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詩選讀后感(精選5篇)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后感了。那么讀后感到底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李白詩選讀后感(精選5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李白詩選讀后感1
就政治而言,仕途并不適合李白去涉足,因為這位“酒中仙”的詩人所質是他人少有的。而詩人氣質愈濃愈重,在政治上就越不會成熟,即便在智慧和情感上他都是智者,他依舊改不了滿腹的“不合時宜。
在我看來,李白的一生被和現實所禁錮和束縛。“仗劍去國,辭親遠游”是時李白二十四歲,風華正茂的他便開始向詩壇進軍了。他是個才子,“五歲誦六甲,十歲觀百家”,但他根本不屑于去做一個儒家忠實的信徒。他想像莊子一樣站在九天絕頂觀俯人間,所以我們可以輕易感受到他有一種天上地下獨往獨來的氣概,固然是由于他站在盛唐這座歷史的高峰上,因此,他向往的是“其翼若垂天之云”的大鵬。他喜游,廣博的見識充實了他的人生色彩。我們了解,李白做過隱士、道士、游俠。他的志向立得遠,但他只是一個自以為是超一流的政治家而其實根本不懂政治的詩人。栩栩然得意的他曾一廂情愿地認為有皇帝的召見就可以大展鴻圖了。然而他錯了,他是完全在中的詩人,他陷入屬于自己所不能脫出的夢境之中,殘酷冷漠的現實給予他的在欣喜之后,只有傷——而這些,除了社會和客觀因素外,更是因為他濃重的詩人氣質。
李白的氣質,用浪漫來形容為好,但說他傲一點也不為過。他的傲完全出于自然,傲也是他一生最鮮明的寫照。正因為他的秉性,他始終保持了一顆純樸的童心,也就是說,他用以衡量世間的眼光總是帶著浪漫的情感和稚嫩的理解。他將寄于自己的仕途,而唐的官場的復雜性妄將他的人格死死地框祝李白是框不住的。所以,他和社會明顯格格不入。他的狂在人們心中留下的印象豐富得驚人,他沒有停滯抑或封閉自己,他一旦找到了屬于的起點和空間,就不會猥瑣和。詩人一生所追求的,往往卻難以在現實生活中得到滿意的,李白的性格和氣質,使他迷離在這清醒的塵世之中。
可以說,沒有李白,盛唐的精彩大為遜色。余光中《尋李白》寫得好“放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嘯成劍氣,口一吐就半個盛唐”。顯然是有些夸張了。但我們應該明白,李白所給唐增添的華彩也并非其他人所能比的。可以說只有唐代,能接受李白這個狂人;也只有李白的狂放,能舉起詩歌的火炬,來照亮輝煌壯麗的唐代。李白的性格是改不了的,他若做云,便偏要飛到九天之外,他若為風,便偏要到海上興浪。他和我們同樣不想信浪漫化的生命中會有失敗的慘痛。他想把對象化局限于自己的前程,換而言之,他有著對這個人世的占有欲。因此,無論何時,他都不會毀滅他自己獨有的美感,他也同樣不會止步在生命失意的平原上觀看落魄的景象。于是,“安史之亂”爆發后,李白投在李?的帳下。他入宮三個年頭,得罪了楊貴妃,高力士,自己也苦不堪言,但還是想著為國效力。我們再品他的昂揚斗志“三川北虜亂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但用東山謝安石,為君談笑靜湖沙……”詩人就是詩人,他總是美感的主人,所以,他從來不會受自己的象化的美感產物所支配。人的生命沒有定式,但李白似乎終究是走不出他的定式——就在他想大顯身手的時候,李?野心膨脹,不聽調遣,結果發生內訌,被唐肅宗消滅。而卷進爭奪皇室寶座的斗爭中失敗的詩人李白,卻幸運地活了下來。
詩人就是詩人,李白不是政治家。合格的詩人大都逃不掉有一些特有的情愫,李白在雖政治上失意不斷,但其詩中所有的意象都可以說是他的審美感受的特殊寄托者。我不敢肯定他的詩是否是一種哲學式的人生,但我敢說他的每首詩都牢牢地固結了自己的情懷。不能說李白沒有欲望,我已提過,他有著對這個人世的占有欲,他處處都以自己吞吐宇宙的豪氣,賦予自然景物以崇高的審美價值。他有著如此廣闊的胸襟,其實,那半個盛唐早就歸他所有了。
據傳說,李白是從采石磯的捉月臺,為捉到跳入而死的。李白的死竟也如此浪漫,這也是一代詩仙的命運悲劇。但我們相信,他的文字風格是不會蒼老的,他只是化成了他詩中的那只大鵬,在他自己的天空下,“扶搖直上九萬里”……
李白詩選讀后感2
李白小時候就展現出了他的才能,他青年的時候開始跟他爸爸李客學劍。李客教他的劍法他很快就學會了,后來他爸爸還把祖傳的削鐵如泥的寶劍。過了不久,他去拜趙蕤為師。有一次,趙蕤拿著他的最好的琴讓李白來弾。李白很會彈琴,但是他喝醉了,彈不出曲子來。于是他拿起筆,寫了一首詩:兩人對酌山花開,一杯一杯復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師父雖然沒有聽到李白彈琴的樣子,但得到了李白做的一首詩,心里很高興。
李白跟師父趙蕤告別后,去游山玩水。在游山玩水的時候李白結交了許多的朋友,也寫了許多的詩。有一次他到酒館里喝酒,有五個人欺負一個少女,李白看見了去大聲地罵了幾句,那五個人都輕蔑地笑他,實際上那個少女已經被他們買了,但是他們還想打李白。好在李白學了一身好劍術,最后他把五個人都打死了,但是他自己也中了一劍,而且還是毒箭,李白因此差一點丟掉了性命。李白這種打抱不平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李白他很喜歡喝酒,因為他不喝酒的話,他就寫不出詩。有一次,因為身上沒有錢喝不到酒,夜里就在床上發愁,一首詩都想不出來。第二天,有一個酒店老板請他喝酒,他很快就喝醉了,寫了《望天門山》這首詩。從此這個酒店名聲大作,很多人千里迢迢趕過來看這首詩,并飲酒。
李白是一個文武雙全的詩人,他不僅可以寫出很美的詩句,還有一身好劍術,他是我們的榜樣。
李白詩選讀后感3
李白,字太白,盛唐時期的詩人,著名的浪漫主義詩人,人稱“詩仙”。
我來談談我看到的李白: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我看到的,是一個不媚權貴,不涉足于官場之人,一個高潔,一個孤傲的李白。命令高力士拖鞋,讓楊運忠為其磨墨,除了他,誰還可以這樣?不肯屈服于人,心直口快,面對不平敢于出手相助,這注定了他的一生與官場無緣。“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短故事。
我看到的,是一個灑脫,放蕩不羈的人,一個仗劍走天涯,一個濁酒行千里的人。“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的李白,自命不凡,孤芳自賞。難道他沒有理想,沒有抱負嗎?不!“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是他的理想,“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是他的政治抱負。他之所以不去追求,是因為他潔身自好,不想同流合污,想過那種“世人皆醉我獨醒”的生活。
唐朝興起的科舉制成就了李白的名氣,但自古的封建官僚扼殺了李白的未來。這樣一個放蕩不羈,一個豪情壯志的人,就是古代思想的犧牲品。不過,李白終究是成功了,他名字會超過所有的帝王,永載史冊。
這就是我讀到的李白。
李白詩選讀后感4
這幾天在家拜讀偉大詩人“詩仙”李白的詩作,心中頗有感觸焉。
李白,是我國歷史上最著名的詩人,他在詩壇上是詩壇泰斗般的地位,詩歌出盛唐,盛唐出李白,一句話,他是詩壇上的老大,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般的存在。所以他的名字和他那些鬼斧神工般的詩歌一起萬世流傳,永垂不朽!成為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的精神食糧。
做為一個中國人,我對李白非常崇拜。記得讀小學時學的第一首詩就是李白的《靜夜思》,那時很小,對詩中包含的思鄉之情根本無法理解,只是覺得讀起來朗朗上口,很愛讀。后來陸陸續續學了他的《望廬山瀑布》《早發白帝城》等等,終于牢牢記住了這個名字。到了上中學又開始學他的詩,在我的印象中,只要我在上學,我就無法避免地讀到他的詩,這時才感覺到原來他的詩那么重要,但說實話,不知是年齡問題還是缺少生活感受,我不是很能體會他的詩歌中所蘊藏的情感和精髓。
現在自己長大了,參加工作十來年了,人生的'酸甜苦辣咸都嘗過了,人情世故也稍微懂點了。這時我再來讀李白的詩,我突然有種醍醐灌頂、豁然開朗的感覺。邊讀他的詩,他的形象在我的腦海中立體豐滿起來,不再是遙不可及、模糊的影子。他的不平凡曲折坎坷的一生,滿腹才華、滿腔熱情、滿腔抱負卻始終無法得到施展,得不到重用而郁悶惆悵、憤懣難平的心情始終相伴一生,讓他只能借酒銷愁。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當我讀到《行路難》中的“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時,我眼前浮現出詩人拔劍四顧,心里無比茫然,不知自己今后的路在何方,連自己最愛的美酒都沒有興趣了,這時我的心中一酸,眼中差點涌出淚花,我心痛啊!這樣才華橫溢的詩人卻得不到重用,只能惆悵地離開長安。離開長安后,他開始了十多年的四處漂泊的生活,居無定所,四海為家,想尋找一個門路,實現自己為國為民的抱負理想,而始終不得。詩人越來越失望,越來越惆悵。發出了“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不知明鏡里,何處得秋霜。”的感慨。為什么有這么多的白頭發,是誰讓我滿頭白發?是愁緒啊!是愁白了頭啊!
縱觀李白的一生,是郁郁不得志的一生,是愁苦的一生。原因何在呢?他自身也有原因,因為他太狂放不羈,太單純,太直率,不懂得人情世故,不懂得察言觀色,不懂得溜須拍馬。這是他的性格問題。性格決定命運!要是他世故一點,圓滑一點,可能他還是前途無量的!但我覺得最關鍵的是他生不逢時!他生在唐玄宗晚期,朝政最的時候。君王沉溺于楊貴妃的美色中不可自拔,寵信奸臣,任用奸相李林甫。朝野黑暗,有志之士報國無門!要是他生活在現代,憑他這樣驚世駭俗的才華,會成為享譽世界的大文豪,也許會成為第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人,為我們中國人、中國文人爭光,那該多好啊!
李白詩選讀后感5
他桀驁不拘,他放蕩自如,他不是一個不求上進的紈绔子弟,他也曾滿懷壯志,力求在政治上有所作為,“無令管與鮑,千載獨留名”,他在事業頂峰,曾有貴妃捧墨,力士脫靴之待遇,但不肯摧眉折腰事權貴,終究讓他與世俗格格不入,而被眾人排擠,從高處跌入谷底,他就是李白,一位浪漫主義的詩歌大家。
李白的一生跌宕起伏,這也為他提供了寫作大量詩歌的情感,有人說,李白不適合那個時代,“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這等的豪放之情是舊時封建王朝的所認可的,也許李白能在充滿活力的盛唐嶄露頭角,但盛世轉衰,封建制度的丑陋面展現出來的時候,李白只能成為時代的棄兒,顛簸流離,最后抱憾病逝。李白注定不是周轉于官場的世俗之人,他是詩仙,是游離于整個時代甚至是超凡脫俗的佼佼者。
世人不懂李白,“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這樣的李白才能在仕途不順時盡情在自然美景中游玩,“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這樣的夸張手法更彰顯李白寫詩時思緒的開闊,用詞的奔放,“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度鏡湖月”、“大鵬一日同風起,摶搖直上九萬里。假令風歇時下來,猶能簸卻滄溟水”顯示出了李白超凡的想象力和別具一格的創作風格,通過詩句描繪出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畫面來,“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消萬古愁”、“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且樂生前一杯酒,何須身后千載名”、“蘭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等等,李白的詩中酒是個永恒的話題,李白愛喝酒也愛寫酒,他曾經自詡為酒中仙,“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酒和詩歌一樣對于李白來說是生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酒可以使李白暫時忘卻坎坷的仕途,暫時不去管人間瑣事,而能翱翔在他自己建立的夢想世界當中,符合他追求浪漫主義的一生。
李白的個性在他的作品中展露無遺,他熱愛祖國山河,踏足五洲;他重視友情,贈友懷友之詩無數;他思緒活躍,想象豐富,夢幻神游。他寫下了多少千古流傳的名篇讓無數后人吟誦,他用詩歌描述了自己極富傳奇色彩的一生,用詩歌譜寫了一個時代的點點滴滴,當我們現代人緬懷這位偉大的詩人的同時,也為他樂觀的人生觀,豪放不拘的性格所折服。反觀現在物欲橫流的社會,雖說我們一向自詡人類的文明在不斷的進步,但現在又有多少人能活得像李白那么瀟灑自如,愛憎分明呢,李白是位大家,飄逸的詩篇,灑脫的人格。
【李白詩選讀后感(精選5篇)】相關文章:
《李白詩選》讀后感09-28
《李白詩選》讀后感3篇09-29
李白詩選讀后感范文(精選5篇)12-07
李白詩選讀后感(3篇)10-15
李白詩選讀后感3篇11-14
艾青詩選讀后感03-14
學生《艾青詩選》讀后感02-28
徐志摩詩選讀后感10-14
杜甫詩選讀后感07-13
唐詩選讀后感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