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獻刀》的讀后感范文(精選5篇)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后,你有什么體會呢?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后感吧。那么你會寫讀后感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曹操獻刀》的讀后感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曹操獻刀》的讀后感 篇1
三國演義是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宏偉巨作,其中不乏精彩故事。曹操獻刀就是當中一節,故事情節生動,詮意引人,使我感觸良多。
第一,我感嘆曹孟德的英勇大義,不畏強權。曹操獻刀的故事背景是當時東漢末年,民不聊生,漢獻帝年幼,趙太后垂簾聽政,后來董卓進京忤逆犯上,挾持天子。曹孟德只是當時一個校尉,在聽到王允等一批老臣的悲苦忠言以后毅然決然得決心行刺董卓,以此匡扶社稷,挽救大漢江山。曹操這樣的舉動,實在得表明了他是一個英勇之人,擁有常人所沒有的膽魄。成大事之人都需要有這樣的膽魄,我們從曹操后來立國大魏即可明白。
第二,年輕氣盛,思維簡單,做事不做周密計劃,難免就會失敗。曹操獻刀雖然顯出他的英勇,可是也顯出了他的年少無知、魯莽沖動。曹操單純得以為只要殺了董卓就萬事大吉,殊不知事情絕沒有那么簡單。更何況董卓身邊有比曹操更加英勇強大的呂布,行刺董卓更是風險巨大。果不其然,曹操企圖獻刀來行刺董卓的計謀敗露,他不得已就得四處奔逃了。
第三,機智應變,巧妙變通。世人都知道曹操的奸詐,這一特點就在這一節有所體現。曹操原本晉見董卓的時候只是以看望董卓病情為由,到了董卓臥室于是掏刀行刺,豈料被董卓發現,就在千鈞一發之際,曹操隨即應變就謊稱是尋得寶刀來獻給董卓。董卓當時也是感冒生病,又是剛剛睡醒,一時腦子糊涂沒有敏銳洞察。而曹操也就借著這個時機,以小借口匆匆逃離,等到董卓思考清楚要抓拿曹操的時候,他早已逃之夭夭了。
總得來說,這樣一節故事真的很精彩,看得讓人心驚肉跳的。從這樣一個情節故事我所領悟到,我們每個人做事情一定要想清楚,冒風險的事情不是不可以做而是必須周密安排。同時我們也千萬不可以做違法亂紀的事情,因為暴力是不能妥善解決問題的。倘若當時的曹操能夠靜下心來仔細想想,也不至于冒如此風險還四處逃命,遭遇艱難。倘若如此他就很可能還是一個校尉,領著足額的薪水俸祿,過著滿足開心,吃喝酒肉的瀟灑生活,還可以在京城娶一房漂亮媳婦,過上安寧和美的小康生活。
《曹操獻刀》的讀后感 篇2
在《曹操獻刀》一文中,曹操刺殺未成轉而獻刀,其中有很多道理。我認為其中有一條就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首先,曹操先借了七星寶刀。這就說明他已想好了兩手準備,一是殺成即可當即為國除害,二是殺不成就推說獻寶刀。留得青山再說,而后再討伐誅殺他。
其次,若曹操有必死的決心的話,他就不會在董卓翻身呂布回來時推說獻刀,而是一刀先捅過去再說。再之后就是殺呂伯奢全家時抱定要“留青山”的決定了!
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比喻的是:只要基礎或根本還存在,暫時遭受損失或無傷大體。只要留住有生力量,就不愁做不出更多更好的事來。
當然,曹操的殘忍斷不可取!
《曹操獻刀》的讀后感 篇3
在《三國演義》中,曹操是反面人物,但曹操也是一位梟雄,雖然曹操殘忍多疑、奸邪狡詐,但是他有統一天下的雄心壯志、珍惜賢才、有膽識的人,自古就有“亂世出英雄”。
在東末時期,整治黑暗,出現許多地方割據勢力,民不聊生,生活在水深火熱的環境中。而在《曹操獻刀》中,可以感覺到曹操是一個做大事的人。就如殺死救命恩人呂伯奢全家可看出,他做大事不拘小節。他生活的`時代是亂世,他也有許多無奈,在亂世中沒有絕對的公正。只有強者才不能被壓迫,在亂世中,你不把別人殺死就是別人把你殺死,只有把自己變強才不會受到傷害。
曹操他有自己的理想,他只是為自己的理想而。曹操功成名就后把陳宮的母親接來好生養著,這說明曹操并非忘恩負義,殺伯奢全家也是無奈之舉,并非他真想殺他們。曹操在夢中殺人,是由于他睡覺不安、精神緊張,老覺得有人對他不利,這是由于在亂世中,長期在戰斗中所壓迫出來的警覺,他也厚葬了那位被殺之人。
總之,曹操是一位梟雄,他沒生在和平的年代,他生活在的時代,他在逆境中艱難地前行,他不畏權貴、不畏艱難,勇敢地為他的理想而拼搏奮斗,面對失敗他并不氣餒而是勇敢向前。他有英雄氣概,并非全是奸邪。
《曹操獻刀》的讀后感 篇4
曹操獻刀這個故事出自小說的“第四回,廢漢帝陳留踐位,謀董賊孟德獻刀”。內容為:校尉曹操,足智多謀并早有殺董卓之心。一日,曹操借王司徒寶刀一口,藏刀來到相府。他走到小閣,見董卓坐在床上,義子呂布侍立于側。董卓問曹操為何來遲,曹操說:"馬走不快,所以遲了。"董卓聽后,命呂布選一匹西涼好馬送給曹操,呂布答應著出去了。曹操心想,老賊該死,欲刺他,又怕董卓力大,沒敢妄動,只好站在一旁等待機會。董卓身體肥胖,不能久坐,不一會,即側身而臥。曹操見他躺下,急抽刀欲刺,董卓在穿衣鏡內看見了曹操的動作,轉身急問:"你要干什么?"這時呂布也牽馬回來。曹操急中生智說:"我得一口寶刀,欲獻恩相。"董卓接刀一看,長有盈尺,鋒利無比,果然是一口寶刀。董卓引曹操出閣看馬,曹操謝道:"愿借馬一試。"然后快馬加鞭往東南疾去。呂布對董卓說:"曹操有行刺之舉。"董卓說:"我也懷疑。"于是派人去追。此時曹操已飛馬奔出東門,逃得無影無蹤了。
我對這個故事的評價是:這個故事給三國演義小說增添了生動的情節,推動了小說故事的發展。也讓讀者對曹操的人性上有所了解,三國時代,動蕩不安,將曹操直接評價為漢賊也有所不妥。
更重要的是,朝中大臣眾多,但是有勇氣去殺董卓的卻是寥寥無幾啊,曹操就敢了,而且有可能真的是刺死了董卓,自己也逃不出丞相府。這是玩兒命的活兒,也是忠君愛國的活兒。所以,我讀過曹操獻刀這一章節之后,把小時候的觀點徹底推翻了,我要說的是:曹操是奸雄,也是英雄!
《曹操獻刀》的讀后感 篇5
寒假,老師布置我們看一本書,然后寫一篇讀書筆記。
有一句話說的好:“細節決定成敗。”只要我們認真觀察生活,認真觀察社會,我們就一定會成功。
當午后的陽光,灑在身上,暖暖的,打在樹上,零零碎碎,似乎書中的故事在眼前上映……
曹操這個在歷史上叱咤風云的人物,書中我最為欣賞的也是曹操。孫權評價曹操:“其惟殺伐小為過差,離間人骨肉以為酷耳,御將自古少有。”魯迅說:“曹操至少是一個英雄”
史書評論明略最優、清平之奸臣、、然而我確認為他是亂世之奸雄,也是英雄。寧教我負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負我這就是曹操最能突出自己野心的一面,他可以錯,但是他的部下不能錯,有句歇后語就就曹操殺呂伯奢——將錯就錯。得天下,挾天子以令諸侯,此為孟得之雄才大略之體現,他不急于求成,知道韜光養晦,不掙一時之得,深謀遠慮。
《曹操獻刀刺董卓》這個故事給三國演義小說增添了生動的情節,不僅推動了小說故事的發展,也讓讀者對曹操的人性上有所了解,三國時代,動蕩不安,將曹操直接評價為漢賊也有所不妥。讀了這個故事,我很是感概,小時候就一直聽說曹操是奸雄,現在看過三國演義后,確實不假,至少以后的“挾天子以令諸侯”就能說明問題,更重要的是權位的刀把子,一直讓自己人扛著,這樣無異于謀權了,既然能謀權就有可能篡位。更重要的是,朝中大臣眾多,但是有勇氣去殺董卓的卻是寥寥無幾啊,曹操就敢了,而且有可能真的是刺死了董卓,補充回答:來自手機問問自己也逃不出丞相府。這是玩兒命的活兒,也是忠君愛國的活兒。
所以,我要說的是:曹操是奸雄,也是英雄!
這就是我寒假讀《曹操獻刀刺董卓》的讀書筆記。
拓展
話說西涼刺史董卓乘朝野之亂,統帥二十萬大軍進駐洛陽,廢了少帝,立了獻帝,自封為相國。他欺主弄權,殘暴兇狠;大臣們想除掉他,卻沒有辦法。校尉曹操(字孟德)暗中早有殺董卓之心,他經常出入相國府,漸漸取得了董卓的信任。
一日,曹操從王司徒處借來寶刀一口,藏刀來到相府,走入小閣,見董卓坐在床上,義子呂布侍立于一側。
董卓問“孟德今天為何來得這么晚?”曹操說:“我的馬走不快,所以遲了。”
董卓聽后,命呂布選一匹西涼好馬送給曹操,呂布出去了。曹操心想:“老賊該死。”想刺他,又怕董卓力大,沒敢妄動,只好站在一旁等待機會。董卓身體肥胖,不能久坐,不一會,即側身而臥。
曹操見他躺下,急抽刀欲刺,董卓從銅鏡內看見曹操抽刀,轉身急問:“孟德你要干什么?”這時呂布也牽馬回來了,曹操急忙說:“我得了一口寶刀,想要獻給相國。”
董卓接刀一看,長足盈尺,鋒利無比,果然是一口寶刀。董卓引曹操出閣看馬,曹操謝道:“愿借馬一試。”曹操牽著馬出了相府,快馬加鞭往東南疾去。
呂布對董卓說:“曹操好象有行刺之舉。”董卓有些醒悟,于是派人去追。此時曹操已經飛馬奔出東門,逃得無影無蹤了。
注: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 ),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瞞,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漢族。東漢末年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三國中曹魏政權的奠基人。以漢天子的名義征討四方,對內消滅二袁、呂布、劉表、馬超、韓遂等割據勢力,對外降服南匈奴、烏桓、鮮卑等,統一了中國北方,并實行一系列政策恢復經濟生產和社會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國的基礎。曹操在世時,擔任東漢丞相,后為魏王,去世后謚號為武王。其子曹丕稱帝后,追尊為武皇帝,廟號太祖。
【《曹操獻刀》的讀后感范文(精選5篇)】相關文章:
曹操《短歌行》讀后感范文精選11-16
楊志賣刀讀后感800字03-03
《觀滄海》曹操賞析精選08-29
曹操簡介09-08
曹操的歷史典故10-16
曹操的《觀滄海》08-31
觀滄海曹操古詩鑒賞范文11-05
精選孝心獻父母作文4篇02-09
精選孝心獻父母作文四篇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