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學校在窗外》有感范文(通用5篇)
讀完某一作品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需要寫一篇讀后感好好地作記錄了。那么我們如何去寫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讀《學校在窗外》有感范文(通用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讀《學校在窗外》有感1
價值的根源在于同情。同情亦即感同身受。人生下來,了解世界的方法是同情。從同情、從感同身受,一步步脫離認知上的自我中心,逐漸學會從不同的角度去了解世界,去掌握世界的普遍性。
在教育領域中,討論價值,討論善,是危險的事情。教育者很容易把特定價值、善,甚至把愛、同情本身,當作既定的美德來宣揚。這樣,價值、善、愛與同情,都會淪為教條。學校應該思辨價值,但不能宣揚特定價值。因為價值、善、愛與同情,必須發自內心,絕不能也無法外加。價值、善、愛與同情,只要來自外加,都無法內化為人的主體經驗,而使人信守不渝。
價值與善一經強加,人容易變得偽善。愛與同情,尤其不能公眾化。愛與同情是個人內在的東西,只有屬于個人,愛與同情才可能出自內心,但它不是與生俱來的,必須從人的內心慢慢萌芽,慢慢成長,慢慢學習,愛與同情才能隨著年歲逐漸成熟。教育者不能揠苗助長。
以上三段援引于黃武雄先生的著作《學校在窗外》。它使我對教學中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的實施產生了思考。在眾多公開課的聽課經驗中,教師為了實現這個目標,總是要動很多心思設計出一些與文本有關的思維升華,借以彰顯對學生的價值觀的引導。如講到自然保護區,會總結“動物是人類的朋友”;講到地震,會提升到“我們要保護環境”等等諸如此類的思辨方向。到后來,講到什么主題,學生居然能自己總結出“我們應該如何如何”了,貌似教師教育的成效可觀。可是各位同仁勿忘一句話: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學生通過這種告知、訓練而得來的結論未必是他們感同身受體驗出來的,未必是真情實感。由此,黃武雄先生繼續剖析道:
由于同情是世間一切價值、善與愛的根源,教育者能做而且該做的只是選取鏡頭,讓鏡頭聚焦在世間那些掙扎奮斗,或受苦無依的人身上,讓學習者把自己投射到那些人物身上,由自己內心去同情,去思辨,去發展他的價值。教育者只能從旁協助討論與思辨的進行,不能越俎代庖,替學習者做結論,替學習者建立他們的世界觀。
誠哉斯言。教育,不拘是什么學科的教育,都要注意適時適性。教育者的角色是引導、影響、守望,精心培育靜待花開,而不是揠苗助長,強制花開。
讀《學校在窗外》有感2
據說,中國在4000多年前就有了學校。而在我眼中,中國的集體教育是從孔夫子開始的。為什么要把很多人集中在一起在一個固定的地方學習?古往今來的專家們給出了很多解釋。但學校教育確乎是一天天發展壯大了。
現在你要是問別人“你為什么要上學”,那人準會愣在那里,因為上學似乎是一件天經地義的事情,不需要理由。可是學校教育的弊端似乎也是越來越嚴重了。到底為什么要上學?學校教育應該干什么?也真到了該問一問的時候了。
《學校在窗外》試圖對這個問題作出解答。
作者黃武雄認為,人的原始旨趣有三項:維生、互動、創造。他認為維生不必教,創造不能教,能教的只有互動一項。所以作者認為學校教育應該做而且只能兩件事:打開人的經驗,發展抽象能力。
為什么學校教育應該做這兩件事呢?作者的解釋是:“未受教育的人,雖然對周邊的生活有深刻的體驗,但他的經驗世界狹小,沒有太多機會把自己的生活經驗拿來,與別人在不同時空下的經驗相互印證,因而看待事情只陷入自己的特殊經驗。一個人必須把自己的經驗,拿來不斷與他人的經驗相互印證,視野才能開闊,判斷才能周延,思路才會清晰,人的內在世界才能充分發展。”
如果學校教育還有第三件事該做,作者認為那就是留白:留更多的時間與空間,讓學生去創造、去互動、去冥思、去幻想、去嘗試錯誤、去表達自己、去做各種創作。
那么現代學校是按照這三件事去做的嗎?顯然不是,作者認為現代學校教育的最大弊端是:套公式,浮離于真實世界之上。這確實是一個嚴重的問題。作者以其獨具一格的眼光發現了這個屬于所有學校的通病。現代學校教育,重知識不重經驗。由于學生只忙著去背公式,背死的知識,他沒有時間去接觸實際的世界,無法去摸索、積累豐富的具體的屬于他自己的特殊經驗。等他從學校里畢業,進入現實社會,繽紛多變的現實會使他迷惘,他發現很多事是沒法套用公式去解決的。但學校教育給他形成的習慣讓他無法發揮自己的智慧去解決實際問題,他只是一再地回到公式中去,生搬硬套地去處理現實世界的問題。因此,很多從學校里出來的人,他的思維始終是浮離于真實世界之外的,無法與真實的世界融合。這用現在通俗的話來講,就是“高分低能”。
學校教育應該打開人對世界的實際經驗,而不應該只是把學生封閉在書本之中。只看重學習抽象知識的成績很明顯是錯誤的。
很多人是在離開學校之后才開始真正的學習。我想,這也正是本書的書名——“學校在窗外”的真正含義。
讀《學校在窗外》有感3
這些天閱讀了茹特給我們推薦閱讀的書籍《學校在窗外》這本書,也就是這本書解答了多年來困擾著我的一個問題:學校教育在人的成長過程中,扮演的'角色到底是什么?
開篇即用了大江健三郎的回憶作引線,立刻就吸引了我,在接下來的閱讀中,我所尋找的答案漸漸露出水面。黃武雄教授認為,人存在的基本要素是“維生”、“互動”與“創造”,其中,學校教育能且只能著眼于“互動”這一要素,從而“打開人的經驗,發展抽象能力”。
該書直指受教育與不受教育有什么差別,知識是什么,學校要不要存在,為什么要學語文與數學等一連串的根本問題,在探尋中一一揭露出學校教育、知識和當下教改的真面目。
書中講到,學校教育應做兩件事:打開人的經驗世界,發展人的抽象能力。“維生”、“互動”、“創造”是人存在的3個支架。人首先是生存,在匱乏社會里創造與維生猶能共存,寓創造于維生,使生命不致干枯。而創造的動力,更依賴于人與世界的互動。為維生而進行的互動,無法彌補人內心孤獨的空虛。只有獨立的互動,才會讓人精神健全,人格獨立。
人接受學校教育多與少到底有無差異?作者通過一系列的追問,終于厘清學校教育對人關鍵性的影響是人的抽象能力。發展抽象能力是為了在聯結別人的創造經驗時,能夠洞悉并掌握這些經驗的普遍性,從而回歸特殊世界,這樣才稱得上與世界真正聯結。
如此說來,孩子去學校,最主要的是學會與世界真正聯結,而聯結的方法恰恰是打開經驗世界,進一步發展他與人、與自然、與社會的互動。可是,今日學校教育,純為加強孩子的競爭力,為他們未來的出路服務,以致扭曲了孩子的價值觀,背叛了學校教育的宗旨。所以,學校教育應做而且只做這兩件事,打開人的經驗世界,發展人的抽象能力。如果說學校教育還有第三件事該做,那么便是留白,留更多的時間與空間,讓學生去創造、去冥思、去幻想、去嘗試錯誤、去表達自己、去做各種創作。
那么,我們一直苦心經營的應對高考的教育教學,就是對正常應有的“互動”的干擾,甚至是毀滅性的破壞。如果在高一、高二年級,教學就一切向高考看齊,導致的結果將是:學生即使順利通過高考,也因為接受的大多是支離破碎的“套裝知識”,基本沒有繼承與“互動”。我們苦口婆心、費盡心機,實際上是拆“聯結”與“互動”的臺。這樣的臺,高三拆一年,是忍痛、是不得已;若整個高中三年一直拆,是殘忍、是居心叵測;如果從小學、從初中就開始拆,那簡直就是劊子手。
所以,可以這樣說,教育的過程是讓每個人擁有獲取知識的能力,實現人格的最大發展,讓每個生命都活得精彩。
讀《學校在窗外》有感4
孩子為了什么去學校?用日本小說家大江健三郎的字眼,就是為了與世界互動或聯結,進而發現自己,了解自己,所以任何孩子都必須去學校。既然所有的孩子都要去學校,那么,學校教育應該做些什么呢?《學校在窗外》作者黃武雄先生認為,人存在的基本要素是“維生”、“互動”與“創造”這三個原始的天生旨趣,學校應當去探討讓學生沿著天生的旨趣,充分發展。即在這三者之中學校教育能且只能著眼于“互動”這一要素,探討如何讓學生擁有不斷創造的環境,讓其發展獨特的創造活動,而非反過來壓抑他的創造能力。簡言之,就是“打開人的經驗,發展抽象能力”。學校教育的目的是幫助孩子看到自己在世界所處的位置,從而了解自己,形成自己的人格,而非整天學習“套裝知識”
那么,我們一直津津樂道、苦心經營的應對“高考”的教育教學,就是對正常應有的“互動”的干擾,甚至是毀滅性的破壞。現今,很多學校在高一、高二就把一切向高考看齊,像我今年教的高一某班開了班級QQ群,口號就是“為了高考”,更不用說平時的課堂教學、教學測試與評價了。這樣做直接導致的結果就是:學生即使順利通過高考,也因為接受的大多是支離破碎的“套裝知識”,基本上沒有繼承,遑論創造了。現今社會很多大學生畢業即失業現象,固然有大環境的影響,難道就沒有學校教育脫離社會實際、不“打開人的經驗,發展抽象能力”的因素嗎?
作為教師,平時我們苦口婆心,費盡心機讓學生去學去研究考試,如果是在高三一年這樣做的話,是忍痛、是不得已。如果整個高中三年一直這樣做的話,是殘忍、是居心叵測;如果從小學,從初中就開始拆,那簡直就是劊子手。因為孩子的原始旨趣就這樣被我們和學校和有關教育形成部門聯手扼殺了。其實,在“互動”這一學校教育任務的前提下,學生本來就不存在“好”與“差”的差異,存在的只是每個學生與這個世界聯結的點的不同,我們教師所作的就是幫助學生找到聯結的點。對于所謂的學習能力較差,學習習慣不好的學生,增加課時、多做習題、反復“磨”等方式,都是在其“互動”進行得不順利的時候雪上加霜,就是屋漏時的連夜雨。學生學習的困難,“常因他的抽象能力未達到他要學的知識所相應的抽象水平”,實現更順暢聯結的方式應該是降低抽象水平,“給學生多點時間與自由,給學生多點問題去思考”。
“如果學校教育做而且只做這兩件事:打開人的經驗及發展人的抽象能力,那么無數經過學校教育陶冶的人,將會比今天的人具有更豐沛的創造力。”“如果說學校還有第三件事該做,那么這第三件事便是留白;留更多的時間與空間,讓學生去創造、去互動、去冥想、去幻想、去嘗試錯誤、去表達自己、去做各種創作:編舞、搞劇場、玩樂園、打球、版社團,讓他們自由地運用時間與空間。”
期盼這樣學校教育早日來到。
讀《學校在窗外》有感5
這個問題,我從來沒有思考過,慣性思維認為所有的孩子到了上學的年齡都應該去學校接受教育的。當身邊有一位朋友,他們的孩子是沒有入學接受教育的,他們選擇小學階段由父母來教孩子相應的知識,有些科目請專業的教師來教,我從心底挺佩服他們的勇氣,當然也有所懷疑這樣的方式是否存在弊端?
書中大江健三郎對于孩子為什么要去學校闡述的觀點是:為了與世界聯結,進而反觀自己,了解自己。
我比較認可這樣的觀點,人活在這個社會中,是不可能孤立存在的,人總是與其他一些人相互聯結的,首先是父母,兄弟,姐妹等等,還有就是同學,朋友,同事等等。孩子去學校是他們接觸社會的第一步,在學校生活中學習如何與人相處,以及學習知識。
關于學習知識,很多教育者們都提倡孩子自主學習,我在想對于剛上小學的孩子而言,他們如何懂得自主學習?現在一年級的小朋友第一學期從學習拼音開始,然后學習認字、寫字,數學2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的運算,不管是自主學習還是被迫的學習,孩子們在期中和期末都要面臨考試,對于考試家長和孩子都很緊張,分數考得好的孩子家長自然高興,分數低的孩子家長心里不舒服,可能會對孩子各種批評,此刻想想自己也是這般焦慮的家長之一。
我不知道孩子們有沒有想過他們為什么要學習認字,有沒有想過我們所認識的字是從哪來的?在我小的時候我好像沒有思考過這些問題,只知道老師教認字我就認字,教寫字就寫字,很少去思考過我為什么要學習認字,寫字,讀書?似乎就是應該做的,就像吃飯睡覺一樣,那么這個學習上的主動性要從哪里來呢?我不記得小時候老師是否懲罰過抄寫生字多少遍的事情,現在卻經常聽身邊的朋友說孩子寫錯了題,某老師會懲罰孩子寫多少遍?對于這樣的問題,孩子會有怎樣的理解?有一次,我兒子有幾個字寫錯了,他的堂姐建議多多抄寫,我反問我侄女,對于懲罰抄寫是否有效,他的回答是無效的,我很奇怪明知無效的方法卻仍然選擇,其實這樣一個慣性的思維,因為她以前也是被老師和家長用同樣的方式對待過,作為家長和老師應該去尋找更加有效的方法,而不能用慣用的方法來對待孩子。
最近還有一個問題使我很糾結,兒子期末考試考得不是很好,孩子爸爸覺得學習的知識掌握得不牢固,所以他要求孩子在這個暑期把學習過的課文都默寫,對于這件事情,我開始不是很同意,當然我開始是心疼孩子,也有一些覺得不妥的地方,只是似乎說不出來,通過看了《學校在窗外》,我似乎有點明白,背多少書,寫多少遍也只是讓孩子在重復著機械的工作,這樣的默寫意義在哪?孩子通過默寫只是會多寫幾個字,多背誦幾篇文章,那么孩子自主學習的能力是不是被我們一點點破壞掉呢?
這些問題我還需要慢慢的去思考學習,或許在《學校在窗外》這本書可以幫助我找到答案,我要繼續細細讀下去。
【讀《學校在窗外》有感范文(通用5篇)】相關文章:
讀《贏在執行》有感02-18
讀《童年·在人間》有感01-20
讀贏在執行有感范文(精選22篇)02-22
讀《童年·在人間》有感8篇01-21
在挫折面前堅強——讀《童年》有感04-07
讀《童年》有感范文06-25
讀李清照有感范文11-25
讀《背影》有感范文08-23
讀童年有感范文(通用5篇)04-09
讀《竊讀記》有感(通用15篇)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