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論語》讀后感范文(精選8篇)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后,你有什么體會呢?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后感吧。那要怎么寫好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關于《論語》讀后感范文(精選8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論語》讀后感1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這里講的是如何調和“學”和“思”的矛盾。作為一個理科的學生,我覺得我對這個問題有相對深入的理解。只學而不思,不易發現別人的錯誤,也不容易有自己的思想。就像讀《論語》,買一本書回來,刷刷幾下讀完,即使過目不忘,學到的也是別人的東西。思而不學,則會進展緩慢,而且容易鉆進牛角尖出不來。這時如果能夠參考一下以往人們對同一問題的看法,則很可能會有豁然開朗的感覺。荀子也說過“吾常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所以,孔子告訴他的弟子,在學習中要把握好“學”和“思”這對矛盾。
人們常掛在嘴邊的話,我竟然不知出于《論語》。像“父母在,不遠游。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道不同,不相為謀,任重而道遠,死而后已,朽木不可雕也。三十而立……”
我讀《論語》這部書,當然不是想從中覓得修身、齊家的孔門秘傳。我只是在這部書中認識了一個迂闊率性、明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孔子,一個多才多藝、誨人不倦的孔子,一個食不厭精、懂得生活樂趣的孔子。學貫中西的學者們常把孔子和古希臘哲人蘇格拉底相提并論。蘇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權處死的,據說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但我更喜歡孔子的直言不諱:“道不行,乖桴浮于海”,這同樣是一種自由精神。打開《論語》去讀,像是穿越幾千年的時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爭霸天下的春秋時期,產生了孔子一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論述了孝道、治學、治國、為政,為歷代君王所推崇,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他的思想言論不一定與我們今天所處的時代相吻合,但對于影響了幾千年的中國文化的經書,是有必要一讀的。
孔子講究孝道,孝成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今天的人們卻在褪色,對其講孝是非常必要的,讓他們明白孝是為人之本。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
“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說;“當他父親在世的時候,要觀察他的志向;在他父親死后,要考察他的行為;若是他對他父親的教誨長期不加改變,這樣的人可以說是盡到孝了。”這里講了什么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雖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會上做事,或是或是搶劫,觸犯法律,使父母擔心、憂心,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強,具有良好的品德,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發點。所以為父母提供豐厚的物質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夠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誨行事做人,對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論語》讀后感2
我小的時候沒有讀過《論語》,只是在課本中背過幾個句子。最熟悉的自然是《學而》篇了。“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然而也就技止此耳!
真正開始讀《論語》是和兒子一起學習的時候。在讓兒子背完《三字經》后,我覺得應該讓這個小子背些更加高級的東西,于是買了一本《論語》讓他背。而自己居然也從頭到尾讀了一遍。
讀完才發現原來《論語》涵蓋的范圍比我想象得更廣。雖然其中某些觀點我不是完全贊同,但確實有很多深刻的道理,并且還很實用,很接地氣。并不是僅僅讓兒童有口無心地念著打瞌睡用的。
如果說里面讓我感觸最深的是哪個部分,那就莫過是《以德報德》篇了。“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我從小受到的教育都是要我做一個好人,一個道德高尚的人。怎么才能成為一個道德高尚的人?一個個例子告訴我,就是要對別人好,即使犧牲自己也要成全別人。那么如果別人對你不咋的呢?當然還是要對人好。否則怎么會一個道德高尚的人呢?我國古來的圣賢和當代的英雄楷模莫不如此。
然而,我發現這樣做很困難。在與各色人等打交道的過程中,我才明白原來人是五花八門的。好人固然多,壞人也不少。對好人好,沒有問題。可是對壞人呢?當然也不是真正的壞人,只是好貪些便宜,或多或少侵害了你的利益卻以為理所當然的那類人。難道我還要對這樣的人好嗎?難道真的要象基督一樣,別人打了你左臉,你還要將你的右臉送過去嗎?就像中國俗話說的:只許你不仁,不能我不義。我明白我做不到。于是,我的內心很糾結,心頭也很迷惑,但是,并沒有人來給我答疑解惑。
結婚以后,一次在和太太聊天的時候講到如何與人相處。太太說:“很簡單啊!以德報德,以直報怨。”一句話點醒夢中人。忙和太太打聽出處,卻原來是孔夫子的名言。
這正是《以德報德》篇的內容,說的是:一個人問孔子:“別人對我不好,我還是對別人很好,以德來報怨,您覺得怎么樣?我是不是很高尚?”孔子說:“你以德來報怨,那我問你,那些對你好的人,你怎么來報答別人呢?如果不管別人對你是好,還是不好,你一律對別人好,那讓那些對你好的人情何以堪呢?倒不如以直報怨,以德報德。別人對你不好,你該怎樣就怎樣。別人對好你也對別人好。豈不恩怨分明,輕松瀟灑呢?”
我當時只恨自己讀書太少,怎么沒有早點讀到這么精辟的人生道理。另外,我也覺得我們的教育體系中的德育過于簡單和抽象,不切實際,而且沒有很好地與中國的傳統相結合,所以才弄得象我們這樣讀書少的人常常存了疑惑在心間,糾結于道德困境中。
中國的經典中有許多精華,值得我們學習。這些沉淀了幾千年的思想無一不讓我們在讀到的時候如醍醐灌頂,豁然開朗。正如民間有言:半部論語治天下。此言非繆也!
這句話體現出了孔子認可的道德的原則,也就是互惠原則。我們知道,人不能獨立生活在世界上,作為社會動物,必然需要互相依靠,互相幫助才能生活得更好。所以,人與人之間需要合作,而人又是自私的。為了解決這對矛盾,道德出現了。道德就是人們之間的互惠機制,保證人與人之間的互惠互利,你有恩于我,我也要有恩于你,這樣我們才能長久地合作下去。現實也一再證明了這一點。我們經常說,要互利共贏,要雙贏。只有這樣才是良性循環,才能把一件事情一直做下去。
如果合作的雙方只有一方有好處,這種合作是進行不下去的。但是在我們的世界里,也確實有一些自私自利的人。凡事只考慮自己,不考慮別人。這樣的人如果不讓他們碰壁,豈不會變本加厲,把這個世界搞得烏煙瘴氣?對這些人如果你總是以德報怨,我知道結果一定不會好。就像養虎為患、慣子不孝的道理一樣。這種不好的結果不僅是對你,對對方也是這樣。因為這個社會基本運行的法則就是這樣。你通過這樣的方式將對方培養成一個不懂得道德秩序的人,一旦離開你庇護,這些人也很難在社會上生存下去。所以,你覺得是在愛他,其實是在害他。正如一只奶牛可以擠奶給人喝,但要喝奶的人總要給牛一把青草吃吧。如果牛自己連青草也不要,別人要多少奶,就擠多少奶,我不知道這頭奶牛可以活多久,可以擠多少奶。而那個人是否有能力去擠另一頭奶牛的奶。
也許你會寄希望于這個人在你的感召下幡然醒悟,從此改過自新,但我相信更多的人只會得寸進尺,直到將你弄得無德可報,也把自己逼向絕路。中國有太多的故事說一個好人的行為最后是如何感動了一個無賴,讓他成為好人。但從道德的互惠機制來看,這邏輯有些不通。不說這事情的成功率有多高,最后好人賠了夫人又折兵,獲利的只是那些厚顏無恥的小人。即使偶爾能夠成功,成本也太高,完全不值得。有這樣的資源,為什么不去惠及更多的人呢?
中華民族從來是都是提倡溫良恭儉讓的,只談奉獻,不談索取,這已經成了我們傳統道德的一部分。從古至今,我們也有很多這樣的楷模。而要做這樣一個好人,一個純粹的好人,就意味著自我犧牲。而自我犧牲得越多,就越好。到了最后自然比的不是誰更好,而是在比誰更慘了。這樣的道德對于我們,對于這個社會到底有什么益處?或者只是因為我們這個社會中自私自利的人太多,不得不樹立一些道德楷模來頂禮膜拜,作為迷霧中可望不可及的燈塔,讓蕓蕓眾生有努力的人生方向,雖然這方向完全不切實際。所以私底下大多數人都不是這么做的,因為這做不到。只是這樣的道德困境會讓很多人迷惑,從而對道德原則加以懷疑,滑向另一個極端。
所以,我們應該重讀一下老夫子的話,讓他的思想啟迪我們智慧,去除掉我們心中的迷惑,從而更加清楚道德的必要性。J。P。蒂洛認為:堅守道德原則,能使人們盡可能生活得和平、幸福、充滿創造性和富有意義。我想這就是道德的目的。道德并不是我們認為的高大上的東西,是完人才能具有的品質,這些都是對道德的曲解,而且對人類也沒有什么好處。還是向老夫子那樣腳踏實地,接地氣的以德報德,以直報怨吧。
最后,想到到了梁山上的好漢,大家大碗喝酒,大塊吃肉,有恩報恩,有仇報仇。快意恩仇,豈不痛快!
《論語》讀后感3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這里講的是如何調和“學”和“思”的矛盾。作為一個理科的學生,我覺得我對這個問題有相對深入的理解。只學而不思,不易發現別人的錯誤,也不容易有自己的思想。就像讀《論語》,買一本書回來,刷刷幾下讀完,即使過目不忘,學到的`也是別人的東西。思而不學,則會進展緩慢,而且容易鉆進牛角尖出不來。這時如果能夠參考一下以往人們對同一問題的看法,則很可能會有豁然開朗的感覺。荀子也說過“吾常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所以,孔子告訴他的弟子,在學習中要把握好“學”和“思”這對矛盾。
人們常掛在嘴邊的話,我竟然不知出于《論語》。像“父母在,不遠游。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道不同,不相為謀,任重而道遠,死而后已,朽木不可雕也。三十而立。”
我讀《論語》這部書,當然不是想從中覓得修身、齊家的孔門秘傳。我只是在這部書中認識了一個迂闊率性、明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孔子,一個多才多藝、誨人不倦的孔子,一個食不厭精、懂得生活樂趣的孔子。學貫中西的學者們常把孔子和古希臘哲人蘇格拉底相提并論。蘇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權處死的,據說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但我更喜歡孔子的直言不諱:“道不行,乖桴浮于海”,這同樣是一種自由精神。打開《論語》去讀,像是穿越幾千年的時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爭霸天下的春秋時期,產生了孔子一個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言行論述了孝道、治學、治國、為政,為歷代君王所推崇,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思想――中庸之道。他的思想言論不一定與我們今天所處的時代相吻合,但對于影響了幾千年的中國文化的經書,是有必要一讀的。
孔子講究孝道,孝成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今天的人們卻在褪色,對其講孝是非常必要的,讓他們明白孝是為人之本。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
“事父母能竭其力。”即孔子說;“當他父親在世的時候,要觀察他的志向;在他父親死后,要考察他的行為;若是他對他父親的教誨長期不加改變,這樣的人可以說是盡到孝了。”這里講了什么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雖然事父母能竭其力,但在社會上做事,或是貪污或是搶劫,觸犯法律,使父母擔心、憂心,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強,具有良好的品德,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發點。所以為父母提供豐厚的物質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夠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誨行事做人,對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治學方面,孔子的“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知之為不知,不知為不知,敏而好學,不恥下問,三人行必有我師,博學而篤志,切問近而思”。不正是一種謙虛、嚴謹、實事求是,鍥而不舍的治學態度嗎?治學的方法他講究溫“故而知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他覺得學而實習之不亦說乎。”同時孔子認為“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可見學習的重要性,治學是仁信的基礎。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敏而好學,不恥下問。”這是《論語》中給我感觸最深的兩則。前一則是說幾個人走在一起,那么其中必定有可以當老師的人;后一則告訴我們敏捷而努力地學習,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恥。這兩句話雖然出自兩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義至大。“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包含著一個廣泛的道理:能者為師。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觸的人甚多,而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優點,值得我們去學習,亦可成為我們良師益友。就說我們班上的吧。在這個近80人的班集體里,就有籃球上的猛將、繪畫巧匠、書法好手、象棋大師。有的是上曉天文,有的是下通地理;有的是滿腦子的數字;有的能歌善舞……多向我們身邊的這些平凡的人學習,就像置身于萬綠叢中的小苗吸收著豐富的養分。高山,是那樣地雄偉,綿延;大海是那樣地壯麗無邊,山之所以高,是因為它從不排斥每一塊小石;海之所以闊,是因為它積極地聚集好一點一滴不起眼的水。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懷和大海的淵博,就必須善于從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們點滴之長——“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一個幾歲的小朋友當然不如四十開外的教育家;平民百姓同樣沒有史學家的見識廣博。但是正是這樣的“不恥下問”而造就了許多偉人。
孔子的“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居敬興簡,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我想對各行各業的人們都有所啟發。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意思是指孔子說:“弟子在家就孝順父母;出門在外,則謙恭有禮,對人如兄弟一般,謹慎而誠實可信,要廣泛地去愛眾人,親近那些有仁德的人。這樣躬行實踐之后,還有余力的話,就再去學習知識,。”即在家要孝敬父母,在外在團結友愛,有愛心,以賢德的人為榜樣,不斷激勵自己,努力實踐,完善自己的道德修養,這些做人的立身原則做好了以后,再學習完善。
《論語》讀后感4
俗話說:讀一本好書,就等于和一個高尚的人交談。這次的作文課上,我們賞讀了《論語》這本書,我從中獲得許多感悟。
以前,我總是認為古人的經典文章很深奧,讀不懂。而讀這本書時,我就像坐在偉大的教育家孔子身旁,和他面對面交談,不斷地汲取知識的營養。
曾子日:“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意思就是: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竭力呢?跟朋友往來是不是誠實呢?老師傳授的學業是不是復習了呢?
是啊,“反省”是一件多么重要而且必要的事呀!只有不斷地通過反省,我們才會及時發現錯誤,并且加以改正。正如上個星期日,表姐到我家玩,我不小心打碎她心愛的水晶星星瓶,卻撒謊說是小貓弄翻的。現在想來,我感覺自己是個多么不誠實的人!交而不信是多么要不得!后來,我把這件事告訴了表姐,并向她道個歉。以后的學習生活中,我一定會不斷地反省自己,端正自己的言行。
子日:“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這句話告訴我們,應該不斷向有長處的人學習,拜他們為師。當然,看到有缺點的人,也要想想自己身上有沒有這樣的缺點,如果有就需及時改正。比如我們班的陳雨萌同學有很多長處,如唱歌,舞蹈,鋼琴,書法等,我應該多多向她學習,讓自己的品性更高;而我們班的梅子珊同學有害羞的缺點,我恰好也有這個缺點,所以我要改正,讓自己變得膽大、自信,做一個勇敢自信的孩子。
……
《論語》這本書,一直放在我的床頭,里面的經典句段,給我帶來了真理無數,時時讀來,獲益匪淺!
《論語》讀后感5
這個假期,我捧著厚厚的一本《論語》,帶著疑惑和新奇,細嚼慢咽地品嘗起書味。
若要用一句話來歸納《論語》講了什么,我覺得應該是“如何做人”。做人和做學問是不同的。做學問也許還能在紙上做,做人卻只能到生活中去做了。
《論語》中,曾子講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意思是: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竭力呢?跟朋友往來是不是誠實呢?老師傳授的學業是不是復習過呢?
讀到這兒,我不禁停頓下來,腦子如相冊一般開始翻著頁……小組成員遞著作文草稿給我,懇求道:“組長組長!幫我改改作文唄。”我咬著筆頭,看著手里的奧數題,絞盡腦汁也做不出來,只瞥了一眼她的作文,就不耐煩地應道:“知道了知道了,放著!”說完我用筆尖敲了幾下桌面,便不再理會。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難題只解了沒幾道,作文也是沒有修改,午休的時間就結束了。上課鈴響起時,我收回作業,把作文草稿歸還給她,準備上課。她激動地問道:“通過了嗎?”“過了吧。”我看也沒看她。作文上交批改過后,她的作文要重寫,我心里“咯噔”一下,低下了頭……
課余時間,女生們一堆一堆地圍在某一個人的課桌旁,不知談論著什么。可我們這一堆聊的,我可清楚得很。“她這幾天穿得可真花里胡哨!”一個人指著遠處的女孩小聲說道。“就是就是,一點兒也不好看啊。”另一個人起哄到。
……
當那個女孩走過來時,大家卻還是笑臉相迎,我看著這幅局面,心里似冰寒……
“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直至整本書讀完,這句話仍扣我心弦,我們應也像曾子學習“吾日三省吾身”!
《論語》讀后感6
讀完《論語》,坐著發呆,迷茫中,《莊子。秋水》中的一句話,浮上心頭。“至德者,火弗能熱,水弗能溺,寒暑弗能害,禽獸弗能賊。非謂其薄之也,言察乎安危,寧于禍福,謹于去就,莫能害之也。”
孔子在中國歷史上的角色是什么?
是一位在文化封凍的河流上用肩膀奮力拉船的纖夫,是一名在“人治”與“專制”之間撐船的擺渡人。
一個自由的思想家,卻因為世事的束縛、統治的變遷或被哄抬或被蜚斥,終己一生在困境中追求著不得志的“仁”的理想。
好心人一直在呼吁同情弱者,卻又總是將至德者歸入強者之列,似乎天生不屬于同情范圍。其實,世間多數出色者都因為眾人的分享、爭搶和排擠而成了最弱的弱者。
孔子就是最好的例證。
在談論理想時,那淺淺的一句:“吾與點也!”(“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所包含的已然淡漠的不得志,又怎能不引人喟嘆?
《論語》中并沒有太多華麗的辭藻,而是質樸的道理和,以身作則。細想身邊
常有這些品格的展露,而習慣于淡漠的我們卻很少如此清晰地看待。也許華夏的血脈里,正有“君子“的影子,只是經過孔子等至德者的吐納,將它凝固住了,現之以墨字,代代相傳。
或許至德者從不抱怨,透過字里行間,只能隱約看見孔子影影綽綽的無奈。記得有人曾說:“半部論語治天下。“擁有一整部《論語》的孔子,留下的卻只有無奈的隱忍。
《論語》讀后感7
這個假期,我和爸爸媽媽一起背了《論語》。我們每天背一兩個小段,邊背邊對照平常的行為舉止,看看有什么做得不對的。《論語》象一個循循善誘的老師,每天給我們講做人、做事、做學問的道理,給了我很多啟迪。
在《論語》這部書里,讓我記憶最深的是“君子有九思”這段。它是這樣寫的:子曰:“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它的意思是:君子遇到九種情況要思考:看的時候,思考是否看清楚了;聽的時候,思考是否聽明白了,臉色表情,要想到是否溫和;容貌態度,要想到是否嚴肅認真;遇到疑難問題,要思考怎樣向別人請教;發怒時,要思考會有什么后患;看見可得利益,要思考是否合乎道義。
“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讀到這句,我不覺有點臉紅。平時我和爸爸媽媽交流討論的時候,態度很差,經常說著說著就不耐煩起來,象一頭莽撞的小牛,全然不顧媽媽的感受。以后,不管是什么事情,我對爸爸媽媽態度都要好一點,好好商量。
“事思敬”,在學習中,我也沒有達到這個要求。我有時候做事不認真,學習應付了事。美國航天史上有次航天飛船失事,不是因為什么重大技術失誤,只是因為有幾個螺絲沒有擰緊。有時候我做數學題錯了,不是因為不會做,只是因為草稿太潦草,數位沒對齊,算錯了。今后,不管什么事,我都要一絲不茍。
以后,我還要經常溫習《論語》,按里面傳授的道理去要求自己,和別人友好相處。
《論語》讀后感8
孔子主張勤儉而愛人。勤儉愛人體現出孔子思想具有人民性的一面,孔子主張輕徭薄稅,弟子冉求幫助季氏聚斂財富,他憤然宣稱:“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孔子一向崇尚節儉,即使“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也“樂在其中矣”(《論語·述而》)。他主張治理國家“導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孔子的這些思想,為后世所繼承,在中國封建社會為保證社會經濟的正常運行起著不可低估的作用。
孔子主張仁愛。
“愛人”就是對一切人的尊重和愛敬之情,把人當作是具有平等人格的人而對待,即”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顏淵》),“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子路》)。
“仁”字在上古時代已出現,意為二人以上的人與人之間親密友善的關系。,孔子繼承了仁的基本內涵并作了重要發展,明確指出仁的基本精神是愛。“樊遲問仁,子曰:‘愛人’”。
子釣而不綱,弋不射宿。《論語》述而第七
《論語》是從生活中來的,也應該回到生活中去。也就是要在生活中去理解它和實踐它。否則,《論語》對我們來說僅僅是一些古奧的文字而已。
像董子竹先生那樣,鉆研《論語》多年,然后帶著火藥味地和別人爭論仁義君子。我是不太贊同的。
【關于《論語》讀后感范文(精選8篇)】相關文章:
有關《論語》的讀后感范文03-15
《論語》讀后感-1500字01-07
九年級論語讀后感作文「精選」06-06
論語讀后感(匯編15篇)02-27
論語的讀后感個人感悟02-26
論語讀后感精彩作文推薦06-06
論語關于孝的句子02-17
論語演講稿范文03-17
關于論語的作文600字02-14
論語關于孝的句子經典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