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我們的孩子》讀后感(精選5篇)
當看完一本著作后,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寫一份讀后感,記錄收獲與付出吧。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后感頭疼,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我們的孩子》讀后感(精選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我們的孩子》讀后感1
作為一個育齡四年半的新手媽媽,這幾年也看了不少的育兒書,發現大部分育兒書籍都有一個好的共性,就是幫助我們認識到自己當初成長中的缺憾,進而在自己的養育過程中,盡量去避免產生重復的缺憾,給孩子一個美好幸福的童年。
《我們的孩子》是擁有著45年臨床經驗的兒童精神科醫生佐佐木正美先生的全新力作,他將看見、傾聽孩子的心聲,給予他們無條件的愛,全然的滿足孩子的需求,作為重中之重來闡述。
全書分為如下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我們的孩子:看見,傾聽與改變”。
0—12歲是養育孩子的關鍵時期,教育就和建筑一樣,這個階段是最重要的打地基階段,孩童時代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基本上全部在這個時期。童年時期孩子的成長將會影響將來一生的性格。
在我們曾經的孩童時代,最大的期望就是父母能夠聽見我們的想法,哪怕想法很幼稚很不成熟,但是大部分父母都很難放下身段,站在孩子的角度來思考,更別說能傾聽孩子的內心世界。小時候的我們在父母那里總是不被理解的,大人們總是希望還能按照他們的想法和要求來成長。在自己的成長過程中長期的得不到理解和回應,長大后總是會暗暗想著,等我們養育子女的時候一定要改變。
等到自己做了父母,才發現孩子在我們面前其實天生屬于弱者,很多時候我們都會按照大人自己的意愿來幫助他們決定一些事情或
者說要求孩子做到一些事情,這種時候父母和孩子其實不是一種平等的姿態。孩子的要求和述求不被聽見和理解,似乎又在重復著我們當初成長的軌跡。佐佐木正美認為,我們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要能夠看見孩子行為,要能夠聽孩子行為背后內心的述求,最后才是改變。改變自己的姿態,改變自己的行為。
大部分家長都希望孩子乖巧聽話,但其實每個寶寶性格都不同,他們的成長軌跡也不同,但是相同的就是孩子的成長是有它自己的過程的,我們父母所需要做的就是盡可能的維護孩子們的童心,給孩子們足夠的安全感,讓孩子們的童真盡可能的保持的長一些。這個階段,能看見孩子們的行為,能聽懂孩子內心的述求,能平等的和孩子們一起成長,才是我們做父母所需要努力的地方。
第二部分:正念養育
等孩子們跨過童年時期,進入青春成長期,這個時候孩子們開始接觸的更多,也是自身習慣和觀點培養的重要階段。他們開始更多的和這個社會接觸,也開始建立自己的社交圈子,這個時期,其實父母的陪伴反而退居二線,孩子們開始勇敢的探索這個世界,有著自己獨特的性格,也會有著自己的優缺點。
父母們在旁邊更多的應該是用引導孩子們樹立一些正確的觀點,放手讓他們勇敢的去探索,孩子的優點我們需要用放大鏡去看,而孩子的缺點我們要不動聲色的去引導。
第三部分:給孩子一個好的原生家庭,青春期養育
我們現在經常會聽到這樣一句話,幸運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每一個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庭,父母對孩子的影響都是深遠的,甚至會伴隨一生。有一個幸福的童年的孩子,成年后性格會更穩定,更能溫和的去愛這個世界。
作為父母我們所能做到的就是盡力給孩子完整的愛,而不是某一方缺席的愛,家庭的氛圍和對彼此,對孩子的愛意才是孩子肆意成長的充足的養料。我很喜歡佐佐木正美老師在書里提出的一些觀點,好像自己成長中的缺憾,我現在發現了并且很努力的去改正了,那么在自己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對自己的成長的缺憾也是一種彌補。
養育孩子并不僅僅是關心衣食住行,最最重要的就是要和孩子建立良好的內心的溝通,給孩子充足的安全感,滿滿的愛意,像呵護一朵花兒一樣去呵護著孩子的成長,同時也能滋養著自己的內心,這也是養育孩子的需求和意趣所在。
從現在開始,去認真的看見,傾聽和改變,和孩子一起成長。
《我們的孩子》讀后感2
寒門再難出貴子嗎?來看看美國版的故事。這書用全美各地五組孩子真實的故事描繪了這樣一種階級差異:
中上層家庭的孩子:
有計劃地被生下來——出生起就住高檔社區,鄰居都是友好可信的高知——父親賺錢,母親全職在家陪讀書、培養興趣愛好——上好的初中高中,同學們刻苦努力,激烈競爭,父母參與學習、鍛煉、社交等重要活動——申請上好大學,父母提供機會體驗不同職業——大學畢業。
窮人家庭的孩子:
未婚或無計劃地被生下來——出生起就住集貧窮、冷漠等為一體的社區,鄰居都是朝不保夕的窮人——父親坐牢或失蹤,母親無法或不想管,有些孩子還要照顧同父異母、同母異父的兄弟姐妹——學校也是臟亂差,大多數學生不是打架鬧事就是無所事事——高中退學或畢業從事低收入工作。
家庭、父母、學校、社區各有其責任,但所有的原因分析起來都會回到或與“家庭”相關。如果出生在窮人的家庭,面臨的就是人生路上種種機會不平等,而個人努力在改變命運上的作用正在迅速衰減。
除了高考,我們中國的孩子的機會不平等是哪種程度?希望在它成為下一個“無可挽回的生育率”問題之前,有更多的研究和政策出現。寒門難出貴子不只是寒門的悲哀,也關系所有孩子的機會公平,關系增長、民主、道德、穩定等等那些為人們所珍視的東西。
沒有人可以置身之外,當有人在慶幸自己的孩子并非出生寒門的時候,有人正在給自己的孩子買一次非洲救濟之旅以增加申請大學的資本。快讀完的時候,突然想起前兩年聽到的“打破社區隔離”的提議,盡管它在各種抵制聲音中迅速淹沒,但如今才看出,它原本應該是一種機會再分配的嘗試:沒有貧富隔離,大家一起照看教育我們的孩子,像從前一樣。
全書的論據以定性為主,同時引用了大量來自其他研究的結論,可以看出美國學者對這類問題的關心。以下是書中一些對為人父母來說有意義的論據:在受過大學教育的美國母親中,約三分之一選擇了做全職母親。全美境內,4%的孩子主要由他們的祖父母撫養或照看……而這種隔代撫養的模式主要集中在下層社會。
我們絕對是中國特色隔代撫養,母親的教育程度不同,孩子在認知能力的表現上也存在差異……上述差距早在孩子6歲時就已經存在;即便對兒童早期教育進行投資往往成本不費,但這種投資所產生的實際回報率大約為6%至10%,超過了股票市場的長期回報。
作者引自諾獎經濟學家詹姆斯·赫克曼的研究,可別讓它成為無節制買買買的理由。不論學生自己的社會背景如何,最大程度上決定學生成就的學校因素是學生群體的社會組成。仍是作者引自詹姆斯·赫克曼的研究,所以,孩子的同學,尤其是中學同學是誰,很重要,匱乏的人生通常也是低效的人生。
群眾人的主要特征并不是野蠻或落后,而是他的孤立以及缺乏任何正常的社會關系。由于美國社會的階級隔離越來越森嚴,成功人士已無從知曉社會的另一半在如何生活,我們自己的孩子對貧困更是毫無感知。隔膜造成了冷漠……我們呢?
《我們的孩子》讀后感3
這兩年,關于孩子起跑線的討論越來越多,反映了大家對社會分層越來越焦慮。對大多數父母來說,無論什么出身,想必都愿把最好的給孩子,當然也把最大的希望寄托在了孩子身上。這本耶魯法學院教授羅伯特。帕特南寫的《我們的孩子》一書以訪談的形式比較了美國中上層階級和下層階級在孩子教育方面的差別,讀書過程中,結合自己和平時接觸的父母們的教育方式,深感無論國內還是國外,社會階層確實已成為影響孩子的重要因素。
案例一:克林頓港的切爾西和大衛
切爾西家屬于美國的中上層階級家庭,父母受教育程度高,家庭條件優渥。對于切爾西的母親來說,養育孩子是她的頭等大事,她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在學習上從不間斷對孩子的督促,每年的生日派對也會為孩子精心準備,而且,她還會在學校里為孩子挺身而出,投身到學校事務中的熱心程度遠非其他家長所能及。此外,她還鼓勵孩子平時做兼職,暑假做暑期工,讓他們明白“一分耕耘,才能有一分收獲”。孩子們從小就確定了上大學的目標。
大衛出生在下層社會,沒有完整的家庭,沒受過像樣的教育當然也就沒有像樣的工作,過著焦慮、孤獨、毫無希望的生活。
作者提出“這一代人的收入分配可以影響到下一代人的機會分配”,“父母的財富對社會流動的意義是不言而喻的,因為這筆財富相當于非正式的保險,允許孩子們承擔起更多的生活風險,有機會尋求更豐厚的回報。”
案例二本德鎮的安德拉和凱拉
安德拉出生于上層階級家庭,他的父母關心他的成績,支持他培養興趣,為了他的就業動用社會關系為他提供指導,成長于這種寬裕的家庭環境,安德拉本人性格也是開朗樂觀,對自己的家庭始終感受著異乎尋常的溫暖。
凱拉出生在不完整的下層階級家庭,貧困、流離、無人關心的生活環境也造成她抑郁的性格,甚至認為這個世界充滿惡意。
案例三亞特蘭大的德斯蒙德、米歇爾和勞倫、伊利亞
這個案例,作者選擇的均是黑人家庭,主要是為了控制研究對象受到種族這個變量的影響(美國人做研究確實嚴謹),通過這個案例作者想看看不同階級為人父母者的教育模式。
德斯蒙德出生于上層黑人家庭,擁有雙親的關心,他母親的理念是“父母必須時刻準備著,為子女提供支持,給出建議,傳達理智的答案。”
米歇爾和勞倫出生在中產階級家庭,她們的母親憑借自己的奮斗也能為幾個兒女提供一些基本的生活保障,而她的教育理念則是“重服從而非自由成長、“抽打”而不是講道理、關注人身安全而不是語言能力”。
伊利亞成長于新奧爾良和亞特蘭大的黑人貧民窟,被父母所拋棄,生活在難以想象的暴力中,成長過程談不上教養和監護。
作者在這里引用了一些研究成果,比如嬰兒的大腦如要得到健全的發育,就需要成年人耐心和細致的關照。再如父母如果同孩子關系融洽,平時周全呵護自己的子女,那么就有助于培養孩子的韌性,能夠緩沖原本可能會把青少年擊倒的壓力。還有從孩子七歲開始就有意識地鍛煉他們的社會交往技巧,比如分工合作和傾聽他人談話、培養他們的社會信任度,未來就可以有效地增加孩子的社會機遇。
作者也提到了在美國上層階級家庭更多采用“精心栽培的教育”,上層階級的父母同他們的子女有著更平等的關系,更愿意同孩子講道理,讓孩子出于內心愧疚而改正自己的行為;相反,下層階級的父母則更容易采用體罰的手段來達成管教的目的,動不動就是一頓抽打。
案例四特洛伊中學和圣安娜中學
這一章比較的是美國不同階層的孩子接受的學校教育。作者提出基于收入差距的居住分隔,已經將高收入家庭和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分流到不同的學校。受過高等教育的父母都特別用心地為孩子挑選最優的學校。由此,作者指出:你的同學是誰?你和哪些人一起上學?這是大問題。
首先,學生如果來自于富裕、高知的家庭,則他們也會把父母作為資源帶入所就讀的學校。
其次,有錢人家的孩子還能把家長的財富帶到學校。(還記得北京某個小學一次興趣活動,某位小學生的父親開直升機去學校的事嗎?)
再次,同輩壓力,特別是同學之間的壓力,也是促成優異學業表現的重要推手。
在比較富人家孩子和窮人家孩子大學入學比例后,作者也說了“窮人家的孩子仿佛在腳踝上綁著千斤巨石,越往上走,越步履艱難。”
案例五鄰里社區
這一章主要是講的不同階級所擁有的社會資本對孩子的影響。美國上層階級的父母通常都擁有廣泛的“弱關系”(在不同的社交圈子里都有非正式熟人),這種廣泛的社會網絡處處保護著他們的孩子。而底層社會的人們缺乏有用的弱關系,在尋求社會幫助時所能依賴的往往只有家庭和鄰居。
有錢人家的孩子能獲得更多、也更有價值的非正式指導,這種非正式指導更加劇了窮孩子和富家子之間的見識差距。富家子可以輕而易舉地理解通向機會之路的種種制度,而且游刃有余地運用這些制度為他們服務,窮孩子往往就不得其門而入了,因此錯過了向上走的機會。
作者在最后從社會的角度提出了如何幫助窮孩子邁開雙腿,追趕人生路上領先的富家子弟。
讀完本書,對作者的很多觀點我感同身受。就我個人的成長經歷來說,我出生于一家普通的農村家庭,家里并不富裕,但好在父母勤勞節儉,愿意供子女上學,我和姐姐都順利取得了高學歷(我碩士畢業,姐姐博士畢業),也在二三線城市立足了。有時候我也會想若我出生條件再好點,命運或許也會大不一樣吧,不過我知道在父母的能力范圍內,他們已經盡了最大的努力,對他們我唯有感激。
通過觀察我的同事,我也發現,出生較好的同事們的人生路也幾乎都是在父母的安排下,比如出國留學、畢業后安排進一個比較好的單位等。自小在父母的言傳身教下,她們早已對規則諳熟于心,利用起來也是得心應手,更容易踩住職場中的上升機會。而出生一般的同事大多都是“埋頭拉車型”的,可能干了更多活、承擔了更多的任務,卻始終在原地徘徊,真的是印證了“窮人家的孩子越往上走越步履艱難”這句話。
盡管“步履艱難”,可我還是想鼓勵自己:努力吧,差距也是可以縮小的。
《我們的孩子》讀后感4
帕特南教授出生在上個世紀四十年代。那個時候,白領和藍領的孩子一起學習、一起玩耍,各個階級之間融合度比較高,沒有很明顯的階級分化,機會也相對平等。有錢人家的孩子如果不努力,就不會有美好的未來;窮人家的孩子如果努力上進,就會實現階級的躍遷。那個時候,在家族聚會中,你會看到教授和藍領正在談笑風生;商人和從事服務行業的人言笑晏晏。
后來,隨著經濟的衰退,階級分化越來越嚴重。富裕人家越來越重視教育,于是他們的孩子從幼兒園到大學,一直都享受著優質的教育資源。普通人家負擔不起昂貴的學費,只能上一般的學校。孩子們從一出生,就被分在了不同的階級里。一些普通人家的孩子很努力,但他面臨的難題要比富裕人家多太多:怎么申請大學,要讀哪個專業,面試的時候要怎么做才比較得體。窮人家的孩子想要找到這許許多多問題的解決辦法,需要多方打聽、做出很多努力;而富人家的孩子,可能早就從父母親戚那里得到了準確的指導。
好容易大學畢業了,窮人家的孩子又碰到了另外一個嚴峻的考驗:找工作。富裕人家可能早就給孩子安排了不止一個好的實習機會,而窮人家的孩子卻要從那些不怎么好的機會里面,去花時間甄別尋找相對來說不那么糟糕的那個。其實,很多時候并不是因為窮人家的孩子不夠努力和優秀,而是因為缺乏一個展現自己的舞臺和提升自己的機會。
前幾年,有一篇文章很火,叫《寒門再難出貴子》。講的是幾個在同一銀行實習的大學同學,因為家庭背景不同,后來的職業生涯也有了很不一樣的開篇。家里社會地位高的早已進入保險箱,內定為銀行的正式員工;家里經商的早已看破實習規則,因此并不妄想留在銀行,而是積極尋求和銀行合作的商機;家里條件普通、甚至貧寒的孩子,沒有在這次的實習中得到工作或者賺錢的機會。
一個人出生的家庭和階級,確實影響深遠。比如一個很有物理學研究天賦的孩子,如果他的父母人脈很廣,那么他會得到很好的培養,甚至以后可能會成為物理學方面的研究人員;如果他的父母只是普通工薪階級,那么尋找一個能在專業方面指導孩子的人都難,更別說后續的培養了。有時候,不是因為一般人家的孩子不夠聰明,實在是父母擁有的資源太有限。即便他們傾盡所有,也不一定能提供給孩子所需要的幫助。
出生家庭的經濟狀況和社會等級,必然會對一個人的為人處世和眼界產生重要影響。很多事情背后隱藏的規則,富裕人家的孩子可能早就聽父母說過,所以他會欣然接受著一切,也會知道怎么去順應這些規則、有哪些地方可以利用這些規則;而普通家庭的父母可能根本就不知道這些規則的存在,他們又拿什么去教導孩子呢?富裕人家的孩子可以早先接觸到高科技的東西,可以在很小的時候就去家鄉以外的地方開闊眼界,這些都是普通人家的孩子所享受不到的。所以,當富裕人家的孩子們討論倫敦巴黎波士頓的時候,普通人家的孩子只能有在一旁默默傾聽和暗自羨慕的份。
隨著財富和資源分配的傾斜,貧富差距會變得越來越大,階級分化也會越來越明顯。之前,各個階級之間隔得是一張網,現在,階級之間隔的是一塊密不透風的鐵板。來自于不同家庭的孩子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大,實現階級躍遷的機會越來越小。
寒門再難出貴子,不一定是孩子不努力,而是因為寒門享受的資源和機會,實在是太少了。
《我們的孩子》讀后感5
本文主要靈感來源于《我們的孩子》一書,但本質靈感則來源于自身,以及對周遭人事不成熟的思索。
作者認為美國的“階級差異”(文中若涉及中國時,則用“階層”代替。)已經達到了“早在出生的那一刻,孩子們的命運就已經被決定。”的程度,而造成此種現象的原因以及解決的辦法是什么,正是本書作者想要探討的問題。
一、社會學研究的前問題
社會學的實證研究無疑會受到“嚴密思維”的指責:
1、基于數據的研究存在困難——數據不能排除例外;數據本身的內涵不明。
2、基于案例的研究同樣存在局限——案例乃特例,不能代指所有;案例的解讀過于主觀。
作者開篇和結尾注釋部分都對這個問題進行了闡釋“但從這些個案出發,我們能否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可以推導出普遍的結論?”,書中也不僅一次提醒讀者注意:此現象不是特例,而是全美的真實寫照。“當然,克林頓港,只不過是美國千千萬萬個市鎮中的一個小鎮而已——但正如我們將要讀到的,克林頓港在過去半個世紀所走過的道路,以及生活在同一個小鎮上的孩子卻有著迥異的命運,并不是特例。雖然克林頓港上演著一場工業衰敗地帶的故事,但它卻不僅僅只是這個故事。在接下來的章節中,我們可以讀到,從俄亥俄州的本德鎮到亞特蘭大,從加利福尼亞州的橘子郡到費城,這個悲涼的故事正在美國各地的社區內到處上演。”書中綜合運用了大量案例和數據,二者的結合更具說服力。
所以,對書中所描述的“一道社會藩籬正在成為50年代不可想象的新頑疾:孩子們的階級出身。”的信任度,隨著文字的展開,逐漸提升至感同身受的程度:“現如今,教育愈加成為了導致美國不平等的中介因素——在我們的知識經濟中,教育是一類稀缺的資源,也是一種基本上取決于父母之社會經濟地位的手段。”
也許,正因為這個前問題的難度系數,使得今日之中國的社會學實證研究很難取得比較令人滿意的.成績,而僅僅通過政府公布的數據或者新聞發布的案例,其說服力是可想而知的。當然,這并不是社會學學者的能力不行,而是實證研究所需要的大量資源和耐心是其它學科所難以比擬的,而我們的社會資源遠沒有美國豐富,畢竟,僅作者在書中提到的基金支持就是我國目前難以逾越的存在。
二、美國階級差異的定義
本書采用了一種“廣角鏡”的方法,此與通常所采用的“后視鏡”方法存在差異,后者在社會學研究中更多的是站在一種后發制人的角度,即研究某一代人的差異,需等到人到中年時期才能蓋棺定論,而作者的“廣角鏡”則以孩子的成長和未來為視角,橫縱對比孩子的“未來”,正如作者所言:“本書采取了一種不同的研究進路,避開了傳統的“后視鏡”的研究方法,而直接觀察過去30年來在孩子們身上所發生的一切——他們出生于其中的家庭,他們所接受的家長教育和學校教育,他們成長于其中的鄰里社區。我之所以選擇以上社會領域作為考察對象,是因為這些經驗必定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他們未來的人生。”
書中劃分階級的標準乃是父母受到的教育程度,“雖然教育和收入正變得高度相關,但我主要還是選用教育作為本書衡量社會階級的指標,首先是因為在大多數調查中的收入計量都會摻入很多“雜音”(容易出錯,甚至是完全缺失),而且還因為,即便教育和收入兩類數據均可得,教育通常來說也能更準確地預測孩子的未來。”因此,作者將研究對象的階級進行了三分:“最上層的三分之一是大學畢業生,最底層的三分之一則是高中及以下,中間的三分之一則接受過某種高中后的成人教育。”
回到中國,讀書一事成為主流似乎僅僅自上世紀八十年代才緩緩拉開序幕,半個世紀不到的時間內,抓住時代脈搏的人和固守傳統(而所謂的傳統只不過是建國之后的特殊情況,古代的傳統可是“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人差異越來越大。當下,政策以外的產業(例如互聯網+,人工智能)開拓者無不是高學歷者,但我們似乎還存在許多一夜暴富的神話(詳情見擁有499位世界500強高管的知乎),遮蓋了讀書的效用。但我更相信,當下之中國,讀書的效用遠還沒有能夠達到劃分階層的標準,但我同時也相信,不遠之后(最多不超過兩代人)的中國,這一劃分標準將同樣適用。
三、幾個影響孩子成長的因素
作者在書中主要分析了不同階級的家庭結構、為人父母、學校條件、鄰里社區四個因素對孩子成長的影響——“不同階級的家庭在其所占用的可用以養育孩子的經濟收入上可以說是天差地別。”
上層階級“在撫養下一代時,他們事無巨細,不計時間和金錢,無微不至地關心。”,但下層階級“經濟資源難免捉襟見肘,成長環境又如此艱難乃至惡劣,在這種情況下,即便做父母的懷有強烈的愛心和責任感,有時候也無濟于事。”
對于“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這一觀點,作者指出“在絕大多數研究中,我們都能發現為人父母的規范已經表現出了一項普遍的階級差異:高知父母致力于培養自立、獨立、有自我反思能力的下一代,要讓子女自尊自強,有能力做出積極向上的選擇;相反,教育程度不高的家長往往把目光投向紀律和服從,要求孩子嚴格遵守家長定下的各種規矩。”對于祖父母對孩子成長的影響,作者悲從中來地說道“簡言之,如果把祖父母這一代輩的因素考慮在內,則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的階級鴻溝就會進一步擴大。”
教育事業的偉大之處或許在于:“美國公立教育系統之創設,其出發點就是要給所有的孩子,無論他們的家庭出身,以改變人生命運的機會。”與此同時“學校教育的階級差異,功夫在詩外,起決定作用的并不是學校做了些什么,而在于學生在校外的生活。”。
這對于想要通過教育實現上行流動的美國人來說,確實不是一個好消息,并且——“對于出身底層的窮孩子來說,上大學變得更容易了,但這并不意味著上好大學也變得容易了。”——此種水漲船高的現象存在于任何經濟有所發展的地區。更何況“讀好大學總能讓人距離成功更近一步,但如果統計這類大學的錄取率,實際上階級差距近年來在擴張。”,而美國大學的機制(“被大學錄取是一回事,但拿到大學畢業證則是另一回事。”)進一步拉大了階級差距的鴻溝。
但作者認為,最為可怕的卻是:“在成績好的窮孩子中,只有29%的人最終能從大學畢業,反而是成績差的富家子會有30%拿到大學文憑,家庭出身壓倒成績成為最具決定性的因素。面對這一事實,我們只能宣告美國夢已經破碎,作為其核心理念的機會平等已經不復存在。”
反思中國,家庭經濟對孩子的影響差異乍看起來的嚴重性未達到可畏的程度,但正同書中所言,經濟好的家庭往往父母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以及方法養育孩子,而“上層階級家庭的社會關系網放大了他們在其他方面的資產,進一步確保了他們的孩子有更多的成功機會。”認為互聯網的加入會改變階層差異的國人甚至忘記了互聯網的發家地正是文中研究背景地美國。
“但問題在于,有同樣的機會上網,并不意味每一位網友都可以從網上獲得同樣的收益。”、“上層階級的孩子往往掌握了更復雜的數字信息處理技巧,他們知道如何在互聯網上檢索信息,如何評估網上所得到的信息。而且,在施展這些信息處理技巧時,他們也能得到更充分的社會支持。當這些孩子運用互聯網時,他們更有能力收獲我們當下數字化經濟和社會的紅利。反過來說,即便下層階級的孩子有著相同的上網渠道,但他們也缺乏數字時代的頭腦,無法利用互聯網來增加他們的人生機會。至少在當前的技術條件下,互聯網看起來是在擴張機會鴻溝,而不是閉合。”
四、我們能做什么
任何提出嚴峻問題的人到達此點,想必都只能給出一個抽象而又寬泛的回答,作者也沒能逃出這個魔咒,但作者承認解決方案之難尋的同時,認為揭露問題:“由于美國社會的階級隔離越來越森嚴,成功人士已無從知曉社會的另一半在如何生活,我們自己的孩子對貧窮更是毫無感知。隔膜造成了冷漠,正因此我們不那么同情出身卑微的窮孩子的困境,我們原有責任,但現在卻被拋之腦后。”才是這項研究的目的所在。
宗教和道德方面:“若是對這些窮孩子置若罔聞,就有違我們最發自內心的宗教和道德價值觀。”;政治方面:“階級之間的機會鴻溝不僅會危及美國的繁榮,而且會破壞我們的民主,甚至是我們的政治穩定。”。基于此,下一代的孩子們就不僅僅是“我的孩子”,而是“我們的孩子”。
具體的解決方案絕非一朝一夕可達成,但每一個問題必須首先被意識到,然后才是不斷探究解決的過程。我有幸在十幾年中,看到了山村和鄉鎮,縣城和省會,看到了三面環山和國際都市的不同之處,而其間的差距之大,我想,甚至已經超越了書中所言的階級差距。
我們的境況更像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美國,而不是當下之美國,可是,指數爆炸的后發國家除卻經濟增長的爆炸之外,問題的爆炸增長同樣是不可避免的,這就又不得不令人擔憂當下我們的問題。
中國的社會學還處在一個非常稚嫩的時代,但我們所要面對的社會問題卻“老有所成”,至少,這個時代的年輕人和美國人一樣“深信幸福生活的根本在于個人的自我奮斗。”而此種信念多半是過于突出“個體性”,而將“我們”所遮蔽得過于嚴密。
更何況本文也會出現書中所言的現象:“吊詭的是,這些最新的研究發現卻只會進一步拉大階級之間的差距,至少短期看來如此。原因很簡單,受過高等教育的父母更可能獲知上述研究,也許是自己讀到了,也許是聽到別人轉述,也因此更會在教育子女時親身實踐這些研究的指導......只有愛是不夠的,愛的花朵未必能結出成長的果實。”
反躬自身,是否讀研就代表著實現了上層流動,這是一個只能“后視鏡”的問題,但若將自身置身于“廣角鏡”,那么至少可以肯定的是,無論多么不舍或不愿,無論結局如何,我都只是歷史洪流中的滄海一粟,唯有隨波逐流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