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傅雷家書》有感:先做人,后成“家”
讀完一本書以后,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獲的東西寫一篇讀后感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讀《傅雷家書》有感:先做人,后成“家”,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讀《傅雷家書》有感:先做人,后成“家”1
前段時間兒子要求買了《傅雷家書》,為了引導他從中懂得更多的道理,我也細細看了一遍。
在《傅雷家書》中,我看到了一位父親對孩子的淳淳教誨,字里行間,流露出傅雷對傅聰強烈的父愛,這種愛使人震撼。這本書主要是傅雷在書信中告訴孩子如何做人,如何搞藝術,以及如何對待生活等問題。他教兒子要做一個謙虛謹慎的人,做一個“德藝兼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在生活上,傅雷也對兒子積極的引導。家書中大到事業人生藝術,小到吃飯花錢,事無巨細,無不關懷備至。而且他敢于剖析自己,在子女面前承認錯誤,從自身的經歷中給出經驗和教訓,他無疑是兒子的良師益友。
每個做父母的都很愛自己的孩子,而傅雷的愛,尤為深遠。傅雷通過自己的兒女來延續自己的生命,讓兒女學會對社會、對祖國、對世界負起責任來。在傅雷的文字之中,他高度負責的精神可見一斑。傅聰在異國漂流的生活中,他從父親的書信里得到了無盡的精神養料,好像父母仍在身邊,給他力量,突破沖重重的阻力,踏上一條完美的成長道路。
《傅雷家書》都是紙上的家常話。有人認為書信是最為真切、自然和誠實的文字,他無拘無束,思想到哪里,文字就到哪里,正因為這樣,《傅雷家書》如山間清泉,如藍天上的白云,如飄飛的雪花,如無瑕美玉,感情是那樣的純真和摯樸。許許多多的人生道理在日常生活中就明白了,這也是對“言傳身教”的另一種詮釋吧。
讀《傅雷家書》有感:先做人,后成“家”2
《傅雷家書》自一九八一年面世以來,便是一部膾炙人口的書籍,至今已三十五年,依然暢銷不衰。這本家書系傅雷夫婦與長子傅聰間精神接觸和思想交流的實錄,向我們展現了傅雷與其家人的情感世界。
《傅雷家書》此書以時間為序編著,家書也以時間命名。書中的“一九五四年,一月十八日晚——十九日晚”這封家書與我有共鳴之處。父親傅雷因自己曾經對兒子傅聰的過分嚴厲而與兒子發生激烈矛盾,繼而后悔,逐漸展現父愛柔和的一面。
我也有過這樣的經歷。一次,我正在做作業,心思卻神游天外,低級錯誤接連不斷。爸爸走了過來,不帶一絲笑容。他站在我的身旁,目光如炬,似乎要把我肢解。我深感頭皮發麻,渾身不自在。爸爸拿起我的作業,眉頭微皺,手指著我作業上面一個一個的錯誤,大聲說:“你在干什么?數學公式背()混淆,一步錯,步步錯;計算也出錯;字也寫得亂七八糟,態度不端正,心思不專注于學習,你還指望學習有進步?”爸爸的話,一字一句砸在我的心上。老實說,爸爸的話沒錯,我的確有好多錯誤應該改。但是,憤怒的情緒讓我失去了理智,我“嗖”的一聲站起來,和爸爸大吵了一頓。接著,我眼含淚水,狠狠一拉門,門砸在門框上發出“咚”的巨響,我沖出門去。后來媽媽告訴我,爸爸就愣在那里,就看著我沖出去……
如今,回想起來,愛在目光最深處,掩藏在激動的情緒與嚴格要求背后的,是爸爸內心深處更加深沉的愛啊……作者:20xx級11班:李聞天
讀《傅雷家書》有感:先做人,后成“家”3
傅雷是我國著名文學翻譯家、文藝評論家,他是一個博學,睿智,正直的學者,極富個性。母親朱梅馥是一個具有東方文化素養,又經西方文化洗禮,既溫厚善良,又端莊賢淑的東方女性。
父親傅雷對當今中外的文學、音樂、繪畫、涉獵廣泛,研究精深,個人的文化修養極高。而他培養的對象又是從小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終于成長為國際大師的兒子傅聰。他深刻懂得,藝術即使是像鋼琴演奏也需要嚴格的技術因素,但絕不是“手藝”,而是全身心、全人格的體現。他教育兒子說:“我始終認為弄學問也好,弄藝術也好,頂要緊的是“人”,要把一個“人”’盡量發展,沒成為藝術家之前,先要學做人,否則,那種某某家無論如何高明,也不會對人類有多大的貢獻。一個純粹投身藝術的人,他除了藝術和個人的人格,已別無所求。
讀了《傅雷家書》之后,真為傅雷先生對人生的如此認真和對子女的如此關愛而感動萬分。家書中大到事業人生藝術,小到吃飯穿衣花錢,事無巨細,無不關懷備至。為人父母的可以從中學習到教育子女的方法,學藝術的特別是學鋼琴的可以從中學習提高技藝的方法,對解放初期至文革這段歷史感興趣的朋友也能從傅雷這位當事人的描述中得到一些了解,而此書中對我印象最深的是加強個人修養。從家信的話語中看出傅雷是一位對自己要求極嚴格的人,有些方面甚至有些刻薄自己的味道,傅雷讓兒子立下的三個原則:不說對不起祖國的話、不做對不起祖國的事、不入他國籍。愛子教子的精神令人感動。
讀《傅雷家書》有感:先做人,后成“家”4
《傅雷家書》不僅是文學中的寶典,更是家庭中日常的表現。每一封信中無時無刻不書寫著傅雷對于兒子的關懷和教育,其中傅雷對兒子讀書求學的教育非常的顯著。
傅雷非常重視對傅聰進行傳統文化的熏陶,經常在書信中對中國古典詩詞進行透徹精辟的分析,由此來培養傅聰感受力,傅雷深厚的知識儲備,對東西方文化差異的精準把握以及對藝術的理解,都為負沖的發展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傅雷希望兒子可以認識到禮儀習慣的重要性,并教育傅聰要從小事做起,在行為、態度、處事方面,吸取別人的長處,養成良好的習慣,加快學習的步伐。傅聰通過書信來鼓勵兒子,并非只是一味的去責備,而是引導付聰在生活中尋找與感悟,去尋找創作的靈感,他還從寫作的方面去啟發兒子,從寫作中感悟是大量的積累,最后是自己的知識得到升華。傅雷知道兒子將藝術看得比生命更加重要,不斷的去學習,但他也同樣知道學習不可操之過急,一直處于學習中會使精神超負荷運作的,所以有時傅雷也會找很多休閑的話題,這樣可以使傅聰在精神飽滿的狀態下更有效的去學習,傅雷在傅聰的學習道路上為他指明道路,他不僅是一位好父親,更是一位好老師。
讀《傅雷家書》有感:先做人,后成“家”5
我酷愛讀書,不管是小說、散文還是隨筆,我都能讀得津津有味。甚至是冗長的詩歌,我也能欣賞一二。可我唯獨不喜歡讀書信,可能是因為偏見,我認為它實在是瑣碎。
這兩年聽過無數人推薦我讀《傅雷家書》,我亦是一一敷衍過去。現在必須得讀了,我才滿不情愿地買了一本。可讀完后,我卻被一股暖流所包裹,如在寒冷的冬天飲下一杯熱水,心中之暖久久不退。這時我才知道當時的偏見有多嚴重。
傅雷是翻譯家,我曾在圖書館看過他譯的《約翰克里斯多夫》,在印象里他是個嚴肅的人,但通過這本書讓我知道了他的另一面,作為父親的對于子女的愛的一面。他教導孩子要熱愛中華文明,要以作國家之棟梁為己任,報效祖國,努力奮斗。這些書信中的話語和期望,在出版之后,就不僅僅是對傅雷子女的期望,更是對現在的青少年的期望。
《傅雷家書》可以說不僅僅是“充滿著父愛的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的教子篇”,是“最好的藝術學徒修養讀物”,更有助于我們了解那時的歷史。透過《傅雷家書》,我們可以看到那個時代的記憶鮮活地呈現在我們眼前。它好似一扇打開的窗,讓窗后原本朦朧的景象清晰起來。
不僅如此,在《傅雷家書》中的一封封書信中,我們更可以領悟到很多的人生哲理、處世之道。傅雷本人向來以剛硬不屈出名,他為人坦蕩,稟性剛毅,并具有堅強的意志。而我們,也應該學習他的這種精神。
讀《傅雷家書》有感:先做人,后成“家”6
《傅雷家書》是本值得當下父母細看和咀嚼的好書。傅雷給兒子寫的信有多重作用:
一、討論藝術;
二、激發青年人的感想;
三、訓練傅聰的文筆和思想;
四、做一面忠實的‘鏡子’。
在兒子傅聰留學海外的過程中,先后寫了近百封家書,教導他立身行事、愛國成才,要以中華文明為準,報效祖國。整本家書可以說是中華民族優秀道德的最好闡釋,也融入在對兒子的尊尊教誨中。
小作者的這篇文章,就是寫于自己看過《傅雷家書》之后,小作者一方面為我們呈現了這本書的基本內容,讓我們每一個人對于這本書都有一個基本的了解和認識,小作者主要是從文章的主人公出發,為我們呈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可見小作者在閱讀這本書時候也是十分用心的,值得肯定!
《傅雷家書》不僅僅是家書,更是傅雷和孩子們之間濃濃的親情,讀了這本家書明白了作為當下無憂孩子的我們,不能對父母有過多的依賴性,父母過分的溺愛往往變成了孩子們任性的理由。要像傅雷那樣和孩子積極溝通,及時發現解決問題,父母應做孩子的良師益友,我們要做父母的驕傲航帆。通過父母的引導,我們立志成為對祖國有用的人。我也要向傅雷的孩子們學習,不要做溫室弱不經風的花朵,堅強成為大自然中狂風暴雨后仍然屹立的樹木。
讀《傅雷家書》有感:先做人,后成“家”7
傅雷先生,一個知識淵博的人,一個教子有方的人,雖然他與兒子相隔甚遠,但是他卻不忘記勸告兒子,告誡兒子,勉勵兒子,用自己的經歷來教育兒子,說的話也是句句在理。
父親的信中沒有寵溺的意味,只要對兒子的嚴格,時不時透露著一絲關心,但更多的是“心靈雞湯”,他告訴兒子要堅強,要細心,要努力,要樂觀,總是會對自己的兒子講很多道理,就是讓兒子不要輕言放棄任何事情。然而這一切都體現了一個父親對兒子的關心與關懷,以及作為一個有學問的人對孩子的教育。
在生活中,我們都有一個嚴格的父親,他雖然沒有母親那般溫柔,但卻給我們永恒的記憶,給我們知識與“力量,”讓我們勇敢地面對生活當中的種種不快,堅強地生活下去,永不放棄,他就像一座大山,高傲不羈,是我們堅硬的后盾,在背后默默的支持著我們,我們應該感謝自己的父親。而且,在人生中,我們總會遇到各種磨難與挫折,但是,我們絕不能畏懼他們,而是要勇敢的面對它們,縱使它們有多么厲害,只要我們堅持不懈地去應對,相信我們一定會成功的。所以,我們要堅強的面對生活,面對自己,從而超越自己,跟那個懦弱的自己說再見。
人生的路蜿蜒曲折,努力走下去,奇跡必將出現。
讀《傅雷家書》有感:先做人,后成“家”8
這個寒假,在老師的推薦下,我進行了《傅雷家書》的閱讀,在閱讀過程中,我有不少的收獲。
《傅雷家書》是自1954年至1966年期間,翻譯家傅雷寫給兒子傅聰與傅敏的186封書信集和一些音樂筆記,這當中涉獵甚廣:有貝多芬,肖邦優美的旋律,有羅曼羅蘭,巴爾扎克不朽的詩篇,有丹納,羅素閃光的哲理,有李白的放蕩不羈,蘇軾的恣肆意象,孔子,王國維精辟的思想,巴黎羅浮宮閃亮的光芒,中國漢代石刻的優美線條。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傅雷人格的光輝,高尚的情操,純正的思想和真摯的感情。
傅雷對兒子的教育,通過這些家書表現的淋漓盡致,對兒子寄予的期待也溢于言表,這一切都體現了一點:傅雷深重的父愛。
在讀《傅雷家書》之前,我有一些不理解父愛。小時候,我覺得父親對我很冷淡,假使我和他一起走在路上我跌倒了,無論怎么哭,父親都像沒有聽見似的,只是冷冷地丟下一句:“自己起來。”然后繼續走自己的路,那時我甚至一度認為父親不喜歡我,想著想著就會哭的更大聲,父親卻好像沒有我這個孩子似的,不予理會,直到我慢慢長大,漸漸地明白了父親每天的不容易,也明白了父親對我的那份無私,無邊的父愛。父親從不會像母親那樣用言語去熱烈的表達對我們的愛,而是用行動來表現他對我那如山般厚重的愛。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這一封封小小的家書里都蘊含著滿滿的人生智慧與傅雷對兒子那份無私無言無聲,卻又響徹天際的父愛。
讀《傅雷家書》有感:先做人,后成“家”9
在三年級的時候,我就學過《雪兒》這篇課文,雪兒是一只信鴿,信鴿要飛越千山萬水的。最近,我看了一部電影叫《戰鴿總動員》,我們的戰鴿也是一樣。
這部電影主要講了:有一只小鴿子叫小威,它從小就想當皇家戰鴿的一員。它報名參加了新兵隊,有一天,司令官告訴新兵隊的成員:“有一封很重要的信件要送出去,戰鴿人不夠,只能讓新兵隊上。”他們經過重重難關終于得到了信件,在回去的路上,遭到獵鷹的襲擊,信件落到了獵鷹的手上,獵鷹的'指揮所有重兵把守,只有一只小鳥那么大的口子可以突圍,在新兵隊里,小威的個頭最小,它自告奮勇要求去完成這次艱巨的任務,最后終于成功了。
看了這部電影,我的體會是: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要團結,要勇敢,要有志氣。雖然我們年齡還小,但是我們要像小威一樣,年紀雖小,但能壯志凌云,有遠大的目標,孜孜以求,一步一個腳印地朝著目標努力,最后一定能成功。這使我想到了海倫?凱勒,她雖然小時候由于疾病變成了聾啞人和盲人,但她身殘志不殘,一件件事都靠持之以恒的意志力堅持著去做,最后編成了好多廣為傳播的書。我覺得,我們就需要有小威和海倫一樣的精神,從小樹立遠大的目標,無論在什么樣的環境下,都要努力拼搏,不放棄,才能實現理想,成就大事。
讀《傅雷家書》有感:先做人,后成“家”10
父愛如山,母親如水。雖然紙短情長,但卻奔赴千里,終于見字如見面。很多年前就讀過傅譯的《約翰克里斯多夫》,在書店里也見過各種版本的傅雷家書,也曾耳聞傅雷家書入選教科書,與曾國藩家書地位相當等,但軍規愚見,一直不看好書信體的“作業”,以為這種作品未免難成系統,又不免陳詞濫調,絮叨瑣碎。然而,最近一個多月,軍規利用午休前晚飯后的時間,在公司陸續讀完這本傳世家書,不時或掩卷深思,或喟然長嘆。其中鮮活之形象,謙虛之人格,無私之父愛,細膩之筆觸,深刻之見解,讓此書不負其盛名,為人父者當讀之,為人子者更當讀之。
家書內容在此不再贅述,讀者讀完自有道不清的感悟。軍規只說本書最后附的傅雷朱梅馥遺書,傅雷在遺書中詳細列出家中重要資產歸屬,委托妻弟代為處理,如補繳房租,遣散保姆費,甚至他們夫妻的火葬費!在遺書中,傅雷違心地稱兒子傅聰為“人民的叛徒”,與整本家書中其部分,傅雷與子信中提到如何以傅聰為其驕傲,又鼓勵他在藝術上繼續進行,知感恩培養高尚的人格等——態度迥異!遺書中這最后幾句是傅雷先生在如何極端殘酷環境的環境下的無可奈何之語,正如朋評論家家所說,傅雷先生的死不是絕望之死,而是有尊嚴的死。傅雷的家書,會像一盞明燈,照亮一代又一代堅強、正義和值得尊敬的父輩與子輩們。
讀《傅雷家書》有感:先做人,后成“家”11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無論是什么時候,家書總是無比貴重的,它凝聚著父母對子女的關心,而《傅雷家書》也是由此。
《傳雷家書》這本書由傅雷寫給兒子的書信構成的,它摘取了傅雷先生1954年至1966年的186封書信,表達了對國家的愛與對兒子的期望,他教育兒子要做一個謙虛謹慎的人,做一個德才兼備的藝術家。
這本書使我受益匪淺的是傅雷對兒子的鼓勵:“人一輩子都在高潮一低潮中浮沉,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是啊,人的生命就如那河流一般,時而曲折彎延,又時而筆直向前。時而飛速而落,又時而平靜無波瀾。面對這一切的一切,如果我們不堅韌,那么生活就如一潭死水,毫無波瀾。
其實,在生活中,我們也會像傅聰一樣,遇到不好的事,不稱心的事,比如在考試中,排名一落千丈,又比如在發言中的一個失誤,使你與成功擦肩而過,這時,如果你站起來了,你便會發現;其實成功離我如此之近,但如果你懦弱了,放棄了,那么生活會讓你明白,你正離自己的理想越來越遠。
良藥苦口利于病,挫折,正是一劑苦口的良藥,但是,你必須服下它,才會利于病,否則,就是再好的藥劑,也無法讓發揮作用。
人的一輩子都在高潮,低朝中浮沉,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會如死水一般。這句話無時無刻都在告訴我,不要因為一時的生敗而放棄最大的故勵,生活本就是這樣,起伏不定,讓你我更加輝煌。
讀《傅雷家書》有感:先做人,后成“家”12
“若是澄心凈耳聽,萬籟俱靜也是韻。”一沓沓書信帶著牽掛與希望遠飄洋外,將思念娓娓道來。身處異國他鄉,傅聰對父親的教誨,對母親的掛念也是格外的感激,那時的他已從少年走向青年,何嘗不知道父母的愛之深切呢?
手捧一封書信,他仿佛看到了父親寫信的樣子。頭發恍白,長時間因寫文章而身體虛弱,但一拿起筆和信紙,他就精神抖擻,仿佛煥發了光彩。剛勁有力的筆跡為他所熟悉,他不禁潸然淚下,淚水暈染了字跡。
信中,父親常以商量的口吻來向他指正音樂上的不足,告訴他接人待物的方法,教導他做人的道理。詞藻并非華麗,都是面對面的家常話,可他深知這些話猶如明燈一樣,為他點亮了前途之光。
而母親的文筆確實更加細膩柔和,字里行間中將對兒子的愛流露出來,如清泉一般沁人心脾。是溫柔的語句讓他回憶起兒時的溫暖,是深刻的教導讓他終生受益。愛,有時并不是溢于言表,卻如同一個無形的盾牌,堅守著內心。
一封家書,串通了異鄉兩國的心,連接了濃濃的親情。家書內容多以諄諄教導為主,教導孩子以做人為主,以做藝術家為次。談文學,談音樂,談做人成了他們一家無形的家風。家風雖為嚴厲,可這促使傅聰的茁壯成長。
以情思拖于紙墨,以書信落款,偉大的愛飄洋渡海,終以無限感慨與思念畫上句號哦,讓游子不生孤獨與寂寞之感。
讀《傅雷家書》有感:先做人,后成“家”13
對于家書,傅雷是這樣說的:“我雖未老先衰,身心俱憊,當年每日工作十一小時尚有余力,今則五六小時已感不支;但是‘得英才而教育之’的癡心忍讓未改。為了聰與彌拉,不知寫了多少字的中文、英文、法文信,總覺得在世一日,對兒女的責任不容旁貸。”
的確,讀罷《傅雷家書》,傅雷拳拳的愛子之心,是讓人肅然起敬的。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我想,這一封封家書中,蘊含了傅雷落筆前對兒女誠心的教誨和殷切的希望,包含著濃濃的親情與愛意。
我為傅雷先生對人生如此的認真和對子女的如此執著的關愛而感動萬分。家書中大到事業人生藝術,小到吃飯穿衣花錢,事無巨細,無不關懷備至。印象最深的除了傅雷每封信必然提及的在音樂藝術上的見解和對兒子如何做事做人的教導外,最難忘的細節就是他告訴傅聰,進屋脫大衣時要連絲巾一起拿下來,站著跟長輩說話時,要身體站直兩手下垂,若把手抄在褲袋里,是很不禮貌的,而把手抄在衣服的口袋里,則更不禮貌。看到這些文字時,我的驚訝甚至大過了感動。這樣的父親,才能造就如此優秀的兒子啊!連小小的瑣事,也不遠萬里點點滴滴落筆信中!
縱觀全書,不難看到,傅雷對音樂富有穿透力的詮釋,對中國文化獨特的認知,對美術作品深刻的理解,對人生幾近苛刻的要求等等,不僅教會身為子女的我們深刻長遠的做人道理,同時也給了許多家長以啟迪,教導子女應先教他們如何做人,然后才能成為某一領域的大家。
親自閱讀這本書,感受文字間的深刻和溫暖,才能真正體會到這本書它會教會千千萬萬的讀者如何為人父母為人子女,教會我們如何生活得雅致而富有品位。
讀《傅雷家書》有感:先做人,后成“家”14
兒子老師的書信給傅在演奏姿態方面,傅先生曾經把兒子老師的書信寫給兒子看,信上這樣說道:“倘若他的演奏能更加樸素更加純真的話……”鋼琴演奏如此,寫作亦如此。與其對其一些華麗的詞句不如表達出自己的真情實感。書中最大動人的往往不是那些華而不實的辭藻,而是那些獨一無二的情懷。
若是說僅僅有名師似的指點,那這本書僅有肉體而缺少貫穿于中的靈魂。而那靈魂就是傅雷平于常人的深深父愛。
在書中我常常看到傅雷夫妻噓寒問暖,“天冷時加衣”“注意身體”“不要太勞累了”類似于這樣的話常常出現。也許這樣才是為人父母最普通的關懷。這不禁讓我想到了我的父母,離家前的陣陣叮囑和關懷,飯桌上的送菜,家門口的一盞燈……在我的心里留下久久的痕跡。回報父母的方法不是每天對爸爸媽媽說甜言蜜語,而是在勞累之時,送上一杯熱茶。我要把諾言付諸在行動上,表明自己的心跡。
捧著《傅雷家書》,我站在窗口久久張望著,盼望著,盼望著,等待著勞累了一天的父母,不為別的,我只想為他們沏杯茶,捶捶肩……
讀《傅雷家書》有感:先做人,后成“家”15
一個命運的戰士為什么要用生命刺出最后一劍。真理至上,熱愛著擁有自己靈魂的神明。藝術、音樂、文化和士人傲然剛毅的精神,那是支撐著一切的力啊,剝奪了這一切,生命對于先生又有何意義?
“近幾年來常常想到人在大千世界、星云世界中多么微不足道,因此更感到人自命為萬物之靈是在狂妄可笑。但這一切外界的事物仍不斷對我發生強烈的作用,引起強烈的反應和波動,憂時憂國不能自已;另一時期又覺得轉眼之間即可撒手而去,一切于我何有哉!這一類矛盾的心情幾乎經常控制了我:主觀上并無出世之意,事實上常常浮起虛無幻滅之感。
個人對于一切感覺都敏銳、強烈,而常常又自笑愚妄。不知這是現代中國知識分子的共同苦悶,還是我特殊的氣質使然。即使想到你,有些安慰,卻也立刻會想到隨時有離開你們的可能,你的將來,你的發展,我永遠看不見的了,你十年二十年后的情形,對于我將永遠是個謎,正如世界上的一切,人生的一切,到我脫離塵世之時都將成為一個謎——個人的消滅,茫茫宇宙照樣進行,個人算得什么呢?”
【讀《傅雷家書》有感:先做人,后成“家”】相關文章:
讀《傅雷家書》后有感02-09
高中讀傅雷家書有感作文02-16
讀傅雷家書有感集錦15篇02-19
高中讀傅雷家書有感作文大全02-16
讀《傅雷家書》有感600字2篇02-07
名著《傅雷家書》有感600字02-15
傅雷家書有感(七篇)02-16
讀傅雷家書有感600字范文精選5篇02-09
讀傅雷家書有感精選600字范文五篇02-09
讀傅雷家書有感范文600字最新五篇精選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