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怎樣教語文的初中讀后感(精選9篇)
當看完一本著作后,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寫一份讀后感,記錄收獲與付出吧。那么我們該怎么去寫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我怎樣教語文的初中讀后感(精選9篇),歡迎大家分享。
我怎樣教語文的初中讀后感1
這本書是于永正老師從教五十多年來對教育觀、語文觀、學生觀,們從各個角度認識語文教學的真諦,了解語文教學的規(guī)律,進入簡單高效的語文教學之門。讀完此書,我頗有啟發(fā)和感觸。
讓我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這本書的第二輯《我教語文,其實很簡單》。于永正老師在文章開頭寫到:“實踐使我知道了教語文其實并不那么復雜,就是教學生扎扎實實地識字、寫字、讀書、作文。我就是這么教語文的,而且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教學生寫字,老師要是喜歡寫字,對書法略知一二……教學生讀書,老師要是喜歡讀書,會讀書,能讀出課文奧妙之所在;教學生作文,老師要是能寫點文章,知道一點寫作知識,那么,教語文就更不難。”如果說在過去,當看到這樣的觀點時,我會毫不遲疑地反對。語文千頭萬緒,知識繁瑣,一篇課文字詞句段篇哪一方面不得顧及?上一節(jié)語文公開課,教學設計需下很大功夫,哪怕一個字、一個標點都得推敲琢磨,教語文怎么可能很簡單?這幾年,不斷地接受新的課改理念,參與語文課題研討,嘗試語文課堂的改革,也確實在自己的思想上產(chǎn)生了巨大轉(zhuǎn)變,更是認同了這樣的觀點。
永正老師認為,教語文概括起來就是四個字:多讀多寫;教學生多讀書,培養(yǎng)學生閱讀的習慣,只要抓住“讀寫”兩條線不放,即按照教語文的規(guī)律去做,誰都可以把語文教好,誰的學生都會有好的語文素養(yǎng)。讀什么?就是讀書,大量閱讀課外書,從孩子識字起就開始閱讀,并在閱讀中識字,讀經(jīng)典、誦美文、背詩文、儲備語言。學會多種閱讀方式,默讀、朗讀、精讀、泛讀、跳讀等。寫什么?就是寫字、寫作文,寫一手漂亮的鉛筆字、鋼筆字、毛筆字,宏揚傳統(tǒng)文化。寫作文訓練從一年級就可以開始進行了,低年級寫話,中高年級寫段、寫篇。而且要做到大量讀寫,讀寫結合,這就是學習語文的規(guī)律。從這一角度來看,語文課真的很簡單,只要我們讓學生“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課標語),抓住“讀寫”兩線不放松,就能把語文教好,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就能提高。
讀書跟做任何事情一樣,良好的習慣是基礎。而好習慣的養(yǎng)成是在平時的訓練中實現(xiàn)的,教師在這當中要對學生嚴格要求,做好監(jiān)督和檢查。要求學生在上新課前必須預習,預習要做到讀懂詞句,初步理解課文,并提出問題。如果教師的指導和督促到位,持之以恒,學生定能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我們應變“教課文”為“教語文”,要以課本為例子,指導學生掌握語文知識和語文方法,引導學生讀更多的文章,而不是把課文的內(nèi)容當做教學的主要目標。現(xiàn)在我們程永麗名師工作室正開展“小學生語文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的課題研討,正迎合了這一思想,也正是體現(xiàn)了“簡簡單單教語文”這一理念。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沒有了興趣,再大的誘惑也起不了作用。”因此,我們平時要重視對學生讀書的引導,注意激發(fā)他們讀書的興趣。在孩子們成長的黃金時期,一定要讓他們多背誦、多積累。“少年之記,如石上之刻”,孫雙金老師總結說:“12歲以前的語文是童年的語文,積累的語文,種子的語文,經(jīng)典的語文,綜合的語文;是不求甚解的語文,是逐步的語文,是為一輩子奠定的語文。”這給我很大啟迪,我們借專家的研究,實踐自己的教學,簡簡單單教語文。用活動吸引學生就是個好辦法,我們除了引導學生讀好課文外,還應有計劃地組織學生開展各種有益的活動,激發(fā)學生讀書的興趣。
讀于永正老師的《我怎樣教語文》,感受最多的還是那句話:少做題,多讀書。語文教學最大的成功,應該在這里。
我怎樣教語文的初中讀后感2
讀于永正老師的《我怎樣教語文》讓我醍醐灌頂,對于老師佩服的五體投地。
于老師在書中說:“要激發(fā)學生讀書的興趣,點燃心中的夢想,使學生有美好的憧憬和追求。語文教學的最大成功,應該在這里。”能夠引導孩子們愛上語文、喜歡上寫作,這應該比多寫會一個生字、多背過一篇課文要有意義的多的多。回想我的學生時代,我就特別感謝曾經(jīng)的語文老師培養(yǎng)了我對文字的興趣,從老師那里我知道了原來這些漢字符號經(jīng)過不同的加工與組合竟然可以使人賞心悅目。記得從初中開始我就養(yǎng)成了積累好詞好句的習慣,可能積累的方式有所不同,但是長年累月的做下來,總會對文字有更深一層的感受和理解。我還感謝我的老師培養(yǎng)了我對文言文的興趣,以至于后來到高中,到大學見到古文都會莫名的興奮,而不是排斥和厭惡。如果孩子們對語文的學習也都能成為興趣,那孩子們收獲的將不僅僅是語文。于老師結合他自身的經(jīng)歷,用極其平易近人的語言循循善誘地告訴我們:如何培養(yǎng)小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如何運用教材教語文而不是教課文;如何才能做到不凌節(jié)而施;……用一個個鮮活形象的例子,為我們這些教育行業(yè)的新人指明了小學語文教學的方向。這,怎能不令我佩服?
于老師在教學方面成績斐然,彰顯于他每一節(jié)課的精巧構思和設計。于老師教學過程的導入、解詞、朗讀、習作訓練都可以稱其為藝術,那是凝結著智慧與經(jīng)驗的結晶。深有感觸的是于老師的“下水文”,有一篇篇精彩的“下水文”的引導,孩子們怎能不愛上習作?
還有就是于老師由內(nèi)而外的對孩子們的愛。“第八次”是于老師寫的指導一個靦腆的女孩子朗讀課文的小故事。第八次,是于老師耐心的體現(xiàn),更是于老師對孩子愛的體現(xiàn);第八次,是孩子成長中難忘的經(jīng)歷;第八次,更是給教育行業(yè)的年輕人提出的警示和要求。于老師,如此負責、博愛、有耐心,這些,我又怎能不佩服?
于老師的多才多藝同樣值得每個人豎大拇指,書法、教學、寫作、京劇、繪畫樣樣都能拿得出手。課堂教學中的板書不必多說;上課更是一流;寫文章也不在話下;重點是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于老師嗓音清亮甜美,演唱起京劇來頗有梅蘭芳大師的神韻;當然,如果課堂教學中需要畫畫,于老師也能信手拈來,說畫就畫。如此博學多才是何等難得?這樣的老師,我絕對佩服!
草草幾筆寫不盡對于老師的敬佩,寥寥幾句話不盡對于老師的崇拜,“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理想運用于實踐必定還有很多的困難和挫折,但是相信我們不會退縮,研究之路不停,學習之路不止。
僅以以上文字寄托對于老師的哀思。希望未來的教育之路能夠不負于老師期望,讓孩子不再“感悟老師的感悟”將是我的追求和努力的方向。部編版教材的雙線并行的理念已經(jīng)給我們的教學指出了很明確的方向,期望讓更多的孩子因部編版教材而受益。
我怎樣教語文的初中讀后感3
很多從教多年的小學語文老師或許都思考過同一個問題:應該給孩子一個什么樣的語文課堂?或許你會說,不就是教孩子字詞、理清文章脈絡、理解課文表達的思想嗎?這樣回答我不能說完全錯誤,但至少可以說這樣教語文千篇一律,沒有完全抓住語文教學的根。而要達到這一目標,不妨讀讀于永正老師的《我怎樣教語文》這本書,那么,你一會進入語文教學的新境界。
這本書分為四輯,于永正老師分別從語文教育的根本、怎樣教好語文、語文課的亮點和作文教學四方面,把自己對教育、語文教學的實踐和感悟兩方面結合起來,用真實的教學案例,讓讀者一步一步了解他的教育觀、語文觀和學生觀,啟發(fā)老師如何更好地留住語文教育的根本,是一線老師踐行語文課程標準、提高教學質(zhì)量、診治自己課堂弊病的一副良藥。
作為語文老師,應該時時刻刻思考一個問題,你的課堂給學生留下了什么?于永正老師結合自己的人生經(jīng)歷告訴我們,語文老師應該留給學生的是豐富的語言材料、較好的語感、流暢的表達、濃厚的語文學習興趣和良好的閱讀習慣。這就是語文教育的根。要落實這些,首先要善待學生,尊重呵護學生,點燃學生心中的夢想。因為每個學生都不是盛知識的容器,他們是“人”,人需要尊重,需要愛的呵護,需要鼓勵,需要健康的體魄和健康的心理。所以我們老師首先要有人文性,而且這種人文性要大于書中的人文性,做到這些,就是語文教學的最大成功;其次就是努力開發(fā)自己的課程資源,抓住讀和寫,手把手地教,實打?qū)嵉亟蹋刈≌Z文教學的“規(guī)律”,如寫字的規(guī)律是描紅、仿影、臨帖,朗讀的規(guī)律是“跟我讀”,作文的規(guī)律是“讀寫結合”,總之,就是要做到熟讀、精思、博覽、多做。因此,語文老師要有“書寫、朗讀、表達”等較好的基本功,要有書法、音樂、美術、舞蹈等方面的藝術細胞,這樣的語文教學才會充滿靈性,才是完整的語文教學。
于老師之所以把“守住語文教學的規(guī)律”叫得這么響,是因為我們當前的語文教學存在問題,一是講得多,讀得少。這從我們平時的聽課中就可以看出來。隨著課程改革的推進,我個人感覺,很多地方的課堂改革已經(jīng)和課程改革的根本脫了節(jié),帶上了一些個人特色,比如,學生進入三年級,課標要求開始學習默讀,但并沒有說要輕視朗讀,一些老師的課堂,默讀已經(jīng)占了主角,也有的地方讓學生默讀完一遍課文,就開始學習生字詞語,理解并體會文章的內(nèi)容和思想。從頭至尾,老師的講占據(jù)了學生大量的讀書時間。那么如何避免這一現(xiàn)象重蹈覆轍呢?著名教育專家斯霞老師指出,“小學語文一定要注重朗讀。在朗讀中去理解詞語的意思。理解課文的意思,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有些詞語是很難講清楚的,要靠朗讀去意會。”這是我從本書中收獲最大的一點,雖然于老師沒有直接說明朗讀的好處,但是通過查閱資料,我進一步知道了朗讀的很多好處,它有利于身體健康、培養(yǎng)語感,并形成對語言敏銳的感悟力,大大提高語感素質(zhì)。再次,朗讀有助于學生強化記憶、加深對文章的理解、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對學生進行美的熏陶,還可以避免困倦和思想開小差。
如此重要的一個技巧,為什么會被許多老師忽視呢?原因之一是一些地方的改革方向與課標脫節(jié),而另一個原因則是老師個人的素質(zhì)問題。記的那是一次校鄉(xiāng)交流課,我在鄉(xiāng)下的一所學校執(zhí)教,可是讓學生齊讀課文時,班級里出現(xiàn)的卻是整體唱讀的聲音,學生不會停頓、沒有抑揚頓挫,更談不上感情了。由此可以看出,老師的讀存在很大的問題,一是沒有針對學生的問題及時整改,二是老師本人可能不知道該如何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所以,朗讀技巧的學習是提高老師個人素質(zhì)的一個重要方面。我們老師要做到這一點,就要多聽著名播音員的播音、名家朗誦等,通過各種渠道提高自身素質(zhì),這樣才能像于老師說的——讀出人物的輪廓、讀出人物的思想感情、讀出人物身份和性格等,讓自己的語文課堂也有“亮點”。
平時我們上公開課,遇到生疏的學生,都害怕學生不配合自己。于老師告訴我們,其實我們的想法是錯誤的,課堂上應該是老師配合學生,幫助學生學習,尤其是那些學習能力差的學生,教師更應該“配合”他們,用耐心與和藹的態(tài)度啟發(fā)點撥他們,真誠地鼓勵他們,這種配合,進一步說就是對學生的愛,對語文教學的熱愛,是“俯首甘為孺子牛”服務于學生的大教育觀。當然,光愛學生還是不夠的,愛要建立在課前“備學生”的基礎上。要考慮學生的認知水平、心理特征、思維特點。教材中哪些地方要講,哪些地方要點撥,哪些知識要補充,哪些方面要拓展,都要細細思考。同樣是背誦、朗讀,學困生達到什么程度?設計的課堂提問難易是否適度?甚至連哪些問題由學困生回答都應該考慮。對全體學生的關注,在備課時就要胸有成竹。
在于永正老師看來,教語文其實很簡單,那就是精講、多讀、多寫,引導學生養(yǎng)成讀寫的習慣。他把四十多年的小學語文教學凝成了一句話:重情趣、重感悟、重積累、重遷移、重習慣,這是于老師一生的經(jīng)驗總結,也是整本書重中之重的地方。融入“五重”的語文課堂,尊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了學生的特長,改變了對“差生”的看法,所以,每一個學生在他的課堂上感受到的是快樂,而且得到了應有的進步和發(fā)展。那么,五重教學的核心點體現(xiàn)在哪里呢?
重情趣是告訴我們,教師的課堂要多一些人文精神,即少些包辦,多些自主,少些限制,多些引導,少些理性,多些情趣。一句話,要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要把學生培養(yǎng)成人。情趣包含兩個方面,一是對學生有情,二是對語文教學有情,上課有情。只有充滿情趣的課堂,才能激勵、喚醒和鼓舞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古人云:“文貴自得,書忌耳傳。”凡是告訴的東西,都比不上自得的好。重感悟的過程,一定要遵循一個規(guī)律,讓學生多讀多想,在讀正確、流利的基礎上品味賞讀、微觀探究,這時候,是最能考察一個老師個人素養(yǎng)的時候了。注重積累,不僅包括學生語言的積累,還有生活的積累和感受。因此,我們要引導學生多讀多背,豐富學生大腦中的“心理詞典”和“詞條”,為學生的理解和情感成長做好鋪墊。而由讀到寫的遷移,則要先從仿寫開始。從小的方面說,根據(jù)課文進行片斷仿寫,如寫一段話,寫人物的外貌,寫一段場景,寫與課文結構相同的一段話,用幾句話把課文的意思概括一下等。從大的方面說,仿寫整篇文章的寫法、表達方式等,這些讀后的遷移訓練,都會為學生的作文打下堅實的基礎。以上四點都要在學生良好習慣的前提下完成,因此我們在平時教學中,要培養(yǎng)學生讀書筆記的習慣、遇到生字查字典的習慣等。要少一些分析和講解,以防學生養(yǎng)成過分依賴教師語言的習慣,從而通過反復的練習和實踐,學會運用語言。
于永正老師在教語文上也有很多小竅門,比如如何幫助學生少寫錯別字,處處留心皆學問、教學相長等。“蹲下來看學生”讓他的課堂充滿了幽默和微笑,他用自身扎實的語文基本功底,在聽、說、讀、寫、書等方面為學生做出了典范。他的課,堂堂有亮點,節(jié)節(jié)有光彩,或朗讀、或?qū)搿⒒蜿P鍵詞句的解析、或指導學生的書寫,都能贏得學生的佩服、尊敬與愛戴。在他的引領下,學生在閱讀中鍛煉了寫的能力、讀出了人物的身份、性格、年齡和思想感情,讀寫結合真正落到了實處。
“好文章是做出來的,不是寫出來的。”于永正老師的這句話,不但是他作文教學的總結,也是他語文教育思想的精髓。他的作文課,隨閱讀教學之風悄然潛入孩子們的習作,又從生活的源頭活水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既有“潤物細無聲”的細膩,又有“絕知此事要躬行”的厚重。讀此書,你會大徹大悟,好課堂、好語文老師,必須遵循語文教學的“規(guī)律”,像于永正老師那樣躬身實踐,那么,你的課堂也會更加鮮活、更具有感性。
我怎樣教語文的初中讀后感4
早就聽說過于永正老師的大名,只是還沒有讀過他寫的書。初拿到他的《我怎樣教語文》這本書,我就被封面上的照片所吸引,他笑容可掬,雖已滿頭華發(fā),但身上散發(fā)出陽光、親切的氣息,那是洗盡鉛華后的泰然自若。
他的文字如淙淙流淌的小溪,平和清麗,時有山泉相和,時不時在心靈之中激起幾朵浪花,讓我不得不停下來反省自己。我雖在教學生涯中走到第九個年頭,上過無數(shù)節(jié)語文課。但對于怎樣教語文,仍是出于懵懂無知的狀態(tài)。讀于永正老師的文字,讓我感到慚愧的同時,也吸納著豐富的營養(yǎng)。
這本書分為四個章節(jié),分別是:語文教育,應該為學生留下什么;教語文,其實很簡單;語文課堂教學的“亮點”在哪里;關于作文教學。
那么,語文教育應該為學生留下什么呢?一個個方塊字?詞語?課文?故事?于老師認為,語文教育不能只盯著“語文”,還要盯著“人”。語文具有人文性,教師本身也具有人文性,把人文性最大限度的發(fā)揮出來。激發(fā)學生讀書的興趣,點燃心中的夢想,使學生有美好的憧憬和追求。
歸根結底,小學語文根植于聽說讀寫和良好的習慣,這些是語文教學中的`“常”,“讀”和“寫”更是“常”中之“常”。讀不僅僅是讀課文,還要讀大量的優(yōu)質(zhì)的課外書。朗讀是小學語文的法寶,于老師一再強調(diào)讀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老師備課時要讀,課堂上要引導學生讀,由讀流暢到讀出感情再到有自己的感悟。于老師列舉了很多課堂上的例子,無論是學生詢問關于詞語的意思,還是句子的意思,于老師都會拿出他的法寶,引導學生讀,結合上下文去讀,一遍不行,兩遍……只到學生理解為止。這就是于老師的高明之處,他不慌不忙,不著急給學生說出答案,而是引導和等待。從不同的角度引導啟發(fā)學生讀一讀,再讀一讀,自然而然的便理解了。還真應了那句“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結合我的課堂,引領學生讀的少,讀的不到位,上課時太著急,沉不住氣,引導時沒有方法,唯恐學生不明白,講解的難免會多一些,拓寬學生思維的時間就會少一些。這樣看來,真是做了不少無用功。
于老師提出了五重教學,即重情趣,重感悟,重積累,重遷移,重習慣。重情趣即是以情感人,理在其中,少理性,多情趣;重感悟即是老師留給學生自己讀書、領會的權利;重積累不僅指語言的積累,還包括生活的積累和感受。正如語文教育家張慶先生所言:“學理如筑塔,學文如聚沙。”“學語文好比在天上布云,云布得越厚,雨下得越大;又好比在口袋里攢錢,錢攢多了,就不愁花不出去。”重遷移即運用,即是孔子提出的“學而時習之”,知識要學以致用,才是活的。讀和寫的遷移至關重要。重習慣包括學習習慣和運用語言的習慣。學習習慣也即是養(yǎng)成邊讀邊思,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這些習慣的養(yǎng)成將使孩子受益終生。
其中的微笑教學、幽默、示范無不體現(xiàn)出于老師的教育機智和教育智慧。這些都是我在今后要注意和不斷修煉、改進的地方。
于老師認為語文教學的亮點在朗讀上,教師的朗讀和學生的朗讀都可能成為教學中的亮點。并引用張?zhí)锶粝壬脑挘骸罢Z文教學,第一是讀,第二是讀,第三還是讀。”一節(jié)課,師生所能讀得入情入境,這節(jié)課一定是充滿生機、充滿靈性、充滿情趣的語文課堂。
于老師還談了導入的藝術、解詞的藝術、低年級造句訓練的藝術、閱讀教學中寫的訓練藝術等,于老師結合自己課堂上的事例,似是在侃侃而談,一個個小小的事例中蘊含著于老師大大的智慧,于老師不僅愛動腦,而且愛動口。
說到于老師的動口,基本上都是“夸口”,逮著學生的優(yōu)點使勁夸,小題大作的夸,夸的學生樂滋滋,信心滿滿。
在作文教學中,于老師就大量運用他的夸功,對作文寫的好的學生夸,對作文中有幾個詞語、幾句話寫的出彩的學生夸,對于上一次寫一句話,這一次寫兩句話的學生更是狠狠的夸。“良言一句三冬暖”,喜歡被人夸獎是人的天性,小孩子更是如此,于老師正是抓住了這一點,夸的學生勁頭十足。
于老師除了夸學生,更重要的是他自己付出的行動。他認為小學生之所以在作文中說假話,是教科書和老師的要求不當造成的。比如題目中動不動出現(xiàn)“有意義”“難忘”“有趣”等字眼,讓學生無從下手,只好胡編亂造。他親自示范,寫下水文成了他引導學生寫作文的法寶,從身邊的一草一木,風土人情寫起。從他兩次抱花讓學生觀察,把妻子買的禮物拿到課堂上讓學生觀察……我分明看到了一個對教學愛到如癡如醉,童真可愛、憨態(tài)可掬的師者形象。他有些匠人的精神,大師的風范。
讀完這本書,如瓊漿在喉,甘甜爽口,久久回味。感覺于老師就在我們身邊,那樣親切、慈愛的召喚著愛的回歸,讓我們看到語文就在我們的手邊、腳邊、在我們的語言中,在我們的筆尖下輕輕流淌著。召喚我們用一顆柔軟的心感受,用愛心滋養(yǎng),用耐心守候,靜待花開!
我怎樣教語文的初中讀后感5
《于永正:我怎樣教語文》這本書,從家里拿到學校,再從學校拿到家里,只要有點空閑,便認真讀上幾頁。于永正老師倡導“教語文,其實很簡單”,但我們都知道所謂“大道至簡”,只有真正掌握了語文教學的規(guī)律,才能達到“簡簡單單教語文”的境界。于老師的書風格亦是如此,平實的文字娓娓道來,所說的道理卻切中要害,引人深思。猶如一位經(jīng)驗豐富的老者,將自己的人生經(jīng)驗向晚輩逐條敘說,希望能給后者以真切的幫助。
印象最深的是這句話——我不斷告誡自己:不要忘記自己曾經(jīng)是孩子。一想到孩提時的我,我對學生就會多一份尊重、理解和寬容。我會對學生交出這樣一張“名片”——“名片”的正面寫著兩個大字:微笑;下面書寫著三個關鍵詞:尊重、理解、寬容。“名片”的反面寫著兩個大字:負責;下面也書寫了三個關鍵詞:嚴格、頂真、耐心。微笑真的是這個世界上最好的名片,何況是對于這6、7歲的孩子。但是我覺得這方面我做的真的不夠,班里孩子也多,特別是講課時,我總是急于想把自己備好的課都教給孩子們,孩子小有時會坐不住,我就有點急躁,總忘記微笑這件事,但吵的效果又是比較差的,形成了惡性循環(huán)。每每下課,我總后悔自己怎么又忘記了微笑,下定決心下次務必換種溝通方式。
我要記住的第二句話:失敗是成功之母。”的說法,對于孩子來說并不適用。對于孩子來說,更恰當?shù)恼f法是“成功是成功之母。”是成功給了孩子動力,是成功激發(fā)并維系著孩子持續(xù)不斷的學習興趣。對于孩子來說,成功來自哪里?很大一部分來自老師,來自老師的激勵。所以,夸獎孩子、激勵孩子,這是老師應有的善舉。
于老師給這樣一個語感不好的孩子的家長開出的“藥方”:從今天開始,您的孩子必須完成一項家庭作業(yè)——讀課外書。您要為孩子多買點好書,例如國內(nèi)外著名童話,專為青少年改寫的古典名著,等等。總之要有一定情節(jié)的,這樣能引起孩子的讀書興趣。要出聲讀,不是默讀。每天堅持讀半小時。累了,聲音可以輕一點。什么時候發(fā)現(xiàn)您的孩子讀書很流暢了——特別是讀從來沒有讀過的文章——這就告訴您,他的語文水平上來了。開始,沒有興趣以前,可以強制他讀,時間可以短一點,比如說十分鐘、二十分鐘。是啊,不能只教一本語文書,課外書是很重要的教學資源。靠讀書長大的孩子,生命有根!有“根”的孩子才有后勁,更不怕考試。
繪本是一種用比較直觀的圖畫和簡單的文字講述故事的書,喜歡故事是孩子的天性,因此利用繪本很容易激發(fā)孩子的閱讀興趣。我選擇了很多適合他們現(xiàn)在閱讀的繪本,每人一本繪本,每人一張讀書清單,讀過的繪本讓家長在讀書清單上面簽字,每月匯總一次,評選出本月的閱讀之星。現(xiàn)在孩子們形成了換書習慣,直接自己換書,中午一次下午一次。現(xiàn)在孩子們逐漸養(yǎng)成閱讀的習慣,識字量明顯變多,學習語文的興趣更濃。
我怎樣教語文的初中讀后感6
終于用了差不多兩周時間把于永正的《我是怎樣教語文》這本書看完,相信讀過這本書的同仁都知道這本書真是語文教師的良師,它和那些國外大教育學家的著作不一樣:于老師文中提到的語文教學的觀點很平實,很接地氣。它沒有高深的理論,有的只是平實的例子,有效的方法。
其中有關朗讀和錯別字的論述給就讓我受益匪淺,因為這兩個問題困擾我已經(jīng)很久了。今年帶的這屆學生著實令人頭疼:已經(jīng)是四年級的孩子了,卻不能正確流利的讀好一篇課文;答起題,寫起作文錯別字連篇。
語文的本質(zhì),說到底是讀和寫。讀既包括默默地閱讀,也包括大聲地朗讀。于老師說,語文教學的“保底工程”,就是每個學生都能準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連學過的課文都讀不流暢的學生,語文水平百分之百的低下,究其原因:因為他的語感不好。文中于老師舉了一個例子:一個男生剛轉(zhuǎn)到于老師班時,語文水平很差,一個長句子他要分三次才能讀完。后來,于老師給他布置了一項家庭作業(yè)——每天讀課外書,要大聲讀,每天堅持半個小時。不到一年,大見成效。
聯(lián)系到班級學生的朗讀情況:每次提問學生讀課文,不是加字、減字,就是讀錯字。如果不看他讀的內(nèi)容,單聽他朗讀你根本不知道他讀的內(nèi)容的到底是什么。我還發(fā)現(xiàn)這些不會讀書的孩子都是背書困難戶。即使會背了,也是結結巴巴漏字添字。他們并沒有理解意思,只是在背一些文字的累積。我一直認為是因為孩子識字量不足,看書太少,所以不斷強調(diào)多認字,多看書,結果還是收效甚微。真是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為什么白紙黑字、清清楚楚,他們作為四年級學生居然把文章讀的支離破碎?現(xiàn)在我才明白:他們是語感不好造成的,要想解決這一問題必須大聲讀書,培養(yǎng)語感。語感強了理解能力也隨之提高,背書速度慢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在字詞方面的教學中很多老師更包括我都奇怪:如果孩子下功夫的話,一個詞一個詞地默寫,錯別字不多,可是一結合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運用字詞時,就會寫出成串的錯別字。好多錯別字往往也是老師們的反復強調(diào)的字詞。于老師認為,主要是由于小學生的字學得多而且快,而實踐太少的緣故。面對這個問題,于老師一方面教育學生看書寫字時要細心;另一方面則采取了別樣的聽寫方法:每節(jié)語文課都利用五六分鐘的時間,讓學生聽寫幾句話,這些句子中含有學生易錯易混淆的字。每次聽寫完了,讓同桌之間互相檢查,允許爭論,實在拿不準的,向書本或老師請教。這樣得出來的正確答案,印象特別深。顯然這種:融詞于語境、互為人師、爭論、探究的方法不失為一種簡易高效的好方法,這在我們教學生甚至教育自己孩子時都能用得上。
古人說:“開卷有益”。勤于閱讀必是對的。他人的智慧,旁人的經(jīng)驗往往能讓我們少走彎路。作為教師多讀教育書籍,從名師身上學教學技巧,武裝自己。讓自己以最快速度成長起來,能夠在工作中游刃有余。更好的詮釋: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也。
我怎樣教語文的初中讀后感7
這段時間在讀于永正老師的《我怎樣教語文》這本書,時至今日,已經(jīng)讀完,在這本書的開篇,于老師所說的"人生要留痕"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看到了他對寫作的執(zhí)著,優(yōu)秀的語文教師一定要懷有"作家夢",就如于老師一樣。用他的話來說"從此,一發(fā)不可收拾。"自己寫教學隨筆,寫教學反思,寫"下水文",指導學生寫作,并且隨時隨地他都能發(fā)現(xiàn)寫作的素材,并且很好的利用,引導學生寫作。他經(jīng)常開玩地說:"寫,讓我變成了一條獵狗,睜大眼睛看世界,張開鼻孔嗅四周,豎起耳朵聽動靜。干什么呀?搜尋生活中的真、善、美!"
我看到他對讀書的執(zhí)著,他教的每一篇課文,在課堂上,除了讓每一個孩子讀好每一篇文章外,還引導學生讀課外書,做讀書摘錄。他自己也大量閱讀,堅持閱讀,讀出人物的年齡,說話的語氣,此時的心情,甚至讀好標點符號。
他留給我的還有他對教育的執(zhí)著。他始終秉持著從"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所以他的課上得很有意思,他的課堂就是孩子們所喜歡的課堂。他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他就是孩子們最喜歡的老師。于老師自己說道:"和孩子共處時間長了自己便成了孩子",五十多年的教學生涯,他把自己教成了一個孩子。他時時告誡自己:不要忘了自己曾經(jīng)是孩子。
能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教育問題,這是教育成功的根本,顯然于老師是成功的,他對教育的種種執(zhí)著都源于一個字"愛":他愛教育事業(yè),愛語文,愛孩子!他給我們留下了的這個大大的"愛"字,時刻激勵著無數(shù)的語文人。
讀于老師的這本《我怎樣教語文》,給我留下了更多的思考,讓我明白了怎樣讓人生留痕。
一、腳踏實地地做
于老師說:"好文章是做出來的,不是寫出來的。"都說實踐出真知,讀于老師的《我怎樣教語文》后有了更深刻的感悟。對于我們的語文教學,我們要腳踏實地做,不得有半點馬虎。面對那幾十個嗷嗷待哺的學生,我們要認真教學,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因為"一日難再晨",她們擁有著人生最美的年華,理應接受實實在在的知識,對于課堂,我們不能有半點虛假,要讓孩子明亮的眼眸里看到真善美。對于備課,不能有經(jīng)驗主義,經(jīng)歷的不同、年齡的不同、知識積累的不同,對相同的文本也會有不同的理解,深層次的理解。
二、簡簡單單地教
看于老師的課堂,簡單到倆字"讀寫",把書讀好,把字寫好,把文章內(nèi)容揉碎了教給學生,學生能深入把握文本內(nèi)容。我們平時總想著自己的課堂上有"亮點",于是大談與文本相關的寫作背景等等,卻忽視了文本本身內(nèi)容。就如北大教授漆永祥所說的,教師就一節(jié)課所講內(nèi)容應該重點突出,將關注點放在文本內(nèi)容上,而不是其他。
于老師所說的簡單教首先應該在朗讀上。葉圣陶先生說:"閱讀教學就得讀。"張?zhí)锶粝壬f:"閱讀教學,第一是讀,第二是讀,第三還是讀。"看來缺少了"讀",對一篇文章的學習就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了。張?zhí)锶粝壬f:"評價一節(jié)課成功與否,首先看全班學生是否把課文讀熟了。"學生讀的情況更多在于老師的指導,很多時候,很多老師都做不到這一點,當然包括我自己。因為迫于教學成績的壓力,過多的研究做題策略,反而忽視了語文最基礎的東西,總是覺得光"讀"怎能出彩?殊不知,"讀"是需要真功夫的,是需要充足時間的,是需要真正"以生為本"的。
于老師說,總之,語文教學的亮點在"語文"里,再說具體一點,是在"字詞句段篇,聽說讀寫書"里。字詞句段篇,聽說讀寫書不正是語文所應該教和學的內(nèi)容嗎?這也是語文教學的"保底工程"呀!所以亮點就是基本保底的部分。
寫到這里不禁反思自己的教學,之前對于一篇文章的開頭總是用過多時間放在背景和作者介紹上,以為這樣可以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文本思想內(nèi)容,仔細想來,這樣難免會嘩眾取寵,容易誤導學生,將他們的注意力遷到文本之外,以后要將更多講解放到文本本身上,更適應學生所需,教學目標也容易實現(xiàn)。
三、堅持不懈地思
于老師說:"我多年養(yǎng)成了一個習慣,就是寫反思。多則長寫,少則短寫,不可不寫。"反思的過程是又一次對自己教學的梳理,是對自己課堂得失的總結,是對自己專業(yè)化成長的提升。但是我們在上完課后,很多時候有思沒寫,或者是上過不思。希望以后自己也能用筆記錄下思考,在思考中進步。
輕輕合上這本書,于老師的話又在耳邊回蕩"人生留痕"。也希望自己踏踏實實做事,認認真真做人,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能有更大的收獲,讓自己的人生不留遺憾!
我怎樣教語文的初中讀后感8
這學期,學校給我們語文老師配備了《于永正:我怎樣教語文》,這不同于以前讀的其他書,讀下來,對于語文教學的觀點,很有感觸:
(一)寫好字
識字與寫字是小學生學習語文的基礎,打好這個基礎,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至關重要。于老師抓住這個基礎,扎扎實實地教小學生識字和寫字。在我們學校,這一點是非常重視的。每天都有三十分鐘的寫字課,但是,在我的寫字課中,還是不夠嚴謹。只是寫出了字,沒有教出恒心與堅毅的品質(zhì)。郭沫若說:“培養(yǎng)中小學生寫好字,不一定要人人成為書法家,總要把字寫得合乎規(guī)格,比較端正、干凈,容易認。這樣養(yǎng)成習慣有好處,能夠使人細心,容易集中意志,善于體貼人。草草了事,粗枝大葉,獨斷專行是容易誤事的。練習寫字可以逐漸免除這些毛病”。是呀,練字不單單是把字寫好,更能培養(yǎng)一個人好的品質(zhì)。寫字和育人是密不可分的。
于老師在書中舉到了教孩寫字的例子,反思對比我自己的寫字教學,我覺得我自己沒有像于老師教學生那樣細致。一堂課中的寫字指導之后,對于學生寫字本上寫得不好的字都有點出來,都要讓孩子達到規(guī)范寫字。
(二)讀好書
于老師非常重視朗讀,他說:“一切講解在朗讀面前都是蒼白無力的”。在朗讀教學中,于老師是這樣做的,拿到一篇課文先備朗讀,散文要讀出意境,詩歌要讀出韻味,童話要讀出情趣,說明文要讀得明白,課文中的對話要讀誰像誰,教朗讀的規(guī)律是什么?是“跟我讀”是讓學生聽老師讀,跟老師讀。老師讀不好,反復聽別人的錄音也可以。特別低年級,老師必須領讀。要讓學生從朗讀中愛上語文,讓學生因為朗讀有了悟性,有較好的語感。以前全班齊讀課文,總是有氣無力的讀,而且拉著長音。現(xiàn)在每學一課,我會領著學生讀,讓學生跟著電腦上配備的錄音讀,反復的讀,既讀出了美感,又讀懂了課文。學生能讀得入情入理,課堂則會充滿情趣和靈性。
我發(fā)現(xiàn):自己離一名好老師還有好遠的路要走,在今后也要做一個愛讀書的老師。
我怎樣教語文的初中讀后感9
陽光灑在身上,在這個漫長的冬日,我翻開了葉圣陶、夏丏尊兩位先生的《我怎樣教語文》,我應該怎樣教語文?帶著疑問,細細品讀……
還未品讀,封面上的文字“深入淺出的大師經(jīng)典,歷久彌新的語文教學實用心法”就已讓我非常期待。《我怎樣教語文》這本書精編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和夏丏尊多年教授語文的心得,從教學指導、閱讀方法、寫作教學和寫作提升四個方面,系統(tǒng)展示了教育大師的語文教學方法和技巧,解答了語文教學實踐中的根本問題。比如,語文教學應該有怎樣的理念、閱讀是什么、怎樣閱讀、寫作是什么、怎樣寫作等。教學案例豐富詳實,為我們一線教師提供了精辟而實用的指導。
書中的教學實例雖然大多取材于三四十年代的語文教學內(nèi)容,但所講的有關教學理念具有很強的前瞻性。書中沒有艱澀難懂的文字,大多是像拉家常的一樣話語,可讀了卻讓人有一種醍醐灌頂?shù)母杏X,許多不曾明白的或者困惑的問題突然之間在此找到了答案。大師的語言,三言兩語便能切中肯綮,便可指點迷津。
葉老在文中強調(diào),“學習國文該認定兩個目標:培養(yǎng)閱讀能力,培養(yǎng)寫作能力”。作為教師的我們,深刻的感覺到現(xiàn)在學生缺乏的就是閱讀能力。多多閱讀,多多寫作。在語文教學實踐中,多鼓勵學生閱讀各類書籍,讓學生隨時動筆,課后的小練筆,寫日記,寫信,寫筆記,寫自己種種想要寫的。葉老在文中說到“在課堂里教語文,最終目的在達到‘不需要教’,使學生養(yǎng)成這樣一種能力,不待老師教,自己能閱讀”,我就想著在課堂上要多指導學生自主學習,通過引導和啟發(fā)讓學生掌握學習的方法和技能。
《我怎樣教語文》第一章第一篇是“認真學習語文”。葉老對語文怎樣教,如何學這些非常現(xiàn)實的問題,在鞭辟入里的教育經(jīng)典論述中對此做出了本真、樸素但最根本的明確闡述。這一篇文章共有5個小標題。分別是:學習語文很重要、對學習語文要有正確的認識、學習語文不能要求速成、學習語文要練基本功、認真不認真,是學得好不好的關鍵。所講內(nèi)容其實就是學習認知、學習要求和學習態(tài)度三個方面。告訴我們,語文學習就是兩個方面:閱讀和寫作,前者是吸收,是進,從外到內(nèi),后者是表達,是出,從內(nèi)到外。無論做什么工作都是經(jīng)常需要吸收和表達兩件事。
“學習語文目的在于運用,就要養(yǎng)成運用語文的好習慣。”“習慣是從實踐里養(yǎng)成的,知道一點做一點,知道幾點做幾點,積累起來,各方面都養(yǎng)成習慣,而且全是好習慣,就差不多了。”“一定要把知識跟實踐結合起來,實踐越多就知道得越真切,知道得越真切就越能起指導實踐的作用。”
學習語文要練的基本功有四:識字寫字、用字用詞、辨析句子、文章結構。所有的要求是“正確”,字要念得正確、寫得正確熟練、用詞用得正確貼切、句子與句子之間的關系要合理正確、文章思路要清晰。還強調(diào):“要多讀,才能廣泛地吸取。要多寫,越寫越熟,熟極了才能從心所欲。多寫,還要多改。”
學習語文要樹立正確的態(tài)度:認真。“認真”是我們?nèi)魏螘r候,做任何事情都需要的一種態(tài)度。我們經(jīng)常說:只要你認真了,再差都會有進步。這里的“認真”,是真的認識到踏實學習的重要,是真的做到從學習的每一個細節(jié)入手,是真的養(yǎng)成了積累的一點一滴知識的良好習慣……認真朗讀,認真聽課,認真書寫,認真寫作,認真說話,認真積累……所有的“認真”加在一起,就是美好的語文人生,溫暖的學習人生。
葉圣陶、夏丏尊兩位大師的這些語言淺近,語氣溫和,娓娓道來的深刻見解和真知灼見,對我的語文教學有極大的啟發(fā)作用。
【我怎樣教語文的初中讀后感(精選9篇)】相關文章:
人教初中語文文學常識03-06
怎樣教自己的孩子把作文寫好02-08
語文課文《我不能失信》的教后記范例12-17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讀后感初中06-11
教科版語文《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教學設計12-29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初中讀后感1500字(精選5篇)06-16
初中讀后感鋼鐵是怎樣煉成的6篇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