輝的一面,置地球文明于死地。她有著光輝的一面,但卻沒有足夠的能力可以將她的那種光輝傳播給其他人,傳播給全宇宙。因此她的光輝,成為了一種軟弱可欺。書中的人類也曾一度希望建立公平公正的宇宙秩序,比如羅輯因為曾經向整個宇宙暴露一顆恒星的宇宙坐標,而導致那顆恒星以及周圍可能存在的宇宙生命的滅亡,因此羅輯被部分人類指責為犯有滅亡其他物種的罪名。但也正因為如此,地球與三體之間的黑暗森林法則威懾才存在。看到這里我覺得可笑,不是由于一個人因為拯救生命而犯罪,而是因為犯罪的另有其人卻因為犯罪之人不可見或者太強大而不被指責與定罪。當然地球文明也沒有能力去治毀滅恒星的那個物種的罪。現實生活中也存在這樣的問題,或者這樣的邏輯。乃至如果完美犯罪,能不留下證據則疑罪從無。
看過《三體》這系列小說,個人覺得每個人都應該思考自己是如何生存的,自己生存之外是否侵占了他人空間。文明的社會,太平的社會只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公平與公正,這種公平與公正是社會之所以太平的原因。一旦這個一定程度上的公平公正被打破,社會就會走向混亂,文明也可能因此斷絕。
現實是沒有絕對公平的,但理想上的絕對公平與公正則存在,如果每個人都追求這樣一種理想上的公平與公正,則這個社會就會走向完美,個人覺得每個個體都要求自己處事公平公正,追求一種理想上的公平公正,絕對的公平與公正是否存在則無關緊要。
換個思路,三體人乃至其他高級文明都希望幫助弱小,那么《三體》這本書中的宇宙或許會是天堂。強者因以尊重弱者的自由為不可逾越的行為底線,因為誰也不能斷定弱者是否有一天會不會成為更強者。
《三體》讀后感收獲與體會 篇59
好久沒有寫過讀后感了,只記得小學老師留作文的時候寫過,中學六年也沒讀過什么課外書,把精力全浪費在正事上了,現在想來真是本末倒置。上了大學才有了時間和自主權,可以看看喜歡的書了,卻沒有養成寫讀后感的好習慣,學校教育害人不淺呀。
其實在我的書架上幾乎沒有科幻題材的書,唯一搭邊的估計就是少年兒童百科全書了。想來是因為童年的我內心柔軟綿純,只愛花鳥魚蟲的欣欣向榮,不喜數字化與技術化的質感。接觸《三體》完全是因為聽了大緊老師的推介,不想無意間進入了如此宏大的一個世界。
強烈推薦那些對目前的生活還有任何迷茫、困惑、痛苦與糾結的朋友去讀讀此書,感覺就如同是你突然被告知要接管阿里巴巴的所有業務和財富,你再去樓下菜市場買菜的時候還會因為要不要抹去三毛錢的零頭而討價還價嗎。全書情節無比豐富,細節無數,概述一遍也需要大量篇幅,就不在此贅述了,只聊幾點思考和感悟吧。
一、按照文中的設定(其實是有強大的邏輯論證),宇宙中存在無數的文明,如果我掌握了與外星文明通信的方法,在了解黑暗森林法則之前(書中的基本宇宙觀,聞之令人醍醐灌頂),我會與他們聯系嗎?
思來想去多半不會,原本自認是個探索欲強、好奇心強的人,真正面對這個問題的時候才發現內心深處的擔憂竟勝過了好奇。有時會想,如果面前的魚缸里突然有一條魚異常活躍,游動的路線呈規律性,我會是什么反應?如果恰好趕上我在這優哉游哉的走思的話,可能會多觀察一會,當發現它游動的路線是“你好”時,可能從此多了一個跨物種的朋友,其他時候可能根本無暇理會或是忽略過去。可如果這條魚是在我那懵懂的兒子面前做此展示呢?極有可能會被他一把撈出來弄死。那么反過來想,如果我們是那條小魚呢,結果多半也是如此。
二、如果我身患這個時代無法醫治的絕癥,但技術允許我冬眠到未來可以治療此病的那一天,我會獨自前往未來嗎?
此問比上一問更加實際,相信有生之年必將成為人類真實需要面對的問題。冬眠去未來意味著要和所有的親朋好友告別,去到一個有可能意識形態、社會規則完全不同的時代,從某種意義上講相當于帶著記憶去來世了,只是要自動選擇結束此生而已。也說不準,也許技術發展迅速,幾十年后就能醒來,那時要面臨的一個倫理問題就是兒子比老子還老。不過縱觀人類歷史,社會發展一直推動著倫理道德及思維觀念的變遷,所以未來這種情況也可能司空見慣了吧。如果真的身患絕癥,我倒是愿意去未來看看。
三、如果地球文明被外星強大文明入侵,地球根本沒有還手之力,而我掌握了可以同時毀滅兩個世界的武器的按鈕,在外來入侵者到來之前,我有勇氣按下按鈕嗎?
中國歷史上有過無數玉石俱焚的故事,對于任何一個還有一絲血性的人來說,與比自己強大的敵人同歸于盡算是最好的選擇了。可如果同歸于盡的不僅是自己、家人、戰友亦或是不相關的人,而是整個地球、所有生命以及人類所創造的所有歷史時,心中又會想起另一個聲音叫作“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雖然現在我們在敵人眼里就像蟲子一樣弱小,可只要有人活下去,起碼還有希望在。退一步講,假設地球文明永無翻身之日,永世受其奴役,為了保存地球文明的火種和在這個浩渺宇宙中存在過的痕跡,我們是不是也要忍辱負重的活下來呢?在這樣宏大的背景下,同歸于盡與茍活于世到底哪一個才是真正的勇敢與偉大還真難說的清楚……
四、如果整個太陽系都將遭受毀滅性的打擊,而我有幸逃脫厄運,作為太陽系的最后一份子(應該至少還有一個異性,否則無法繁衍后代)孤獨的駛向宇宙的深處,去尋找新的適合居住的星球,我愿意離開嗎?
面對如此終極的拷問,如此絕望的設定,我想能夠逃脫才是最大的厄運。敢于選擇承載著全人類的記憶駛向宇宙深處的人一定是具有超凡心力之人,可能只有佛陀、王陽明之流才有如此氣魄和格局吧,不知現代人還有沒有如此心靈澄澈之人。
以上種種假設均在書中作了真實而生動的描述,當這些問題真切的擺在面前的時候,人性中的善與惡都會被無限放大。在整個文明生死存亡的時刻,人會變成“有智慧的獸”,生存必將壓倒一切道德排在首位。
合上此書,當我們把思考問題的尺度定在宇宙這個級別上時,時間和空間都有了新的意義,而我們也勢必會重新思考“意義”的含義。在宇宙視角下,憤怒的意義是什么,悲傷的意義是什么,恐懼的意義是什么,迷茫的意義是什么……我們還有什么理由不珍惜此時此地的時間和空間所賦予我們活著的意義。或許我們都不知道該感恩誰,因為生存本來就是最大的幸運,只是不知道從什么時候起,人類有一種幻覺,認為生存成了理所當然的事情,以此衍生出了種種痛苦和糾結。與能正常的生存在這個黑暗的宇宙中相比,還有什么是值得痛苦和糾結的呢?
《三體》讀后感收獲與體會 篇60
小說講述了地球人葉文潔偶然間發現了另一個地外文明——三體星人(一個有著三個太陽的地外文明),因為三體的不確定性導致三體人必須找到另外一個適合生存的星球,進而入侵地球的故事。在地球人和三體的數百年的爭奪中,其他的更高級文明消滅了三體星和太陽系。其神來之筆來自于將基本物理定律變成武器,原來宇宙是十維的,因為文明間的爭奪,于是不斷的使用降維武器導致宇宙不斷的降維,并最終歸零。大劉用人類社會的競爭推廣到了整個宇宙: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要;文明不斷擴張,但宇宙的總資源有限,并引入了猜疑鏈和技術爆炸。進而引申出整個宇宙社會學,在宇宙中,每個文明都如同在黑暗森林穿梭的帶槍獵人,小心翼翼,提防著別人的冷槍,也隨時準備消滅被發現的敵人。已故著名物理學家霍金就曾不止一次的警告人類,不要對宇宙發出各種訊號,就如同在森林里啼哭的嬰兒,引來的大多豺狼。
人類是一個很奇怪的物種,我們總習慣于給自己找到一個明確的目標,或者尋求一個競爭對手,不然就很容易迷失自己的方向。我們不斷的在戰爭與和平間輪回,在毀滅與創造間徘徊,只是因為我們無法找到新的共同體。我們很容易在自然災害面前表現的異常團結,卻在現實中相互推諉。世界紛爭不斷,戰爭從未停止,也許真的只有在共同的外部敵人面前我們才能擱置爭議,一致對外。
太陽存在了50億年,宇宙的年齡是138億年,太陽還有50億年的壽命,而40億年后仙女星系將和銀河系發生正面的碰撞。這些冰冷的數字昭示了我們人類絕對無法偏安一隅,我們的目標是星辰大海。當我們從海水爬上陸地,當我們的智人祖先一路走來,就注定了我們未來的道路。
天下大勢,浩浩湯湯,自然科學規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我們無法逃避,就必須坦然面對。即便是沒有觸發三體文明,人類也逃不出“歌者”的二向箔,在大神級文明面前,人類如同螻蟻,但螻蟻尚存斗志,況且人類呢?有道是“朝聞道夕死可矣”我們用整個人類的文明,見證了整個宇宙的運行真相。燦若星河,浩淼無垠的蒼穹之間,眾多星際文明如同初春的花蕊,脆弱而又堅忍,在自我的星球上綻放出不一樣的精彩瞬間。
夜晚,抬頭仰星空,城市的燈光讓整個天空略顯寂寥,西邊那個我們最近的行星——金星顯得異常明亮。忽然懷念起兒時的夜空,那每一顆閃閃的星星也許都是一個文明的搖籃,而住在他行星上的地外文明,同樣滿懷好奇的凝視我們。
《三體》讀后感收獲與體會 篇61
三體文明遠超地球文明。然而,再強大的文明,也有他的弱點,比如三體人不會說謊(這是對人類好大的諷刺),他們的思維在交流時直接顯示出來,對方一覽無余。因三體派出的智子鎖死了地球科研的發展,人類在尋找突破,于是針對三體世界不會說謊的缺點,實行了“面壁計劃”,在世界挑選了四個面壁人,他們的所作所為所思所想可以不用向任何人匯報,同時他們還可以調動上地球上的一切資源。羅輯,男一號出場,一個社會學家,在科技政治軍事各方面都無足輕重的小人物竟然也是面壁計劃中的一人,所有人都不屑。
面壁者都在為面壁計劃這個偉大的戰略奔波籌劃,有一位計劃通過攻擊人類艦隊使其量子化,用量子來對抗三體,在他的戰略被破壁人識破后,開槍自殺。
有一位計劃通過爆炸水星毀滅太陽系來對抗三體,這種魚死網破的戰略在被三體破壁人曝光后,因為自己的人民無法接受,被他們用石頭砸死。
有一位計劃通過思想鋼印控制人類思想,后被撤銷面壁人身份,最后下落不明……
而羅輯,和其他三個面壁人比起來,除了一無是處外,還游手好閑,他利用面壁人的特權找到一處世外桃源,并動用特權找到了他的小說中的女主人公莊顏,他們過著的避世的生活。羅輯的行為怎么看也還是不像是一個合格的面壁人(可能就像武俠小說里面一樣,越是離經叛道異于常人或瘋癲或落魄的就越有可能是江湖高人),他為什么會成為面壁人?這個讓世人都搞不清楚的問題,找到了答案。原來他是三體人唯一下令要殺死的人類。他一定有特別的地方,連他自己也不知道特殊在哪里,羅輯的破壁人是他自己。他在這個循環中冥思苦想,不斷思索其中緣由。他想起來,他見過葉文潔。羅輯與三體組織領袖葉文潔有過一次對話,關于宇宙社會學,葉文潔說了兩條核心理論:
一、文明的第一要務是生存。
二、文明不斷擴張和強大,但宇宙中的物質總量保持不變。
前沿科技被智子鎖死,發展很慢。面壁人羅輯根據猜疑鏈和技術爆炸的提示,研究出了他的方案——向宇宙中發射了一個星球的坐標。因為這個星星的咒語,他又成了一個笑話。
羅輯開始了冬眠,在兩個世紀后被喚醒。地球已經變成另一番模樣了,新興人類住到了地下,全部智能化,無法想象的智能化,他們已經是古代人了。這時的地球太空艦隊是一個獨立的國家。三體派往地球的艦隊即將到達,一場大戰,箭在弦上。集人類最前沿力量的太空艦隊國際,2000多艘太空艦,400多萬太空戰將,實力空前,嚴陣以待,與三體艦隊一決高下。然而,三體艦隊并未出現,只派了一個探測器,就像一滴眼淚。但水滴不像眼淚那樣脆弱,相反,它的強度比太陽系最堅固的物質還要高百倍,地球上的所有物質在它面前都像紙片般脆弱,它可以像子彈穿透奶酪那樣穿過地球,表面不受絲毫損傷。當人類第一個摸到“水滴”的教授丁儀發現水滴的秘密大叫“快跑”的時候,“水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秒殺人類的太空艦隊,從“水滴”開始攻擊到結束后往太陽的方向飛去,僅用了十幾分鐘,代表著人類最高實力水準的太空艦隊國際完敗。到這里,地球艦隊幾乎全軍覆沒。
文明有時也是幸運的。一個叫章北海的古代人,是太空艦隊成立的第一批太空人,也是徹底的“失敗主義”思想者,他利用堅定的“勝利主義”思想偽裝,成功地成為了太空艦隊“自然選擇”號的執行人,在大戰之前控制了這艘太空艦逃離,艦隊國際派出四艘去追章北海。他們幸存下來了,但是太空艦隊已經毀滅了,回不去了。太空艦上的能量只有五分之一,無法到達補給星球,也不能飛往下一個可能適合地球文明生存的星球。能源之爭就是你死我活,“藍色空間”號贏了,集中了其他四艘的能源,承載著地球文明的種子,駛向外太空,成為太空流浪者。另外,還有兩艘戰艦提前逃離,得以幸存。大家都明白,地球艦隊已經毀滅,要延長太空生存時間就只能搶奪對方的能源,“青銅器”號贏得了能源。
人類的地球太空艦隊,僅存兩艘,孤舟般,游蕩在黑暗的太空中。
地球和三體的太空大戰,人類完敗。當一個世界面臨將被毀滅的時候,人們總是祈求出現一個救世主,拯救蒼生。羅輯,成為了地球人的救世主。還記得星星的咒語嗎?就是被羅輯施了咒語的那顆星星,被摧毀了。因為羅輯暴露了那個星星的坐標,毀滅之手出于誰?無人知曉。羅輯從和葉文潔的對話中,悟出了黑暗森林法則,它就是: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個文明都是帶槍的獵人,像幽靈般潛行于林間,輕輕撥開擋樹的路枝,竭力不讓腳步發出一點聲音,連呼吸都必須小心翼翼:他必須小心,因為林中到處都有著與他一樣潛行的獵人。如果他發現了別的生命,能做的只有一件事:開槍消滅之。在這片森林中,他人就是地獄,就是永恒的威脅,任何暴露自己存在的生命都將很快被消滅。這就是宇宙文明的圖景。
羅輯從最初的混世,到成為面壁人隱世,再到給星星發送咒語,時代讓他身肩重任,一個孤膽英雄的形象慢慢長成。當地球艦隊國際毀滅,羅輯對于星星的咒語的成功,他瞬間成為世人跪拜的救世主。在雪地工程中,人們看到他并不能真正地拯救地球,又失望至極。認為他不應該在人們絕望之時給了大家希望,又讓大家的希望破滅。羅輯成了人們最討厭最厭惡的人,人們把他攆走,不讓他住在這里,也沒有人愿意載他,只要認出來,就趕下車。羅輯,扛了一把鐵鍬,走到葉文潔墓旁,給自己挖墳墓……看到這里,好像是看到了一個英雄暮年無力挽狂瀾的凄慘。
最后時刻,羅輯與三體進行了談判,因為他在太陽系布局了信號發射器,只要他的生命停止,地球掌握的三體的坐標也會暴露,三體和地球都會面臨被宇宙獵人毀滅的危險。羅輯掌握著三體和地球的命運,與三體形成了抗衡之勢,威脅暫時解除,迎來暫時的和平,也可看作是最后的掙扎。
第二部文末,羅輯一家三口團圓了(或許愛人和孩子是這個冷酷的世界對羅輯的一絲絲補償和溫暖),太陽落山了,三體人問:太陽落下了,孩子不會害怕嗎?
羅輯說:不會的,因為她知道明天太陽還會升起來。
《三體》讀后感收獲與體會 篇62
前不久,我閱讀了劉慈欣的科幻小說——《三體》。《三體》稱得上是中國科幻小說的巔峰作品,小說的科幻風格獨樹一幟,各種高科技、黑暗森林深深吸引住了我,令我深陷其中,忘卻現實。“人無完人,山無界,海無涯”的價值觀,是我從中得到的最大收獲。
該書從葉文潔因遭受影響而開始與"三體世界"聯系,希望能徹底改變現實的社會面貌講起。通過許許多多生動形象的細節描寫,塑造了章北海、羅輯、程心等藝術形象,敘說了人類面對幾百光年外的強大敵人時的喜怒哀樂,進而把人類在近乎絕望下的責任心、求助心等復雜心理描繪到了令人嘆為觀止的地步。劇情發展中,葉文潔的無情、羅輯所站的高度之高、程心的母性光輝都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其中,最讓我佩服的當屬第一位面壁人——羅輯。首先,是他知足常樂的凡人心態吸引了我。最初,在他擁有面壁者這個特殊身份后,找到了自己的夢中情人,并在北歐的世外桃源享受了相當長段時間。最后在太陽系將被降維前,他在冥王星的人類博物館中享受著一生中最后的幾個小時。他毫無顧慮,毫不憂愁,毫不悲傷,如一位天真無邪的孩子在海嘯來臨之際興致勃勃地在海灘上挖沙子。其次,是他研究問題之深、所站高度之高震驚著我。當其他三位面壁者都在竭力發展地球力量,將智慧與資源奮力結合之時,羅輯并無盲目跟從,而是看清了宇宙黑暗森林的狀況,明白了"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的價值觀。以曝光敵人位置的方式相要挾,成功達到了威脅三體世界的目的。最后,是他身為地球公民的責任感之強震撼著我。作為一名普普通通、毫不出眾的公元教授,該是有多強的責任感才能在經受了幾個世紀的風雨后,依然以獵鷹盯著野兔的眼神瞄準著一個遠在天邊的未知世界;才能以水滴穿石般的毅力連續幾個世紀威懾力絲毫不減;才能在該出手時當然不讓,不把責任推卸給其他優秀的頂尖人才。邏輯,他不是天才,也不是英雄,他只是一個極其平凡的小人物,一個頂天立地的堂堂鐵漢,一個令我佩服的男人。
拋開人物,話說情節。《三體》既沒有肥皂劇死板無聊,也沒有某些抗日神劇的狗血,也不像其他科技小說的放飛自我。它環環相扣,驚險刺激,跌宕起伏。它沒有《時間簡史》的深奧,也不似《小豬佩琪》的淺顯,而是一本難度適中,令人尋味的非凡科技小說。不必說三體世界來到地球后人們的恐慌彷徨,也不必說誤報危險降臨后人們的愚昧、瘋狂,更不必說程心蘇醒到新世元的危機四伏,單是葉文潔在紅岸基地里的各個事件,就足以讓讀者津津樂道。我覺得,《三體》的情節是獨一無二的,劉慈欣筆下的宇宙是科技范圍內腦洞最大化的結果。
拋開情節,話說深度。《三體》中對歷史事件的評論、批判借用人物故事達到了很好的效果。其中,借葉哲泰來諷刺是我認為最經典的。讀后感葉哲泰,著名大學的物理學家,只因在大學基礎課中加入了大量相對論內容,而被所謂的革命群眾在會中毆打離世。愚昧而瘋狂的言辭舉措讓我無比痛心,印象最深的一句是"當然是正確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引領科學實驗!”這是一位紅衛兵所說的。于是,葉哲泰這樣反應:“這相當于說正確的哲學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反對實踐出真知,恰恰是違背馬克思主義對自然界的認知原則的。”隨后,大學紅衛兵亡以應。可見的者們只是盲目地在各項行動上加上“反動”“資本主義的黑旗”的標簽,并未實質上看清科學,理解唯物主義、馬克思主義。此次大會上,葉哲泰的女兒,葉文潔全程觀看了,也許正因為如此,她才會產生極其瘋狂的想法——借三體來徹底改變人類社會命運吧!總之,作者寫作時的深度與內涵都達到了讓人驚嘆的境界。
拋開深度,話說現實。在充滿競爭的海中里,沒有最強,只有更強。唯有努力拼搏,不斷進取,不滿足于過去,不盲目于將來,著眼于當下,才能再創輝煌!
《三體》讀后感收獲與體會 篇63
喜歡看科幻小說的朋友都知道或看過劉慈欣寫的著名科幻小說《三體》,它曾獲得科幻銀河獎,是“地球往事”三部曲之一,被稱為科幻的里程碑。
在《三體》I里有一個叫紅岸基地的私密基地,主要是勘察星球的。在基地里有一名員工叫葉文潔,通過太陽把宇宙信號放大,可是信號發送到了三體,從此危機世紀就開始了,宇宙就像一個黑暗森林,每個文明都是一個配槍的獵人,我們都要小心翼翼,不能發出一絲絲動靜,很不幸,我們還是被發現了,我們只有兩種選擇:一是被打敗,二是反抗。
三體里的這種生存法則就像我們現在經濟市場,弱肉強食,一些大企業要擴張,可市場就是這么大,想擴大,就只能吞并掉小企業,再加上現在的企業都走向國際,都是跨界,多方面的發展,還有社會飛速的變化,讓企業無法想象下個競爭對手是誰,他們唯一能做的,就是保持開闊的思維,一直的學習最新的東西,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三體警醒了我,在自己沒有足夠能力時,一定要低調做人與做事,并學習更多本領,才能讓自己有立足之地。
《三體》讀后感收獲與體會 篇64
沒讀三體,我從不會想,我們為什么拽自己頭發怎么離開不了地面,你跳的足夠高就可以環游世界。人造衛星為什么掉不下來,人造衛星靠什么動力運行。衛星運行的幾種軌道。地球怎么形成的,給我一個足夠大足夠大的力氣我能把月球拉到地球,太陽怎么會是氣體組成的以及溫度這么高怎么不把自己燒化掉。以前認為太陽系(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太陽)已經夠大,殊不知就占銀河系的3%。宇宙有大概兩億多個像銀河系外星系,每個星系有上萬億顆恒星。你現在還敢相信地球是唯一有文明的世界。
地球在整個宇宙中太過渺小,人類更像一粒塵埃,你是否還在為雞毛蒜皮小事鬧矛盾吵架,那就看看宇宙吧。人類雖渺小但最珍貴是生命,一切重如泰山。《三體》這本書沒有主要給我一些拓展思考的方向,以及對未知的宇宙的好奇心。
《三體》讀后感收獲與體會 篇65
很早就聽說過三體這本書,尤其記憶深刻的便是說這本書難得,內容難得,科幻題材的,還是中國人寫的。
一直很喜歡科幻題材的內容,總覺得這種內容干練,不像講家長里短的故事那么彎彎繞繞。
看過很久了,沒記錯的話大體是講有個在航天航空里面工作的女的,因為家里受到政治上的迫害,覺得這個地球被這些人治理沒救了,便乘著工作的機會,與外星人通信,希望有外星人接收到,并來管理地球。
本來她工作的地方就是做探索外空的工作的,突然有一天這個隱秘的機構對外太空發射的信號有了回信,剛好被這個女生攔截了,而且她還回復了,接著便私自跟這個外星球的團體保持著聯系,一直到21世紀。
那個星球好像是叫三體,那個星球的四季不固定,生活在那里的人不能安定下來生產生活,他們急需一個擁有正常天氣和外部環境的生活場所,他們的科技非常發達,可以制造飛船飛來地球。
自從那個女的跟這個外星球的人生物聯系了之后,他們便建造飛船飛往地球,在地球發現有外星人將要來地球的時候,一些人高興,一些人擔憂。那些高興的人覺得這是客人,那些擔憂的人擔心他們會霸占地球,而且那個星球的人也提前安排的他們的人來到地球,殺害科學家,最后地球人明白,他們不是來地球喝茶的,他們是想占有地球,地球人組織了聯合軍隊,準備應對。
準備了幾十年,在外太空駐扎了軍隊,但發現與對方的戰斗力水平不是一個等級,對方也沒有共同生存的意思,最后好像有幾位地球人逃離了地球,去往了外太空。
三體這本書,提出了黑暗森林的概念,就是大家同處在一片漆黑的森林之中,誰都不知道誰在哪個位置,這個時候突然有個人舉了個火把,仿佛就是告訴別人“欸,我在這呢”,刷刷刷,一波餓得不得了的未知生物就把ta給吃了,但是如果ta有能力抵御外敵,那ta舉火把也沒事,別人反倒會繞著ta走,免得ta發現自己,把自己吃掉。
物理學家霍金不是說過嘛,不要像外太空發射信息,不要回復,我的理解或許意思就是不要打無準備的仗。
《三體》讀后感收獲與體會 篇66
王學蓮近幾年,隨著劉慈欣的《三體》獲雨果獎,以及《黑客帝國》《阿凡達》等科幻電影迸發出熾烈的“科幻熱”。
劉慈欣的是山西本土的科幻作家,山西省作家協會副主席,我很喜歡他的科幻小說《三體》系列。它講述了地球人類文明和三體文明的信息交流、生死搏殺及兩個文明在宇宙中的興衰歷程。
讀過《三體》系列小說的人應該都能明白,這是其實一部非常宏大的書,三言兩語沒有辦法介紹全面,那我就選擇其中一個人物:章北海,然后以黑暗戰役為背景,和大家分享我的心得。
首先簡要介紹一下這段故事情節,水滴攻擊地球艦隊后,人類只有五艘戰艦逃入太空,他們建立了星艦地球,以章北海為精神領袖。但是星艦地球距離新的家園約18光年,五艘戰艦上的總資源是有限的,只能支撐一艘戰艦到達目的地,它們的指揮官都想攻擊對方,壟斷資源,要么一部分人死,要么所有人死。章北海作為自然選擇號的指揮官,他本可以攻擊其它戰艦讓自己活下來,但是最后兩秒他猶豫了,在這兩秒中,來自其它戰艦的攻擊到達了自然選擇號。
是什么讓章北海猶豫了呢?
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弄清楚章北海是個什么樣的人以及他有過什么樣的經歷。他最開始是海軍政委,進入太空軍后成為了政治部主任,最后成為星艦地球的精神領袖,這期間他做出了兩件對人類歷史走向影響非常大的事:第一件是為了讓研究方向轉向核聚變發動機以實現自己未來的逃亡計劃而殺死航天政要,第二件事是帶領自然選擇號逃向太空深處。而在章北海剩下的三秒鐘時間里,他轉向東方延緒方向,竟笑了一下,說出了幾個字:“沒關系的,都一樣。”
“沒有永恒的敵人或同志,只有永恒的責任。”章北海這樣說過,對他來說,保證自己所守護的族群的延續是第一要務。他用如同父親一樣的眼光看著宇宙艦隊上的人,他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誰生誰死都一樣,只要將人類的火種保存下來,就足夠了。
這個情節讓我陷入深深的反思:誠信與欺騙,這兩個對立的詞匯,章北海用盡手段騙過了“三體人”延續了文明,不惜一切代價去選擇對人類最有益的決定,他的信念從一開始就堅定不移,洞悉了人類和三體人戰爭的必敗結局,為此隱瞞了所有人而孤獨地走下去(與面壁者類似)。這是一種怎樣的偉大的精神!
第三部中關一帆與程心見面時,說人類已經在幾個星球上建立了基地,也許只有走出太陽系,成為銀河系人類,文明才真的得以延續,而這一切,都是章北海建立的。也只有章北海,才真正完成了面壁者的使命。
羅輯是四個面壁人中獲得資源最少的,而章北海,獲得的資源可以說比羅輯還少。從他射殺幾個航天政要的縝密計劃來看,就可以知道他是如何殫精竭慮,又是如何獨自一人苦苦支撐。沒有人能幫助他,更不可能向別人透露他的想法。這是如何的心志與智慧,最終讓他在萬難之中得以完成大業。僅看三體II的時候,還是僅僅欣慰于人類星艦沒有全軍覆滅,看了三體III才知道這是怎樣的豐功偉績。
他生如夏花般燦爛,死如秋葉之靜美。
為了崇高的理想和使命,忍受孤獨與質疑,這讓我想到了諜戰小說《潛伏》中的余則成,也想到了至今仍然在求學中的自己,為了自己心中的夢想放棄舒適的溫床,起早貪黑,堅定不移!
《三體》讀后感收獲與體會 篇67
“認識到自己的渺小,對一切不再那么執著,或許就是宇宙最大的浪漫”不記得在哪里看到的這句話,只記得小時候每次看到地球的衛星圖,曼妙的銀河系,都會哇地一聲感嘆宇宙的浩瀚與美麗,感慨視野中大海的無邊無際放到地球在宇宙中微小的如一粒塵埃那種震撼!想到宇宙時,覺得人類世界發生的一切都變得非常平靜,就像螞蟻忙忙碌碌可是對于人類也很難發現一樣,所有大大小小都凝聚在宇宙的一個光點,渺小而閃耀。
從古至今,中國人就有很多探索太空的嘗試,明代士大夫萬戶在椅子上綁了47個自制火箭成為探月第一人,現代嫦娥探月工程,載人航天,人類對宇宙的探索與好奇從未終止過。而我們,也會在不經意的時候幻想宇宙是怎樣的,蔚藍色的星球外還會有生命嗎?會吧!他們跟我們一樣嗎?也要靠氧氣嗎?也是通過語言交流嗎?宇宙有多大,外面的世界是怎樣的?
于是乎,讀完《三體》,好像給想象的世界揭開了神秘的面紗,宇宙外世界的輪廓清晰了起來。大劉是怎樣的神仙?理工科的邏輯與文科的感性完美地結合(我哭!)這本書里你可以感受比光速還快是怎樣的操作,看到三體入侵人類不堪一擊的精彩的星球大戰,絕境時人性的體現,三體人脫水,科學家相繼自殺的神秘倒計時事件,面壁計劃,階梯計劃,黑暗森林威懾,四維世界,反物質……一系列燒腦的新鮮事物。
還不止還不止,如果你是跟我一樣感性的文科女,你還可以在里面看到絕對甜爆,感動到爆的愛情,可惡的云天明,你為什么這么浪漫!先是送給程心一顆星星,再后面居然送給她一個宇宙。
我不行了,此刻掛機。我不管,這應該是每個女孩兒能享受到的最美麗的浪漫了吧!程心太幸福了……有這么好的男人,可是她居然答應送云天明的大腦進入無邊孤寂,讓他可能永遠流落在浩瀚的宇宙享受至極的孤獨。
《三體》讀后感收獲與體會 篇68
可能是我第一本認真讀過的科幻類小說,無法給出對比,只有自己對小說的感覺。自己作為軟件方面對于秦始皇三千萬的兵士組成的計算機中,這種每個單元都是由人來構成的想法很驚訝,更多的是感覺很可愛。在知道有三體的存在時,我原本的想象中三體文明可能是宇宙外更高級的無視地球所在宇宙法則的存在。可能因為是科幻小說,引導我讀下去的是對那個未知世界的好奇和人類的命運走向的擔憂。如果遇到其他存在的文明,對人類文明的多半是敵對的。文筆上可能有點粗糙,但是科學和幻想作為基本元素值得被更多的讀者閱讀。對于對物理和計算機有簡單知識的人應該不會覺得這本書很難懂。
自己的感受:
從小接觸的科幻類的題材不多,從未對于自己存在的宇宙有過更多的思考。如果自己沒有記錯的話,因為物質原因,自己記憶中的第一本讓自己感受到地球,太陽系,宇宙之類的概念應該是學校的課本吧。第一次感受到人類的渺小,自己的渺小和那種想知道一切的愿望和害怕得知一些真相的恐懼。在讀到葉文潔在大興安嶺農家齊獵頭兒家里,大鳳突然問:
姐,你說天上的星星咋的就不會掉下來呢?
當時愣了一下,自己小時候真的問過同樣的問題,為什么星星不會掉下來呢?
而且還做了最可怕的一場夢,晚飯吃完,整個天空泛出黃色,一種詭異的黃色,隨后有房子大小的發亮的巨石開始從天上落下。(我以為的星星是會發光的巨石,因為收到過會發光的塑料片,晚上關燈之后會短時間發光。)小時候無知的自己對那些遙遠的存在本能的感覺到害怕,得知如此巨大的地球只是一顆渺小的塵埃,而我連自己所達到最遠的地方便是所在的縣城。對于使自己真實存在的這些基礎,在仰望星空的時候,多了一份敬畏。使自己有更多的欲望想要了解我們存在的宇宙甚至宇宙之外的更多更多。
如愛麗絲漫游奇境一樣,這本書可能為一些人打開科幻世界的大門。(有沒有人開發了三體游戲,好想體驗。
如作者所說:科幻與其他幻想文學的區別就在于他與真實還牽著一根細線,這就使它成為現代神話而不是童話。
如古代的人們可能認為神話是真實的,現代神話可能會成為現實,希望讀這本書人對夜晚仰望的星空多一份敬畏,對未知的世界多一份好奇。
《三體》讀后感收獲與體會 篇69
最近在讀一本比較流行的科幻小說《三體》,最開始聽到這個書名是語文教研員談到自己兒子有閱讀這本書,她沒讀懂,后來自己的學生也有看,我覺得作為教師應該多讀書,還要多和學生交流,于是自己也從網上找出來看。現在,剛剛看完第一本,后面還有兩本。估計如果還有繼續在家宅著,多給我一些時間,也就看完了。這次讀《三體》給我帶來了一種久違的激動。
但是最開始前50頁吧我并不覺得寫得有多精彩,可是讀過之后再會思索,到目前為止,《三體》給我的最大感受是深邃。首先,三體問題本身就是一個深邃難懂的天體物理學問題,尤其對我這樣一個文科生而言。由這樣一個問題引出的一個全新的世界,這樣的世界會產生一種什么樣的文明,這本身就充滿了吸引力。第二,科學的發展是否有上限,人類對世界的探索和旅行能否突破太陽系的范圍?小說的內容讓讀者對這樣問題產生思考,作者的對科技的發展充滿幻想,并非完全的胡說八道,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第三,我們的頭頂就是星空,恒星之間漫長的距離以光年為單位。天體的誕生與毀滅以億萬斯年為記錄。至今為止,我們所知道的,擁有生命的星球只有地球,而地球上擁有生命的時間也不過短短的數億年而已。人類是否是宇宙的唯一寵兒,宇宙是否還有其他生命的存在?這種具有大眾趣味的問題,也是吸引我的另一個原因。作者很大膽,真的配得上單槍匹馬為科幻小說在文壇上贏得一席之地。
合上書本,當我偶爾抬頭仰望星空時,遙想到宇宙的漫漫無際和時間的漫長,相對于人類生命的短暫和渺小,內心中多少有些莫名的恐慌。它有時讓我感覺,人類僅僅是宇宙的一個偶然現象,人類的存在相對于整個宇宙,并不比一個細菌更渺小。人類的生活空間仍只局限于地球的某些角落,對整個地球尚且不能完全了解。相對于茫茫宇宙,類似地球的星球數以億計,幾乎所有的都是荒涼冷漠的世界,或許這才是世界的本來面目,地球遲早也將如此。
《三體》除了科幻之外,還有對人性的反思和形而上的思考。比如文革中紅衛兵的無知和殘暴、人類對自然的破壞以及人類對人類未來的絕望,遠遠超出了某些哲學或者社會學大師的思考。
三體是一個文明,地球也是一個文明,在《三體》一書中,這兩個文明解答了以上問題。人是自私的,也是狂妄的,當地球文明位置暴露,三體艦隊來襲時,逃跑主義誕生,這違反了人類的道德,這種主義被封殺了,原因也是人類的私心:我不能生存,你們也別想獨活。
書中一次次的事例說明,當一個文明的位置暴露之后,那么這個文明就快滅亡了,其他文明會來消滅它。在一片黑暗的森林里,每個文明都是一個帶槍的獵人,任何不幸暴露的文明,都會被其他文明視為一種威脅而消滅,這便是黑暗森林法則。時間是殘酷的,任何文明都會在時光中逝去,而最后唯一能保留文明的痕跡的方法卻只能是原始人的做法,把名字刻在石頭上。
這本書不僅是對未來的想象,更是一本揭示人類本性的書。語言有待考究,構思真的很奇妙。難怪學生喜歡。不過,我有點擔心,假如教科書上有了《三體》的文章,孩子們還會這么喜歡嗎?
《三體》讀后感收獲與體會 篇70
初讀《三體》的時候,我對這本書的興趣并不大,只是被它的一些故事情節與無限大的腦洞所吸引,我馬馬虎虎的讀完了三體,不求甚解,只是匆匆一眼就過去。當2015年的時候,《三體》獲獎了,此時我才又拿起了《三體》這本書重新讀了一遍,當然,不同于第一次的匆匆忙忙,我仔仔細細的了解了三體的世界與設定,被劉慈溪作家的天馬行空震驚了,兩次讀《三體》,不同閱讀方式,不同感覺吧。
第一次讀《三體》,我便被那個對人類失望,向三體人暴露了地球的坐標的葉文潔所吸引,因為這么一個少女從善良到冷漠,我不知道她父親的遭遇對于她的打擊有多大,讓一個少女對人類失望到要將自己的生存空間讓給其他星球的人,于是我便對于這個少女有了更多的關注,沉浸了進去,不知不覺間我也將《三體》讀完了,當然對于那大量的物理名詞卻是一個也不了解。
直到2015年,《三體》獲得了雨果獎,我才又重新拾起來這本書,我才看到了一個十分宏大的世界,三體星系,水滴,黑域等一個又一個名詞不斷將這個宏大的世界描繪,我才明白這個地球這么小,而世界又是那么大。盡管有些故事,有些人物在我們看來不可理喻,但《三體》確確實實是一本成功的科幻小說,正如劉慈欣作者所說,科幻小說的目的是吸引人們的興趣,讓人們去了解真正的物理學,天文學以及這個世界,毫無疑問,《三體》做到了,它的一個又一個宏大的世界觀以及新的物理名詞吸引人們的興趣去了解物理,去了解科學。天馬行空的想象吸引無數人們的目光,《三體》每一部都是獨立的,卻又是緊密相連,獨立是它的每一個故事都是獨立的,相連確實因為相同的世界觀,不可思議卻又讓人相信,書中的星球一次又一次的毀滅與重生,將文明與文明的摩擦與碰撞表現的栩栩如生,讓人不禁懷疑是否會真的又那么一天,地球與更高級的文明開戰,不僅如此,書中更將文明與文明的相處隱喻成人與人的相處,只不過更加殘忍,更加暴露。劉慈欣癡迷于世界的構筑,但他絕不僅僅滿足于對技術的描寫,而是自始至終都貫穿了對人類命運的深切思考。而這種思考,一旦從大尺度的時間與空間的角度展開,其結論也往往令人震驚。正因如此,《三體》才無愧于中國科幻第一書。
《三體》中最鮮明的問題便是“如果存在外星文明,那么宇宙中有共同的道德準則嗎?”以及“有道德的人類文明如何在這樣一個宇宙中生存?”。這兩個問題突出且顯著,書中并未給出確切的答案,卻又隱隱約約的顯現了一個不是答案的答案,也因如此,《三體》才更加引起人們的思考,我認為這問題并沒有答案,需要我們真正的面對許才有結論,因此我們此刻要做的就是了解科學,真正的了解這個世界。
《三體》讀后感收獲與體會 篇71
在這幾個月,我讀完了劉慈欣的里程碑之作《三體》。
這本書的背景是地球文明在一個外星人探索計劃中發現了三體文明,三體文明在得知地球存在后想把家園遷往地球并統治地球文明,還派出了一支艦隊去搶占地球。地球文明在技術上全面落后,卻有著更加強大的計謀。兩個文明你來我往,相互牽制、威脅,最后兩個文明落了一個同歸于盡的結果。整本書在思想上的博弈讓人驚嘆,我也沉浸在這本書構造的世界里,不斷感嘆生命的渺小和脆弱。
在這本書中,地球文明出于最初的好奇與外界生命聯系,卻被更先進的三體文明攻擊。這是為生存、為利益逼迫出來的殘忍。在茫茫宇宙中,兩個文明的互相發現,就如大海中兩只迷茫的船,但在相遇后你卻會發現,你更需要利益,你就只能在絕望中將對方殺死或被殺死,然后活著的一方繼續在這茫茫大海中繼續航行。這不能不說是一種無奈與悲哀。
回想起歐洲人對阿茲特克人、美國人對土著印第安人的屠殺。兩個文明、兩個種族之間永遠是屠殺與仇視,就連現在的獵人也仍在對同為地球生物的動物大肆獵殺。生物之間的差距有多大?不過是進化少了幾萬年,但在浩瀚的時空長廊下一切都不值得一提。假如有一種高等生物對地球人做出一樣的獵殺,那地球人又會作何感想?
善待身邊的生命,就是善待自己!
己所不欲,勿施與人,善待他人,即是最善待自己。
《三體》讀后感收獲與體會 篇72
總得來說不算是讀后感,他口述讀完之后的記憶片段,我來進行記錄。
“《三體1》一共36章,我花了四天時間看完,這四天內我每次讀的時間并不長。它主要講的是:地球人發射了一個微弱信號,正好被三體人接收到了。又有一群人加入三體軍團,也就是地球叛軍。地球叛軍拿蟲子鎖住人類的基礎科學。”
這沒頭沒尾的講述我問他:“叛軍為什么要當叛軍?”,他的回答是:“因為他們發現了人類的邪惡。”
“這一本三體是整個系列中唯一一本有后記的”。
“《三體2》因為受到一些外界的影響,一共花了18天才看完。這一本講了: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個文明就是一個帶槍的獵人。一個文明發現了另外一個新的文明,就會立刻把它擊殺掉。三體人用超技術鎖死了人類的高級科學”。
“《三體3》用了兩天時間看完,主要講的就是三體人暴打人類。 太陽熄滅了。我最感興趣的是——時間之外的往事節選。我有一個疑問:是“時間之外的往事節選”的“節選”二字。我看到有節選兩個字,就以為是另一本小說,但是我發現節選里面的人物和三體里面的人物一模一樣。比如說:羅輯,面壁者。更奇怪的是這里面還有三體人。我就不知道到底時間之外的往事到底是什么東西了”。
《三體》讀后感收獲與體會 篇73
“就像一個電荷從磁鐵的一級跳向另一級,生活的火花也是在自我和現實之間這道鴻溝的兩岸來回跳躍。我們正是利用這一能量的火花來發動故事的引擎,打動觀眾的心。”——羅伯特·麥基
《三體》三部曲的偉大之處在于三本書時代的跨越、維度的轉變和思想的飛躍。第一本可以當做閑暇時讀的都市小說,講述一個萌芽的科幻世界。第二本則是兩個星球間大幅度、強力度的博弈的展現,各個精彩巧妙的面壁計劃,無論哪一個寫成單本科幻小說都是絕佳的創意。而編年史般厚重巍然的第三部《死神永生》絢爛而華美,把前兩部埋下的伏筆一一揭示。讓人目瞪口呆,只得贊嘆作者構思之精巧、想法之出眾。
《三體》的好還展現在作者的象征手法方面。《三體1》結束時的日落、羅輯夙愿期盼的陽光、太陽系二維化時熾熱的景象,以及全文結束時生態球中折射出的一縷陽光,它們象征著人類文明的危機、起伏、滅亡和再生。
當我讀到第三部中三體世界被摧毀時,心中幾乎震驚到坍塌,因為作者塑造的三體世界,從來都是強大而令人震懾,而就在幾句平淡無奇的鋪墊后,作者突然甩出一個事實“該發生的總要發生,三體世界被摧毀了”。拋開余悸,作者為何突然將三體世界引入死路?思考后,我發現這個情節的安排相當合理,首先,三體世界的突然毀滅,給了人類一個證實:黑暗森林存在。于是三體世界的毀滅瞬間將讀者帶入了殘酷黑暗的宇宙博弈中。給后半段浩大壯闊的世界觀架構埋下伏筆。
三體的另一令人贊嘆的方面是,人類文明種子的幸存及最后的結局,是由每一個前期看起來毫不起眼的小角色鑄就的。例如看似是“人肉攝像機”的汪淼,如果不是他,也許就無法挽回三體世界的重要信息,進一步講,沒有他,幾百年后的程心就無法乘坐納米太空電梯進入太空;例如“萬年保鏢”史強,沒有他的保護,羅輯早已死于暗殺,誰來與三體世界博弈;“流水的主角,鐵打的丁儀”,如果不是他臨死前那一句“孩子們,快跑”,地球艦隊早已灰飛煙滅;妻離子散、世人唾罵的羅輯,孤身一人,將人類世界的壽命延長了半個世紀,最終被審判;孤膽英雄章北海,曲線救國,為人類文明保留下最后的種子,沒有他,就沒有進入大宇宙的關一帆;托馬斯·韋德,手段雖然偏激,但效果顯著,如果沒有他的光速飛船,程心怎會進入大宇宙?
人類文明走過幾千年的歷程,生于光明的大爆炸,強于陽光的無私滋潤,亡于烈日般的璀璨巨畫……人類的一生,終究,還是光明的一生。
《三體》讀后感收獲與體會 篇74
最近,劉慈欣的小說《三體》使我著迷,每天中午吃完午飯,在午睡前看幾頁。《三體》分為三部分,前兩部分是一般的故事線索。故事是這樣的:科學界有一個大問題,許多科學家都自殺了,為了找到原因,聯合國成立了一個專門研究相關科學家的組織。物理學家丁毅遇到了一件奇怪的事情,他拍的照片上的倒數計時,每次射擊的時間都減少了,警方的歷史發現了他,希望他能幫助調查科學界的事情。一系列事件后,丁毅的“三體”的游戲,這個游戲叫做三體星,不像地球正常的晝夜,但一個混亂時代,當行星是在混亂的時代,星球情況和地球球沒有區別。
但如果是在一個混亂的時代,地球就無法生存,總是要面對永恒的白晝、黑夜、高溫或低溫。在那個時候,三體將會脫水并儲存起來,等待下一個不變的時代。丁毅在比賽中有很高的聲望,因為他在比賽中做出了很多預測。幾乎所有的三體游戲者都是科學家或知識分子。在一場真正的游戲參與者的聚會上,丁毅和大史發現了ETO,以及三體世界的形式。接著,主人公從丁毅換到了葉文杰。
葉文潔,三體世界的發現者,ETO的精神領袖,這位弱女子在文化革命期間,她的父親是當場當場被打死,她的母親沒有念在和她的感情,離開了她。當她去了鄉下,她開始厭惡的地球,在紅色發射空間站的時候,她發現世界上有三體世界,她還殺死了她的丈夫和政委,所有的經歷都讓她感到寒冷。在她心里,地球的毀滅是一種解脫。然后,他們組成了ETO,她們所有的目的就是讓人類免于苦難。
《三體》讀后感收獲與體會 篇75
什么是科幻小說?關于這個問題,在寫《沙丘》讀后的時候,曾經專門百度過:在尊重科學結論的基礎上進行合理設想(而非妄想)而創作出的文藝。優秀的“科幻小說”必須具備“邏輯自洽”、“科學元素”、“人文思考”三要素。
對于同樣獲得世界科幻大獎雨果獎星云獎的《沙丘》,讀者群中有很多關于《沙丘》是屬于“硬科幻”還是“軟科幻”的爭論,甚至也有《沙丘》究竟是不是科幻小說的爭論。
但對《三體》,大家毫無爭議。《三體》妥妥地就是我們心目中科幻小說的樣子。三部書從頭至尾都科幻元素爆棚-不缺少科學概念、理論的份兒,只有我們理解不了的份兒。完全滿足“邏輯自洽”、“科學元素”、“人文思考”三要素,仿佛這個關于”科幻小說“的定義是為《三體》量身定制的。
對我而言,科幻就是科幻,無謂“軟硬”。《沙丘》是一部幻想小說,含科幻元素、魔幻元素甚至奇幻元素;而《三體》則扎扎實實地矗立在科幻小說的珠峰之巔。
《三體》讀后感收獲與體會 篇76
思索宇宙歷史時間,人類文明在一次次毀滅中再生并發展趨勢。地球上共遭到過四次毀滅性災禍,無法否定先前不會有文明。
大家所在的文明是人類文明演變最取得成功的一次,人類邁過農牧業文明、工業生產文明,步入智能化文明,歷經三十五億多年。當人類文明進到一個環節的巔峰便會出現技術爆炸,協助人類進到下一代文明,殊不知伴隨著文明水平的持續提升,刻錄在人類遺傳基因的信息內容曝露愈來愈顯著,人類以便生存,不惜一切成本:大家以便修建房子砍伐森林,以便耕地與當然角逐農田,以便生存權益生產制造核武器、激光器導彈客觀使大家越來越害怕,越來越柔弱,驅使大家探尋宇宙,移民星體。
人類文明生存的總體目標是生存,無論是現有文明還是已消退的文明。
毀滅是宇宙唯一不會改變的主題風格。對于大家常說的自然界絕情,那僅是以螞蟻的總體目標對待世界,粗淺鄙陋,宇宙絕情。
生命、文明的存有僅歸屬于不經意。為什么有不經意?高緯度世界與低緯度世界的相對性時間誤差及其很多物質的任意組成充足容許不經意的存有。這兒特指的世界并不是人類社會發展、地球上,只是宇宙、宇宙以外及其包括宇宙的物質。對于物質,沒有顯著的界線,相信存有比夸克更小的物質。物質代指一切真正存有的實體線。
也許,你撕碎一張紙,取得成功毀滅了無數存有的生命的宇宙。即便是分子、夸克,又有誰可以確保里邊沒有宇宙。
僅四個脫氧核甘酸的任意組成便可攜帶千萬種遺傳信息,而有機化學生命也是由無機物物質的任意組成而成,那麼一個夸克粒子中沒有生命、沒有文明、沒有宇宙是不可以否認的。
人類建立的各種各樣物理定律所有依賴于宇宙的存有而存有,但宇宙能夠隨時隨地更改,人類的聰慧像龍卷風中的蜘蛛網,不管復建、修復幾回,仍然微不足道,乏力掙脫毀滅。
設想:一個莫比烏斯環首尾反方向聯接著,紙張正中間畫著線,一只螞蟻順著這條線一直爬取,不斷的轉圈,是吧?但從螞蟻的視角看確實一直往前走,它是二維視角與三維視角的差別。如果我們處于四維世界里,只有觀查到一維、二維、三維世界,不可以觀查四維之上的世界。莫比烏斯環是歪曲的,一樣,大家的世界也是歪曲的。以便生存,人類對宇宙開展科學研究探尋,但結果好似從螞蟻視角得到的結果一樣悲哀。
假如有些人乞求一個主維護另一個主,那麼僅有一種將會:哪個主是確實,他是大家的宇宙。
存有算作一種好運,愛惜好運。
假如我覺得的這種基礎理論是在課堂上開展的,我被叫起來了,那可真的是宇宙末世天地萬物亡國,殊不知時差容許我還在被提出問題提早想這種,因此我還活著。愛惜好運!
《三體》讀后感收獲與體會 篇77
第一次聽說《三體》,是一檔叫《一本好書》的綜藝節目。欄目通過舞臺劇的形式再現文學作品,并借此對文學作品進行導讀,致敬經典。雖然節目被指撞臉、照搬,但我總覺得比時下那些所謂的明星“真人秀”有意義的多。當然,這是后話。
春節回家收拾東西的那天晚上,我把兩個月前買的《三體》拆封,并塞進了背包。可惜的,動車上我一頁未翻,全程專心編輯一個健身視頻。之后是春節期間,《流浪地球》在各大電影院上映,并獲得好評無數。在我的慫恿下,堂弟們再次帶著我走進了縣城的電影院。從電影院出來,我就想起了背包那本睡大覺的《三體》。于是從返程的動車上到今天,斷斷續續,終于把大劉的《三體》看完了。需要說明的是,大家習慣叫“三體”,事實上《三體》只是劉慈欣“地球往事”三部曲之一,其后還有《黑暗森林》《死神永生》。
《三體》是我讀完的第一本科幻小說。文中有很多物理專業術語,比如宇宙背景輻射、粒子對撞、智子列陣……不過,從懵懵懂懂到漸入佳境,感覺還真有點奇妙。
故事大概是這樣的:科學界出現一系列不同尋常的事情,針對全世界科研機構和學術界的犯罪急劇增多,很多科學家相繼自殺,就像要把整個科學研究徹底“搞垮”。聯合國還成立了作戰中心,并全部處于臨戰狀態。而主要從事納米材料研究應用的物理學家汪淼遇到了一件怪事,他所拍的照片上出現了倒計時,并且一直在進行。此時,警察大史找到了他,希望他能幫助調查科學界里面的事情。原來,在距離地球四光年之外的太空深處,存在另外一個有生物居住的星球,名為三體。不過,與地球相比,這里生存環境惡劣。為了生存空間,三體文明決定毀滅地球文明,并開始了對新世界的遠征,派出了一支三體星際艦隊。
大家或許還記得不少毒雞湯中的一句話“我喜歡你,與你無關。”但你可能許不知道,這句話的原文正來自《三體》:“我消滅你,與你無關”,進而衍生出“時代拋棄你,連個招呼都不會打”。三體文明消滅你,與地球文明無關。
有趣的是,在三體人眼中,地球有永不封凍的藍色海洋和翠綠的森林田野,陽光和煦,微風清涼,是永遠風調雨順的天堂,人們在天堂閑適中感受自由和美。而自己所處的三體文明呢,不僅生存環境惡劣,不是高溫就是寒冷,而且極端專制,對個體沒有絲毫的尊重,精神生活單一枯竭,沒有文學沒有藝術,也沒有對美的追求和享受。
而在地球上,一群高級知識分子對地球文明感到徹底絕望,并成為了地球的叛亂者,掀起地球三體運動。他們憎恨自己的物種,甚至將消滅包括自己和子孫在內的人類作為最高理想。在他們看來,人類文明幼稚且已經無可救藥,也不可能靠自身的力量來改善,需要外星文明的拯救。
你看,即便是太空世界,也是一個圍城。即便它已經達到了11維,是一個無限大的空間,也只不過是一個無限大的圍城而已。圍城中的物種,各自仰望浩渺的星空,渴望著異己的救贖……
《三體》讀后感收獲與體會 篇78
《三體》是一部系列長篇科幻小說,作者是劉慈欣。由《三體1:地球往事》、《三體2:黑暗森林》、《三體3:死神永生》組成。主要講的是人類和三體人的信息交流、生死搏斗,以及兩個文明在宇宙中的興衰歷程。
三體指的是什么?三體其實就是指三個太陽。在遙遠的三體人的星球,同時有三個太陽在運行,但三個太陽十分不穩定。當太陽穩定時叫恒紀元,三體人安居樂業,文明得以發展;當太陽不穩定時叫亂紀元,三體人會脫水后儲藏起來,像動物冬眠一樣,但寒冷和酷熱還是有可能會讓文明消亡。所以他們一直想找一個適合生存的地方居住,他們想星際移民。可是宇宙那么大,放眼望去漆黑一片,上哪兒去找呀?
于是三體人建立了成千上萬個太空站,監聽來自宇宙的信號。后來葉文潔發現通過太陽能放大信號,把信號送到遙遠的太空,就試著向太空發出了一個信號。一個三體人收聽到了這個信號,從此人類和三體人便聯系上了。三體人發現地球是一個十分適合生存的地方,于是便想來侵略地球……小說把我帶進了一個神奇的、充滿奧秘的世界。
在浩瀚宇宙中,地球孕育了無數的生命,然而人類卻在無休止地破壞和污染個這個寶貴的星球。科幻小說和童話故事、神話故事、民間故事都不一樣,我覺得《三體》里面寫的是有可能會發生的。可能有一天真的有外星人來侵略地球。看完《三體》后,我更加覺得要保護我們的環境,保護我們的地球了。
《三體》讀后感收獲與體會 篇79
我喜歡科學,愛好科幻讀物。我曾經看到過一個短片:一個似紙片的東西把太陽系變成了2D平面圖。不曾想:究竟是什么東西能毀了太陽系這個對于生命的龐然大物?
我在網上查著短片所描繪的出處,最終確定為《三體》我被那簡介震撼到一一“水滴”、“三體”、“歸零”多么有科幻色采的詞匯。于是我東求西借,在姐姐的書店里找到了一套三本。
故事情節大概如下:汪淼不經意間發現了由三顆“太陽”所組成的具有生命的星系(后稱三體),由于葉文潔對它們降臨的盼望,發出信號為它們引路,導至地球大亂。以葉文潔為首的人們組成了一個反人類組織ETO,他們過于信奉三體世界,處處幫它們,它們才得以在地球放入高科技——智子,封鎖地球科技。
在三體人趕往地球的兩個世紀里,地球終于在封鎖科技的情況下創造了太空戰艦,但實力與三體相比仍然相差甚遠。人類敗了,但人類留了一手——“面壁計劃”,羅輯身為世界選中的面壁人之一,負擔著保護世界的責任,無奈之下只好“我得不到,那就毀掉”逼迫敵人撤退,不然炸毀太陽系。因這一舉動,被人們稱為“持劍人”。
在這樣的情況下,人們又生活了一個世紀左右,由于羅輯老了,不得不尋找新的“持劍人”。最后任程欣作為新一任“持劍人”,由于她還年輕,不太會恐嚇三體戰艦,導致它們大舉進攻,最后驚動了高級文明,同時毀了兩個文明,只有程欣一等人和三體艦隊上的三體人活了下來。
文中最令我感觸的不是羅輯,而是配角——章北海。他在文中出現并不多,但他胸懷地球生命安危,挾持“自然選擇”號戰艦逃出太陽系,尋找下一個可生存的星球。他被世人罵成“逃罪人”,而他負擔著的是為地球文明延續生命火種的重任。最后因飛船燃料不足,大家決定讓四條飛船的燃料集中在兩條上,可就算燃料進去了,人可進不去,因為人太多了,只好毀了兩艘,章北海使命已成,自愿犧牲。
文中還提出了“黑暗森林”這一說:宇宙就是一個暗無天日的森林,但無處不存在“獵人”,他們有的強大,有的弱小,地球就像是一個懵懂的小孩,他在森林里點起了一堆火,還高喊著“我在這”,“獵人”怎知你是好是壞?只有開槍,而你又怎知他們是好是壞,只能為自己的行為“買單”。
不得不說,這一套書真是令我震撼。人的思維是隱蔽的,你永遠也不知道別人想什么,所以不要冒然下結論。
《三體》讀后感收獲與體會 篇80
《三體》,別名:《地球往事三部曲》。《三體》有三部,分別是:《三體地球往事》、《三體:黑暗森林》、《三體:死神永生》作者是河南的劉慈欣,三體屬于科幻長篇小說。
《三體》主要寫的是:葉文潔用太陽當擴音器向宇宙發射的信號,被一個三體人接收到了,所說的三體人是外星人,因為他們的母星,有三個太陽,由于某種原因讓這三個太陽無法穩定,動不動就會崩潰,三體人們準備星際移民,可是宇宙那么大,一眼望去,到處都是黑暗的一片,不知道該往哪里遷移,于是三體弄了上千個太空站,監聽信號,看看有沒有能連接上的信號,因為葉文潔發射的信號被三體人接收到了,(發送的信號就等于暴露了坐標)三體人打算侵略地球,導致了人類文明和三體文明的生死搏殺以及兩個文明在宇宙中的興衰歷程。
書里面有一個最讓我難忘的話:地球生命真的是宇宙中偶然里的偶然,人類是這空蕩蕩的大殿里唯一一只螞蟻。有時覺得生命真珍貴,一切都重如泰山;有時又覺得人是那么渺小,什么都不值一提。
看完《三體》后,我懂得了一些知識:這個世界有一維空間、二維空間、三維空間、四維空間、五維空間、六維空間……十維空間,而我們生活在三維空間里。我看了《三體》不僅懂得了一些知識,還有一些啟發:宇宙很大,正在等著我們去探索。
《三體》讀后感收獲與體會 篇81
《三體》三部曲從入手到讀完,中間花費竟差不多半年的時間。書中大概描述了什么?我對此有什么感悟?對生活有什么影響或是啟迪?懷著這三個問題,我來編寫一下我的讀后感。
《三體》這本書是我第一次閱讀的科幻書籍,網上一致好評如潮,《三體》在我的眼前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于是就入手買來試試水。《三體》共分三冊,其中我最喜歡的是第二冊。一二三分別講述:
1.文革時期科學家對現實世界的失望無意中觸發了對宇宙的廣播。文中所描述的環境是我無法想象的地方,卻又是真的存在的,整體比較壓抑。
2.描述的是三體世界對人類的攻擊迫在眉睫,人類通過各種方式進行自保,由于對生存或是理想的追求,科學生產力飛速發展,社會像是一個龐大的機器,每個人都是其中一部分的零件。3.第三部分內容更是一部科幻故事,各種張狂的科學產物誕生,但是人類也難逃黑暗森林法則的打擊,最終滅亡消逝。
渺小,讀三本書的時候無時無刻不讓我感覺到自己多么的渺小,從上帝視角看人類的毀滅過后,我的內心竟然激不起一絲波動,也像極了太陽系對于宇宙一樣可有可無。人類是渺小的,但是也是龐大的,這是看你把自己處在什么地位上。讀完這本書雖然不能說看破了什么,但是它給我除了龐大的震撼之外,還有對自我的認知與思考。讀后感·以前我從沒有思考這些問題的,是活在自己的世界太久了吧。我的一生該怎么過?追尋自己生命的目標《三體》給我一種死亡即是必然,又是平淡的感覺。我是希望自己能愉快的生活下去的,我真正想要什么只有我自己才知道。
影響啊,影響應該就是進一步擴大了我的世界觀,讓我心底奠定要多去外面走一走體驗不一樣的生活的基礎。實我想說的還有很多,不過手機碼字實在是太難受,太累了。讀后感就到此為止吧,希望自己能越來越好!
《三體》讀后感收獲與體會 篇82
一開始我是排斥接觸有關動蕩年代的小說,畢竟千人千面千言,沒有哪個能真正代表歷史。
整本讀下來,最喜歡的人物是史強,他是最接地氣的人物,但也真是因為他接地氣,會讓他對世界上發生的事有一個最直觀的認識,進而產生解決辦法。這本書最后帶著我經歷了科學家的接受末日后的絕望,普通人用最淺顯易懂的知識再次喚醒他們的希望的整個過程,我感覺讀到這里 才算讀到了本書的精髓。
在人生長河中,有時候有很多重要的事件和問題是當時的你認為是根本不可能解決的,或者說已經認定是死局。但是跳出來講,這可能只是你的認知不夠所帶給你的困惑,每個人的經歷只能帶給你片面的解決方法和認知,真正到了自己解決不了的,應該積極的向別人請教,請教的人不在于知識面比你廣,可能任何一個人都會給你一個不同的答案, 可能在某一個人的啟發下,你突破了自己的桎梏,找到了解決辦法。
要知道人外有人,永遠不要停止對新鮮事物的好奇心,一旦停止就說明你的心已經老了,人類的身體是會隨時間自然衰老的,但是思想可以不必。保持你的好奇心,直到你的身體衰老到了盡頭。它會使你的思想一直處在巔峰,沒有衰退期。
《三體》讀后感收獲與體會 篇83
三體講述的是在文革期間,一名被迫害的科學家葉文潔利用太陽的反射放大信號的原理,把太陽變成一個恒星級的信息發射器,將地球的信息發送至外太空,希望收到信息的外星人能前來拯救黑暗的地球文明或者說希望外星文明幫助人類進化得更加高階一點。信息被離地球最近的恒星文明三體文明所收獲,三體星人由于三個太陽的無規則運行,已經經歷數百次的文明覆滅和再生,極需要在三體星被太陽最后吞沒以前,找到新的星球延續文明,而來自地球的信息使他們鎖定了地球作為新的棲息地,于是,三體星人對地球的遠征開始了,三體文明與地球文明的戰爭也開始了。
這本書所釋放的信息量非常的大,基于作者強大的物理學基礎,向我們展現了一個不可思議的外太空世界,多維的世界,微觀的世界,作者的想象力如此豐富,描繪能力如此之強,邏輯緊密,文筆出眾,讀來引人入勝。
三體,帶給我的思考是很多的。今天要分享的,是關于文明的一些想法。
有了人才有了文明,文明就是人類在追求“真、善、美”的過程中所形成的知識體系。但,一個文明的價值觀似乎決定了這個文明本身的命運:是走向永盛,還是在繁華后走向覆滅?
地球文明,最具有代表性的體系,就是東方文明和西方文明。東方文明的價值核心是天人合一,講究的是天時、地利、人和;西方文明的價值核心是以人為本,講究的是科學。人類文明的進程,其實在世界范圍內是保持高度的一致性的,東西方幾乎在同一時間進化出各自的文明,如東方孔子出現的時間就是西方耶穌出現的時間,我想說的是,人類文明的進程似乎有一只看不見的手在調控著,東方與西方,除去非洲與澳洲,當社會發展到一定的高度的時候,就會發生類似的“巧合”:比如莎士比亞出現的時代,正是元代散曲盛行的時期。或許,我也可以這樣理解為,此類如孔子或者耶穌這樣的人,是那個時代所需要的,而且是特有的,當文明發展到一定的階段,就會有這樣的一類人出現。當然,是時代賦予他這樣的光芒與色彩,還是其本身帶有那個時代所特有的精神特質,就不得而知了。也許,時代的特性能夠造就一個又一個適合這個時代的偉人來代表這個時代吧,或許,這也就是東西方相同時間出現類似的神像的原因吧。
扯遠了,回到文明,可以說在文藝復興之前,東西方文明的發展歷其實差異不算非常大,只是文藝復興之后,兩個文明產生了不同的價值核心,尤其當西方商業社會的出現,蒸汽機被發明以后,競爭價值觀的出現,不可回頭的改變了地球的命運。由于競爭價值觀能帶來的短期生存優勢,于是當競爭決定生存時,人類文明不可避免的殊途同歸,一同走向了競爭之路,而競爭的極致發展,必然導致自然的失衡,當地球的自愈能力慢于人類對其所時做的傷害時,地球不可避免的就進入了快速衰變期,我們所在的這個時代,就如毀滅前的昌盛。
目前,無論是東方文明也好,西方文明也好,逐漸都融合成一種文明,這就是地球村文明。對于“地球村”的這個名詞,包含有兩種含義的解釋。一個是指經濟文化政治的交融,另外一個,是指對民族多樣性的毀滅。對經濟文化來說,地球村的確實現了真正的大交融,在政治上,地球村也能夠有效的利用外交磋商來解決國與國之間的矛盾爭論,以和平的方式來化解雙方的矛盾。只是,在此情況下,必定有一個暫時優勢的價值觀沖擊著地球村內的人類,或者說有一個最強勢的國家的文明必定會希望引領著地球村的發展。然而,合久必分,當經濟一體化的時候,地區發展的不均衡性必定產生多米諾骨牌效應,周而復始的經濟崩潰會來得更猛更快。只是現在崩潰的不僅僅是局部國家,有可能是整個世界,當出現此類問題的時候,最好的解決方法也許就是根本上的吞并,甚至不可避免的訴之以戰爭。只是,不知道什么這顆也許會毀滅人類的定時炸彈將被引爆。
很多研究表明,地球村就是毀滅民族多樣性的最大殺手。在以前世界并沒有聯合起來的時候,民族展現出來的文明多樣性是如此的美麗豐富,然而,網絡與交通的便捷完全改變了這個世界,邊緣的文明在不斷的毀滅與滅絕,物種的消失速度超出了以前的任何一個時期,多樣性被消滅的最后,整個世界會變成大一統,一種千人一面的無趣的大一統。
一如《世界是平的》里所說,我們現在的競爭對手不僅僅是同學,而是印度,美國,英國的同齡人。然而,這個世界越發橫向發展,并沒有達到以前的深度,人類或許都只是地球村這個龐大的社會機器中的某一部分,現在人類爆發危機的方式比以前多很多,而且,解決起來的方式變得更少。毀滅多樣性也就是毀滅人類自身的恢復能力。
綜上,人類的文明,目前無論是從政治、經濟、文化還是其本身的多樣性來說,可預見的都是悲劇收場,只是不知道這個激發多米諾骨牌效應的炸彈是由哪里開始爆發。作為東方文化代表的中國,現在所能輸出的只是廉價的商品與服務,由于我們自身對東方價值核心的遺失和拋棄,而無法再向世界輸出合格的可以拯救人類的價值觀、家庭觀、世界觀,對于那代表著最高智慧的天人合一,似乎已經被人類文明遠遠的拋到腦后了。
如何與環境和平共處,如何與人和平共處,這也許才是關于文明所要探討的最永恒的話題。作者通過《三體》一書,引發我們對自身的拷問和深思。
當然,作者也在《三體》一書中給我們展示出了另外的一種可能性:靠外太空的外星文明來拯救人類文明,殊不知,引入的可能是另外的一個噩夢。
回顧自身,相信自己,相信別人,保持樂觀,畢竟這個世界遠沒有到最壞的情況,做好自己,在自己的能力范圍內用好的價值觀去感染周圍的人,也許就是我力所能及所能做到的拯救人類文明的極致了。
《三體》讀后感收獲與體會 篇84
一個多月的時間看完了《三體》,如果不是有故事情節,我是肯定看不下去的,什么天體物理學?什么組織?什么恒星行星?各種計劃?傻傻分不清楚啊!
出場較多的人物我還是記得的,于是,整理了一下,形成思維導圖,整個故事脈杭州工裝公司絡也變得清晰了。
葉文潔,在父親受迫害之前,她應該是過的非常幸福的小公舉吧,家庭和睦,聰明伶俐,受盡萬般寵愛,只是命運突變,父親受審查,母親棄她而去,后來又被那個編輯陷害,大概是對人類徹底絕望,才想著用三體文明拯救地球,后來又經歷了丈夫身死、女兒自殺,可以說是非常悲劇了。
史強,那種狂放不羈又俠肝義膽,頗有金庸武俠小說中的英雄人物之感,但是他又粗中帶細,處處顧忌別人的安全,是整部小說中我最喜歡的人物了,開始還以為生病之后會死掉,還好后來冬眠,然后病也痊愈了,繼續自己的事業。
章北海,心機boy,明明自己是一個失敗主義者,卻偽裝成一個勝利主義者,最后帶著戰艦逃離太陽系,不但帶走的戰艦幸存,追擊他的戰艦也幸存下來,可以說為人類延續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了。
羅輯,從消極懈怠的教授,到拯救世界的英雄,是變化非常大的人物,但是中間有點不懂他到底想干啥,還找了個夢中情人結婚生子,最后還當上執劍人,相比于其他的面壁者,簡直人生贏杭州工裝公司家有木有?
程心,咋就突然成了主角,一臉懵逼,不是喜歡云天明的嗎?最后就因為世界上就杭州工裝公司關一帆一個男人了就在一起了?不應該與云天明團聚,然后有甜甜的戀愛嗎?
云天明,費那么大勁兒傳來消息,最后想和程心團聚,但是遇到突發狀況后就和艾AA度過了幸福的一生?也不去長杭州工裝公司生不老了?不去見程心了?心心念念的初戀就這么說不愛就不愛了?看不懂你們之間的感情,太復雜了!
反正專業的東西我也看不太懂,故事情節還可以瞎扯一下,就這些吧,杭州工裝公司不是很懂。
《三體》讀后感收獲與體會 篇85
微宇宙與宏觀宇宙,莊子的小大之辯。
宇宙時刻在毀滅與再生,如人體之細胞。
拯救思想瘋狂或崩潰科學家的,是孩子,是孩子所代表的愛與希望。但是僅靠愛,失去追求生存的野性,也許恰恰會導致失去希望,一無所有。
文明的延續與發展,要以人的生存為本。
有談判的實力和基礎,才有爭取共存的籌碼。否則只能是單方面的碾壓與毀滅。
尊嚴只在劍鋒之上,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內。——艾躍進
斗爭,妥協,共存。
流浪的星艦地球,是不是另一個三體人的命運開始?而三體人最初,是否也來自一個有愛卻瀕臨毀滅的種族?只是在漫長的流浪中異化?
以此延伸,也許,文明也在不斷的流浪與融合?(突然想到癌細胞擴散…)
死神終將降臨,但生命也始終生生不息。
也許只不過是感知維度不同而已。
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
也許我們的遠古神話中,也許真的有外來文明留下的神跡。
最后,不得不說,是對程心的氣憤支撐我一口氣看完《三體III》……也許我們人人都是程心,所以我們以上帝視角審視自己時,估計也會氣得要死吧。在人類大義生存抉擇上,不能有婦人之仁。
《三體》讀后感收獲與體會 篇86
我是一個很少讀科幻小說的人,也是一個不求甚解的人,最初《三體》中充斥的大量的科學理論式的描寫使我一度放棄了繼續閱讀它的動力。我這里說動力而不是勇氣是因為,我覺得它作為一部小說,除了大量科學式的描寫外,至少還能有一個貫穿始終的故事線能夠牽著我繼續讀下去,它當然有,但是太弱了,至少在文章開始是這樣的。
今年我又重新開始讀它,大概只是因為我花了錢,同時在當時沒有什么更想看也可看的書了。
從第一部讀到第三部,我依然覺得作為一部小說,它在故事性的描寫上并不太強,或者整個故事被拉得太長以至于不夠抓人心,也許這是作者選擇以歷史記事型來寫這篇小說很難避免的硬傷。如果你不是一個科幻迷,不喜歡去研究里面提出的各種腦洞題目,這本書的可讀性真的就大大降低了。我依稀還記得我小時候讀的第一本科幻小說,名字和故事都不記得了,唯一記得的就是,讀完后我第一次被開腦洞的震撼。
這本書開了我什么腦洞呢?
或者說,在讀完這么長長的一篇小說后我還記得什么?我一直覺得,一部小說,能夠有可讓人記得的觀點、人物、場景,甚至一句話一個詞語,就算是很成功了。
因為,人生很長,而我們遺忘的事情很多。
1、三體世界可脫水人。
神話有后羿射日,但在另外一個世界里,多個太陽就是一種常態,生物調整自己來適應這種環境進而進化。在我們眼里的不可思議,在別人眼里就是個常態。
所以,腦洞某個世界的人類擁有飛翔的能力,和我們用腳走路一樣自然。
2、黑暗森林法則
這算不算一種性本惡的說法?
3、多維世界向少維世界的變化及不可逆性
在小說里這算是可以作為武器來攻擊的理論了,最后當少維達到零維度的時候應該會重新誘發開始(宇宙大爆炸)。作為一個三維人,我真的很難清楚的想象四維世界的生活是什么樣子,多的一個維度是時間嗎?那也挺有趣的。當然,作為一個三維人,十維世界的樣子就完全無法想象了。
《三體》讀后感收獲與體會 篇87
最近,著名科幻作家劉慈欣的科幻小說《三體》憑借著它那精煉的文字以及豐富的內容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書本當中“水滴”“太空電梯”“解析攝像機”等一系列天馬行空的幻想更是深深吸引了我的眼球。
這本書講述了地球文明與三體文明展開的一場為保護地球的戰爭。書中的三體文明用智子鎖死了人類在基礎物理理論方面的發展。為他們到達地球爭取時間。但是人類并沒有因此頹廢。他們憑借著必勝的信念,在兩三個世紀內就完成了近地防御網的初步建設……
但是,歸根究底,有一個問題一直令我沉思。三體文明為什么會入侵地球呢?也與你會說是葉文潔當初背著組織,向太陽發射了超高頻率的信號,這個信號穿透太陽表層,到達了輻射層,使頻率信號放大了幾億倍。之后被三體文明接收。但我認為,這可能并不是正確答案。因為如果僅僅是葉文潔,事情不至于發展到今天這個地步。我覺得書中的伊文斯也是一個重要的人物。如果不是有他的存在,三體文明也不會這么快獲取到如此之多的地球信息。
伊文斯,可能在整部小說中,不怎么被大家重視。他是一名美國人,父親是跨國石油公司的老板。但是他從小便親眼目睹了地球上的資源被大量隨意的開采;環境遭到嚴重破壞;物種大量滅絕。從那時起,他心中便立志要挽救地球的生態環境。于是,他來到了遙遠的中國西部。在那里的黃土地上,植樹造林、挽救瀕危物種。從此以后,他就一直過著“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生活。直到有一天,那些樹在一陣陣刺耳的油鋸聲中,永遠的倒下了。這時伊文斯真正意識到:“雖然小麥也是物種,但只要人類生存下去,這兩者就永遠無法平等。”反到是三體文明,他們經歷了上百次文明的重生與毀滅后,明白了要珍惜每一個物種。
說到這里,相信大家明白三體文明入侵的原因了。離開書本,回眸當今,書中所敘述的未必都是戲言。環境確實遭到了破壞。而且基本上每天都有物種滅絕,這樣的速度遠比白堊紀晚期快得多。或許,我們是時候該停下貪婪與欲望的腳步了。即使沒有外星人入侵。我們也應該想想:我們生活在一個無比溫暖安適的環境中,沒有災難與毀滅。如果我們繼續這樣下去的話,地球文明將會被我們親手葬送。
“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在《紀念白求恩》一書中這樣說道。我覺得,這樣的人多些,哪怕就多一些,事情就會完全不一樣。你,愿意做怎樣的人,選擇的權利,在你手中!
《三體》讀后感收獲與體會 篇88
我希望有一天陽光可以照進黑暗森林。——劉慈欣
作為一個三體教教徒,我剛剛看《三體》的時候根本不能理解這些理論,像宇宙社會學公理啊,黑暗森林法則之類的,但就在我看到2021年上半年的一條新聞時恍然大悟:地球收到了來自天鵝座的一條消息。我突然想起來大劉提出的黑暗森林法則: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個文明都是帶槍的獵人,像幽靈般潛行于林間,輕輕撥開擋路的樹枝,竭力不讓腳步發出一點兒聲音。他必須小心,因為森林中到處都有和他一樣帶槍潛行的獵人,如果他發現了別的生命,能做的只有一件事情——開槍消滅之。在這片森林中,他人就是地獄,就是永恒的威脅,所有暴露自己存在的生命都將很快被消滅。我給你們解釋一下,這段話意思就是說宇宙廣袤無垠,到處都是危機四伏,每一處都可能藏著一個殺手,你們要做好隨時戰斗的準備,如果你被人發現或者你發現了別人,你只能做一件事情,不是和他去交流,而是殺了他,這片森林中沒有朋友伙伴可言,只有赤裸裸的生存關系,就像《全球高考》中寫的:及格就是活命。
人類的貪婪是無止境的,所以地球很快會枯竭,人類醒悟得太晚了,2021年的夏季最高溫在非洲的死亡谷有81℃,就連在北半球中緯度的加拿大最高溫也有42℃,這代表著什么,溫室效應,冰川將會融化,人類遲早會死于全球性的海嘯,因為冰川融化成水,海平面上升了,多余的水往哪去呢?肯定只能上岸了。
《三體》中還有一段話很有名:把海弄干的魚不在,把海弄干的魚在海干前上了陸地,從一個黑暗森林奔向另一個黑暗森林,魚上了岸,也就不再是魚。這段話把地球比作海,把讓地球資源枯竭的人類比作魚,海干了,魚在海干前去了別的海,從一個星球到另外的星球,他們尋找著能夠生存的家園,人類離開了地球,也就不再是人類,叫“非人”。
但離開了地球就意味著離開了黑暗森林了嗎?不,我們永遠逃不出這片黑暗森林,我們必須直面死亡,死亡是一座永遠亮著的燈塔,無論我們向哪,最終都會向它的方向前進,一切都會逝去,只有死神永生。黑暗森林法則一直存在,我們必須直面死亡。
《三體》讀后感收獲與體會 篇89
三體的角度很多,不是單一的科幻小說,角度也新穎。比起美國的科幻大片,在三體面前他們都黯然失色!
為何說這么說,因為三體不單單只是科幻小說,從更深層的講是,人類對地球的破壞到底是誰能拯救,是人類自己的反省,還是通過宇宙外界的來對地球的毀滅?而不是美國科幻大片的英雄主義來拯救人類。拯救的不是人類,而是地球,是我們生活的環境需要拯救。
先不說三體世界存不存在,但是人類不斷對地球的破壞而衍生希望通過宇宙外的世界拯救地球,難道人類的文明真的需要宇宙外的世界來拯救嗎?!宇宙外的世界真的是友善的嗎!什么樣的世界才是稱為好,沒有明確的答案。人類是自私的,如果說人類文明的消亡只是時間問題,這么說再確切不過了。
《三體》讀后感收獲與體會 篇90
昨天是2022年第一天,終于完成了《三體》的閱讀。
還有一些疑問:比如藍色空間和萬有引力的結局?比如宇宙的結局?比如其他小宇宙的選擇?等等。
三體,書名來自于一個距太陽系約4光年的三星一體的星系,在那里生活著三體人,為了生存下去,找到了地球這顆適宜的星球,想占領地球活下去。
在書中有好多個階段,與三體有關,三體被消滅后,階段又與宇宙規則,黑暗森林法則有關。我認為,這本書,不只探討地球人,是從生命的角度出發,每個生命都只是想要活下去,保證不被別人弄死。
在地球紀年的很多個階段,人類總是充滿不知道從哪來的,自滿,傲慢,幻想,美夢,很少嚴肅地認真地苛刻地要求生存。因為茫然,所以寄希望于各種神跡,直至生命最后一刻也在抱怨不公平。人類社會,人類文明,公認人人平等,給大多數平凡人以希望,以和平。
而看完書,我只覺得,沒有平等,只有命運,認清現實。
把自己的命運交給群體,群體幫你做出選擇,就沒有資格說話了;但你若有勇氣,離開人群,結果要么沒能力就餓死,要么強大到無人可擋。
除了能力的發展外,書當然還探討人性與道德,可能在生存面前,文明都太脆弱,物質基礎才能決定上層建筑。
書中喜歡的人物,丁儀,羅輯,章北海,無一不是堅定自己的選擇,義無反顧。最不喜歡,程心,一事無成的善良是一種罪惡。
最后,我覺得,沒有必要渴求文明的延續,人類的繁衍,畢竟宇宙那么大,時間空間尺度拉大些,你的文明就是我的文明,你的繁衍就是我們繁衍,我們都是宇宙之子。生在此,也歿在此。
《三體》讀后感收獲與體會 篇91
之前看明朝那些事,覺得是我看的最長的一本書;接著看世界三部曲,超過前面一倍多,以為會是最長最長的了;然后終于鼓足勇氣看三體,因為我覺得對于一個理科渣來說真的太難了不敢碰觸;最后證實確實有很多東西很多概念很多詞匯我壓根不知道什么意思,但是,好在這不是一本很晦澀的科幻書,作者超乎尋常的想象力、豐富的理論知識、完美的文字表達力,我是真的被牛人所折服……說實話我不是很喜歡看科幻電影跟小說,因為我覺得不真實,有些還會讓人有種畏懼感,可是,三體,完全是在用日益發達的高科技高技術來為我們描述未來可能會實現的生活呀,今年的高考真的可以把三體里面的很多東西寫進去,因為未來有無限可能,只要敢想,摘星星也是可以的!
說實話,看這本書耗時好長時間的一個原因是當中間不停的出現一些很嚴謹的學術解說時,真的很想放棄,但是又想了解到底最后怎么樣了,人類到底有沒有大爆炸。所以,最后還是終于堅持看完了,以后也算是踏入過科幻世界的一員了
我們的世界我們的未來,也許有一天也會經歷這些。我期待著......
《三體》讀后感收獲與體會 篇92
我早已不看科幻小說好多年!最近在電影《超體》的影評中,看到大多都引用到一部科幻小說《三體》。大眾普遍認為《三體》是中國科幻文學的里程碑之作,它吸引和造就了無數科幻迷,他們為《三體》建立了三體網站,開發了三體游戲,三體的電影也正在籌拍中。《三體》的評價毀譽參半,因為看懂的和看不懂的各占一半。爭論讓我迫不及待地在上網下載《三體》三部曲,花一周時間看完,然后被深深震撼!實話說,我看過無數的科幻小說,之前從沒看過中國人寫的科幻小說,在我的認知里中國作家的科幻想象力總還局限在《小靈通漫游未來》,走不出地球。但《三體》突破了我這偽科幻迷的已知認識,給了我關于文明,關于宇宙全新的理念。
《三體》是一部非常典型的硬科幻作品,講述了地球文明在宇宙中的興衰歷程,描繪了宏大壯麗的太空景象。通過拉伸到整個宇宙,整個時間,整個維度的視角,記述了勾心斗角的精神歷程。書中對人類歷史、物理學、天文學、社會學、哲學、宗教都有涉及,從科幻的角度對人性進行了深入探討,格局宏大,立意高遠。《三體》非常有創意,將各種元素神奇的融到了科幻里面,如文革,孔子墨子,哥白尼,愛因斯坦,馮諾依曼,秦始皇等等,讓人一看就知道是中國人寫的書,非常的有認同感。作者擅長不斷地拋出懸念,分析過程步步驚心,經常有一種被逼迫的喘不過來氣的感覺,很有種看美劇的跌宕起伏,懸念叢生的意思。這種欲罷不能的感覺,就像我們小時候看金庸,古龍的武俠小說,不把它看完,否則便如千百小蟲在心里咬噬。并且為每解開一個懸念,出現的新事物都必須你花心思去理解,去想象,否則后續的劇情就無法理解。如時間的奇點,潛伏在地球的質子,能使宇宙坍塌的二項箔,我好久都沒為看小說而動過腦,在看《三體》時卻必須得不停地停下來想象、理解。
書中提出一全新的宇宙社會學理論,光年尺度下的生存推理:“宇宙就是一座黑暗森林,每個文明都是帶槍的獵人。”讓我們停下來思考,在人類科技尚未達到在宇宙自由行走的高度時,是否有必要暴露出地球文明的存在?
不得不提《三體》一書作者劉慈欣,大家俗稱——大劉。生于60年代,畢業于華北水利水電大學的水電工程系(居然是同行),是山西的一座發電站的軟件工程師。他利用業余時間創作科幻小說,現在是當今中國科幻屆無可爭議的領軍人物。《三體》的出現,讓沉寂多年的科幻小說吸引了太多的目光,幾乎是炙手可熱。《三體》的英文版已開始在美國出版發行,憑大劉單槍匹馬,把中國科幻文學提升到了世界級的水平。他承襲了古典主義科幻小說中節奏緊張,情節生動的特征,并且在看似平時拙樸的語言中,濃墨重彩地渲染了科學和自然的偉大力量。他是一個冷漠的宇宙觀察者(黑暗森林法則),冷酷的道德評判者,再加上一個冷靜的思想者。他想像奇特,漫無邊際(太陽系、銀河系、河外星系、宇宙之外的宇宙)滲透了一股對宇宙的敬畏。
我一直覺得科幻小說的迷人之處就在于即使你所處時代的技術能力和知識力量不夠,也能夠借助作者的想象力到達未知的世界,理解其中之美!感謝劉慈欣,因了他的思想,讓我看到了更遠處!
《三體》讀后感收獲與體會 篇93
初次接觸《三體》,只不過是我突發奇想,看一本科幻類型的小說。于是這本曾獲得雨果獎的長篇小說,就這么闖入了我的生活。
《三體》由三部曲《三體Ⅰ·地球往事》、《三體Ⅱ·黑暗森林》、《三體Ⅲ·死神永生》組成。看第一本時,到不覺得它有什么吸引人之處,甚至還有地方存在著疑惑。我看時只感到枯燥,心里還在想:這就是雨果獎小說?帶著懷疑的心態,我耐著性子看完了第一本的大半部分,這時才發現它的字里行間仿佛透著魔力似的,而且這魔力愈來愈強,而我也被《三體》那扣人心弦的故事牢牢地抓住了。
小說是圍繞“三體問題”所展開的,沒錯,就是宇宙中三個質量相等的球體的問題,簡單,卻構成了如此壯闊、如此氣勢磅礴的龐大世界觀!劉慈欣把天體物理知識與跌宕的情節完美結合,救贖與背叛被他描寫的淋漓盡致,嚴謹也不失文學上的美感,行文如泉涌沒有一絲拖沓,讀完直叫人拍案叫絕。
《三體》不僅僅是一本科幻體裁的小說,它更是一本反映人性與社會的一本哲理之書。
讓我最為之震撼的情節還是人類剛迎接三體世界向我們的世界派來的“和平”使者——“水滴”的情景。未來,人類科技飛速發展,檢測到三體世界向人類發來“友好”的訊號。人們馬上組成由2000艘宇宙飛船整齊排列的方陣,這是地球所有人都為之驕傲的陣列,人們都迫不及待地要向這個外星文明耀武揚威了。正當萬眾都期待著與三體文明建立友好往來時,“水滴”卻露出了它魔鬼般的面孔。它只用最原始的方法——沖撞,就讓這浩浩蕩蕩的飛船艦隊剎那間化作了無聲爆炸遺留下的太空垃圾。我仿佛親眼目睹了這個場景,那些飛船的殘留宛如一株株張牙舞爪的巨大鋼鐵植物一般,正緩慢地把藤蔓伸向整個宇宙……此時此刻,地球上所有人臉上自豪的笑容正漸漸凝固,從而變得麻木了。那“水滴”的“和平”使者身份也只不過是人類自作多情給水滴披上的一件美好遐想的衣服罷了。
《三體》的世界中沒有人們幻想的寧靜安逸,只有冷酷無情的現實。星球在劉慈欣的筆下摧毀又重塑,人類只能在徒勞的掙扎中被一步步推向絕望的深淵。我深深意識到了自己的渺小,同時也意識到了人類的無知與傲慢。可見,人類的傲慢是導致人類被外星文明碾得粉碎的根本。我們自以為是地為了我們科技而破壞自然,而所謂的科技發展也只不過是冰山的一角之一角。我們天真的認為外星文明同我們一樣,為所謂的“友好”而來,派出了最尖端的科技,換來的卻是無比沉痛的代價。在三體人眼中我們只不過是一只蟲子罷。正如書中所說:“弱小和無知不是生存的障礙,傲慢才是。”這一切的一切只不過是一陣風拂過宇宙角落的一粒沙塵,隨即又轉瞬即逝罷。
那么我們何不用一顆謙虛與進取的心來應對這一切呢?科技是永無止境的,我們應引以為戒,求學路漫漫也只有謙虛才能使我們不斷的進步啊!
看完了整部小說,我的心受到強烈的沖擊。原先的猜疑之心蕩然無存,心中只剩下了對書中一個個文明消逝又重生的感慨,對劉慈欣宏觀而細膩寫作手法的敬仰與對人類天性堅韌又愚蠢的無盡沉思。
小說結尾是小生態球中的日出,看到這兒才感覺到這縷微弱日光帶給冰冷世界的一絲溫暖與希望。然而,文明的種子仍存在著,人類又將何去何從?誰也猜不準。
但毫無疑問,《三體》的確是一部反映人性的史詩,是一部真正的里程碑之作,也終將是一部經典之作。
《三體》讀后感收獲與體會 篇94
給歲月以文明,而不是給文明以歲月。
————《三體》
疫情期間閑來無事,無意中看到了在書柜里放著的三體,腦中便產生了想再攻讀一次的想法,翻開第一部的封皮,映入眼簾的是略微發黃的書頁,上面刻滿了時間的印記。翻開書頁,慢慢品讀,我又見到了汪淼,葉文潔,楊衛東,羅輯,程心,史強,章北海。那句我最喜歡的話:“全員進入深海狀態,自然選擇號,前進四!”也安靜的躺在那里。仿佛上一次的攻讀,還在昨天。
用了十天重新把三部曲攻讀了一遍,看到了大劉用自己的基本理論天馬行空的想象力,構建了這座文學史上的豐碑。
《三體》本身,對人性,有著極其準確的認知。其中,對人類的自大,無知,以及目光短淺,進行了深刻的披露。而我們,就像住在地下室,卻總想探索外面都市生活,但卻沒有能力和條件。而我們又像那從深井中仰望天空的青蛙。想探索,但卻沒有能力。
人類探索宇宙的腳步從未停止,在人類像個孩子一樣,對著深淵喊道:“嘿!這里有人嗎?”此時的深淵正在凝視著這個無知的孩子,其他的文明早已把槍對準了他。畢竟,在這片無盡黑暗的森林里,信誰也不如信自己,自己既是獵人,同時也是獵物,只有隱藏好自己,才能得到捕獵的資本。
而我們轉念一想,宇宙無比廣闊,而你我,包括整個人類文明,都是時間這條長河之中,激起的一朵渺小的浪花罷了,我們賴以生存的世界從那個奇點而來,最終,也將歸于虛無,而人類文明的生命歷程,在宇宙這這本“故事會”之中,甚至,都算不上一個故事。
人們,總是高喊保護地球,實際,人類指示地球存在46億年中的一瞬。而我們的存在,或許就是一種幸運。就好比,一只小鳥,大聲喊道,要保護自己的這片雨林。
這,和人類文明在其中認為自己是浩瀚宇宙中為數不多的高等文明一樣荒謬,人類需要保護的不是地球,而是自己本身。只不過都是想讓自己在歷史的長河之中多存在一會兒,盡可能的,留下自己的痕跡。盡管,這些痕跡終將歸為塵土。
也許,有人會問,那我們的存在,還有什么意義?豈不是做什么都是無用功,沒有意義。
恰恰相反,我們來到了這個世界。并不是為了完成自己繁衍后代的任務而來,或者來說,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的任務,并不只是單單的繁衍后代。也不是為了進化而來。而是,為了我們自己。“給歲月以文明,而不是給文明以歲月。”我們的存在,正是為了給現在的歲月以文明。為我們現在的時光,輸入生命。我們的每一步,每一次的思考,都會給我們本身賦予意義。
“我是一束煙花。”
“我要燃燒我自己全部的生命,努力盛開的更加耀眼奪目。”
“我知道天空很大,也知道我盛開后一切還是會歸于黑暗。”
“但我知道,這片天空曾因我而絢麗過。”
“這,就夠了。”
《三體》讀后感收獲與體會 篇95
終于看完了《三體》這部國產的科幻小說,最開始是看到電視新聞說中國率先發射了一顆量子衛星,讀書的時候自我感覺物理成績還可以,但想不起量子是什么?感覺有必要補一補這段知識,感覺知識已經落后于當今的時代,于是先找了一本量子知識的科普書,了解了量子的近代科學歷程,原來我們之前學的是經典物理,現在已經發展到了現代的量子物理。進一步要了解量子力場,引力場,中間講了很多相對論的東西,于是又找了愛因思坦的《相對論》看了看,相對論也有經典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的知識了,這些新的物量知識有點開腦洞,后面還看到了弦論,和十維空間的理論,感覺開拓了視野。最后有朋友介紹了這部《三體》,有了量子的基礎知識和相對論的初步理解,一下子就被三體這部小說深深吸引了。
從文革的物理教授葉文潔的父親說起,從解放初期國家對宇宙天體的的探索,到發現利用太陽作放大廣播,找到離太陽系最近的外星人--三體人。一些科學怪人對社會的仇視心理,人類感覺到自己的弱小無能,從自悲到鼓起勇氣的抗爭,用納米新材料作為武器,無聲無息安靜的把壞人全殲。
第二部研究宇宙社會學的羅輯,從一個稚嫩的小教授,到臨危受命做一個拯救人類的面壁者,在關系全人類生死與強大不可戰勝的強敵三體人的巨大的壓力下去追求人最基本的幸福和快樂,能讓自己在壓力下平靜下來,找到心中幻想的美麗姑娘,去一個世外桃源的地方,安靜的生活,一起探討美術,討論一副最美的畫,就是一張白紙,只有幾個小黑點,就是雪白世界的幾個人。繁雜充滿戰爭陰云的世界,只要自己的內心平靜雪白,一樣可以平靜的生活,人只有在平靜沒有雜念的環境下,才可以全面的細致的思考,思考到問題的精華,用完美的思考出來的策略去戰勝強大的敵人至少可以做到威懾。
第三部,黑暗森林法則,世界也好,宇宙也好,弱肉強食,適者生存是不變的真理,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核聚變人造太陽,讓糧食食物更富足,核聚變動力的太空飛船來星際旅行。人類發展到有千萬的太空戰艦,想去打敗三體人的艦隊,但科技的差距,三體人只是輕描淡寫的一顆水滴一樣的強互作用力的小飛船就消滅幾乎所有的戰艦,有時候打敗自己的是輕敵,不懂得敬畏,驕傲自大一直是失敗的源泉。在人類面臨三體的打擊的時候,羅輯用他的思維的策略做出了廣播威懾,要么和平,要么一起死。他悟出了黑暗森林法則,誰被廣播暴露在宇宙空間,誰就被滅亡。在威懾的條件下,人類和平發展很多年。
舒適的日子過得讓男性都女性化了,人類忘記了有敵人存在,變得過于善良,找了一個柔弱善良充滿母愛的女性舒心,讓她來替羅輯做執劍人,在完成替換后,馬上打擊到來,在戰爭與滅亡的壓力下,舒心沒有選擇滅亡,她的善良讓她不忍心滅絕兩個星球的人類。導致地球人類的失敗,地球被殖民,全地球人做下等公民,饑餓沒有生存權,會發展到人吃人。做了亡球奴,人類到了一個低谷,戰爭是殘酷的,對敵人的柔弱就是對家人同胞的殘忍。人生有低谷就有轉機,這就是小說的精彩之處,殘余的星際艦隊發現了四維空間的泡泡,進入四維空間,在四維空間里打敗了三體的水滴,用引力波向全宇宙廣播了三體和太陽系的坐標。三體星系不久就被其它高智能生物消滅,三體星系的兩個恒星被摧毀,地球也面臨同樣的事。人類在太陽系的其它行星造了掩體工程,還準備研制光速飛船。但高智能的外星人,只用了一張小小的二向箔,把整個太陽系從三維壓縮到二維空間,整個太陽系變成了梵高的一幅畫-星空,只有程心逃了出來,唯一一艘新研制的光速曲率動力的飛船才能逃離。光速的星際旅行很神奇,時間時空的轉換讓人暈,在黑域的十幾天,就可能是198萬年,宇宙在不斷的膨脹,十維空間轉為三維空間,二維空間,然后整個宇宙再踏縮回到奇點,再次引發宇宙大爆炸,人類的后代可能會重新在十維空間里過上田園生活。
雖然很多是小說的演繹,但很多的高科技離我們很近,強力的納米材料,核聚變的廣泛運用,核聚變可以人造小太陽,為農作物提供光熱,人造風調雨順的環境,提升產量。核聚變提供電能,電力變得更便宜和普遍。核聚變動能的星際飛船,能長時間的提供大功率的動能。人造生態循環系統,人的冬眠等。
同時也有很多社會性,哲理性人性的觀點值得大家深思。人類在高智能外星人面前就是一只蟲子,蟲子或是螞蟻雖然弱小,但它們堅強團結,一樣不可戰勝,面對強敵一樣有機會贏。黑暗森林法則-隱藏好自己,首先發現對手就消滅對手,程心母性的愛會帶來失敗和毀滅,但卻是人類最美好的選擇。維德不擇手段的前進,為達目的不息犧牲一切,在宇宙法則中為了生存是對的,但不是人類善良美好所追求的。
還有很多藝術美學的東西,作者喜歡畫畫美術,喜歡雪山,去了梵爾賽宮,看了畫展,和女朋友一直看蒙那麗莎的微笑,最后太陽系的二維化,變成了梵高的星空。
小說里還有很多的情節是突破常規,讓人不能預測摸不透,變換莫測的人性也是精彩之處。
《三體》讀后感收獲與體會 篇96
考研結束后,空閑時間多了,便開始在手機上看起了《三體》,結果一看就停不住,非常喜歡此類的科幻小說,簡潔有力的文字,引人入勝的情節,跌宕起伏但又理所當然的故事……雖然小說很長很長,但是我堅持看了下去,看完了第一部,回味了很久。興致盎然,繼續看完了第二部。看這部小說的時候,總能讓我精神矍鑠,暢游在科幻的世界里無法自拔。第二部《三體2·黑暗森林》描繪了比較深遠的“宇宙社會學”,很多有意思的,關乎哲學的內容,為此“消化”了很久,一直難以忘懷書中的精彩。為此,我久久沒有繼續第三部《三體3·死神永生》的觀看,我一直在試圖揣摩第三部中,人類的文明將會是怎樣的命運,宇宙又將會是怎樣的發展……
《三體》一共有三部,共長達90萬字,是中國科幻作家,劉慈欣的巨著,被稱作中國科幻的頂峰之作。我很贊同這樣的評價,一想到“三體”,我就思緒萬千,充滿敬意,不僅是對作者,還對萬物生靈。每次閱讀,都會深深地被書中描繪的景象折服,我小小的腦力完全跟不上一幅幅“漫過天際”的科幻世界。讀《三體》,無時無刻不懷著敬畏之情。
一是被《三體》描繪的神奇物理世界深深吸引,二是想更好地理解《三體》中的“物理情節”,所以期間閱讀了史蒂芬·霍金的《時間簡史》(此書的更多介紹見本人公眾號的歷史文章^.^)。可以說“簡史”是大多科幻小說的重要參考教科書,“三體”中涉及了此書中的很多理論。對物理學、宇宙有了更進一步了解,再觀三體,明朗了許多,趁著這股“科學勁”,打算繼續“三體3”的小說閱讀之旅。
劉慈欣科幻小說《三體》讀后感心得體會
三部共有90多萬字,是一千二百多頁,看完了前面兩部,很想回味一下,便做了如下簡記。
三體1:
故事開始于大革命時期,因一時的人類文明犯錯,讓文革受害者之一的葉文潔有了嘗試求助星外文明,來“拯救地球”的決心。在一系列“陰差陽錯”下,葉文潔進入了當時國家建立的秘密基地——紅岸(后來才知道此基地的目的是探索星外文明),并通過利用太陽特性,將發射的信號功率放大,最終“意外”地被4光年外的“三體文明”接收到。而此三體文明,因處在三個恒星的無規則運動中(此即著名的“三體運動”),隨時可能被毀滅,所以三體人決定移民(侵略)地球……至此,在三體人到達地球之前,地球世界在“無聲”中,開始了錯綜復雜的改變……
回顧了三體1,很精彩,故事歷歷在目,但在這里,我就不再詳述了,故事內容很龐大,即便是概述也要寫很多,所以還是建議直接看原著吧。當三體與人類相互知道彼此的存在后,便開始了各自的推測,面對已知與未知,有著無限可能,最終三體人與地球人將會有怎樣的接觸呢……無限遐想、好奇,一切將在《三體2:黑暗森林》中,慢慢揭曉。
三體2:黑暗森林。
雖然地球世界與三體世界有著懸殊的科技差距,但是人類憑借“謀略”,開啟了“面壁計劃”,目的是為了找到對付三體艦隊入侵的方法。為此,展開了一場精彩絕倫的歷史。
在相比地球十分強大的入侵著(人體艦隊)面前,地球文明經歷了“大洗禮”,從“大低谷”中慢慢站了起來,最后成功建立了數以萬計的地球艦隊。至此地球人信心十足,以為能與三體艦隊抗衡。可是,在所有艦隊去“攔截”三體世界發射的微小探測器——“水滴”時,突然被“圣潔”的水滴襲擊,整個艦隊瞬間覆沒,地球世界再次陷入絕望。
再說面壁計劃,幾乎都是失敗告終,但其中的面壁者——邏輯,在“先驅”葉文潔老師的指導下,慢慢理解到“黑暗森林法則”。為此他發出了一份“恒星咒語”,在地球艦隊被毀滅后,絕望的人們發現,邏輯的咒語竟成功了,被“詛咒”(暴露位置)的恒星被一種高級武器毀滅。于是人們再次以邏輯為神,重建希望,經過一系列掙扎,在最終時刻(特別是邏輯的努力),建立了“威懾系統”,成功“抵擋”了三體艦隊的入侵。
從此,地球與三體世界,又開始嶄新的篇章,一切處在“威懾平衡”之下。不過,冥冥中,所有的一切都被推向了更危險的宇宙。
回顧了三體2,真的太棒了,面對強大的三體世界,人類的掙扎、努力、責任……人類可能很弱小,但也能很強大。驚嘆于“水滴”撞擊地球艦隊的“華麗”,“面壁計劃”的斗智斗勇,黑暗森林法則的殘酷宇宙,人類文明的生生不息……從中,不僅是思維的享受,更是宏大精神世界的建立和洗禮,無比嘆服。
《三體》中描繪的故事與景象,都是異常的宏大,精彩絕倫,一面被未知章節吸引著,想一看究竟結局會怎樣,是否會和自己期望的一樣;一面對已看的章節,記憶尤新,久久不能平靜內心的波動,消化“宇宙尺度”的故事。所以,在我看完第一部后,用了半年來回味;看了第二部后,又用了半年來品味;現在拾起第三部,必將再次遨游科幻的宇宙,任思維沖擊無邊無際的奇幻世界,直達想象力的極限!
《三體》雖是長篇巨著,但是語言簡明扼要,有種科普論文既視感,但除了美妙無比的科幻物理世界外,文中表達出的“情”更耐人尋味。這里沒有“微觀”的“情”,大劉(即作者劉慈欣)把“情”放在歷史長河中,放在無邊宇宙中,讓我們看到的,是文明史變遷,是宇宙學全貌。在我讀小說時,感到的是“宏大”,是超越一切世界的“宏大”。但在這樣的“宏大”下,更加感受到了自己的渺小,甚至全人類的渺小——就像萬千地球艦隊在小小“水滴”攻擊下,不堪一擊一樣……最后,緬懷我內心的,更多的還是這兩個字——敬畏,對一切萬物生靈的敬畏!
三體3:死神永生
這一部,大劉以《時間之外的往事》的節選,來引領整部小說,每一小章都是歷史長河的“大事件”,要說起來,就一言難盡了。每一小篇章,都包含了太多的知識,我一直沉浸在對新知的理解和消化中,所以雖然有很多新鮮的感想,但是很難下筆,因為會發覺不管自己寫出什么,與書中的文字比起來,都十分遜色。這是一部高質量的科幻小說,意味無窮。里面太多新鮮的概念,讓我著迷,如引力波、中微子的信息傳輸(中膜),如“地球生物造就現在的地球形態”的理論,如未來人類會女型化、冬眠技術改變人類世界等等,都是很有意思,很有深度的設想,讓我向往與佩服。
初讀三體3,我感覺到,這一部的色彩和上一部相近,為記實形式,描繪了地球文明和三體文明在時間長河中的“漫漫征途”,表達的主題很深刻,可以說超越了現今人類世界的哲學認知深度,如逃離地球的新人類,他們有著新的道德而不能再成為地球人,如宇宙是高位癱瘓人的假說。人類對宇宙的認知,仍是冰山一角。
人類不斷地探索著世上的一切未知,我們的視野從身邊不斷延伸,直到無窮無盡的宇宙,我們發現了很多很多,但是越發現我們不知道的更多。再小,對于量子,竟是測不準原理;再大,對于宇宙,便是距離的束縛,最快的速度為何只能是光速,是否存在超越一切的力量,難道一切都只是人擇原理……
面對許多未知與新奇,讓我們繼續在《三體》世界中,探尋。
再讀三體3,根本停不下來,很想記錄,但是無力下筆,因為自己的思維完全被書中描繪的世界征服,自己再多的描述,都感到力不從心。所以雖有萬千話語,但在此也不展開記錄了。
三體,一部以宇宙為尺度的壯麗史詩!
在“無邊無際的宇宙”中“暢游”了數周,我來到了全書的1100多頁了,離尾聲只剩100頁了,竟開始戀戀不舍起來。
我是完完全全被折服了的,像曲率驅動,二向箔,星環加速器……一個個事物讓我心生向往,嘆為觀止,特別是“云天明的童話”故事,真是完美地讓人感動的作品。在這部作品面前,我的文字變得蒼白,很難描述出那種無比佩服的心情,每想到書中的一個點,當想去展開想象時,都會聯想出許多來,無盡深海,停不下來。所以雖看了很長時間的書,很喜歡,卻很少記錄,因為原著就是最好的記錄。
從去年寒假開始看三體1,立即被折服。看完第一部,久久不能平復,用了好幾個月來消化。第一部中,除了神奇的三體文明外,還有更多是關于人性的思考。第二部則是暑假期間看完的,這一部充滿懸疑和精彩,面壁計劃,紀元變化等,站在歷史長流中看待文明問題,真的是雄偉壯闊。黑暗森林,讓我領略了超越文明認知的新世界。第三部,即最近在看的,《三體3·死神永生》,又是利用了一個寒假來看。這系列的小說,在我的心里常年入住。這一部,從一個玄幻的女巫事件開始,一層層走向大劉描繪的無限世界。這個世界,完全超越了我的所有認知,從階梯計劃,四維空間等,到接下來的二維打擊,一直沉浸在盡思竭慮的思維中,讓自己的想象力隨著小說不斷延伸,擴大,膨脹,真是想象的完美盛宴。有一種看過此科幻小說,再無能超越的感覺。
在整部小說即將被我看完前夕,我做了上面凌亂的記錄,希望它們能表達出我的心情和感想。我想,如果有機會,我要去研讀這部小說,想多寫點自己的愚見,比如云天明在三體世界是怎樣生活的、四維空間“墓碑”的形成過程、宇宙熵不斷增加,母體和邊緣世界的故事等等。
這是一部可以和“漫威宇宙”相娉美的偉大作品,是科幻小說史上耀眼的篇章。
無時無刻不被深深震撼,我需要等待心情平靜。
沒想到最后百頁,竟是超越一切的宏大,大劉把這部小說完全結束了。
就算是云天明的童話,給地球文明帶來了曙光,但是還是逃脫不了宇宙“歸零”的“紀律”。就算地球世界為了躲避打擊,建立“掩體紀元”,也無法逃脫高級文明的“二維清除”。……作為圣母的程心,見證了從面壁計劃到地球二維的所有歷程,《時間之外的往事》正是她做的記錄。在歷史的盡頭,宇宙中的一切,都將歸“零”,以還一個“新宇宙”。這是結束,也是開始。
第三部,氣勢恢宏,內容詳實,太多我不敘述了。
縱觀整部作品,這是中國科幻小說界的驕傲,也是我們的驕傲。這部小說是“東方式”的,沒有“超級英雄”,沒有“奇跡”,一切在理性的思考中慢慢前進,在平凡的世界中散出光芒!
這是一部偉大的作品,單是如上這樣的解讀是不夠的,所以我會在人生漫途中,不斷去品味,去解讀,去敬仰。
整部三體的讀后感想,先就到這里了,希望自己的一知半解,能給你一些收獲;希望自己的堅持,能散發出意義。
謝謝你,大劉。造就一部這么好的作品。
謝謝你,你們。我的碎語因有你們的閱讀而變得更有意義。
【《三體》讀后感收獲與體會(精選96篇)】相關文章:
《三體》讀書筆記收獲體會12-27
實習收獲與體會02-14
【精選】耕耘與收獲作文三篇02-09
【精華】付出與收獲作文三篇02-24
【熱門】付出與收獲作文三篇02-22
有關付出與收獲作文三篇02-01
【精品】耕耘與收獲作文三篇01-30
有關耕耘與收獲作文三篇01-20
三體讀后感簡短范文3篇02-16
精選耕耘與收獲作文4篇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