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哲學》讀后感(通用5篇)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這時最關鍵的讀后感不能忘了哦。可是讀后感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藝術哲學》讀后感(通用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藝術哲學》讀后感1
原本以為《藝術哲學》是一本比較理論化的哲學書,看了之后才發現更像是一本介紹關于他們的意大利、尼德蘭、希臘歷史、風俗、種族與藝術的書,這本書包括的內容大體如下:第一篇意大利的藝術哲學第二篇尼德蘭的藝術哲學第三篇希臘的藝術哲學丹納認為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性質面貌都取決于種族、環境、時代三大因素。從這原則出發,闡揚了意大利、尼德蘭和古的藝術流派。
因為種族的不同,造成日耳曼民族的藝術與拉丁民族的藝術不同,前者更渾樸,后者則更精致;因為自然環境的不同,所以意大利繪畫多表現理想的優美的人體,而尼德蘭繪畫多表現現實的甚至是丑陋的人體;因為時代不同,所以古希臘人能夠創造出簡單而靜穆的偉大作品,而現代人只能創作出孤獨、苦悶丹納提出了衡量藝術作品價值的三個尺度。
“特征重要的程度”即其價值取決于那個特征的穩固程度與接近本質的程度;“特征有益的程度”則是指藝術所包含的道德教育作用;“效果集中的程度”是指藝術作品各個方面的元素通力合作去表現特征的程度。書中對歐洲大陸各國的風土人情的描述讀起來是饒有興味的,從意大利、尼德蘭、希臘的地理位置、氣候、人種、風俗習慣、歷史、政治力量等因素談起,談到某種形式的藝術為何會形成發展。而不同的地理(尤其是氣候)的影響而決定不同的藝術風格,這種觀點本身就很有意思。而這些也證實了藝術來自生活,是生活給了它土壤。要做一個藝術家,需要愛生活,形形色色的生活,并且對每一點人物風情的細微差別保持高度的敏感。
《藝術哲學》讀后感2
藝術,哲學。這兩個詞會有什么關聯呢?在讀了《藝術哲學》這本書之前,這還真不太好說。
平時我們都是如何研究藝術的呢?我們研究它們的結構、色彩、主題。這幅畫顏色鮮亮,這幅畫較為寫實,這尊雕塑雕刻精細。但若再追究下去,又有多少人能“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呢?丹納或許就是其中之一吧。
“我先來分析種子,即分析種子及其基本的、抹殺不掉的、在一切環境、一切形式下都能夠保持的性格;然后再研究植株,即研究民族本身的、原始的性格在歷史和環境的變遷中是如何擴張和收縮的;最后研究花朵,也就是研究藝術,特別是繪畫,這是各種因素發展得來的成果。”這一句話便能很好地說明這本書的研究思路。
上了一個學期的哲學課,我們知道哲學是一門追求事物本質的學問,這本書中,丹納就用哲學來研究藝術,主要分析了意大利、尼德蘭和希臘的藝術形式。這三個民族的畫派各有不同。意大利的人民高雅而有品位的畫派把人體作為一切畫作的中心,他們的畫不會反應多么深刻的思想與內涵,和精神與宗教無關,卻能很好地體現出人體的健康與活力,即使畫中的人毫無披掛,也不會讓人感到庸俗。尼德蘭則是一個冷靜溫和,實實在在的民族,他們的畫則和他們一樣實在,這些作品無比真實,與現實嚴絲合縫,似乎連光線都一模一樣。希臘的藝術家能把色彩、造型與事件合為一體,他們喜歡清晰與準確,喜歡表達健康與愉悅,他們的藝術和意大利的一樣,也愛贊美健全的人體,而比意大利的更富有力量。
每一件藝術品都絕不是完全的巧合,丹納用這本書告訴我們,藝術的誕生和演變,必定和人的思想與習慣有關,而人的思想與習慣,則必定與生活環境和民族特點有關。一個浪漫的民族,他們的藝術一定不會刻板無味。而一個充滿禮節的民族,他們的藝術也一定不會放肆無邊。
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畫派的特色,這個特色易產生,難保留。社會在不斷演變,民族之間的變遷與融合也讓藝術有了諸多改變,變得復雜起來。但若從哲學的角度去考慮,拋開表面,深入中心,我們就會在感嘆藝術品如何精美的同時發現,原來藝術不是平地產生的,事出必有因。其實不只是藝術,我們身邊的一切事物都可用哲學的方式,一層層地解析,最后露出它伊始的光芒。
《藝術哲學》讀后感3
提起傅雷先生,可能我們首先想到的是家喻戶曉的《傅雷家書》,大家說那是一部體現了如何教育孩子成才的經典讀物,筆者以為那幾百封家書地體現了作為老父親對身處異國他鄉的孩子的關愛之情,但又是一種超越了尋常家長對孩子的生活掛念與感情的寄托。傅雷先生不僅是一位著名的翻譯家,更是一位情感細膩、眼光獨特的藝術家,他的家書是寫給遠在英國學習鋼琴的兒子傅聰的,故字里行間處處體現了兩個不同年齡段的藝術家的交流,尤其有一段重要的毛筆手稿家書,是傅雷先生以恭謹的小楷抄寫的《藝術哲學》第三章“希臘的雕塑”,父親希望兒子能仔細閱讀,深刻領悟其中的藝術真諦。
所以我們想要了解藝術的傅雷,最值得大家來閱讀的莫過于他翻譯的法國藝術理論家丹納原著《藝術哲學》。也許大家覺得這是丹納的著作,又如何體現傅雷的藝術思想呢?事實上,如此眾多的西方藝術理論,偏偏傅雷先生選擇了這一部予以譯介,猶如他選擇翻譯羅曼·羅蘭的《約翰·克里斯朵夫》,那是他最認同最喜愛的一部法國人文主義文學作品,而且與他本人的人文思想、藝術觀念也是最吻合的。因此,就不難理解他選擇丹納《藝術哲學》,將其作為藝術理論經典來教育傅聰了,我們現在學習藝術的年輕人當然更應該悉心閱讀,細細品味其中的奧妙。
《藝術哲學》最初是丹納在美術學校的講課稿,他并沒有給我們講述某一藝術門類的創作技巧或發展脈絡,也沒有講解某一件著名的藝術作品的審美品味或歷史地位,而是通過講述三個西方主要的藝術創作時期,包括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尼德蘭時期、古希臘時期的方方面面,從而生動地闡釋了藝術品產生的人文環境、地理環境以及藝術品應該發展的理想狀態。
丹納以為:在人類創造的事業中,藝術品好像是偶然的產物;我們很容易認為藝術品的產生是興之所至,既無規則,亦無理由,全是碰巧的,不可預料的,隨意的;的確,藝術家創作的時候,只憑他個人的幻想,群眾贊許的時候也只憑一時的興趣;藝術家的創造和群眾的同情都是自發的,自由的,表面上和一陣風一樣變化莫測。雖然如此,藝術的制作與欣賞,也像風一樣有許多確切的條件和固定的規律:揭開這些條件和規律應當是有益的。
跟著傅雷先生那優美而又準確的文字進入到丹納的講課之中,我們仿佛時空穿梭一般回到了產生《蒙娜麗莎》、《春》、《維納斯的雕像》等等巨作的時代,領略了十五世紀末至十六世紀初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全方位的包括繪畫、雕塑、建筑在內的燦爛輝煌,在藝術輝煌的背后是社會生活的奢侈與開放,宗教信仰的高度升華;感受了前后歷時四百年之久,帶著北方淳樸、粗壯特征的民族烙印的尼德蘭繪畫;更是體會了代表古代人類淳樸藝術的“希臘的雕塑”,那是一個唯美的世界,原始的人們對人類最本真的美是如此的熱愛,在他們的生活中充滿了健康的與體育、競技、神話密切相關的各種巨制如神廟,微小若族徽的藝術作品。
上海書畫出版社出版的《藝術哲學》彩圖珍藏版,首次將五個章節分為了五冊,還原到了丹納最初講稿的原始狀態,傅雷先生原序明確指出,最初的《藝術哲學》是按丹納講課進程在1865年至1869年間陸續印行的,而現在的分冊圖書又加入了大量經典作品及人文、歷史的環境插圖,以求與原著的內容貼切再貼近,因而非常方便各界讀者閱讀。這是一個藝術理論的系列,卻處處體現出了人文的溫情,溫潤細致,感染無形。
《藝術哲學》讀后感4
我想說明兩點:一、研究學問應該從事實出發,不是從主義出發,不能被某種具有霸權性質的理論體系所局限。二、人類的智慧應該是多元化的,不是被單極化或被少數理論所主導。各種學說越豐富,則人類文明就越光彩照人。
丹納在《藝術哲學》中說:“要了解藝術家的趣味和才能,要了解他為什么在繪畫或戲劇中選擇某個部門,為什么特別喜愛某種典型某種色彩,表現某種感情,就應當到群眾的思想感情和風俗習慣中去探求。”“要了解一件藝術品,一個藝術家,一群藝術家,必須正確的設想他們所屬的時代的精神和風俗概況。這是藝術品最后的解釋,也是決定一切的基本原因。”看到丹納對藝術本質的理解,很多困惑油然而生。
他認為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性質、面貌都取決于種族、環境、時代三大要素,這樣的論調似乎與馬克思的藝術起源于人類的實踐活動和藝術的本質是實踐基礎上審美主客體的統一的唯物主義觀點吻合。困惑的原因不是對這種觀點不滿,只是有些郁悶,本來想通過一百多年前西方學者的思維體系或者智慧獲得一些關于藝術的不同的觀點,以求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快感,但似乎要失敗。其實回過頭來看也順理成章,馬克思與丹納是否有立場上的不同本人還無法考證,但是他們的主張卻最終殊途同歸,得出幾乎相同的觀點,認為事物是在歷史實踐中逐步形成的并受到客觀環境的強烈影響,而不是那種小兒科的假設對象先存在或者腦殘地討論科學先于藝術還是藝術先于科學(有感于某課堂討論……)。兩位先哲都是以事實為依據闡釋并證明自己的觀點。
所以,匆忙得出結論,研究學問應該從事實出發,不是從主義出發。我們應該在尊重客觀事實的基礎上認可并追求人類智慧的多元化,而不是盲目地推崇某單極理論,或者允許某單極化理論成為統治人們思想的霸權理論。我們的意識是那么脆弱,那么容易被故意影響,從而陷入到十分有局限性的.狹隘的意識形態與思維怪圈中。丹納說:“科學同情各種藝術形式和藝術流派,對完全相反的形式與派別一視同仁,把他們看作是人類精神的不同表現,認為形式與派別越多越相反,則人類精神表現的越多越新穎。”尼采更是進一步認為用智慧取代科學應該是人類的最高目標,科學思維只是人類思維的一種,把它提升到最高地位是科學霸權的表現。科學僅僅是人類把握外在世界的工具,對科學的強調就等于放棄了人類對內在世界的探索。(注:此處的科學是廣義上的,包括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
針砭時弊,我們信仰相同,風俗相同,習慣相同,語言相同,利益相同,教育相同,所以導致一切都會大差不差,導致一切陷入一種群體無意識的趨同中。中國特別需要出現一種百家爭鳴的學術環境與輿論體制。但這似乎很難,政治很難會在自由與開放面前做出讓步……
《藝術哲學》讀后感5
《藝術哲學》這本書是由法語翻譯而來,譯者在扉頁中寫到,這本書是寫給想要貼近藝術的人看的。在這本書大概是從繪畫藝術的角度來看哲學,也可以說是用哲學來解讀繪畫藝術。
意大利畫派的產生,作者丹納提到:“藝術作品必然與條件完全符合,任何時期的藝術作品都是按照這一規律產生的”,因此,要了解藝術品、藝術家、一群藝術家(藝術流派),就必須正確設想他們所屬時代的精神和風俗概況。作者提出,人類欣賞和創作高雅的藝術必須要是有教養的人,觀賞者應該是從粗野的生活中走出一半的,他必須從野蠻的原始狀態和被壓抑的身心中脫離出來,不能一門心思只想著斗爭和狂歡。這種巨大的社會發展發生在15世紀的意大利,人類從封建習俗過渡到現代精神所產生的深刻影響。而意大利人具有豐富的知識和敏銳的觀察力,對于美擁有獨到的見解和熱情。意大利的傳統文化非但沒有因為野蠻的入侵被同化,還在入侵者身上學到不少精髓。統治者在掌權后,意大利遠離戰爭,重視發展工業,社會出現太平盛世。統治者重視文化,擁有一大批優秀的人才,一時間多種藝術出現,出現了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局面。文藝復興是一個獨特的時期,處于中世紀于現代之間,介于原始本能狀態和成熟觀念的世界之間。這一時期的人們本身就是一個矛盾體,人們充分滿足自身的愿望,想文明人一樣邁上了比低級享樂高一級的臺階。然而,他們所欣賞到的具有偉大藝術性的形體,不過是頭腦中收錄的美麗形象的自我展現,只是滿足被心靈遮住的靜默的本能。
在這本書中,丹納提出了呈現社會生活的大量例子,然而《藝術哲學》盡管材料如此豐富,論證如此詳盡,仍不免予人以不全面的感覺。對于這一點,譯者序中的一段話很客觀的點出了他的不足之處:“他雖則竭力挖掘精神文化的構成因素,但所揭露的時代與環境,只限于思想感情,道德宗教,政治法律,風俗人情,總之是一切屬于上層建筑的東西。他沒有直接觸到社會的基礎,他考察了人類生活的各個方面,卻忽略了或是不夠強調最基本的一面——經濟生活。從社會經濟上來看,丹納提到的繁榮、發展、衰弱都是社會的表象。通過對意大利畫派產生原因的分析,丹納認為這些都是修養、政治、宗教、名族的共同產物,卻忽略了社會生產力和生產關系這一決定性因素。
【《藝術哲學》讀后感(通用5篇)】相關文章:
中國哲學史讀后感01-19
《墻的生存哲學》讀后感01-19
《寫給孩子的哲學啟蒙書》讀后感01-19
讀林語堂《讀書的藝術》讀后感01-19
藝術品作文(通用15篇)01-25
禪與摩托車維修藝術讀后感-讀后感01-22
藝術的魅力作文(通用4篇)01-27
哲學老師畢業留言01-24
處世哲學——感恩12-19
《周易》人生哲學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