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讀后感(精選7篇)
當看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寫一份讀后感,記錄收獲與付出吧。那么你真的會寫讀后感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讀后感(精選7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讀后感1
讀《新陳代謝》這本書我感受到的是西學東漸和中國人的現(xiàn)代化歷程。從鴉片戰(zhàn)爭被大炮打開國門時期只有林則徐為代表的少數(shù)幾個人覺醒,到二次鴉片戰(zhàn)爭后洋務派學習西方的技術以自強求富,再到甲午之后維新派學習西方制度以自強保種,隨著西方侵略、民族危機的加深,中國的知識分子學習西方也逐漸鞭辟入里。在中學歷史中,描述洋務運動、維新變法時常常說它們失敗了。然而我越來越覺得,無論林則徐、奕李鴻章還是康梁,他們都是領先于時代的人。它們每走一步,都會受到守舊勢力的阻撓,也不免帶有時代的局限,“師夷長技以制夷”,他們在這條路上每走一步,就把中國社會新陳代謝的歷程推進了一步。書中在敘述公車上書時說“知識分子是民族的大腦,揭示民族的使命是他們的使命”,他們是政治的先驅也是教化的楷模,無愧于知識分子之稱。
《曉寺》中說“時代如驟雨般激烈動蕩,無數(shù)的雨滴灑落到每個人的頭上,每個命運的石子都遭受了淫雨的侵襲。”每個人在承受侵略者帶來的腥風血雨之時,也感受到了隨之而來的西方和風細雨。如果說政治方面的新陳代謝是血雨腥風,那么社會生活方面的新陳代謝則是潤物細無聲。電影、小說、新式戲劇、新式婚姻等等,這些新的事物在改變國人生活方式的同時更傳遞著西方的近代價值觀,新陳代謝從物質層面漸漸深化于精神層面——“始于變俗終于變禮”。
近代化如洪流攜裹每一個人前進,讀到第十一、十二章,我才有了這樣的觀感。義和團運動代表了久受壓迫的民族意識的反抗,雖正義、雖勇猛,但仍是反潮流的。辛丑之年,其失敗帶來全面的臣服和西化,半殖民地制度正式確立,回到中世紀的逆流已不能成行,而新的變革又醞釀其中。
《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讀后感2
依然不知道正式的書評應該怎么寫,讀完《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依然想發(fā)表一下自己的看法。是的,看書的過程中時刻能看到高中近現(xiàn)代史書里的文字,總結性質的,判斷定論性質的,但是這些結論的得出是那么自然流暢,合情合理。高中歷史書是給了一個空蕩的骨架,而本書展現(xiàn)的則是有血有肉,有真情實感的歷史。如果我高中能下功夫看看這些書,文綜就不至于那么悲催了。還好現(xiàn)在得看也不晚。漸漸喜歡這些社科書的原因是,你能在看書的過程中體會到作者的諄諄教導,就像一位有著真正學識的老人,拉著你的手,向你傳授他的知識,而非課堂上那些胸無點墨的吹牛老師。說胸無點墨也許夸張,但是既然我起點已經(jīng)這么低了,為什么還要受“非大師”的荼毒呢?讀書的自我拯救意義在此吧。還有這類史書中作者的情感寓于字里行間,那些熱血,那些激揚,都克制在平實的敘述中,可你卻能被這些克制的情感影響,甚至熱淚盈眶。這些思維的體驗真是自找的享受。所以我越讀書,越不想去兼職、做社團、和無關緊要的人聊毫無意義的天。每一分的時間都是那么重要,雖然每一分的快樂和體會都難得有人分享。有點遺憾。
本書從清廷末期寫起,直到歷史選擇共產(chǎn)黨結束。皇皇三百年大歷史,從廟堂到人間,各色人物粉墨登場,各層階級發(fā)揮力量。鴉片戰(zhàn)爭、簽訂不平等合約、公車上書、戊戌變法、洋務運動、資產(chǎn)階級改良運動、派遣留學生、太平天國、義和團、民間起義、資產(chǎn)階級革命運動……幾百年的歷史,幾代人的顛沛浮沉,無非幾個關鍵詞而已。然而站在歷史的后面才看見,那些站在時代頂端的人有多么重要,上層的政策決斷對整個國家有多么大的影響。“寧為太平犬,不做戰(zhàn)時人”?無論哪個時代,感覺真正的“人民”都是無關緊要的。興,百姓苦;亡,百姓苦。而已。如若領導者英明神武,則身在好年月,如果決策者罔顧人民,那百姓就會活得更苦一點。作為平凡人,看到亂世的中國人如何頭破血流一往無前地探索、實踐、想讓國家更好,人民生活更好,不免感到敬佩和崇拜。無論年齡,能力,這些人的精神和態(tài)度,才是“中華民族屹立世界之林”的原因,這些才是智慧之光。
那么,于大格局觀之,誰又不是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能力有高低,心愿殊途同歸。即使歷史不選擇你我,即使被人之惡迫害誤解以至心寒受盡磨難,于己卻一生無悔。
《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讀后感3
之前看書都是渾淪吞棗不求甚解,看得多,忘得多,所得不多,一把年紀還沒有形成人生觀價值觀,想我好歹祖國的花朵,不能再這樣渾渾噩噩下去,故立志:從15年起。凡所讀之書,必寫書評。于是乎有這第一篇。
陳先生的書是本年所讀第一本,斷斷續(xù)續(xù)讀了兩三周,算是啃完了。高中時期學歷史,近代史就頗感頭疼,你改良來我革命,你傳統(tǒng)來我西化,你打我來我打你,亂個不亦樂乎。總之就是對這段史料不得要領,高中以后陸續(xù)看過一些近代史,徐中約的,蔣廷黻的,多偏重于史料,還是沒逃脫治亂興衰的窠臼,直到看完新陳代謝,才算理清了史實脈絡下的暗流。
陳先生所言新陳代謝,可看出該書基調乃歷史唯物史觀,亦即歷史變遷必有其依據(jù),有其因果,如新陳代謝般,可由新陳知代謝,亦可由代謝反知新陳。陳先生在本書中研究中國近代史的主線為生產(chǎn)力、文化。生產(chǎn)力又區(qū)分為中國與西洋的沖突,中國南北兩地的沖突。生產(chǎn)力的沖突進而引申出小農(nóng)經(jīng)濟與資本主義經(jīng)濟的沖突,乃至初期民族資本與國際資本的沖突。隨著西洋東渡,一同發(fā)生的還有文化的沖突,從體用論(殷海光對于體用有頗精到的評論,評論說道器的外部施展必然影響內(nèi)部的體,故大清想保持傳統(tǒng)的體而依靠西洋的器自強是不可得的。)再到西化論,無一不是文化沖突的體現(xiàn)。而生產(chǎn)力的沖突和文化的沖突正如體用之別,互為表里,在涌動的近代激流之中,相互成就了近代歷史中的新陳代謝。在沖突的論述中,對于維新、改良、革命的評述尤其精彩,陳先生在書中的精彩評說看官可自行觀之,在下姑且用洋人的理論再來分析分析。
布林頓的革命理論將革命分為若干階段:
1、舊制度失去其有效性和合法性。但是大清的有效性卻是被西洋的大炮轟擊之下加速顯露的,在人口增多、資本主義萌芽漸起的晚清,如果西洋不來,其有效性是否會一直保存下去還真不好說。至于合法性,除了太平天國那幫人,少有人懷疑大清的合法性,其實嚴格來說太平天國也僅僅是從傳統(tǒng)文化的華夷之說來質疑大清的統(tǒng)治,也談不上法不法的`。故該階段大清主要喪失了一個帝國的有效性,作為一個名義上的主權國家維護國家主權的有效性。
2、溫和派掌握權力,但是他們是批評者而不是改革者。當舊制度的有效性喪失之后溫和派想的是怎樣再度獲得有效性,于是他們想到大炮和船,于是有了洋務運動,這就是第一、二階段,有效性的喪失以及想要重新獲得有效性的努力。
3、極端主義接管權力,拋棄一切舊的東西。西方革命中溫和派向極端主義的過度似乎少了許多中國的一些特有過程,究其原因應該是小農(nóng)經(jīng)濟和資本主義經(jīng)濟的本質區(qū)別。在中國的近代史中,第二階段到第三階段中經(jīng)歷了太多的過度,極端主義需要生根發(fā)芽的土壤和空氣,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階段的形成,而中國近代革命在二三階段之間的醞釀就是為此。
4、熱月階段,因人性不能長久支持極端主義和革命的純潔性,故革命成果往往會落入獨裁手中,如拿破侖、袁世凱。熱月階段的果實被摘往往都有其必然因素,其中之一就是威望,如書中所說,革命后袁的威望似在孫之上,加之袁有兵權,所以果實被摘也不足怪了。
以上就是布林頓所謂革命四階段的過程,革命僅僅只是把地里的草拔了,要想活命還得重新種糧的,但糧是怎么種上的,布林頓沒說,似乎是不太關切這個問題,而陳先生應該是還沒來得急講就英年早逝,故本書五四之后就草草收尾,惜哉。
《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讀后感4
本書是一本關于中國近代史的經(jīng)典著作,本書是1992年7月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本書是陳老的未完之作,這不得不成為史學界的一種遺憾,本書的出版是又其朋友馮契整理之后出版的,以完成陳老的遺愿。
本書分為二十章,前十九章是從近代史的開端講起,其實中國以往的時期分界已備受質疑,在徐中約得《中國近代史》中就提出了不同的分法,即從清朝奪取全國政權之后開始講起。正如新中國從近代的苦難中誕生,中國之所以由此桎梏的原因也是在苦難中誕生的。陳老在第一章:《漫長的封建社會》中,主要通過對社會組織的描述來說明中國封建社會兩千年所產(chǎn)生的制度在成功走過了幾千年后,走向了末路。陳老通過行政組織、社會組織、經(jīng)濟結構、官僚體系和傳統(tǒng)思想上闡述了這一觀點。
第二章《東方與西方》主要闡述了東西方的差異,并強調:“(中國)以保守的對策對付(西方)進取的政策,這種中西之間的態(tài)勢就是鴉片戰(zhàn)爭一系列變化的基礎和原因。”還說:“任何一個國家、地區(qū),它同外國和外部地區(qū)的交通發(fā)達程度是成比例的。中國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所處的被動局面,不是開始于鴉片戰(zhàn)爭,而是從鄭和航海以來已見端倪了。”可以看出,陳老的觀點是在說明中國明清之時就已經(jīng)在小農(nóng)經(jīng)濟為基礎的古帝國中孕育了衰亡的種子。第三章《由盛轉衰的清王朝》講的是清朝中期以后,由于人口的膨脹造成土地的壓力,產(chǎn)生移民和游民并由這些人組成的會黨,這一在宗族和行會之外的又一大社會組織。但是這一切的“前奏”都不可能使清政府自覺地向現(xiàn)代化走,正如陳老說的中國的社會的新陳代謝的“(近代化)不是中華民族選擇的結果,而是外國影響造成的。于是而有種種變態(tài)。這一點是決定以后100多年中國命運的主要東西,它影響了近代百年社會新陳代謝”。至此,陳老的觀點已經(jīng)被概括地闡述出來,就是說中國近代社會是在外部的壓力下進行的以新陳代謝為特點和動力的社會發(fā)展,但是這種發(fā)展卻是扭曲的,變態(tài)的。
第四章到第十九章,便是按照時間的順序將每個時期的特點將出來,陳老的觀察入微,闡釋深刻而準確,主要是從各個角度來說明各個方面的新陳代謝。
第四章講的是鴉片戰(zhàn)爭的劇烈影響是正在形成“條約制度”,從而產(chǎn)生了一系列變化,主要的有自然經(jīng)濟解體,同時還有買辦階級和教民的產(chǎn)生;但另一方面,又有利于近代平等思想通過西方強加于我清政府的外交平等觀念而產(chǎn)生,這正是一種新陳代謝,即此時開始了“一個變態(tài)的社會,造成了事物的多種質態(tài),多重外觀”的發(fā)展。
第五章講太平天國這一中國農(nóng)民運動的最高峰,陳老敏銳的覺察到太平天國的拜上帝教的教義來源體現(xiàn)了東西宗教觀念的融合,并有著新陳代謝般的教義創(chuàng)造。并揭示出洪秀全的失敗是歷史選擇傳統(tǒng)而非理想的結果。
第六章到第八章是講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到洋務運動,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才真正的使中國先進的知識分子驚醒,從而要求“師夷長技以制夷”。產(chǎn)生了各種思潮,主要有海防思想,洋務思想,維新思想和革命思想。而這一時期便是由提倡海防思想發(fā)展到洋務思想。同時陳老指出洋務派的運動要維護清王朝的統(tǒng)治,但是最后卻是在封建制度的機體上打出了裂痕,促成了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
第九章和第十章是講中國甲午戰(zhàn)敗之后的巨大震撼引發(fā)了維新思潮的高漲,要求進一步行“洋務”,使這種運動做到“除舊布新”。但是沉重的傳統(tǒng)惰性一直是近代化的阻力。
第十一章和十二章是講義和團運動和八國聯(lián)軍侵華,陳老說從此以后中國的民族抵抗的心理防線終于被擊潰,以慈禧為首的領導團體屈服于外國的武力下,但是中華民族的抵抗并沒有結束,而是以更激烈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就是革命的思潮。還有就是歐風美雨的影響它使中國社會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第十三章講清朝新政卻是“以舊人而包辦維新,以中古的人來推進近代的事業(yè),是不會有希望的”。由于“換湯不換藥”的新政使清政府的對立面越來越多,這是清政府自己為自己掘開了墳墓。
十四章到十八章講的是“中等階層”出身的革命派推翻清政府建立民國的事。在清政府推翻之后,深厚的傳統(tǒng)惰性不僅使革命最終無法前進,還造成了軍閥割據(jù)。同時由洋務派和維新派融合變化而成的保皇派和同樣出現(xiàn)倒退變化的革命派都作出了站在自己立場的舉動急速新陳代謝的近代化的中國社會正在憑借自身的歷史走向進行著選擇。
最后是第十九章和第二十章,講的是社會主義在中國的發(fā)展,并作出的歷史選擇。
以上是對本書的基本介紹,本書的特點是使人們觀察近代社會的思路有了變化,通過新陳代謝來描述這個特殊的歷史時期。新陳代謝不是簡單意義上的歷史發(fā)展。同西方近代化不同,中國近代化是在西方侵略中不斷被迫進行的,它自身的舊與新(近代化)是明顯的對立在一起的,并且表現(xiàn)出劇烈的變動與革新,這才是中國近代時期的社會動因和表象。而西方的近代化是自身發(fā)展出來的,是如同中國古代的封建制一樣自然發(fā)展起來的,其新舊交替便不會如同中國近代般劇烈且明顯。
陳老的新陳代謝的近代史觀察角度是有創(chuàng)建的,他使我們有了進一步了解近代社會的方法。由于本書是厚積薄發(fā)的著作,只有深入閱讀才能有更多的收獲,提高自己的史學水平。因此,我推薦大學生閱讀此書,不僅可以以不同的角度來看待中國近代史,而且可以起到深入了解史學界不同觀點以樹立自己的學術體系。
對于我來說,中國近代社會的巨變,確實是外國侵略者為了海外市場而侵略清政府,清政府予以被迫應對造成的。但是,我們縱觀歷史,中國社會自古就是這樣“保存”自己的,如夏、商的滅亡都是由于外族(商、周)的入侵而亡,但是政權雖亡文化還在,后者對前者批判繼承了中華文明的精華,秦統(tǒng)一六國同樣是融合了夷狄之后在多民族的文化下強大起來完成統(tǒng)一的。同樣五胡亂華后有隋唐盛世,五代十國加上遼金西夏北南宋的融合后,再加上一半的蒙元文化[1]才有了明和清朝前期的繁盛。同樣,在近代,原先應為我們驅趕匈奴而造成的羅馬滅亡西歐民族大融合文化大包容之后崛起的全新西歐在演進出資本主義制度之后,反過來侵略東方,真可謂:“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在這種侵略下,中華民族同樣再次發(fā)揮包容性,接受西方文化(包括器物、制度和思想等),雖然傳統(tǒng)阻礙,但是任何歷史事物的發(fā)展都是如此,只是看阻力和推力的力量對比罷了。
如果沒有西方的入侵,如果沒有歷史上不斷地民族融合,中華文明就沒有新鮮血液可以輸入,就會如“不動的腐水”長久不了的,可以說是不斷地融合使中華民族延續(xù),各個古文明只有中華文明發(fā)展至今,其他文明卻中斷了,也正是“融合”,不是徹底的毀滅。
可以說中國元典時代的包容思想救了中華文明。而放到近代可以說,外國的入侵救了中華文明,使我們能更好的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由于元朝沒有如同其他民族一樣漢化,并最終退出中原因此我說元的融入只是一部分并非全部。
《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讀后感5
《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的作者具有深刻的哲學思辨和深刻的史學見解。該書打破了傳統(tǒng)的以階級斗爭為核心的近代史通史模式,思辨獨特,在很多方面都有其創(chuàng)新。我認為作者至少在一下幾個方面具有獨特的創(chuàng)新:
首先、線索方面的突破。傳統(tǒng)的近代史書籍基本上以階級斗爭為主線,其余論述皆以此為中心進行展開,造成“只見國家而沒有社會”,“太重政治而輕其它”,“多元發(fā)展的歷史成了一元化的公式”。本書則以近代化作為全書的線索,考察中國近代社會各個層面的“變革”與“反變革”。
其次、視野的開拓。作者把研究的視線幾乎拓展到了傳統(tǒng)近代史(指建國后的近代史)所沒有涉及的社會各個方面,如宗族、行會、會黨、人口、移民、社會心理、社會生活等等,并且特別注重社會心理的變化。鴉片戰(zhàn)爭之后的每一次外國的侵略都給國人以心理上的震動;侵略越深,震動也越大,近代化的步伐也在這個過程中蹣跚前行。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和庚子之變都占領了京城,把清廷趕了出去,對傳統(tǒng)的頑固守舊心理打擊最大,而且經(jīng)過庚子之變,由傳統(tǒng)所維系的民族心理防線最終解體,之后的中國進入了“歐風美雨”沖刷的潮流之中,新舊代謝迅速發(fā)展,中日甲午戰(zhàn)爭的失敗,是中華民族第一次真正的覺醒。這種社會心理變化是近代化發(fā)展的動力。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引發(fā)了洋務運動,導致了近代化的起步,甲午戰(zhàn)爭推動了戊戌變法,庚子之變則觸生了清末新政。由社會心理的變化,又進而論及社會生活各個方面的變化。我覺得,本書正是通過這種社會心理的變化理清中國近代史的發(fā)展過程和階段,全書脈絡也在這個過程中自然而明晰地呈現(xiàn)出來。
再次、對歷史事件的獨特見解。作者獨特的哲學思辯使得本書各個部分都見解深邃,例如:前人論及辛亥革命的失敗都認為是孫中山將總統(tǒng)位置拱手相讓,或歸于袁世凱之鼠竊狗偷。但陳先生則洞察到“袁世凱是選舉出來的,于法有據(jù),因此不能簡單歸于孫中山的拱手相讓,也不能完全歸之于袁世凱的鼠竊狗偷。”袁世凱能奪取辛亥革命的果實不只是因為袁世凱個人及其集團能挾持武力、財力以君臨天下,也不僅僅是袁世凱善于玩弄權術,縱橫捭闔,更重要的是那個時候的社會心理。這時的社會心理“呼喚一個能迅速結束動亂、穩(wěn)定政局的人物,一個在專制政體傾覆后能重建和平與秩序的人物。”這個人物在當時的人們的心目中是袁世凱而非孫中山。孫中山在時人看來是只會發(fā)動暴亂,而不能建立社會秩序的形象。而袁世凱此時的形象“遠不像后來那樣臭名昭著、聲名狼藉。他不僅手握重兵,并且有過庚子之變時在山東‵保境安民′的形象;有過新政時期力倡立憲的名聲;有過宣統(tǒng)時被滿人排斥歸山的歷史。這種形象、名聲和歷史,比一百篇文章更能影響人心。”因而人們選擇了袁世凱而非孫中山。陳先生通過社會心理的獨特分析突破了就政治史談政治史的固定模式,看到了政治史背后的更深的社會層面。
最后,語言方面的創(chuàng)新。本書語言平實,文采優(yōu)美,大大增強了本書的可讀性。如用“日本沖來了”描繪甲午戰(zhàn)爭的場面,用“歐風美雨”形容20世紀初中國的迅速西化的史實,使讀者讀之興趣盎然,爵之回味無窮。
此外,我認為該書有一些不足:
其一、敘述重點放在前80年(1840-1919),而后30年(1920-1949)只用很短的篇幅就寫完了,給人頭重尾輕的感覺,值得商榷。
其二,在論述鴉片戰(zhàn)爭時,作者沒有論述到條約中割地賠款,開放通商口岸,領事裁判權等內(nèi)容,在當時中國社會心理方面,其破壞或者嚴重程度在國人心理的排行。
《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讀后感6
從1840年到1949年,這一段屈辱與抗爭并存的時期,是中國社會發(fā)生一系列劇變的時期,是中國人民開始了災難深重的時期。在這個時期中,我們學會了在屈辱中掙扎,學會了反抗,甚至學會了反思。
李大釗說過:“研究歷史的趣味的盛行,是一個時代正在生長成熟、正在尋求聰明而且感奮的對于人生的大觀的征兆。這種智力的老成,并于奮勇冒險的精神,不但未有以消阻,而且反有以增進。”他認為,“立在過去的世界上,尋出來的新世界,是真的,實的,腳踏實地可以達到的”。他把歷史比作“時”在人生世界上建筑起來的一座高樓,登之愈高,無限的未來世界,才能看得愈加清楚。視野開闊,不拘泥于舊有成果和正統(tǒng)表述,另辟蹊徑,透過現(xiàn)象尋找更符合邏輯的真由,更是這本書的亮點。
從漫長的封建社會開始舊世界、土地私有和買賣、官僚政治、宗族、儒學。這些都可從書中分析出來,可以更加真實的體驗當時的社會情況。試想一下,如果將你拋到當時的封建社會時期,你將怎么辦?如同他人一般,茍且一輩子?在地主壓迫下過活一輩子?大楷每個人的想法都不一樣。
再到東方、西方,由盛轉衰的清王朝,炮口下的震撼。東西對視,隔霧看花。東方之神秘,西方之奇異。每一個觀點都是貼切的描述,當時的東西方貿(mào)易的交流,鄭和下西洋國力的展現(xiàn),體現(xiàn)出的是中國的強大,中國文化的底蘊。然而一個閉關鎖國,鎖的不是對外交通和貿(mào)易,鎖的不是自給自足的封建經(jīng)濟。鎖的是民族的狹隘,鎖的是民族的愚昧。閉關鎖國迎來的是外國人的鴉片破口。大量的白銀外流,導致銀貴錢賤。國內(nèi)形勢惡劣,煙民眾多,殘害身體,泯滅良知。在清王朝的腐敗之下,民眾的墮落面前,外國的武力徹徹底底使得當時的清王朝根基動搖。各種不平等條約和外來貿(mào)易的沖擊,幾千年來的社會體制和經(jīng)濟體制被逐步侵蝕。半封建半殖民,這是一個讓人民深思的問題。我認為正是在這種體制和經(jīng)濟下,人民得以覺醒,才會掙扎,才會反抗,更讓人反思。
恩格斯說過:“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有反抗”。中國進入了掙扎的階段。國內(nèi)的政局也出現(xiàn)不穩(wěn)定的因素,太平天國起義。太平天國以宗教為旗幟,創(chuàng)造了宗法大家庭。在定都南京后達于極盛,由此產(chǎn)生的軍事和經(jīng)濟形勢,牽制了太平的兵鋒,迫使他收斂金田起義以來的席卷之勢,農(nóng)民戰(zhàn)爭巨流一下子匯成一片淺灘圍繞著南京。
后來清王朝的自強與求富。于是,洋務民用企業(yè)出現(xiàn),如上海輪船招商局、開平煤礦、湖北織布句等。然而,洋務運動只是中國近代化的第一步,一小步,比之西歐各國階級革命完成之后實現(xiàn)的產(chǎn)業(yè)革命,正如陳先生所言,洋務運動更像是在缺乏產(chǎn)業(yè)革命條件的情況下出現(xiàn)的產(chǎn)業(yè)革命奇跡。它因模仿一部分西方器物而異于傳統(tǒng),又因其主事者以新衛(wèi)舊的本來意愿而難以掙脫傳統(tǒng)。結果是“東一塊西一塊的進步。零零碎碎的。是零買的,不是批發(fā)的”。中國社會從中世紀到近代的最初一小步實始于這種支離斑駁之中。可能正是這種非體系化,片面的對西方的解讀使得清政府當時不能擺脫西方列強的壓迫,然而細細想來這又是必然的結果,沒有什么是一蹴而就的,循序漸進的變革改良才是普遍狀況。
“中等階層”出身的革命派推翻清政府建立民國的事。在清政府推翻之后,深厚的傳統(tǒng)惰性不僅使革命最終無法前進,還造成了軍閥割據(jù)。同時由洋務派和維新派融合變化而成的保皇派和同樣出現(xiàn)倒退變化的革命派都作出了站在自己立場的舉動急速新陳代謝的近代化的中國社會正在憑借自身的歷史走向進行著選擇。
就是在這樣循序漸進,由“器物—制度—文化”的逐層深入,中國由封建走向新時代。陳先生全書用詞極為思辨而富有哲思,發(fā)人深省,也使我們進一步認識到歷史發(fā)展的規(guī)律,所有改革或革命都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循序漸進的。我們需要尊重客觀規(guī)律,在客觀歷史規(guī)律的指導下思考問題。
《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讀后感7
經(jīng)典書目很多,陳先生的這本書以其精準生動的修辭和獨特的書寫視角擊中了我。“新陳代謝”這個詞,有“陳”有“新”,但最重要的是“代謝”這一動態(tài)過程。這是任何一位本書的讀者都能在陳先生的筆下感到的。此外,“新陳代謝”是一個生理學名詞,它的主體是人。而正是這一個個“人”,才組成可以在修辭上具有“生物性特征”的“社會”。這恰恰對應了陳先生在本書的書寫視角——以基層社會視角來概述這段歷史。由此,陳先生所運用的“新陳代謝”,確然為一種描寫近代中國歷史進程的總括,且圍繞著作為歷史主體的“人”。
真實世界里,“人”多時多地同時地存在,在描寫這些“人”之時,歷史是混沌之局。后人描寫之時,可以做到一定程度的抽象與提煉,但是這一過程,往往把身為“人”最重要的“個體性”泯滅掉了。另外,把多種視角放入同一個文章結構中來,作者很難轉換自如。因此,陳先生在寫作中也只是力圖從基層社會視角來概述這段歷史。
本書的另一書寫創(chuàng)新是著力于刻畫社會基層的面貌。我們都知道,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這是一種已知的“歷史事實”。它在社會傳播中,不斷被重復、充盈于我們的耳朵。對于這樣“歷史事實”,更多的突出了那個時代的弄潮兒的事跡,但對時代潮水中被裹挾的大多數(shù),是“失語”的。但這是一個難以平衡的問題。我們想要一窺基層社會的面貌,必須通過在當時具有書寫能力的人所著寫的一類作品——往往是話本、小說、筆記中,方能出入其間。這就帶來了一個問題,如果選擇是史料的視角,未免陷于著寫者的“審判”;如果選擇已然的一種史觀,又未免“師心自用”;不論哪種,帶來的都是一種“想象”的可能。如何避免這種可能?恐怕一時難以回答。這也是陳先生所說的“沒有超然于人我的歷史著作,史著都是客觀要求作用于主觀認識的產(chǎn)物”。
在義務教育中,為了使我們更快掌握一種作為知識性的“歷史”,與“歷史”有觀的讀物都往往選擇抓住重點,書寫大事,交代因果,略微交代發(fā)展,最后總結意義。這種著寫方式的好處不必言說,但是壞處很明顯,它窄化了人們?nèi)ビ^察歷史的視角,且最重要的是把時間的單程性推理到到歷史發(fā)展的“目的性”。但實際上,縱然時間的發(fā)展是單程的,但是由“人”所承擔的歷史往往是復雜多面的,呈現(xiàn)出一種“混沌”,對于當時的人來說,尤其如此。面對這種“混沌之局”,陳先生選擇了“新陳代謝”的視角,把參與“代謝”過程的各類社會細胞、社會組織、社會系統(tǒng)描寫出來,打開了后人的觀察角度。這種書寫視角令長期接觸知識性“歷史”的我耳目一新,也為后人提供了新的歷史書寫的思路。
【《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讀后感(精選7篇)】相關文章:
近代人名謎語及答案12-03
近代史綱要社會實踐心得體會01-26
精選《簡愛》讀后感02-17
伊索寓言的讀后感600字精選02-10
《夏洛的網(wǎng)》讀后感范文精選02-14
冰心的《繁星·春水》讀后感最新精選02-08
平凡的世界讀后感精選15篇01-29
《哈姆雷特》讀后感精選范文02-09
林清玄散文的讀后感范文(精選6篇)06-11
《畢淑敏精選集》讀后感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