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習錄》讀后感范文范例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后,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后感呢?那么如何寫讀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傳習錄》讀后感范文范例,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問題:“看不懂書,怎么辦?”
他說:“這只是文義上的穿求,所以還不清楚。那樣的話,不如為過去而學習。它看的更清楚,解得更清楚。只是他為學人解得明曉,卻一生也沒有得到。要在心體上用功,凡明不能、行不去的,要反在自心上體當,才能通。蓋四書五經所說的只是這個心。此心即為道,心體明即為道明,更無二。這是為學習心靈而作的。”——傳習錄
還有就是我的問題,讀書看不懂,看不懂怎么辦?但我仍然只是從字面上來理解,這也提到了儒家的另一個重要問題,那就是我們為什么要讀書?本人將知識分為兩類,第一類是正確的知識。從課本里學到的東西,從小到大,公式都是正確的。但是,那些“正確的”知識對我們真實的生活并沒有多大幫助,它們并不能幫助我們解決任何問題。另一種是有用的知識,即在現實生活中能夠用到的,能夠幫助我們解決問題和處理人際關系的知識。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把它當作知識來看,還是按照以前的方法,按照以前的套路,沒有與自己的生命相結合,沒有印進自己的骨子里,還停留在儲備上。
大師說,和他一起學習主要是學習新的思維方式,要舍棄舊的思維模式,建立新的體系。假如我們跟師父學,也照著老套路做,還是不學的好,耽誤了師父,耽誤了自己。
通常我們所說的“讀書百遍,意自明”,也就是要用心去讀,如果你不用心去讀,一千遍也就沒用了。因此,無論是學習還是實踐,首先要從心靈上開始。心中有了意識,有了意識就可以主動地解決問題。走神,不只是看不見,聽不到,吃不到,更多的是浪費時間。不能通融的知識,就算是正確的`知識,對你來說也沒什么用。
第二部分:傳習錄的讀后感。
問題是:“孔門言志,由,求任政事,公西赤任禮樂,有多少實用性?以及曾皙說的話,不過是一種戲弄,圣人許他,是什么意思呢?”
「三子是有意的,有意的必偏于一邊,能此未必能彼。」曾經這樣一句話卻不經意地說:“我要做的,就是素其位子而行,不愿于其外;素其位子而行,不愿于其內;素其位子而行,不愿于其內。三子所謂‘汝,汝也’,曾有點‘不器’意。凡有三子之才的人,都卓然成章,非若世之空言無實者,夫子也都許之。”
志向三重,人生三重。王陽明解讀的不是誰對誰錯,就是前三個弟子在立志向時,都有“意中人”跟隨,只有曾經點過志向時,沒有“意中人”跟隨。之前在給自己定下目標時,我總是想當然地認為自己一定能實現。自我并不評價自己的能力,還沒有象孔子的三個弟子那樣,盡管說自己還在學習,但實際上已經具備了這種能力。
孔子認為他們能達到那種境界,所以他不去批評他們。高深的經世致用,不是從自己的能力出發,而是從自己的心境出發。本人目前還沒有達到曾經的點滴境界,或者想很多世俗的事情,都是與物質利益有關的。進了師門,跟許多人聊天,都會問他們的遠景是什么,大家在談論遠景時,不自覺地就會犯“意必固我”的毛病。比如,有人說我一定要成為百萬富翁,也有人說我一定要成為慈善家,而且越說越覺得自己的事情是對的,結果就走偏了。
然后又說三人為器,把自己關起來。生活沒有變化,是因為自己懂得少,所以要“博學”。了解自己的半斤八兩,哪里缺哪里。了解自己的位置,構成它的元素。我總覺得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盡人之力,聽天由命。做好自己,不要后悔。
第三部分:傳習錄的讀后感。
問題:“延平云‘當理而無私’。“理”和“無私心”怎么分別呢?”先生曰:“理即心。“無私心”即是“有道理”,“無道理”即是有道理。如果心與理都能斷定,恐也不是善的。”
又問:“釋氏于世間一切情欲之私,皆不染,似無私心,而外棄人倫,則非人倫也。”曰:“亦只是一件事,皆不過成就了他的私心。”
王陽明從朱熹先生的一句話來說明其“心即理”的思想,“理”就是天理顯現,要想天理顯現,就要去掉后天的習染。私生活是后天習染的體現,去除私生活是無私生活。無私當然是一種天理。相反地,如果你的天理沒有顯露出來,那是因為你的心后天蒙蔽了,心有私欲就是有私心。單純的說理等于沒有原則,這兩點都是一樣的。如果將他兩人分開來說,那就是因果關系,這是朱熹的學說,王陽明不同意。
有趣的是陸澄又問到了佛家的無私心與正道的關系,他認為正道就是佛家的無私心,因為他拋棄了人倫,這個人一定要做孝子。當我們還沒有完成孝道時就離開了家,這是對人類道德的破壞。父母把我們生下來撫養長大,我們一定要盡孝。男人可以沒有伴侶,也可以沒有孩子,但必須有父母。看起來七情六欲四欲都是空虛的,那父母之情呢?當父母健在時,你去追尋佛教的無私心,這是沒有天理的表現。你們的心被你們追求佛教的無私心蒙蔽了,說白了,你們為了自己的欲望舍棄了人倫,因為私心所以不合理。它從反面論證了王陽明的心理之道。
第四部分:傳習錄的讀后感。
看過王陽明的《傳習錄》后,深深地感受到這句話意味深長,僅僅讀了一遍,我就不敢說完全理解王陽明的思想,但是讀了《傳習錄》,我確實有了一點自己的體會。王陽明先生的智慧,跨越了許多時代,的確值得人們去細細品味。
首先是心靈的凈化。王陽明先生認為修身就是修身。萬事皆在心,只要心在省就能致良知。做一個不欺人、信良心、有良心的人。良心在人,永不消逝。那些不能產生良知的人,只不過是被物質的欲望所蒙蔽,并非他沒有良知。“格”是外在的功夫,“格”就是改正錯誤,使之回歸正道。當欲望萌芽時就把它扼殺,防患未然以求修身養性。
其次是格物致知。將知性放在格物上,物格后知至,參透事物的本質,把握知識的來源。要斷案,就要從斷案中學習,這樣才是真正的格物。舉例來說,在判案的時候,不要因為對方的不禮貌而生氣,不要因為語言的婉轉而高興,不要因為對方的抱怨而屈從于寬容。怕心中有一點偏差,怕妄想與是非,這是格物致知。把事情放在一邊,學習就會不著邊際。
三是知行統一的問題。知者有為,行者有為,知之為行,行之決定行。讀以知為目的,知以行為目的,所以讀書必須用于引導行,從而知行合一,謂之“經世之道”。光看不想,只會越看越糊涂,光看不想就會變得自我。每一個人都能從身邊的事物中體會到良心,這是一個物欲橫流的時代,當人們漫無目的,碌碌無為的時候,不妨看看《傳習錄》,探尋一些人生的真諦。
【《傳習錄》讀后感范文范例】相關文章:
離職證明范例范文11-09
《三字經》讀后感范例12-01
婚禮父母答謝詞范文范例01-28
母親追悼會悼詞范文范例11-11
聲明范例12-10
信函范例12-01
訃告范例12-06
宣傳部工作總結范文范例01-20
實習單位推薦信范文-信函范例01-04
考試范例作文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