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學讀后感(通用22篇)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于自己的讀書感悟,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后感了。可是讀后感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投資學讀后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投資學讀后感 篇1
“投資”一直是我最喜歡的學科,上學的時候讀的就是“投資經濟管理”專業,當然那時候的投資學不能和如今的投資學同日而語。博迪先生的《投資學》(第四版)也曾斷斷續續讀了三四遍,間或又讀了弗朗西斯先生的《投資學:全球視角》,現在手里的是博迪先生的《投資學》。
投資不同于投資學,投資包含了金融投資和實物投資,但所有的投資的基礎資產都是實物資產,金融投資的金融資產為建立在實物資產之上的虛擬資產,投資學其實是研究金融資產投資的一門學科,培養的是金融投資家和金融投資經紀,至于實物投資的學科是企業創業、商業、工商企業管理,培養的是企業家、商人和職業經理人,當然也包括個體工商戶、私營企業主。
《投資學基捶內容簡介:面向中國讀者,結合中國資本市場的發展狀況和最新案例,回答了如何進行正確的投資、如何規避投資行為中出現的各種金融風險、如何正確地管理投資,以及如何科學地把握投資成本和收益之間的關系等問題。系統地介紹了一系列進行投資分析的基礎概念和工具,詳細闡述了組合管理方法、衍生金融工具、基礎分析等投資學的核心內容。以清晰的脈絡、簡潔的語言、扎實的基礎,實現了科學性、知識性、實踐性和趣味性的有機融合。網上提供了與《投資學基礎(第11版·中國版)》各個章節配套的練習題和補充材料(英文),供您學習之后溫習知識。在第10版的基礎上增加了“投資風險”和“投資須知”專欄;豐富了課后習題的題型;為備考CFA的考生提供了部分習題。《投資學基礎(第11版·中國版)》可作為大學財經專業本科生教材,也可作為非金融專業學生的教材及MBA學員培訓課程的參考讀物,同時還適合所有對投資管理和理財管理感興趣的人士閱讀。
投資學讀后感 篇2
在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我們需要了解多方面的知識,所以學習了解一些金融方面的知識也是必要的。它能夠培養自身的理財能力。
證券投資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個部分,說到投資,在現實生活中是無處不在的。但是我對投資卻知之甚少。不過泛讀了《證券投資學》一書,我對投資有了一些了解。
投資是指貨幣轉化為資本的過程。需要借助一定的媒介。比如房地產、古董、名畫、黃金等真實資產,股票、債券、期貨等金融資產。
在看到這本書之前,我對證券投資的了解僅限于知道有股票投資和債券投資,卻不知道還有其他的證券投資工具。除了股票和債券之外,還有基金,期貨,期權等金融工具。只要是投資,就一定存在風險,只是不同的投資方式風險大小也就不同,其回報也就不同。“風險”可以理解為個人和群體在未來獲得收益和遇到損失的可能性以及對這種可能性的判斷和認知。就股票而言,其風險是比較大的,所以就常常就流傳著這么一句話“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它能讓人一夜暴富,也能讓人在一夜之間變成窮光蛋。而對于債券來說,它分為公司債券,金融債券和政府債券。公司債券風險最高,金融債券次之,政府債券風險最小,但是它們的回報跟風險大小成反比。
這本書還為我解決了一個困惑,就是以前常聽說的A股,B股等,一直都不明所以,這下我終于知道,它是股票按地區劃分的一種分類。A股即人民幣普通股票,B股是在中國內地注冊并上市,只能以外幣認購和交易。還有H代表香港,N代表紐約,S代表新加坡等。
作為一個新聞專業的人,短時間之類并不能把這本書了解多少,不過一些基礎的東西,還是學習了的。自己的金融理財觀念也有所增加,對以后的學習生活也是有所幫助。
投資學讀后感 篇3
投資這個名詞在金融和經濟方面有數個相關的意義。它涉及財產的累積以求在未來得到收益。技術上來說,這個字意味著“將某物品放入其他地方的行動”(或許最初是與人的服裝或“禮服”相關)。從金融學角度來講,相較于投機而言,投資的時間段更長一些,更趨向是為了在未來一定時間段內獲得某種比較持續穩定的現金流收益,是未來收益的累積[1]。《中國是價值投資》實則為股票的投資,本書講述了股票投資的一些知識。
李馳先生并非科班出身,卻在股票界頗有聲譽。投資最終目標就是利潤的最大化。在現代科技網絡發達的21世紀,投資一詞大家并不陌生;書中說,投資時成功的投機(speculator)然而我認為投機在正確的方面通過正確的方式,從而投機轉變了性質;變成了成功的投資。股票,作為一種虛擬資本痛紙幣一樣本書無任何價值,作為一種符號象征著價值;以價格面額一定方式表現出來,本書從不一樣的角度講述了股市生存的法則,簡單易懂《中國式價值》其中針對中國市場情況談論到股市的形式策略。投資、消費、出口作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中國14億人口提供了廣大的消費市場,從而內需大,出口一定程度上說是外需,它受外部影響大還是“自力更生”依靠內部才是根本,投資更是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金融的強大力量讓經濟更添色彩。
書中講到投資:一門模糊數學的分支;買對一直優秀的股票要看PEG市場率相對增長比率PEG<1風險小;PB市場率公司業績好PB低PE市盈率PE不是高就是低很難準確把握,要在三者間選擇出一支優秀的股票大公司穩健但是利潤不一定很高在金融、地產、資源上可能性更大。不要跟風,投資股票也是一種心理素質的鍛煉。堅持低買高賣,有自己獨特的眼光買時買準要“重倉相重注”冷靜沉著,保本金安全第一。依故事行情而定證券市場冷清時,買不買都對;狂熱是,賣不賣都對,買則錯。低PEG時 買進,高PEG時賣出。 持股時間為絕大多數人“不敢購買股票”時購買并持有股票到絕大多數人“不敢不購買股票”階段賣出為止換句話說,就是要逆向投資;一筆投資多數人不認同,那這比投資就是成功的,就此而言,我認為也是對有潛力的股票投資大家未發現那只股票的前景時更確切。 對于投資股票《中國是價值投資》給了我們啟發,但是實際操作中才是磨練我們的時候,要學會學之以用時并且增添自己的想法。
投資學讀后感 篇4
讀書有時候就是這樣,當你自己想要去了解的時候,就比較能夠接納。以前一直覺得投資理財書枯燥無味,但最近的大漲行情,讓我特別想要了解,為什么有的股票要漲上天去,而有一些卻波瀾不驚。聽完這本書,心里明白多了。
彼得·林奇是美國,乃至全球首屈一指的投資專家,他對投資基金的貢獻,就像喬丹對籃球的貢獻。
彼得·林奇對上市公司的分為6類:緩慢增長型,穩定增長型,快速增長型,周期型,困頓反轉型和隱蔽資產型。
緩慢增長型:這類公司的業績盈利增速略高于國家的經濟增速,它們通常是一些所在行業已經過了高速增長期,達到事業頂峰后,逐漸由輝煌走向平凡的公司,它的股價走勢通常比較平穩,波動比較小,有相對較高的股息率,從市盈率,市凈率來看,這些股價都非常便宜。
彼得·林奇配置這類的股票相對比較少,僅僅是為了在市場下跌時用來防御,這類公司的高股息,也同時意味了增長發力,所以要用分紅來回饋股東,比如國內的水電,火電,高速公路,國有大型央企上。這類股票被業內人士稱為類現金股票,抗跌性比較強。但上漲的過程中彈性也較差。
穩定增長型:這類公司一般是一些行業龍頭,盈利增速明顯高于緩慢增長型公司。比如國內的消費行業,食品,保險等行業,以及我們常說的,喝酒,吃藥吹空調。
快速增長型:彼得林奇最喜歡的是這類公司,他經常會配置30—40%此類公司上,這類公司的特點是規模小,新成立不久,成長性強,年利潤增長率達到20—25%。在這類公司容易找到10倍乃至100倍的大牛股。
值得注意的是,林奇特別強調,快速增長型公司并不一定屬于快速增長型的行業,事實上,他更偏好于穩定增長型行業中的快速增長公司,比如酒店中的萬豪集團,百貨中的沃爾瑪等。快速增長型公司的優勢非常明顯,它的增速高,而風險也高。A股中這類公司很容易財務造假。
周期型公司:不同于成長型公司,它的業務并不是不斷在擴張,而是在擴張與收縮之中循環。周期型公司的股價往往會有大幅的波動,它的股價彈性遠遠高于一般公司,牛市暴漲,熊市暴跌。因此對于這些公司,靜態持有是非常痛苦的,需要對它的周期有個大致的判斷。在盈利周期底部買入對盈利非常重要,國內的典型周期型公司當屬證券,有色金屬,煤炭,農業等。
困境反轉型公司:這些公司是遭遇重大打擊,一蹶不振,幾乎要破產的公司,這類公司的回報驚人,且與其他股票的相關性較低。但風險在于,很多股票其實不叫困境反轉,而是隕石墜落。因為困境中死的是多數,只有少數才能反轉,而我們記住的只是反轉的公司,而忘記了那些死了的公司。
隱蔽資產型公司:這些公司通?是持有一些資產,當股票持續下跌的時候,其持有的資產價值已經超過公司市值本身,因此投資價值是比較高的,比如礦產,土地等等。你需要對這類公司行業非常了解,才能發現這類公司。
林奇對高速增長型公司的配置不超過40%,會將10—20%的資金配置在穩定增長型公司上,其余資金根據自己的判斷,主要投資在周期股和困境反轉型股票上。林奇特別強調,要分散化配置,降低個體股票對組合風險的影響。
投資學讀后感 篇5
從前有個人迷茫的炒股,撞大運賺一點,走霉運賠大錢,天天看天炒股。這個人就是我,哈哈!有一天朋友跟我說彼得林奇的故事,我覺得好奇,為什么他的股票總是賺錢?為什么他能買入很便宜的股票?為什么股災中還能有好的心情去海邊度假?帶著這些好奇和問題我把這本書看完了。
該書第一部分就說了,炒股是投資,不是賭博,是藝術,不是學問。你要有獨特的視角發現身邊的機會,就像藝術家與普通人看一張白紙能有不同的解讀一樣。機會轉瞬即逝,但是如何獲得就看你是否對事物有足夠的了解和認知。這就是炒股的前提和基礎。所以你可以審視一下自己是不是用藝術的眼光去投資股市。反正我的收獲就是炒股不是看K線,而是讀故事,看看公司如何演繹這個充滿人味的故事,哈哈。
其實彼得林奇的優勢是先有故事,才有股票代碼。但是我們很多人是用股票代碼套故事。與客觀事實背道而馳絕對是失敗的源泉。接著就是分析故事情節并歸類,然后分析縷清情節脈絡,最后把結果看透,那么就可以投資股市了,因為你已經知道結果,所以無論故事中人物和情節如何變化,你總能淡然處之,這就是股市的精髓。當然故事也是發展的,故事經經歷了一段華彩后,最終將開始落幕了,那么這個時候你就要完美的離開股市,一場大戲演出完畢。我把對股票的研究看成一場戲劇,也是對股市藝術處理的結果。我的理解,股市不是固定的公式,沒有一模一樣的投資,所以我們只有認識到事物的本質才能馳騁股市。
彼得林奇是個智慧的人,善于發現問題和機會,他從不盲從,認真分析和總結,相信自己內心的認識也是他成功的秘訣。分析總結就是了解和觀察公司的過程,一切以公司實際發生的問題出發,才不會被人迷惑和誘騙。你和股市中的所有人都是故事的主角,每個演員都要演好自己的戲份,最終才不被導演換掉并最終謝幕。表演中需要幫助也要找專業人士至少演過這個角色才行,要不容易跑偏。
最后給大家分享我的兩個故事,都是自己的投資經歷,01年我入市不久,那時候我也剛上班,我被親人介紹到北京的一家大型化工廠做銷售工作,賣聚氯乙烯(PVC),我來了才知道這是一家國有上市的石化企業,北京市最早的上市公司之一,當時由于石油價格低迷,產品價格一直不能保證穩定,忽上忽下。因為產品單一,經營活力不足,經常虧損,但是由于屬于國有企業所以一直在生存邊緣徘徊。有一天辦公室的內勤大姐跟我說他買了自己公司的股票,說是有內部消息,我也隨大流買了一些,但是一年后股價腰斬,我的投資也是以失敗告終。過了兩年我離職了,進入到房地產行業,突然有一天我打開電腦看漲幅排行,熟悉的股票代碼讓我眼前一亮,公司名稱變了,變成了一家證券公司。當天是一字漲停的,隨后的一個月股價翻了兩倍。這里的故事我也是從原同事得知,我離職后,公司改制,整體劃轉中國石化成為其子公司,因為08年奧運會的原因,四環內不能有重污染行業,所以公司整體搬遷到了房山,雖然公司沒了,但是地皮還在,通過股權置換和收購,一家證券公司借殼上市,股票代碼:000728。公司地皮現在是東四環豪華小區,升值了不知道多少倍,現在看這就是一個困難反轉型和隱蔽資產的經典案例。
第二個案例就是東方雨虹。11年房子裝修,我再裝飾城看到了東方雨虹的巨幅戶外廣告,因為緊鄰高架橋,從橋上可以完整的看到東方雨虹的商標。因為經歷過兩次裝修對東方雨虹這個牌子似曾相識,又因為從業的原因,我知道這個廣告牌一年的廣告價格,所以它引起了我的注意。能花如此巨資投放戶外廣告,公司肯定有故事。所以我研究了公司情況,公司募集資金投到了全國5個生產基地,擴大產能,在當時房地產行業火爆的同時,防水建筑材料一定是必需品,而且東方雨虹在防水材料細分市場市場占有率絕對第一,所以我義無反顧的購買了這個公司股票,10元購買,一個月跌了20%,我忍著沒有賣掉,一年后股價變成了20元我賣掉了,雖然我的盈利非常可觀,但是到15年的時候,這只股票復權后的價格是100元,真正的10倍牛股。現在看這家公司就是快速成長型企業的經典案例,小企業,競品少、擴大生產、收入增加、細分市場利基也有,絕對符合彼得林奇對快速成長公司劃分的標準。我的錯誤就是沒有堅持下來,公司發展良好,在沒有到達頂峰或者地產行業遇冷之前都是不能賣掉的。所謂會買的是徒弟,會賣的才是師傅。
通過我分享的兩個小故事,希望能給大家帶來一定啟示,能夠幫助大家認真理解股市。最后祝大家鼠年撞大運,鼠你股票紅!
投資學讀后感 篇6
經好友推薦,終于在國慶節前把“旅行,人生最有價值的投資”這本書讀完了。環球旅行--今生不可能親自實行的計劃,吉姆羅杰斯幫我完成了。他帶著我領略的世界的諸多美景與奇觀。我們從愛爾蘭出發穿過歐洲,蘇聯,西伯利亞,中國,東京到達北太平洋,而后從東京橫穿回愛爾蘭,繼而穿過北歐,非洲,好望角到達大洋洲又從合恩角途徑南美洲,墨西哥北上回到美國。跟著他,我也痛快的在想象中環球旅行了一番。
在這次旅行中,最讓我記憶猶新的景點有如下幾個。第一個就是撒哈拉大沙漠,它是我合上書之后,一直在腦中冥想的地方。吉姆筆下的撒哈拉如此的迷人,瞬間把一切的恐懼與疾病都拋之腦后。這里的月亮大而圓,明亮無比,在皎潔的月光下,完全可以毫無障礙的讀書,柔和的沙丘--大自然的杰作,無需任何裝飾。萬籟俱寂,浪漫的氣氛,真是一個極好的度蜜月的地方。在旅行途中,我們還真遇到了一對法國夫婦騎著自行車來此旅行,精神可畏呀。可是白天這里奇熱無比,許多遇難者因為車子拋錨,無人救援,最終喪生在這里。所以,撒哈拉這個充滿誘惑而又恐懼和挑戰的地方會吸引越來越多的年輕人。
第二個難以忘懷的地方是秘魯的馬丘比丘城,它代表了偉大的人類文明和智慧,就如同中國的兵馬俑一樣令人震撼(這是我家兒子長大后,我必帶他去的一個地方之一)。馬丘比丘城的成千上萬噸的石頭都是在沒有高科技條件和金屬工具的條件下,人工搬運和打磨切割的。古代人類的聰明和毅力不得不讓人佩服。
如果有機會,我會去一趟布宜諾斯艾利斯,黃金便宜且制作精美,而且離這里不遠有伊瓜蘇瀑布,踏實世界十大瀑布之一。想象一下,瀑布呼嘯而下,激起水霧,水面上懸掛著彩虹,我們站在瀑布底下的巖石上,觀看這樣的美景,雨燕在我們周圍捕捉昆蟲,鳥兒在我們頭頂上盤旋。這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情!
下一個地方就是澳大利亞的達爾文市。這里資源豐富,氣候宜人,景色優美,像一個少年一樣充滿活力與激情。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居住在這里,說著帶著不同口音的英語,沒有種族歧視。開著車疾馳在平坦寬敞的大道上,路上幾乎看不見幾輛車,映入眼簾的是大海與藍天白云交匯的顏色,分不清哪個是天,哪個是海。這里真是一個移居的最佳之地。(PS,我有這個機會不?)
除了游景之余,吉姆也傳授了很多投資的知識。他聰明,預測和判斷投資的能力較強,這也是為什么他30多歲不用上班而能有時間和金錢去環游世界的原因。我很喜歡他的投資方式,即不受經濟學家和金融學界所分析的條條框框所束縛,只憑著自己的經驗和對世界政治及經濟的獨到認識去投資。在環球旅行的過程中,他買的很多國外其他國家的股票。他所投資的國家都有三個共同點,第一個是這個國家經濟不受中央集權經濟體制管制而是完全靠市場本身去調節。第二個是這個國家剛剛重視股票,并且國家有意的在推動和發展股票而不是買已經膨脹,價格很高的股票,因為泡沫太大了。第三個就是看這個國家是否通貨膨脹,吉姆判斷的依據是把黑市兌換貨幣率和銀行兌換貨幣率進行對比。看到他的投資方法,我不禁想到了中國的房地產,房價居高不下,普通老百姓要為一套房子奮斗,奔波一生,這個巨大的泡沫何時能夠爆炸?爆炸將是一個巨大的災難。政府肯定不會輕易降低房價,時不時做一些表面工作只不過是為了給大眾一個小小的心理安慰而已。估計在我有生之年這個泡沫不會爆炸吧?也不希望看到爆炸,爆炸了中國會是什么樣子呢?不敢想。
這本書小小的遺憾是它沒有特別詳細的描寫哪一個國家,不能讓人真正的了解一個國家和它的民族以及風俗習慣。也難怪,吉姆騎摩托車環游世界的時間很有限,他和塔碧莎在北半球的時間必須是夏季,在冬季過西伯利亞將是很悲慘的。讀完此書有一個假設--如果把西伯利亞的自然資源,中國的勞動力和美國的技術結合起來,那將是一個完美的結合,將會發一筆大財。
投資學讀后感 篇7
隨著銀行存款利率進一步下降及保本理財產品的取消,各類風險投資和私募基金投資已通過多種途徑走下神壇,越來越受到大眾的關注。無論金融行業專業人士還是普通社會中產,那怕是僅靠工資收入來源的工薪階層,都因為這個行業點石成金能力而對其垂涎三尺。然而更多的人看到僅是這個行業光鮮亮麗外表,而隱藏于地表之下的巨大風險和殘酷卻又無時不刻準備饕餮人們經歷時間長期辛苦累積的財富。
借用書中的一句話“真正能實現超額財富回報的風險投資一定是順應了時代的大勢,提升了普羅大眾的生活質量,改善了社會生存的關系形態,拓展了人類好奇心得邊界和高度,為人類進步注入了新的活力。”
本書從未來改變世界12項重大科技的發展來探討投資與社會發展之間的邏輯關系。即是一本科技發展史又是一本社會金融史,兩者的有效結合給予讀者一份全新的體驗和思考角度。縱觀過往無數財富締造者,無一不是借助社會發展大勢,順勢而起。如90年代的商品房改革造就了萬達,萬科,融創等房地產企業,2000年的互聯網發展成就了,百度,阿里,騰訊等互聯網巨頭,直至目前的國家之光,華為,中芯國際等高科技先鋒企業。
科技改變社會的同時同樣影響著社會金融秩序的發展和變化,支付寶,微信,等等。真正的投資者懂得順勢而為,不要乘風破浪,不用披荊斬棘,只需找到風口,靜等風來!
投資學讀后感 篇8
一直以來總是聽著別人在耳邊議論著炒股的一些話題,而由于對這方面知之甚少,在他們討論時總是插不上話,為了解決這種尷尬的局面,我最近買了一本有關證券投資分析的書來看。雖然以前看過一本類似的《證券投資學》,但感覺兩者還是有很大差別,就這本書來說更為詳細,更講究實用性。
這本書詳細介紹了證券分析的主要種類以及基本方法,介紹投資分析中的主要理論,列舉了不同K線組合形態下可能出現的股價走勢,解讀了不同投資組合的風險與收益關系,為普通的股票投資者提供了股票選擇的分析方法。
近一年來,由于國際金融市場的不景氣,或多或少的影響了我國的證券市場,股市總是處于低位盤整,股票市場的不景氣,給很多的投資者帶來了疑惑,究竟怎樣投資才能實現風險的最小化和收益的最大化。
我覺得我么在投資的時候要保持理性,正如許多人所認同:股市有風險,入市須謹慎。每個人都渴望獲得財富,但所謂君子愛財,取之有道。每個人的投資能力不同,適合的投資方式也不同,只要找準自己的投資方式,保持理性就一定能獲得收獲。
在股票市場上有兩種人:投資者和投機者。但我覺得我們在實際生活中,只能對生活投資,而不能對生活投機。
投資學讀后感 篇9
我對羅杰斯知之甚少,讀這本書純粹是被書名所吸引。環球旅行是我近些年以來最大的夢想,曾經是那么的遙不可及。但近些年,隨著經濟情況的改善,以及自己在投資上的進展。竟然,慢慢的,慢慢的可以觸摸到夢想。這幾個月一直在周邊旅行,那種慢悠悠,沒有計劃,沒有行程的感覺,真的很棒。不過,眼下的我還沒辦法有長段的時間去一些遠一點的地方。畢竟,兩個孩子都還小,需要照料。現在還不能行萬里路,那就從別人的萬卷書上去領略一下環球旅行的美好吧。
說回這本書,讀完以后覺得寫得并不好。這么一個絕好的題材,竟然讀起來跟流水賬似的,很少有引人深思的內容。作者的文筆比較一般,對文史哲的知識比較欠缺,很多精彩的行程也只能粗略帶過,實在不太會講故事。羅杰斯的所有行程里面,最有意思的應該是西伯利亞和非洲。西伯利亞是人跡罕至的苦寒之地,沒有補給,沒有道路,是純粹的人與自然的搏斗,稍有不慎,恐怕就很難再活著出來了。我曾經也想自駕去穿越可可西里無人區,在有補給,有領隊的情況下,也會很擔心自己的安全。
羅杰斯是用摩托車環球旅行,我看了一下他附錄里面的裝備清單,很長的幾頁。這么重的東西要馱著走,很不容易吧,難度比汽車自駕高了不知道多少倍。他那輛摩托車自重差不多400磅,如果倒地了,怎么能推起來啊??羅杰斯在非洲的行程也堪稱驚險,各種卡哨勒索、脅迫,甚至要面對游擊隊的騷擾,要面對導游的背叛,感覺這是在用生命在旅行。這么苦逼的行程最大的作用是對心靈的洗滌,回到家的時候,才知道以前擁有的已經是世界上最好的東西。
羅杰斯在旅行途中,投資了很多地區。從他的描述來看,他的風格跟施洛斯比較像?特別喜歡下注困境反轉的地區,然后買一堆核心資產,坐等股市反轉。由于他自己的名氣,甚至在部分地方,僅僅是他的買入就可以給這個市場注入活力,讓市場反轉。90年代,各種電子支付手段還很欠缺,外匯的交易也很原始,各種法律制度也不健全,作為外國人要買入一個地區的股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甚至,某些時候,需要長達1年,幾經周折才能達成交易。我覺得現在的投資者要比羅杰斯幸福太多,拿著一部智能手機,下載個就可以輕松投資全球,根本不需要走到這個國家去。iShares推出的各種主權基金也給了大家很多的選擇,我們需要做的是通過閱讀和實地調研去了解一個國家,然后按下買入鍵,輕松、愜意。
如果讓我選擇的話,目前最喜歡的旅行形式是,在一個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地方住下來,慢慢的欣賞美景,打理資產,看看周邊有沒有好的買入機會,呆膩了就換一個地方。走遍全球,買遍全球。美哉美哉。
投資學讀后感 篇10
“投資”一直是我最喜歡的學科,上學的時候讀的就是“投資經濟管理”專業,當然那時候的投資學不能和如今的投資學同日而語。博迪先生的《投資學》(第四版)也曾斷斷續續讀了三四遍,間或又讀了弗朗西斯先生的《投資學:全球視角》,現在手里的是博迪先生的《投資學》(第六版)。
投資不同于投資學,投資包含了金融投資和實物投資,但所有的投資的基礎資產都是實物資產,金融投資的金融資產為建立在實物資產之上的虛擬資產,投資學其實是研究金融資產投資的一門學科,培養的是金融投資家和金融投資經紀,至于實物投資的學科是企業創業、商業、工商企業管理,培養的是企業家、商人和職業經理人,當然也包括個體工商戶、私營企業主。
《投資學基捶內容簡介:面向中國讀者,結合中國資本市場的發展狀況和最新案例,回答了如何進行正確的投資、如何規避投資行為中出現的各種金融風險、如何正確地管理投資,以及如何科學地把握投資成本和收益之間的關系等問題。系統地介紹了一系列進行投資分析的基礎概念和工具,詳細闡述了組合管理方法、衍生金融工具、基礎分析等投資學的核心內容。以清晰的脈絡、簡潔的語言、扎實的基礎,實現了科學性、知識性、實踐性和趣味性的有機融合。網上提供了與《投資學基礎(第11版·中國版)》各個章節配套的練習題和補充材料(英文),供您學習之后溫習知識。在第10版的基礎上增加了“投資風險”和“投資須知”專欄;豐富了課后習題的題型;為備考CFA的考生提供了部分習題。《投資學基礎(第11版·中國版)》可作為大學財經專業本科生教材,也可作為非金融專業學生的教材及MBA學員培訓課程的參考讀物,同時還適合所有對投資管理和理財管理感興趣的人士閱讀。
投資學讀后感 篇11
雷厄姆在《聰明的投資者》這本書中闡述的是一種投資的思維理念,不是投機的技巧,更不是火速賺錢的公式。這本書主要有四個重點內容,這也是格雷厄姆投資理念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第一個重點內容,投資和投機有什么區別;第二個重點內容,投資者應該如何面對市場波動,也就是說要如何應對股價難以預測的漲跌;第三個重點內容,安全邊際,這是格雷厄姆投資體系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概念;最后,在開始投資后,怎么樣才能獲得穩定的回報。首先來看第一個重點:投資和投機有什么區別。這兩件事最顯著的區別是投資關注的是股票的內在價值,投資人會好好研究公司,最后才會決定買哪只股票。而投機的人其實是試圖通過預測股票走勢來獲利,不會研究公司,因此購買股票更容易受到市場波動也就是股價漲跌的影響。格雷厄姆說股票并不是一張紙,它代表對企業的部分所有權,買股票實際上就是買公司。
第二個重點,投資者該如何面對市場波動。買了股票就意味著你要不停地面對價格的波動和賬戶的盈虧,這是一件很考驗心理素質的事情。格雷厄姆認為,股票之所以出現不合理的價格,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人類的恐懼和貪婪情緒。市場是一種理性和感性的產物,這意味著股票價格大幅波動難以避免。格雷厄姆的觀點是請投資者不要將注意力放在市場波動上更不要在股價出現大幅上漲后立即購買股票,也不要在股價出現大幅下跌后立即出售股票。格雷厄姆指出,價格波動對真正的投資者有一個重要的意義,那就是讓投資者有機會在價格大幅下降時買入心儀的股票。大幅上漲到危險的高度時停止買入,甚至賣出股票,等到市場糾錯的時候,便是投資者賺錢的時候。
投資最重要的是什么?格雷厄姆有兩條半開玩笑的鐵律,第一,永遠不要虧損,第二,永遠不要忘記第一條。那么如何才能做到不虧損?格雷厄姆給出的答案是四個字,安全邊際。這是格雷厄姆投資體系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概念。安全邊際是指市場價格與內在價值之間的差額。當一只股票的市場價格低于其內在價值的時候,它的安全邊際就是正值。雖然,無論如何謹慎,每個投資者都免不了會犯錯誤,但格雷厄姆認為堅持安全性原則才能使犯錯誤的幾率最小化。除此之外,格雷厄姆認為,要滿足安全邊際理論的公司還需要滿足兩個條件,第一,財務狀況比較穩健,至少以后幾年利潤不會下降;第二,市盈率不能太高。市盈率是投資中經常使用的一個概念,它是每股價格和每股利潤之間的比值。一般來說,市盈率越低,代表投資者能夠以相對較低價格購入股票,比如一只股票的價格是24塊錢兒,過去一年里它每股賺了三塊錢,那么這只股票的市盈率就是24除以3等于8。
最后,如何才能成為一名聰明的投資者,獲得穩定的回報呢?格雷厄姆告訴我們,要想成為一個聰明的投資者,其實重要的是性格,而不是智力。投資成功不需要天才般的智商,非比尋常的經濟眼光,或是內幕消息,歷史上有許多偉人例如牛頓炒股虧損的例子,可見就是聰明人也未必能成為聰明的投資者。投資者所需要的只是正確的思維模式和理性的思考,并避免被市場股價漲跌情緒所影響。
在這本書中,格雷厄姆始終在強調的是一種投資的理性思維也就是投資者需要駕馭自己的情緒,培養自己的約束力和勇氣,不要讓他人的情緒波動來左右自己的投資目標,避免進入市場的非理性狂熱。比如在牛市中,當所有人都過分樂觀的時候,你就應該小心謹慎了,熊市中,當市場充滿悲觀的時候,你都要以樂觀的心態去發現被低估了的機會。當然,投資光有正確的思維模式以及理性態度也不夠,你還需要真正下工夫去充分了解你想投資的企業。格雷厄姆建議投資者花至少一年的時間去跟蹤和挑選股票,先進行模擬購買,一年后將模擬投資結果與指數進行對比,看情況如何,也就是說,如果你打算要去買股票了,先不要著急掏錢,穩住了,先用一段時間來觀察你心儀的股票,最后再行動。
投資學讀后感 篇12
《聰明的投資者》是由美國經濟學家格雷厄姆創作的著作,起先我選擇看這本書,是因為沃倫巴菲特對此書的評價:“有史以來,關于投資的最佳著作。”
格雷厄姆不僅是巴菲特的導師,更是一名成功的投資者。
通過他的書,我從中清楚地認識到投資與投機的本質區別:投資是建立在敏銳與數量分析的基礎上的,而投機是試圖在股價的跌漲中獲利。格雷厄姆是一名成功的投資者,不僅在于成就,更在于他對待投資時的情緒。在跌宕起伏的股票市場當中,他能保持自己不受到市場情緒的左右,所以他是一名成功投資者,我認為即使有超高的分析能力,如果被市場情緒所左右,也很難獲得投資收益。
書中用兩則寓言故事去講述了兩種行為:一則是“市場先生”他通過這則寓言告訴我們一些人的愚蠢;另一則是“旅鼠投資”告訴我們投資者盲目投資的行為。
我明白了一個公司的股價一般都是由業績和財務狀況支撐,因此在尋找一支好股票時,更重要的是準確衡量公司的績效。在《聰明的投資者》中,以一家航空公司為例介紹了公司績效的基本因素:收益性,穩定性,成長性,財務狀況,股利以及發行價格等。從中我認為最重要的從財務狀況入手,著實分析是有效的。
關于收益性,衡量一家公司收益性的指標最直接的便是每股的凈收益,也可以考慮一下投資報酬率,公司的閑置資產怎么處理,能準確的分析出公司的獲利能力。
關于成長性一般從盈余增長率分析,每股的盈余,在反映出公司的生存能力,管理水平,競爭實力,發展速度的同時有刻畫出公司從小到大的歷史足跡。
公司的財務狀況決定公司的風險系數,也決定了公司的償債能力。一個公司的償債能力如果不過關,那么公司在面對財務危機時,導致破產是必不可免,這將給我們帶來極大的風險。
股利的話,我認為,股利發放會顯得公司生機勃勃,我們在選擇一支股票的時候應該避免那些在過去有兩三年停發或降低股息的股票。我認為股利并不能稱得上衡量公司績效的關鍵因素,但能反映營業狀況和業績好壞。
我認為在進入股票市場時,要明白,市場像一個無底洞,他能給你帶來財富的同時,也能讓你跌入深淵。并不是每次交易都能做到低進高拋。
我認為在市場處于低落的時候掙錢是我從書中學到的小技巧,這本書告訴我一個投資者要學會利用價格,無論最高還是最低,他都算得上是真正商業價值中較低的價格買進算得上真正的投資。
我起先關注到格雷厄姆的這本書是因為巴菲特,巴菲特的成功是不可替代的,這點我認為即使是他的導師也不會,但我在研究后發現,巴菲特主張集中投資,但格雷厄姆主張分散投資,我在看這本書后明白,不得不佩服巴菲特,他通過格雷厄姆對公司問題排除之外,那些放心的公司然后直接拋進,極大程度降低了集中投資的風險性,也做到了導師那種風險越小越安全的思想。
但是時代是在變化的',格雷厄姆的時代與我們是不同的,他的時代,石油鋼鐵為巨頭,如果用他的算法去選購一支股票幾乎選不出來,因為現在的公司壟斷性很強。
我認為如果做大家都在做的事情,那一定賺不到錢。其次,股票市場并非能精確衡量出價值的,即使華爾街也沒有準確并且輕松地致富之路,對于企業的狀態,一半是事實,一半是觀點,不能讓消息迷茫自己。
這世上的一切都借著希望而完成,農夫不會剝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長成種粒;單身漢不會娶妻,如果他不希望有孩子;商人不會工作,如果不曾希望因此有收益。
投資學讀后感 篇13
在滿是沙子的沙灘上,淘得幾顆珍珠,注定異常艱難。整本書中,有些觀點熠熠生輝,而大多內容則是惠靈頓基金在其領導下的光輝歲月。
拂拭塵封的燭臺,歲月的痕跡歷歷在目。
將近百年的惠靈頓基金為什么發展得如此耀眼。 因為理念:資本保值; 合理的當期收入;風險適度 。 ? 價值回歸在1966到1978年差點讓惠靈頓基金淹沒在歷史的塵埃中,卻在歷史的轉折處,重新回歸到原有的價值投資軌跡, 終得于幸免于難。
感嘆歷史與歲月的無情,無論是誰,無論強大與否,終會被冰冷的劍刃,擊得潰不成軍。
我喜歡市場,無論是誰,都來者不拒,有著海納百川的氣魄! 對每個人都極其慷慨。 對自詡為聰明人的人,從不手下留情。 這里不講私人感情,不拼智商。這里更多地是包容! 你對市場的包容,對于對手的包容,包容他們的貪婪與恐懼以及對于未來的希冀。 ?這里活著似乎成了唯一的答案,因為很多人都死了! 再也不會出現在對手的席位上。
我喜歡這里,不僅僅是因為公平。 還因為它教訓了我的無知,曾以為可以站到世界的頂端,來到這里才發現頂端有多么遙不可及。 而蕓蕓眾生是多么的渺小脆弱,作為行者,在這漫無邊際,塵土飛揚的荒漠中。唯一的信念是活著。 堅信總有一天能夠靠近這漫無邊際的岸邊,在廣袤無垠的宇宙中點點星光,便是永恒的希望。
我喜歡這里,不是因為它的浩無邊際,而是人性在這個空間里毫無顧忌及淋漓盡致地展現。 人性有光輝的一面,但訴諸于利益或者說在利益面前,人性的貪婪和恐懼便肆意奔跑流竄。 而我在這里也不能冷眼旁觀,獨善其身。只是在濁流中,看人事滄桑與變換。
我喜歡這里,不是因為人性卑劣,而是我看見自詡為聰明的人,被教訓得遍體鱗傷,在無人的角落舔著傷口。 生命中有太多太多的聰明人,他們智商很高,洞悉人性。唯獨不懂得謙卑! 自以為能夠所向披靡,戰無不勝。 唯獨這里,他們不可以肆意妄為,還需步步為營。 如若不然,血本無歸。太多太多自詡為聰明的人,在這里收獲了教訓,學會低下高昂的頭顱,發現自己極其弱小。
我喜歡這里,只是因為它給堅持的人以豐厚的回報。堅持投資的人,看淡了市場跌宕起伏的人。他們來到這里只是為了年老的安逸和資本升值,不是為了凡塵俗念。在利益的滾滾紅塵中,超脫于眾生之外,再大的誘惑,也處之泰然。正是這樣的一群人,終究戰勝了市場。 追逐者敗,泰然處之者勝。
年輕人的處事態度:強有力的進攻是最好的防守。 卻忽視了最重要的一點,進攻之時,卻無半點防守的“效果”。
惠靈頓的百年,告訴你: 股市的增長是整個國家經濟的增長。 股市的任何不合理增長,最終會回到均值附近即均值回歸。而你的過高收益,也將瞬間賠的吐血。唯一地解決方式,求得資本穩定升值,擠出泡沫和水分。 不要讓倉位太滿。
賺錢的策略,一定是相對簡單地投資策略。
投資學讀后感 篇14
本書是游靜逸投資的兩位創始人所著,胡鵬和何健均畢業于北京大學,自帶學霸光芒,這本書也透露出濃濃的的學院派氣息,條條框框分點羅列的風格很有點教科書式的威嚴板正模樣。20年行情太好,基本屬于風口來了豬都在飛天的節奏,買什么都會漲,春節過后至今一直處于回調狀態,賬戶每天在虧和虧的更多之間徘徊,終于逼得我不得不下功夫去研究個股。偶然間看到書架上的《投資至簡》,有理論有案例還有超越投資的反思,基本屬于掃盲式的入門書了。零零碎碎的知識點很多我便不一一列述。
本書對我的投資觀念影響最大的有兩點,第一強調了買入點的重要性,風險極大前移。P72頁說“關于風險控制方法最重要的是,風險控制要在買入之前,而不是買入之后”,p87頁又說“買入幾乎決定了一切,賣出并沒有那么重要”。也就是說在買入前進行大量研究,它的商業模式、成長空間、護城河、管理層和企業文化、是否在自己的能力圈內、當前價格是否合適,如果天時地利人和那就果斷買入吧,的確,找一家好公司不易,等一家好公司的好價格也不易。如此你能安心持有,但仍需定期檢查它的基本面是否惡化。我對這點深有感觸是因為我從來都關注什么價位賣出,最起碼虧損狀態不會割肉,30%止盈嗎,還是最近回撤太狠一回本就趕緊賣出,或者只是單純憑感覺漲到頭了趕緊撤出,所以每天都殫精竭慮,特別是最近回撤太狠,一聽到有什么利空消息就在懷疑當初是不是買貴了。這樣的投資狀態當然不是我想要的,我最起勁的是去年初a股斷崖式下滑,美股多次熔斷,一下跌就買買買(基金,那時還沒觸及股票),有一次所有銀行賬戶買得只剩下14塊錢。要做的就是買入的時候就有這樣的篤定,唯恨自己腰包不夠不能持股更多。買入后忘掉成本價,關注自己的持股數量。
第二點,撥開迷霧永遠關注股權投資的本質是企業的內在價值,無論是市場情緒高漲或利空帶來的股價波動,或者市場回調導致的長期陰跌,永遠抓住股價的本質是企業的內在價值。為什么呢,因為人是需要安全感的,而安全感來自于確定的東西,很多人之所以寧愿獲取較低的收益去購買銀行理財、債券就是因為這些金融資產的收益是可確定的,而股票的收益波詭云譎捉摸不透,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市場先生的情緒波動很大,這可能是受政策環境或者個股消息的影響,不論原因是什么總是不受我們控制的,這樣股權投資完全成了靠天吃飯的運氣事件,厭惡風險是人的天性,因而這樣的事情是我們不愿意看到的。解決方案倒是很多,首先,不入股市是最安全的做法;其次,干脆買大盤,各種各樣的指數基金任君挑選,買國運的滬深300、ah50,或者行業指數更是數不勝數,巴菲特就曾說過民眾最應該投資的是指數基金;再者,認清自己的能力圈轉而去找委托人,就是俗稱的主動基金,20年火邊全網的坤坤就是典型代表,我們支付一定比例的費用雇傭專門的基金經理為我們打理省心又方便;最末級的選擇就是自己趴在案頭研究標的公司,市場的情緒和走向雖然我們無法控制,但只要時間足夠長(大概3-5年),股價總是會回歸內在價值的,或者說股價從來都是圍繞內在價值在起伏波動的,只要確保本質是成長的我們就可以心安理得地持有,靜靜等待錢生錢。
本書專門辟出一章談論超越投資的思考,說投資是反人性的,每一項商業的存在都是為了滿足人的某一項需求或者對抗人類自私的基因,這就是說我們要理性不能任憑身上的動物性信馬由韁。作者摘錄了部分《道德經》和《孫子兵法》的內容將之與投資知道融會貫通,我以為至此才真正實現了大道至簡,因為所有的道路,投資也好軍事也罷皆是殊途同歸的,他們的本源和歸途都是“道”。所以你懂的了生活也就懂得了投資,你懂得了投資亦看透了生活。
最后我想說若能按其投資框架實操研究某家企業才是本書最大的實用價值,空談誤國。
投資學讀后感 篇15
我在了解了眾多的投資方法之后,認為格雷厄姆《聰明的投資者》一書中所介紹的“價值投資法”相對安全和有理。
之所以說是相對的,是因為它有兩個天然的缺陷:一是相對于明確的價格,價值的評估是相當困難的,價值的精確計算更是不可能——有形資產如此,無形資產更是如此;二是在價格圍繞價值上下波動、變化的過程中,要出現投資者所期望的價格,所需要的等待時間是不確定的——可能很短,也可能很長。
如果說其第一個缺陷,還可以用“安全邊際理論”來克服,畢竟投資時我們僅需要獲得一個大致“安全”的估值就可以了。“正如絕大多數時候,看一個婦女夠不夠選舉的年齡,我們并不需要知道其確切的出生日期”;而面對其第二個缺陷,即投資者所期待價格的出現有時需要足夠長的等待時間,我們則毫無辦法。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價值投資法”只能算是一個“成功”的理論,根據它取得成功投資的實踐,有時還需要一點點“運氣”。
另外,也有人主張”分散化投資“可以彌補“價值投資法”的不足。對此,我持一分為二的態度:理論上講,是正確的,可以用犧牲一定的投資收益率來避免風險的過分集中,大不了導致投資結果的平庸化;但實踐中,卻未必如此,因為投資者難以做到足夠的分散化,且分散到何種程度才算真正足夠也是不確定的。
當然,說“價值投資法”是一個成功的理論也是有條件的,即不能考慮價值本身在未來時間里的增減變化。如果要考慮這一因素,就好比考慮量變與質變的關系一樣,問題則會變得更為復雜。“沒有永遠的投資”,也多少能說明這一道理。
眾所周知,根據博弈理論,在投資市場上,一個少數人采用時有效的方法,當大多數人都采用時則會失效。“價值投資法”自然也不例外。但只因人性的貪婪、恐懼、狂熱、從眾……,長期以來一直難以改變,故“價值投資法”還沒有被大多數人所采用。
盡管我認同《聰明的投資者》所介紹的“價值投資法”,但我也知道,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什么事物是絕對的。所以,我堅持認為,“價值投資法”只是一個相對的、不錯的方法。
有人說過:“投資成功的真正秘訣,就是沒有秘訣”。對于“價值投資法”,也應當進行這樣的理解。
投資學讀后感 篇16
《最好的投資是投資自己》這本書是小婕之前圖書館借來看的,目前記憶猶新,所以抽10分鐘寫一下感受,現在是10點40,到50分我就截止去睡覺。
為什么會記憶猶新,講的是一個女性,出生在普通的甚至可以說是貧苦的拉美家庭,靠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走向自己想要的生活;女主的有一個觀點,我發現不管是風靡一時的小狗錢錢,還有國外各種教大家如何理財的書中都會提到,就是“有錢就去買房”。
銀行為什么愿意把錢借給買房子的人,愿意借給那些做固定資產投資的人,而不愿意借給買賣股票這些投機取巧的人。因為房子是固定資產,如果對方還不了錢,銀行可以收房子,銀行是不做虧本生意的,知道房子是會升值的,穩賺不賠。
扯遠了,當然女主人公本身就有一定的能力去賺錢,再將賺來的錢,去投資房地產,去錢生錢。
有人說會賺錢沒什么了不起,才錢生錢還是最厲害的,但是對于小婕而言,這些都是屁話,賺錢也是需要一定的能力和機遇,而錢生錢同樣重要,甚至更更更.......
最好的投資是投資自己,是告訴女性,不要對自己失去信心,哪怕你是家庭主婦,家里突遇變故,還是其他的,你都可以坦然面對,想到面對的方法,因為商機無處不在。
投資學讀后感 篇17
順著第一部小說的思路繼續往下看,越看越失望,越看越感覺寫的不如第一部。好像就是兩個作者在寫一樣。第一部小說看完了,我覺得主人公方玉斌挺勵志的,第二部小說讀完就覺得他簡直是渣男。情感戲拖泥帶水不說,連職場上的努力、思維方式、處事方法都單薄了很多。感覺從這本書里吸取的東西比第一部少太多了。
接觸這個題材是因為我完全不了解中國資本運作的相關內容,金融投資的相關內容。我說的是讓我去看干癟癟的教材,經典著作我還看不進去。所以想著找本小說來學習一下,是了解了不少大公司的資本股權相關內容。
我覺得書中的王誠原型就是王石,資本的混亂權謀。都讓我覺得挺可怕的。我還是弱弱的那個是上我的班兒,練我的武術吧。那些大佬極盡奢華,幾乎沒有用錢買不到的東西,可是我覺得他們的煩惱比我多,睡的也沒我好。
投資學讀后感 篇18
“一輩子衣食無憂”是很多人的夢想,當然也是我的夢想,我從小對“金錢”就有向往,所以很早就開始儲蓄,學習理財知識。在我涉獵的理財書籍中,《優雅女人的投資理財書》是我看過的一本比較特別書,書中既有概念介紹又有提示建議,既有理論講解又有案例分析,力求將知識性與實用性統一結合,對家庭理財具有深刻地指導意義。
很多人認為想要富足舒適的一生,找一份好工作就行了,不需要學習理財;工作干得好,職位提升會帶來大量的金錢收入,這個說法我不反對,但是為什么我們的經濟收入在不斷提高,而我們卻感到錢越來越不夠花,感覺到經濟壓力越來越大呢?閱讀本書,就會明白問題的關鍵就在于我們忽略了家庭理財的重要性。
很多女性朋友都把自己的未來寄托在另一半身上,希望能找個金龜婿,夢想日后能當上全職太太,婚后在家坐享一切,一輩子衣食無憂。建議這些女性朋友去看一部電視劇《我的前半生》,電視劇中的女主角羅子君由于嫁得好,每天過著養尊處優的生活,沒有察覺到潛藏的婚姻危機,直到一日丈夫突然提出離婚,這個全職太太瞬間失去所有。以此為戒,我們還是必須成為經濟獨立的的女性。閱讀本書,我們會得到科學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收入與支出的建議,為以后輕松、自在、無憂的人生打下堅實基礎,早日成為更獨立、更富裕的女性。
很多人用“生死由命,富貴在天”這句諺語來說教,認為擁有財富是由上天注定,我們不應該對財富存有。閱讀本書,你就會明白“要擁有財富,必須首先要有獲得財務的強烈”。
很多人都習慣了通過辛勤工作、勤儉節約、拼命存錢等途徑慢慢地積累財富;很多人認為“錢生錢”是有錢人的游戲,與自己不相干。閱讀本書,你會知道無論我們手中握有大錢還是小錢,只要進行合理的規劃和投資,就能得到豐厚的回報,實現個人的生活目標。
巴菲特說過,一生能積累多少財富,不取決于你能夠賺多少錢,而取決于你如何投資理財。
投資學讀后感 篇19
經典自有其經典的地方,第一次讀《聰明的投資者》的時候沒什么感覺,再次讀下來,加上經驗和其他感悟,覺得姜還是老的辣。
投資,首先是要明確自己的身份,你是積極的還是防守的?對于不同目的的人來說采取的策略是完全不同的,不能生搬硬套。
其次,就是理性態度的重要性與投機的困難。
很多人可能在生活中很理性,但在投資中卻很瘋狂。有人說這是錢的力量,我覺得未必,更好地解釋是反身性,你投入其中,便很難從里面解脫出來,源源不斷地從市場得到各種反饋,自己又要根據這些反饋不斷地做出反應,這種情況下根本就沒有時間去冷靜下來,恢復理性。
投機難也就難在這里,不斷地做判斷,不斷地去順應市場,這種活不是一般人能做好的。我無意于貶低投機,因為他們也是在為股市提供流動性,沒有流動性的資產市場是無法想象的。但他們需要的是與別人做對手盤,他們的贏利很多時候是別人的虧損。而股票市場里面聚集了眾多高智商人群--這甚至是一個被過度重視的市場--一個人很難每次都打敗其他人。
最后,說說我個人對價值投資的看法。價值投資的判斷過程就是一個為資產進行定價的一個過程,價值投資的實施就是一個對自己判斷進行驗證的過程。現實中,很多機構采用capm定價,但我覺得這個公式就是經濟學自大的一個表現,每個資產都有著他自己的特性,不去了解這個資產背后的具體內容,而一味根據這些紙面上的東西來得到價格,無異于癡人說夢。
投資學讀后感 篇20
投資是一門學問,需要用很長的時間去學習,使用,融會貫通。而且要不停的學習,學習投資的知識,學習情緒知識,學習是對自己最大的投資。
學習要有思路,想要了解某個知識,首先要對她有一個認識,包括這個知識點,以及相近的知識點,了解她們之間的關聯性和差異性;接著,要對這個知識的細節內容清楚認識,常用的概念知識點清楚掌握;然后,用掌握的知識學問去實踐檢驗,總結成功和失敗的經驗;最后,將成功和失敗的經驗加以總結,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
總結一句話:從面到線到點逐一細致,然后總結精華吸收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的組成部分。
前六章,講了投資大面,包括什么是投資,股市是什么;股市投資與賭場的異同,股市投資是選擇自己看好的股票,幫助他融資,用企業良好的經營獲得回報,對個人和企業而言都是良性循環,是共贏。賭博是一種你死我活游戲,一個人的賭場成功必定伴隨著一群人的失意,當然賭場本身是穩定收益的;投資的門派類別,基本分析派,技術分析派,心里分析派;以及投資的大的戰略,價值投資在中國的前景。
第七章開始深入到細節,投資的細節,作者的交易體系,也是從面逐漸細化,先確認自己投資身份,認清自己是個普通投資人,然后針對自己是不同投資人的角色進行了分析;建立了一套自己的交易體系,大致為國運,行業,企業;那么如何尋找一個好企業呢,作者將自己的邏輯分享給大家,好企業要和生活相關,這樣長久存在,要具有一定的壟斷性,這樣才有話語權有較高的利潤,再次要有護城河,有區別,在做的工作別人做不了就有穩定性;接著是股市、股票的估值,重點在于貫徹上述的思想,同時配合一些財務指標關鍵在于市凈率,市盈率,這類基礎的反應基本情況的指標;有一句印象深刻,真理總是簡單的!
估值之后就會涉及具體的操作,簡單來說就是低買高賣;但是這個范圍是基于上述限定之后細心選擇之后的;另一個方法就是分散倉位控制,讀后感這個是有效的避免將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的問題,而且作者將這個總結為三個特性:確定性,平衡性,耐久性;與投資相關可以解讀為獲利要穩定,種類要平衡,時間要長久;這三個特性也可以用在多個地方。
最后,作者已經從投資這個點進去,總結經驗教訓,退出來再看一次發現了不一樣,擴大到了面,擴大到人生。依稀記得我曾經做了一個關于偶像的分享,大致是尋找偶像,模仿偶像,成為偶像,可能與這個有著類似的感悟。
總而言之,這本書給我的啟迪很多,按照這本書的思路方法,讓我脫離了基本投機的苦惱,關于股票選擇,關于堅守,關于價值投資。幫助我對金融有一個初步的認識,為我財務自由打開了大門。
投資學讀后感 篇21
一次在領導的推薦下,初次接觸李錄的“現代化十六講”,便從網上找了其完整作品《文明、現代化、價值投資與中國》,網上搜了其簡介后,才了解到李先生是管理著一兩百億美元資產喜馬拉雅資本創始人、查理·芒格家族資產管理人,被芒格稱為“中國的巴菲特”。
對于李錄的著作我不敢班門弄斧的評論,因為他的大智慧我愧自不能及。正如李錄在書中自述,以他五十而知天命的年紀,15年有余每周和芒格共進一次晚餐進行交流的頻率,恐怕也沒有足夠的智慧去評價芒格這個人。下面就說一下我讀后的心得:
初次接觸這本書時給我的直觀感覺——這是兩本書,一本講述中國的文明與現代化,一本關于價值投資。但是經過仔細閱讀后發現這是兩個緊密聯系的話題,現代化過程本身其實就是一種投資,價值投資的本質就是投資未來、投資現代化。現在投資機構、個人股民都在講價值投資,價值投資不僅僅是發現企業的估值差異,而更多的是能夠投資于價值的正道,讓投資者在企業不斷創造價值的過程中,通過與企業一起成長,一起來分享企業價值在增長過程中所能得到的回報。
李錄對于中國經濟的未來充滿信心,他認為,中國傳統文化非常適應現代化的市場經濟,中國未來仍將提供全方位的投資機會。中國經濟機會是全方位的,不僅僅只是產業技術不斷提升,也不僅僅只是城市的生活水平大規模普及到農村人口,還有很多內生需求在這個過程中會被創造出來。當經濟過了劉易斯拐點之后,純粹的由勞動創造的價值,慢慢就會被有知識的勞動取代,創造出來的單位價值會越來越高,不斷地推動著社會的文明與現代化。
大部分中國人對現實是不滿足的,不滿足家庭的儲蓄、不滿足子女的教育、不滿足身邊的醫療……,這種不滿足恰恰是經濟進一步發展的動力,大家都在拼命學習、拼命工作賺錢,去滿足這個不滿足。正是這種不滿足,才會創造出更多的需求,出現各種各樣新鮮的經濟模式,隱藏著各種投資機會,推動者社會的文明與現代化。
正如芒格對李錄的評論:捕魚的第一條規則是去魚多的地方捕魚,捕魚的第二條規則是千萬別忘了第一條規則,李錄恰好去了魚很多的地方捕魚。價值投資重要的在于投資者要保持自己的“知識誠實”,在自己所掌握的知識體系、自己的能力圈內踐行投資,保留足夠的安全邊際。市場存在的目的就是發現人性的弱點,一個人有什么樣的心里弱點,一定會在市場的某種狀態下暴露。不要受別人意見的影響,不做超越自我認知的投資,多讀書、多實踐,沉下心來去培養自己的投資邏輯,建立自己的投資圍墻,基于自己的邏輯、證據、能力圈進行判斷,經得住市場對于人性的測試和考驗,才能實現真正的“價值投資”、獲得超額的收益。
投資學讀后感 篇22
人們總是熱衷于投資那些快速成長的公司、行業、地區和國家,但是其長期投資收益卻往往還不如市場的平均水平。對投資者而言,增長并不意味著收益!更加令人驚訝的是,投資于低增長行業和衰退行業的長期收益卻往往能夠超越對高增長行業的投資。其中最重要的原因還是定價:人們為高增長支付的價格已經遠遠超出高增長本身所帶來的價值。高增長讓人感覺前途一片光明,人們往往非常愿意為高成長支付高價格,但公司業績的增長遠遠趕不上人們預期的增長,價格在短期內大幅上漲而大大高于股票的內在價值;由于公司良好的經營狀況,這種價值高估往往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直到有一天公司的業績無法繼續支撐如此之高的價格而導致股價暴跌,那些支付高價的投資者將損失慘重。其次,高成長的公司現金股利支付率往往要低于低成長和處于衰退行業的公司,由于其高高在上的價格,高成長公司的現金股利收益率要大大低于低成長和處于衰退行業的公司。對于后者,投資者如果把現金股利用于再投資,繼續購買所持有的公司的股份,就能積累非常可觀的增量股份。
正是這些增持的股份隨著歲月的積累為投資者帶來了可觀的收益。這里特別要指出的是,相當多的公司的成長是以持續的高投資來維持的,他們不僅不是價值的創造者,而是價值的毀滅者,這些公司毫無投資價值可言,更別說他們高高在上的股價了。巴菲特也曾經舉過一個債券投資的例子來說明價值與成長的悖論。假如你買入一家公司的十年期債券,票面利率為10%,然后你每年都用獲得的利息繼續買入這支債券。你可以把這支債券看作一家公司,這樣在這支債券存續的十年期內你就擁有了一家零成長的公司,卻獲得了年復合成長率……
【投資學讀后感】相關文章:
投資學讀后感范文07-02
《證券投資學》讀后感范文05-11
投資學論文04-14
投資學專業10-09
投資學實習報告01-15
投資學實習心得12-13
投資學專業實習報告02-19
證券投資學習心得07-30
投資學實習報告3篇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