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侖》讀后感(通用9篇)
當閱讀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獲不少,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后感了。那么你真的會寫讀后感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昆侖》讀后感(通用9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昆侖》讀后感1
幾十年的戍邊歲月中,喀喇昆侖精神薪火相傳,一代代守疆官兵把風雪邊關作為實現人生價值的舞臺。在面對外軍越線,“陳紅軍、陳祥榕、肖思遠毫不畏懼、英勇戰斗,直至壯烈犧牲。王焯冉在渡河前出支援途中,為救助戰友犧牲”,他們用熱血捍衛界碑,以生命丈量雪原。山河無恙離不開無數將士默默地無私奉獻,家國夢圓同樣需要我們廣大基層干部將無私奉獻染成人生底色。
“氣為兵神,勇為兵本”。建軍九十多年來,我軍戰無不勝、所向披靡的重要原因就是具有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血性膽氣,具有能奉獻,敢犧牲的擔當精神。無論是革命戰爭時期為掩護戰友英勇舍身的黃繼光,還是新時代里向戰友喊出“你退后,讓我來”的杜富國。面對強敵,明知危險,也要毅然亮劍,即使倒下,也要成為一座山、一道嶺。這就是中國軍人的亮劍精神,是軍人血性的靈魂。不畏強敵、敢于亮劍,無論面對多大的困難,能始終以一往無前、無堅不摧的豪氣,以有我無敵、有敵無我的霸氣,百折不撓,血戰到底!
“軍如魚,民如水。”一代又一代的革命軍人恪守著人民子弟兵忠于黨和人民的莊嚴承諾。親愛的朋友們,當你每天沉浸在幸福生活當中的時候,請一定記住,是這樣一群“最可愛的人”一直默默地在為祖國的繁榮富強穩定無私地貢獻著力量。向“最可愛的人”們看齊!
《昆侖》讀后感2
2020年4月開始,有關外軍違反兩國協議協定,抵邊越線搭建便橋、修建道路,頻繁在邊境越線爭控,試圖單方面改變邊境管控現狀,導致邊境局勢陡然升溫。
6月,外軍公然違背與我方達成的共識,悍然越線挑釁。按照處理邊境事件的慣例和雙方之前達成的約定,團長祁發寶本著談判解決問題的誠意,僅帶幾名官兵前出交涉,卻遭對方蓄謀暴力攻擊。祁發寶組織官兵一邊喊話交涉,一邊占據有利地形,與數倍于己的外軍展開殊死搏斗。增援隊伍及時趕到,官兵們奮不顧身、英勇戰斗,一舉將來犯者擊潰驅離。外軍潰不成軍,抱頭逃竄,丟下大量越線和傷亡人員,付出了慘重代價。
在前出交涉和激烈斗爭中,團長祁發寶身先士卒,身負重傷;營長陳紅軍、戰士陳祥榕突入重圍營救,奮力反擊,英勇犧牲;戰士肖思遠,突圍后義無反顧返回營救戰友,戰斗至生命最后一刻;戰士王焯冉,在渡河前出支援途中,拼力救助被沖散的戰友脫險,自己卻淹沒在冰河之中。
這些英雄的邊防官兵把青春、鮮血乃至生命留在喀喇昆侖高原,筑起巍峨界碑。
中央軍委授予祁發寶“衛國戍邊英雄團長”榮譽稱號,追授陳紅軍“衛國戍邊英雄”榮譽稱號,給陳祥榕、肖思遠、王焯冉追記一等功。
英雄雖已離去,精神永駐邊關。
從古至今,無數英雄們寧肯高原埋忠骨,也決不丟失祖國的一寸土地,在這片青山處處埋忠骨的國土,一具具用英雄身軀屹立的豐碑,為祖國鑄就了和平安慰的屏障。春節期間,華夏大地萬家團圓、一片祥和。而高原官兵枕戈待旦、高度戒備。見證著英雄官兵赤膽忠誠的加勒萬河谷,山河如故、平靜安寧。一塊崖壁上,八個大字遒勁有力:大好河山,寸土不讓!英雄從未走遠,精神薪火相傳,最可愛的人一直都在!
《昆侖》讀后感3
喀喇昆侖高原,橫亙西部邊境。
立春過后,大江南北暖意漸濃,高原深處的加勒萬河谷依然嚴寒徹骨,大河冰封,群山聳立。
這里是祖國的西部邊陲,也是守衛和平安寧的一線。來自天南海北的一茬茬官兵,扎進茫茫群山,挺立冰峰雪谷,用熱血和青春筑起巍峨界碑。
2020年4月以來,有關外軍嚴重違反兩國協定協議,在加勒萬河谷地區抵邊越線修建道路、橋梁等設施,蓄意挑起事端,試圖單方面改變邊境管控現狀,甚至暴力攻擊我前往現地交涉的官兵。
面對外方的非法侵權挑釁行徑,我邊防官兵保持克制忍讓,盡最大誠意維護兩國關系大局和邊境地區和平安寧。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邊防官兵對暴力行徑予以堅決回擊,取得重大勝利,有效捍衛了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
官兵們敢于斗爭、敢于勝利,展現出誓死捍衛祖國領土的赤膽忠誠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戰斗精神,涌現出某邊防團團長祁發寶、某機步營營長陳紅軍和戰士陳祥榕、肖思遠、王焯冉等先進典型,彰顯了新時代衛國戍邊英雄官兵的昂揚風貌。
中央軍委授予祁發寶“衛國戍邊英雄團長”榮譽稱號,追授陳紅軍“衛國戍邊英雄”榮譽稱號,給陳祥榕、肖思遠、王焯冉追記一等功。
新思想引領新時代,新使命開啟新征程,新承諾奏響新篇章。新的征程卻剛剛起航,全師官兵必將繼續發揚“忠誠于黨熱愛邊疆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的不朽師魂,闊步波瀾壯闊的精武征途,瞄準變幻莫測的未來戰場,交出一份優異的強軍答卷!
《昆侖》讀后感4
我們祖國的邊界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就是懸崖上綻放的寒梅,如今我們身處和平年代,是他們用生命守護而來,哪有什么歲月靜好,只是有人替我們負重前行。
去年6月外軍公然違背與我方達成的共識,悍然越線挑釁,某邊防團團長本著談判解決問題的誠意,僅帶幾名官兵前出交涉,卻遭到對方蓄謀暴力攻擊,他們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與敵方展開殊死搏斗,最終4名戰士英勇犧牲。看到沖突現場視頻的那一刻,眼淚決堤了,他們完成了作為一名邊防軍人的使命。“祖國山河,寸土不讓。”這不是一句空話。一位戰士犧牲時年僅19歲,他在日記里寫下:“清澈的愛,只為中國。”簡單的幾個字,卻飽含了他對祖國深深的愛,只為這幾個字,他卻付出了生命。
加勒萬河谷沖突現場視頻公開后,“他們是為我而死”的網絡話題被熱烈討論。是戍邊英雄化身界碑守護著你我,是戍邊英雄讓人們意識到世界環境的波譎云詭,是戍邊英雄讓我們將目光凝向每一顆愛國之心。“清澈的愛,只為中國”,這是18歲的戍邊英雄陳祥榕寫下的戰斗口號,在他英勇犧牲后,陳祥榕的母親說:“我沒有什么要求,我只想知道榕兒戰斗的時候勇不勇敢。”陳祥榕烈士犧牲時不滿19歲,他將最好的青春、最清澈的愛留在了雪山,也將最清澈的愛國心、最純粹的初心傳遞給了每一位青年人。
我眼里,今天寫下的文字就算是無力,情感就算是蒼白,依然阻止不了我對軍人的崇敬,對軍人的贊美。在這些可愛可敬的軍人前,我要用我的文字,用我一顆真誠的心,為英雄們獻上贊歌。
《昆侖》讀后感5
這部小說給我一種強烈的震撼,畢淑敏用一種幾近殘酷的方式為我們講述了一個用生命作為誓言的愛情故事。一塊看似普通的.油布,一段相隔已久的時間,一次穿越流年的講述,描繪出一雙相守不渝的戀人所經歷的最初的也是最后的愛情。
兩張相距很近的病床,卻足以構成隔斷了一對戀人的距離,但是有誰說過,在最遠的距離,心麗的最近,因此他們選擇了將歌聲化為翅膀,在拘束的病房中就能展翅翱翔。
最終,當呻吟的低沉割斷了歌聲的命脈,冥冥之中已經為這對戀人判了死刑。我想,他們并不是失敗的,他們的愛情短暫的,正如他們的身影永遠鐫刻在陳舊的油布上卻總也無法清洗一樣,不要說什么海誓山盟,刻骨銘心的愛情最終是刻在兩個人的心里,可在時間的流沙中的。
我一直在想,他們的皮膚應該不是紫色而是黑色的吧,但是讀到文章的最后我才明白,他們,擁有了最浪漫的顏色,最耀眼的愛情。
《昆侖殤》一群普通的軍人,用生命與感情寫就了一段回響在世界最偉岸山脈上的凱歌。作者之所以用"殤"這個字,不是為了夸張深重的面對死亡的悲痛,也不僅僅是為了弘揚軍人的光輝,我想或者畢淑敏有著最單純的表達,這只是一群人的祭歌,但是這群人,卻讓整個昆侖背負了難以排遣的沉重。
在拉練的一路上,太多的軍人有著想說卻說不出的話,他們已經沒有機會訴說。有太多的軍人失去了本可以成為親人的戰友,他們已經沒有機會表達。在惡劣的自然條件下,行軍隊伍如一條巨龍盤臥在昆侖的脊梁,但是誰都知道,他們又是那樣的脆弱,因為在自然的面前沒有誰能稱的上是堅強。
人是如此,感情亦是如此。愛情,親情,它們都被埋在了昆侖的冰封白雪之下,鑄就了永遠卻不久遠的殤。
看完這篇文章,沉重的不是見證生命的隕落,只是為那總也不能說明的,久久不能排遣的情感糾結不清,念念不忘。
《預約死亡》文章開頭的幽默讓人覺得心情沉重。一張預約死亡的診斷書,一段臨終呼吸的錄音,不得不說,這是震撼人心最好的證據。"臨終關懷"四個字有多少人不屑去了解,有多少人不敢走近,又有多少掙扎在死亡邊緣的人們期待著社會的關注。
從臨終關懷醫院普通的護士,到院長,再到-讀后感迫于出國又無法承受道德譴責的兒子,一個個人物形象展現的不僅僅是不同的人對于死亡不同的看法,我想更多的還是我們每個人內心中對于死亡的矛盾心理。
文章想要喚起的是人們對于這樣一個特殊群體的關注,更多的也是對于生命的關注,如果親情不再,責任不再,那么,生命的尊嚴也就不再。或者,這也是血緣所不能解釋的存在吧。
《昆侖》讀后感6
《昆侖殤》是畢淑敏處女作,她以自己在西藏當兵的所見所聞寫下了這篇小說,發表后一舉成名。她所描寫的是邊疆一支兵團在世界最極端殘酷的條件在昆侖山進行拉練的故事,故事中的幾位主人公有著不同的歷史背景、人生、結局,但他們最終的目的只有一個,創造世界軍事史上拉練的一個傳奇,讓中國軍人鐵一般堅硬的軍魂屹立世界。
故事中頭號是主人公是一位代號為一號的首長,這里也許不方便寫出他的名字,但他卻是一位鐵骨錚錚的軍人,為了完成上級交給的任務,他帶領著他的軍隊行走了世界氣候最嚴酷的無人區之一,只為了保護他所堅信的信念。也許有人會覺得他不近人情,為了完成目標不惜讓士兵們冒險,以致有人還失去了生命。這也是他最矛盾的地方,要完成任務就要不惜一切代價。
作為首長,他心痛自己的部下;作為首長,他必須完成任務,因為他要為中國軍隊訓練一支世界是最強大的軍隊、最能克服任何惡烈環境的軍隊、最能吃苦的軍隊,所以他必須狠、必須絕情、必須下令,甚至可以為犧牲戰士年輕的生命。號手李鐵為了吹響前進的沖鋒號,用盡最后一絲力氣,金喜蹦為救甘蜜蜜被大風卷下了深淵;年輕而美麗的女兵肖玉蓮倒下后,再也沒能爬起來,鄭偉強坐在一號為了趕時間不讓檢修的車中,和汽車司機一起車毀人亡……
金喜蹦因為一點可有可無的政治問題不能以烈士之名安葬,鄭偉良和肖玉蓮是一對情侶,因為政治問題不能在一起,為了戰士的榮譽和軍人的紀律,他們生前不能在一起,死后不能埋在一起,甚至在甘蜜蜜的懇求下不能埋在一起,正如一號所說,死了也是戰士,就要為戰士榮譽分開。看到這里,覺得一號很殘酷無情,人都死了,為什么不能給死人一點溫暖,讓他們的墓離得近點,僅此而已。只因他們是軍人。軍人只是軍人。
書的最后,一號把自己唯一的兒子,一個稚氣未脫的孩子送到那里,沒有幾個人知道他其實是一號唯一的兒子,他來這里是要走過前輩們走過的路,看到這里,又覺得一號大公無私,為了祖國,他們可以一代一代的犧牲,一次又一次的奉獻。對他的怨恨又少了一些。一號最后的愿望是和永遠留在昆侖,留在這片他付出和令他感動的土地上,雖然沒能如愿,但他曾經來過。
這里是沒有硝煙戰場,有的只是昆侖山的靜寂和人心的痛,有的只是寒冷的風和一支無畏的軍隊,但是用什么來彌補人心的痛呢。也許只有昆侖山呼嘯的風低低的為他們痛哭了。
畢淑敏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和細膩的筆法寫下了這本書,寫得真實感人,質樸而純,也只有這樣真實的故事才能真正打動讀者的心,震撼讀者的心。是要讓我們永遠記住一群年輕的人用生命與尊嚴鑄就了一段傳奇、一段歷史、一段軍事勝利。“殤”與“傷”同音,但“殤”更能體現出悲壯,所以畢淑敏選擇了“殤”,用它來寄托作者的情情和感情,不只是為了表達作者情感和衰痛,也是為祭奠那群年輕而可歌可泣的生命,為了讓人們不會忘記在祖最遙遠的邊疆,有一群平凡也最不平凡的人在守衛著,為此,他們獻出了青春、熱血、親情、愛情,乃至生命。
《昆侖》讀后感7
在公司的職工書市活動上,我看到了幾本經典的武俠小說,突然就勾起了曾經的那段武俠回憶,有那么幾本書,曾伴隨我度過整個少年歲月。
也許過了這么長的時間我還是能記得我是在哪一天從新華書店的哪個柜子上看到的《昆侖》。那是我剛上初二的那個冬天,一個下著小雪的周末,書店里潮濕的氣味,慵懶的店員,穿著深色外套站在書柜前的顧客,都還在留存我的記憶里。顧客的臉上印著寒冬帶來的紅暈,頭上還有初融的雪水,他們百無聊賴地在書店里游逛著,享受著愜意的午后時光。
我自小就是個武俠迷,還記得看過的第一本武俠小說是古龍的《絕代雙驕》,是我從家里書柜最頂層翻出來的,書頁泛黃,也已經卷了邊,書脊也有散架的危險。之后再看到《天龍八部》的時候,電視上也正在放黃日華主演的《天龍八部》,然后就被那些神奇的招數迷得神魂顛倒。后來我在書店里發現了武俠小說專柜,對于一個充滿好奇的少年來說,真是打開了一個新世界的大門。
從小就一直夢想有一套金庸全集,但是大人們不給買怕影響學習,加上其中的大部分也幾乎都在電視上看過,所以至今沒能如愿。上大學的時候在學校的書攤上買了《昆侖》的全集合訂本,來來回回看了多遍。書中的情節不想贅述,其內容大抵寫盡了主角梁蕭的一生,無數離奇的境遇,遇到三個很愛他的女人,最后為救眾人幾近身死,隨著花曉霜流落海外,歸隱江湖。
某種程度上來說,我也跟著梁蕭一點點成長。第一遍看的時候,我只是一個初中少年,驚嘆于書中驚心動魄的情節,癡迷于各種波譎云詭的武功,一刻不停地看,等到不得不放下的時候,揉著酸澀的眼睛走進朔風里。當我第二遍看的時候,看到梁蕭別離母親,看到阿雪為救梁蕭殞命,看到柳鶯鶯騎著胭脂帶上兜里穿著水綠衣衫消失在綠柳邊,我竟然有種想哭的感覺。或許每一個少年的心中都藏著一個大俠夢,英雄救美,仗劍天涯。大學時第三遍翻閱時,突然就對主角在面臨國家大義,兒女私情時的矛盾及無奈有了深深的認同感。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當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民族遭遇入侵時,正是該有舍小家為大家的精神。時過境遷,那些匆匆歲月已近十年,之間發生了很多很多的事情,有些事情不能如初見時的美好,有些事情留下了諸多的遺憾,但是卻都分明地留在了我的心里,就如同梁蕭臉上那道疤痕一樣,仿佛看到他一劍橫天,笑傲群雄的英姿。
有些人物寫下了之后,他的行為源自他的性格,作者的想法若是隨意左右了人物的行為,那一切便顯得牽強。梁蕭曾是元朝的大將,也是最后守衛天機宮的死士。人生多么可笑,天機宮給了梁蕭痛苦的歲月,但是他最后還是選擇一人擋下所有飛羽箭矢,就像是他從未想過會和柳鶯鶯分開。年華從來不饒人,再見時柳鶯鶯只是為曾經的梁蕭,后來的西昆侖刮去了胡子,洗凈了風塵,愛情卻從來沒有一刻熄滅過,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從初看昆侖到如今已有十年,山海經第二部滄海早已完結,第三部靈飛經也在我不知道的時候開始了連載。然而我始終覺得昆侖寫的最好,鐵血天驕也寫的最好。雖然滄海里的情節描寫,更加精彩絕倫,但是我讀起來卻少了一份感動。谷神通斃命之時,我也只是一聲嘆息。也許在寫昆侖的時候,鳳歌還只是由著心性寫書,而后來,成了職業作家之后,多少心境也會有些變化。
我早已分不清我是愛這本書,還是愛我的回憶。我有時會十分懷念那一段年少無知的時光,沉浸在虛幻的武俠夢中,一人一劍,浪跡天涯。昆侖留給我的,是感動,是回憶。所以我謝謝鳳歌,我也謝謝時光。我居然這么久了還記得書里的那些情節,還記得那家書店,還記得那段青蔥歲月。
《昆侖》讀后感8
近日,中央軍委授予祁發寶“衛國戍邊英雄團長”榮譽稱號,追授陳紅軍“衛國戍邊英雄”榮譽稱號,給陳祥榕、肖思遠、王焯冉追記一等功。
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陳紅軍、陳祥榕、肖思遠、王焯冉等4名官兵用鮮血和生命詮釋了新時代中國軍人忠誠、擔當、勇敢、奉獻的優秀品質,他們的英雄本色與日月同輝,他們的凜然正氣樹起巍峨豐碑。
媒體報道,“2020年4月以來,有關外軍嚴重違反兩國協定協議,在加勒萬河谷地區抵邊越線修建道路、橋梁等設施,蓄意挑起事端,試圖單方面改變邊境管控現狀,甚至暴力攻擊我前往現地交涉的官兵。”面對強敵入侵,陳紅軍、陳祥榕、肖思遠、王焯冉為代表的中國軍人,義不容辭扛起守衛祖國邊疆的使命,與來犯之敵殊死搏斗,直至流血、犧牲……
邊塞之地,自古便是國家尊嚴的關鍵所在。“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界碑雖小,卻象征國家;界碑所在,盡是國土。曾記否,近代以來,列強入侵。從清政府被迫簽下《南京條約》,一系列割地賠款、喪權辱國的的不平等條約帶給了近代中國屈辱的傷痕。現如今,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中國人民站起來了!中國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決心堅定不移!每一座界碑、每一寸國土、每一份尊嚴,都不能丟!
《昆侖》讀后感9
2020年6月,外軍公然違背與我方達成的共識,越線搭設帳篷。按照處理邊境事件的慣例和雙方之前達成的約定,團長祁發寶本著談判解決問題的誠意,僅帶幾名官兵,蹚過齊腰深的河水前出交涉。
交涉過程中,對方無視我方誠意,早有預謀地潛藏、調動大量兵力,企圖憑借人多勢眾迫使我方退讓。
“他們的人陸續從山崖后冒出來,黑壓壓擠滿了河灘……”參謀陳鴻宇回憶說,“我們人雖少,可拼了命也不能退呀!”
祁發寶張開雙臂擋在外軍面前,大聲呵斥:“你們破壞共識,要承擔一切后果!”同時組織官兵占據有利地形。
官兵們組成戰斗隊形,與數倍于己的外軍對峙。對方用鋼管、棍棒、石塊發起攻擊。祁發寶成為重點攻擊目標,頭部遭到重創。
見此情景,陳紅軍帶人立即突入重圍營救團長,陳祥榕作為盾牌手戰斗在最前面,攝像取證的肖思遠也沖到前沿投入戰斗。
增援隊伍及時趕到,一舉將來犯者擊潰驅離,取得重大勝利,外軍潰不成軍、抱頭逃竄,丟下大量越線和傷亡人員,付出了慘重代價。
軍醫韓子偉記得,祁發寶被救出后,左前額骨破裂,有一道十幾厘米長的口子。包扎傷口時,“他一把扯掉頭上的繃帶,還想起身往前沖,那是他最后一絲力氣,隨后又暈倒了”。
陳紅軍、陳祥榕、肖思遠毫不畏懼、英勇戰斗,直至壯烈犧牲。王焯冉在渡河前出支援途中,為救助戰友犧牲。
祖國山河終無恙,守邊護邊志更堅。
向中國人民解放軍致敬!
【《昆侖》讀后感(通用9篇)】相關文章:
《昆侖使者》唐詩賞析06-06
《昆侖使者》全詩賞析05-17
《念奴嬌·昆侖》毛澤東原文注釋翻譯賞析07-16
昆侖使者_李賀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08-03
昆侖山上一根草女神劉曉慶勵志人物故事11-25
《匆匆》讀后感(通用15篇)12-16
紅與黑讀后感(通用15篇)12-16
童年讀后感(通用18篇)03-20
童年讀后感通用15篇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