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教語文其實很簡單讀后感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獲的東西寫一篇讀后感了。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后感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教語文其實很簡單讀后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國家大勢也好,教育改革也好,再美的藍圖也要有人去推動,教育里的事重要的推動者就是教師,一線教師。同樣語文課堂教學改革的推動者無疑就是一線的語文教師。讀罷《教語文其實很簡單》這本文集,從21位中國語文教學頂級老師那里汲取了大量營養,看到了自己教學的方向,困惑自己的語文課堂教學,逐漸清晰,逐漸明朗。
書中說到豐滿區第二實驗小學的楊巧云老師教學語文的成功經驗,她只抓了兩件事:一是讀書,大量地讀課外書;二是寫日記,有話則長,無話則短,但要堅持寫,竟然寫出了“全區3000名小學生統考,前17位都是她班的學生”的好成績。馮其庸先生、教育專家高林生他們的文學造詣都得益于多讀。我印象很深刻的是于永正老師說的“覺得讀書是一件非常愉悅的事,有書必讀,就像牛一樣,是草就吃。”語文能力是長期讀書積淀而成的,只要我們讓學生‘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只要抓住‘讀寫’這兩條線不放,即按照教語文的規律去做,誰都能把語文教好,誰的學生都會有好的語文素養。”通讀他的這篇《教語文其實很簡單》,我讀出了兩個字——積累,即讓我們的孩子在各種各樣的書中獲得積累。
我很認可竇桂梅老師提到的“教師需要文本細讀”的說法。如果語文老師對文本不細細觸摸,對文字不慢慢咀嚼,長此以往,語文教師解讀教材的能力就會喪失殆盡。這就是文本細讀的作用。教師既要沉入文本,又要跳出文本,用全新的眼光去審視文本,挖掘新的意義。就拿《賣火柴的小女孩》來說,首先要做的時候閱讀大量的相關資料,然后再將課文與原譯文進行對比,在對比中進行質疑與確認,再開始反復地進行細致研讀。當然,在研讀的過程中,要抓住它的語言、細節、結構和背景來清晰文章脈絡。當然,因為教師的閱讀經驗、審美理想的限制,再加上教師閱讀的特定情境的差異,不同教師和學生對同一文本的解讀必然是有差異的。
語言學家張志公先生曾經說過:現在語文課教學的說法越繁多,花樣越翻新,頭緒也就會越復雜,結果卻是教者辛辛苦苦,學者迷迷糊糊。其實,那些學生自己通過讀書或思考,能感知的內容和理解的問題,教師可以退而不講;而對于那些學生困惑、難于理解的地方,教師進行適當梳理、補充,去除多余的講解,去除多余的提問,把學生的時間還給學生。語文課上,讓每個學生都動起來,實實在在地幫助他們掌握解決“知與不知”這一對矛盾的方法,使之能舉一反三,以點帶面,觸類旁通,由掌握知識到形成能力,由“學會”走入“會學”的必然王國。很欣賞薛法根老師執教的《愛如茉莉》一課,一支粉筆、一塊黑板、一個老師、一群學生,沒有多媒體,但就是那寥寥幾筆,卻為我們創造了一個深遠的意境。一堂課,宛如一幅畫,似文中的茉莉,清淡而又真切,溫馨而又恬靜;一堂課,沒有夸張的小品表演,不見華麗的多媒體課件,耳邊聽到的是瑯瑯的書聲,心中感受到的是心靈的次次悸動,觸目所見的是如林的小手,發光的小臉,簡單卻又實在。當我們“上好每課”、“加強一寫”、“狠抓一背”后,孩子們的語文學習還會難嗎?我想,答案是否定的。
當大家提到韓興娥老師,一定會第一時間想到她著名的“課內海量閱讀”。的確,她的海量閱讀還引發了“語文能否從教材中突圍”的大討論。然而,我看了這本書,對韓興娥老師的觀點最大的感觸是她對于班級學生學習效率上做的創新方法。如果她的海量閱讀沒有高效的教學方法,想必要達到人人都能取得優異成績是很難的。要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如低年級的星級評價標準,只要達到一定的標準就往墻上貼星。這樣,能飛的飛起來,能跑的跑起來,能走的走起來,實在慢的,挪動幾下腳步也會受到鼓勵。海量閱讀的多軌運行:閱讀、識字、拼音教學同時起步。孩子們很快學會了自學的方法,同時又在無形中掌握了大量詞匯,為日后的海量閱讀打下了基礎。對誦讀的程度進行鼓勵。她依舊用了星級評價,異性標準:會讀帶拼音的兒歌,二星標準:會讀不帶拼音的兒歌,三星標準:認讀生字、生詞。這樣除了共讀的兒歌,學有余力的學生可以讀其他的兒歌書,孩子們都在爭“星”。
【教語文其實很簡單讀后感】相關文章:
其實很簡單08-25
生存,其實很簡單01-28
分享,其實很簡單01-27
快樂其實很簡單01-20
快樂其實很簡單02-25
幸福其實很簡單02-19
其實幸福很簡單的說說10-11
生活其實很簡單的感悟11-09
幸福其實很簡單的說說10-21
幸福其實很簡單的句子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