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皮論語》讀后感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后感如何寫了哦。千萬不能認為讀后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人皮論語》讀后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看小說的時候,有時候我會先看結局,然后再回過頭去看。讀《人皮論語》的時候,我又耐不住性子,先把結局看了。
所以,當我看到硃安世、韓嬉和驩兒在僰州一起生活的時候,我想把這本書“放到冰箱里面凍住”,這樣以后的事情就不必再發生,一切都停留在此時的美好之中。我甚至設想,憑借硃安世和韓嬉的能力,在當時建立一個富貴之家毫無困難。憑借驩兒的懂事、堅韌與聰慧,通過考試博取功名也是不難,他們組成一家人的話,可以生活得多開心呀。
可是;
可是驩兒背負著母親的遺命,已經有太多人為他犧牲,當他背負起這個任務的時候,他的生命可能早就不屬于他自己了。
可是硃安世心中俠義為先,他父親臨終之時,把“信”這個字深深刻在了他的心里,“答應別人的事情,就要做到”,這是他為人立身之本。而且他也日夜思念著自己的妻子,心中早就已經想要離開。
而韓嬉,美貌聰慧、重情重義,即使對硃安世情有獨鐘,此時也只是將這份感情壓在心底。她知道硃安世是怎樣的人,所以才愛他,所以才不能和他在一起。她幫助他救驩兒,幫助他找家人,幫助他……生死與共,無怨無悔。
所以他們必然要踏上接下來的行程,注定要譜寫屬于他們的英雄篇章。
什么是仁義、勇敢、信用?
什么是愛情、友情、親情?
什么是“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有些人天天在說,卻一點都不做;
有些人大字不識,卻時刻身體力行;
書中有這樣幾段話:
那日,硃安世向司馬遷請教《論語》,司馬遷說《論語》是儒家必修之書、啟蒙之經,凡天下讀書之人,自幼及老,都得終身誦習。孔壁《論語》司馬遷也未讀過,只偶然得悉古本《論語》中的一句:“從道不從君,從義不從父”,另有半句,或許也出自孔壁《論語》——“天下者,非君之天下,乃民之天下……”
硃安世雖不讀書,這兩句一聽也立即明白,這正與他猜測相符。劉老彘最怕的.便是這等話,他獨尊儒術,是要全天下人都忠心效命于他,為奴為婢、做犬做馬,哪里能容得下這種話在民間傳習?
尤其是那日見到庸生之后,硃安世才知道,讀書未必都能謀得到利祿,反倒會戕毒人心,尤其是老實本分之人,讀了書,如同受了巫咒蠱惑一般,愚傻木呆,只知守死理,絲毫不通人情、不懂事理。
這等巫蠱之力,不但懾人耳目,更浸入骨髓。那日劉老彘試騎汗血馬時的森然威儀,至今仍讓硃安世不寒而栗,而孔家“晨昏定省”的禮儀更是讓人僵如木偶、形似傀儡。
今世儒生,一面教人恪守禮儀、死忠死孝,一面坐視暴君荼毒、酷吏肆虐。謀得到權勢,就橫行霸道、助紂為虐,謀不到利祿,則只能俯首聽命、任人宰割。
在全書的結尾部分,劉老彘和司馬遷的對話也非常發人深省:
司馬遷忍不住笑起來:“禹之夏、湯之商,如今在哪里?姬姓之周、嬴姓之秦,如今在哪里?”
劉徹忽然得意道:“你拿他們來和我比?哼哼!他們哪里懂御人之道?我威之以刑、誘
之以利、勸之以學、導之以忠孝。從里到外、從情到理、從愛到怕、從生到死,盡都被我掌控馴服,誰逃得出?”
是呀,誰逃得出?
附上書籍最后“尾聲:汝心安否?”中引用的《論語》中的全文:
宰我問:“三年之喪,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為禮,禮必壞;三年不為樂,樂必崩。舊谷既沒,新谷既升,鉆燧改火,期可已矣。”
子曰:“食夫稻,衣夫錦,于女安乎?”
曰:“安。”
“女安則為之。夫君子之居喪,食旨不甘,聞樂不樂,居處不安,故不為也。今女安,則為之!”
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懷,夫三年之喪,天下之通喪也。予也有三年之愛于其父母乎?”
【《人皮論語》讀后感】相關文章:
論語初中讀后感01-20
《論語》讀后感 500字01-20
《論語》讀后感-1500字01-07
有關《論語》的讀后感范文03-15
論語讀后感精彩作文推薦06-06
晚唐詩人皮日休的詩句12-17
讀《論語》有感1500字-讀后感01-22
《女蛹之人皮嫁衣》續寫作文08-01
《論語》試題12-29
論語好句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