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遙遠的村莊》劉亮程散文讀后感(通用11篇)
在現(xiàn)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應該都對散文很熟悉吧?散文的宗旨是文筆一定要優(yōu)美,文章一定要流暢。“形散而神不散”。你有了解過散文的寫作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遙遠的村莊》劉亮程散文讀后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遙遠的村莊》劉亮程散文讀后感 篇1
城市沒有鄉(xiāng)村,所以它總是那么的喧囂。每個人都從自己的村莊走向城市,再一次的回眸,我們已失去了太多太多。
我們這一代人,比上一代更加繁忙,我們有自己的任性,自己的固執(zhí),慢慢地,我們和父母爭吵,揚言說要離家出走,有人說:"親情去哪了。"它丟了,被我們殘忍的拋棄,我們以為心傷的只有自己,殊不知,有人比我們更痛。龍應臺曾說:"我們不是兩代人的問題,而是思想文化上的差異。"我們有我們的叛逆,父母有父母的見解,當我們無情地奪門而出,可又曾感受到背后那個孤單的身影,想要追回你卻又不敢聲張。"所謂的父母,和你的緣分,在這一生中,將是一次又一次的看著你離開,對著你的背影默默揮手。"你是否幻想過那個背影是何等的蒼涼。中國人永遠都是那句老話:"百善孝為先。"愛情失去了可以再去追求,錢沒了可以再賺,唯獨父母永遠只有一個,多一份心靜與體諒,然我們重拾那份淡漠的親情吧!
成長意味著失去,從童年到少年,我們失去純真,從少年到青年,我們失去青春,也許人的一生就是在失去中度過的。那些童年的味道,故鄉(xiāng)的記憶,漸漸地,沒了。我們講的坦坦淡淡,心中卻終是失落。好久沒有去樹下乘涼了,好久沒有對著一朵花喃喃自語了。前塵往事,恍如昨日。腦中突然閃過那樣一個鏡頭:"靜靜的夜,皎潔的月光如水空明,繁星點點,照耀著大地,蟋蟀拉起了小提琴,蛐蛐亮起了清脆的歌喉,青蛙王子和公主在荷葉上翩翩起舞。"這便是我們童年的一個場景吧!
劉亮程在靜謐的`夜晚,守著心靈的那一方凈土,開始回憶那些永恒的美麗,對一朵花微笑,給大樹一個大大的擁抱,黃沙梁,他的故鄉(xiāng),承載他一切憂愁與快樂的故土啊,他將一切的愛給了這塊并不富裕的土地,這座親切而又真實的山村。
我們覺得自己清高,萬物之中,唯"我"于是開始踐踏那些渺小的食物,我們瞧不起小花小草,我們殘忍地拔起大樹的根,我們是冷血的人,感受不到它們的痛,他們的眼淚只能被我們無情地淹沒在土壤之中。
"任何一株草的死亡都是人的死亡,任何一棵樹的夭折都是人的夭折。"我們?yōu)槲浵伵艿寐募保覀優(yōu)楣放R死前那絕望而又無助的眼神而流淚,我們?yōu)橛幸活^忠心耿耿的牛而欣喜,我們?yōu)?....其實我們是有情的,只是有時候,有些東西風化了我們的過往。
風很奇妙,無聊的時候飄走了我們的過去,快樂的時候又把記憶帶回來還給我們,風的一生,其實就是我們的一生。那些我們瞧不起的花草樹木,卻在不經(jīng)意之間雕刻了我們永生的記憶,我們嫌棄它們,他們卻在沉默中看透了我們的一生,萬物比人想象的要奇妙的多了。
世間萬物本就生生相惜啊!
讓我們放下這可為瑣事而憂郁的心,去回想那些生命中美麗而又溫馨的事吧!人生更多的是需要快樂。
《遙遠的村莊》劉亮程散文讀后感 篇2
我的村莊不遙遠——讀劉亮程《遙遠的村莊》很多年前,我是被那句話深深的吸引了“我一回頭,身后的草全開花了。仿佛誰開了一個玩笑。”這句美麗得無與倫比的話在我那愛花之心愛美之心里扎下了根。于是,我記住了劉亮程這個名字。其他的哲理和細節(jié)都已經(jīng)模糊,但是劉亮程這個名字卻沒有走出我的世界。
而今,網(wǎng)上搜尋,我終于捧回了《遙遠的村莊》這本書,迫不及待的讀了一遍又一遍。我想,我也是在搜尋我那難以割舍的鄉(xiāng)土情結吧。那晚,我在網(wǎng)上遇到了香姐姐,我說我也不知道我們夫婦沒有選擇去城市生活是不是錯誤,人生不能假設,香姐姐卻認為我的選擇是對的。這是多么難得的知音啊!我已經(jīng)把其中的某些文章作為孩子們睡前的讀物讀給孩子們聽,孩子們很喜歡,我也很滿足。一篇篇讀來,我兒時的村莊又活在了眼前!一篇篇讀來,那個黃沙梁漢子的萬千柔情滋潤著我的心田!
那是怎樣的一個漢子啊,在貧瘠的土地上,在苦難的歲月中,他用一雙敏捷的眼睛、一顆善感的心靈、一雙有力的手、一雙堅實的腳行走在他身外的這個世界!人花共笑、人畜共眠、人蟲共鳴,這是怎樣的博愛情懷?在他的心中,哪一棵樹木沒有靈性?哪一朵小花沒有柔情?哪一種微小的生物沒有尊嚴?在他的筆下,風、樹、花、草、墻、黃沙梁無不具有生命!螞蟻、老鼠、貓、驢子、騾子、馬、狗,哪一種動物不通人性?我是深深的深深的.喜歡上了他的世界,沉迷在他的黃沙梁里看螞蟻搬運糧食、看老鼠成群結隊、聽驢叫馬嘶、看牛兒吃草,而有多少的細節(jié)也曾經(jīng)活躍在我的童年和少年!只是少不更事的我總認為做農活苦不堪言,因此而錯過了一次又一次與美的邂逅!
如今,我喜歡和老公和孩子們一起走進周圍的山山水水,每一個季節(jié)、每一個日子,我總喜歡在山上看莊稼生長、看花微笑或者舞蹈、在稻田邊看蝌蚪游弋看稻穗拔節(jié),農村的天空下無不彌漫著那種神奇的生生不息的變化,卻又如此寧靜的等待著人們。想起莊子的那句:天地有大美而不言。09年的最后一個夜晚……
《遙遠的村莊》劉亮程散文讀后感 篇3
日漸遙遠的村莊,只有回憶在心底緩慢生長,抽穗、拔節(jié)的速度幾乎完全取決于想念的深度。陷入深處時,回憶是一叢叢繁榮激越的野草,蓬勃而縱情。淺一些時,或是草間晶瑩的露珠兒,或是貼著土地低旋的風,它們?yōu)榱藳]能成為孕育生長和希望的種子而嘆息。想念一個人和想念一段夕陽中的日子,有時是一回事,是相互參差地滲透和浸染,不容割舍。那些日子里的光,現(xiàn)在顯得有些蒼老了,可是力道仍在。我等著它穿過時間的迷霧,在一切允許折射的地方尋求一條狹窄的/縫隙一般的道路,從一盞燈到一扇等待的朝南的窗子,從一聲悠然傳來的召喚到另一聲隨即響起的應答,從一條日日穿流的路,一直走到擔心它容顏變老,衰草叢生——那時候,它已經(jīng)不能承載思念和回憶的重任,成為陌路——像是一滴久久不忍墜落的淚水,找到了允許迸發(fā)的出口。
然后,折回來——關于日子,關于光。寫過一段文字,對我來說不會有更好的敘述了——現(xiàn)在想來,這些片段已不是一個又一個的小故事,而是一幅幅畫面,背景是那個年代所特有的陳舊而樸素的光——有著斑斑點點的顆粒狀的肌理,所有鮮研的顏色被時間過濾掉了浮色,呈現(xiàn)出本身的厚實而飽滿的光影。雖說和本色也有所不同,但是更堅固和持久,一幕一幕,都籠罩在溫和而坦蕩的光線里,緩緩游移,像是無聲的默片,人們用眼睛說話——從心底折射出的溫情照耀對方的眼睛——那一束寬容的目光,穿越時間的煙云,仍然注視著曾經(jīng)關心的人,曾經(jīng)遇見的感動。一幅一幅,就浸在如水的回憶里,祥和而馥郁。
那篇文字是《年景》。那時,我還有媽媽。遙遠的村莊,和可能存在的、維系一個人旅途奔波和滿載風霜歸來的某個原點也一起遠去了。有家不能回或許只是一種充滿無奈的痛苦,而無家可回卻是更深的迷茫,是更加黯然的一條路,很苦,也很難,有很多塵土靜靜地漫延和掠過。然而,這一束目光從來沒有逃離過家的'方向。也只有,方向了。
只好對自己說,人世間的流轉都是這樣的吧。每個人的旅途中都有一系列層出不窮的偶然,一旦和來路、和歸處聯(lián)系起來,也就頓時完成了一種脈絡分明的因果。因果之中,盡是離合。所幸,我在失去之前很早的時間,就懂得了怎樣珍惜眼前的所有,那就是把一年當成是僅有的一個月,把一月當成惟一的一天,而把那一天當成了今生。內心的重量和長度如此地不由分說。
那些沿途的光聚向了一個地方,就是曾經(jīng)催我上路,又喚我回來的村莊——那是一個暮藍色的村莊,半空中懶懶的炊煙,蕩漾。淡淡的。
我們都是沒有村莊的人,所以更談不上什么背井離鄉(xiāng),周游世界。或者說我們的一生都在周游,城市只是我們寄存行李的地方——越來越多的物件。越積越厚的灰塵。越來越重的腳步。越來越恍惚的行走。越來越濃的茶或咖啡。越來越深的暮色。越來越蕭瑟的風景。越來越急迫的尋找。越來越空無的等待。越來越強烈的思念。越來越遠的離散……直到我們都成為蒼涼大地上的兩個點,遙遙相望,卻也永遠有著無法觸及的距離。村莊,遠比一個家更大,也更遠。那是一個人的過去和未來,生老病死如此干脆而了然。現(xiàn)今,卻是一個頓點,此時此地,飛鳥踟躕。
于我而言,村莊只是一個寄予回憶的地方,是未曾發(fā)生的回憶,未曾展開的流連,未曾開始的結束,是起筆和落筆的那一個頓挫,再無下文。或許,任何一個人無意記錄下來的任何一件事,都是提早寫下的回憶錄,只言片句,細枝末節(jié),乃至窮途末路——甚至忘記了當初的因由和之后的了結,都將是這一生永無回返的單行道,沖淡的和濃郁的,一杯茶里的回憶,雖短猶長。墨痕斷處是江河萬古流,煙云歸處就是坐看云起,靜等花落的又一村了。
回憶和想念是從一個源頭出發(fā)的兩條河流,前者流經(jīng)我的旅途,越來越多的故事和對話訴諸筆墨,成為一頁又一頁看似零散,實則貫通的文字。而后者自始至終保持沉默,大地無語,流水亦無言。文字,有時是一道閘口,開啟它可以盡情宣泄,那些微小的波瀾讀來都很是壯闊。有時候卻是一道屏障,它隔阻了那些言之確鑿的故事,而讓所有游移不定,瞬息萬變的絲縷肆意通行,碎碎地念及。
寫了,也就放下了嗎?那么放下,也就輕了。生命中有些重量是不忍舍棄的,即使負重前行,也是不可或缺的一份得以持續(xù)終生的珍藏。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說得就是這個意思吧。
回憶的輕或重,想念的深或淺,由此引發(fā)了訴說和傾聽。說者欲說無憑,聽者渾然無告,好像是這兩條河流偶然交匯的一個港口,之后依然各自前行。但是那些水面的浪花和水底的沉沙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了。
可是,我還是由衷地感激書寫,或文字,這是第二個所幸。總聽人說,沉浸往事是老年的象征,或者說回憶是通向老年的標志。聽得耳朵都磨出繭子了。這些,我都承認,可是這其中的好或不好都應該由自己決定,比如去留,比如取舍,比如就此靠航還是借機揚帆。卻也顧不得這些說法了,不管是閘口也好,屏障也罷,總歸是一道可以隆起的“風景”,是平鋪直敘的一路上值得/也難得讓人回望的地方。盡管還不是村莊,也是路過的重要一站吧。感激文字,是因為許多時候我發(fā)現(xiàn),許多逐漸淡忘的舊事可以通過文字得以浮現(xiàn)、閃亮,如若沒有文字這條途徑,那些原本有著溫度和質地的往日肯定會一往無前地奔流到海了。聽起來倒是壯懷激烈的,其間偕同的/暗涌的/不舍和不甘,也就永無相見之日了。孰輕孰重,自有分明。
《遙遠的村莊》劉亮程散文讀后感 篇4
我第一次讀到劉亮程的文章,是在《新周刊》上。
那是一本小資雜志,作者多是絕頂聰明的知道分子,他們喜歡用輕快漂亮的文字撩撥時代,與其說他們在記錄社會,不如說他們在消遣社會,與其說他們有時批判現(xiàn)實,不如說他們在抖機靈,像是《紅樓夢》里公子小姐比聯(lián)句賦詩,偶然也有佳句,不過是無病呻吟的調笑之作。
所以,看到劉亮程出現(xiàn)在《新周刊》上,有種眼前一亮的感覺。它是一扇窗子,打開了村莊的記憶。劉亮程揭開了掩蓋在村莊平淡生活背后的詩意,以及詩意背后,在歲月河流中靜靜流淌的生命,他們接受農村生活的現(xiàn)實,又仿佛帶著一點不滿。這樣的敘述不是鄉(xiāng)愁,也沒有對命運的感嘆,有一種溫暖,又有一點凄涼。
我一直以為劉亮程是從農村走出來的,然后生活在北京或者哪個大城市中,書寫他對農村的記憶。沒有想到,他是個農民,生活在新疆某個靠近沙漠的小村莊。他說:“我的'生活容下了一頭驢,一條狗,一群雜花土雞,幾只咩咩叫的長胡子山羊,還有我漂亮可愛的妻子女兒。我們圍起一個大院子、一個家。這個家里還會有更多生命來臨:樹上鳥、檐下燕子、冬夜悄然來訪的野兔……我的生命肢解成這許許多多的動物。從每個動物身上我找到一點自己。我飼養(yǎng)它們以歲月,它們飼養(yǎng)我以骨肉。”
人和牲畜,陽光和風,活計和死亡,麥子,苞谷,鳥,這些就是一個村莊的邊界。風把門刮開,又很快把門關上。劉亮程就這樣記錄村莊。“有些東西跑得快,我們放狗出去把它追回來。有些東西走得比我們慢,我們叫墻立著等他們,叫樹長著等它們。”他說,“就是我們這些人,在拖延時間,我們年輕時被時間拖著跑,老了我們用跑瘸的腿拖住時間……在我們拖延的時間里,兒孫們慢慢長大,我們希望他們慢慢長大,我們有的是時間讓他們慢慢長大。”
報上說,38歲以前,劉亮程生活在叫黃沙梁的村莊里,干活、吃飯、娶妻、生子,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不過他一直寫詩,也寫散文,他的內心里生長著另一顆種子,他用文字記錄村莊,文字也是他遠離村莊唯一的方式。村莊的平靜與艱辛,蘊含了詩意也蘊含了無奈,所以我們熱愛村莊,卻要以一種遠離的姿態(tài),所以劉亮程也寫下了《遠離村莊》,因為“好日子都在遠路上”。
《遙遠的村莊》劉亮程散文讀后感 篇5
一個叫黃沙梁的村子,寄寓著劉二無盡的思緒。低頭,對一朵花微笑,懷念故居,抬眼,認真看看多年的炊煙……
作者劉亮程的思維顯得截然不同,平和中育有激情,自然中含有感喟,自然地散發(fā)出鄉(xiāng)土氣息,是生命原始的印記,同樣也喚醒了我們,催發(fā)我們的想象,激起我們的思考……
當村莊漸漸淡出人們的生活,有繁華與快速取代,農村生活就變得萬分遙遠。
最奇特的一點,莫過于村莊的格調——萬物與我合,人鳥共效,人蟲共眠,人畜同居,從本能的現(xiàn)代文明觀來講,人的渴望就是人間之最。遙遠的村莊,也就不僅僅是空間差,也是時間差,那是我們的來路,我們的曾經(jīng)。所有的生命在村莊都可以彼此呼應,互相關切,關懷,甚至于愛惜。村莊中,或許來自直覺的唯一感受就是包容而和諧。
村莊聯(lián)系著我們的根脈,我們接近它,就是在靠近大自然,靠近鄉(xiāng)村文明,也是在靠近我們初始的生活以及內心。
最令人困惑的一點,就是村民的情懷。村里人對于土地,好似無意無情。劉亮程從語言中流露出,想看著村子一點點順其自然,慢慢消亡。農村更為顯著的特點,即村子是人生活的一部分,人也是整個村子的`支撐者,劉亮程看著村里人的生存狀態(tài),并嘗試一點點的用他們暖去溫暖自己,可他仍然孤獨。村民們也是這樣——孤苦無依,寂寞而隨意,內心的感情中必定夾雜著對村子隱形的敬畏與憂愁。
自然干活時,會有些怡然自得。
這么讀著,好像能從劉亮程的文字中汲取精神真諦,這語言,平和卻又帶有極強的推動力,像是挨了一記悶棍,使人心里不得不承認曾經(jīng)的想法有多么幼稚可笑。
我們品讀劉亮程的《遙遠的村莊》,無時不刻收獲著震撼。希望我們能夠重新拾回生命對于村莊的真切的感受,這本書的價值,在于喚醒了人生命中另一個自己。
我們借助著劉亮程的雙腳踏在土地上,回到了大自然,頓時有一種歸屬感。
生活有無數(shù)黃金般的生命片段構成,生命的意義永恒地懸掛在他的文字中,無數(shù)的生命片段就是作者閃光的念頭,告訴我們,真正的土地與哲理。
《遙遠的村莊》劉亮程散文讀后感 篇6
夜幕悄然吞噬了最后的光線,城市中仍是燈火輝煌,喧囂一片。那扇屬于我的窗前,一盞臺燈照亮了整個書桌,拿起《遙遠的村莊》細細品讀。
數(shù)間小屋,數(shù)棵老木,數(shù)只飛鳥,一座村莊……跟隨著作者的腳步,踏上那彌漫著塵土氣息的道路,來到了“黃沙梁”這座與繁雜世間隔絕的寧靜小村,那里人花共笑,人蟲共眠,人畜共居。
淳樸的農莊人正拿著鐵鍬等工作,農具緩緩地從田地中歸來,結束了一天的忙碌。屋舍間已升起了炊煙,裊裊的飛向了天邊。
真是向往。
如今的我們生活在城市中,現(xiàn)代化的高樓大廈取代了農村的樸實小屋,機械化的生活令我們方便而快捷,殊不知卻丟失了根,農村的根。這根是我傳統(tǒng)文化所遺留在每個人心底的痕跡,在科技高度發(fā)達的今天,多少人已經(jīng)將此遺忘,并埋沒在心的深處,那村莊也漸漸遠去。而劉亮程則是將鄉(xiāng)土文化一一凝合,匯聚成筆尖的一段段文字,靜靜地訴說。
他的文字中沒有任何華麗的`辭藻,有的只是樸實無華的語言。而種種語言組合起來,成為篇篇文章,極易令人讀懂,但仔細品味其中又別有深意。
“世間熙熙,皆為利來,世間攘攘,皆為利往。”當今多少人都在追名逐利中忙碌一生,他們踏出了村莊,踏向那了無邊際的遠方,尋找著自己的歸宿,而最終在道路中迷失了方向。劉亮程一語點破這種現(xiàn)象,并告訴千千萬萬在路程中迷茫的人們,其實村莊才是人們內心深處最渴望的歸。人不必太過追求偉大,將自己的生命一點一點的融入平凡中,也正是生命價值的體現(xiàn)。
閱畢此書,方明白陶潛“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是一種怎樣的心境。人生不必太過忙碌,品一杯香茗,享歲月靜好,亦是一種幸福。
《遙遠的村莊》劉亮程散文讀后感 篇7
劉亮程在靜謐的夜晚,守著心靈的那一方凈土,開始回憶那些永恒的美麗,對一朵花微笑,給大樹一個大大的擁抱,黃沙梁,他的故鄉(xiāng),承載他一切憂愁與快樂的故土啊,他將一切的愛給了這塊并不富裕的土地,這座親切而又真實的山村。他以融入大地的方式來關注生命的存在狀態(tài)與生命遠景。而他打開的每一扇門窗,總是含住那遙遠而荒涼在身后的黃沙梁。他是帶著一座自己的村莊上路的。對他而言,全部的學識就是對一個村莊的認識。他之所以把村莊當作進入世界的第一站,是因為他相信一滴水可以反映太陽的'光輝。至此,也就不難理解他的一句話:“當這個村莊局限我的一生時,小小的地球正在局限著整個人類。”
作者沒有上過大學,只讀過幾年初中。這看似一個遺憾。但他自己并不這么認為。相反他認為同齡人在大學念書的那幾年,自己也在鄉(xiāng)下放牛時一樣在學習。而且還是一個人學一種課本,這種課本叫生活。是生活讓他早早懂得了向生存本身、向自然萬物學習。而學習的結果是他確立了自己的樸素文學觀,即“我生活,說出我生活的全部感受。這就是我的文學”。
讀《遙遠的村莊》,也許能讓我明白,在他的村莊里,那里人花同笑,人蟲共眠,人畜同居。“我自哪里來?”這個問題在這本書里得到了解釋……“任何一株草的死亡都是人的死亡,任何一棵樹的夭折都是人的夭折。”我們?yōu)槲浵伵艿寐募保覀優(yōu)楣放R死前那絕望而又無助的眼神而流淚,我們?yōu)橛幸活^忠心耿耿的牛而欣喜,我們?yōu)椤覀兪怯星榈模覀優(yōu)槊恳粋逝去的生命而流淚,世間萬物本就生生相惜啊!讓我們珍惜每一個生命,去享受生命中美麗和溫馨吧!用心感受人生的快樂!
《遙遠的村莊》劉亮程散文讀后感 篇8
趁著國慶讀完了《遙遠的村莊》一書,書里除了溫暖幽默的文字,還有作者親手繪制的插畫,展現(xiàn)了一段高尚又純真的童年鄉(xiāng)村生活,時而會心一笑。
這本被細節(jié)填滿的書,沉下心來,慢慢領悟,會被書中像珍珠般圓潤的文字和笨拙又真誠的'插圖打動,仿佛看到了那時候人們的童年,看到他們的一些天真的事。看他們,小時候喜歡抓小蝌蚪養(yǎng)著,卻怎么也看不到它們長成青蛙;有時歡悅地去摘紅柿子,冬天傍晚窖了紅薯,與小伙伴們相約晚飯過后來挖,于是匆匆吃了飯,第一個來到地里挖熟了的紅薯……這些場景,似乎也聽我的爸爸媽媽說起過,雖不能感同身受,但從字里行間很是向往,那是人間煙火的快樂,那是無憂無慮的快樂。
記得我小時候,每每媽媽帶我回鄉(xiāng)下,總要拉著我去田埂走一走,采幾朵野花,抓幾只小蝴蝶,扣幾只蚱蜢……到了回城時刻,也遲遲不愿離開,也許這就是媽媽對于鄉(xiāng)村的情愫吧。關于小時候的記憶只是支離破碎的一些,但每一件事都記憶猶新,現(xiàn)在回想起來,卻真有許多樂趣,是城里生活所沒有的。
作者說:“我希望我即使走不動了、說不出話了、眼神不好了還能對這個世界保持好奇,還能驚嘆雨點落在瓦片上,還能聽到春天花開的聲音,感覺到冬天雪花的溫柔,還可以被‘像在墻上釘釘子’這樣一句簡單的話震動得半天說不出話來。”但愿長大以后的我們仍能有一顆童心,對一朵花微笑,對一株草微笑。
《遙遠的村莊》劉亮程散文讀后感 篇9
劉亮程的文字,初讀似是農村生活的縮影;再讀,你會發(fā)現(xiàn)在他溫潤如玉的文字下,是值得讓人細品的哲理。《遙遠的村莊》中《大樹根》便是讓我深有感觸的一篇。
樹根的回響是大地的聲響,大地是萬物的終點和起點,是開始的地方,亦是最后的結局。樹根便在其中,與大地緊密相連,如孩童的哭泣能觸動母親的內心是一個道理。任何事物只有經(jīng)過長時間的接觸,兩者才能相互感受和體諒。當你弄丟一樣東西時,你著急,你難道不認為那被弄丟的事物也會擔憂,只是無法呼喊,大地和樹根便是此種關系。
樹根處于樹的最深處,它能與最高處的枝干相遇,似是天方夜譚,可在思,便有了“英雄惜英雄”之感,兩者似是相隔甚遠,可它們都是彼此種類中的'佼佼者—一個努力向上,一個拼命向下,它們的目的都是為了那棵樹。既然身份和目的都相同,它們何愁中間的距離,在心中就會感應到彼此。
費了千辛萬苦才砍下的大樹根最后卻被運走,送人也沒人要,最終之留下個大坑,讓人不時駐足。他們三兄弟干的事好似沒有回報,可你認為他們在意的是結果嗎?不,他們在意的是開頭與過程。從初見的震驚,鋤頭碰上去發(fā)出的聲音讓人發(fā)愣,他們的內心其實已被這樹根征服,而他們想挖走它,實則是對權威的挑戰(zhàn)。他們挖樹根,挖這個如此大的樹根,是在同自己內心那個對于樹根的固有印象發(fā)起挑戰(zhàn)。他們知道把這個樹根挖出來沒有任何意義,可他們仍然做了,并做到了。看似正常的事,他們卻默默打破了自己或說是突破了自己的桎梏。
讀完這本書,我發(fā)現(xiàn)以前根深蒂固的價值體系受到動搖,產(chǎn)生了一種迥然不同的思維,有一份遺世獨立的清幽和一種踏實的歸屬,這正是那個村莊,那個遙遠的飽含自然生命氣息的村莊所帶給我的一份美好。
《遙遠的村莊》劉亮程散文讀后感 篇10
最近看了一本書,叫《遠遠的村莊》,像是寫給大人看的‘小人兒書’,書里除了溫暖幽默的文字,還有作者親手繪制的插畫,展現(xiàn)了一段高尚又純真的童年鄉(xiāng)村生活, 幾乎是一口氣看完了《遠遠的`村莊》,感覺很短,又感覺很長,因為看的時候,忍不住想起自己的小時候、自己的村莊。逢著那些熟悉的片段時,會心一笑;逢著意外的片段時,哈哈大笑。
這本被細節(jié)填滿的書,沉下心來,慢慢進入,會被書中像珍珠般圓潤的文字和笨拙又真誠的插圖打動 ,不由的笑,自己像是回到了童年,想起了一些又傻又天真的事。春天抓小蝌蚪養(yǎng)著,卻怎么也看不到它們長成青蛙,夏天拿著長棍攪合了一堆蜘蛛網(wǎng),漫山遍野地黏蜘蛛,秋天則歡悅地去摘紅柿子,冬天傍晚窖了紅薯,與小伙伴們相約晚飯過后來挖,于是匆匆吃了飯,第一個來到地里挖熟了的紅薯。
關于小時候的記憶只是支離破碎的一些,但每一件事都記憶猶新。在鄉(xiāng)村田野里,在稻谷熟了一茬又一茬后,我們踩著泥濘的田埂,漸漸長大。
作者說: “ 我希望我即使走不動了說不出話了眼神不好了還能對這個世界保持好奇,還能驚嘆雨點落在瓦片上,還能聽到春天花開的聲音,感覺到冬天雪花的溫柔,還可以被 “ 像在墻上釘釘子 ” 這樣一句簡單的話震動得半天說不出話來。”但愿長大的我們仍能有一顆童心。
《遙遠的村莊》劉亮程散文讀后感 篇11
偶爾走進舒也的博客,看到了一篇:感受《在那遙遠的村莊》里的溫情。這是一篇觀后感,引起了我的共鳴。因為,我也是知青,在那個年代也曾隨著那浩浩蕩蕩的上山下鄉(xiāng)的大軍走進陌生的農村,加入到改天換地、戰(zhàn)天斗地的行列中去。
很想看看關于這方面的描寫,隨即買了一本。在收到書的當天,我就迫不及待地閱讀起了這本二十萬字的小說。
主人公舒永平是一個有理想,有作為,有主見,敢想敢做且膽大心細的年輕人,從不愿隨父母之意下鄉(xiāng)到附近農村,夜里偷偷地找尋戶口本報名到偏遠山村插隊開始,就拉開了上山下鄉(xiāng)的序幕。隨著情節(jié)的不斷發(fā)展,我們似乎也跟著走進了大山,走進了那個坐落在高山峻嶺中叫黃家壩的小山村。
同去的知青大都是作者的同學,他(她)們雖然當時只有16、17歲,感覺比起同齡的孩子要成熟許多。舒永平的堅毅頑強,做什么都不服輸?shù)哪枪蓜牛S清晨的頑皮可愛,王維成的成熟和組織協(xié)調能力,還有王娜,張榮清幾個女同學性格描寫都很鮮明。作者用細膩的手筆,豐富生動的語言,描述了趕集路上所遇到的一系列較有趣之事。如;蛇吞蛤蟆,奔跑的野豬,撲棱棱飛起的野雞,一頓難忘的九雞宴。還有人物出場的描寫都很鮮明,像邱奎山、李鐵匠,李興華,畢隊長、姜平等等這些淳樸的山里人給了知青們無微不至的關懷和愛護,還有知青們在勞動中不斷學習,成長鍛煉的過程。雖然跨度只有兩年多,知青們經(jīng)歷的.卻很多很多,從一開始學習挑水,砍柴,到后來背上幾十斤重的糞兜往山上背糞,和社員比著插秧,學著自己磨面,參加青年突擊隊搶收麥子,參加農田基本建設等等。他們以苦為樂,吃苦耐勞,不畏艱險,從書里看不到悲哀,看不到怨恨,看到的是積極向上,勇敢攀登,無所畏懼的一群朝氣蓬勃的年輕人在這塊土地上的成長。作者用輕松、細膩的手筆,細心描述了大山里的美景;“黃家壩的秋天是迷人的。秋天到了,果實漸漸成熟了。金秋時節(jié),黃家壩的三澗披滿了綠,漫山遍野的野花、樹木郁郁蔥蔥,帶著一種成熟的色調,顯得蒼郁和深沉。柿子樹上掛滿了黃燦燦的果實,核桃樹結滿了包裹得很嚴實的綠皮核桃,藥木樹上的油果子也綴滿了枝頭。”這里只是摘錄了一小段作者的描述,你就可以窺一班而見全貌。
這本書是記錄一群知青人的奮斗史,是今后也不會再現(xiàn)的歷史。在這里我要感謝這本書的作者----蘇志勇先生。讀你的書是快樂的。
【《遙遠的村莊》劉亮程散文讀后感】相關文章:
劉亮程《遠離村人》高三散文閱讀題及答案06-19
遙遠的炊煙散文06-30
遙遠的星光散文07-02
劉惜君《遙遠的歌》歌詞09-30
那遙遠的母愛散文07-07
遙遠的惦念短篇散文07-05
關于愛很遙遠的散文07-03
劉亮程的《今生今世的證據(jù)》讀后感(通用6篇)09-13
夢中的村莊散文詩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