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紅呼蘭河傳優秀讀后感(精選8篇)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體會呢?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后感吧。現在你是否對讀后感一籌莫展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蕭紅呼蘭河傳優秀讀后感(精選8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蕭紅呼蘭河傳優秀讀后感1
這個暑假我讀了《呼蘭河傳》這本書,它讓我了解到了作者小時候的快樂和小鎮上的人與景的美。
這本書的第一章節寫的內容,讓我感覺到呼蘭河的冷。從地裂了,水缸被凍破了,讓我有一種涼絲絲的寒意滲入我的骨髓。天冷的時候是灰色的,鎮上的人們幾乎是不會出門的,馬兒也都待在家里防寒。它還讓我了解到呼蘭河鎮上的凄涼景象,它只有兩條大道,一條是從南到北,另一條是由東到西,只有在十字路口處,才能看到最繁華的景象,也集中了全城的精華。
第二章主要講解了小鎮上的一些節目,例如:跳大神,扭秧歌,放河燈,野臺子戲,四月十八娘娘廟大會。這些節目讓我對其充滿了好奇,想去親自感受一下那里的風俗人情與熱鬧的氣息。
第三章作者說了他最喜歡的兩個地方:家里的花園和儲藏室。花園是他夏天最愛去的地方,儲藏室是他冬天最愛去的地方。我知道了作者的童年是非常快樂的,一年四季都有玩的地方。
第六章介紹了古怪的二伯,你要是買了花生桃之類的東西不給他吃,他會罵你,你如果給他吃,他卻不吃讓給我們。二伯還不允許別人喊他的乳名,只有祖父可以。
《呼蘭河傳》這本書讓我感受到了作者童年時的快樂,小鎮上人們的歡樂,鄰居之間的快樂與憂傷。
蕭紅呼蘭河傳優秀讀后感2
呼蘭河常年都被冰覆蓋著,它在黑龍江,天氣似乎只有冬天和夏天,而夏天也很短。盡管大半年被大雪封鎖著,但是呼蘭河依然是蕭紅的故鄉,她非常熱愛呼蘭河。蕭紅讀完小學后就離開了呼蘭河,一直到她三十二歲離世的時候都沒有再回到故鄉了。所以她把她對呼蘭河的熱愛和懷念都寄托在這本書里,也把當時的世態炎涼寫進了里面。
蕭紅的祖上是張岱,她的母親很早就死了,而她的父親也對待她很冷淡,所以蕭紅一直都是和祖父生活的,她寫的《呼蘭河傳》就是寫和祖父生活的時候。蕭紅在呼蘭縣第二小學女生部讀書,她的作文成績十分突出,大概這就是蕭紅后來成為作家的原因之一吧!
呼蘭河和南方城市,比如深圳、廣州、海南都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每年的廟會和拜神會,就是一個典型了。蕭紅的《呼蘭河傳》把它描寫得十分真切,仿佛親身體會到那里的寒冷。
我最感興趣的地方是呼蘭河的廟會,那里有賣不倒翁的和賣“雞哨”的,那里有一曲歌謠,上面說:小大姐,去逛廟,扭扭搭搭走的俏,回來買個搬不倒。這首歌謠多好玩啊,里面的“搬不倒”說的就是不倒翁。可是如今深圳都沒有廟會了,廣州和香港的廟會演變成了購物。
逛廟會不就是購物嗎?那不是沒有什么區別嗎?我想道,但很快就被另一個“新思想”打敗:逛廟會賣的東西,購物商城沒有;購物商城賣的東西,廟會沒有。所以,它們還是很有些地方又是不同的。蕭紅所在的年代正在民國時期,中國還保留著許多現在沒有的習俗。好看的“野臺子戲”如今都差不多沒有了!野臺子戲就是在露天的廣場上唱戲。社會發展了,盡管多了新的好東西,卻丟了以前的好習俗。現在,人們看京劇都在商城或戲場里,這些丟失的東西只存在了老人的回憶里,蕭紅把它們講給了看過《呼蘭河傳》的人聽。
蕭紅家里有一個大花園,很漂亮。她去雜物室里探險、去李子樹、櫻桃樹上爬啊爬、去墻洞里捉蛐蛐……蕭紅在花園里進行各種自己喜歡的活動,好像怎么玩也玩不完。雜物室里有很多年代久遠的東西,清朝的官帽,繡花鞋,絲線……蕭紅都會一一把這些拿起來玩一玩,把官帽扣在腦袋上,穿一會兒繡花鞋。不過,再怎么樣也沒有和祖父在花園里好,那時候的蕭紅真是無憂無慮。
第五章里講的是命運悲慘的團圓媳婦,年齡才十二歲。團圓媳婦在八歲時就被奶奶婆婆花了幾十兩銀子訂下了婚姻,她長得很高,別人都說她十四,其實她只有十二歲,按現在來說,她才六年級。蕭紅總是聽見東屋那里有哭聲,后來才知道是老胡家在打團圓媳婦,幾年后打著打著,瘋了。于是她的婆婆給她跳了好幾次大神,簡直是開創了跳大神的新紀元。他們還燒了替身,總不見好。
最后沒有了辦法,就請了一個很厲害的大神來占卦,大神叫它們給團圓媳婦洗澡,要當眾洗,婆婆就洗了。結果滾燙的熱水把小團圓媳婦燙暈了,大神卻忽然說:“一共要洗三次,還有兩次要洗呢!”這回團圓媳婦的反應是很嚇人的,她暈了以后,臉如火炭般熱,眼睛半睜著,翻著白眼,露著一點白眼珠。大家都以為她死了,但是沒有斷氣,沒幾天,她就死了。這個女孩的童年就這樣結束了。我覺得團圓媳婦是被封建社會弄死的,看完了這一章可以想象得到以前呼蘭河人的封建習俗是很強大的,團圓媳婦就是受害者之一。
蕭紅有一位親戚,名叫有二伯,他似乎是沒有名字的,而名字,就叫有二伯。有二伯總是把“這個”說出“介個”。有二伯的性格有些古怪,很多地方都會體現他是古怪的:他和老廚子吵架時會莫名其妙的哭起來;老廚子明明看見他要跳井,結果他安安穩穩得在井邊坐著;別人在吃東西,他就罵:怎么不給我?給了他,他又說:你有二伯不吃介個。這不是古怪的體現么?有二伯就是那么奇怪的。
小小的磨房里住著馮歪嘴子,呼蘭河長年都是寒冷的,而磨房又四壁透風,所以馮歪嘴子總是住得不是很舒服。盡管住在窄小的磨房里子依然結了婚、生了孩子。結了婚以后,她的妻子有一天死了,別人都替他難過,而他自己也很難過,但是在這個孤單的世界里,馮歪嘴子依然做著他的切糕,我行我素。
蕭紅的童年是快樂的,她的祖父教給她許多東西,使她得到良好的教育;蕭紅的童年是有趣的,大花園里的花依然開得鮮艷,一直開到天邊。
《呼蘭河傳》中的人物是鮮活、真切的,直到今天我還能感到他們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懷著這樣的心情,我讀完了《呼蘭河傳》。
蕭紅呼蘭河傳優秀讀后感3
星期日在家看了一部電影——《黃金時代》,影片以民國時代為大背景,以民國傳奇女作家蕭紅特立獨行的人生以及愛情經歷為引子,塑造當年一群意氣風發的熱血青年,還原了一個充滿自由理想、海闊天空的時代。影片讓我再次認識了蕭紅,去年我在教學《我和祖父的園子》時就認識了她。作者描
繪的童年生活是那么無憂無慮,那么自由自在,那么天真無邪。讀了她的文章便極其向往她所描繪的生活天地,那滿園的黃瓜、倭瓜、苞米,處處充滿生機,長的那么自由,那么隨意。愿意開花便開花,愿意結果便結果,即便不開花不結果,也沒有人管她。那么自由生活,那么閑散的心境,使蕭紅的童年浸潤著泥土地的芬芳,她也像一棵自由的小苗一樣無拘無束地生長著。喜歡蕭紅的文字,購得《呼蘭河傳》一睹為快。
這本書里包含兩個中篇小說《呼蘭河傳》和《小城三月》,另外還有許多短小的散文。我感到寫的最好的還是《呼蘭河傳》,在這部小說中,作者用平實的充滿童真童趣的語言,講述了自己的童年生活。那些文字既像一個人絮絮低語,又向對著別人娓娓傾訴。童年的蕭紅沒有得到父母的疼愛,但是慈愛的祖父卻給了她無盡的愛與關懷,讓她的童年充滿了快樂與溫暖。在她的童年里,祖父的園子是她真正的樂土,在這里沒有同齡的伙伴,只有那些茁壯的蒿草、韭菜、櫻桃樹……在蒿草中覓食野果的蕭紅是大自然的孩子;在韭菜地里睡覺的蕭紅是大自然的孩子;在櫻桃樹下流著口水期盼果子成熟的蕭紅的大自然的孩子。大自然的生機和活力,讓蕭紅覺得,園子里到處都是明亮的,到處都是充滿生機的。這時候的蕭紅是多么幸福。
在她家那個寬大的院子里,住著幾家窮人,蕭紅每天都和這些人接觸,在他們身上,她看到了淳樸善良,也看到了自私和愚昧。那個慘死在封建愚昧思想下的"團圓媳婦",那個窮困潦倒的"有二伯",還有那個命運多舛的"歪嘴李"這些構成了她童年時代刻骨銘心的記憶。童年的蕭紅衣食無憂,生活的自由幸福,可是成年后她的婚姻卻是非常不幸。和蕭軍同居的時候卻懷著負心前夫的孩子,她和蕭軍,一個多愁善感,一個豪俠仗義,一個是長不大的孩子,一個是錚錚男兒。如果像童話里說的那樣,和蕭軍的結合就從此過上了幸福的生活,倒也不會讓人有這么多的唏噓感嘆,可是生活并非童話。
他們的婚姻維持了兩年便因為性格不和而分道揚鑣。當她再和端木蕻良結婚的時候,懷著的卻是蕭軍的孩子,自己的枕邊永遠是和自己肚子里的孩子毫無關聯的愛人。枕邊人與腹中胎兒的割裂感,血肉分離的剝離感,在蕭紅的靈魂中蝕出一個駭人的黑洞,一寸寸蔓延。這個女人,怎么會有甜蜜的笑容。多情的她,多才的她,可嘆人生無常,命運無常。三十二歲的玉人人便香消玉殞。1940年12月20日,蕭紅在寂寞、苦悶懷舊的心情中,寫完了長篇小說《呼蘭河傳》。作品通過對自己故鄉的回憶,以樸素率直、凄婉細膩的筆調,真實而感人地再現了她童年時代東北農村黑暗、落后、愚昧的社會生活,揭示了舊的傳統意識對人民的束縛和戕害,表達了她對家鄉人民苦難境遇的深切同情。同時,對舊風俗、舊習慣進行了無情的鞭撻。
《呼蘭河傳》帶有濃厚的鄉土氣息,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茅盾先生在序言中稱"它是一篇敘事詩,一幅多彩的風景畫,一串凄婉的歌謠。"
蕭紅呼蘭河傳優秀讀后感4
周末無疑是讀書的最好時光,早上打開《呼蘭河傳》,一口氣讀完后才發現不知不覺已經黃昏。《呼蘭河傳》出自著名女作家蕭紅。以前讀的書再怎么悲傷也不像它所描繪的那樣荒涼,再怎么荒涼也不像它描述的那樣死寂。生活在呼蘭河的人們,是徹徹底底的悲劇。
通過第一章介紹的故鄉的整體環境,輕輕松松把讀者引進故鄉呼蘭河城,讓讀者感受到呼蘭河城是一個自然,美麗,可愛的地方,“春夏秋冬,一年四季來回循環的走,那是自古也就這樣的了,風霜雨雪,受得住的就過去了,受不住的就尋著自然的結果。”在這部小說里,蕭紅筆下的“我”是一個不諳世事的孩童,滿懷著對于廣闊世界的好奇和爛漫的童真,用一雙清澈的眼打量著四周的一切。我為蕭紅筆下的人物感到悲哀。他們每天忙忙碌碌地,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一成不變,沒有色彩和花樣,只有脆弱和枯槁。那里的人是如此的冷漠,面對他們好比面對一堵厚墻。他們一生都在這樣的環境中度過,可那樣忙碌,到底是為了什么?
整篇小說樸素流暢,宛如你與作者在一個美麗的繁星當空的夜晚,聽她娓娓講述著呼蘭河—她美麗的家鄉。盡管凄婉,盡管優郁,卻仍然美麗得動人。恰如茅盾所言,比象一部小說更為誘人。有諷刺,也有幽默,開始讀時有輕松之感,然而愈讀下去心頭就會一點一點沉重起來,可是仍然有美,即使美得有點病態,也仍然不能不使你炫。
看完這本書,我在想,每個人的童年竟然如此的不一樣,作者童年生活的地方盡管那里充滿著無知、愚昧、苦難、悲涼,甚至絕望。但是她還是用最平和的語氣描述著一切,以一顆包容的心將一切的不美好都包容了。人,總是要走出童年的精神家園的。《呼蘭河傳》這“回憶的詩學”,給予了我們片刻的精神的回歸。
回首童年,確有千般滋味。
蕭紅呼蘭河傳優秀讀后感5
“它是一篇敘事詩,一片多彩的風土畫,一串凄婉的歌謠。”———茅盾
初識蕭紅,是因為三大影后——李冰冰、湯唯、宋佳都曾在影視作品或話劇中飾演過她。而恰巧在畢業設計的時候,我選擇的課題是丁玲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分析。丁玲和蕭紅是黃金時代的女性作家代表,她們代表著時代的女性意識,是近現代女性思想啟蒙的先行者。時代創造了她們,她們為時代發聲。
《呼蘭河傳》是蕭紅創作的長篇小說,1940年創作于香港。小說共7章,文學巨匠茅盾為之作序。蕭紅以嫻熟的回憶技巧、抒情詩般的散文風格、渾重而又輕盈的文筆,追述了家鄉呼蘭河小城的平凡人物和生活瑣事,控訴了扭曲人性、損害人格的舊社會。《呼蘭河傳》是一部回憶錄,關于故鄉,關于童年。茅盾曾這樣評價這本小說:“它是一篇敘事詩,一片多彩的風土畫,一串凄婉的歌謠。”
初讀《呼蘭河傳》是輕松愉悅的,作為自傳體的.小說,會讓人輕易地將自己置入故事情節之中,細碎的文字不會讓你留下深刻的記憶。但倘若你真正地解蕭紅,你會發現《呼蘭河傳》所要傳遞的信息,并不如同你想象的一般。第二次讀《呼蘭河傳》,是在看完電影《黃金時代》之后,了解了蕭紅,才能讀懂蕭紅。
蕭紅創作的地方,是一個簡陋的房間,狹窄又陰暗。寫字臺上的油燈是整個空間里唯一的光源,光源映照下閃亮著的除了蕭紅深邃的眼睛,還有她手中那一支老舊的鋼筆。盡管房間簡陋、鋼筆破舊,蕭紅筆下的文字依然是堅強有力的。呼蘭河小城,生活著一群鮮明、低微、頑強的小人物,處處散發著特有的時代氣息。蕭紅的文字純凈而真摯,以一個童真童趣的兒童視角,講述著一件件小事,而孩童看見的,不過是一群靈魂居無定所的普通小人物罷了。
呼蘭河小城是一個灰色的封建社會,在那里,人的生命不被尊重;在那里,人生軌跡被父母決定;在那里,人們用愚昧的言語掩飾自身的脆弱與無助;在那里,人們把一切希望都寄托于幻想。可是,我在蕭紅的文字中,讀不出一點悲哀。蕭紅用她溫柔的筆觸,控訴著那個時代。蕭紅生活的時代給了她無盡的苦難,也賦予了她深深的悲憫心,就像《呼蘭河傳》題記里所說:“從祖父那里,知道了人生除了冰冷和憎惡之外,還有溫暖和愛。所以我就向這‘溫暖’和‘愛’的方面懷著永久的憧憬和追求。”
《呼蘭河傳》中蕭紅飽含思念,懷念記憶中的故鄉。回憶越是鮮活,越是反襯現實苦澀。蕭紅的文字,越是生動,就越讓人感到她深入骨髓的寂寞,她終其一生都在渴望溫暖和愛。蕭紅英年早逝,在生命的最后,她雖有不甘,卻也能憑著思念在每個星光閃爍的夜里,與曾經美好的時光道別。
蕭紅呼蘭河傳優秀讀后感6
作者蕭紅出生在黑龍江省呼蘭城一個具有維新傾向的鄉紳地主家庭,和祖父一起生活,祖父老去,她也在長大。
本文是作者對幼年開始有記憶后,對自己、對祖父、對鄰里四舍和呼蘭城的回憶錄。其中對東二道街上大泥坑的描述和因這大泥坑而發生一系列的故事及呼蘭城百姓的生活方式、心性進行了畫面感很足的精彩上演。呼蘭城人的封建迷信,對女人不公平的對待,人性的冷漠和無知。
如此,一批批悲慘人物從出生到死亡喜劇般呈現著,團圓媳婦只是其中一個。有二伯、馮歪嘴子、王大姐這樣的小人物,代表著底層社會的真實性。有二伯性情古怪,一輩子一心為東家做事,內心覺得東家應該對他好,又明白自己的身份,他也像個高貴的人一樣,想要的是尊重和價值的認可。
對于王大姐和磨倌在一起的前后,鄰里截然相反的態度,更讓人覺得當時人性的無知和世俗。馮歪嘴子是本文中我相對喜歡的一個人物,他認真努力的活著,并知足而快樂著,一份簡單的生活似乎正適合一個低層平凡的人。
作者是以一個小人的眼光看待周遭,語言中不帶任何或評判或揭露的偏向性,只留給讀者體味。因此,本文充滿了幼童的好奇心和單純的理解力,講述著留在記憶深處的童年時光。
相比作者電視劇般的童年,我的童年就是個簡單的PPT,童年(我媽說我小時候),都是這樣弱弱地講述著。
蕭紅呼蘭河傳優秀讀后感7
《呼蘭河傳》是著名作家蕭紅的一部小說,這本書講述了作者童年的故事。通過回憶家鄉的各種人物和生活場景,讀者可以看到一種悲傷壓抑的社會現象,引發我們的思考。在這本書中,最打動我的是祖父對這位作家的愛。
“我”走了,爺爺帶著“我”走了,爺爺和孫子相互依存,有著無盡的幸福。
作者的祖父快七十歲了,他是一位和藹可親的老人,在家只有祖父最關心作者。所以,作者每天都呆在祖父的身邊。祖父經常教作者讀詩,帶作者到后花園玩耍。當作者走不動了,祖父就會抱著作者,如果可以走路,祖父就會拉著作者。作者和祖父相互依靠,有著許許多多的快樂。
想想自己,在學習困難的時候,爸爸媽媽會幫我分析問題,指導我解決問題。有時候,為了激發我的學習熱情,他們會故意說一些我聽不懂的話,讓我給他們解釋,逼我查字典。有時我們聽“喜馬拉雅”的故事,分享其中的樂趣和感悟,讓我懂得了很多關于生存、勤奮、良好的知識,懂得了努力學習、自力更生、和睦相處帶來的好處,也提醒了我自己盲目沖動,不考慮后果,不問“為什么”等一些壞習慣。
這本書講述了很多很多的人物和故事,雖然我不理解他們的很多想法和做法,但我仍然看到了希望、幸福、社會的復雜性和生活的困難。
蕭紅呼蘭河傳優秀讀后感8
今天,我有幸捧起了蕭紅的著作《呼蘭河傳》,細細品味著文字間鋪天蓋地襲來的無奈與憂傷。
呼蘭河,是個平凡又蕭條的小城,封建思想與迷信,像一塊張牙舞爪的烏云,籠罩了這些無知又愚昧的人民。他們日復一日地做著活兒,生得普通,死得平淡,似乎對生、老、病、死已近麻木,不再對美好生活有任何幻想。這讓我情不自禁地感嘆:我知道你們都是十分善良的,但難道活著就是為了死去嗎?為何你們寧可順從所謂的“天意”,也不肯認清眼前的事實,用自己的雙手創造幸福的未來?
蕭紅的童年,卻是輕盈歡快的,因為有那慈祥的老祖父,陪她一起嬉戲玩耍,被小蕭紅視作樂園、天堂的后院里,永遠回蕩著歡聲笑語。
在小城這朵烏云下,老祖父就像那僅存的幾縷陽光,照耀著小蕭紅這朵幼嫩的小花兒,自由自在,無拘無束地成長……童年美好的歲月,天真的記憶,即使以后人生會悲涼凄慘,也會有這些溫暖支撐著吧。
讀完這些平靜如秋水的文字,我腦海中“路上有大坑卻沒人付出真正行動去補”“小團圓媳婦被迷信的夫家人活活折磨死”這些畫面卻久久不散,萬惡的封建社會!我輕嘆口氣,心中的悲憤卻一直不得散去。
【蕭紅呼蘭河傳優秀讀后感(精選8篇)】相關文章:
蕭紅小說《呼蘭河傳》讀后感范文03-16
蕭紅的《呼蘭河傳之祖父的園子》讀后感1500字-讀后感01-22
《呼蘭河傳》段落摘抄10-20
《呼蘭河傳》讀后感范文15篇02-08
呼蘭河傳讀后感(匯編15篇)02-04
呼蘭河傳讀后感通用15篇01-31
關于精選《呼蘭河傳》讀后感范文3篇02-08
《呼蘭河傳》的好詞好句12-10
呼蘭河傳好詞好句摘抄12-06
高一呼蘭河傳讀后感作文范文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