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號教室的奇跡》讀后感(精選5篇)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獲肯定不少,這時最關鍵的讀后感不能忘了哦。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后感頭疼,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第56號教室的奇跡》讀后感(精選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第56號教室的奇跡》讀后感1
經專家推薦,最近用心讀了《第56號教室的奇跡》一書。正如《好媽媽勝過好老師》的作者尹建莉說的一樣:“讀《第56號教室的奇跡》是一個充滿驚訝和感動的過程。”
雷夫老師不是超人,不是資深的教育家,更不是成天坐在主席臺上大講教育改革、大講國民教育的專家。這一點他在書中寫到:“我痛苦地認識到自己不是超人。數以萬計的老師都在努力另辟蹊徑,我亦如此。像所有‘直正的’老師一樣,我經常失敗。我睡眠不足。我在凌晨時分躺在床上睡不著,為一個我無力教育的孩子而感到極度痛苦。當一個老師,真的會很痛苦的!
雷夫老師的學生為何成功,我認為首先考慮的一個詞就是“愛心”,其次是“信任”。第56號教室之所以特別,不是因為它用有了什么,反而是因為它缺乏了某樣東西——這里沒有害怕。雷夫老師用信任取代恐懼,做孩子可以信賴的依靠,講示紀律、公平,并且成為孩子的榜樣。正如他所說的:“孩子們以你為榜樣。你要他們做到的事情,自己要先做到。我要我的學生和氣待人、認真勤勉,那么我最好就是他們所認識的人之中最和氣待人、最認真勤勉的一個。”
《第56號教室的奇跡》不是什么系統的教育理論,更不是教育改革指導綱要,而是雷夫老師從教25年來用愛心、信心教育每一個孩子的做法,是教學當中的反思積累。但字里行間包含了雷夫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和有效行動。雷夫倡導“沒有害怕的教育”和彼此信任,他反復強調知識本身就是最好的獎品,他運用了“道德發展六階段”理論:我不想惹麻煩——我想要獎賞——我取悅某人——我要遵守準則——我能體貼別人——我有自己的行為準則并奉行不悖。這第六階段的道德要求與儒家思想所倡導的“慎獨”不謀而合。他在教學中,培養孩子終身閱讀的習慣,注重寫作的培養,并在游戲中學習數學,他讓學生熱愛地理和歷史,和學生做實驗,培養學生音樂和美術的修養,熱愛運動,學會管理自己的財務。所有這些,看似和普通老師沒什么兩樣,但在每項教育活動中,都充滿了雷夫的智慧和激情,學生和他在一起快樂無憂,每項學習學生都投入極大的熱情,尤其是演莎士比亞的戲劇和旅行兩項活動,更讓學生全情的投入和無限的熱愛。
雷夫也是在標準化測試的大環境中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但他做到了“另辟蹊徑”,即實現了“終身性”教育,也沒有影響應試的效果。引起我心靈微震還有雷夫的自省和不斷思考的態度。曾經他自認為自己的科學課上的很完美,并讓他的繼女來欣賞。女兒一句“將來沒有一個學生會成為科學家或從事研究工作”,使雷夫陷入了思考。他沒有固步自封,而是沉下心來尋找問題,最終找到原因,改變了方法,后來的學生不斷的有科學家或醫生等科研工作者出現。
因為對工作的愛與專注,才會出現“頭發著火了”也不自知;因為對孩子的愛,才會不自覺得要對孩子進行終身有益的教育。“我會公平地對待每一個班級里的學生!”這句話相信所有教師在接手一個新班時都說過,但能堅持到最后的有幾個?
在本書中,我看到了雷夫老師點點滴滴的有益的做法,也看到了在他的眼里,學生都是可愛的天使,更看清了他的一切努力都是為著讓這些天使變得愛學習、會學習這樣一種最樸素的意識和想法。雷夫老師為什么能做得這么好,能讓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產生最生動的、最大化的、最被大家所認同的效益?從本質上來看,這是因為他有愛心,有一顆熱愛兒童的心,他是真正把自己的學生放在心上。雷夫老師對孩子的愛,在書中隨處可找。愛是教育的根本。
應從“教書”轉為“育人”。只有這樣,才能像雷夫老師一樣,培養出更多的人材,而不至于學生學不會一點書本知識而發火,生氣!秶抑虚L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中指出:“努力培養造就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數以千萬計的專門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創新人才!碑吘,我們培養和造就的多數是“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中的一部份,而不是“一大批”拔尖人才。如果老師要在小學階段就培拔尖人才,那么,要中學、大學干嘛?
當其他同齡的孩子還在看學校派發的基礎讀本,老師還在拼命地、反復地講解公式、考試方法的時候,第56號教室的孩子們已經開始品味經典名著了;他們通過旅游來學習歷史,通過親自的動手實踐去接觸自然科學,通過體育運動了解團隊合作的價值。而我們的老師呢,將學生課桌拼在一起,讓學生頭對頭,扭頭看黑板,以為這樣就能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這可能嗎?
即使我們無法做到雷夫老師這樣優秀,但我們應該知道,教育蘊含著無限的可能。今天,你根本無法預知你將會為明天的學生造成什么樣的影響。作為老師,不應該只局限于三尺講臺,只局限于課本,只局限于學生的考試分數,還得像小平同志說的一樣: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面向現代化。
《第56號教室的奇跡》讀后感2
讀完這本書,我印象最深的是雷夫的課程,他做了共讀課程、排演莎士比亞的戲劇、到外地游歷和活動、班級經濟系統、班級搖滾樂隊、藝術課程、棒球課程、電影課程、圣誕節去教堂幫助流浪者,而作為語文老師的角度,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課程是共讀、排演莎士比亞戲劇、到外地游歷和班級經濟系統課程。
首先是共讀課程。雷夫以自己對閱讀的熱愛點燃孩子的閱讀興趣,善于利用多種資源、多種策略、多種方法、多種鼓勵、多種評價和多種活動,千方百計讓學生從心底喜歡閱讀。一路閱讀一路抵達。雷夫說,閱讀不是一門學科,但它是生活的紀實,是所有和世界接軌的人們樂此不疲的一項活動。要讓在現今這個世界長大的孩子相信這個事實往往是極為困難的,但并非不可能。從重要性來衡量,這樣的努力是值得的。要讓孩子在長大后成為于總不同的人,又能考慮他人觀點、心胸開闊、擁有和他人探討偉大想法的能力,熱愛閱讀是一個必要的基礎。因為這個課程能有效指導了孩子閱讀,讓孩子通過閱讀感受人生,同時也通過閱讀,樹立了榜樣,從而讓孩子抵達自己,為更好地成長打基礎。而排演莎士比亞的課程里面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挑戰不可能!”因為演好一部戲劇需要很多知識,包括對劇本的理解,背臺詞,燈光設計,配樂等等,排演下來,這些知識都是活的了;對于孩子來說,有個機會讓他上臺去展示,還可以通過角色扮演進入到與劇中人物命運相連,讓孩子學會的團隊合作。通過這些挑戰中,孩子們懂得付出艱辛,懂得團結合作,懂得表達,追求卓越。到外地游歷課程就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這個課程能夠開闊孩子們的眼界,增長知識;游歷課程教會了學生如何自理,如何獨立支配自己的金錢,在不同的場合,應該怎樣有素質的表現,更重要的是,學會怎么旅游,而不是當一個郵差。班級經濟系統課程。這個經濟系統教會了孩子日常如何支配自己的金錢,如何購置不動產,如何投資,如何維持自己收支平衡,延遲享樂。這個課程很大程度和社會接軌,讓孩子出到社會能夠快速適應。且也讓孩子懂得了,凡事是需要努力才可以有回報,并且要對自己負責。而在和學生共同穿越課程中,老師也在挑戰自己,讓專業能力得到提升,在職業中獲得成就感,發現了自己的意義。
回想自己的教室,也開展過類似的課程,從2014年2月9日啟航,我開始了每日一詩的晨誦課程,以二十四節氣為主線,在其中穿插汪國真、海子、泰戈爾等文學巨匠的`詩歌。一開始讀常麗華老師做二十四節氣之旅的材料,感覺很簡單,可是到自己做起來才覺得很困難。一開始只是找該節氣的古詩,整個星期都是這樣,孩子們都很乏味,后來我加入了汪國真的勵志詩和哲理詩,孩子們的熱情漸漸調動起來了。后來就形成了這樣的模式:讀詩——理解內容——聯系自己——寫下感想。后來有些孩子就把這個模式概括為讀別人的作品——理解別人的感情——關自己什么事——記錄。一個旅程之后,我們都有深深的體會,至少懂得關注自然,關注身邊的每個氣候變化。二十四節氣課程走完后,我們又進入每日一則新聞討論,這個也是為了配合初三議論文學習開展的,同時也通過辯論各個時事熱點來讓孩子們關心我們的社會,同時思考在各種情況下如何做一個好人。后來又開展了共寫課程,讓孩子們記錄自己的事,所以每個人有一本暮省本,同時我們班級也有一本班級記事。別小看這兩個本子,暮省本是我和孩子們交流的重要場合,在這里,只要孩子敞開心靈寫自己的喜怒哀樂,我都能一一回應。且孩子們也學會了尊重別人的隱私,暮省本發回去,沒有人會好奇地去翻閱別人的內容。而班級日記則記錄著孩子們和老師們在這個教師發生的事情,每個值日的孩子接到本子都迫不及待地翻閱以前的記錄,有的還寫上評論。在這兩個本子上,我們清晰的記錄著自己的成長足跡,也是這兩本本子,讓我們緊緊團結在一起,更多的交流,更多的信任。
和雷夫不同的地方是,我在開始接手班級,就開始嘗試了解孩子,為達到這個目標,我設計了很多調查表,包括家長和孩子的,就是為了多了解孩子們。事實也證明這一步工作很重要,沒有調查沒有了解,所做的盲目性就大很多,在這個設計里面,我閱讀了樂嘉的性格色彩學一系列的書本,深入分析各種性格,這已經為我和孩子的溝通打下基礎。而且心理學也是我的愛,觀察、推測和探究心理是我熱愛的,在設計和推進課程的時候,我考慮到很多心理因素,這個為課程實施提供了保證。
總的來說,我覺得課程設計的背后需要教師深厚的學識功底專業素養才能展開,除此之外還要結合自身的特點。例如在班級積分制度我就做得很失敗,但是有些老師做得很好。如果看到別人成功的課程,沒有經過思考和適應,照搬在自己的教室往往達不到應有的效果。
《第56號教室的奇跡》讀后感3
書是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更是我們這些教育工作者的朋友。書的魅力無法阻擋,書的作用更是神奇無比。從中我們學到了知識,受到了熏陶,它就像一面鏡子,告訴我們哪里不對,哪里需要改進,哪里要做得更好。
《第56號教室的奇跡》這本書是我們本學期要閱讀的書籍。打開《第56號教室的奇跡》就久久不愿放下,它給作為教師的我很多啟發。雷夫老師用一年的時間創造了改變學生一生的奇跡。書中處處傳遞給我們雷夫作為老師的信念:“要達到真正的卓越是要做出犧牲的,需要從錯誤中汲取教訓的同時付出巨大的努力。畢竟,教育無捷徑!
正如書的序中提到的:“一間教室能給孩子們帶來什么,取決于教室桌椅之外的空白處流動著什么。相同面積的教室,有的顯得很小,讓人感到局促和狹隘;有的顯得很大,讓人覺得有無限伸展的可能。是什么東西在決定教室的尺度——教師。他的面貌,決定了教室的內容;他的氣度,決定了教室的容量。”
這位20多年如一日堅守在第56號教室的雷夫。艾思奎斯老師,他是個在教育中總能準確找到目標,從不偏離跑道的人。他對教育和學生有信徒般的堅持、父親般的親切,還有哲人的敏銳、專家的自信、戰士的勇敢——他擁有智慧,擁有力量,所以他創造出奇跡。他把第56號教室變得無比開闊,變成一個任由孩子們自由舒展,健康成長的樂園。
第56號教室之所以特別,不是因為它擁有了什么,反而是因為它缺乏了某樣東西——這里沒有害怕。雷夫老師用信任取代恐懼,做孩子可以信賴的依靠,講求紀律、公平,并且成為孩子的榜樣。雷夫將此內容寫入書中,可見消除恐懼對學生是多么的重要,但這恰恰也是幾乎所有老師都存在的問題。
在成為一名教師之前就有人告訴我:“要能鎮得住學生”,這也成為我后來做老師的一條原則。隨著教齡的增長,我越來越深刻的感受到“鎮得住”絕不能依靠學生對教師的恐懼。特別是在做了班主任之后,這種感覺就更為強烈。身為教師的我能夠想象的到,開學第一天,面對幾十個不懂事的孩子,老師肯定要“立規矩”。其實很多孩子從上幼兒園開始就習慣于了恐懼,因為在長達近二十年的學校生活中會遇到很多“鎮得住”學生的老師,面對這樣的教育現狀,我只能從師長的角度幫助他戰勝恐懼,把它看作是一種挫折教育。
也因此我能更深刻的從孩子的角度感受到,作為教師愛孩子、懂得孩子的心理、遵循教育規律是何等的重要。愛心、耐心、信任、智慧,擁有了這些同樣可以成為“鎮得住”學生的老師。雷夫正是以他對教育無法比擬的熱情將不足40平米的教室無限延伸,使得這里成為了孩子們自由舒展,健康成長的樂園。
書中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天在化學實驗上,一個小女孩因為找不到燈芯而苦惱,眼里含著淚水。為了不讓她掉隊,雷夫老師決定停下來幫助她。由于燈芯太小,所以雷夫將頭靠的離酒精燈很近,由于很專注,連頭發燒著了都沒有發覺……
其實這樣的事可能很多老師也都能夠做到,我真正感動的不是這個故事也不是插圖,而是插圖下面的那是幾個字:“如果我能如此投入教學,甚至連頭發著火了都沒有注意到,那么我前進的方向就是正確的!”
我們,每一個渴望成為優秀教師的人,都應該向雷夫學習。新課標中有一句話是這么說的:只要堅持,就能創造奇跡!雷夫老師的故事正是對這句話的最好詮釋!雷夫老師25年堅守在56號教室,對那些移民家庭的貧困孩子進行品格的培養,通過激發孩子對自身的高要求來成就孩子的一生;他堅持讓孩子每天閱讀,而不是為了測試、更不是做表面文章給人家看,而是因為喜歡書本才閱讀;他堅持每個禮拜和孩子們玩“Buzz”的游戲,不僅僅是做一些數學練習,而是把許多的知識整合在了一起;他堅持讓56號教室的孩子每天運動,不僅僅是為了強身健體;他堅持每天早晨和孩子們一起解決問題,不僅僅是為了得到答案,而在于發現正確解答的過程;他堅持每個星期二讓孩子們觀看電影……
我想正是那無數個堅持,才締造了56號教室的奇跡!而在這些堅持的背后,我們又分明地看到了雷夫老師那癡迷教育的瘋狂,那對教育真諦真切的、深沉的領悟!
這點,促使我重新審視自己,剖析自我,反思自己的教學。當我在教室里大聲訓斥孩子的時候,想想雷夫老師的56號教室,那兒缺少的就是恐懼!當我累得直不起腰,抱怨工作量太多的時候,想想雷夫老師每天天亮就走進教室,而直到天黑才走出教室的那份愉悅;當我抱怨中國的教育體制時,想想雷夫老師也對美國的體制不滿,可是他會以自己的努力來打破傳統,以自己的創造力來引導孩子們去追求真正的教育目標,而不是舍本逐末地追求分數;而當我看完《第56號教室的奇跡》,在班級里興致勃勃地進行解決問題訓練的時候,想想我能堅持多久!是的!
曾經,我也對教育充滿激情:積極備課,認真撰寫教學反思;與師傅一起探討新課標;和孩子們一起品味語文的美;嘗試建立自己獨特的語文教學思路以促進孩子們熱愛語文……可是,我又堅持了多久?
《第56號教室的奇跡》這本書究竟帶給了我們什么,我想是對教師這個職業的重新理解!比绻夷苋绱送度虢虒W,甚至連頭發著火了都沒有注意到,那么我前進的方向就是正確的!”這句話也將成為我的座右銘。
總之,雷夫的教育歷程和教育信念值得我們每一個為人師者思考和學習。雷夫的教育觀點和信念可以幫助我們建構嶄新的教育觀和學生觀,他的成長經歷對我們每一個教師“做一名好教師”非常有借鑒意義。他的獨特的教育方式和班級管理形式,值得我們實踐和探討,在實際工作中,不斷反思、探討、總結,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素質和教育教學水平。
《第56號教室的奇跡》讀后感4
第56號教室之所以特別,不是因為它擁有了什么,反而是因為它缺乏了某樣東西——這里沒有害怕。翻開這本書,我仿佛跟著雷夫老師走進了那間又小又破的56號教室,看著他把“品格”、“付出”、“謙遜”、“支持”傳達給學生,是他,讓學生生活在一個不必“害怕”的凈土,讓學生的特長得以發揮,讓學生的缺點得以改正。雷夫老師用自己對于教育的熱忱感染了一屆又一屆的學生,使他們步入成功,終生受益。雷夫老師用信任取代恐懼,做孩子可以信賴的依靠,講求紀律、公平,并且成為孩子的榜樣。雷夫將此內容做開篇,可見消除恐懼對學生是多么的重要,但這恰恰也是幾乎所有老師都存在的問題。在成為一名教師之前就有人告訴我:“要能鎮得住學生”,這也成為我后來做老師的一條原則。隨著教齡的增長,我越來越深刻的感受到“鎮得住”絕不能依靠學生對教師的恐懼。作為教師愛孩子、懂得孩子的心理、遵循教育規律是何等的重要。愛心、耐心、信任、智慧,擁有了這些同樣可以成為“鎮得住”學生的老師。信任才最寶貴,有了信任,才可以談教育。我覺得,讓孩子免于恐懼,是56號教室奇跡的根源。
捧著書細看,我的心靈一次次受到震撼。透過這些淺顯通俗的語言,我看到了一個將教育作為自己終生事業,并沉醉其中的教師,正如他自己所說的那樣:“一旦成功,它帶給我的滿足感,足以補償這個瘋狂的教育界給我的心痛、頭痛、以及微薄的薪資!碑斂吹嚼追蚶蠋煹囊幻麑W生說“老師會把我們不會的問題講上500遍”時,我真的無言,也很慚愧。多么有耐心有愛心的一位老師呀!學生的問題,也許是很小的一個知識點,也許是老師已經講過很多很多遍的,也許是學生根本沒注意聽才不明白的,而雷夫老師,不問任何原因,只要學生不明白,就講到明白為止。說來容易,但如果是一個很簡單的問題,總是無數次的重復,任誰都會生厭了吧。什么是真正的教育?雷夫老師認為“我的工作不是拯救孩子的靈魂,而是提供機會讓他們拯救自己的靈魂”;“基于信任,激發孩子對自身的高要求才是根本”,這些與蘇霍姆林斯基指出的“只有能夠激發學生進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真是異曲同工,殊途同歸。
讀完這本書,我特別感覺到雷夫工作量很大,這也是我懷疑雷夫老師是現實生活中的正常人的原因。雷夫老師說過,“當一位好老師是世上最難的工作!币粋好老師需要智慧,需要激情,需要耐性,需要愛。他那“魔鬼式訓練”、學習“八法則”——解釋、示范、模仿、重復、重復、重復、重復、再重復,都是建立在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上的!出于對學生的那份愛的基礎之上的教學工作似乎涵蓋了除技術性學科,如音樂美術外的所有課程。“凡是值得做得事情,就值得好好做!边@是第五十六號教室的班訓,我想也是雷夫的行事準則。雷夫和我們一樣也有痛苦和想要屈服的時候,但每當這時雷夫回想起他的學生珍妮給她的信,感謝他為孩子們建造的“避風港”,因此他又打起了精神。雷夫作為教師已經做到了極致,他用全部的愛、青春和生命獻給了在56號教室讀書的孩子們。
在這本書上,雷夫老師寫了許多教育學生的方法。其中有的對于我的日常教學是很有啟發意義的,有的與中國教育現狀還有一定差距,操作起來會有困難。不過,雷夫老師對于社會的責任心,對于教育的熱心,對于學生的愛心一直感染著我,只要心中有學生,再加上好的教育方式,培養出品學兼優的學生就不是奇跡。
《第56號教室的奇跡》讀后感5
《成功無捷徑—第56號教室的奇跡》是美國霍巴特叢林小學教師雷夫老師,通過描述自己的親身經歷和切身感受,給我們一線教師指明了努力的方向,是他的才華和人格魅力吸引著孩子們,使56號教室的孩子們熱情地追隨著他,是他的犧牲精神和敢于試錯的勇氣感動著家長和老師們,同時也感動著眾多的讀者。
書中處處傳遞給我的是雷夫作為老師的信念:要達到真正的卓越是要做出犧牲的,需要從錯誤中汲取教訓的同時付出巨大的努力,成功是無無捷徑可走的。這也印證了我國的一句古話“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闭缋追蚶蠋煹哪蔷涿浴俺晒o捷徑——真正的卓越是靠犧牲、試錯,以及大量努力得來的。”讀了這本書讓我感觸很深:
一、首先是他對教育的全身心的投入,這種無償的付出,是我一輩子都學不到的。
雷夫將教育作為自己終生事業,并沉醉其中,他能創造一個又一個奇跡的秘訣就是:對孩子全身心的給予愛,對事業高度負責。雷夫任教的美國霍巴特叢林小學,學生大多來自美國中部的貧窮家庭和一些亞非移民家庭,英語底子很薄,家境貧困,雷夫老師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
1、每天為了自己的學生早上三點多從家里出發,倒好幾次車在早上六點多趕到教室,晚上六點離校。
2、犧牲自己節假日的時間,輔導孩子閱讀、算術,與孩子一起表演莎士比亞戲劇,一起去旅游。他那所謂的“魔鬼式訓練”、學習“8法則”——解釋、示范、模仿、重復、重復、重復、重復、再重復,都是建立在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出于對學生的那份愛的基礎之上的。
3、當學生遇到困難時,給予無條件的幫助,物質上精神上使孩子以及他們的家庭走出困境,即使是這種幫助和犧牲在最后沒有得到任何的回報。
他用自己的雙手去為他的學生撐起一方天地,讓第56號教室的學生有最大程度的發展。
二、其次是他對學生建立在信任基礎之上的關愛,他以信任取代恐懼,建立和諧師生關系。
在平日的教學過程中,盡管我們都知道要與學生建立良好的關系,要尊重和理解學生,但是為了維護老師的尊嚴和威信或多或少都會有控制不住情緒和粗暴的時候。一邊讀著書,一邊反思自己的行為,真的感到羞愧。作為一位教育工作者,為了維持班級上課的正常秩序,我難道沒有用威嚴壓制學生,使學生怕我,然后屈服于我的勢力之下的行為嗎?"那種看似和諧的背后,不知道有多少不滿和敢怒而不敢言。
“我不需要他們愛我,只需要他們信任我!崩追蚶蠋熣J為信任是一切教育的起點,信任一旦破裂便無法彌補。雷夫說并不是每個孩子都能贏得你的信任,有些孩子會背叛你對他們的信任。但是,如果我們想要孩子有好的表現,就必須用行動告訴他們:我們相信他們有優異表現的可能。在你所打造的美好環境里,孩子們也將茁壯成長,展現出讓你和他們自己都驚奇的好表現。
三、最后在教學上的智慧、以及對教育的長遠目標和意義的看法等都是值得我學習和深思的。
雷夫老師能培養孩子未來生活的信念和技能。因為孩子們非常獨立,雷夫試著提供更多的機會,給他們提供建議,讓他們自己去選擇,作決定,培養孩子健康向上的人格。在教孩子們一項技能之前,雷夫都告訴孩子這項技能在生活中有什么用,讓學生非常向往他的教學;讓學生知道學習是為了自己。無論孩子要精通的技能是什么,都必須先學會在沒有老師陪伴和指導下自行練習。有一部分學生,在校時作業整潔、干凈,正確率高,家庭作業卻龍飛鳳舞、丟三落四,錯誤百出。我們的孩子,是在為老師學習嗎?我們老師(包括我),常常為了能看到學生干凈整潔的作業,就監督學生做作業。
這樣的方式,不能從根本上改變學生的陋習。應當訓練學生獨立完成作業的能力,培養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這樣學生才能在任何狀態下高效地學習。就像雷夫說的:“我想教孩子終其一生都派的上用場的技能,整理事物、安排事情的技巧等就是其中之一。""懂得安排和分配時間的孩子,做什么事情都容易樂在其中,也會做得更好。"。
沒有付出就沒有收獲。雷夫老師的教育觀點和信念幫助我建構了嶄新的教育觀和學生觀,,他的成長經歷對我"做一名好教師"非常有借鑒意義。他的獨特的教育方式和班級管理形式,值得我實踐和探討,在實際工作中,不斷反思、探討、總結,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素質和教育教學水平。
讓我們像雷夫老師一樣,把自己心中的愛一點一滴滲透到自己的教育生活中,在教育事業上不斷的追求與執著。
【《第56號教室的奇跡》讀后感(精選5篇)】相關文章:
《第56號教室的奇跡》讀書筆記1200字02-10
《第56號教室的奇跡》讀書筆記600字02-10
第56號教室的奇跡讀書筆記1000字01-27
平凡的世界第6章讀后感03-01
第獵狗讀后感15篇02-12
精選奇跡作文300字3篇03-05
精選奇跡作文300字四篇03-01
母愛的奇跡_750字01-26
頭發的奇跡哲理故事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