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氏家訓讀后感范文(通用16篇)
當閱讀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后感呢?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后感頭疼,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顏氏家訓讀后感范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顏氏家訓讀后感 1
作為中國人我很驕傲,因為我們的古人留下了幾千年的精神食糧夠我們一輩子食用。而作為顏氏的后代,我更自豪。因為作為百家姓中的一員,有自己姓氏的祖宗留下家訓的數數也就幾家吧!所以我要好好讀書,爭做一個優秀的顏氏成員。
說起好書,我也讀過好些。可是祖宗留下的優秀佳作我卻沒有讀遍。比如《弟子規》、《三字經》、《千字文》《顏氏家訓》……這里我對《弟子規》、《三字經》熟背過一段時間,對于《顏氏家訓》也是今年暑假才接觸它的。
剛拿到這本書我無比激動,我迫不及待的想看看到底是誰寫的家訓?顏之推,瑯琊臨沂人,也就是現在的山東人。南北朝時期著名的文學家和教育家,曾在北齊官至黃門侍郎,是皇帝的近侍之臣,所以后人以黃門侍郎稱呼他。顏之推所著的《顏氏家訓》是我國第一部內容比較完成的家訓,被稱為古今家訓之祖。我好自豪啊!原來我的祖先中不光有孔子的弟子顏回和書法名家顏真卿啊!
書中提到的家庭教育是很重要的因素。人生在這個世界上,首先成為某個家庭中的一員。顏之推就出生在一個世代為官的家庭,在有科舉制度以前,官位是可以世襲的,所以,《家訓》是以官宦人家的子弟為教育對象的。一個從小生活在優渥家庭中的孩子,到了二十多歲就要去做官,他的知識和品行的形成全依賴家庭教育,可見家庭教育肩負的責任非同小可。所以《家訓》相當于戒律,是要嚴格遵守和維護的',時常還配有相應的懲罰措施,而不是現在父母對孩子的叮嚀嘮叨。
從《家訓》中我懂得了很多道理。比如“古之學者為己,以補不足也;今之學者為人,但能說之也。”意思是說“古時候的學者為自己而學,彌補自己的不足;今日的學者為了別人而學,只能口若懸河。”我從上幼兒園開始到現在,沒有好好想想為什么上學,看來今天我也要定下自己的目標才好!我到底為什么而學習呢?
讀了這本書我收獲很大,我希望自己也能成為像顏之推這樣的國家棟梁。加油!
顏氏家訓讀后感 2
一書洞明世事滄桑,遺訓盡顯人情冷暖。
這是我讀《顏氏家訓》的感慨。
《顏氏家訓》是北齊顏之推所作。顏之推出身望族,生于亂世,長于戎馬,歷經坎坷,社會的動亂和屢屢劫后余生讓他洞明世事,明白使自己家族趨利避害,繼續綿延的真諦,這也是他作此書的目的。在今天我們讀來,不僅要崇德尊賢、勤奮求知,更應反思自身,正自身,正家風,培養孩子優良的操行。
《顏氏家訓》這本書總共二十篇,其有關教育思想的論述主要集中在《教子》,《治家》,《慕賢》,《勉學》,《音辭》,《雜藝》等篇章。我最為欣賞的是《教子》篇,顏之推的每句話如醍醐灌頂,對我起到警醒作用。
對孩子的教育,必須處理好教育和愛護的關系,父母對孩子的過分溺愛是有害的。教育孩子一定要有正確的立場,首先要重視品德教育。坐而有姿,站而有樣,對孩子我們從小就要嚴格,養成教育不可或缺。現在教子有人強調尊重孩子天性,其實要把握好一個度,否則就是溺愛。而顏氏教子剛柔相濟,值得我們學習。顏氏認為,父母威嚴而又慈愛,子女就會敬畏謹慎,從而產生孝心。如果父母對子女不加教育,只是一味溺愛,總是任其為所欲為,該告誡阻止的反而夸獎鼓勵,該斥責的反而和顏悅色。孩子長大懂事以后,就會認為理應如此。若一味順從孩子,孩子驕橫傲慢的習性已經養成,才想到要去管束制約,為時已晚。這一點是每一個家長要考慮重視的。家庭教育是個亙古不變的話題。《顏氏家訓》清晰地對家庭教育提出了很多良好的觀點,我們可以借鑒。
慕賢篇云:“吾生于亂世,長于戎馬,流離播越,聞見已多。所值名賢,未嘗不心醉魂迷向慕之也。人在少年,神情未定,所與款狎,熏漬陶染,言笑舉動,無心于學,潛移默化,自然似之;何況操履藝能,較明易習者也?是以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自芳也;與惡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自臭也。墨子悲于染絲,是之謂矣。君子必慎交游焉。孔子曰:“無友不如己者。”顏、閔之徒,何可世得!但優于我,便足貴之。”
這段文字的意思是不嫉妒但學習,吾日三省吾身,不嘲笑不如自己的人,不嫉妒優于自己的人,在順境和逆境中都保持一顆淡定自得的心足已。
為人處事當如是。
顏之推諄諄教導,學習不可一日放松,所以人生在世,終究是要活到老學到老的。但學習要保持獨立性,不要死讀書。“凡有一言一行,取于人者,皆顯稱之,不可竊人之美,以為己力;雖輕雖賤者,必歸功焉。竊人之財,刑辟之所處;竊人之美,鬼神之所責。”意思是凡采納一個建議、辦理一件事情,這就是得到別人的.幫助,應該表明,不該竊取他人成果,當成自己的功勞。做人要有自主性,不能被他人左右,失去主見,正如盡信書不如無書一樣。
對于世事政事,顏之推建議后人明哲保身又要勇于進取,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他批判當時士大夫存在的不學無術,理論脫離實際,毫無自身修養、敗壞世風的三大弊端,但同時又告訴后人不要受別人影響做好自己就好,這一點對我們有深刻的啟發,不仇官不仇富不欺窮,顏之推對后人心態的指導可謂一針見血。人活世上,不就是活個心安嗎?
反觀現實,高官巨富有之,但能快樂淡定的有幾人?
“世人多蔽,貴耳賤目,重遙輕近”。《顏氏家訓》這部書洞明世事,對人性有著清醒的認識,所以能觸動人的心靈。我深有感觸,就對個人的影響來說,顏氏家訓讓讀者找到心靈的歸宿。
“心安既吾鄉”,當前浮華盛世,人人為名利而趨向,不浮躁不急躁的人遺世而獨立,如何讓心靈有個歸宿?
顏氏家訓讀后感 3
許多人可能都不怎么了解《顏氏家訓》這一本書,因為這是一本文言文,又是教育書,所以大家可能會覺得枯燥、無聊,甚至心生厭煩。可是呢,就在一個月前,我讀完了這本書。
實際上《顏氏家訓》雖然是古人顏之推寫的,文章比較難理解,但是在每一段家訓的后面都會有注釋,譯文,有些還會有相關人物、內容的圖片和介紹,讓我們更加深入,走進古人的生活,去感受他們嚴謹的生活方式。
這本書里的.家訓雖然是顏之推制訂以警示后人的,符合當時的社會環境,但是其中有許多條也適用于當代人民。比如子女要孝順父母,為人要正直、勇敢,這些都是理所應當要做到的,是人的本分。古人說:“棍棒底下出孝子。”這句話雖然已被當今社會否定,現在推崇自由,平等,以理服人,但是我認為它雖然簡單,通俗,但也有一定的道理,也確實能夠起到一些作用效果,否則這也不會成為千古流傳的佳句了。
我選擇《顏氏家訓》為暑期讀物的主要原因是我喜歡文言文,我能夠讀懂它的文字,體會出作者的意境。雖然文言文比較難,可是我就是對它有著濃厚的興趣。喜歡它,想去讀懂它。
《顏氏家訓》給我最大的影響就是知道該如何處理我和別人的關系,該怎么樣去對待別人。其中有一些可能以我現在的水平還無法去全部讀懂,消化和吸收,但是我在這本書里學到了一些知識,禮儀,我想我也有了收獲,也就不算白讀這本書。
顏氏家訓讀后感 4
《顏氏家訓》為顏之推南北朝時期記述個人經歷、思想、學識以告誡子孫的著作。顏之推,生于亂世,長于戎馬,播遷南北,歷經坎坷,在經歷過太多事情之后明白了要使自己的家族避免受到傷害必須采取一定的措施,所以繼續綿延造福子孫便成了他的責任,這也是他作此書的目的。此書七卷,共二十篇,其內容涉及范圍廣,是一部有著豐富文化內涵的作品,它不僅起著訓教子孫后代的作用,而對我們現代仍有很大的影響。
顏之推著寫這本書時離不開當時的時代背景,所以他在寫這本書時把自己在當時的所見所聞及自己的見解、借鑒全部都體現在此書中,從而使得這本書的內容十分豐富,囊括的內容也十分廣泛。主要包括五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家庭倫理教育,包括《教子》、《兄弟》、《后娶》、《治家》四篇。這一部分主要側重于講述家庭成員間的關系、義務和相處的各種道德準則,強調了教育子弟、尊老愛幼、和睦家庭的重要。二是品德智能教育,包括《風操》、《慕賢》、《勉學》、《文章》四篇。主要講述如何培養和造就子弟成才的問題如培養優良的操行、崇德尊賢、勤奮求知、提高本領、樹立良好的文風等。三是思想方法教育,包括《名實》、《涉物》、《省事》、《止足》四篇。目的在于培養子弟觀察、認識與處理問題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如名與實的關系:怎樣取得美好的聲譽,人生的意義和如何成為國家有用的人才;“博”與“專”的關系:個人的發展應當有所側重,不要放縱欲望和貪心不足等。四是養生教育,包括《誡兵》、《養生》兩篇,目的在于教育子弟不要依靠賣弄勇力與利用戰爭來取得顯達,應當首先保全生命,攝養身心,以期保健延年。但也同時指出生命不可不惜,也不可不當惜而惜,為冒險貪得而喪生,不應該;為忠孝仁義而犧牲是值得的。五是知識教育,包括《書證》、《音辭》、《雜藝》三篇。介紹了古籍文字考據知識、音韻知識和文人涉及的各項雜藝知識。對各項雜藝并根據實用價值分別提出了不同要求。
其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教子篇》中說到家庭教育對孩子的重要,應在母胎時就對嬰兒進行胎教,再者就是在孩子懂得識人臉色時進行教導訓誡,父母既要有威嚴又要有慈愛,孩子自然就會尊敬有孝行了。要會教,教好孩子并不是那么容易的是需要父母同心協力,獎罰結合可以使得家庭教育更加有成效。而在品德智能教育中的《勉學篇》中說到,連帝王都不能不學習更何況普通人呢,士大夫的子弟沒有不受教育的,但是有些人卻在謀一官半職之后不再學習,就這樣碌碌無為浪費自己的生命,顏之推推崇在孩子小的時候就學習,因為在幼小時期,精神專一,長成以后,思慮分散,不便于學習,所以學習要趁早,而且要終身學習,提倡學習,反對不學無術;認為學習以讀書為主,主張“學貴能行”,反對空談高論,不務實際。對南朝士大夫虛浮柔弱之風進行了深切的揭露和批判,對南北朝社會風氣、習俗經常提出批評,這些在顏之推的書中都能深刻體現。
現今我們最常見的一種現象就是我們常聽到別人對孩子一種評價語:“沒家教”或“家教好”。指的是孩子有沒有教養、風度、氣質,也就是他的言行舉止是否得體,高雅。人們普遍都認為,“教養、風度、氣質”等不只是先生老師教育的結果,更主要是家庭父母熏陶訓練的結果。一個人走路的姿勢,說話的方式,動作舉止都是體現著他的家庭教育是否成功的關鍵。明眼人一看就能看出來,有些東西是內在的,是不能偽裝出來的。當然在不同的場景有不同的具體要求,而如果能夠從小得到“規行矩步,安辭定色”的訓練,也許代表著他的家庭教育比較成功,能夠從小事做好規范。在《三字經》中說,“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不僅成就了孩子,同時也成就了家長乃至整個家族的聲譽。還說,“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人在剛出生的時候,如同一張白紙,沒有善惡美丑真假的概念,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是無形的。所以,家庭的`教育對于孩子來說是一個關鍵點,能夠決定者孩子以后成為一個怎樣的人,《顏氏家訓》也告誡我們后人要重視家庭教育。
雖說《顏氏家訓》對我們后現代具有重要的意義,但是我們要辯證的看待它,這是顏之推所作,所以其中帶有很多他個人的觀點,也就是存在唯心主義的因素,我們不能夠全盤的繼承或者全盤的否定。在現今的科學技術時代,我們要懂得辯證真偽,“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繼承對我們現代有意義的一部分,去除一些不切實際的做法,消除《治家篇》中對婦女的輕視,批判的繼承以達到傳承我們中國的傳統優秀文化。
總的說來,《顏氏家訓》是一部非常具有教育意義的書籍,帶給我們很多啟示,從中我知道了家庭教育的重要,重視早期教育,養成良好的品德習性等等不論什么方面都要嚴格要求,不僅是父母老師對自己的要求,更重要的是自己對自己的要求。這一本書帶給我們的是一種財富,是我們對人生的思考,所以我們對待有意義的古籍要精讀,讀懂其中的含義,這會使我們受益良多。但是辯證的看待也很重要,不要盲目追尋,要換位思考,去挖掘其中的深刻內涵,傳承經典文化。
顏氏家訓讀后感 5
我姓顏,但卻從沒讀《顏氏家訓》,一直都聽說這是一本很值得一讀的教育名著,因而在寶寶出生后,利用空閑時間暢閱。盡管已過一千多年,直至今日作者的有些教育思想仍值得我們借鑒學習。確實是值得為人父母為人師一讀的好書。
此書共有二十篇,其有關教育思想的論述主要集中在《教子》,《治家》,《慕賢》,《勉學》,《音辭》,《雜藝》等篇章。在教育上,我頗認同《教子》、《治家》及《勉學》中某些觀點。誠如篇二《教子》,主要闡述對士大夫子弟的教育問題。認為兒童的早期教育如胎教、幼教十分重要。必須處理好教育和愛護的關系,父母對孩子的過分溺愛是有害的。
教育孩子一定要有正確的立場,首先要重視品德教育。“齊朝有一士大夫,嘗謂吾曰:‘我有一兒,年已十七,頗曉書疏,教其鮮卑語及彈琵琶,稍欲通解,以此伏事公卿,無不寵愛,亦要事也。’吾時俛而不答。異哉,此人之教子也!若由此業,自致卿相,亦不愿汝曹為之。”如果像北齊的這位士大夫以教兒學鮮卑語、彈琵琶來取悅公卿,換取富貴,那就悖離了教育的'根本目的。
胎教、幼教這些在我們現代社會逐漸被重視的教育模式早在一千四百多年前顏之推就曾提出過,反觀科技教育如此先進的今日,有多少父母依然抱著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這一思想,重養輕教,重能輕德,如此只會害了自家的孩子,而非真愛。
顏氏家訓讀后感 6
在這一片當中,作者主要闡述了有關子女教育的問題。顏之推重視兒童的早期教育,認為“當及嬰稚,識人顏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誨,”;強調在對子女的教育過程中要處理好嚴教和慈愛的關系,并舉例說明父母對孩子過分溺愛的壞處;認為對孩子要一視同仁,不可有偏愛;重視子女的品德教育,告訴子孫不能為了求官而諂事權貴。
一:智力超群的人,不用教導也成才;智力低下的人,雖受教導也無事于補;智力中等的人,不教導就不會懂得事理。可古時候方仲永的例子告訴我們并非事事如此,智力好的人,如果不加倍學習,也會淪為普通人。
二:父母威嚴而又慈愛,子女就會敬畏謹慎,從而產生孝心。如果父母對子女不加教育,只是一味溺愛,總是任其為所欲為,該告誡阻止的反而夸獎鼓勵,該斥責的反而和顏悅色。孩子長大懂事以后,就會認為理應如此。孩子驕橫傲慢的習性已經養成,才想到要去管束制約,就算把他們鞭抽棍打致死,也難以再樹立自己的.威信。孔子所謂“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講的就是這個道理。俗諺說:“教導媳婦兒要趁新到,教育兒子要及早。”這話說的很有道理。
三:父子之間的關系要嚴肅,不可以過分親昵,骨肉之間的親情之愛,不可以簡單不拘禮節。不拘禮節就不能做到父慈子孝,過分親昵就會產生放肆不敬之心。從有地位的讀書人往上數,父子都不同室居住,這就是使父子之間不過分親昵的方法。至于長輩身體不適時,晚輩為他們按摩抓搔;長輩每天起床后,晚輩為他們整理臥具,這些都是講究禮節的教育。孔子弟子陳亢聽到孔子疏遠自己的兒子,感到高興,這是什么緣故呢?”回答是:“這是有道理的。因為君子不親自教授他的孩子。
《詩經》里有諷刺君主的言辭,《禮記》中有自避嫌疑的告誡,《尚書》里有違禮作亂的事,《春秋》中有對行為的職責,《易經》里有備物致用的卦象,這些都不是父親可以直接向子女講解的,所以君子布親自教自己的孩子。”
家庭教育是個亙古不變的話題。從人類誕生的那天起到21世紀,家庭教育在整個人的發展與社會進步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顏氏家訓》清晰地對家庭教育提出了很多良好的觀點,我們可以借鑒。
《顏氏家訓》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本文提到的第二篇。家庭教育對人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影響。家庭教育是人成長的起點和基點。從生物學角度講,父母給予了孩子生命,因此,家庭是人生命的起點和基點。從教育學的角度上分析,家庭是人接收早期教育的地方也就是人的啟蒙學校。
人從誕生語言形成、行為習慣以及性格的形成。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因此家庭教育具有其他教育不可代替的影響。
顏氏家訓讀后感 7
走進書店,各式教育成果的展示讓人眼花繚亂,哈佛女孩,劍橋男孩,北大才子,清華狀元等等,感覺身處一個英才倍出的時代!相信大多家長會生出這樣的想法:若是自己的孩子也位其中,那有多好!但在看過了這些熱門圖書之后,翻翻書幾上靜放了許久的《顏氏家訓》,頓覺古往今來,教育之法,一以貫之,且忌急功近利!
教育之先,以仁為本,不仁不義,縱有滿腹經綸,也為人所不齒!而今,總有許多父母在提及自己的孩子時,傷心落淚,孩子自私自利,唯我獨尊,驕橫放肆!究其原因,正如顏氏所言,在孩子幼兒時期"飲食運為,恣其所欲,宜誡翻獎,應呵反笑,至有識知,謂法當爾。驕慢已習,方復制之,忿怒日隆而增怨,逮于成長,終為敗德。"此有愛而無教也!
養而不教,禽犢之愛!小孩子要吃什么,要做什么都從心所欲,該訓斥的`時候反而夸獎,該責罰的時候反而歡笑,待到長大,是非顛倒,黑白不分!再怒不可遏地去打罵教育,只會增加孩子的叛逆與怨恨!
少年若天性,習慣成自然。在商場,公園經常會看到,有些孩子一旦愿望得不到及時滿足,便大喊大叫,撒潑打滾,弄得家長狼狽不堪!這都是從小養就的毛病!因為大人總是交槍投降!日積月累,若孩子日益膨脹的物欲得不到有效控制,即如洪水猛獸,家就成了銀行,父母就成了奴婢,惡語相向,拳腳相加,甚至弒父殺母的都大有人在!這是難道僅是孩子的過錯嗎?
所以,千萬不要把孩子當成自己的寵物,吃好喝好穿好就行了!施以教化,才能盡享天倫。
顏氏家訓讀后感 8
《顏氏家訓》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內容豐富、體例宏大的家訓。是一部頗有影響的古典名著,始作于北齊,成書為隋朝,主要是敘述立身的治家之法,以訓子孫,教育子孫后代以儒家傳統思想為立身治家之道。因為這本書堪稱“古今家訓,以此為祖”之譽,故細細品之,并望與友共勉!顏之推之前,雖然三國魏嵇康、西晉杜預,各有《家誡》,東晉陶淵明有《責子》,都屬家訓一類,但其卷帙都很小,影響也不大。《顏氏家訓》一經問世,即產生了重大影響。歷代學者給予高度評價。王三聘稱頌“古今家訓,以此為祖”,王鉞評價更高,認為“篇篇藥石,言言龜鑒。凡為人子弟者,可家置一冊,奉為明訓。”
《顏氏家訓》的教育思想,是我國古代家庭教育思想史的一個重要里程碑,最重要之處在于對顏氏后裔產生直接影響和對中國古代士大夫教育產生了深遠影響。拜讀全篇文志后,結合現實生活,頗有些許感受,所以就“治家”、“教子”、“勉學”、“養生”四篇精華之作一一展開與大家分享!
《治家篇》;教育感化這件事,是從上向下推行的,是從先向后實行影響的。所以說,父不慈子就不孝,兄不友愛弟就不恭敬,夫不仁義婦就不溫順了。至于父雖慈而子要叛逆,兄雖友愛而弟要傲慢,夫雖仁義而婦要欺辱,那就是天生的兇惡之人,要用懲罰來使他們畏懼,而不是用訓誨誘導就能改變的了。家里沒有人發怒、不用鞭打,那童仆的過錯就會馬上出現;刑罰用的不確當,那老百姓就手足無措。治家的寬仁和嚴格,就好比治國一樣。
《教子篇》:現實生活中,那種對孩子不講教育而只有慈愛的家長常常不以為然。要吃什么,要干什么,任意放縱孩子,不加管制,該訓誡時反而夸獎,該訓斥責罵時反而歡笑,到孩子懂事時,就認為這些道理本來就是這樣。到驕傲怠慢已經成為習慣時,才開始去加以制止,那就縱使鞭打的再狠毒也樹立不起你的威嚴,憤怒的再厲害,也只會增加怨恨,直到長大成人,最終成為品德敗壞的人。孔子說的好:從小養成的就像天性,習慣了的也就養成為自然。這話是很有道理的。熟諺說:教媳婦要在初來時,教兒女要在嬰孩時。這話確實很有道理的。
《勉學篇》:人在幼小的時候,精神是專一的;長大以后,思想就會分散;這就要求我們早早教育,不要失掉機會。記得很小的時候背誦過的.一些詩句現在還朗朗上口,但年齡大了之后,特別是現在就差多了。人確實是隨著年齡的增長精力會逐漸減退,但是當把學習當成一種習慣后就不那么困難了。總之,早學比晚學好,晚學比不學要好得多,不是嗎?多數人到了30多歲就自以為太晚而不去學習,真的是很遺憾的一件事情。幼年學習像太陽升起的光芒;老年學習,像夜里走路拿著蠟燭,總比閉著眼睛什么也看不到要好。
《養生篇》:生命不能不珍惜,也不能茍且偷生。走上邪惡危險的道路、卷入禍難的事情、追求欲望的滿足而喪命,進讒言、藏惡念而致死,君子應該珍惜生命,不應該做這些事情。干忠孝的事情而被害,做仁義的事情而獲罪,喪一身而保全家,而利一國,這些都是君子所不可推卸的。
顏氏家訓讀后感 9
家庭教育對人的發展具有重要 。家庭教育是人成長的起點和基點。從生物學角度講,父母給予了孩子生命,因此,家庭是人生命的起點和基點。從教育學的角度上分析,家庭是人接收早期教育的地方也就是人的啟蒙學校。人從誕生語言形成、行為習慣以及性格的形成。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因此家庭教育具有其他教育不可代替 。
夜讀顏氏家訓,其中之“世人多蔽,貴耳賤目,重遙輕近”。意思人人都對傳聞的東西、對遠處的東西看重,而輕賤身邊的事物。其實客觀比較一下,遠處的尚不如身邊的親眼見到的。今日社會之蔽正是利用了人的這一弱點。譬如考核干部不考察他的親近朋友,而是莫名其妙地在網上看大家對他的反映,或者通過民主投票問他的為人,其實最了解他的應是他的父母、子女、妻子、兄弟、朋友與鄰居,然而最了解的人卻沒有更重要的發言權,與陌生人一樣,而陌生人也只是聽聞媒體,被媒體左右,為什么今日媒體宣傳的正人君子往往時間一長又成了壞人惡人,原因正在此。
再如,聽其名不看其實。現代社會造名甚囂塵上,造名之法下外乎制定標準,評價等級或者排名次,時日久了名即實,實即名。其實不然,某一標準是從某一角度進行標準制定的,按此標準衡量只是一種角度;即使如此名與實仍然不吻合。諾貝爾獎獲得者難道是這個社會的最高成就嗎?其獲獎者只是在這一選拔標準下之最髙者,若以另一標準則必是另外一匹人,這其中的操控因素尚未計其列。
高校排名更是怪像,此中之學術標準、打分標準,更是被學術利益所操作。然而這些排名時間久了,在人們頭腦中就形成理念,總認為哈佛劍橋好,如此西人通過教育而控制了文化之導向。因為好從而人民趨之若鶩,將優勢資源集中于它,它真的越發具足了優勢。北大清華若此,不是清華北大真能培養人才,而是北大清華名氣大,如陽澄湖,所有的大閘蠏要在此泡一泡,沾沾名而已。
前幾日回家,很多人托我進西安高新一中、交大附、西工大附等,對此我深表擔心。我對他們講,名校最初是造出來的,某一年也許考試成績好了一些,但并 明它每一年都好,如果此校借題發揮大肆宣傳,造名校之聲譽就會發生乘數作用,集中好學生,從而壟斷優勢資源;分析之后我建議選擇歷史悠久的,環境偏僻的,學校有培養學生全面發展理念的,離家近的,名次雖不在前列但也不落在后面的,比如長安一中等學校并不比西工大附、交大附等差,而且學生廣樸實,接地氣,空氣好,有利于學生全面發展。
如果一個學校年年排在第一,一定是造出來的。試想一個好學生每次要保持第一,犧牲的是全面發展,為考高份而犧牲了更多方面的發展,借用西方經濟學的名詞,邊際成本太高,意思是當你考試成績保持八十分以上,你很輕松,有足夠時間進行體育活動以及人事交際等,但你若每次都要保持九十分甚至前幾名,你會用所有的時間去學習,你所得到是名次,失去的是全面發展。
珍惜我們周圍的名校,不要被媒體所誤,被名次所誤。珍惜我們周圍熟悉的忠信者,孔子之偉大在魯國也被排除在外,耶穌之圣在其熟悉的故鄉,也不過就是鐵匠之子。
自己有了孩子對一些教育子女的書就非常的感興趣,因此我耐著性子讀了《顏氏家訓》一書。《顏氏家訓》是南北朝時北齊文學家顏之推的的'傳世代表作。他結合自己的人生經歷、處世哲學,寫成《顏氏家訓》一書告誡子孫。《顏氏家訓》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內容豐富、體系宏大的家訓,也是一部學術著作,其內容涉及許多領域,強調教育體系應以儒學為核心,尤其注重對孩子的早期教育,并對儒學、文學、佛學、歷史、文字、民俗、社會、倫理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獨到的見解。文章內容切實,語言流暢,具有一種獨特的樸實風格,對后世
頗為深遠。
我對《顏氏家訓》第八篇勉學有很深的感觸,這篇對該如何學習,怎樣取得更好的成效給予我們明確的指示。正所謂“態度決定一切”,那么應該以何種姿態對待學習。“或因家世余緒,得一階半級,便自為足,全忘修學;及有吉兇大事,議論得失,蒙然張口,如坐云霧;公私宴集,談古賦詩,塞默低頭,欠伸而已。有識旁觀,代其入地。何惜數年勤學,長受一生愧辱哉!”這段文字對當時士族子弟不務學業,憑門第而獵取高位進行了抨擊,告誡了我們不能因家資優越而廢棄學習。“書到用時方恨少”,只有通過不斷的學習才能更好的認識世界,融入社會。
“學需勤,勤亦苦,苦必刻,終則成”,孔子弟子三千,優異者眾多,而并不出眾的曹參傳得衣缽,與其勤于學息息相關。這就要求學習必須勤奮。
“夫學者所以求益耳。見人讀數十卷書,便自高大,凌忽長者,輕慢同列;人疾之如仇敵,惡之如鴟梟。如此以學自損,不如無學也。”學習的過程中應持謙虛之心,切忌自高自大,高談闊論。時刻牢記“滿招損,謙受益”。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千鐘粟,書中自有顏如玉”,這讓我們誤認為古人是為了功名才讀書的,從而也大大影響了當今社會教育的功利性。老師或家長多以“好好學習,將來可以從事好的職業,”來勸誘學生學習,如此方式非但不能引導學生,反而令學生厭學。
“及至冠婚,體性稍定;因此天機,倍須訓誘。有志尚者,遂能磨礪,以就素業;無履立者,自茲墮慢,便為凡人。人生在世,會當有業:農民則計量耕稼,商賈則討論貨賄,工巧則致精器用,伎藝則沈思法術,武夫則慣習弓馬,文士則講議經書。”在顏之推看來士、農、工、商、兵各行都是學問,“夫所以讀書學問,本欲開心明目,利于行耳”。無論哪個行業,學好了都可以安身立命。顏之推又說學習不僅是為了安身立命,顏之推認為學習的更大價值在于利世。“求諸身而無所得,施之世而無所用。被褐而喪珠,失皮而露質,兀若枯木,泊若窮流,鹿獨戎馬之間,轉死溝壑之際。”但不學不但不能利世,甚而難以立命。
“古之學者為己,以補不足也;今之學者為人,但能說之也。古之學者為人,行道以利世也;今之學者為己。”學習之人可分兩種,一種為己,一種為人即利世。猶如佛徒,佛者,覺也,一者自覺,一者覺他即普渡眾生,自覺并覺彼者唯佛耳。因此,唯有一技之長,得以自立,從而為社會做出應有貢獻的人才能稱為學習之人。
既已知學習的意義,有求學之心,那么我們該如何選擇學習的內容呢?“明《六經》之指,涉百家之書”,“觀天下書未遍,不得妄下雌黃。”“爰及農商工賈,廝役奴隸,釣魚屠肉,飯牛牧羊,皆有先達。可為師表,博學求之,無不利于事也。”由此可觀,顏之推認為學習應當廣博涉列,且在封建社會等級觀念濃厚的時代能提出飯牛牧羊的人都可以師表,實為難能可貴。“夫學者貴能博聞也。”一個人如果僅僅去鉆研某一學科,最后終究要走入一條死胡同的。曹雪芹是一個博古通今,各種知識都有所鉆研的人。愛因斯坦不但文學很好,也同時是一個哲學家、思想家、藝術家,僅僅作為科學家存在的愛因斯坦是不存在的。要真正有所建樹,我們每一個偉人巨人都可以給我們作為榜樣,他們沒有誰不是將自己的才華建立在一片廣袤的雄厚的土地之上而展示出來的。因此在我們的學習中應廣泛吸取知識,提升綜合能力。
通過《顏氏家訓》第八篇勉學,告誡我們要常讀書,愛讀書。活到老,學到老,終不淪為末流。
顏氏家訓讀后感 10
現代學校教育中的某些錯誤導向,嚴重地誤導了家庭教育,甚至某些“專家”還有什么讀書會使人變蠢、熟讀飽含著人生智慧精華的經典與名著,會使孩子不合時宜等等謬論,使得一些家長不敢讓孩子讀一些經典與名著。這種太合時宜,極端功利,極端短視的市儈教育觀,實在太誤人子弟了。
因此,我們有理由明確地宣布:一個人,在少兒時期,就應該以“讀萬卷書”為主要任務;包括閱讀的質與閱讀的量;當然也不能忘了他們聯系身邊的實際進行思考,在“讀萬卷書”過程中力所能及地試干。待青春之后,才逐漸指導他們,甚至驅趕他們去實踐,去理解,去體驗,去“行萬里路”,去實踐書本上讀過的經驗與智慧;當然也不能忘了繼續讀書,在“行萬里路”的途中見縫插針地讀書。千萬不要反過來,倒行逆施,幼小時就搞什么研究,而不讓他讀書;到青年了成人了,還不肯放手,還像老母雞似的,把他圈在自己的翅翼之下。
筆者認為,人生小時候,精神專注,長成以后,思想容易分散;所以必須早早教育,別失了良機。我們知道,一個人要有所成就,必須有長時間的注意力,超強的記憶力,豐富的想象力、敏銳的洞察力,熟練的操作能力,臨事的`機變能力,等等,這些大都是要靠早教來養成的。然而人的境遇不同,有的人小時候失去學習機會,還必須老來學習,不能自暴自棄。
古今中外,不乏少年得志者,亦不乏大器晚成者。假如只是嘆息錯過了太陽,那么你又會錯過月亮。現在的家長比筆者要年輕,在教育孩子學一點的時候,自己也應該趁機“揩點油”,也跟著讀幾本書。不為別的,只為自己更充實一點。通過學習、思考、實踐,提高素質。營造誠信友愛、充滿活力、積極向上的家庭氛圍。如果真能落到實處的話,不光孩子的教育要上一個臺階,江蘇民眾的文化層次也必將上升一個臺階了;也就是說,將向和諧社會邁進一步了。
顏氏家訓讀后感 11
在《顏氏家訓》中,顏子收集了一些勤學佳話,用來勉勵子孫們努力學習。包括古人中的梁元帝為皇子時的勤奮學習的故事,蘇秦握錐,文黨投斧,孫康照雪,車武聚螢,常林帶著經書去種地,溫舒攜著書簡去牧羊以及當時的劉綺朱詹田鵬鸞的故事等等。這些有古人勤學的佳話時處今時今日,對我們依然有著莫大的感染力。
學習哪能不勤奮刻苦的呢!可現代就有些人想不勞而獲,不學而成。這一點顏子在其勉學篇里以眾多例子告訴我們:勤學不輟必成大器,勤學好問以學成忠。
同時,所謂“人有學藝觸地而安”,優勝劣汰是永恒的自然規律。社會歷史發展到今天,沒有了世襲爵位,沒有了貴族權勢,大鍋飯鐵飯碗已砸爛。把每一個人都推上了生活大舞臺,需要每個人去奮斗、去拼搏、去抗爭。而這憑什么,靠什么呢?只有知識。英國哲學家培根的名言:“知道就是力量”道出了真理所在。作為我們青少年,也要懂得:人生小幼,精神專利,長成已后,思慮散逸,固須早教,勿失機也。抓緊現在的寶貴時光,努力學習,充實自己。飽讀詩書必有用。
在風度節操方面,顏子介紹表現在避諱、取名、稱呼、送迎、離別、喪禮、先人遺物、忌日生日、甚至變故、兵亂、結交等種種方面。當然,這些大部分對現在已經沒有指導意義了。禮的精神不可失,那些因為時代變遷需要更改的禮儀,或古時沒出現過的情況,都應該按禮的精神,“自為節度”,從而形成一種新的禮儀規范,成為新的風度節操。于是,顏子教育我們:兄弟和睦子侄友愛,事兄如父親情更濃,父慈子孝兄友弟恭,迎來送往以禮相待。這些禮儀問題,對于我們的日常生活,為人處事各個方面都有著重要的.教育意義和啟發作用。可以說,在整部《顏氏學訓》中,對于禮儀的教誨是無處不在的,作者通過各個小的問題來傳遞給我們關于禮儀關于教養的感染。這些都是能使我們受益無窮的東西。
當然,由于受到所處的時代環境和階級環境的局限,我們也應當看到,《顏氏家訓》不是完美無缺的,其中對有的問題的認識和論述甚至是錯誤的。如《教子篇》提出“上智不教而成”,《勉學篇》的“生而知之者上”,都是唯心主義先驗論的反映。《治家篇》中提出婦女只可“主中饋,惟事酒食服之禮耳,國不可使預政,家不可使于盅”,是作者完全繼承了世俗中輕視婦女的傳統偏見。還提到“笞怒廢于家,則豎子之過不見”,這種封建家長的棍棒教育法,顯然不足為訓。《歸心篇》中,作者深信佛教的“三世說”和因果報應,以此為教,勢必將人們導入宗教迷信的歧途。作者所倡導的少欲知足,謙虛自損的處世哲學,也是我們必須批判的。對待任何書籍,我們都要應當予以批判地繼承,吸取精華,棄其糟粕。
總的說來,《顏氏家訓》是一部非常具有教育意義的書籍,雖然其冠名為開家庭教育之先河,但從中,我們青少年也是可以總結出無數對我們的成長具有重要意義的道理,總結為一句話: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不管什么方面,我們需要從小就形成良好的教育意識,自己嚴格要求自己,養成良好的作風與習慣。
顏氏家訓讀后感 12
讀書并非學生的專利,現在是終生學習的時代,坦白地講,我確實應該在學習上更自覺更努力。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我深知,不停的學習不僅可以給教育教學以源頭活水,而且更能豐富自己的人生,以此引導自己和他人追求有意義的人生。最近靜下心來讀了讀《顏氏家訓》這本書,受益匪淺。
《顏氏家訓》——中國歷史上第一部體大思精的家教專注典籍,被譽為"論述教子、治家、勉學、處事、之法則,傳承家教誠孝、倫理風操之經典"。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我從自己所從事的職業所具有的特殊性,有針對性、有重點地學習了這本書里有關家庭教育和早期教育的內容。當今社會家庭教育成了社會大問題,如何培養一個優秀的孩子?對家長、老師和社會來說,是個巨大的挑戰。而《顏氏家訓》這本書給了我很好的啟發。
重視家庭教育
顏之推在《序致》就中就闡述了家庭教育對幼兒成長的重要性:"夫同言而信,信其所親,同命而行,行其所服。"意思是孩子心目中有家長的地位和威信是他們接受家長管教和建議的心理基礎,而一旦家長的權威動搖或者受到"創傷",親子之間的合作關系就變得不順暢,很多時間和很多事情都首先"內耗"在親子之間誰說話算數的權利較量上,親子合作因而變得效率低下,雙方還常常鬧得不愉快。這就很好的解釋了為什么總有家長和我們講,我的孩子在我面前蠻乖的,一到了爺爺奶奶那就撒潑耍賴,爺爺奶奶沒辦法就只能依著他;或者老師您幫我說說我的孩子怎么怎么吧,我說的話他都不聽,就聽老師的。
這都是父母或爺爺奶奶在家的日常生活中沒有在孩子心中樹立起威信,妥協慣了、寵溺慣了,自然而然的孩子就會覺得我提任何恰當或者不恰當的要求都是有可能被接受的,導致的直接結果就是讓孩子養成了任性刁蠻不講道理的壞習慣。因此,好的家庭教育是奠定幼兒良好性格品質的基礎。
重視早期教育
"吾七歲時,誦《靈光殿賦》,至于今日,十年一理,猶不遺忘。"顏之推以自己學習為例,提出對兒童宜及早施教,以免錯過時機,事倍功半。在《勉學》這一章中也提到"人生小幼,精神專利,長成已后,思慮散逸,固須早教,勿失機也"同樣告訴我們,人在小的時候,精神專一,長大以后,心思容易分散,因此要重視早期教育,不能錯過良機。但是此處所說的早期教育并不是說讓幼兒在三五歲時便要會背多少唐詩宋詞認識多少漢字學會多少種語言,而是從小培養幼兒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一是兒童心理純凈,易受習染,即古人所說的"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
按今天的說法就是可塑性大,無論好的壞的都對他們影響巨大;二是幼年時精神專注,記憶力旺盛,不但當時學習效果好,且能終身不忘。所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我們常常羨慕他人天才,其實,他們的成長無不在嬰幼兒時就打下了牢固的基礎。眾所周知的《童年》就是高爾基對自己這一時段的生活歷程刻骨銘心的概括,特別是他外祖母的`慈愛、寬容和頑強在他幼小的心靈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是他受益一生的精神財富。所以說,恰當的早期教育是幫助幼兒形成良好行為習慣、生活習慣、學習習慣的的有效途徑,而作為幼兒教師,對孩子一生的學習及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們應該從孩子進學校起,讓其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學習習慣、生活習慣,讓他們在自己良好的課堂氛圍中積極地投入學習中,為其一生奠定良好的基礎。
嚴而有慈不偏寵
《顏氏家訓》中說::"父子之嚴,不可以狎;骨肉之愛,不可以簡,簡則教不接,狎則怠慢生焉"、"父母嚴而有慈,則子女畏慎而生孝"。父母對待兒女要愛子有方,既不可簡慢,也不可溺愛。簡慢只會造成親子關系淡薄,溺愛只會養育出溫室的花朵。
父母既要保持威嚴的一面,在孩子的心中樹立威信,也要讓孩子感受愛,學會愛。另外,顏之推提到的"不偏寵"即對所有子女都應一視同仁,不宜偏愛哪一個的觀點對于現如今大部分獨生子女的家庭來說可能作用不大,但對于幼兒教育者來說卻尤其值得珍視。做老師的深有體會是每個班總有那么幾個調皮搗蛋的,也總有那些個特別聽話乖巧的,那么我們是不是就可以不管那幾個調皮的,讓他們去,甚至是時時刻刻批評他們呢?當然不行,每個孩子都是一個單獨的特別的個體,有自己的特性,有自己的優點,作為老師,必須一視同仁,發掘每一個孩子身上的優點,幫助其改正缺點,做到不偏寵,不放棄。
社會的進步,人才的倍出,工作的難覓,教學方式大轉變等等,無一步向我們老師提出更高的要求,惟有不斷學習、進取,才有足夠的底蘊應對各種情況;只有不斷探索新的、積極的、受幼兒喜愛的教學方法,讓幼兒勤學、善學、樂學,為其一生奠定堅實的基礎,做一個位幼兒啟明、導航之人,才能在教學和教育中體會成長的樂趣,體會生命之舟遠航的生生不息。
顏氏家訓讀后感 13
許多人可能都不怎么了解《顏氏家訓》這一本書,因為這是一本文言文,又是教育書,所以大家可能會覺得枯燥、無聊,甚至心生厭煩。可是呢,就在一個月前,我讀完了這本書。
實際上《顏氏家訓》雖然是古人顏之推寫的,文章比較難理解,但是在每一段家訓的后面都會有注釋,譯文,有些還會有相關人物、內容的圖片和介紹,讓我們更加深入,走進古人的生活,去感受他們嚴謹的.生活方式。
這本書里的家訓雖然是顏之推制訂以警示后人的,符合當時的社會環境,但是其中有許多條也適用于當代人民。比如子女要孝順父母,為人要正直、勇敢,這些都是理所應當要做到的,是人的本分。古人說:“棍棒底下出孝子。”這句話雖然已被當今社會否定,現在推崇自由,平等,以理服人,但是我認為它雖然簡單,通俗,但也有一定的道理,也確實能夠起到一些作用效果,否則這也不會成為千古流傳的佳句了。
我選擇《顏氏家訓》為暑期讀物的主要原因是我喜歡文言文,我能夠讀懂它的文字,體會出作者的意境。雖然文言文比較難,可是我就是對它有著濃厚的興趣。喜歡它,想去讀懂它。
《顏氏家訓》給我最大的影響就是知道該如何處理我和別人的關系,該怎么樣去對待別人。其中有一些可能以我現在的水平還無法去全部讀懂,消化和吸收,但是我在這本書里學到了一些知識,禮儀,我想我也有了收獲,也就不算白讀這本書。
顏氏家訓讀后感 14
錢穆先生推崇有關人生教訓的書,我據此拜讀了顏之推的《顏氏家訓》。《顏氏家訓》在中國傳統家庭教育中影響巨大,享有“古今家訓,以此為祖”的美譽。作者以其三經世變,身仕四朝的人生經歷,向子孫后代們提出了囊括“立身、治家、為學”等方面的建議和要求,足見其“整齊門內,提撕子孫”的殷切希望。
我在閱讀《顏氏家訓》的過程中,對作者講述和治學相關的內容十分有興趣。書中第十七章《書證》引發了我一些思考。《書證》是作者對經、史典籍所作的零星考證,也是其讀書心得的整理。所考證的地方都是作者讀書時發現的疑竇,再旁征博引,充分舉證。最終得出自己的見解,有較強的說服力。
古人嚴謹考證需要銳利的眼光和豐富的.知識,如今治學何嘗不是。老師常說多看論文,學好基本功,再去找有問題的地方,就能寫出好文章。平時的學習就成了的積沙成塔的過程。只有很強的基本功,才能在證明論點,解釋名詞,提出理論的時候,廣泛引用與之相關的文章、理論、書籍,甚至遣用數學,拈使理化,最終才能使我們的文章行文流暢,論證充分,結果嚴謹。但如果只是一昧縱觀群書,駁雜不精,甚至只讀不想是很可怕的,至圣先師孔子就告誡弟子“學而不思則罔”。由此見得,在擁有了很強的學科基礎后,還要能主動發現其中的問題。比如,學習中有疑問的地方,不同理論的分析過程,相似問題的補充等方面,都是很好的靈感。再利用自己的豐富的知識進行分析、解釋、論證就能出好的文章。可見,《顏氏家訓》對我們現階段的學習仍有借鑒作用。
以上就是我讀《顏氏家訓》的一點收獲,但此書遠不止這一個好處。兄弟相處可以聽其友悌至深,有志文章可以學其理心氣骨。而貪玩好豫者方愧于握錐偷斧,厚貌欺世者能懼于照膽之鏡。孟子所云“頑夫廉,懦夫有立志”。
顏氏家訓讀后感 15
走進書店,各式教育成果的展示讓人眼花繚亂,哈佛女孩,劍橋男孩,北大才子,清華狀元等等,感覺身處一個英才倍出的時代!相信大多家長會生出這樣的想法:若是自己的`孩子也位其中,那有多好!但在看過了這些熱門圖書之后,翻翻書幾上靜放了許久的《顏氏家訓》,頓覺古往今來,教育之法,一以貫之,且忌急功近利!
教育之先,以仁為本,不仁不義,縱有滿腹經綸,也為人所不齒,!而今,總有許多父母在提及自己的孩子時,傷心落淚,孩子自私自利,唯我獨尊,驕橫放肆!究其原因,正如顏氏所言,在孩子幼兒時期 "飲食運為,恣其所欲,宜誡翻獎,應呵反笑,至有識知,謂法當爾.驕慢已習,方復制之,忿怒日隆而增怨,逮于成長,終為敗德."此有愛而無教也!
養而不教,禽犢之愛!小孩子要吃什么,要做什么都從心所欲,該訓斥的時候反而夸獎,該責罰的時候反而歡笑,待到長大,是非顛倒,黑白不分!再怒不可遏地去打罵教育,只會增加孩子的叛逆與怨恨!
少年若天性,習慣成自然。在商場,公園經常會看到,有些孩子一旦愿望得不到及時滿足,便大喊大叫,撒潑打滾,弄得家長狼狽不堪!這都是從小養就的毛病!因為大人總是交槍投降!日積月累,若孩子日益膨脹的物欲得不到有效控制,即如洪水猛獸,家就成了銀行,父母就成了奴婢,惡語相向,拳腳相加,甚至弒父殺母的都大有人在!這是難道僅是孩子的過錯嗎?所以,千萬不要把孩子當成自己的寵物,吃好喝好穿好就行了!施以教化,才能盡享天倫。
顏氏家訓讀后感 16
寒假里,我讀了《顏氏家訓》一書,它是由南北朝時期的作家顏之推寫的,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內容豐富,體系宏大的家訓著作,也是一部學術史名著。
《顏氏家訓》講的是一些古時候作為孝子、孝女應該懂的禮節等。在《顏氏家訓》里,我印象最深的是“風操”里的第十四章,講的是父母去世后,父母生前的房子不能進去,父母如果是被斬首的,兒女都不能用刀。父母如果是被燒死的,兒女都不能吃烤肉。父母如果是因喝醉被殺,兒女都不能喝酒。即使這樣,但是如果父母是被噎死的`,也不能終身不吃東西了吧!我也比較喜歡“治家”里的第三章,講了一個故事:北齊史都侍郎房文烈,從來沒有生氣發怒過。有一次下了好幾天大雨,家里沒有米了。房文烈讓仆人去買米,沒想到仆人竟然逃跑了,過了三四天才抓到,房文烈語氣和緩地問道:“一家這么多人等你買米做飯,你到哪里去了?”居然沒有要打仆人的意思。房文烈曾經把房子借給別人居住,那人的仆人卻把房子拆了當柴燒,幾乎快拆光了,房文烈頁只是皺了皺眉頭。
聽了我的介紹,大家應該也喜歡上這本書了吧!我相信讀了這本書以后,大家一定會喜歡上更多中華國學的吧!
【顏氏家訓讀后感】相關文章:
顏氏家訓原文及翻譯09-24
顏氏家訓的原文及翻譯11-14
《顏氏家訓》原文與譯文12-27
顏氏家訓卷七原文09-24
顏氏家訓勉學篇譯文09-24
顏氏家訓讀后感08-23
《顏氏家訓》讀后感02-05
看顏氏家訓的讀后感06-27
《顏氏家訓》讀后感范文04-27
《顏氏家訓·勉學》練習題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