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中國哲學簡史》讀后感(通用7篇)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后感了。你想知道讀后感怎么寫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關于《中國哲學簡史》讀后感(通用7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中國哲學簡史》讀后感1
《中國哲學簡史》,作者馮友蘭。我對哲學沒興趣,我原以為我不懂哲學。看完這本簡史后,我才發現原來里面的東西80%的我都略懂。文中提到的孔子、老子、墨子、佛教、道教、儒家這些我其實也都讀過一些東西。莊子的《逍遙游》、《大學》提出的在明明德這些有時候我還會拿來反復抄寫,可我怎么從來沒有把它們和哲學聯系起來?我想是從來沒有系統的上過哲學方面課程的原因吧。也許還是自己對這個沒有興趣,從來沒有去理清楚基本的概念。
這本簡史對初入哲學的人是很有幫助的。對我這種似懂非懂的人也是很有幫助的。但終究我是興趣不大,總的來說快速閱讀了一遍,里面的內容初步梳理了一下,也給類似于我這樣的人提個醒,理個大綱。
我大學同學小燕說:所謂哲學,不過是吃飽了的文人的胡思亂想,自以為是,正過來反過來,好像都有道理,其實沒道理。我是不懂的。
小燕說的挺好的也挺對的。她甚至說她最近對孫子兵法有了新的見解,所謂36計其實個個是陰招。小燕說的真的挺好的。為她開心。
哲學的任務不是增加關于實際的'積極的知識,而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我讀到博士,我也常常自詡讀了很多書,卻唯獨對哲學類興趣不大,不甚研究。當我讀完這本簡史之后,我立刻就很清楚的認識到這本書的知識比我教學生的《建筑環境學》《燃氣供應》課程更有價值。遠~遠~遠~遠超過了我教授的課程的價值。當你對哲學有興趣的時候,恭喜你!這說明你基本上已經超越了柴米油鹽、一地雞毛、雞飛狗跳的普通市民生活的層次,你已經開始對人生進行反思,也就是超越了人生的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進入了道德境界,這時候的人在精神上會獲得更多的滿足,人生會變得更加有意義。
哲學是對人生的有系統的反思,我們的老子、孟子、孔子等圣人們包括西方的一些哲學大師們已經對這些東西反思的很透徹了。他們的哲學思想其實,其實我們也都懂。比如佛說:誰傷害了你,誰來渡你。再比如佛又說:放下,你就贏了。但真正做到就太難了。這使我想起了前幾年一個女同事跳樓自殺。她也讀到博士,我想這些哲學的東西她應該都懂。為什么做不到?因為我們都是凡人。只能說可能她懂得,但還沒悟到吧。
我又想到了在重慶讀研究生時的一個政治老師,他原本和我一個專業,后來是自己對哲學方面的東西非常有興趣,然后就轉去搞這些了。他給我們上課的情形我至今仍有印象,先是操著川普講,后來對我們說不行他必須有川話講,否則他覺得講的不透徹。然后他就在講臺前用四川話呱里呱啦地講的神采飛揚,你可以感受到他眼里放出的光。雖然其實我對他講的也不怎么感興趣。但現在想起來他能與哲學打交道且樂在其中,真心為他高興。
書中提到周敦頤的《宇宙發生論》,我就在想這個名字為什么這么熟悉。查了資料才恍然大悟,原來是《愛蓮說》的周敦頤。一般來說哲學家就是文學家、思想家、政治家。所以有遠大抱負之人宜早接觸哲學,學校也應盡早開設關于哲學的基本課程,這樣應該在孩子成長的關鍵時機幫助其樹立遠大的志向,幫助其學習治道之法,利于國家人才的培養。
關于馮友蘭,有聞其名。讀完此書后查閱了其簡介,方知乃河南南陽人士(1895—1990),畢業于哥倫比亞大學。佩服之至。
《中國哲學簡史》讀后感2
從孔子開始,儒家將實行仁的方法稱為“忠恕之道”。“盡己為人”即為“忠”,這是忠恕之道的肯定方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為“恕”,這是忠恕之道的否定方面。孔子由“推己及人”的正否方面推論出上述道理,這說明忠恕之道的本源便是在探討“人己關系”。
對孔子而言,他對于人己關系的探索多是建立在“道德價值”的基礎之上的。他強調心中之“仁道”,以此對人的道德生活作出約束,通過行仁來履行人在社會中的責任和義務。孔子希望通過道德準則使人們對彼此身體動作背后的動機達成共識,進而在互相充分了解的前提下達到人己關系的`和諧。在孔子的觀念里,他并沒有明晰地將人、己看作兩個分別獨立的個體,而是站在社會群體的宏觀角度提出了一種理想的社會狀態,而這種社會狀態需要人己雙方的配合來實現。
在儒家學派的另一位領頭人孟子這里,人己關系已然有了新的解釋。孟子認為天地萬物都處于一個不斷發展和轉化的過程中,因此他將人己關系著重解釋為一個人在與他人交往過程中自身“存心養氣”,不斷提升自我修養的歷程。孟子強調的“天人合一”也是說一個人要完善自我,妥當地順應天地不斷發展和轉化的過程,與天地真正地融為一體。
于此,孔子和孟子的思想便出現了交集。《論語·子罕》中說:“子四絕: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從孔子這四個“絕學”中,我們可以顯然地看到,他也不會被一成不變的理論概念束縛,從而可以靈活地處理人際關系。從孟子開始,中國哲學的政治功能變淡了些許,哲人們開始強調人作為獨立個體的自我意識,哲學逐漸偏離了完全的政治工具。
然而,在道家這里,人己關系又有了不一樣的色彩。因為道家的“人己關系”算得上是在“物我關系”的基礎上衍生而來的,所以在莊子的闡述中,人己關系的圖式已基本有了完善的體系。莊子在《人間世》中提出“先存諸己而后存諸人”,他認為,在人己關系中,我們必須先充實自己,才有余暇去糾正他人的行為。很明顯,這與孔子的理論有著本質的差別。孔子從意欲出發,以形式化規范達到天下大同;而莊子從利他出發,強調人的獨立性和平等性,為人際交往的實踐提出思路。綜上,孔子的思想更像一種政治理念,而莊子則以為世人提供處世之道見長。
無論儒道,我們都可以看出,千百年前的智慧哲人們就已經將人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置于社會群體的大環境中探討處世之道了。人己關系無疑是比物我關系更實在的哲學議題,在當今方法論大行其道的哲學環境中,我們是否應重新沉下心來討論哲學實踐的可能性,這同樣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中國哲學簡史》讀后感3
在《中國哲學簡史》一書中,馮友蘭主要依據時間順序將先秦至民國時期中國哲學各家理論進行梳理并加以略微解讀。該書最大的特色在于結合中國的國情對中國哲學進行本土化分析,以及分不同時段及不同社會制度對中國哲學的差別化分析。
首先,其結合中國古代以“農”為中心的現實背景對中國哲學的總體趨向加以解釋,以“農”的直覺為先的習慣解釋中國哲學將直覺植入思想背景中的原由,以“農”的樸實性與自然的密切關聯性解釋人與自然同一的思想趨勢的成因,以中國特殊的家族制度解釋儒家倫理思想何以成為正統等。
其次,其基于一種分段研究的思維,分不同時間段對中國哲學進行具體的差別化研究。以道家為例,馮友蘭認為道家起源于周朝封建解體制度伊始的隱者,其將道家思想主要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春秋戰國時期的楊朱為代表的隱者,此階段道家的目的是避世全生,基本觀點是“為我”、“重物輕生”。第二個階段以惠施、公孫龍之后的老子為代表,其主要觀點是道無名,以及“反者動之道”的物極必反思想。其處世觀亦意在全生避害,但由于物極必反,故強調欲剛則柔、無為、棄智。第三階段以先秦時期的莊子為代表,其主要思想是順乎自然本性能得到相對幸福,天人合一方能得到絕對幸福,強調物我同一。最后一個階段則是南北朝時期的新道家(也稱“玄學”)階段,馮友蘭將這個時期的道家分為主情派和主理派。主理派的代表是向秀和郭象,其思想主要體現在對《莊子》的注疏當中,其主要觀點是道就是無,同時以變化的.思想解釋“有為”和“無為”,遵循變化是無為,固守舊制是有為,強調萬物沒有是非差別。主情派的代表其選取的是《楊朱》及《世說新語》,主要是任我從人、率性而為的風流精神。
馮友蘭對中國哲學的研究,以時間維度進行條分縷析,階段分明,在每次社會制度發生重大變革,如周朝、秦朝、魏晉南北朝等時期,馮友蘭均對其社會制度先行闡釋,為相關哲學思想的產生提供背景。無論是法家在秦朝的興起,還是儒家在漢朝的獨尊地位,抑或是佛教在南北朝的盛行,均非突如其來,其與不同時期統治者、民眾需求息息相關。從這種分時段的差別化分析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不同時期社會制度對中國哲學的影響,尤其是亂世中國哲學的興盛,以及不同階段中國哲學思想的前后傳承與超越。
此外,馮友蘭在分析中國哲學時,能夠與西方哲學相聯系,采取了一種比較研究的方法。如以儒家的內圣外王與柏拉圖的哲學王思想相比,將中國的“物極必反”思想與黑格爾的“一切事物均包含其自己的否定”思想相較等等,其談中國哲學又不僅僅只談中國哲學。但可能因需與西方哲學相聯系,而中國哲學中名家的辯論之法與西方哲學的邏輯辯證思維最為接近,馮友蘭在該書中大篇幅提及名家的辯論思維,反而顯得有些本末倒置,這一點尤其為牟宗三所詬病。
全書中最具創造性的是前三章對中國哲學總體的分析,因其結合我國的風土人情、地理特點、政治背景、家族傳統分析中國哲學,體現了中國哲學的本土性特點。而后二十五章對中國哲學發展的時間軸以及傳承脈絡的梳理較有學習及借鑒意義。現代對中國哲學的研讀大多借助后期的注解進行研究,馮友蘭按時間軸并結合幾個重大時期內社會制度對中國哲學思想進行分析的方式,為理解后不同時期思想變化的內在動因提供了參考。這種結合時代背景研究內在動因的方式為我們進行學術研究提供了借鑒,而研究中國哲學時結合西方哲學的比較研究方法,亦值得效仿。
馮友蘭對中國哲學的分析亦存在一些問題。馮友蘭對中國哲學思想發展的梳理脈絡時間跨度大,工序龐雜,其對某些思想的研究存在偏頗亦可以想見。以儒家為例,馮友蘭對儒家思想的分析有些浮于表面,其對儒家相關經典的分析本身只能看作眾多解釋中較偏僻的一種,尤其是馮友蘭的分析過于向邏輯辯證思維靠攏,如牟宗三所說:傾向于西方的新實在論。偏離了中國哲學的出發點,其試圖使中國哲學走向明晰化,但有點過猶不及。
在此舉兩例,一是對正名的理解,孔子崇尚周禮,故而其對正名的論述主要是為應對當時禮崩樂壞的社會現實,重一種人倫的名實觀,而非實證性的名實之辯。其主要出于《論語》:“子路問:‘衛君待子而為政,子將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論語·子路》)當時衛國國君不顧父子倫常越過其父而登臨君位,故子路有此問。孔子答名正才可能言實事成,進而禮樂興,故必先使其行為符合禮制倫常,這是孔子正名觀的主要思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論語·顏淵》)亦體現了這種人倫的禮制思維,而馮友蘭對“正名”的解釋,僅截取了孔子對“正名”的部分論述,脫離了孔子當時的完整語境,強調在社會關系中每個名必須履行與其相應的責任和義務,偏向于近代社會學中的角色理論,是一種實證的名實之辯,顯然偏離了孔子的思想。
二是關于“命”的解釋。馮友蘭將孔子所說的“命”理解為命運,認為我們盡力做應該做的事情而不計成敗就是“知命”,有種宿命論的悲觀主義成分,但這明顯是對孔子“天命”思想的誤讀。從孔子周游列國時知其不可為而為之,便可以看出孔子并非悲觀主義者。孔子對“命”的理解主要表現在知天命和君子三畏當中,“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論語·為政》)“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論語·季氏》)“知天命”可以理解為對天所賦予自己的使命的明悟,也可以理解為對大道使命的理解。“畏天命”則是對事物之義理明悟后產生的敬畏之心。儒家所說的“命”主要指事物所遵循的義理,可以通過個人修養的提升而對天道產生遙契,是可知的,孔子說“不知命,無以為君子。”(《論語·堯曰》),所體現的就是修身養性提升而致知“天命”的一種過程。若理解為宿命則會陷入一種不可知論當中,偏離了儒家的傳統思想。相較而言,牟宗三對“性與天道”的解讀即參考了君子“三畏”之說,更為符合傳統儒家思想,茲不贅言。
馮友蘭在解釋儒家思想時的主要矛盾在于,一方面認為后來儒家對孔子的解讀受政治環境影響而有失其原意,但另一方面其在解讀孔子思想之時,不自覺地受西方邏輯思辨思維的影響,偏離相關語境陷入自己的理解當中,有為表達而表達之嫌,而非為解讀而表達,以上對“正名”及“命”的解釋即屬此類,難免偏離了中國傳統。
總體而言,馮友蘭的《中國哲學簡史》不失為了解中國哲學之佳作,其結合中國的國情對中國哲學進行本土化分析,并分不同時期對中國哲學進行差別化研究,同時采取分階段研究及比較研究的方法,對先秦至民國時期的中國哲學思想加以梳理并適當解讀。雖在各家思想的橫向分析上存在一些不足,但其縱向分析脈絡清晰,足以使人對中國哲學產生概括性認識。無論其內容還是研究方法,均值得細細品讀。
《中國哲學簡史》讀后感4
剛讀完馮友蘭的《中國哲學簡史》,先說一下對這本書的理解和感受,再說一下我個人的讀書觀。
我沒有看過其他人寫的中國哲學史,只是從《陳寅恪講國學》中了解到,陳寅恪對馮友蘭的這本評價非常高,覺得它真正發揮了"了解之同情"的態度,客觀而公正地去看待中國歷代的哲學觀點。雖然沒有對比,但是我也能感受到它態度的客觀、公正,對待各家觀點不做過多個人的評判,只是用通俗易懂、直白淺顯、清晰流暢的語言,將中國歷史歷代的大哲學家、著名學派(儒、道、墨、法、陰陽、佛、新道家、禪宗、新儒家)及其主要觀點娓娓道來。他不對讀者的判斷施加任何影響,態度嚴謹、風格樸實,再加上簡潔語言的魅力,讀起來沒有任何壓迫感。任何人讀完后,都可以從中選取自己喜歡的、認同的學派,去針對性地找相關著作來研讀。不管作為一位哲學史研究者還是作為書的作者,馮大師的這種風格,都是值得推崇的。也難怪這本書在哲學史著作里,堪稱最經典。
因為書叫《簡史》,所以對各家觀點和哲學家本人的生平都沒有做深入的介紹。單從入門角度來看,已經能勾起人的興趣了。在看書之前,我不知道儒學在各個朝代都得到了不同的重視和新的闡釋,也不知道禪宗原來是佛學和道家的結合。老莊學說宏大但晦澀隱秘,向郭注解卻把老莊哲學解釋得非常高明而又進步,讓我想要深入探究。道教的產生原來是因為佛教進入中國后,引發了大眾對民族宗教缺失的憤怒感。新儒學和先秦儒學差別非常大,到底哪個更高明眾說紛紜。中國人并不是沒有對封建禮教的反抗和個人獨立意識的追求,魏晉名士的"風流"佳話一直在歷史長河中閃閃發光——但也可能正是因為缺乏才顯得可貴吧。
馮大師說,哲學是對人生有系統的反思的學科。我可能在這方面比較晚熟,一直到目前奔三的年紀了,才發現自己漸漸開始選擇性地去相信和實踐某些哲學學派的觀點,在這個過程中清晰了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以西方客觀主義、自由主義為主。在我讀書的過程中,對于所有文學哲學書籍中我看到的`觀點,我理解其由于歷史環境的局限而不可避免的弱點,都會從現代社會的角度去選擇稱贊或批判。而現實中我遇到的每個人都有跟我觀點不一致的地方,因為大家都有各自思想的選擇和歸依。我會理解這種差異,不會以自己信奉的為真理而要求人人如此,但對于明顯落后和愚昧的觀念也會不留情面地批判。
這是我目前的讀書觀處事觀。不求完全正確,但求用自己獨立的理性認知,去實踐自己的觀念,完成自己在人生中最重要的任務——成為自己。
《中國哲學簡史》讀后感5
人必須先說很多話,然后保持靜默。哲學的任務不是增加實際上的知識,而是提高精神的境界。連續兩遍閱讀了本書,精神境界有沒提高,不敢肯定,只是對中國哲學中國文化有了淺顯的記憶,也只能是記憶,因為還不能通透地去了解各家的哲學思想,從而做為現世的行為準則行動指南。
哲學是對人生系統反思的思想。中國哲學當是中國人的哲學思想。中國的地理環境是大陸國家,經濟以農業為主,人們不能離開土地。因此上農,家族倫理制度就成為中國哲學產生的基礎。司馬談把先秦諸子分為六家?陰陽儒?墨名道法。儒家是一些精通典籍的知識分子組成,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孔子是第一個老師,主張仁,愛。推行忠恕之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是他的`思想。孟子主張人性善,并把儒家對個人修為的要求上升到國家層面,說民為貴,社稷次之。王若不賢可推翻之。孟子是儒家理想主義,而荀子就儒家現實主義,主人性惡論,需用智才能到善。荀子的兩個學生韓非子、李斯是法家代表,講究勢法術幫助秦國統一天下。墨家墨子主要是非儒非攻兼愛。愛無差別,混淆殺人和殺盜,是俠客的祖先。名家是著名的辨論家,公孫龍、惠施是代表有名與實自馬非馬的理論。道家是隱者,代表是楊朱老子莊子。講究無為,道可道非常道,認識自然規律,要想強大須先示弱,夫為不爭而爭天下。陰陽家代表鄒衍宇宙陰陽五行構成對各家都有影響。秦國用法家思想統一六國但不施仁政而亡,漢初黃老之學興盛,道家無為思想,使人民休養生息。后董仲舒獨尊儒術,禁固人的思想,天下趨于保守,對婦人的貞操要求就從此始,并使儒家驅于正統。在后漢時期,佛教引入中國,對中國哲學產生刺激作用,促成本地宗教道教的產生,又和道家思想結合產生禪宗,既惠能六祖靜默的哲學。唐朝韓愈為恢復儒家思想,進而形成道學,為阻止皇帝迎法門寺佛指舍利,而一朝被貶潮陽。到宋朝以程家兄弟為代表的稱為新儒家。有程朱理學和陸王心學。
西方哲學的引入,必使中西結合,而中國哲學的出世入世也會為世界哲學做出貢獻。
馮友蘭先生寫此書是上世紀四十年代,時天下仍大亂,其比喻說當時形勢和春秋戰國的形勢更為嚴峻,為避戰亂也曾西南聯大到昆明。他在書的最后說的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下境界。唯有不斷修行,才能到達更高境界。
《中國哲學簡史》讀后感6
“你是誰?”“你從哪里來?”“你要到哪里去?”過去聽人說這是哲學里的三大問題。然后還看過的是唯心主義,唯物主義的一些理論。而在看這本書之后,我才知道哲學的意義遠不止如此。哲學是個說太深奧不懂得也能理解皮毛,說簡單卻絕對不簡單的東西。我覺得它更像是你思想的過程中的各種深究,特別特別深刻的那種,深刻到我們這些人懶得去思考,只能留給專門思考這些的人去思考了。
這是一本深入淺出,包含知識眾多的哲學讀物。涉及古今中外、文化、思想、宗教、精神等多個方面。從古代的各種學說到西方哲學的影響,無一不說,內容雖然多,看起來卻一點都不覺講得籠統。
眾多說法中總是會有許些相駁的,可是誰說的都有道理。就像孟子和荀子的'說法,人性本善也好人性本惡也罷,只要我們在需要的時候懂得哪些是應該做到的,哪些是不應該去做的就好了。在這個基礎之上,你才可以努力從自然境界、功利境界,向道德境界與天地境界進發。
這本書我原本就陸陸續續,反反復復看了很長時間,擱置了好多一段時間,昨日突然拿起來,把后面的一部分草草的看完。雖然每一章講的是一種學說的哲學看法與理解,可章章之間是息息相關的。所以我只能承認我沒怎么用心去看,之前看過的那些,也沒記得多少。
再者我對于文言文太不感冒,大多找白話文看。好在這本書里白話文很多,文言文也有不少令我理解的。就像看詩詞一樣,小時候學習的時候覺得特別費力,現在再看,有的默默一想便知道就是這個意思,想記住也不是那么難了。其實終歸是那會沒成長,不理解不懂的原因。于這本書里的一些道理,也是這樣,該懂的懂了,不懂的還是不懂,也有一些東西自己是知道的,卻還是做不到。修行是件不容易的事情啊。修到了就得道了。
故,這樣的一本書是適合看很多遍的。要慢慢的反復的去讀,去思考,才能明白更深處的東西。
“人必須先說很多話,然后保持靜默。”這是書里的最后一句話,我理解為,人生在世,必須要去尋找一些答案,必要的不必要的,我們會在逐漸的知曉中成長,獲得一些感悟,讓自己的內心變得更加豐富,更加強大。要經過了這些沉淀的過程,心才算是真正的安靜平和起來了。
《中國哲學簡史》讀后感7
哲學與政治和教育的關聯
中國古代的哲學與政治和教育頗有淵源。早在春秋時期的孔子、戰國時期的墨子等,都是中國古代哲學的代表。各家哲學的興起,也是與私人講學同時開始的。孔子所代表的的“儒”,其實不僅僅是哲學,也是教育。孔子期望自己的弟子成為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成人”,所以教給他們各門知識,不過在另一方面,孔子給傳統制度和觀念的解釋,卻是他自己推導出來的,如“仁”、“義”、“忠”、“恕”等觀點。而孔子的哲學其實也代表了一種精神的修養。而墨子卻不同,墨子更偏向于政治,他的墨家在戰國時期對其他國家的`影響也頗為深遠。同時他也批駁了儒家的一些觀念,他主張的“兼愛”和“非攻”的哲學理念,是一種非功利的理念,也是對當時國家政治的一種理念。由此看來,哲學與政治、教育還是緊密關聯著的。而這種哲學可以更好地應用在我們的世界中。像“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提醒我們要向他人學習。“不恥下問”也敦促我們不要以向地位或學識比自己低的人請教為恥。
哲學是富于實踐精神的
大部分的中國哲學都富于實踐精神,也就是傾向于入世,但是也有例外。在最早提出出世這一哲學觀點的是老子,他主張無為而治,但是老莊代表的傳統道家思想并未成為主流,他們追求真正的身體與靈魂的自由學說,顯然沒有“成功學”更加受人歡迎。儒家的主要觀念是輔佐君王,入世為官,通過誠意正心、格物致知,達到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目標,最終成圣。雖然魏晉南北朝出現了道家復興,但已經有了很多入世的傾向。佛家算是出世的,但國內的禪宗,主張在日常生活中修行。“道流佛法,無用功處,只是平常無事,屙屎送尿,著衣吃飯,困來即臥。愚人笑我,智乃知焉。”同樣在國外,哲學家們也提倡實踐,如蘇格拉底、亞里士多德等等。不僅僅在哲學上,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有實踐精神,有些事情必須親自實踐,不能光說不練,“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親自實踐,才能有自己的收獲。
中國哲學里有很多無的思想
《中國哲學簡史》稱為“負”的方法。比如我們要解釋白是什么,這是不太好形容,但是如果拿一個黑的東西來解釋,再反過來就容易多了。《道德經》開篇寫到“道可道,非常道”。什么是道啊,說不出來,如果能說出來,就不是道了。這就是用否定來為其下解釋。有比如禪宗,第一義不可說,但表示第一義的最好方法就是靜默。儒家雖然不像道徹底的推崇無的思想,但是儒家精神修養的過程也是一個做減法的過程。通過修養,去掉心性中惡的成分。當然了,在我們現今生活中,這種思想也很重要,比如有些不懂得問題,不一定要直接去解釋,而是通過反義或近義的方法,也許這個問題無法用語言解釋,“只可意會,不可言傳”,但我們會找到另一件東西,讓他具象化。比如在《道德經》的后面部分,老子就用一個個例子和比喻,講述了“道”的概念。還有,在當今繁雜的社會中,我們也需要給自己做減法,去修養精神,去其糟粕,留其精華,摒除自己不好的、不必要的東西,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加輕松美好。
【《中國哲學簡史》讀后感】相關文章:
讀馮友蘭《中國哲學簡史》02-10
《中國哲學簡史》讀書筆記02-23
中國哲學簡史讀書筆記02-23
中國哲學簡史讀書筆記01-22
《中國哲學簡史》讀書筆記01-22
《中國哲學簡史》讀書筆記11篇02-23
中國哲學簡史讀書筆記11篇02-23
《中國哲學簡史》讀書筆記12篇02-24
《中國哲學簡史》讀書筆記(精選10篇)02-21
《中國哲學簡史》讀書筆記(通用29篇)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