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中的設計讀后感(精選5篇)
讀完某一作品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后感吧。但是讀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設計中的設計讀后感(精選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設計中的設計讀后感1
“設計不是一種技能,而是捕捉事物本質的感覺能力和洞察能力,《設計中的設計》讀后感。”--------原研哉“輕輕地將手肘撐在桌子上,托著臉來看這個世界,眼前的一切似乎也會隨之有所不同。我們觀看世界的視角與感受世界的方法可能有千萬種,只要能夠下意識的將這些角度和感受方法運用到日常生活中,就是設計。當你因為讀完這本觀念設計書而感到越來越不懂設計時,這并不意味著你對設計的認識倒退了,而是證明你在設計的世界里又往更深邁進了一步。”這是作者——日本著名設計師原研哉先生寫在開篇自序中的一段話。也正是這句話讓我產生了第一個疑問:這本書要告訴我什么?
什么是設計?這個我再熟悉不過的問題,在讀完短短幾百字的自序后,突然變得陌生,陌生到好像從未思考過的問題!現在我明白了,這就如同逐夢的人,可能由于走的遠了,追的乏了,一顆堅定頑強的心在飽經現實的打壓、誘惑后,雖然依舊在奔跑,但早已忘記了最初的夢想,舍棄了精髓,徒有其表罷了,讀后感《《設計中的設計》讀后感》。原研哉終其一生都在思考,設計到底是什么。這位日本頂級設計師無時無刻不在觀察著生活的變遷和世界的變化。和我們不同的是,他在面對各種變化的時候,喜歡把所有復雜的、繁亂的、色彩繽紛的東西劃歸到一個永恒的起點來重新審視。再設計追求回到原點,重新審視我們周遭的設計,以最平易近人的方式來探討設計的本質和內涵。從無到有自然是一種創造,但將已知的事物陌生化更是一種創造。原研哉認為設計的本質就是解決社會上多數人共同面臨的問題。“設計不是一種技能,而是捕捉事物本質的感覺能力與洞察能力”。這句話或可代表作者的“設計觀”,原研哉對設計的認知中心,一切都是以“建筑”為核心而生發出去的,作者曾說過:“建筑是綜合一切的最高水平……平面設計、工業設計、紡織品設計等只不過被看成被建筑統一前的低水平的、被切割成片的小房間而已”。
設計中的設計讀后感2
這段時間我不僅在為畢業設計想方案,同時也閱讀了《設計中的設計》這本書,讀了這么久,突然發現就像原研哉在開篇的自序中所說的一樣,自己越來越不懂設計了。然而“這并不意味著你對于設計的認知倒退了,而是證明你在設計的世界里又往更深處邁進了一步”,所以歸根結底,這種意猶未盡的感覺是因為我對設計這個異彩紛呈的世界越來越高漲的熱情,以及對設計的.意義更加深刻的思考與感知。
設計是什么?在我離設計很遠很遠的時候,我一直以為他是一個非常簡單的名詞。而如今作為一個初學者,它有些神秘,有些美麗,又有點包羅萬象,意蘊復雜。對于這個最基本的問題,原研哉并沒有在這本書中給出一個明晰的答案。但他給了我們彌足寶貴的啟示。通過創新與交流來認識我們生活在其中的世界,這是我在第一章“設計到底是什么”中所認識的設計。
“設計的時代將要來臨”。當初的松下幸之助看到了設計發展前景,二戰后的日本產品設計高速成長,并且對質量的追求為規模化、量化的生產提供了品質保證。日本設計所具有的獨特魅力是因為,對如何形成真正具有自身特色的設計思想的思索,在于反思什么樣的東西才是“日本的”,在于將現代主義的感覺浸潤并融入日本的生活文化中去。
完美是枯燥的。設計不是工業流水線上生產出來的完美但千篇一律、毫無個性的東西。真正的設計應該不受教條、規則的束縛,充滿想象力,永遠在尋找新的、更好的、不同的、不被遺忘的創意。試著通過不同的眼光來看待事物,才可以尋求新突破。每個人也要有自己的邏輯體系,不人云亦云。
設計在哪里?設計已經深深的扎根在生活當中,最令我們視而不見、習而不察,而恰恰又離不開的大概就是設計了。因為生活中的細枝末節,每一個不容忽視的部分,都是設計。設計也為原本普通的生活,帶來不一樣的溫馨與驚喜,讓生活變美、變放松。“生活本身,就是設計的起源地;而設計,歸根結底就是我們對生活的發言。”
什么才是好的設計?沒有標準答案。事實上,哪有那么多好與不好,只要它足夠有趣、足夠有新意;只要你喜歡,哪怕一件有趣的小物件,也可以將不好變成好,給你帶來完全不同的感官享受,讓你怦然而心動。
在現代工業飛速發展的當代社會,物質生活極大豐富,如何退去浮華、回歸自我,保持一顆平靜寬容的心越來越多的被人追捧。消費者對產品的需求也不僅僅限于好用,他們更愿意選擇那些能夠觸動心靈的設計產品。
正如原研哉寫在最后:“我想邀請那些對設計有興趣,在設計入口觀望的人一起來閱讀。設計世界看起來門檻很高,不會讓人將其與流行或者潮流聯想在一起,相信有很多人即使對
設計有興趣也不一定會真的認為自己可以進入設計界,但我認為,只要腳踏實地,就能走好設計這條路。我期待那些對設計有興趣的人能夠堅定地進入設計界”。
設計中的設計讀后感3
曾經看過一本原研哉的《設計中的設計》,后來在圖書館看見一本叫《設計中的設計(全本)》的書,書的容量較之前者多了兩倍,增加了很多新的章節,書名由designofdesign變成了designingdesign,反映了作者在重新編排此書時思想上的波動。原研哉是為平面設計大師,卻對我們已然習慣了的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產品做了大量再設計課題,書中收錄了他策劃的再設計的很多精彩作品展,當然其目的并不是為了告訴我們人類自古以來積累起來的智慧所創造出來的產品是多么的“錯”,他的研究告訴了熱愛設計的人們不要被束縛于日常生活的高墻中,“從‘無’開始固然是一種創造,而把熟知的日常生活變得陌生則更是一種創造。”他想傳播的也是他一直所追求的設計思想。
夏日炎炎,讀這本從封面到內頁都是純白的書讓人無論從視覺上還是心理上都有一股清涼感,第一章RE-DESIGN——二十一世紀的日常用品是舊內容,坂茂的方形衛生紙筒,佐藤雅彥的出入境章,隈研吾的捕蟑盒,都是我們非常熟悉的作品,“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似乎到處手抖充斥著設計,地板,書籍,燈具,啤酒瓶。這些的確都是設計的產物,將這些東西陌生化,再進一步捕捉到新鮮感進行再設計,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能夠做到這一點,才是一個真正的設計師。”
Haptic——無感的覺醒,人有五感;視覺,聽覺,味覺,嗅覺和觸覺,這個策劃中原研哉要求設計師們不許畫草圖直接受“觸覺”來激發出物體。Haptic的展覽中有兩個作品我十分喜歡,深澤直人——果汁的肌膚,看到這一系列的作品時頓覺內心一陣清涼,甚至一個荒唐的理念從腦海中飄過:要是能進他的設計公司做設計跟大師一起做設計這輩子就完滿了,好好練口語吧!如同作者所寫,這一系列最出彩是香蕉汁盒,讓人看到后會有從盒子口撕開紙盒大口喝的沖動,因為那里有一處香蕉蒂的設計,這樣就會聯想到撕開香蕉的動作,于是讓人不自覺的想要撕開紙盒,我的感觸是不是太大,不知不覺就掉入了設計師的陷阱里,這就是他的設計哲學“nothought”;草莓汁盒的外部肌理處理的和真實的草莓完全一樣,有讓人想伸手觸摸的沖動,仿佛盒蓋未啟草莓的香甜已經撲面而來,可恨那只是張圖片。夏天光著腳丫漫步是我們這代人童年的回憶,當我們一天天長大越來越追求奢華品質的皮鞋不惜把腳磨的傷痕累累時,是否還記得當年夏天走在草地,踩在泥土上的觸感呢Haptic展上的木屐我很喜歡,因為直到現在無論春夏秋冬不在特別的公共場合我都有赤腳的習慣,作品在傳統的木屐上有些植入了青苔,有些植入了松樹林葉或是水泥石板,就如里特維爾德的《紅藍椅》一樣,這樣的鞋子穿在腳上未必舒服,這樣的設計向人們傳達的是釋放腳底的自由,釋放設計師內心的自由。
六月份去了一趟北京看原研哉的設計中的設計展,親眼看見大師作品感覺心潮澎湃,白菜葉的果盤、深澤直人的果汁的肌膚,senseware的水滴設計,去無印良品店看到了直人先生的天圓地方的CD盒,才發現原來開關和電源是連到一起的,拉下電源線CD盒啟動,和想象中不一樣的開啟方式,帶來別樣的觸感,試想這樣一個CD盒,如果掛在家里玄關換鞋的地方的墻壁上,走進家門順手一拉音樂響起,是多么愜意的享受。良品的店里真的有很多設計巧妙的小東西,抽拉試的煙灰盒課放在汽車里使用,還有一把圓規與尺子二和一的產品是我想了很久也不知道怎么去實現的東西,什么時候在國內也可以有這樣一種類型的店子,可以在擺放
《設計中的設計(全本)》從人的五感方面談論了設計的意圖,更多的是從人的本源出發來考慮設計,原先生的思想對我以后的設計會起到一定的指引作用。
設計中的設計讀后感4
原研哉的《設計中的設計》,一直是我很想讀的一本書,但讀完這本書后,說實話,我不是很明白,也許是對里面的內容理解得不夠透徹吧,因此這本書包含的內容都不是很明白,懵懵懂懂的。
設計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很多方面都與設計有密切相關的聯系,是人們生活必不可少的。
原研哉回顧了現代設計的發展歷程,并且策劃了“二十一世紀的日常用品再設計”展覽,通過與許多設計師的互動,共同思考設計與日常生活的聯系。然而,在設計實踐中,原研哉師試圖建立一種信息建筑的思維方式,讓平面設計不僅能作用于人的視覺,而且能夠觸動人的所有感官,設計其實是我們觀察和認知世界的一種方式,但如果設計師能夠以一個動態的眼光,去判斷所面臨的項目,或許會生出一些更具生命力,更具開創性的想法,去指導設計的行為,其結果會更好。而在這物欲橫流的社會上,很多人和書都在提醒著我們,人應當保持一種純潔的心境。設計其實也一樣,雖然常常不可避免地與商業相關,卻不能成為市場利潤的奴隸。因為只有這樣,設計才能積極地影響社會和人們的生活,設計中的設計才不會失去它原本的意義。
因此,設計無處不在,時時刻刻地與我們的生活相互聯系。
設計中的設計讀后感5
《設計中的設計》告訴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做設計師,因為你設計的不僅是一般意義上的設計,還有你的生活。設計是從生活中發現新問題的行為,額環鏡是由具體生活的人構成的,它之所以能走向前方,就是因為有技術與設計的存在。設計的應用很廣泛,也可以說成包羅萬象,它不是一個獨立存在的物體,與大自然;人類息息相關設計師們所說的設計都離不開我們的生活,從一個很小的細節可以體現一個很完美的設計,當然也離不開設計師的才能。我們的衣食住行都離不開設計,我們的物質享受更離不開設計。
設計是一個很抽象的詞,但當設計師把它剖削了之后,它其實就在我們身邊,有時甚至會擦肩而過,看你有沒有發現而已,設計也如此。設計是促進經濟發展的動力之一,對于企業來說是一種重要的經濟來源。總的來說經濟、政治、文化都離不開設計。比如說;商品是市場的主體,是消費欲望的集合體,無論設計什么都要適合消費者更能實現具有引導性的設計,作者還從國家的品牌來解析這個設計。因為每一個國家的形式不一樣、經濟、文化都白一樣,所以設計出來的東西也要人們所接受。
正如作者所說的環保,這是當今世界最關注的問題,需要我們慎重的考慮,其實環境也是設計中的一個環節,設計不是一種技能,而是捕捉事物本質的感覺能力和洞察能力,所以作為一名設計師不但要對社會的敏感度,而且要順應時代的變化。設計也不能因為技術的發展而陷入停滯。因為時代在發展,我們要真正認識到設計本身在世界上所扮演的角色,發揮了什么技能,以及產生的價值,這些都是我們必須所要知道的。
但我對設計真的一點都不了解,但看完這本書后我深刻的了解到設計真的很廣泛,而且設計出來的商品都要符合時代的進化,這些都是為了我們能擁有一個更為寬廣的視野,更好地觀察世界之美,同時我們要真正了解到設計的涵義,設計為了什么?怎么樣設計?這些都是要我們解決的問題。作者之所以一步步邁向設計中心,使自己成為一名真正的設計師,這都離不開他們的努力,所以我們要腳踏實地的學好設計。
【設計中的設計讀后感(精選5篇)】相關文章:
《生活中的標志》課件設計05-07
《三衢道中》教學設計02-24
生活中的你我他教案課件教學設計04-20
《答謝中書書》教學設計(匯編15篇)02-17
《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擇》教學設計03-04
燕子教學設計優質課件設計02-28
《狼》的教學設計02-21
實用的教學設計02-16
貓的教學設計02-09
絕招的教學設計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