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中國哲學簡史》讀后感

時間:2023-05-16 15:36:24 尚民 讀后感 我要投稿

《中國哲學簡史》讀后感范文(通用20篇)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后感吧。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后感頭疼,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國哲學簡史》讀后感范文(通用20篇),歡迎大家分享。

《中國哲學簡史》讀后感范文(通用20篇)

  《中國哲學簡史》讀后感 篇1

  看《中國哲學簡史》看的非常吃力,不要說能讀到什么,有什么領悟,能把這本書大致瀏覽一下翻一遍,都是件痛苦的事情。看這書最大的感覺就是,在這書之前,應該對百家各自的書籍有過涉獵,不然只是看對百家的歸納總結和評論,會讓人措手不及,眼睛和心靈都飽受折磨。

  在讀這本書的時候,對儒家和道家稍微熟悉一點,是當年高考奠定的基礎,為了高考,對《論語》、《孟子》、《莊子》的內容都有較為認真的學習,所以讀這些的時候,感覺像遇到老熟人,至少知道其中大意和主旨。看了本書之后,發現自己以前的理解更加片面一些,沒有將儒家作為一個體系去理解那些內容,更多的只是從字面意思去了解儒家思想。一個是從面到點的分析,一個是從點到面的探索,兩個不同的境界,所探究出來的深意當然不可相比。比如“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以前理解的小人,會跟現今社會上通俗理解的小人混為一談,雖然知道這兩個小人肯定不是一個意思,但我猜想現在通俗理解的小人,應該很大緣由是從這引申過去的。讀完這本書我更加理解了這小人的含義已經此話的緣由。在儒家體系,遵循的是三綱五常(三綱: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五常:仁、義、禮、智、信。)的倫理關系,而各階級有有不同等級的',按照士、農、工、商各自排序。而小人是平民老百姓,是不在這序列以內的,他們沒有獲得教育的資源,不知道深明大義為何物,唯利益而趨,女子也是如此。所以孔子說,不要跟女子和小人講道理,是講不通的。

  喜歡馮老對哲學的態度。一直以來都覺得高深莫測,哲學是可以給人新的知識的。但馮老說,哲學不是增加積極的知識,而是在于提高心靈的境界,獲得高于道德的價值。這樣,我感覺我對哲學可以更加大膽一些,應該不會將其束之高閣。

  看完這本書,感覺更多的是對中國各種文化的一種解析、概括,而這些影響著每一位中國人的所思所想、處世哲學,有人認可儒家克己復禮,有人喜歡道家灑脫隨心,有人喜歡名家善于辯論,也有人崇拜心學內圣外王。不同的思想會造就不同的人生,哪個信仰的多些,人生哲學就會往那個方向多靠一些。

  《中國哲學簡史》讀后感 篇2

  中國哲學簡史,是中國近現代著名哲學家馮友蘭的傳世名作。在沒看這本書之前,我對哲學的了解大概就僅限于神秘、晦澀與深奧了——當時的我,甚至以為哲學是各門學科中最無用的一個。直到我翻開了這本《中國哲學簡史》。

  有人說,好書就是會讓你在看后反思很長一段時間;有人說,好書就是會讓你在看到中途時便大徹大悟;但這本書不一樣,我在翻開它第一頁的目錄時,便醍醐灌頂了。

  “我所說的哲學,就是對于人生的有系統的反思的思想。”的確!

  哲學,其實就是一個人過完一生后,想要對自己的生活做一個總結時發現的規律總合。而由于一個人他不可能不活在生活中(或許有人會說莊子的“喪我喪耦”不活在生活中,但我認為其實那一種“人”已不再是人了,他只是大道的一種具象化的體現),因此,哲學離我們其實并不遠,甚至無處不在。

  第一頁的'醍醐灌頂讓我對這本書產生了巨大的興趣。很快,我便開始研究起了目錄——于是我便知道了為什么這本書被歷史學家陳來先生贊譽為“在世界上還沒有見過第二本這樣的書”。

  蓋因首先,它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本,將所有的哲學學派、理論、觀點都收集、理解、展示出來的書了,光是這點,便可以勝過其之前的任何古代哲學書;其次,它也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本,將東西方的哲學觀念進行比較、討論、融會貫通的書了,這一點也同樣使它成為了中國哲學史上一座巨大的里程碑。

  翻開里頁,我又一次震撼到了!如果說上面所述兩點只能讓馮友蘭成為中國近現代哲學史上的一代宗師的話,那么現在,他可以說是開山鼻祖了。在這本書中,他不僅清楚闡述了各個哲學觀念,還對其進行了延伸探討以及比較討論,例如:在第九章介紹《老子》思想時,他不僅將《老子》所謂道解釋為了哲學家們為了進一步解釋“名”而所假設帶來的結果,還與西方“形而上學”進行了比較分析,看完不禁覺受益匪淺。

  《中國哲學簡史》,真好!

  《中國哲學簡史》讀后感 篇3

  先哲中很重要的思想之一,就是人與世界的連接感,也就是宇宙心。小時候讀的時候不懂,現在慢慢有一點感悟,記錄下來。

  基因、文化本身的連接

  從基因角度,人對自己的同類同胞,更容易有一種一體感。所以我們看到“黑眼睛黑頭發黃皮膚”直接就能把自己代入。相同的文化背景使得“龍的傳人”這種富有中華神話色彩的詞語也能抓住人心。

  共情的激發

  自然界有很多景色,能激發出人類共通的情感。小時候學的古詩往往一下子就浮現出來……在水邊看月亮想到“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在一場聚會后會唏噓“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在睹物思人時想到“亭中枇杷樹,今已亭亭如蓋矣”。在這些時候我們都和古人對話了。

  天地之間,這情非我獨有,有人陪我或者我陪著他感同身受。

  時間、空間的連接與想象

  這種感覺往往是看一些藝術作品帶來的.感受。比如《無問東西》把幾個跨越時間的故事通過人的關系串聯起來,你是我的延續。《尋夢幻游記》“死亡并不是終點,遺忘才是”。一些油畫或是小說,比如圣殤,活著,描繪戰爭,一眼讓人感受到了痛苦,于是更珍惜如今的和平。

  《中國哲學簡史》讀后感 篇4

  哲學與政治和教育的關聯

  中國古代的哲學與政治和教育頗有淵源。早在春秋時期的孔子、戰國時期的墨子等,都是中國古代哲學的代表。各家哲學的興起,也是與私人講學同時開始的。孔子所代表的的“儒”,其實不僅僅是哲學,也是教育。孔子期望自己的弟子成為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成人”,所以教給他們各門知識,不過在另一方面,孔子給傳統制度和觀念的解釋,卻是他自己推導出來的,如“仁”、“義”、“忠”、“恕”等觀點。而孔子的哲學其實也代表了一種精神的修養。而墨子卻不同,墨子更偏向于政治,他的墨家在戰國時期對其他國家的影響也頗為深遠。同時他也批駁了儒家的一些觀念,他主張的“兼愛”和“非攻”的哲學理念,是一種非功利的理念,也是對當時國家政治的一種理念。由此看來,哲學與政治、教育還是緊密關聯著的。而這種哲學可以更好地應用在我們的世界中。像“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提醒我們要向他人學習。“不恥下問”也敦促我們不要以向地位或學識比自己低的人請教為恥。

  哲學是富于實踐精神的

  大部分的中國哲學都富于實踐精神,也就是傾向于入世,但是也有例外。在最早提出出世這一哲學觀點的是老子,他主張無為而治,但是老莊代表的傳統道家思想并未成為主流,他們追求真正的身體與靈魂的自由學說,顯然沒有“成功學”更加受人歡迎。儒家的'主要觀念是輔佐君王,入世為官,通過誠意正心、格物致知,達到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目標,最終成圣。雖然魏晉南北朝出現了道家復興,但已經有了很多入世的傾向。佛家算是出世的,但國內的禪宗,主張在日常生活中修行。“道流佛法,無用功處,只是平常無事,屙屎送尿,著衣吃飯,困來即臥。愚人笑我,智乃知焉。”同樣在國外,哲學家們也提倡實踐,如蘇格拉底、亞里士多德等等。不僅僅在哲學上,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有實踐精神,有些事情必須親自實踐,不能光說不練,“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親自實踐,才能有自己的收獲。

  中國哲學里有很多無的思想

  《中國哲學簡史》稱為“負”的方法。比如我們要解釋白是什么,這是不太好形容,但是如果拿一個黑的東西來解釋,再反過來就容易多了。《道德經》開篇寫到“道可道,非常道”。什么是道啊,說不出來,如果能說出來,就不是道了。這就是用否定來為其下解釋。有比如禪宗,第一義不可說,但表示第一義的最好方法就是靜默。儒家雖然不像道徹底的推崇無的思想,但是儒家精神修養的過程也是一個做減法的過程。通過修養,去掉心性中惡的成分。當然了,在我們現今生活中,這種思想也很重要,比如有些不懂得問題,不一定要直接去解釋,而是通過反義或近義的方法,也許這個問題無法用語言解釋,“只可意會,不可言傳”,但我們會找到另一件東西,讓他具象化。比如在《道德經》的后面部分,老子就用一個個例子和比喻,講述了“道”的概念。還有,在當今繁雜的社會中,我們也需要給自己做減法,去修養精神,去其糟粕,留其精華,摒除自己不好的、不必要的東西,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加輕松美好。

  《中國哲學簡史》讀后感 篇5

  “你是誰?”“你從哪里來?”“你要到哪里去?”過去聽人說這是哲學里的三大問題。然后還看過的是唯心主義,唯物主義的一些理論。而在看這本書之后,我才知道哲學的意義遠不止如此。哲學是個說太深奧不懂得也能理解皮毛,說簡單卻絕對不簡單的東西。我覺得它更像是你思想的過程中的各種深究,特別特別深刻的那種,深刻到我們這些人懶得去思考,只能留給專門思考這些的人去思考了。

  這是一本深入淺出,包含知識眾多的哲學讀物。涉及古今中外、文化、思想、宗教、精神等多個方面。從古代的各種學說到西方哲學的影響,無一不說,內容雖然多,看起來卻一點都不覺講得籠統。

  眾多說法中總是會有許些相駁的,可是誰說的都有道理。就像孟子和荀子的說法,人性本善也好人性本惡也罷,只要我們在需要的時候懂得哪些是應該做到的,哪些是不應該去做的就好了。在這個基礎之上,你才可以努力從自然境界、功利境界,向道德境界與天地境界進發。

  這本書我原本就陸陸續續,反反復復看了很長時間,擱置了好多一段時間,昨日突然拿起來,把后面的一部分草草的看完。雖然每一章講的是一種學說的哲學看法與理解,可章章之間是息息相關的。所以我只能承認我沒怎么用心去看,之前看過的那些,也沒記得多少。

  再者我對于文言文太不感冒,大多找白話文看。好在這本書里白話文很多,文言文也有不少令我理解的。就像看詩詞一樣,小時候學習的時候覺得特別費力,現在再看,有的`默默一想便知道就是這個意思,想記住也不是那么難了。其實終歸是那會沒成長,不理解不懂的原因。于這本書里的一些道理,也是這樣,該懂的懂了,不懂的還是不懂,也有一些東西自己是知道的,卻還是做不到。修行是件不容易的事情啊。修到了就得道了。

  故,這樣的一本書是適合看很多遍的。要慢慢的反復的去讀,去思考,才能明白更深處的東西。

  “人必須先說很多話,然后保持靜默。”這是書里的最后一句話,我理解為,人生在世,必須要去尋找一些答案,必要的不必要的,我們會在逐漸的知曉中成長,獲得一些感悟,讓自己的內心變得更加豐富,更加強大。要經過了這些沉淀的過程,心才算是真正的安靜平和起來了。

  《中國哲學簡史》讀后感 篇6

  剛讀完馮友蘭的《中國哲學簡史》,先說一下對這本書的理解和感受,再說一下我個人的讀書觀。

  我沒有看過其他人寫的中國哲學史,只是從《陳寅恪講國學》中了解到,陳寅恪對馮友蘭的這本評價非常高,覺得它真正發揮了"了解之同情"的態度,客觀而公正地去看待中國歷代的哲學觀點。雖然沒有對比,但是我也能感受到它態度的客觀、公正,對待各家觀點不做過多個人的評判,只是用通俗易懂、直白淺顯、清晰流暢的語言,將中國歷史歷代的大哲學家、著名學派(儒、道、墨、法、陰陽、佛、新道家、禪宗、新儒家)及其主要觀點娓娓道來。他不對讀者的判斷施加任何影響,態度嚴謹、風格樸實,再加上簡潔語言的魅力,讀起來沒有任何壓迫感。任何人讀完后,都可以從中選取自己喜歡的、認同的學派,去針對性地找相關著作來研讀。不管作為一位哲學史研究者還是作為書的作者,馮大師的這種風格,都是值得推崇的。也難怪這本書在哲學史著作里,堪稱最經典。

  因為書叫《簡史》,所以對各家觀點和哲學家本人的生平都沒有做深入的介紹。單從入門角度來看,已經能勾起人的興趣了。在看書之前,我不知道儒學在各個朝代都得到了不同的重視和新的闡釋,也不知道禪宗原來是佛學和道家的結合。老莊學說宏大但晦澀隱秘,向郭注解卻把老莊哲學解釋得非常高明而又進步,讓我想要深入探究。道教的'產生原來是因為佛教進入中國后,引發了大眾對民族宗教缺失的憤怒感。新儒學和先秦儒學差別非常大,到底哪個更高明眾說紛紜。中國人并不是沒有對封建禮教的反抗和個人獨立意識的追求,魏晉名士的"風流"佳話一直在歷史長河中閃閃發光——但也可能正是因為缺乏才顯得可貴吧。

  馮大師說,哲學是對人生有系統的反思的學科。我可能在這方面比較晚熟,一直到目前奔三的年紀了,才發現自己漸漸開始選擇性地去相信和實踐某些哲學學派的觀點,在這個過程中清晰了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以西方客觀主義、自由主義為主。在我讀書的過程中,對于所有文學哲學書籍中我看到的觀點,我理解其由于歷史環境的局限而不可避免的弱點,都會從現代社會的角度去選擇稱贊或批判。而現實中我遇到的每個人都有跟我觀點不一致的地方,因為大家都有各自思想的選擇和歸依。我會理解這種差異,不會以自己信奉的為真理而要求人人如此,但對于明顯落后和愚昧的觀念也會不留情面地批判。

  這是我目前的讀書觀處事觀。不求完全正確,但求用自己獨立的理性認知,去實踐自己的觀念,完成自己在人生中最重要的任務——成為自己。

  《中國哲學簡史》讀后感 篇7

  大概不知道哪里來的心血來潮,然后一門心思的尋找哲學方面書籍要閱讀。經過網上查詢,朋友推薦,終于選擇了《中國哲學簡史》這本書,然后當即在網上選購,坐等到貨。

  速度蠻快,然后拿到書的那一刻,欣喜若狂。

  然后就翻開《中國哲學簡史》,沉入到其中,了解古往今來的哲學家思想,去思考相關問題。我想,哲學的魅力,更多的是,精神境界的提高。

  后來,了解到作者馮友蘭先生寫這本書是在國外。學生根據其日常授課進行整理,編纂了此書。一開始只是英文版,先后翻譯成很多語言。后來才翻譯出了中文版,帶到國內。

  《中國哲學簡史》一經問世,立即被人們津津樂道,甚至是熱愛。成了很多外國人研究中國古代哲學思想和中國人了解古代諸子百家的好書籍。

  好的書籍,我當然要涉獵一番。

  書中講述了中國哲學的精神和背景以及諸子百家的起源,分別講述了具有代表性的儒家,道家,名家,墨家,陰陽家,中國佛學、禪宗。還有,中國哲學在現代世界的發展和狀況。

  總體來說,本書按照時間節點,敘述了很多的百家思想。可讀性,可觀賞性、可操作性極強。是研究哲學的人不可多得的工具書,能夠開啟和萌發相關思維。

  說實在的,我不懂啥事哲學。之前一直在閱讀古典書籍,雖然讀的都是精簡版,但是其中心思想,還是能夠了解和掌握的。我一直渴望通過閱讀古代書籍,能夠窺探一絲智慧,萌發我愚鈍的思維。去反思自己,剖析自己,知道古今人生的規律。

  直到我閱讀《中國哲學簡史》,發現其實有很多茍合之處。正如《周易》一樣,其實講究物極必反,萬事萬物順著規律去推進;《道德經》的精髓莫過于,有和無,無為而治,講究唯心。而儒家歷經好幾個階段,所推崇的是想就是“三綱五常”。這也是我經常跟朋友聊天講述的,“君臣、父子、兄弟”和“仁義禮智信”,儒家對于周朝禮法的繼承和發揚,起到了很多積極的作用,后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的思想成為治國理邦的規則。

  概覽諸子百家,領略那個事情人們的思想,對于我來說,能夠細致的`靜下心來去琢磨。

  時間過得很快,年輪在無情的轉著。誰又能說,我們現在這個時刻,不是歷史的塵埃呢。通過這些,能夠促使我變得通透。

  我想,對于我而言,更多的是,對于“得失”的一個拿捏。

  爭取是好的,在現在的這個社會必須要去爭取,我們的實際行動也應該去大刀闊斧的干。這個時代,是一個好時代,可以通過努力,成就自己一番。最現實的莫過于財富的增長,“買房置地”是古今人們的做法,也是茍活一世必須要干的。

  但是,在現實努力爭取之余。我們的思想是否可以靜靜的去思考一番,是為了什么?因為,社會分工不同,導致我們角色屬性也不同,所以,有身份和地位。高貴的,貧賤的,最后都是荒冢一堆草沒了。所以,與天地相比,你所追求的的,只不過是過眼云煙罷了。

  所以,這個問題困擾我很多。我也問過很多人,比我歲數大的,比我小的,認識的,不認識的,每個人的理解都不同。就像有十個人,每個人都炒一盤宮保雞丁,那么炒出來的應該是是個宮保雞丁的味道。誠如我們的人生,每個人雖然做的事大體相同(出生,讀書求學,長大成人,成家立業,生兒育女、贍養老人,退休年老、死亡),但具體的做法和行為而又不同。所以,造就了不同的人生感悟和體會。

  事實就是這樣。

  我想,既然這樣,事物的發展就是這樣。那我還是想辦法去將生命的寬度繼續拓寬吧。長度不可把控,橫向的知識積累,人生價值的體驗要更豐富。所以,我不斷地去折騰,來回跑。因為,我想擁有不一樣的人生。我所經歷的顛沛流離,是對生活的無比熱愛和崇尚,直到最后,我不后悔!

  如果說閱讀歷史,可以以史為鏡,明智;那么閱讀哲學,可以讓人活得通透,去領悟,頓悟。

  了解天地人之間的聯系,諸子百家的思想,不盡相同而又有雷同之處。

  這是值得研究和了解的。

  讓人懵懂和恍然大悟的哲學!《中國哲學簡史》,再一次,著實不錯,值得每一個人去觀看。

  《中國哲學簡史》讀后感 篇8

  在《中國哲學簡史》一書中,馮友蘭主要依據時間順序將先秦至民國時期中國哲學各家理論進行梳理并加以略微解讀。該書最大的特色在于結合中國的國情對中國哲學進行本土化分析,以及分不同時段及不同社會制度對中國哲學的差別化分析。

  首先,其結合中國古代以“農”為中心的現實背景對中國哲學的總體趨向加以解釋,以“農”的直覺為先的習慣解釋中國哲學將直覺植入思想背景中的原由,以“農”的樸實性與自然的密切關聯性解釋人與自然同一的思想趨勢的成因,以中國特殊的家族制度解釋儒家倫理思想何以成為正統等。

  其次,其基于一種分段研究的思維,分不同時間段對中國哲學進行具體的差別化研究。以道家為例,馮友蘭認為道家起源于周朝封建解體制度伊始的隱者,其將道家思想主要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春秋戰國時期的楊朱為代表的隱者,此階段道家的目的是避世全生,基本觀點是“為我”、“重物輕生”。第二個階段以惠施、公孫龍之后的老子為代表,其主要觀點是道無名,以及“反者動之道”的物極必反思想。其處世觀亦意在全生避害,但由于物極必反,故強調欲剛則柔、無為、棄智。第三階段以先秦時期的莊子為代表,其主要思想是順乎自然本性能得到相對幸福,天人合一方能得到絕對幸福,強調物我同一。最后一個階段則是南北朝時期的新道家(也稱“玄學”)階段,馮友蘭將這個時期的道家分為主情派和主理派。主理派的代表是向秀和郭象,其思想主要體現在對《莊子》的注疏當中,其主要觀點是道就是無,同時以變化的思想解釋“有為”和“無為”,遵循變化是無為,固守舊制是有為,強調萬物沒有是非差別。主情派的代表其選取的是《楊朱》及《世說新語》,主要是任我從人、率性而為的風流精神。

  馮友蘭對中國哲學的研究,以時間維度進行條分縷析,階段分明,在每次社會制度發生重大變革,如周朝、秦朝、魏晉南北朝等時期,馮友蘭均對其社會制度先行闡釋,為相關哲學思想的產生提供背景。無論是法家在秦朝的興起,還是儒家在漢朝的獨尊地位,抑或是佛教在南北朝的盛行,均非突如其來,其與不同時期統治者、民眾需求息息相關。從這種分時段的差別化分析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不同時期社會制度對中國哲學的影響,尤其是亂世中國哲學的興盛,以及不同階段中國哲學思想的前后傳承與超越。

  此外,馮友蘭在分析中國哲學時,能夠與西方哲學相聯系,采取了一種比較研究的方法。如以儒家的內圣外王與柏拉圖的哲學王思想相比,將中國的“物極必反”思想與黑格爾的“一切事物均包含其自己的否定”思想相較等等,其談中國哲學又不僅僅只談中國哲學。但可能因需與西方哲學相聯系,而中國哲學中名家的辯論之法與西方哲學的邏輯辯證思維最為接近,馮友蘭在該書中大篇幅提及名家的辯論思維,反而顯得有些本末倒置,這一點尤其為牟宗三所詬病。

  全書中最具創造性的是前三章對中國哲學總體的分析,因其結合我國的風土人情、地理特點、政治背景、家族傳統分析中國哲學,體現了中國哲學的本土性特點。而后二十五章對中國哲學發展的時間軸以及傳承脈絡的梳理較有學習及借鑒意義。現代對中國哲學的研讀大多借助后期的注解進行研究,馮友蘭按時間軸并結合幾個重大時期內社會制度對中國哲學思想進行分析的方式,為理解后不同時期思想變化的內在動因提供了參考。這種結合時代背景研究內在動因的方式為我們進行學術研究提供了借鑒,而研究中國哲學時結合西方哲學的比較研究方法,亦值得效仿。

  馮友蘭對中國哲學的分析亦存在一些問題。馮友蘭對中國哲學思想發展的梳理脈絡時間跨度大,工序龐雜,其對某些思想的'研究存在偏頗亦可以想見。以儒家為例,馮友蘭對儒家思想的分析有些浮于表面,其對儒家相關經典的分析本身只能看作眾多解釋中較偏僻的一種,尤其是馮友蘭的分析過于向邏輯辯證思維靠攏,如牟宗三所說:傾向于西方的新實在論。偏離了中國哲學的出發點,其試圖使中國哲學走向明晰化,但有點過猶不及。

  在此舉兩例,一是對正名的理解,孔子崇尚周禮,故而其對正名的論述主要是為應對當時禮崩樂壞的社會現實,重一種人倫的名實觀,而非實證性的名實之辯。其主要出于《論語》:“子路問:‘衛君待子而為政,子將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論語·子路》)當時衛國國君不顧父子倫常越過其父而登臨君位,故子路有此問。孔子答名正才可能言實事成,進而禮樂興,故必先使其行為符合禮制倫常,這是孔子正名觀的主要思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論語·顏淵》)亦體現了這種人倫的禮制思維,而馮友蘭對“正名”的解釋,僅截取了孔子對“正名”的部分論述,脫離了孔子當時的完整語境,強調在社會關系中每個名必須履行與其相應的責任和義務,偏向于近代社會學中的角色理論,是一種實證的名實之辯,顯然偏離了孔子的思想。

  二是關于“命”的解釋。馮友蘭將孔子所說的“命”理解為命運,認為我們盡力做應該做的事情而不計成敗就是“知命”,有種宿命論的悲觀主義成分,但這明顯是對孔子“天命”思想的誤讀。從孔子周游列國時知其不可為而為之,便可以看出孔子并非悲觀主義者。孔子對“命”的理解主要表現在知天命和君子三畏當中,“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論語·為政》)“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論語·季氏》)“知天命”可以理解為對天所賦予自己的使命的明悟,也可以理解為對大道使命的理解。“畏天命”則是對事物之義理明悟后產生的敬畏之心。儒家所說的“命”主要指事物所遵循的義理,可以通過個人修養的提升而對天道產生遙契,是可知的,孔子說“不知命,無以為君子。”(《論語·堯曰》),所體現的就是修身養性提升而致知“天命”的一種過程。若理解為宿命則會陷入一種不可知論當中,偏離了儒家的傳統思想。相較而言,牟宗三對“性與天道”的解讀即參考了君子“三畏”之說,更為符合傳統儒家思想,茲不贅言。

  馮友蘭在解釋儒家思想時的主要矛盾在于,一方面認為后來儒家對孔子的解讀受政治環境影響而有失其原意,但另一方面其在解讀孔子思想之時,不自覺地受西方邏輯思辨思維的影響,偏離相關語境陷入自己的理解當中,有為表達而表達之嫌,而非為解讀而表達,以上對“正名”及“命”的解釋即屬此類,難免偏離了中國傳統。

  總體而言,馮友蘭的《中國哲學簡史》不失為了解中國哲學之佳作,其結合中國的國情對中國哲學進行本土化分析,并分不同時期對中國哲學進行差別化研究,同時采取分階段研究及比較研究的方法,對先秦至民國時期的中國哲學思想加以梳理并適當解讀。雖在各家思想的橫向分析上存在一些不足,但其縱向分析脈絡清晰,足以使人對中國哲學產生概括性認識。無論其內容還是研究方法,均值得細細品讀。

  《中國哲學簡史》讀后感 篇9

  這幾天讀了馮友蘭的《中國哲學簡史》,才發現自己對中國的哲學思想一竅不通。雖然看不懂,但從這本只有300頁的書中,我感覺到了中國哲學思想在中華上下5000千年歷史的發展脈絡。

  馮在書中講述了儒家、法家、道家、名家、墨家。其實我也不知道怎么說。哲學的東西真的很難理解啊但是,他的這本書已經很容易理解了。是我見過的哲學書中最好讀的。

  這本書的第一句話:哲學在中國文化中所占的地位,一直與宗教在其他文化中的地位相比。我們可能知道中國哲學的重要性。

  從這本書中了解八卦的由來,各思想學派的發展歷史,各學派的`代表人物。中國哲學的精神,儒家文化為什么在中國有這樣的地位,自我感覺各家的思想是相互吸收和參考的歷史,哲學是否全部形成,哲學可能是這樣。我認為任何時代的思想都會受到自己所處時代各方面條件的影響,尤其是物質方面的條件,經濟基礎決定高層建筑。哲學思想在經濟發展中也有意無意地隨著發展。

  書中也講到了一些東方哲學思想和西方哲學思想的區別,畢竟兩者的物質、地理歷史等各方面的基礎都是不一樣的,所以自然是有區別的。但是兩者都是人類優秀文明的一部分,只有將兩者優秀的成分結合起來才能利用,正如書中所說的中過哲學上負的方法與西方哲學正的方法相結合,才能產生未來的哲學。

  自己完全沒有水平,但幻想著拋磚引玉的效果!我希望每個人都能理解。也許當我第二次讀這本書時,我會感覺到一些東西!

  《中國哲學簡史》讀后感 篇10

  孔子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以私人身份教了大量學生的人,他周游列國時有大批學生跟隨著。

  “三年之喪”這個古老的禮制時,孔子說:“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懷。夫三年之喪,天下之通喪也。”--毫無道理,這不是耽誤時間么?

  就是說,“實”應當與“名”為它規定的含義相符合。有個學生問他,若要您治理國家,先做什么呢?孔子說:“必也正名乎!”(《論語·子路》-天下熙熙攘攘名利來往。有什么好提倡呢。大多名不符實徒有虛名

  推己及人的否定方面,孔子稱之為恕,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推己及人的這兩個方面合在一起,就叫做忠恕之道,就是“仁之方”(實行仁的方法

  道家講“無為”的學說。而儒家講“無所為而為”的學說。依儒家看來,一個人不可能無為,因為每個人都有些他應該做的`事。然而他做這些事都是“無所為”,因為做這些事的價值在于做的本身之內,而不是在于外在的結果之內。--儒家就不像一個獨立的人而是一個嗷嗷待哺嬰兒,所以嗷嗷哭哭的哇哇大,讓別人替他做事,他就逼逼賴賴還逼逼賴賴出優越感。

  要做儒家所說的君子,知命是一個重要的必要條件。所以孔子說:“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論語·堯曰》)--分內之事和分外之事本身就有待商議,知命有沒有強加的意志?又當又立。

  在漢朝的中葉,儒家的確可以稱做宗教。--多少有些宗教的影子

  雖然從歷史上說,他當初不過是普通教師,但是后來有些時代認為他是“至圣先師”,也許是不無道理的-人類熱衷于造神運動,借由神的存在完成某些不可告人的真是目的。儒家尤如此,滿口仁義道德實際道貌岸然。

  《中國哲學簡史》讀后感 篇11

  孟子曰:“揚子取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這句話是孟子對楊朱的評價,也側面體現了楊朱的基本思想之一:“輕物重生”。那么,我們是否要做到輕物重生呢?

  在回答問題之前,我想我們得討論一下“物”與“生”。“物”即為物質。我們日常生活中到處都是物質的影子,如:金錢、名利、地位、珍貴的物品等,他們都是物質。物質在我們生活中的地位無疑是巨大的:我們的衣食住行,我們能否得到別人的尊重,我們能否行駛更大的權力,能否滿足自我的虛榮心等這些都與物質息息相關。假設說,物質消失了,那么我們的生活可能會寸步難行。于是,“物”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接下來就是“生”。“生”很好理解,那就是我們的生命。生命的重要性大家都明白——沒了生命,就什么也沒有了。就仿佛是失去水源的魚,失掉了一切,自然也包括“物”。

  由此可見,“生”的確比“物”更重要。那么楊朱的“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是從何而來了。只是,我對此仍有點異議。我認為,還有比“生”更重要的東西,那就是“義”。

  《魚我所欲也》中,孟子曰:“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顧患有所不辟也”,生命是我想要的,但我還有比生命更貴重的東西,所以有些災禍我不躲避。這里孟子所說的比生更貴重的東西,就是指“義”。“義”的解釋繁雜多樣,每個人的心中都不盡相同,但肯定會有相同的一點——不違背自己的道德底線!假使讓一位有“義”的人去為了生命而做一些卑微茍且,違背他們內心的事,那么他們一定會覺得生不如死。故此,在這種情形中,“義”更重于生。

  每一個人對于自己國家的熱愛,都應該是心中的道德底線。國家的恥辱,滅亡,使得屈原縱身投入汨羅江,這也是屈原“義”的.體現。所以,我對于楊朱的“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并不認同。

  當“生”與“物”出現了碰撞時,“生”比“物”更加貴重,那些因錢財的短暫失去,偏激之下自殺了斷的人,死的并不值得;而當“生”與“義”擦出了火花,那么“義”要更領先于“生”,那些因更好的物質生活而背叛了自己的靈魂的人,也不值得!

  我們應該做到“輕物重生”,但更應該做到“輕生重義”!這就是我的觀點。

  《中國哲學簡史》讀后感 篇12

  對中國哲學,我一向抱著“可遠觀不可褻玩焉”的態度。因為其浩瀚的思想,讓人產生敬畏之心。當我捧起這本《中國哲學簡史》時,這種感覺頓時釋然。此書的作者,我國著名哲學家馮友蘭先生,并沒有使用令人望而生畏的專業術語,而是以深入淺出的語言進行講述,讓人一讀之后,欲罷不能。馮友蘭先生對哲學“入世”與“出世”的剖析讓人心境豁然開朗。佛家說,生是人生苦痛的根源。柏拉圖說,肉體是靈魂的監獄。這些歸結起來仿佛是說,欲得到最高的成就,必須脫離塵羅世網,必須脫離社會,甚至脫離“生”。這種哲學,即普通所謂“出世的哲學”。另有一種哲學,注重社會中的人倫世務。這種哲學只講道德價值,不會講或不愿講超道德價值,即普通所謂“入世的哲學”。

  有人認為,儒家是入世哲學的代表,并舉例證明。孔子有個學生問死的意義,孔子回答說:“未知生,焉知死?”(《論語先進》)孟子說:“圣人,人倫之至也。”(《孟子離婁上》)照字面講這句話是說,圣人是社會中的道德完全的人。從表面上看,中國哲學是入世的。因為中國哲學所注重的是社會,不是宇宙;是人倫日用,不是地獄天堂;是人的今生,不是人的來世。但馮友蘭先生指出,從更廣更深的角度而言,這種看法有失公允。中國哲學中的一個主要流派道家認為,生命是個贅疣,是個瘤,死亡是除掉那個瘤。即使是儒家,也有“出世“的成分。儒家所指的圣人,是不僅在理論上而且在行動上道德完美的人。他的人格是所謂“內圣外王”的人格,內圣,是其內在的'修養成就;外王,就是其在社會上的功用。只不過儒家和道家的側重點不同,儒家重“名教”(把各種社會關系規范化),道家貴“自然”(順事物和人的本性);儒家講“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道家講“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儒家講究三綱五常,道家講求修身養性。儒家“游方之內”顯得比道家入世;道家“游方之外”,顯得比儒家出世。這兩種思想看來相反,其實卻相輔相成,使中國人在入世和出世之間,取得較好的平衡。入世哲學是強心劑,出世哲學是清醒劑,入世哲學使人關注社會價值,出世哲學使人關心自我的超越價值,入世哲學使人振奮,出世哲學使人安逸。入世和出世互補,進退相宜,這是中國人從入世和出世哲學中獲得的人生智慧。馮友蘭先生在“中國哲學的精神”中分析道,哲學的功能不是為了增進正面的知識,而是為了提升人的心靈,超越現實世界,體驗高于道德的價值。在為功名利祿所累和人心浮躁的今天,中國哲學思想也許是慰藉心靈的一劑良藥。歌手李娜在出家時說過四句話:“人有四種境界:

  一是衣食住行,那是人的原始階段;

  二是職業、仕途、名譽、地位;

  三是文化、藝術、哲學;四是宗教。只有進入第四種境界,人生才閃出亮點。”進入第四種境界閃現人生亮點,對于我們凡人而言,未免有些要求過高和不太現實,但通過對哲學的修養來實現對人生較高層級的領悟,找到精神的家園,確是每個人人生的一種使命。正如馮友蘭先生所言:“人不需要宗教化,但是人必須哲學化,當人哲學化了,他也就得到了宗教提供的最高福分。”

  《中國哲學簡史》讀后感 篇13

  《中國哲學簡史》是一部享譽中外、具有世界影響的中國哲學名著。它是根據一代哲人馮友蘭在美國的演講稿整理而成的,在世界上的許多國家廣泛流傳。它把中國的哲學發展以時間為線索串聯起來,通過對中國哲學的審視,讓讀者感悟到中國文化在當今的重大意義,不失為一部可以影響人的一生的文化經典。

  在閱讀這本書之前,實話說,筆者對中國哲學的了解僅僅停留在一個非常膚淺的水平。但在閱讀了馮友蘭老師的這本《中國哲學簡史》后,筆者對中國哲學有了新的認識,哲學的知識不再是零碎的,而是有條理、系統化的了。下面,就列舉一些閱讀過程中摘錄的句子以及我的理解,作為我的收獲吧。

  著者在第四章中提到“對于《六經》,孔子既不是著者,也不是注者,甚至不是編者。”由此,著者進一步得出一個推論 ,那就是“孔子只是一位私人教師,而不是一位私人著作家。”看到這里,筆者想到了之前的“孔子熱”現象。社會曾經大肆炒作與孔子相關的種種事物,然而炒作的背后,又有多少人真正理解孔子,理解孔子的思想呢?在這里,筆者不是想否認孔子在我國文化、歷史上的重要地位。但筆者覺得,對孔子的盲目炒作,只會造成孔子形象的虛高,以至于最后,人們凡是遇到與文化相關的東西就把孔子抬出來,這未免有點不倫不類。

  著者在第九章中提到“‘無為’的意義,實際上并不是完全無所作為,他只是要為得少一些,不要違反自然任意為之。”這讓筆者想到了以前在政治課本上看到的一個概念,即“服務型政府、有限型政府”的概念。這個概念的意思,是指政府要在職責范圍內作為,做到不越界,盡力服務人民。然而,當下社會,一部分政府工作人員濫用職權,官商的勾結,他們不是“無為”,而是“無所不為”,這恰恰是哲學中所批判的。老子曾說“禍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如果讓貪污和腐敗繼續下去,后果將不堪設想。而如何規范政府工作,讓政府做到“無為而治”,則是我們應該關心的話題。

  書本的第十五章,主要是圍繞《易傳》展開的,這一章很有趣,講得都是關于的卦象之類的理論。之前只聽說過最著名的“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說法,但并無深刻認識,這次閱讀后,盡管對里面提到的六十四卦等內容仍是一知半解,但我印象最深的是新儒家形上學中的調和的理論。新儒家提倡的是“中和”。“中”是指調和那些處理不好就會引起混亂、不和的食物,而“中”的作用,則是達到“和”。這里的“和”正正是我們最最熟悉的和諧。由此可見,一方面,“和”的思想源遠流長,在中國歷史上早已有之;另一方面,古人的智慧也可見一斑。他們早在幾千年前就提出了這樣一個理想社會的美好藍圖,而這直到現在,仍是人類孜孜以求的一個目標。

  最后一個,是著者在第二十七章提到的一個觀點“中國人民族主義意識的發展歷來是重在文化上,不重在政治上。”這讓我聯想到了最近鬧得沸沸揚揚的“切糕”現象。一塊“切糕”背后是有目共睹的強買強賣行為,這樣的行為明顯違背了當今社會的法律法規。然而,執法人員卻很少去管理,最終才會引發后續的.爭端。也許,執法人員認為,新疆的人民是少數民族應該要加以照顧。但筆者認為,我們提倡的各民族一律平等,應該是思想、文化上的平等,是立法上的平等,這種平等的政治色彩不應被過度強化。盲目過度的政策傾斜,只能是重在政治上的,歪曲的民族主義。否則,法律的尊嚴會受到損害,其他民族的權益也將受到侵犯。這樣,又談何各民族一律平等呢?

  收獲之余,也有些許疑惑,在此分享,愿與各位探討:

  首先,中國哲學如此博大精深,但為什么當下的社會越來越少人會關注它呢?大多數人寧可學習西方哲學,都不愿意了解中國的哲學,難道說中國哲學就比西方哲學差嗎?根據這次的閱讀,不見得是這樣的。那么到底是什么問題呢?

  其次,中國哲學中其實蘊含了不少為人處世,乃至治國的智慧,那我們應該如何把它加以利用,讓它更好地作為社會科學為我們的社會發展提供智慧呢?中國哲學與當今社會發展的契合點又在哪里呢?

  上面的問題,并非一時半刻就能想清楚的。希望在不久的將來,中國的哲學能獲得應有的重視與發展,在人類史上再次留下輝煌燦爛的財富。

  《中國哲學簡史》讀后感 篇14

  《中國哲學簡史》一書中將人生劃分為四境界。即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我個人覺得,現實生活中我們大部分人都處于功利境界。即我們所做的事都是出于利己考慮,盡管結果可能會對他人產生有利的影響。一個具有獨立人格的人為自己謀取利益是無可厚非的事情,同時作為社會成員的每個人在追求自身利益的過程中難免對他人的利益造成或多或少的有利或不利的影響。

  但實際我們教師就是處在道德境界,教師是人類文化、科學知識的傳播者,又是倫理、道德的傳授人,擔負著培養、教育下一代的光榮而艱巨的任務。教師良好的道德人格不是與生俱來的,也不可能自發地形成,而是在后天的社會實踐中形成的。教師只有在教育實踐中,通過努力學習,認識到社會發展的規律和特點,了解到社會主義教師道德的內容和意義,并通過自身的修養,將認識內化為自己的道德情感、意志和信念,不斷外化為自己的'道德行為和習慣,才能形成一定的道德品質。對此談談個人的幾點看法:

  首先,作為教師,要熱愛教育,獻身教育。以從事教育工作為榮,以獻身教育事業為樂,自覺地用新時期黨的教育方針武裝頭腦,用科教興國戰略激奮自我,在市場經濟不斷深入的現實面前,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教育觀、質量觀和人才觀,將教師作為終身職業,孜孜以求,勤奮耕耘,在平凡的教書育人工作中,做出不平凡的業績,無愧于人類靈魂工程師稱號。

  其次,要愛護學生,教書育人。教師教育對象是學生,其主要任務是教學,而教學過程是教書和育人緊密結合的過程。面對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動態,教師要善于把握學生思想,用愛心開啟學生心靈的窗戶,主動與學生交流,和睦相處;要尊重學生人格,教育和引導學生學會做人,學會生存,學會學習,學會創業;要用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一切的服務思想,善待學生、寬容學生、理解學生;要用自己的品行、人格熏染學生、陶冶學生、喚醒學生。將教書育人貫穿于教學實踐的全過程,為社會培養高素質人才。

  再次,要矢志鉆研,勇于探索。古人云授人以魚,只供一飯之需。授人以漁,則終身受用無窮。尤其在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方針指導下,教師肩負著培育新世紀人才的重托,一定要學會用面向世界的膽識和超前的眼光改革教育。從自身教學實踐中,逐步摸索并形成擁有自我創新意識的教學方法體系,使得學生主動參與教學實踐活動,獨立思考,標新立異,運用已學的知識,既解決實際問題,又發現新知,于相互切磋中實現知識的飛躍,充分發揮學生自己的內在潛力,達到終身受益的目的。

  最后,要終身學習,活到老學到老,不斷適應時代發展變化的需要。社會發展已證明:現代化的社會將是信息社會,是科學知識不斷發展、不斷擴大、不斷更新的社會。教師自身除搞好專業教學外,還要積極參加業余進修深造,從而在理論知識和社會實踐活動中進一步提高能力。教師只有擁有廣博的知識儲備和精深的專業技能,課堂教學過程中才能旁征博引,游刃有余,變傳統教育的重教、重知、重灌為素質教育的重學、重思、重樂,以適應教育體制的轉軌變型。

  總之,良好的師德,是一種強有力的教育因素,是教書育人的一種動力。它是教師從事教育勞動時必須遵循的各種道德規范的總和。所以,每個教師都要努力把自己培養成為具有良好師德的人,才能完成傳道授業解惑這一光榮而偉大的任務,托起明天的太陽!作為人類社會的一分子,我真心希望不僅是教師,越來越多的人能達到人生的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只有這樣,人類社會才會真正的成為名副其實的和諧社會。

  《中國哲學簡史》讀后感 篇15

  ”哲學“這個詞,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似乎不夠了解,它卻充滿神秘色彩。而它在我心中是個很崇高,很神圣,同時也是一個含義深厚的詞。假期我在家中反復的看這本書,但總是感覺不太明白,似懂非懂。哲學它是一個充滿科學權威的領域,令人仰視它。許多事情學了哲學才能真正明白;學了哲學可以使人變得聰明,腦子活、眼睛亮、辦法多”,“不管什么時候、干什么工作都會給你方向、給你思路、給你辦法”。所以哲學給人帶來的魅力是無窮的。

  讀了馮友蘭的《中國哲學簡史》,從宏觀上對中國哲學從古至今的發展有了認識,原本的一些困惑也逐漸有了答案。任何事物都有個起源,中國人的思想也不例外。通過閱讀這本書我知道了人們常說的哲學是讓人聰明而有智慧的學問,這種說法是學習哲學的最大誤區。因為沒有學過哲學的人并不一定不聰明,而學過哲學的人也并不一定就聰明。事實上哲學是讓人知道自己沒有智慧因而去追求和熱愛智慧的學問。學習哲學就是“上路”。踏上愛智慧的思想之路。哲學史的學習過程就是與前人在思想上進行對話的過程。因為盡管哲學家已經不在,但是哲學家們解決問題的方式卻永遠不會過時。他們為后人提供了各種各樣可供選擇的可能方式。放假的時候,爸爸也推薦了這本書給我。當時很不了解,覺得這本書很枯燥很乏味。可能現在的我們對讀懂這本書很難,但是我們可以領略到哲學的龐大氣場和魅力,它可以讓我們懂得很多做人做事的根本原理。能夠提升我們的價值觀和擴寬知識面。

  書中說,哲學的功能不是為了增進正面的知識,而是為了提高人的心靈,超越現實世界,體驗高于道德的價值。書中還說,人不需要宗教化,但是人必須哲學化,當人哲學化了,他也就得到了宗教提供的最高福分。面對壓力與日俱增、經濟急速發展的.現代社會,面對期望與現實的強烈沖擊,我們很多人無法在疲憊與焦躁中尋找到內心的安寧。書中說:“教的作用,就是使人吧事實上已經不同程度上在做的事做完全……一個人若是把他所明白的完全做到了,他就是圣人。”這一個看上去似乎不高的要求正凝聚了千百年來君子修身的理想。該做的事完全做到了,即使是最平凡的事,做“完全”了便是至善,在我們的心中就不會再有遺憾,也就不會再有失望。我想,到了那時,我們的教學中也就不會存在“好生”與“差生”的概念了。

  我很感激這本書,因為它激活了我的思想,它讓我認識到即使是在這樣一個學生時代,但仍然需要了解哲學。因為哲學是最具條理化和反思性的思維活動,它可以幫助我們整理紛亂的思緒,尋覓萌芽中的未來希望,在其中我們也可以學會

  我很慶幸我能讀到這本書,它讓我的靈魂得到了一次洗禮和凈化。也讓我真真的了解了哲學。雖然不是很明白,但也讓我受益匪淺。

  《中國哲學簡史》讀后感 篇16

  從孔子開始,儒家將實行仁的方法稱為“忠恕之道”。“盡己為人”即為“忠”,這是忠恕之道的肯定方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為“恕”,這是忠恕之道的否定方面。孔子由“推己及人”的正否方面推論出上述道理,這說明忠恕之道的本源便是在探討“人己關系”。

  對孔子而言,他對于人己關系的探索多是建立在“道德價值”的基礎之上的。他強調心中之“仁道”,以此對人的道德生活作出約束,通過行仁來履行人在社會中的責任和義務。孔子希望通過道德準則使人們對彼此身體動作背后的動機達成共識,進而在互相充分了解的前提下達到人己關系的和諧。在孔子的觀念里,他并沒有明晰地將人、己看作兩個分別獨立的個體,而是站在社會群體的'宏觀角度提出了一種理想的社會狀態,而這種社會狀態需要人己雙方的配合來實現。

  在儒家學派的另一位領頭人孟子這里,人己關系已然有了新的解釋。孟子認為天地萬物都處于一個不斷發展和轉化的過程中,因此他將人己關系著重解釋為一個人在與他人交往過程中自身“存心養氣”,不斷提升自我修養的歷程。孟子強調的“天人合一”也是說一個人要完善自我,妥當地順應天地不斷發展和轉化的過程,與天地真正地融為一體。

  于此,孔子和孟子的思想便出現了交集。《論語·子罕》中說:“子四絕: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從孔子這四個“絕學”中,我們可以顯然地看到,他也不會被一成不變的理論概念束縛,從而可以靈活地處理人際關系。從孟子開始,中國哲學的政治功能變淡了些許,哲人們開始強調人作為獨立個體的自我意識,哲學逐漸偏離了完全的政治工具。

  然而,在道家這里,人己關系又有了不一樣的色彩。因為道家的“人己關系”算得上是在“物我關系”的基礎上衍生而來的,所以在莊子的闡述中,人己關系的圖式已基本有了完善的體系。莊子在《人間世》中提出“先存諸己而后存諸人”,他認為,在人己關系中,我們必須先充實自己,才有余暇去糾正他人的行為。很明顯,這與孔子的理論有著本質的差別。孔子從意欲出發,以形式化規范達到天下大同;而莊子從利他出發,強調人的獨立性和平等性,為人際交往的實踐提出思路。綜上,孔子的思想更像一種政治理念,而莊子則以為世人提供處世之道見長。

  無論儒道,我們都可以看出,千百年前的智慧哲人們就已經將人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置于社會群體的大環境中探討處世之道了。人己關系無疑是比物我關系更實在的哲學議題,在當今方法論大行其道的哲學環境中,我們是否應重新沉下心來討論哲學實踐的可能性,這同樣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中國哲學簡史》讀后感 篇17

  《中國哲學簡史》,作者馮友蘭。我對哲學沒興趣,我原以為我不懂哲學。看完這本簡史后,我才發現原來里面的東西80%的我都略懂。文中提到的孔子、老子、墨子、佛教、道教、儒家這些我其實也都讀過一些東西。莊子的《逍遙游》、《大學》提出的在明明德這些有時候我還會拿來反復抄寫,可我怎么從來沒有把它們和哲學聯系起來?我想是從來沒有系統的上過哲學方面課程的原因吧。也許還是自己對這個沒有興趣,從來沒有去理清楚基本的概念。

  這本簡史對初入哲學的人是很有幫助的。對我這種似懂非懂的人也是很有幫助的。但終究我是興趣不大,總的來說快速閱讀了一遍,里面的內容初步梳理了一下,也給類似于我這樣的人提個醒,理個大綱。

  我大學同學小燕說:所謂哲學,不過是吃飽了的文人的胡思亂想,自以為是,正過來反過來,好像都有道理,其實沒道理。我是不懂的。

  小燕說的挺好的也挺對的。她甚至說她最近對孫子兵法有了新的見解,所謂36計其實個個是陰招。小燕說的真的挺好的。為她開心。

  哲學的任務不是增加關于實際的積極的知識,而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我讀到博士,我也常常自詡讀了很多書,卻唯獨對哲學類興趣不大,不甚研究。當我讀完這本簡史之后,我立刻就很清楚的認識到這本書的知識比我教學生的《建筑環境學》《燃氣供應》課程更有價值。遠~遠~遠~遠超過了我教授的課程的價值。當你對哲學有興趣的時候,恭喜你!這說明你基本上已經超越了柴米油鹽、一地雞毛、雞飛狗跳的普通市民生活的層次,你已經開始對人生進行反思,也就是超越了人生的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進入了道德境界,這時候的人在精神上會獲得更多的滿足,人生會變得更加有意義。

  哲學是對人生的有系統的反思,我們的老子、孟子、孔子等圣人們包括西方的'一些哲學大師們已經對這些東西反思的很透徹了。他們的哲學思想其實,其實我們也都懂。比如佛說:誰傷害了你,誰來渡你。再比如佛又說:放下,你就贏了。但真正做到就太難了。這使我想起了前幾年一個女同事跳樓自殺。她也讀到博士,我想這些哲學的東西她應該都懂。為什么做不到?因為我們都是凡人。只能說可能她懂得,但還沒悟到吧。

  我又想到了在重慶讀研究生時的一個政治老師,他原本和我一個專業,后來是自己對哲學方面的東西非常有興趣,然后就轉去搞這些了。他給我們上課的情形我至今仍有印象,先是操著川普講,后來對我們說不行他必須有川話講,否則他覺得講的不透徹。然后他就在講臺前用四川話呱里呱啦地講的神采飛揚,你可以感受到他眼里放出的光。雖然其實我對他講的也不怎么感興趣。但現在想起來他能與哲學打交道且樂在其中,真心為他高興。

  書中提到周敦頤的《宇宙發生論》,我就在想這個名字為什么這么熟悉。查了資料才恍然大悟,原來是《愛蓮說》的周敦頤。一般來說哲學家就是文學家、思想家、政治家。所以有遠大抱負之人宜早接觸哲學,學校也應盡早開設關于哲學的基本課程,這樣應該在孩子成長的關鍵時機幫助其樹立遠大的志向,幫助其學習治道之法,利于國家人才的培養。

  關于馮友蘭,有聞其名。讀完此書后查閱了其簡介,方知乃河南南陽人士(1895-1990),畢業于哥倫比亞大學。佩服之至。

  《中國哲學簡史》讀后感 篇18

  近日拜讀馮友蘭先生之《中國哲學簡史》,先生河南人,巧合的是,老子、莊子、墨子、韓非子、二程皆是河南人,今日河南,古之中原也,中原人,居高而心亦高,近王又思道。

  哲學,思想之思想,不是增加關于實際的積極的知識,而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在于人做某事時,他了解他在做的對于他有了意義。他做各種事,有各種意義,各內意義本一個整體,就構成他的人生境界,先生所述四種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哲學之人任務便是讓人向著越來越高級之境界成長,趨于至善,以成圣人也!

  首先是春秋戰國時代的諸子百家,主要是“六家”:陰陽、儒、墨、道、法、名家,接著是秦統一中國,主要用法家。兩漢時期,以儒家為主,亦兼用黃老之術。魏晉南北朝出現新道家,梁啟超稱這一時期為老學時代,佛教此間亦傳入中國。到了盛唐,則以佛學為主,并與新道家相互激蕩而發展出中國的佛學禪宗。梁啟超則稱這一時期為佛學時代。宋明時期為更新的儒學,它結合了佛學的成果,梁啟超稱這一時期為儒佛混合時代,我們今天一般稱宋明時期的哲學為理學,稱二程、朱熹、陸王等為理學家。再下來就是清代,馮友蘭認為清代雖然學術成就巨大,但其哲學思想成就比較遜色。隨后,西方哲學傳入,進而產生現代中國哲學。

  無論何種哲學都是與當時之社會環境、政治生態息息相關,周天子的衰弱,春秋時代的不義之戰、戰國的爭霸、秦王朝的統一又短命、漢王朝穩定的正禮、三國魏晉南北朝的動亂、隋唐的盛世、五代十國的短命、宋之繁榮、元明清之禁錮,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不同的需求,不同哲學的需求也正是民眾之心理縮影,絜矩之道、無為之道、老莊、陰陽、兼愛、理學、心學……無不是一代代先師們為解憂于民,平治天下之真心,他們才是值得我們懷念、敬佩之人,更是應秉承之道!

  天地絪缊,萬物化醇;男女構精,萬物化生……我們知道了我們如何而來。

  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則不能無求,求而無度量分界,則不能不爭。爭則亂,亂則窮。先王惡其亂也,故制禮義以分之,以養人之欲,給人之求,使做必不窮平物,物必不屈于欲,兩者相持而長,是禮之所起也”……我們知道了禮。

  真正的'藝術家一定能夠把他自己的感情投射到他所描繪的對象上,然后通過他的工具媒介把它表現出來。……魏晉新道家讓我們知道了藝術的魅力,找到了真風流。

  禪宗,儒家和道家之合和,為中國之佛學,而不是在中國之佛學,讓佛學從神壇走到平民。

  程朱理學,讓理氣之結合,成為官家之經典。

  陽明心學,禪宗之結合,最是那段“五十年后王陽明,開門猶是閉門人”故事引人入勝。致良知,又一次把“三綱八目”完美詮釋。

  如果用最精簡總結,無非八字:內圣外王、以理化情,用此心實現董仲舒之大同愿景。

  突然想到王戎失子的故事,“圣人忘情,最下不及于情,然則情之所鐘,正在我輩”,哲學讓我們更加知道自己……更好發現自己……以致覺解。

  《中國哲學簡史》讀后感 篇19

  最早接觸到哲學,應該是讀高中的時候,政治老師常說,哲學是一門受用終生的課程,但那時對唯物論、認識論、辯證法、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等,根本沒有直觀的概念,而是更多靠囫圇吞棗般的死記硬背,以期將來高考時能考個高分。上大學時,也學過一些哲學課程,由于不是主科,老師很多時候照本宣科,加上感覺哲學既很枯燥晦澀,又玄而又玄,所以沒有深入進去,更沒有心入進去。可以說,對于哲學,自己一直是抱有“可遠觀不可褻玩焉”的態度,甚至連一知半解也算不上。

  真正對哲學感興趣,是一次偶然的機會,在中央電視臺《開講啦》欄目,看到知名學者周國平用親身經歷講授“幸福的哲學”,對擁有哲學,擁有生命和智慧,人生便會幸福有了質樸直觀的感悟。過后,上網簡單搜索了一下哲學的意義,特別是中國哲學,對這個曾經提不起興趣、敬而遠之的學科作了些許粗淺的了解。有人所說,哲學在中國文化中的地位,相當于宗教在其它文化中的地位。中國哲學認為取得最高成就的人是圣人,因此有中國的“四書”《論語》《孟子》《大學》《中庸》相當于西方圣經的論斷。于是乎,根據網上大多數網友的推薦,到書城了買了一本馮友蘭著的《中國哲學簡史》,心想從最基本的入手,由淺入深探究一下哲學的奧秘。雖然很多人并不認同馮老先生這本著作,但通過細細品味的閱讀,我認為這本書對于一個哲學白丁來說,算是一本哲學入門的最好書籍了。本書非常客觀的闡明關于中國哲學的幾個問題,一是哲學流派的起源與發展,二是哲學流派相互之間的關聯與區別,三是西方哲學對中國哲學的影響及區別,對學習哲學的意義,如何學習哲學,學習哲學的哪些內容也有所涉及。讀完之后,大致能了解中國哲學的發展脈絡,不再覺得哲學是一門高深莫測的學科,或者認為哲學離生活、工作十萬八千里了。

  馮友蘭先生著的《中國哲學簡史》,原譯名《中國哲學小史》,是老先生于1947年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講授“中國哲學史”課程時的英文講稿,后經整理出版,迅速成為各大學中中國哲學的通用教材,是西方人系統了解中國哲學的重要途徑。上世紀80年代,本書由先生的學生涂又光第一次根據英文本翻譯成中文出版,系統梳理了中國哲學的精神內涵、形成背景、各學派起源,以及在各學派相互替代、融合和改進的過程中,中國哲學的發展歷程,脈絡清晰,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將中國歷史歷代的大哲學家、儒道墨法等著名學派及其主要觀點娓娓道來。任何人讀完這本連小部頭都稱不上的書,都能夠對中國傳統哲學有一個全面的認識,都可以從中選取自己認同、認可、推崇的學派,然后再針對性地找相關著作來研讀。馮友蘭先生客觀公正地看待中國歷代的哲學觀點,對待各家觀點不做過多個人的評價,從這一點上來說,這種風格是難能可貴、值得推崇的,我想這也是為什么這本書在哲學史著作中,堪稱最經典的原因所在吧。

  因為是《中國哲學簡史》,書中對各家各派的觀點和哲學家本人的生平都沒有作深入的介紹。但我感覺,從入門來講,或者激發讀者對哲學的興趣,這已經足夠了。這本書在有限的篇幅里融入了對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精神、智慧等方面的理解,融會了史與思的智慧結晶,洋溢著人生的智慧與哲人的洞見,通讀此書,我能夠感受到中國哲學的含蓄之美、辯證之力和修身之徑,也能理解為什么四大古文明中只有我們中華文明在數千年的傳承中代代薪火相傳,連綿不絕。

  我對這本書感受最深的`是全書的最后一章“中國哲學在當代世界”中,馮友蘭先生提到了他對人生境界的經典論述:人與動物的不同,在于人做某事時,他了解自己在做什么,并且自覺地在做。正是這種覺解,使他正在做的事對于他有了意義。他做各種事,有各種意義,各種意義合成一個整體,就構成他的人生境界。先生把“人生的境界”分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并簡明扼要地說明了自己的哲學觀點,提出哲學不是獲得實際知識而是提高精神境界這一看法,發人深省。

  從實用的觀點看,哲學是無用的。但哲學能給我們一種觀點,而觀點可能很有用。用《莊子》的話說,這是“無用之用”。我們時常感嘆,人生是一場旅行,也是一次修行,修行的目的就是在覺悟中不斷提升境界、最終達到人生最高境界。但當今社會,生活節奏加快,競爭日趨激烈,生存壓力增大,很多人都面臨著子女教育、住房、醫療、養老等方面的壓力,有時疲于應付都顯得力不從心,使得人們變得越來越務實,沒有多少閑情逸致看閑書、做閑事,甚至沒有時間和心情去向往詩和遠方,從容、淡定、恬靜的生活有時就如“鏡中花、水中月”,只能滿懷希望的憧憬,卻勞其一生而不可求。越忙,越心累;越趕,越不安;越追,越不得。也許有的人經過拼搏努力,物質生活豐富了,但內心的精神世界卻依然蒼白粗糙—因為忙著賺錢、養家糊口,從不或者很少有時間向內探索。一個人如果不了解自己本心、不清楚知道自己到底想要過怎樣一種生活,便始終處于無明狀態,在塵俗中摸爬滾打,被物欲所迷、名利所惑、世俗所左右,永不知足,將大好時光與大美自然辜負。

  從“利己”的實用主義角度來看,讀完《中國哲學簡史》,我最大的收獲就是,先生的哲學觀念,對于思考現實的人生,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學習哲學,可以讓我們了解自己、認識世界、看懂人生本質,從而輕松自在地、豁達快樂地生活;可以哲學地思考人生大問題,站在更高的層面和角度去進行生命反思。一個人在有限的人生中,不斷地求取高遠的人生境界,實際上是通過有限的人生去求取無限的人生價值。因此,在生活中,我們每一個都要活出自己的境界,也許是忙碌生活中的一份坦然,也許是人生失意后的一份曠達。人在自己的生活中,確立一個遠大的生活目標,建構一個理想的生活藍圖,這會增添生活的動力。這樣的人生境界理論,既整合了中國人生哲學中最優秀的傳統,又在今天的社會生活中彰顯意義與價值。

  讀《中國哲學簡史》之前,覺得哲學離我很遠,哲學應是哲學家討論的事。但看了這本書之后,才知道哲學就是生活。哲學家的理念,都是來自于生活。人生需要不斷地覺解,境界需要不斷地提升。只有通過這種不斷的修為和提升,才能夠在生活中將真、善、美動態地統一起來,使人感受到人生中的善良,體驗到人生中的美好。馮友蘭先生的女兒宗璞曾對《中國哲學簡史》做過這樣一個比喻:“我常想這本書像是太上老君練出來的仙丹,經過熔煉,把浩繁的史冊濃縮的可以一口吞!”希望每一個人都能讀一讀《中國哲學簡史》這本書,梳理一下我們的文化,感受一下曾經先賢們話,傾聽一下內心的聲音,尋求到心靈的慰藉,回歸曾經率性的純真。

  很喜歡馮友蘭先生最后的那句話,人的一生,要說很多很多話,然后保持沉默。借此與每一位喜歡《中國哲學簡史》的讀友共勉。

  《中國哲學簡史》讀后感 篇20

  選取讀馮友蘭的《中國哲學簡史》是正因自己一向喜愛哲學,尤其是喜愛滲透中國古典文化的哲學。雖然很多人說這本書晦澀難懂,然而在我看來,它已是將中國幾千年的哲學思想以最簡單的方式呈現給了讀者,正因畢竟這本書成書的最初目的是為了給外國人上中國文化課。毋庸置疑的是,這本書英文版在當時絕對堪稱是國外第一本對中國哲學從古代的孔子直到今日,進行全面說的英文書籍。而馮友蘭更是中國知識界公認的最優秀的學者之一。它的問世,為外國人了解中國文學起到了極大的用心好處。而它翻譯成為中國后,也更不失為一本言簡意賅,簡單易懂的中國哲學讀物。

  中國哲學簡史呈現給我了一個在紛繁亂世出現的文化盛世。百家爭鳴,諸子百家均在那樣一個時代興起,這不得不說是一個奇跡。在那樣一個生產力極端低下,戰端頻起的年代,諸子百家游或是游走于各個諸侯之間抒發自己的治國之道,或是在一方著書教學,或是學以致用,或是為戰爭或者和平和發奮。能夠說,中國文化在必須程度上到達了高峰。我們此刻的許多思想,所做的很多決策都深深受到那一時期的影響,潛移默化地改變我們生活。在西方人眼中,中國人不像其他民族那樣重視宗教。德克·布德教授在《構成中國文化的主要思想》中寫道:“他們(中國人)并不認為宗教思想和宗教活動是生活中的重要部分。……中國文化的精神基礎不是宗教(至少不是宗教的有組織形式),而是倫理(個性是儒家倫理)。……這一切使中國和其他主要禮貌國家把教會和神職人員看為禮貌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基本的不一樣。馮友蘭教授將宗教等現象稱為超道德現象,并認為這是正因中國的哲學意識(如諸子百家思想文化)太過濃厚,因而在哲學里找到了超越現實世界的存在,也在哲學里表達和欣賞那個超越倫理道德的價值,而不再需要宗教的滋養。中國哲學的功能不是為了增進正面的知識,不是探求事物之理,而是為了提高人的心靈,超越現實世界,體

  驗高于道德的價值。事實上,隨著科學的不斷發展,宗教的權威被不斷削弱。很多維護傳統的人們對這個事實感到遺憾,惋惜大眾離開宗教是自身的衰退。如果這個世界除宗教之外沒有什么辦法到達可高的價值,那么人們宗教儀式的淡薄的確是值得惋惜的。而事實上,哲學能夠到達更高的價值,它更為直接,也更加單純。哲學代替宗教的地位,這合乎中國哲學的傳統。也體現出了在中國哲學尤其是先秦百家哲學的重要性。美空出身是什么意思

  除了在人類至高道德上體現其價值,樸素點說哲學是讓人知道自己沒有智慧因而去追求和熱愛智慧的學問。哲學家就是熱愛智慧的人。智慧不是手段而是追求的對象。我們永遠不可能占有智慧,至多也只能做到熱愛和追求“智慧”。正如馮友蘭教授所說,按照中國哲學的傳統,哲學的任務不是為了人對客觀實際增加正面的知識,而是為了提高人的心智。具體而言,知識或者科學知識是我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和手段,它們通常都具有功利性或有用性,而人類追求和熱愛智慧卻沒有別的目的,而只是為了智慧本身。我感覺,人就應在哲學的指引下更加智慧地生活;就應在本書中中國傳統哲學思想的指引下,磨礪人高貴的品格,找回人高尚的人性,重建人們的精神家園。我們或許能夠不關心數學和物理學的新進展,直接利用或者享受它們的成果,但是卻不就應不關心哲學,正因哲學不是生存的工具和手段,而是生存的目的和理想,是我們每個人就應關心的問題。蘇格拉底以前說過,未經理性審慎的生活是不值得過的。盡管經過了理性的省察也不必須能找到生活的目標。學習哲學就是“上路”。踏上愛智慧的思想之路。哲學史的學習過程就是與前人在思想上進行對話的過程。正因盡管哲學家已經不在,但是哲學家們解決問題的方式卻永遠不會過時。他們為后人帶給了各種各樣可供選取的可能方式。

  在闡釋了中國哲學的精神、背景后,馮友蘭教授選取了諸子百家中代表性學說進行了詳盡的講解,其主要篇幅在儒、法、道三家。儒家重人倫,法家重賞罰分明,道家重無為。每個朝代之初,百廢待興,統治者大多勵精圖治,道家“清虛自守”、“無為而治”的黃老思想就其用來作為恢復國力實行休養生息政策的法律指導思想。而到了統治中期,社會需要穩定秩序,統治者大多采用儒家倫理來教化百姓,使子女孝順父母,臣民忠于君主。盛極必衰,由于缺乏監督和制約,絕對的權利導致絕對的'腐敗,每個王朝的鼎盛便預示著她開始一步步的走向衰敗。所謂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說的就是這個道理。王朝末期,官吏貪污腐化,魚肉百姓。此時民怨沸騰,統治者不得不采用法家的重刑法的那套辦法來維護風雨飄搖的統治。縱觀中國哲學,無論儒家道家還是法家,都把關注點放在具象的人倫關聯上,因此被認為是典型的實用主義哲學。除了最為熟悉的儒家、道家外,最讓我感興趣的是墨家。墨家的認識論理論是一種樸素的實在論,墨家中人在某種程度上能夠說是中華民族先秦的科學家,這自然讓我這個學工科的大學生產生了巨大興趣。在墨子的著作中,還有一部分學說涉及自然科學,如力學、光學、聲學等。小孔成像原理還是墨子最早發現的。墨子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從理性高度對待數學問題的科學家,他給出了一系列數學概念的命題和定義,這些命題和定義都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嚴密性,他的微分學原理,也比西方要早。因此,他被西方科學界稱為東方的德謨克利特。墨子主張從勞動者中選拔人才,受到普通民眾的歡迎,因而墨子被稱為平民圣人。墨子老年隱居于魯山縣熊背鄉黑隱寺并卒葬于此,現存有土掉溝、黑隱寺、坑布崖、墨子城等古跡供人們瞻仰。

  中國哲學并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隨著時代不斷發展進步的,如儒家學派就經歷了很多的發展,也發生了很多演變。中國哲學以其獨特的魅力對不斷舶來的外來文化兼容并蓄直到這天。回顧歷史,我們發現,其實中國文化在應對外來文化時一向都具有這樣的韌性與海一般廣闊的精神。我堅信,即使在這樣一個信息爆炸時代,一個西方文化占主流文化的時代,中國哲學依舊能綻放它的光彩。

  馮友蘭說,哲學的功能不是為了增進正面的知識(指對客觀事物的信息),而是為了提高人的心靈,超越現實世界,體驗高于道德的價值。其實哲學并不是高高在上,高不可攀的學問,實際上它就深深的蘊涵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并且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密不可分。只但是我們缺少是它們“浮出水面”,“上升”到哲學高度的理論思維而而已。“人不需要宗教化,但是人務必哲學化,當人哲學化了,他也就得到了宗教帶給的最高福分。”期望人們都能在中國哲學中尋求到心靈的慰藉。

【《中國哲學簡史》讀后感】相關文章:

《中國哲學簡史》讀書筆記02-23

中國哲學簡史讀書筆記02-23

中國哲學簡史讀書筆記11篇02-23

《中國哲學簡史》讀書筆記(精選6篇)06-22

《中國哲學簡史》讀書筆記11篇02-23

《中國哲學簡史》讀書筆記12篇02-24

《中國哲學簡史》讀書筆記(通用29篇)05-26

中國哲學簡史讀后感02-28

《中國哲學簡史》讀后感09-29

讀《中國哲學簡史》有感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