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文化苦旅讀后感800字兩篇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獲不少,何不寫一篇讀后感記錄下呢?可能你現(xiàn)在毫無頭緒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文化苦旅讀后感800字兩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文化苦旅讀后感800字兩篇1
在這次短暫的節(jié)假日里,我讀完了文化苦旅這本書,閱讀時間雖短,但她卻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中國文化在最高層面上是一種做減法的文化,是一種向往簡單和自然的文化。”余先生在《文化苦旅》一書《魚尾山屋》中如是說。
當我的靈魂跟隨先生的文字從解凍了的鄉(xiāng)村走出,心里還徘徊著那些被冰封在貞節(jié)牌坊里的女子,偏見在女子身上的烙印終究是越來越淡,只是這種根深蒂固的念頭做出的減法是以眾多的美貌絕倫的東方女子的生命為代價的,但我覺得這似乎只是一種表象,真正改變這種偏見,為文化做“減法”的是一個個敢于站出來,說出來,做出來的女子,甚至是男子,而那些湮沒在《中國歷代失蹤女子》名錄里的'只是僥幸活下來的人罷了。
當我的思緒沉浸在先生《我的山河》中不能自拔,隨著他的文字從中國的地域到天地間的戰(zhàn)爭,再到對中華文化三條天地之線的踩踏,也一起感喟中華文化在海洋領域的缺失,直到先生的最后一句,以陶淵明的“托體同山阿。”畫上句號。先生的這一收筆給我一種戰(zhàn)役激烈,又鳴鑼收兵的失落。
先生的文字幽默詼諧,引喻更是另辟蹊徑,文中把都江堰比作一位年邁的老祖宗,一批千年的駿馬,文字傳達給我的不只是一座防洪工程,更是道,如此浩大的治水工程,連于山系于人,厚重的中華文化又做了一次減法,正如書中所言“人領悟了水,順應了水,聽從了水。”“拜水都江堰,問道青城山”,山與水渾然一體,人與山水天人合一,雖不能盡懂先生所詮釋的中華文化,讀此處也有種觸動心靈之感。
書中的一些人物也讓我記憶猶新。像《道士塔》里的王圓箓之流,歷史錯付了人,才把自己一層層剝開了給人看,諸如敦煌莫高窟,這些文化的靈魂,被一次次蹂躪,支離,瓦解,后人從這些碎片中聯(lián)想,猜測,補充,爭論,我們只能自我慰藉:也許維納斯的斷臂延展了她的美。《杭州宣言》中的錢镠讓我竟一時屏蔽了“淡妝濃抹總相宜”的西湖美景,為他的形象所折服,他無心青史留名,卻關注著“民眾的福祉、一方的平安、海潮的漲落、湖水的濁清”這又何嘗不是歷史在做著減法,當中國歷史的著眼點從朝廷榮顯轉向民生和環(huán)境的時候,人民為他修建的錢王祠才是“歷史良知的一項修復工程”。杭州宣言不是人文的贊美與人間天堂的炫耀,而是“關于自然,關于生態(tài),關于美麗,關于人間”的宣言,這難道不是文化的減法嗎?
讀罷此書,很多潛意識里的“我以為”變了模樣,寧古塔不是塔,最后一個封建王朝的皇帝,道光、咸豐,褪去了光環(huán),首先成為了一個個普通人,有著普通人我擔憂,懼怕,就連我無比崇拜的王國維先生的死也變了樣子,書中提及“他死于一種文化”,他無法把文化與朝代割裂開,讀來由衷喟嘆。范氏家族幾代人癡守的天一閣,只能守不能看,這個在藏書樓下生活的家族,把天一閣捆綁成了范氏家族的一個宗教式朝拜的對象,他們誠惶誠恐了幾百年,然而最后天一閣的樓板上留下的不是文人的腳印,而是偷兒吐出的一大堆棗核,竊以為文化是不能束之高閣的,只有一次次的碰撞一次次的毀滅與修繕才是文化該有的模樣。
文化苦旅讀后感800字兩篇2
今年暑假,我淺讀了上海戲劇學院余秋雨教授生平第一部散文集《文化苦旅》,受益匪淺。
《文化苦旅》表面是以描寫中國各個地方的景點為主,但實際上是反映中華文明之興衰,是告訴我們人生之真諦。閱讀中,讓我如親臨文化古跡,如徜徉歷史長河——
道士塔建于莫高窟,到了20世紀初年,它的所屬者竟是王圓簏,王圓簏既是道士,也是歷史中的罪人,是他從外國人的手中接過極少的錢財,然后讓他們把難以計數的敦煌文物一箱箱運走。也是因為他,如今敦煌研究所的專家們只得一次次用高價從外國人手中買來文物的微縮膠卷,嘆息一聲后走到放大機前……這實在是讓人感到憤懣。作為一名中國人,就應該熱愛祖國,保衛(wèi)祖國,為祖國付出我們的一切,而不是做賣國賊,把祖國的財富交到外國人手中,這不就成了中國人的笑柄了嗎?
余秋雨教授筆下的都江堰可謂是“美”。因為有都江堰,四川才會成為“天府之國”,才會使中國在抗日戰(zhàn)爭中有一個比較安定的'后方。在余秋雨教授看來,寫都江堰決不能忘了要提李冰,因為都江堰的這一切都歸功于李冰,四川有幸,中國有幸。“看云看霧看日出各有勝地,要看水,萬不可忘了都江堰。”
《白發(fā)蘇州》中的蘇州人用一個“善”字來描述最合適不過了。他們那顆善良、為人正直、單純的心使我非常敬佩。雖然是西施讓他們變成亡國奴,但他們并沒有責怪,而是可憐、同情西施姑娘被利用后還要被人扔到河中去,這種寶貴的想法有幾個人有過。
有著“東方巴黎”美譽的上海從來就是我向往的地方!可也曾經有人認為上海人不厚道、沒有集體觀念、對人冷淡。--—2010年夏天,我和爸媽到過上海,不僅游了黃浦江,也走過了上海的許多大街小巷,逛過那里的許多大小商店,我卻覺得上海人熱情、大方,尤其是上海人的拼搏精神與上海城市建筑的大氣十分相稱。余秋雨教授在《上海人》中就寫道:如果人們能從地理空間上發(fā)現(xiàn)時間意義,那就不難理解:失落了上海的中國,也就失落了一個時代。失落上海文明,是全民族的悲哀。看到這里,我不斷叫好!這難道是隱藏在我心中多年的觀點與當代文學巨匠思想之間的共鳴嗎?
柔情似水的《江南小鎮(zhèn)》,瀟灑自如的《寂寞天柱山》……
是啊!光陰似箭,日月如梭。就像余秋雨教授說的,不管是春溫秋肅,還是大喜悅大悲傷,最后總得閉一閉眼睛,平一平心跳,回歸于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讓我們走進《文化苦旅》,去細細品味,并努力去學著做一個知識廣博的人,做一個有歷史責任感的人。
【文化苦旅讀后感800字】相關文章:
文化苦旅讀書感文化苦旅閱讀體會12-13
文化苦旅散文08-29
文化苦旅作文01-28
《文化苦旅》好詞06-17
文化苦旅經典段落05-11
文化苦旅的讀后感 《文化苦旅》的讀后感04-10
文化苦旅摘抄及賞析08-26
文化苦旅閱讀感悟10-07
文化苦旅閱讀筆記06-08
文化苦旅好詞好句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