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幻想與現實》讀后感800字

時間:2024-05-10 18:26:58 秀雯 讀后感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幻想與現實》讀后感800字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后感了。那要怎么寫好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幻想與現實》讀后感800字,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幻想與現實》讀后感800字

  《幻想與現實》讀后感800字 1

  眾所周知的是,知識可以給予我們力量在知識之中,我們可以體驗到更加豐富的生活,在《幻想與現實》中,曾奇峰經常談及到幾個話題,“自我意識的限度、建議、話語的建構,比如,在自己的潛意識之下,對于他人的攻擊便是“虐待”,而對于自己的攻擊,便是“抑郁”。攻擊分為兩種行為,外在與內在,無論是哪一種,都是心理活動的投射。

  例如,在《孩子,你不欠父母任何東西》一書中,曾奇峰曾提到,生活若是被別人決定過多,那么這種生活便是沒有價值的。許多父母會因為擔心孩子會犯錯誤,因此就會產生控制孩子行為的想法。但是這種行為無疑加重了孩子的壓力與負擔,同時也是對孩子的自主能力的扼殺。顯而易見的是,在父母控制下的成長的孩子,人格是不健全的,由此,他不可能會成為一個優秀的人。反作用力總是和控制欲聯系在一起的,控制欲遲早會到達一個人的底線,更何況是一個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所以我們說這種行為就像一個反作用力的觸發點。

  攻擊在心理學里來講,本身便是一種自衛的行為,所以我們不能簡單地通過投影角度來進行消除。我們每個人對于外界不同的'態度便是我們投影角度的不同,因此根本就沒有好壞之分。因此,文章中經常出現的觀點便是純屬作者的主觀愿望。曾奇峰曾經感嘆道:“如果一個人想要身邊的人都感覺到舒服,那么這個人很可能就找不到自己。”

  另一個例子是“抑郁癥從何而來。”曾奇峰提出通過調整內部歸因和外部歸因的比例來解決“虐待和抑郁癥”。事實上,要走出投射(歸因)的圈子,你會發現沒有歸因不一定能讓你感覺更好。事實上,在這一章中,我認為許多觀點是中立和務實的。例如,“有效利用比理性更重要。理性往往著眼于過去,而注重效果往往著眼于未來。效果是計劃的基礎,是一切行動的指標。”然而,許多人很難適應和接受放棄歸因。我們的大腦更喜歡對原因進行分析和判斷,似乎僅僅通過對原因的分析和判斷就已經克服了問題,由此也就放棄了思考,導致問題得不到徹底的解決。

  其實全書的觀點,更多的著眼點仍舊是關系學,既然是關系學,那么在關系中也必定會有局限。如果我們在心理上過多地依賴于關系本身,那么我們勢必會牽連出“內歸因,外歸因”。但其實在關系學中,我們所要做的仍舊是認識自我,唯有真正地認識自我,我們才能見識到真正的自我,才能在所有的關系中得到游刃有余的感覺。

  在所有的心理學分析之中,唯有真正認識到自我的價值,才能真正化解悲傷。但正是這種內在的力量會轉化為我們前進的動力,因此,我們必須認識到自身的價值,才能真正地學會如何與自我相處,如何學會成長。在《幻想與現實》中,我學會的是如何正確傾聽自己的內心,因而獲得正確的自我認知。

  《幻想與現實》讀后感800字 2

  人到中年可謂繁忙,每日的工作生活細細密密,總能在不知覺中將一天占滿。夜闌人靜時,難免也會感慨,感慨這一己之力不足與對抗這人生無常、事無巨細;感慨這山高路長、負重前行,眼看著自己正在丟掉自己;感慨多少人還未足夠年輕,卻要開始老去…

  家中領導,近些年持續的在做心理專業階段的學習,挑了本曾奇峰先生的《幻想即現實》丟了過來。正好,睡前閱讀。

  初讀,總覺淺嘗輒止,那窗戶紙本已薄如蟬翼卻不愿戳破,大有不利落的粘滯感。

  第二章開始,方知曾先生實乃有意為之,在前文中讓我們堆積起足夠高聳的不滿與好奇,再牽著你的手,一層一層地剝開、一顆一顆地品味。

  其文深入淺出。

  其思,可謂震撼。

  文中有這么一句“成長,即是背叛自己的童年”。

  所有的我們,都面臨著各種現實壓力,而我們應對壓力所表現出的焦慮、不安、亦或坦然、堅定,卻幾乎只與我們自身有關,深究其源,其實與我們的成長環境、與我們的早年經歷、家庭關系有著莫大的關系。

  難以想象,一個成長于長期家庭矛盾、沖突甚至暴力環境的孩子,成年后要能夠擁有正常水平的安全感與自我認同的價值感,需要付出多少艱苦卓絕的自我探索與殘酷斗爭。

  同時,還需要足夠的幸運。

  書中談及,所謂成長之路,便是糾纏與分離的沖突,便是去學習分離:有選擇地學著與自己所不可選擇的成長環境所帶來的`一部分自己分離,學著背叛那部分、學著蛻變成真正獨立的自己。

  嬰兒在母親懷中,溫暖安寧,可謂世界上最美麗的畫面。但從另一個角度看,這正是嬰兒還需要汲取養分,為自己的長大、逐步與母體的第一次分離做好充分的準備。

  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出生、成長、獨立,每一步都是在經濟、知識、地位等社會評價的角度逐步地與家庭分離。

  可是,我們要達到真正的獨立與強大,便要勇敢地再進一步,用溫柔堅定的眼光直面自己,接納自己,努力地去重現成長的現場,重建完滿的自己,完成與一部分的自己分離。

  竊以為,曾先生的這本書,提供了一個視角,提醒我們更多的去誠實坦然地關注內心、接納自己。唯有如此,才有可能啟發我們去探索、激勵自發的改變。

  或許,這類的讀物都不會給出任何具體問題的答案,它們只是冷靜的溫柔的給了我們一點提示、一點可能,給忙碌的我們一些寬慰、一些思考,這已是對我們莫大的抱持。

【《幻想與現實》讀后感800字】相關文章:

關于幻想的說說 幻想與現實的句子10-25

把生活變成幻想把幻想變成現實論文09-24

《幻想即現實》讀書筆記09-02

從幻想回到現實的句子260句08-04

《幻想》詩歌09-24

幻想小學07-19

童年的幻想10-04

幻想未來08-26

幻想的句子02-05

幻想小學作文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