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中醫幾度秋涼》讀后感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這時最關鍵的讀后感不能忘了哦。你想知道讀后感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問中醫幾度秋涼》讀后感,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前幾天,我在網上無意間發現一本小說,名叫《問中醫幾度秋涼》,被網友評價為繼劉力紅老師《思考中醫》后的又一本有深邃思想的中醫著作。
作為中醫學子又熱愛它的少年怎能錯過這本思想著作?看到小說,我便如饑似渴的讀著,三天便將它瀏覽完。
這本小說通過回憶母親為線索記述了自己當年在高舉科學之旗的父親的影響下沒有繼承母親高超的醫術,隨著后來女兒的問世開始反思中醫與西醫。
其中我看到好幾處時,是多么的激動,也許引起我的共鳴,似乎見到了許久未見的故人。
文中作者開始寫到當年母親以“不讀中醫經典,只記方藥,只能成為庸醫”為由拒絕教自己絕活,后來作者隨著以后的經歷(其中寫到一個教中醫30多年的教授走起了反中醫的路)才明白當初母親為什么不將絕活教給她,明白中醫不知醫理,何以成醫,而中醫經典就是中醫的根,歷代醫家的著作是本,只有將其根本抓住,才能成良醫,此時也才明白我校國醫大師李老師所說的.究其一生培養中醫學子,到頭來培養一批倔墓人。
接著寫到關于借母親及母親的師傅們生前用許許多多的毒藥對重威病人起到妙手回春的作用來闡釋“是藥三分毒”的不足,說“是藥三分毒”的對象是陰陽平衡之人,若病人,則此“毒藥”(辯證準確和用藥正確后的毒藥)是靈丹妙藥,何來毒藥之說?由此我想起了前段時間一專家給一同學治病所用的桃仁紅花的量遠遠超過常規用量,等病勢下降才降低用量,是的,這不就是內經素問五常政大論篇里“帝曰:有毒無毒,服有約乎?岐伯曰:病有久新,方有大小,有毒無毒,固宜常制矣。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無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養盡之,無使過之,傷其正也。不盡,行復如法,必先歲氣,先伐天和,無盛盛,無虛虛,而遺人夭殃,無致邪,無失正,絕人長命”的現代版嗎?
接著又寫到父親在他六十歲時對中醫的態度發生改變,由之前對中醫的一直批判到不批判。為何有如此大改變,可以從他的經歷中找到答案。作者父親六十歲時,背上長了個癰,推崇西醫的他在使用了眾多消炎藥后,癰反而越潰越深,無奈寫下遺囑,后來在朋友的力薦下去找老中醫看,幾劑藥下肚就痊愈,從這件事后他不再反中醫。看到這兒不得不想起名醫們提到的中醫之所以能在飽受挫折后生存是它的療效。
還有作者寫到她自己曾經患有心臟病,擁有高超醫術的母親也曾患有此病,母親也只能用藥物控制它的發展,后來她想藥物不可能改善,之后她無意中通過改變生活方式,來到農村蓋房子,不知不覺中心臟功能恢復正常,這在我們看來是多么的神奇,然而在中醫里也有此概述人與環境的關系。
讀了這小說,讓我真的覺得如沐春風,感慨萬千!
【《問中醫幾度秋涼》讀后感】相關文章:
人生幾度秋涼作文2篇12-24
秋涼寫擬人句12-20
秋涼晚步原文賞析11-16
作文九問讀后感08-23
秋涼作文400字三篇12-14
每天四問的讀后感12-08
《薔薇幾度花》閱讀理解及答案11-18
楊萬里秋涼晚步翻譯12-29
秋涼晚步 宋代 楊萬里11-08
蝶戀花·幾度鳳樓同飲宴原文及賞析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