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給父母放大假——讀《三字經》有感
讀完某一作品后,大家一定都收獲不少,需要寫一篇讀后感好好地作記錄了。可是讀后感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我給父母放大假——讀《三字經》有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我給父母放大假——讀《三字經》有感1
昨天中午,我加班把《青銅葵花》這本書看完了。書的內容很感人,看到好幾個部分時,我都被感動地哭了。
書中講了一個叫葵花的小女孩兒從小就失去了媽媽,她的爸爸帶領著她來到了大麥地村。可是,爸爸在畫完葵花(大麥地種的葵花)獨自駕船過河時,一陣突如其來的龍卷風把爸爸卷到了河里淹死了,幼小的葵花就這樣成了一個孤兒。最后,她來到了青銅的家。青銅的家很窮,雖然日子艱苦,但她卻很幸福。最后,兩個阿姨和青銅葵花市的市長把葵花接回了城市。青銅和葵花分開的那一瞬間,青銅會說話了,他大聲的喊著:“葵花!葵花!”
合上這本書,我從葵花聯想到了我自己。我自己可以說,比葵花幸福10000倍。葵花上學的錢是家里人省吃儉用,賣蘆花鞋攢出來的。葵花知道,家里人很辛苦,所以她不亂花錢,她還背著家人自己乘坐一艘輪船到南方撿銀杏果按現在的說法就是打工。而我呢,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大手大腳地花錢。夸張一點兒可以說是揮金如土。上街買這買那,我要吃什么,媽媽買,我要玩什么,媽媽也買。葵花卻什么東西也不敢買,反而自己還掙錢。
我真敬佩葵花,敬佩葵花不亂花錢的好品質。葵花不但不亂花錢,而且還很懂事呢!
葵花到了青銅家里,從來不撒嬌,很體貼家人。家里很窮,要做作業的時候,為了節省燈油,到伙伴家借燈光寫作業。伙伴們不讓借了,青銅就給葵花捉了很多很多的螢火蟲,放在一個瓶子里,葵花接著螢火蟲的光寫作業。爸爸媽媽有時候批評她了,她也虛心接受,不犟嘴。最令人感動的就是奶奶得病了,葵花的心里就出現了念頭,第一就是掙錢,第二就是在期末考試那天成績不考好,這樣就不用交學費,爸爸媽媽就可以把省下來的學費給奶奶當醫藥費。 我想一想,心里實在有些羞愧。
葵花那么懂事,那么節約,我真需要向她學習學習。從今天開始,我要讓爸爸媽媽監督著我,我只買我需要的東西,不需要的東西一律不買!我一定要做一個像葵花一樣懂事的好孩子,珍惜我現在的幸福生活!
我給父母放大假——讀《三字經》有感2
中華民族曾經是世界上最富有創新精神和創造成就的民族,這個民族所創造的文化博大精深,燦爛輝煌,為世界文明發展作出了杰出的貢獻。詩詞歌賦是一顆璀璨的明珠。讀過這本被稱作“千古一奇書”的古代文化經典,感觸很深。
《三字經》這一書蘊涵了我國古代人倫道德的許多精華。內容包含了教育、歷史、天文、地理、倫理和道德,以及一些傳說,深得世人所珍愛,其中我也是它的忠實支持者。
三字經中“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朽。”還有“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等等,使我明白了為人父母和嚴格要求子女的重要性,我明白了爸爸媽媽的用心良苦,也明白了爸爸那次對我不好的原因:
有一天,我放學回家,爸爸早已坐在那兒,黑著臉。我便已知大難臨頭,準備想溜走。爸爸叫住了我,問:“怎么,心虛了嗎?“我的臉刷地一下紅了:“什。。。。。。什么?”“老師向我反映了情況,她說你考得不好,還冒充簽名,是不是有這一回事?”我結結巴巴地回答:“誰。。。。。。誰叫。。。。。。你整天黑著臉,弄得。。。。。我不敢向你說簽名的事。”那晚,我被狠狠地批了一頓,我很恨我的爸爸。
但現在我總算明白爸爸的苦心了,心中后悔萬分。
因此,我們在學習科學技術知識的同時,一定要繼承發揚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了解自己國家的歷史,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從小扎下中華文化的根。同學們,讓我們誦讀經典詩文,做個文雅的東華人!
我給父母放大假——讀《三字經》有感3
我讀了一本書,書的名字叫做《錢文忠解讀<三字經>》,這本書分成上、下兩本。
《三字經》這本書我想大家都應該很熟悉了吧,它是古代兒童必須要學的、要讀的一本書,可見它的重要性了吧!
《三字經》被錢文忠分成了三個部分來講,第一個部分講的是教,即教育的重要性、教育的理由、教育的方法、教育的規律。第二部分講的是史,即歷史,《三字經》從三皇五帝一直講到了清朝。第三個
《三字經》開頭的六個字,我想大家都知道,“人之初,部分講的是學,即勤奮好學的重要性。性本善。”就是這六個字卻有著豐富的內涵,它講的是一個關于人性本質的哲學問題。也就是說,人性究竟是什么樣的?人性究竟是善還是惡?也就有了“性惡論”與“性善論”。
在《三字經》中,講了一個很有趣的學說,那就是五行學說,“曰水火,土木金,此五行,本乎數。”五行分別是水、火、木、金、土,五行相生相克。
《三字經》第二部分講的是史,《三字經》有一個很獨特的地方,因為它可以用兩句話講完了三、四個朝代,幾百年,比如“號三國,迄兩晉。宋齊繼,梁陳承”這一句話里講了三國、兩晉、宋、齊、梁、陳這么多的朝代,牛吧1
《三字經》第三個部分,講了許多古代人勤奮讀書的例子,也是激勵我們要好好讀書,比如:頭懸梁、錐刺股、映雪、負薪、掛角等等、、、、、、
接著又講了一名才女,名叫蔡文姬,她非常會彈琴,她也寫下了著名的《悲憤詩》。
《三字經》雖人只有幾千字,但它所講的內容是非常值得人們學習的,是一本值得我們看的書。
我喜歡《三字經》。
我給父母放大假——讀《三字經》有感4
在我三歲的時候,媽媽就經常讀《三字經》給我聽,那時候的我記憶力特別的好,沒用多長時間我就把三字經背誦下來。由于我太小了,在背到一半的時候就累的口水流到了我的下巴上,濕乎乎的,聽我讀的人們都夸我記性好,前途無量。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不再喜愛背《三字經》,因為我覺得它枯燥乏味,所以漸漸的遺忘了它。
去年寒假,老師要求我們讀《三字經》,我極不情愿的找出那本沉睡了六年的《三字經》,誰知拿起來竟一眼不眨的看了兩個小時。
有一段“頭懸梁,錐刺股。彼不教,自勤苦。如囊螢,如映雪。家雖貧,學不輟。”這幾句話的意思是:戰國的蘇秦,讀書時為防止瞌睡,把頭發吊在房梁上,困倦時用利錐刺自己的大腿來提神。他沒有老師教誨,而是靠自己勤奮刻苦。晉朝人車胤夏天抓螢火蟲裝入沙袋,晚上讀書用來照明。孫康冬天夜晚借院子中雪反射出來的光看書。他們家里都非常貧窮,但從來沒有放棄過和停頓過學習。我覺得古人的做法雖說有些不合科學道理,但這種自覺學習的精神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后人。從歷代文學家。政治家和科學家的經歷來看,沒有任何一個有成就的人是不愛學習的。想想自己,家庭有能力支持我讀書,而且擁有自己的學校和優秀的老師,可是自己卻不夠刻苦,甚至還厭惡過學習。這樣一對比簡直讓我無地自容。
其中“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處我突然明白了母親曾經放棄了一個生財之路的原因。我奶奶說過,姑姑搬家之前,家里經營著非常掙錢的麻將館,讓母親來接手經營,可母親拒絕了,她開了現在的課后輔導班,輔導留守兒童的學習。可是不但收入微薄,還特別操心,母親以前明亮的嗓音已經變的沙啞,經常含草珊瑚含片來緩解。嚴重的咽炎讓她經常干咳。我曾經暗暗的覺得母親不夠聰慧,是《三字經》讓我知道了母親的.良苦用心。
我深深的贊嘆和感激古人為我們留下這智慧的結晶,文學的寶藏,永不退色的經典。
我給父母放大假——讀《三字經》有感5
這學期我讀了《三字經》,書中的許多故事讓我受益匪淺。在這些故事中,我深切地感受到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源源流長。
書中的每個故事、每一句話都深深地吸引著我。“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這是我閱讀《三字經》里的一句話。這幾句講得非常好,它告訴我一個深刻的道理:如果管教孩子管教得不好,是父母的過錯。老師如果教書不嚴厲,那是老師的懶惰。小時候不學習,將來長大想學也不行了。所以我深深感受到:我一定要更加努力學習,長大后回報自己的父母與老師。
“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講的是:從前,孟母為了給孟子創造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曾三次搬家。孟子不好好學習,孟母生氣地割斷織布的紗線,告訴他要好好學習。它使我想到了爸爸媽媽,他們也像孟母一樣,為了我的學習更上一層樓,又是給我買點讀機,又是給我買寫字桌。從前,我不理解爸爸媽媽的苦心,認為買給我的東西是理所當然的,所以也不知道珍惜,當我貪玩的時候,父母說一下我,我還會不服氣,認為他們不該限制我的自由。學了《三字經》后,我終于明白父母為什么這樣——是希望我好好學習,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三字經》不但是一本書,還是古代人們智慧的結晶,是文學的寶藏,是永不褪色的經典。它濃縮了中華上下幾千年的歷史,一個又一個的故事,教會我們做人的道理;一篇又一篇的寓意吸引著大家。快和我一起去讀這本好書吧。
我給父母放大假——讀《三字經》有感6
它是一團火,燃燒熾熱情懷;
它是一簇花,馨香愛的心房;
它是一股水,蕩滌你我胸襟……——題記
微風激起我心中層層漣漪;陽光四射我心中的每一個角落;愛的便利貼貼滿我心全部。
它是寬容卻不是縱容。
我是白云,它是藍天。我肆意地縹緲在它的懷抱中,卻不由己亂飛。
因為,我始終孕育在它博大的胸懷中。
我是小樹,它是園丁。我快樂地生長在它的管理中,卻不亂冒枝杈。
因為,它愛的利剪無時無刻不在修剪著我。
寬容卻不縱容的它,讓我沒有成為溫室里的花朵,經受風雨洗禮后的我才會成為“人”。
它深情也無情。
我是小溪,它是大海。我歷盡千辛萬苦擁有它的懷抱。愛撫,微笑,于是我忘記了疲勞,忘記了一切,我想霸占它所有的愛,它深情地安慰而又無情地拒絕。由此,我懂得了分享。
它疲憊卻不厭倦。
我是一本書,它是讀書的人。我有錯,它改錯;看到我的亮點,它褒揚卻不引我驕傲。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讀了我千千萬萬遍,卻新意盎然。
它自私也無私。
我是電視劇中的王大春,它是丑娘。它長得極丑,但心靈卻極美;我無情將她拋棄,她卻不怨,不恨。我自己振振有詞,它卻在寂寞角落默默落淚。我有時也心痛,但它卻竭力安慰。將傷心悲痛自私地埋葬,包裝出的幸福卻無私蕩漾。
它的無私,它的自私,讓我無地自容……等我要改錯的時候,它卻悄然離去……我只能壓抑一輩子。
不要提起荒寂的道途,不要赴往陌生的旅程,你眉梢郁結著憂愁,你眼眶淚珠盈盈,那緊緊鉗閉的嘴角,不要再唉聲嘆氣,不要等韶華虛度,百花飄零。它——我們的父親母親,我們所霸占的父愛母愛,不能長久逗留,不要再說自己還小,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快用你的雙手,將那歲月的痕跡撫平!
“首孝悌,次見聞!”
我給父母放大假——讀《三字經》有感7
我很小的時候就聽見媽媽說過,《三字經》這本書是一本老少皆宜、膾炙人口的好書,書中包含了我們國家的優秀歷史文化傳統和豐富哲學道理,每個人都應該讀一讀《三字經》這本書。 我牢牢地記住了媽媽對我說的話,默默地記住了《三字經》這本好書,我平時聽別人讀到“人之初,性本善”等《三字經》里面的一些句子,但是沒有完整地讀過一遍,所以,我在寒假里的一天中,我就上網查了一些《三字經》中的語音版,聽著孩子們如天籟之音般的聲音朗讀《三字經》,我深深地被陶醉在其中。 我一口氣聽完之后,我才發現了媽媽說的那樣,《三字經》不過簡單上千字,其中的內容卻博大精深,有一些句子的意思我還是能明白的,有的道理我卻是一解半知。其中有兩句“香九齡,能溫席”,孝于親,所當執;融四歲能讓梨,悌于長宜先知”,深深地打動了我。東漢時期的黃香,九歲時就知道孝順自己的父親,冬天,天冷的時候用自己的身子幫父親暖身;孔融四歲出去摘梨,把大梨全讓給了自己的哥哥,而自己卻挑了一個最小的梨。這兩個故事告訴我們小學生從小就應該孝順自己的父母、長輩,要時刻懂得謙讓。 想想我以前,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公主,所有的事情都要爸媽幫我們安排好。我知道了這兩個故事后,覺得十分慚愧,所以,我決定了,我要向他們兩個好好學習,不僅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而且還要幫父母、大人做一些家務事,并且還要好好地孝順父母、長輩,和同學們、朋友們在一起時,不要逞強,要時刻記住禮讓。 當然,《三字經》這本好書中值得我們學習的道理還有很多,當我讀完《三字經》之后,讓我明白了很多的知識和道理,《三字經》這本書真是值得我們學習的一本好書呀!
我給父母放大假——讀《三字經》有感8
上學前背《三字經》時,其中很多話句的意思我都不懂,現在上學了,經過爸爸的講解,我能理解書中的一些含義,特別是關于古人學習方面的內容:“昔中尼,師項橐;古圣賢,尚勤學,趙中令,讀魯論,彼既仕,學且勤,披勤編,削竹筒,彼無書,且知勉,頭懸梁,錐刺骨,彼不教,自勤苦,如囊螢,如映雪,家雖貧,學不輟,如負薪,如掛角,身雖勞,猶苦卓。”
這六段的意思是這樣的,大圣人孔子曾經把七歲的項橐當作老師,古代圣賢尚且能入此勤奮的學習;宋朝趙普讀了一輩子的《論語》,做了宰相之后,扔勤奮學習;漢朝路溫舒把借來的書抄寫在用蒲草編的席子上;公孫私削竹片來抄書,他沒錢買書,卻如此勤奮;孫普怕晚上讀書打瞌睡,把頭發系在房梁上,蘇秦學習困倦時沒用錐子刺自己的大腿,他們都有老師,但能自覺學習;晉朝車胤晚上捉螢火蟲當作燈光看書,孫康依靠雪的反光看書,他們雖然貧窮,卻沒有因為點不起燈就停止學習,漢朝朱買臣一邊砍柴一邊讀書,隋朝李密一邊放牛一邊讀書,他們盡管勞累,卻不放棄學習。
讀懂了這幾段后,我非常感動,古人沒有我們現在這樣的優越條件,坐在明亮的教室里,有辛勤的老師教導我們,書本都是新的,爸爸媽媽給我們買了漂亮的書包、文具,這么好的學習條件,是古人所沒有的,如果在這樣的條件下,我們沒有刻苦、努力的學習就辜負了父母、老師對我們的期望。我們要實現自己的理想嗎,將來成為國家的棟梁,就必須從現在做起,好好學習,認真讀書,掌握更多的文化知識。
我給父母放大假——讀《三字經》有感9
《三字經》是一本好書,因為她教會我很多知識,告訴了我很多名人故事,讓我明白了很多道理,……
“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讓我意識到:浩瀚宇宙,奇幻莫測。星辰斗轉,風云突變,山川升降,江河泛濫,花木生息,鳥獸遷徙,無不紛繁多變。人,作為萬物之靈,只有不斷探索學習,追尋那因果關系,理清那內在緣由,才能遵循事物發展規律,有效地改造世界,才能讓世界更加和諧美好。
“父子恩,夫婦從。兄則友,弟則恭。長幼序,友與朋。君則敬,臣則忠。此十義,人所同。”又叫我懂得:父子、夫婦、兄弟、朋友、君臣,這叫五倫。父慈,子孝,夫唱,婦隨,兄愛,弟恭,朋誼,友信,君敬,臣忠,稱為十義。若能做到,社會就安定,家庭也快樂了。我們中國人歷來重視禮儀規范,講究長幼有序,朋友同事交往,重情義講信用。像“桃園三結義”至今為人們津津樂道,交口稱頌。同學間,如不講信用,說話不算數,有誰樂意常來互往呢?
“頭懸梁,錐刺股。彼不教,自勤苦。如囊螢,如映雪。家雖貧,學不輟。如負薪,如掛角。身雖勞,猶苦卓。”又使我知道:晉代孫敬和戰國蘇秦,他們沒有老師督促卻能自覺勤學苦練;晉朝車胤與孫康,他們雖然家境貧寒卻從不停止學習;漢代朱買臣及隋朝李密,他們身體盡管很勞累卻依舊發憤苦讀終成有用之材。這一個個歷史人物,怎不令我敬佩?如不好學上進,有何顏面見爹娘?我要學習,要無愧于自己!
諸如此類的“三字經”還有很多很多,當你打開扉頁,我想你也會愛不釋手,被其中描述的人物故事所吸引入迷,被其中蘊含的豐富情感所感動流淚,被其中綻放的精神花園所留連忘返……不信,就試試!
我給父母放大假——讀《三字經》有感10
《三字經》是學習中華傳統文化不可多得的兒童啟蒙讀物,距今有七百多年的歷史,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它大都采用韻文的方式,每三字一句,四句一組,像一首詩一樣,背誦起來像唱兒歌。別看它篇幅短小,卻通過一個個生動有趣的人物歷史故事,蘊含著許多深刻的道理,大人孩子讀來都受益匪淺。
《三字經》列舉了大量典故、故事,向我們闡述了豐富深刻的人生哲理。有倡導尊敬師長,寬厚待人的;有頌揚勤勞節儉,清正廉潔白;有勸誡謹慎持身,悔過改錯的;有愛國愛民,弘揚正氣的;有激勵立志勤學,發憤圖強的……這些內容包含了我們生活的諸多方面。
“頭懸梁,錐刺骨。”這是《三字經》中激勵人勤奮學習,發憤圖強的典故。
“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孟子的母親曾三次搬家,是為了使孟子有個好的學習環境。一次孟子逃學,孟母就割斷織機的布來教子。孟子所以能夠成為歷史上有名的大學問家,是和母親的嚴格教育分不開的。
“ 香九齡,能溫席,孝于親,所當執。”其中提到的小黃香是漢代一位孝敬長輩而名留千古的好兒童,小黃香不僅以孝心聞名,而且刻苦勤奮,博學多才.我們現在的許多孩子家境優越,整天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生活,卻不知知恩圖報,孝敬父母,有的還對父母大吵大鬧,整天這個不滿意,那個不順心,不是把心思用在學習,而是好逸惡勞,學習不努力,喜歡趕時髦,比吃穿。可以說,父母為養育自己的兒女付出了畢生的心血。這種恩情比天高,比地厚,是人世間最偉大的力量。我們應該讓孩子們學會愛自己的父母,只有愛自己的父母才能愛他人,愛集體,將來長大才會愛社會,愛祖國。
列寧說過: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三字經中的榜樣比比皆是,只要向他們學習,相信我們的孩子都會有所作為!女兒學校給俺布置的作業。胡亂湊得。
我給父母放大假——讀《三字經》有感11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當我們呀呀學語之時,父母就教我們念三字經,而我們只是跟著念,有口無心,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暑假里,我在新華書店看到了《國學啟蒙經典——三字經》這本書,只面的內容將每句話的出處都通過故事的形式呈現出來。我瞬間便來了興趣,津津有味的讀了起來。
在古訓中,我學到了古人學習的態度。原來“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說的是孟母三遷的故事。戰國時,孟子的母親曾三次搬家,就是為了使孟子有個較好的學習環境。一次孟子逃學,孟母就折斷了織布用的梭子來教育孟子,學習就像織布一樣不可以半途而廢。我雖然不能選擇自己的學校,但我可以改變自己的學習態度。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是一個不斷努力的過程。知識的積累是一個積少成多,聚沙成塔、積水成淵的過程。
在古訓中,我感受到了古人治學的嚴謹。著名的數學家祖沖之,從小就閱讀了許多數學書籍。他在前人的基礎上經過反復研究和推算,求出圓周率在3.1415926與3.1415937之間。這一數值的得出要比外國數學家早了一千多年。那么,我們又是怎么對待學習中的困難呢?有時候經常貪玩,對學習的知識一知半解,似懂非懂。我今后要向祖沖之學習,在學習中,對知識的掌握要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
在古訓中,我還讀到了古人的傳統美德。孔融四歲讓梨,周公作周禮,遠古時期堯舜禪讓。一個個真實的故事當中,我深深地體會到了古人謙恭禮讓的傳統美德。
一句句的古人古訓,朗朗上口,讓我明記在心。一個個經典的故事,耳熟能詳,使我懂得了做人的道理。古人古訓,讓我們學而有方。
我給父母放大假——讀《三字經》有感12
暑假里,我饒有興趣地讀起了《三字經》。三字經,顧名思義,就是三字一句,讀起來朗朗上口。這不,我搖頭晃腦地讀著、讀著,居然會背了。
一天,我學著老夫子的樣子,背著手,又津津有味地背起《三字經》來。“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香九齡,能溫席。孝于親,所當執。”背到這兒,我的眼睛濕潤了,我仿佛看見在大熱天里,才9歲的小黃香顧不得擦去臉上的汗水,正用扇子使勁地給他爸爸扇著枕席,想讓勞累了一天的父親回來睡得涼快點;冬天,大雪紛飛,天寒地凍,小黃香沒有了媽媽,家里又沒有火爐,他只能用自己的身體溫暖被窩,讓爸爸暖暖和和地入睡。
“孝于親,所當執。”孝敬父母,理所當然,可我都12歲了,我孝敬過父母嗎?我左思右想,恐怕只有那次為媽媽剪指甲,勉強算得上“孝于親”。倒是媽媽天天為我洗衣、做飯,忙個不停,碰到天氣變化,不是為我送傘就是為我送衣服。一到暑假,為了我這個寶貝女兒,中午她還得冒著酷暑回家為我做飯。我真慚愧呀,我比黃香大3歲,居然沒好好盡過一次孝,不行,我得給媽媽放一次假,表現表現!
“首孝悌,次見聞。知某數,識某文。”我口中念念有詞,“該準備個什么節目呢?”眼看快中午了,“對了,媽媽每天中午回家為我做飯,多累呀!我就學做家務!”說干就干,我立刻忙開了。
媽媽準時回來了,見我臉上都是汗,心疼地說:“敏敏,天太熱,還是讓媽媽來炒菜吧,你管好自己的學習就行!”“不,媽媽,我要給你放假!”“放假?”“對!給我一次機會嘛!不就是放一次假嗎!”說服媽媽后,我在廚房里又忙活起來,一會兒,幾個簡單的菜就做好了,我學著媽媽平時的樣子叫道:“肚子餓了吧,快吃飯!”“遵命!”媽媽笑呵呵地答道。
吃過飯,媽媽剛站起來要收拾飯桌,我又趕緊把媽媽按住:“媽媽,我鄭重宣布,從現在起,我給您放大假了,祝您假期愉快!我上崗干活了!”說完,我就哼著三字經,收拾起碗筷來。
我給父母放大假——讀《三字經》有感13
“人之初,性本善”這個耳熟能詳的三字經,是中國人幾千年的中慵之道對美德的概訴。人,生下來本是善良的,只是因為社會這個大染缸對人的洗理,才會對每個人賦予不同的色彩。 看完幾遍事跡后,感慨時世弄人,有的孩子很小就要扛起家庭的重擔,有的是見義勇為,有的是和奶奶相依為命還堅持上學。 孩子問我“什么是美德?”我說:“美德是一種品質。誠信、善良、責任、勤奮、勇氣、堅毅、友誼、孝順、自律和智慧都是美德的表現形式。就像你說話誠實也是一種美德啊!”事跡里的這些美德都是必要的,也是現在社會上的很多人有所欠缺的,如誠信,如果大家都沒有誠信,是不是所有人都活在謊言中,那將很可怕,就同商家做生意,如果沒有信譽,還能在商場立足嗎?
文章中的一些事跡能讓我們清楚的知道什么是誠信,什么是責任……最美司機吳斌,就是對責任的最好訴說,還有最美教師張麗莉,最美抗癌女孩魯若晴,最美媽媽,最美…… 這么多的最美,構成了我們現今的社會。社會是有陰暗的一面,但天上的烏云總也遮不住太陽的光芒,這種光,給人們希望,給人們方向,領著人們朝著夢想的方向飛行,讓美德沖破蒼穹,撥云見日。一次我帶趙欣雨去缽池山公園玩,公園里鳥鳴不斷,這時有兩只鳥落在草坪上,我和趙欣雨說:“我們去抓鳥。”她說:“不好,小鳥是益蟲,不能捉。”這短短的一句話,讓我從心底感覺到孩子真,善,美的一面,她們也是有自己的思想,她們想讓這個世界更美好。其實每個人在心底都有最柔軟的一面,如果能把這一面再放大一點點,社會的陽光會更燦爛。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善良雖然在現實生活中是最容易受到欺騙的,但俗話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在你付出愛的同時,心靈也能夠得到一種浸潤,那種“幫助別人,快樂自己”的感受是何等的美妙!
我給父母放大假——讀《三字經》有感14
《三字經》相信大家都在小學階段讀過或背過,大家都有所了解,下面就談談我對它的理解和感悟吧!
《三字經》是一本歷史悠久的古代名書,是小學階段必備的課本。《三字經》主要告訴我們要尊敬師長,講禮貌,還要有孝心和愛心。其中,對我感悟最深的是: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這段話,講的是母親把我生下來,不僅僅是要讓我們吃飽穿暖,更重要的是教育,如果父親沒有教育好我們,那就是父親的失責,同樣,我們一定要自覺學習,以后報答父母。相同,在學校里,如果老師不把我們管嚴,那也就是老師沒有做好,但我們班的老師可好了,她上課嚴肅,下課就像朋友,感謝可敬的老師,您讓我們在快樂中收獲知識。還有, 玉不琢,不成器。我更喜歡這句話,是比喻一個人就像一塊玉,學習了,等于把這塊玉打磨,進行加工,就成為一個物器。相反,如果不學習,那塊玉等于碰也沒碰過,就是塊普通的石頭,沒有價值。最后:融四歲,能讓梨。這句話是我印象最深的,是說孔融四歲時,就知道把大梨讓給哥哥吃。他這種兄弟情誼,不自私的行為值得我們學習。其實,這種行為也可以用在生活當中,比如:不要為了一點小事而吵架,你爭我搶,而是要懂得謙讓,“退一步,海闊天空”這句話是好的。
《三字經》這本書給我的啟發是: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要認真并快樂地學習。同時,要有一顆感恩的心,來回報父母和老師,這不是在喊口號,我要一步一步用實際行動做好,要做個“沒有我,地球就不轉了的人。”
我給父母放大假——讀《三字經》有感15
讀了《三字經 》后,發現里面有許多經典的故事,讓我懂得了許多道理,其中讓我記憶猶新的是 " 昔孟母,擇鄰處,讀后感《讀三字經有感500字》。子不學,斷機杼 " .這一段經典名句,讓我很是感動!孟子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能有這么大的成就跟他母親很有關系。
孟子小時候,住處附近有個墳場,每天都有出殯或掃墓的人哭哭啼啼從家門中經過。孟子覺的好玩,也學著玩起出殯的游戲。孟母發現后,擔心孟子不安心學習就決定換個地方住。當他們搬到鎮上后,沒想到附近住著一位屠夫,孟子又不安心學習了,學著屠夫拿起刀子,玩起剁豬肉的游戲。孟母決定再次搬家。這次,她帶著孟子住到學校附近,這里書聲朗朗,學習氣氛濃厚。從此,孟子專心致志地讀起書來。
孟子稍大些,拜了大學問家子思為老師。起初,孟子學的很專心,過了一段時間,就變的很懶散了,有一次,趁老師不在時,同學們拉著孟子偷偷地溜出去捉迷藏,摸小魚,直到天黑才回家。
孟母問孟子為什么回來這么遲,孟子咕噥著說讀書沒意思。孟母聽了非常生氣。她拿起剪刀,一下子就剪斷了快要織好的整匹布,問孟子: " 布斷了,還能繼續織下去嗎? " " 不能。 "" 你正在求學,如果中途停學呢? "" 我明白了,我再也不貪玩逃學了。 "" 你讀書就像我織布一樣,如果半途而廢,終將一事無成。 " 從此,孟子發憤讀書,終于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我看了以后,覺得這位母親很偉大,為了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不厭其煩的三次搬家,當看到孩子逃學回家時,孟母不惜割斷快要織好的布,教育他學習不能半途而廢。
回想自己現在,有很好的學習環境,豐足的學習用品和幸福的生活,我就更應該認真學習!
【我給父母放大假——讀《三字經》有感】相關文章:
讀《三字經》有感15篇03-02
《家》讀有感03-10
讀《媽媽不是我的傭人》有感范文03-18
讀《天下興亡我的責任》有感03-16
讀《你不知道的我》有感01-09
旅游--給自己放個假12-26
讀《我的戰友邱少云》有感(集錦15篇)03-06
讀《今天我是升旗手》有感500字03-03
讀《我的戰友邱少云》有感(匯編15篇)03-23
2022讀《童年》有感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