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軻刺秦王歷史故事讀后感(通用9篇)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后感如何寫了哦。你想好怎么寫讀后感了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荊軻刺秦王歷史故事讀后感(通用9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荊軻刺秦王歷史故事讀后感1
從古至今有多少英雄豪杰死在了刀劍下,我認為燕國的荊軻就是這樣一個人。讀了《荊軻刺秦王》這篇文章,我十分感動。
戰國末年秦王滅掉了趙國之后,就立即瞄準下一個目標,燕國。燕國太子丹找了一個名叫荊軻的壯士,準備讓他刺殺秦王。荊軻來到秦國,以地圖作為掩飾,當見到秦王,展開地圖"圖窮匕見"時,他拿著藏到地圖里匕首拔出刺向秦王。經過一番驚心膽戰的搏斗之后,最后荊軻被束手就擒了,功虧一簣了。
我很佩服荊軻這么無畏的精神,為了自己的國家,而獻出了自己的性命,這一切舉動,在我們看來就如雞蛋碰石頭,自不量力。但是至今會有多少人會這么做呢。荊軻心里肯定無比清楚,無論這件事情的成敗,都一定會面臨死亡。也許是出于對國家的忠心,也許是接受了他人的恩情,其實這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有一顆愛國的心,在國家陷入危難之際,以壯士的身份挺身而出。
回到現實生活中,敢問我們是否能做到這一點呢?我們生活中都是一些膽小怕事,不守誠信的人。荊軻是個名副其實的勇士,盡管他的辦法并不可取,但他那種精神卻影響著我們走向進步。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有了這個故事的啟迪,我們要更加珍惜如今來之不易的生活,捍衛國家的主權和領土的完整,維護民族的榮譽是我們每一個中國人理所應當該做的事情。
這個故事讓我很有感觸,荊軻刺秦未遂的歷史事件,千百年來都成為文人們深深遺憾,不過站在歷史的角度上看,也許并不是壞事。
荊軻刺秦王歷史故事讀后感2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這是俠客荊軻在刺行秦王的路途上吟出來的一首悲壯的詩。
公元前230年,秦國破滅了韓國,大軍向燕國前進。為了挽救燕國,燕太子丹,就讓田光仿求一名俠客去刺殺秦王。田光說他有個朋友叫荊軻,智勇雙全,能夠勝任。燕太子丹大喜,就派荊軻去刺殺秦王。為了此計謀,燕國大將樊於期貢獻出了自我的人頭,給荊軻去刺行秦王。荊軻一行人來到江邊,當荊軻高聲唱到這句詞時,所有荊軻的朋友都失聲痛哭起來。來到咸陽,秦王高興的接待了他,趁著秦王在看燕國的地圖卷首時,荊軻就趁機拿出事先準備好的劇毒匕首來刺殺秦王。秦王雖然早就有了提防,但還是嚇了一大跳,半天都回不了神。直到有人提醒秦王身后有劍,秦王才拔刀殺死了荊軻。就這樣荊軻死于秦王的寶劍下。
有人說,他是一個超級大傻冒,這平定天下六分的秦王有著百萬的兵馬和數以萬計的土地,身邊還有那么多的近衛軍保護這一國之君。他荊軻怎樣沒有想到這么幾點,秦王是他殺得了的嗎?幸好他沒等他的那些朋友,沒讓傷亡更慘重。何不機靈一些,投降秦王,好確保自我的安身?
也有人說,荊軻是一個具有大俠膽識,又渾身充滿正義感的英雄,既然明白刺秦王必死無疑,但為了國家的利益,他毅然走險,走上了刺殺秦王的不歸之路。是一個以國為重的英雄豪杰。
我認為荊軻是一個豪俠,是一個傲視人生,戰勝膽怯的一名英勇戰士,他的勇氣雖然改變不了歷史的現實,但這股英勇無畏的精神激勵著后人,也是這種精神讓許多弱勢群體戰勝了膽怯,恢復了應對生活的勇氣。
有一首歌是這樣唱的“我們都需要勇氣,來應對流言蜚語”。是的,人人都需要勇氣。我們需要它來應對一切成功與失敗,我們需要它來應對一切是與非,我們需要它來應對一切一切的事物。
同學們,當你應對一個選取時,你有勇氣去選取?去應對嗎?當你上講臺在老師同學面前讀一篇演講稿。你有勇氣嗎?當自愿競選班干部時你有勇氣嗎?把你的勇氣拿出來吧!每一件事,當你決定要做時,那已是成功了一半,因為你有勇氣去做它,你很有膽量。古往今來,有多少件事是因為有勇氣才去做的?可能寥寥無幾。小鳥飛過大海,它必須能飛過去嗎?那務必要嘗試。在嘗試之前是需要勇氣和膽量的。
比起荊軻,再來看看我,應對難題,膽怯了;應對體育的600米跑,膽怯了;應對一張張的英語試卷,膽怯了;在一點點的小事情上,膽怯了;甚至有時上課時連舉手都會膽膽怯怯。真不就應呀,我就應在應對挑戰時我們都應相信自我是個強者,充滿勇氣去迎接挑戰。
如果這段時間的你,還常感無明的失落,不知怎樣才能找回信心,那請記住國父中山爺爺的名言:就算屢戰屢敗,我們也要屢敗屢戰,絕不放下。想想中山爺爺吧,人家的失敗難道不是遠遠大于你嗎?別人都能如此坦然,百折不撓,難道你就能如此軟弱,拿不出一點點的勇氣來在失落與興奮中找到平衡,找回自我嗎?
朋友們,勇氣不能戰勝一切,卻足以讓我們傲視人生。
荊軻刺秦王歷史故事讀后感3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
——題記
夢回戰國,看著荊軻那孤寂而又蕭瑟的身影,那飄蕩著血腥味的風兒吹拂著他的衣衫,手中握著一柄小巧卻滴著鮮血的匕首,“為什么?明知道去了便是只有死這么一條路,你為何還要如此堅持呢?這到底是為什么?”那虛幻的身影終究還是在我的眼前消逝,只留下了一句飄渺的話語:“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那充斥著悲涼的吟唱,一直在我的心頭不肯消散。
荊軻或許早就已經視死如歸了,他人的舉薦無不使荊軻受到推崇,但是也正因為如此,他就肩負著燕國的滅亡還是重生,同樣也決定了秦國的一統或者是破滅。但最后的刺殺失敗,難道真的是偶然嗎?不,當然不是,在冥冥之中已經決定了這一切。在逃回燕國后,太子丹的內心已被仇恨所籠罩,就只是因為在秦國當人質時待遇的不公,一心刺秦,他的行動就是如今所謂的“斬首行動”吧!但是在荊軻等自己的好友一同前往秦國的時候,太子丹的惶恐與急切從他的話語中流露出來。“日以盡矣,荊軻豈無意哉?丹請先遣秦武陽!”
再者,至秦國見秦王時,荊軻的沉著冷靜,遇事謹慎在字里行間中表現的淋漓盡致,面對秦王那種威嚴的霸氣并沒有像秦武陽那個莽夫一樣屈服,而是挺起胸膛直接面對,在這之余還替秦武陽進行辯解,看似隨意的一句話,實則是靠了多大的勇氣與內心的縝密斟酌才說出來的。反之,秦武陽的懦弱與膽怯心理也同樣刻畫出來了,也從反面襯托出了荊軻的性情。文章的最后一句話“秦王目眩良久”這表達了什么呢?恐怕會有很多抱以疑問,秦王為何會目眩呢?僅是這突如其來的刺殺嗎?還是畏懼了荊軻哪種義無反顧的精神呢?我想應該是后者吧!秦王沒有想到天下竟然還有這種人,也從正面反映了荊軻的無畏。話說荊軻的獻圖刺殺實在是妙絕,但事與愿違,“其人雖已沒,千載有馀情。”
再次回到那個群雄并起的朝代——戰國,秦國的統一仍舊在逐步的進行著,荊軻的死,難道真的是輕于鴻毛,就此辱沒于時間的沙漏中嗎?不,他的死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傲然,不屈的俠士形象,那布滿了鮮血的土地將迎來一位戰士的回歸,荊軻在死之前也不忘太子丹對他的一片恩情,但是那亡國之痛卻只能沉淪于茫茫人海當中,或許失敗并不可怕吧!但是只有勇敢去面對,這才是難能可貴的。荊軻,他做到了,秦國即使再強大,他也敢闖一闖,敬意在心中油然升起!
停下了手中的筆,抬起頭望向窗外,口中不禁念起了一首即興的小詩,“荊軻之人,義氣坦蕩。刺秦之舉,不可謂懦。軻之名,名垂千古,后世敬之。”
或許荊軻的那種情義將永存于世,讓我們因此銘記。
荊軻刺秦王歷史故事讀后感4
秦將王翦破趙,擄趙王盡收其地,進軍北略地,至燕南界。
群雄并起的戰國已接近尾聲,秦王嬴政懷著一顆吞并六國的狼子野心,登上王位,繼承歷代先王的基礎,開始吞并六國。商鞅變法后,秦國的國力與日俱增,到了嬴政的手里,秦掃六國一統天下成了只是時間的問題。
各國戰敗、投降的戰報接連傳來,燕太子丹那布滿血絲的眼里回憶起了自己被送到秦國當人質時受到的恥辱,他深知自己的國力根本不是強秦的對手,他想出了一條鋌而走險的計謀,癡心妄想做最后一次垂死掙扎。在田光的引薦下,荊軻來到了太子丹的身旁,一曲英雄的悲歌就此奏響,一段傳奇的故事就此開始。
“日以盡矣,荊卿豈無意哉,丹請先遣秦武陽。”太子丹的急躁自以為是的癡心妄想,固執己見地派遣一個色厲內荏的秦武陽作為荊軻的副手,這一舉措推動這一曲英雄的悲歌響徹云霄。無可奈何之下的荊軻只得留下一句“今日往而不反者,豎子也!”的話語,提刀告別。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多么悲涼的樂章。也許荊軻知道此行必是兇多吉少,但英雄向來有恩必報。當荊軻登上前往秦國的車騎到終已不顧,司馬遷輕輕地一筆帶過,但細思之會發現荊軻沒有回首中夾雜著太多的感情。也許是他為自己的命運感到悲壯;也許是認為自己與太子丹兩不相欠;也許在深思將如何應對不測之強秦;也許是不希望好友高漸離看到自己的絕望。
秦王聞之,大喜,乃朝服,設九賓,見燕使者咸陽宮。一切都看似完美,毫無瑕疵。一切都像太子丹所希望的那樣按部就班。這曲英雄的悲歌婉轉低沉地奏向高潮。
伴隨著悲壯的曲調,“起,取武陽所持圖。”秦王嬴政那滿是威懾力的聲音響起,在秦王威嚴的面孔之下,外強中干的秦武陽早以色變振恐,這一切都看在荊軻的眼里,秦武陽引起來群臣及秦王的懷疑,自己最大的優勢已經不再,出其不意成了不可能。當旋律越過高潮,余下的便只有跌入谷底的絕望。荊軻知到此刻留與自己的唯有失敗的結局。
“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約契以報太子矣。”事敗以后,荊軻并沒有像其他的庸夫一樣垂頭喪氣,而是為自己傳奇的一生作最后一次詮釋,盡管知道此行必敗,但作為英雄的他知恩必報;盡管知道從此天下盡屬秦,但英雄的他仍愿憑一己之力改變現實。
歷史的書卷合上,這一曲只屬于荊軻的英雄悲歌就此結束,但余音仍在我耳邊回蕩。我不由得為荊軻感嘆,太多太多的如果在嘴邊,卻不知向誰請教:如果荊軻等到了他的友人;如果秦武陽亦是一個神勇之人;如果夏無且的藥囊沒有擲中荊軻;如果荊軻刺死了秦王……
可惜歷史沒有如果,時光也不會倒流,事實也不會改變,在多年后的今天,在一遍遍讀完這個故事后又一次次為荊軻感嘆,歲月在增長,仍在為荊軻的命運打抱不平。
其實刺秦的成功與否,這都是一曲英雄的悲歌。
荊軻刺秦王歷史故事讀后感5
我不看好荊軻。我向來不看好荊軻。
盡管他天性即為一狂士,可我不明白他為何因拯救大燕而使樊於期斷送了性命。男兒當戰死沙場,以馬革裹尸還故鄉。而你,荊軻,你就這樣毫不見血地殘害了一代英豪,讓身經百戰的驍勇上將落得個身首異處、魂散他鄉的悲慘結局。單憑此,我說,荊軻是個罪人。
令秦舞陽為副,確為大燕的悲哀。這等黃口小兒只配在市井上殺人以逞匹夫之勇,怎敢令他登上強秦的殿堂?荊軻,沒想到你竟吃醋到秦舞陽頭上,就憑燕丹一句"先遣秦舞陽",你竟如此輕易地放棄了等待那位可助你一臂之力的朋友,怒斥太子,草草上路。這是何等草率魯莽?你可知你還欠著大將軍的一條命,你可知你此行還背負著燕國江山百姓的興衰存亡?我不相信你不知此行之沉重,可你只是一意孤行。
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瑟瑟風中,白衣飄飄,筑聲渺渺。你知你此行必死,只是不知秦王是否有幸死在你前頭。你在離開燕國的土地時狠賺了一把燕人的涕淚,最終只是留下一句"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讓人回味,回味。
你以行賄的辦法順利登上大秦殿堂。秦舞陽色變振恐,你處之泰然。是,年輕氣盛的人到底不如老謀深算的人穩重,或者說,更善于欺騙。當匕首露出的那一刻,你離秦王咫尺;他"以手共搏之",而你竟笨到環柱而刺也傷不及他毫毛。荊軻啊荊軻,你行刺之前不曾習武么?連最后一次還擊擲"飛鏢"也不能得逞,"被八創",你說這怨誰呢?
氣息將近,最后的罵詞或許是想為你所效忠的燕國掙回最后一點面子吧。可為何我總感覺那是一種借口,推卸掉你"殺人"之過和加速燕亡的過錯。只是你終究逃不過歷史的追查,在歷史的長河中浮起,終沉下。
荊軻,我仍是不看好你。即使是頂著那太多對你的詠贊艱難前行,我仍是要冠你以輕視生命的罵名。
荊軻刺秦王歷史故事讀后感6
最近我讀了《荊軻刺秦王》,它主要講述的是荊軻刺殺秦王的因由及全過程始末,讀完之后我深有感觸,荊軻刺殺秦王的情景至今還在我的腦海里回放,揮之不去。
公元前227年荊軻抵達秦國國都咸陽,并經過秦王的寵臣蒙嘉的引見,以謙卑的言辭求見秦王,秦王大喜,特地穿上君臣朝會時穿的禮服迎見荊軻,荊軻手捧地圖敬獻給秦王,在地圖完全打開,圖窮匕現之際,荊軻趁勢抓住秦王的袍袖并舉起匕首刺向他的胸膛。可是還未等到荊軻近身,秦王已經驚恐的掙斷了袍袖,荊軻隨即追逐秦王,兩個人繞著柱子奔跑,結果之后秦王拔劍砍下了荊軻的左腿,荊軻無法再追下去,便將手中的匕首擲向秦王,結果卻擊中了銅柱。“惜哉劍術疏,奇功遂不成。”荊軻失敗了,功虧一簣,可悲,可嘆啊!
功虧一簣終究意味著失敗,荊軻和燕國都為這次失敗付出了沉重的代價:身死國滅!縱觀全文,我看到的是一份精心策劃近乎完美的謀略與荊軻他志向意圖明朗的俠義之舉啊!究竟導致他功虧一簣的原因是什么呢?荊軻本有識人之明,認為秦武陽不是實施計劃的適當人選,而因為太子丹的干預,最終放棄了自我正確的選擇——這也便是荊軻的謀略上的缺點!由此看來,荊軻如果采取正確的決斷,堅持正確的選擇,那么秦王會必死無疑了吧!然而,歷史是不能容許我來予以假設的,真實的歷史殘酷地說明了荊軻還是犯有嚴重的錯誤。
可是我們不能所以就將荊軻否認,在他身上,我們還是能夠看見許多十分崇高的精神。首先,他十分忠誠,忠于國家,忠于自我的主人太子丹。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對每個人都僅有一次,可是他卻能在一個國家陷入危難之際,以壯士的身份挺身而出,絲毫不為自我的性命著想,為了國家他可謂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而太子丹對他稍微失去了點耐心他就十分過意不去,甚至改變了他等朋友的計劃。這在客觀上也減少了他成功的可能性。荊軻如此忠誠,也完全稱得上是“士為知己者死”了吧。
第二便是他的俠肝義膽,他雖然謀略不行,可是十分有膽識:荊軻明明早在易水河畔慷慨悲歌時就早已明白自我的下場,他“心知去不歸,徒有世后名”可是他依然義無反顧,為了自我的國家慷慨赴死,這樣的俠肝義膽難道不是可歌可泣的嗎?壯士荊軻有一種像革命先烈一樣的要為革命拋頭顱,灑熱血的精神,雖然他的做法并不可取,不值得我們學習。可是他的精神應當為我們所稱道!我們應當做一個像荊軻一樣能為祖國付出一切的愛國者!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易水畔的這首悲壯的歌至今傳唱不衰,荊軻作為一名勇士而被世人頌揚。荊軻刺秦未遂的歷史事件,千百年來都為文人們深感遺憾,無數的詩詞文賦,都是以暴君來形容秦王,而肯定荊軻的英雄行為和俠義精神。然而從戰國歷史中政治成敗的角度去審視這個歷史事件時,我們能夠發現更多的值得思考的東西。“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前人誤入失敗的陷阱,可作為我們今日行事的前車之鑒;而前人獲得的成功經驗,可作為我們繼續前進的路標。
荊軻刺秦王歷史故事讀后感7
在語文晚自習看完陳凱歌的《荊軻刺秦王》,同學們都覺得拍成了一部喜劇片,我的'思緒卻緊密地與張藝謀的《英雄》聯結起來,實際上,在此之前,對"刺秦"故事的梗概是有所了解的,至于細節就有很多缺失了。因此,在我個人理解的范疇里,這部電影是既講述歷史又詮釋英雄。
"六王畢,四海一"是嬴政成就個人霸業的抱負,也是他高處望遠政治觀點的前瞻性。而規模宏大,富麗堂皇的四海歸一殿從某種意義上講也是嬴政統一中原野心的建筑象征,如此大興土木,也足見其滅六國,建大國的決心,信心。一個亂世英雄需要這種氣度與勇氣。
在成就霸業的道路上,必然要敢于犧牲,而且是血的犧牲,嬴政做到了。在嬴政的觀念里,血濃于水的親情、兩小無猜的愛情,在與一生的政治使命相違背、相沖突時,犧牲就是無二的選擇。秦王實施暴政,在他統一江山社稷,實現環宇霸權的道路上,任何成為或有可能成為其羈絆的人都將被嗜血的利劍,懾人的酷刑處死,縱然其為母,其為父,其為婦,其為幼。這時,嬴政只是嘴角掛血殘笑的秦王,與秦王同時代的六國百姓只能成為"大一統"道路上的殉葬品。逼死生父,發配母后,欺騙情人,斬滅六國,鐵騎所到之處殺盡黎民百姓,殘忍以至于孩子也全部活埋,不留一草一木,一生一息。當趙國老臣扼腕疾呼:"幾十年后再無趙人"時,即使面對再偉大的政治訴求,人們也難以壓制心中對秦王殘酷殺戮的憎恨,"天殺的秦王,天殺的贏政"但這僅僅是感性層面上的恨與仇,理智的說,即使沒有嬴政也會有別人來完成這樣一個必然的歷史性的統一行為。
屠殺,冷酷的屠殺,徹底的屠殺,抵抗者殺,投降者殺,統統殺無赦!秦王不留給敵人一丁點起死回生的希望。所以,原本歸隱的荊軻在徹骨的憤怒中重新拔劍,決意將手中的劍刺向秦王,然而歷史的車輪又怎會因一個刺客而停息,"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荊軻死在秦王的劍下,帶笑死去,至死嘲笑憤恨著秦王的卑鄙無信。荊軻是英雄,是舍身取義,壯志為國的英雄,是為天下人稱道的英雄。但嬴政呢?難道僅僅被冠以暴君的惡名,就足以概括他的全部?將國從分崩推向統一,從七國混戰推向一國安治,建立萬里長城,外御匈奴,內修法度,統一貨幣、文字,統一度量衡,極大推動了一個完整國家的形成。誰能說他不是英雄?
從另一個角度來講,假若沒有秦王統一六國,沒有中原"大一統"局面的建立,戰國七雄各自盤踞在自己的領地,躍躍欲試的君王及其麾下的謀臣、將士,會各自安心于自家的太平盛世嗎?驃悍好戰的匈奴人會舍棄擴大疆域的念頭與中原和平相處么?
秦王朝的開始,昭示著一種進步意義上的政治體制,使得內戰數年的中華民族真正血脈相連,生生不息,開啟了中華民族的輝煌。
荊軻刺秦王歷史故事讀后感8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在悲涼的旋律中,我讀完了《荊軻刺秦王》這篇千古絕唱,在讀到荊軻告別太子丹,踏上刺秦的不歸路時,我與許多讀者一樣,心中未免有些感傷。試想一下當時的畫面,秦武陽的迷茫,襯托著荊軻的堅毅,殊不知其身后的蘆花,一定在寒風鐘輕揚,點到水面上,激起的漣漪,同悲鳴的淚滴,默默地送著荊軻遠去、遠去……
有人說,荊軻,是俠之大者,他慷慨赴死,只希完成太子丹和他自己的夙愿,哪怕是在最終刺殺失敗,身負重傷時,他仍在掙扎,仍在抗爭。荊軻的一生,也許為了這一刻,為了這一刻而點亮,但他失敗了。許許多多的人唏噓,唏噓這一場驚心動魄的刺殺。或許,如果他出手再快一些,中國的歷史就會因此而改變。無數的偶然交織與這一瞬間,無行之中,便匯成了歷史的必然。
荊軻的悲劇,許多人都嘆息,都同情。當我讀完此文時,也深有同感,以至于很久之后,這種思緒都為消散。我想象:如果荊軻刺秦成功,又會怎么樣呢?也許會引發天下再一次大亂,戰爭延續,民不聊生,戰國的硝煙不知過了幾世幾代方能停息;也許,秦國的強大會蓋過一時的動蕩,平天下之不過是一個時間的問題。但這一切,都只能停留于想象,荊軻,終究是失敗了。
結果呢?秦王嬴政保住了性命,并順應了歷史的潮流,一掃天下,結束了四百年的戰亂,使中國再次統一。
這難道不是最好的結局么?
電影《英雄》中曾有過這樣的臺詞:"一個人的痛苦,放到天下,不再是痛苦;兩國間的仇恨,放到天下,就不再是仇恨。"電影中的秦王,面對血紅的"劍"字悟出了劍法的三重境界:"第一層境界,手中有劍,心中有劍,即便是寸草,也是利器;第二層境界,手中無劍,心中有劍,手無寸鐵,卻依舊能以劍勢殺人;第三重境界,手中無劍,心中亦無劍,便是不殺,便是和平!"是啊,回想到荊軻的刺殺,或許這能解決個人的仇恨,或許能拖緩秦國進軍的步伐,但是,這勢必破壞了統一的大趨勢,帶來新的動蕩。
而這,到了近代得以印證:塞爾維亞青年普林西比出于個人民族主義,刺殺奧匈帝國的王位繼承人,這一事件,便成了世界大戰的導火線,造成了四年慘烈的戰亂。所以說,個人的民族主義行為是不符合天下所趨,民心之所向的,只有順應歷史的發展,才能實現真正的和平!
是的,得道者,方可得天下,荊軻之勇氣固然值得欽佩,但他的行為也證悟了天下興亡之由所在。順應歷史,追求和平,這才是真正的俠者!
荊軻刺秦王歷史故事讀后感9
雖說文題中引以“讀《荊軻刺秦王》”,但就標題而言,卻是讀《荊軻刺秦王》和《燭之武退秦師》的感觸罷了。這樣說來,標題中“行刺”與“言退”便不難理解。
讀《荊》很容易讓我聯想到剛學到的《燭之武退秦師》,也就自然而然的把荊軻和燭之武拿來進行比較分析,盡管張某并不明白這樣做合理與否。但既然拿了出來也就索性談談吧。
兩位主人翁在故事中的境域不謀而合,而更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的事情是進攻的都是秦師。那么荊軻失敗而燭之武成功的原因在何呢?張某歸納了以下幾點,供諸君參考。
首先,方式是決定成敗的關鍵因素。同樣是期望保全“國家”完整,人民安全,荊軻同燭之武一樣,職責重大。可是荊軻選擇了行刺。這是一種在武俠片中比較常見的方式。荊軻認為:誠能的襄將軍首,與燕督亢之地圖獻秦王,秦王必說見臣,臣乃得有以報太子。”要想接近秦王,必要得襄將軍首!那么這樣做代價是否太大了呢?荊軻顯然沒有研究到這一點,并且背著燕太子取了襄將軍首級!就這樣,將自我和國家推上了一個
不歸路。而燭之武呢?比荊軻冷靜和理智的多。他決定以言辭勸阻秦師得進攻。那么又有什么理由呢?這便是次要的。所以,在理性得分析下,燭之武做出了正確的確定。
其次是兩個人的性格特點。其實從更深層次的分析能夠得出,正是兩個人的性格差異導致了兩個人方式選擇上的差異。荊軻是一個相對沖動和固執的人,從“微太子言,臣愿的額之”就能夠看出。荊軻骨子里透出的是武力取勝的思想。在今日看來就是有暴力傾向!而燭之武是一個老謀深算的人。由于他年老才得以重用以及職責重大使得他選擇了言退。
最終是因為形勢有別。相對于燕國,秦國是一個前來挑戰的主角,大有非拿下燕國不可的意思。而相對于鄭國,秦國是聯合晉國攻鄭,并且攻鄭的結果對于秦國而言是弊大于利。再加上燭之武帶有挑撥意味的話,秦師的撤退便成了必然!
其實,歸根結底都是一個“理”字。想必以理服人才是君之所為也。現實中同樣上演著一幕又一幕的荊軻刺秦王和燭之武退秦師。有些人遇到問題,習慣義氣用事,沖動行事,以武力解決問題,而結果卻總是慘痛!細想來,他們又何曾真正看清了問題的核心原因呢?而另一類人則顯得從容不迫,胸有成竹!因為他們抓住了問題本質原因,那么所有問題便迎刃而解了。
說到那里,想到那里,寫到那里……張某的確感觸頗深,不知諸君聽完張某的愚論后是否認同。可是對于歷史的看法和討論又何時停止過呢?但愿我們每一個人遇事都能像燭之武一樣,做到胸有成竹,從容不迫,進而不斷完善自我!這便是“行刺”和“言退”的哲學。
【荊軻刺秦王歷史故事讀后感(通用9篇)】相關文章:
荊軻刺秦王歷史典故09-27
《荊軻刺秦王》教學反思01-10
語文荊軻刺秦王教學設計02-15
《荊軻刺秦王》教學反思12篇01-10
《荊軻刺秦王》讀書筆記600字02-10
歷史經典故事讀后感300字03-18
英雄歷史故事08-10
《季羨林抄書的故事》歷史故事11-05
歷史名人孔子的故事(通用5篇)02-08
有趣的歷史名人故事(通用5篇)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