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平氣和的一年級》初中讀后感范文(通用5篇)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后感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心平氣和的一年級》初中讀后感范文(通用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心平氣和的一年級》初中讀后感1
《心平氣和的一年級》的作者是安徽省合肥市一位普通的語文老師薛瑞萍。這本書對于我來說,真是如獲至寶,許多觀點值得我去借鑒。
在常規教育方面,對于新入學的孩子,我們總覺得他們這也不對,那也不規范,恨不得一下子就把自覺學習、認真聽講、按時作業等等我們認為好的學習習慣都給養成了。但薛老師不是這樣的。開學初,她的態度是“一要責任明確,二要慢慢加任務。就像現在對于行為規范的要求,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我只強調安靜一條。等這一條入他們心,真正成為班規了,再提其他的。樣樣都抓,必定樣樣抓不起來。”多么平實的語句啊,卻把教育的有序性講得明明白白。一年級的常規教育,要做的事情實在太多了,而孩子們不可能短時間內全部做到。這就要求我們對孩子不能一下子要求太高,只能一點一滴地幫助孩子完成從幼兒園到小學的過渡。一段時間抓一個重點,達到了,表揚,再抓第二個重點。這樣,一段時間下來,孩子就能逐漸適應小學的生活。薛老師特別注重給孩子營造一個安靜的環境氛圍。她不但自己輕聲慢語,還要求所有的孩子都能夠做到輕聲慢語。只有靜,才適合讀書,適合思考,適合孩子的成長,這是薛老師的經驗。
在語文學習方面,一年級師生碰到的第一個難關就是拼音。薛老師別具匠心采用“大幅度的動作,使我不用發聲就讓孩子知道了聲調,站起來讀錯的,我還是不說話,只是一次一次地比劃聲調,于是他知道了。”不多說話,不急不躁,讓孩子自己慢慢體會。這一點,說說容易做起來不易。細細想想,是呀,遇到孩子常出錯的地方,禁不住急噪起來,那加大分貝的聲音只會讓孩子心里更急,又怎能學得好呢?還是得靜下心慢慢來。“寫字也好,計算也好,只要那孩子盡力了,就是好的。”的確,每個孩子的智質不同,不能一味地總去和別人比。只要他努力了,只要他今天比昨天進步了,就應該受到我們的肯定和鼓勵。這樣,孩子才會對自己充滿信心,對學習充滿熱情。
薛老師在書中這樣講:“今天不會明天,明天不會后天,拼音不過是個拐杖,遲早是會的,何必強求一致?數學我不懂,語文尤其是拼音是可以慢慢混的。”讀到這一段時,我曾禁不住為薛老師擔憂起來。孩子的拼音學習怎么可以這樣去要求呢?違背了學校一貫提倡的踏踏實實學習、一步一個腳印的教育思想。再讀下去,才領悟了她“混”的真正含義:語文學習是靠大量的閱讀來實現的,不能因為拼音學習暫時的困難而影響了孩子對閱讀的興趣,何況拼音學習本身也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是呀,語文教師有個重要的職責就是讓孩子親近書本,學會讀書。只有教師精心地引導,才會使剛入學的孩子走近書籍,親近語文,進行充滿睿智而拓展生命體驗的讀書活動,從而在豐厚語文素養的同時豐富了他們的生活。
在與家長溝通方面,薛老師很注重讓家長配合教育。她很坦率,“教師只要說服自己接受差距和層次,說明自己不強求一致就行。對于教師,班級才是一個整體,好中差存在距離是正常的,有一批成績優異的不OK了,就可以也應當放過自己和吃力的學生了”。粗一看,以為薛老師有些不負責任了,潛心細想,學校教育不是萬能的,如果家長不配合,光靠老師能有多大的效果?接受這樣的現實,通過書信來提升家長,提出主動關心孩子學習的要求,這是薛老師教育實踐中的創新。終于,家長主動來與教師進行溝通,了解孩子點滴的成長;在理解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時,支持、配合甚至賞識起教師的工作來。薛老師非常成功地通過家長的配合,酌定閱讀量,進行初步檢查,引導孩子學會課外閱讀。是呀,如果家長和老師都做起了榜樣,是博學而又心平氣和的人,閱讀自然也會成為孩子生命中的一種必然。
一年級開始的日子,肯定是和忙亂、著急、緊張這些詞相連的。然而,一年級,這個孩子學習生活的起步關鍵期,如果班級的良好風氣沒有形成,孩子的閱讀習慣沒有養成,家長的默契配合沒有達成,可能,錯過的,就會永遠地錯過了。心平氣和地對待孩子吧,讓我們慢慢來。這本書將引導即將教一年級的我和我的一年級孩子們步入一種新的生活,讓孩子們和我都能有一個良好的狀態在今后的學習和生活道路上走的更好。
《心平氣和的一年級》初中讀后感2
這學期開學初,張校長送給我們每位一年級的班主任一本薛瑞萍老師寫的書,書名叫——《心平氣和的一年級》。也許是因為剛剛送走的是一屆六年級畢業班的學生,所以我對接下來要帶的`這個一年級心里充滿了太多的擔憂和不安,怕自己無法勝任。花了整整一個星期的時間,我把薛老師的書細細地品讀了兩遍,心里有許多感慨。
那一個個樸實無華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我,它傾訴著一位普通教師的悲喜,讓你在一個個真實的小故事中感悟深刻的道理。這些看似隨性的瑣碎記錄,沒有掩飾什么,沒有矯揉造作,卻折射出薛老師執著而獨到的教學思想。在薛老師的眼里,教育不再只是瑣碎、辛苦,而是可以美得如花、靜得如水、純得如雪。
讀薛老師的書,總是被感動著,有些細節讀過一遍又一遍,讀過之后仍是感動不已。
1、感動于薛老師苦口婆心的勸慰——“和孩子一道,安靜地看書。如果你不能在書桌前坐半個鐘頭,又如何要求孩子每天從早到晚堅持五六個小時的艱苦學習呢?”
2、感動于薛老師煞費苦心的提醒——“一個班級,孩子之間的競爭,歸根到底,是家長綜合素質和付出心力的競爭。”“培養孩子的靜氣,是家長和教師的共同責任。”“教師能做的是竭盡全力和問心無愧,希望家長也一樣。”
3、感動于薛老師語重心長的告誡—— “愛讀書的父母,最容易帶出愛讀書的孩子。”“讀書是一輩子的事情。重要的是日不間斷和興致勃勃。只要他在讀,只要他這周比上周進步了,就值得高興,就應該鼓勵。”“好孩子是夸出來的。”
4、感動于薛老師不容置疑的要求——“孩子需要你的扶助。”“先做讀書人,然后談教育——和孩子一起成長,這才是為人父母應當追求的幸福。”“做孩子的同窗,跟孩子一起學吧!這不是在幫助孩子,這是在拯救你身為父母的尊嚴和威信。”
讀完薛老師的《心平氣和的一年級》,我久久不能心平氣和了。由此我想到了自己平時的工作,一年級的日子,是和忙亂、著急、緊張這些詞相連的。剛入學的一年級孩子,我總覺得他們這也做得不到位,那也做得不規范。巴不得一下子就把那些不好的習慣改掉。希望他們能認真聽講、按時作業,自覺地去學習。薛老師不是這樣。開學初,她是“責任明確,慢慢加任務。”很長的一段時間里,只強調安靜地做一條,等著一條真正形成習慣了,再提其它的。“樣樣都去抓,則定會樣樣都抓不起來”。一句平實的語言就把教育的有序性講得清清楚楚。對于一年級的常規教育,需要做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了,而孩子們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全部做到。這就要求我們對孩子不能要求得太高,要一點一點地去幫助一年級的學生完成過渡。一項一項地抓,做好了,再抓第二項。一段時間下來,孩子就能逐漸適應小學的生活。
想想自己平時的工作,有時脾氣過于暴躁,只想用老師的威嚴來嚇唬孩子,可一旦我不在身邊,學生是照舊的。薛老師的書讓我明白了對孩子不能一下子要求太高,只能一點一滴地幫助孩子完成從幼兒園到小學的過渡。在這本書中,總能隱約地找到自己的影子、學生的影子、家長的影子,卻也在書中看到了自己與薛老師的差距。比如面對孩子們如脫僵野馬般野性難馴時的浮躁:面對屢次說服教育仍陋習不改時的不冷靜……在今后的日子里,這本好書將引導我和我的一年級孩子們一起努力,走向“心平氣和”。
《心平氣和的一年級》初中讀后感3
朋友推薦一本薛瑞萍老師的《心平氣和的一年級》,原本以為是閑暇之余的消遣之作,細細品味之下,卻感慨萬分,唏噓不已,同時又發人深省。
讀書之始,我是覺得應該對自身的啟發不是很大的。因為我是教數學的,而薛瑞萍老師是教語文的,雖同為一年級教師,但在一些方面始終有著細微的差異,比如薛瑞萍老師教拼音時就提到,語文和數學是不同的,是可以混著拖的,所以在教孩子們拼音時,她是有很大耐心的,可以一點點的慢慢的教孩子們,但是數學卻不一樣,數學不像語文,有著閱讀作為溫床,可以讓孩子們在閱讀的過程中慢慢體會與領悟,數學有著它的客觀性,它要求迅速準確,所以本身比較枯燥一些。深入閱讀之后,才發現,教語文和教數學有什么區別呢?不都是教書育人嗎?于是才認真的去閱讀,去體味薛瑞萍老師在書中表達的涵義。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心得所獲。
首先是“定能生慧,靜納百川”的睿智,這對于教低年級孩子的老師來講,是一種難能可貴的智慧,面對那些天性好動,又不懂世事的孩子們,有時候真的很難做到心平氣和,但是身為教師,這卻是我們必備的一種素養,說到老師這個職業,不得不說我們的鼻祖孔子,他老人叫就曾說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這說明“不慍”是為師者的一項重要品質。
順帶一提,書中不止一次提到作者自身一日不讀書,便覺得心里落落的,仿佛少了點什么,幾日不讀書,便覺得有“急躁之氣”,這點讓我很是懺愧,雖然平時也有閱讀的習慣,但卻沒有那么深刻的感受,仿佛讀書不過是一種消遣,比起薛瑞萍老師那種把讀書當作吃飯睡覺這種事來對待的態度,實在是自慚形穢。身為教師,常年與書為伴,讀書實在當好老師的一個重要習慣。
其次是溝通,教師不僅僅是要和孩子溝通,更要和孩子的家長們溝通,“家長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師”,這句話充分說明了家長在教育中的地位,只有處理好教師、孩子、家長的關系,教育的質量和水平才能真正提高,而教師在這當中,就起到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橋梁作用,所以家長會不應該是讓老師說說孩子的“小報告”,更應該讓家長、孩子以及老師做一個深層次的交流。
最后是“金誠所至”,薛瑞萍老師通過記錄教學中的點點滴滴,讓我們深刻的感受到了她為了教育、為了孩子的那份真誠和熱忱。教師不僅僅是一個職業,更重要的是一份責任,唯有懷揣這份責任,才能真正做到教書育人,才能真正無愧老師這一職業。
都說老師是園丁,培養著祖國的花朵,“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既然選擇了這一神圣的職業,就讓我們用汗水和心血,灌溉他們的成長,靜待那花開之時。
《心平氣和的一年級》初中讀后感4
讀完薛老師《心平氣和的一年級》,我卻久久不能平靜了。教過一年級的我深有體會,剛入小學的孩子特別愛嘰嘰喳喳,靜不下心來。因此一年級的老師,是和忙亂、著急、緊張這些詞相連的。其實,這是我們老師自己沒有擺正心態。對于新入學的孩子,我們總覺得他們這也不對,那也不規范,恨不得“一口吃成個胖子”,一下子就把自覺學習、認真聽講、按時作業等等我們認為好的學習習慣都給養成了。
但薛老師不是這樣。開學初,她的態度是“一要責任明確,二要慢慢加任務。就像現在對于行為規范的要求,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我只強調安靜一條。等這一條入他們心,真正成為班規了,再提其他的。樣樣都抓,必定樣樣抓不起來。”多么平實的語句啊,卻把教育的有序性講得明明白白。
一年級的常規教育,要做的事情實在太多了,而孩子們不可能短時間內全部做到。這就要求我們對孩子不能一下子要求太高,只能一點一滴地幫助孩子完成從幼兒園到小學的過渡。薛老師特別喜歡使用蒙特梭利教育法中的“靜寂游戲”,給孩子營造一個安靜的環境,與家長積極配合教育,讓孩子養成終生受益閱讀習慣。這都是我今后要學習的地方。
總之薛老師的肺腑之言,深深打動著我,促我反思。心平氣和取代急躁,這是我們面對稚嫩的孩子多么需要的心態調整。讓我在以后的教育生涯中不斷努力,不斷完善自己吧!
《心平氣和的一年級》初中讀后感5
花了二天時間一字一句地看這本沉甸甸的書。一邊翻閱一邊思考,還不忘對比著。思緒又回到了課堂,那些難忘時刻像快照一樣在我腦海中一一跳動。看到感動之處嘴角不自覺地往上翹,一個人偷偷樂著。“心平氣和”就是一種心態,一種方式。對學生,對家長,對同事。音樂使人愉悅,音樂讓人安靜,音樂是休息和調劑的好方式。再次看到這里,我就有更深的體會了。對剛上一年級的小朋友來說,寫是次要的,首要的是紀律,平時上課一會兒點這個小朋友做好,一會喊那個小朋友認真聽地次數已經很多了,所以在午自習這樣人文性的課堂內我要學以致用,讓音樂駐孩子們的心間。一些好聽的兒歌就讓孩子們自覺得閉上了小嘴,安靜地聽著,閉上眼睛,搖頭晃腦,沉醉在這音樂之中,陶醉在這片色彩斑斕的天地之中。
看云老師從8月30日一年級新生久學開始到第一學期結束的工作日記,讓我深深地體會動“心平氣和”已經是工作的最高境界了。每一天都會發生意想不到的事,每一件事都要妥善處理,這是一種何等偉大的境界呀。
喜怒哀樂人間有之,為了一個無心的動作,看云老師想到了對孩子的影響,都要自責許久,回家之后還得做檢討,讓學生喜歡的老師就是這樣一點一滴形成的。
讓家長了解孩子,肯定孩子。《請跟我來》的一封封用心良苦的家信就拉近了孩子和家長和老師的距離。多么讓人愛戴的老師啊!孩子們能有這樣的老師是多么幸福的事啊!
那么激動,那么入神的看完了《心和氣和的一年級》這本給我人生教學啟發的書。一位好老師,一本好書,一次精神旅行!
【《心平氣和的一年級》初中讀后感范文(通用5篇)】相關文章:
汪曾祺散文初中讀后感范文(通用5篇)06-22
蘇菲的世界初中讀后感范文03-01
蘇軾水調歌頭初中的讀后感范文06-29
《簡愛》初中讀后感范文03-03
童年初中讀后感范文800字(通用12篇)04-17
童年初中讀后感范文400字(通用5篇)04-17
初中作文讀后感通用15篇02-18
初中紅樓夢的讀后感范文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