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老師在這里讀后感(通用7篇)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后感吧。那么讀后感到底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好老師在這里讀后感(通用7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好老師在這里讀后感1
《好老師在這里》,最初看到這個書名的時候心中就不禁冒出了許多個問號,“怎么樣才算是好老師?”“怎么樣才能成為好老師?”帶著這些疑問我打開了這本書。
這部書以教育觀察的方式訴說著崇高純真的人性之愛就是一種最為真誠的教育。書中的人物和所有人一樣過著平常得不得了的日子,但是有許多的孩子在這些平凡的身影下找到了春天。他們也過著馬不停蹄的生活步調,但他們卻“不會累”、“不覺得累”,成功的秘笈在哪里?他們懂得尊重孩子。
書中講述了很多優秀老師用真心教育學生的動人故事,讀后讓我感到師愛無價。美惠老師為了給自己的學生買一塊生日蛋糕,冒著傾盆大雨,在山石滾落的山路上,開半個小時的車,但是她覺得值得,因為她用真心換來了真情。正如作者所說,“用真心換真情”的第一步就是要“看見孩子的情緒”,而且要溫柔地對待。
杜守正老師一次次面對學生交來的白卷,可他仍耐心等待,等待學生的回心轉意,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用生命帶動孩子的生命、用感動帶動孩子在生活中尋找真正的感動,最后,再把所有的感動回到老師自己身上。”是啊,當你愿意用真心和學生們交流時,才能換來學生的真情。其實,每個孩子都有完整的喜怒哀樂,都需要老師細心貼近。可是教師專業工作做久了,就會習以為常地成了“職業”工作,滿滿一個班的孩子在老師眼中漸漸長成同一種面孔,不經意間,老師就忽略了孩子的個別情緒和差異,人和人之間的友善關系也漸漸僵化起來。
美惠老師在工作中主張“用真心換真情”,她認為,“用真心換真情”的第一步,就是要“看見孩子的情緒”,而且要溫柔地對待。只是一個充滿鼓勵的眼神,一個充滿溫情的動作,一個微不足道的幫助,都可以讓孩子們更靠近老師。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就發現孩子們有孩子們的思想,他們學習知識的方法跟成人的完全不同。教師的方法雖然正確,但有時對于孩子來說還是比較枯燥的,而孩子在教孩子時就不同了,他們會有讓同伴更容易接受的方法,往往這些方法在老師看來是不可思議的,甚至是望塵莫及的,而就是這些與眾不同的方法卻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老師要多注重培養小助手,要讓學生學會合作學習,讓學生樂于合作學習。在合作學習中找回自信,找到快樂。
書中一則則的故事讓我深深感動,故事背后的事理讓我深深思考。同樣是做老師,方式方法截然不同,效果當然顯而易見,而好老師就能找到這些好方法,雖然可能會經歷種種困苦曲折,但最后的收獲卻是甜美的。看了這本書,書中介紹的老師讓我肅然起敬,他們雖然平凡、質樸,卻用自己的智慧、生命、滿腔的愛意為教育事業無私地奉獻著,為學生灼灼地燃燒著。他們讓小草長出了小草該有的風采,讓杜鵑長出了杜鵑該有的風貌,讓每個學生依自己的天性,活出像樣的自己,不愧為“好老師”的稱號。在今后的教育之路上,他們就是我的楷模,雖然不一定保證能讓每個學生都長出自己該有的自信和風采,但至少不會“非得要小草也開出杜鵑不可;非得要在春天開花的杜鵑和梅花一樣在冬天開花不可”。
好老師在這里讀后感2
這個假期里,我讀了林老師寫的《好老師在這里》這本書,前半部分主要講了很多有個性特點的老師,以及他們的教育故事,對一般老師有參考和借鑒意義,后半部分側重講述了一些有個性的學校的做法,則對校長或管理者更有啟發意義。
我很贊同序言中的這句話,“絕大多數的老師都還是想當好老師,只是有些老師找不到成為好老師的方法罷了。”我認為在所有的為人師者中,排除個別人,大多數都還是想做一個好老師的,每一個教師都還清楚地記得當初踏上講臺時的那個美好愿望和理想,并為堅守和實現這個夢想而努力地工作和尋找,只是后來啊,有的人成功了,有的人因許多事情而改變了。
我好似亦是如此的吧!我想當好老師,但找不到成為好老師的方法。我很難做到像美惠老師那樣敢于誠懇地給學生道歉,也不如杜老師那樣有足夠耐心來觀察學生和學生談心,我習慣因循守舊,不會像美玲老師那樣自編教材,我遵循師道尊嚴,更不會和林老師樣,把學生當兄弟。說實話,從教十多年來,我還是十分看重教學成績的,我始終擔心所任教的班級考試成績會落后其他班級,有時還為成績沒有達標完成任務而糾結自責,嚴重時會失眠。我始終認為成績是最現實的了,沒有好成績,就不是一個好老師。我們整天打著一切為了孩子的大旗而想法設法的將自己的知識經驗灌輸給他們,卻不知道他們想要的是什么,看似無私的背后充滿著自私的影子。
其實,找到好的方式方法,成為了好老師,成績自然也不會差的。讓許多平凡的孩子在平凡的老師那里找到春天,是書中告訴我的,也是我認為我也應該能夠做到的事情。教育家陶行知曾有句名言:“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是啊!我們多一把尺子就多了一批好學生。我們的心中不僅要有分數,更重要的是要有人,一個個有獨立人格和尊嚴的人。
最后用書里陳校長的這句話勉勵我自己吧,“教育之道無它,愛與榜樣而已。”
好老師在這里讀后感3
《好老師在這里》中給我印象最深刻的話是:“教育不是你想帶給孩子什么!而是你想帶給自己什么!不要用冠冕堂皇的句子說一切都是為了孩子”。這樣冠冕堂皇的話我們好多老師經常掛在嘴邊,也包括我自己,捫心自問,在現在的大形勢下有多少是真正為了孩子。
什么樣的老師才算好老師呢?從成為老師的第一天我就在探尋標準,但一直都沒找到一個最佳的答案,直到我讀到李鎮西老師所寫的“‘最好’就是‘更好’,雖然這個‘最好’永遠達不到,但一個一個的‘更好’,便匯成了一個人一生的‘最好’”這句話時,頓時豁然開朗。是啊“做最好的自己”,強調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斷地超越自己。
回想自己的教學生活,當我擺出“師道尊嚴”嚴厲地去批評學生的時候,我并沒有感受到他們的心悅誠服。反而,只是一個充滿鼓勵的眼神,一個充滿溫情的動作,一個微不足道的幫助,卻使他們更靠近我。當我們故作尊嚴,甚至以犧牲學生的尊嚴來換取自已的尊嚴時,學生根本不會買我們的賬,只會向我們投來冷漠的眼光;當我們‘無視’自己的尊嚴,而努力追求高尚的品德、出色的教育、真誠的感情,并隨時注意維護、尊重學生的尊嚴時,學生會把他們全部的愛心和敬意奉獻給我們。“
當拿起這本將真知灼見以樸實無華的語言展現在我面前的書時,我喜歡上了這本書。書中的一個個故事,一位位老師折服了我。
教育上的愛,不是為了達到一個目的而做出的一種姿態,它是一種思想,一種情感,一種氛圍,運用得恰當,它會把”愛“自然而然的貫穿于教育的某一個環節,也會不聲不響的體現在教育的每一個細節,更會潛移默化的浸潤著每一個學生的`心靈。總之,冷漠的心、生硬的態度,永遠也不可能換來心與心真誠的溝通,從今以后我會多試著從學生的角度考慮問題,用”學生的眼光“看待,用”學生的情感“體驗,用真心、愛心、誠心、耐心,換來學生們純真的笑容,贏得學生們的尊敬和愛戴。
好老師在這里讀后感4
參加工作10多年啦,一直記得自己第一次站在講臺上的美好希望——成為一名備受學生喜愛的好老師。雖然多年的努力沒有白費,收獲了不少學生的愛,但總是感覺離自己所希望的還相差好遠好遠。差在了哪里呢?讀過這本《好老師在這里》之后,我似乎找到了答案。
其實這本書中記錄的都是一些平凡、普通的教師們的故事。可在看似平凡的背后,他們在做著不平凡的事兒,因為他們讓孩子真正找到了自己的春天!這些教師和我們一樣都過著起早貪晚、忙忙碌碌的生活,但他們卻從不覺得累、不覺得煩,更不會厭倦,這是為什么呢?是什么讓他們在忙碌中收獲了快樂與幸福?又是什么讓他們擁有了無限的力量?我想這與他們愛學生、懂學生、尊重學生是分不開的!
美惠老師年輕熱情,她喜歡用真實面目和孩子們做朋友,在學生面前能哭能笑,也能瘋狂。她能為了一個后進生站在雨中哭泣,她也能為了一道講不明白的題跟學生道歉,她還能不顧傾盆大雨、山石崩落,開車到深坑街為阿誠買生日蛋糕。在美惠老師心中,孩子們的每一張笑臉,就是對老師最好的鼓勵。
杜守正老師最觸動我的就是他能全然不動聲色地接下學生的一張空白作業,能聽懂學生看似“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不做作業的理由,真是難事!在杜老師看來,教學中某些很有感覺的東西不知什么時間、什么地方就會出現,而教師就要有足夠等待的耐心。讀到這里時,我不禁回想起自己的教育現狀:我喜歡統一規定、統一要求,我的審美眼光就認為統一的姿勢、統一的格式、統一的字跡是美的,我的教學就是為了保證統一,根本見不得一個“特殊”的存在。這就注定了我對于這些特殊的孩子,根本不曾給他們留有翻身的機會。假如我們再用傳統的、固有的、僵化的標準去束縛不同個性的學生,那么我們的教育注定是個悲劇。我想作為教師的我們,心中不僅要有分數,更重要的是要有人,一個個有獨立人格和尊嚴的人。
從這本書中,我看到了一個個新鮮又真實的教育故事,也從這本書中,我又找到一些可以參考教育的方法。記得書里陳元利校長有這樣一句話——“教育之道無它,愛與榜樣而已。”此時我更是認為“教育之道無它,尊重與適合而已。”
好老師在這里讀后感5
寒假每天在陪女兒看書之余,我總會拿起《好老師在這里》這本書來翻看幾頁,書中的每位老師平凡而又質樸,但是他們智慧而又樸實的教學思想和方法卻讓人折服。
印象最深的是文中介紹到的美惠老師,她在教一位初一女生“一元二次方程式”這個知識點時,在反復講解并練習檢測后,學生仍然似懂非懂,她把原因歸結為是自己沒有找到好方法,更難能可貴的是,課后,她拼命查找學過的“教學教材教法”,請教每一位能請教的數學教授,她發現,相對初中孩子的腦力發展而言,“一元二次方程式”確實太抽象了,如果老師不能將方程式和生活經驗想結合,只顧按部就班地教完課本上的內容,學生通常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美惠老師能看到學生的需要,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并找到真正有效的教學方法,這一點非常不容易。
反思自己,在沒有教學過數學的情況下,接受一年級包班的任務,由于剛上完六年級,學生年齡跨度大,我沒有真正做到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所以在集體教學后,個別學生難以理解某個數學知識點時,我就會很困惑:這么簡單的問題講這么多遍為何還是不懂呢?是不是在聽的時候心不在焉?反而很少去反思自己,很少去查找自己的問題,久而久之,問題就會越來越多。
正如書中說的:“看到問題,看到自己的問題”是教學功力成長的關鍵起點。當一個老師準備好了,優秀的學生自然會出現。我們要在生活的每一個環節中尋找教學的能量和技巧,將所學到的教學理論在教學過程中找機會驗證,讓教學理論和教學過程相輔相成。因為很多時候,我們總是要求孩子與別人看齊,要求所有的孩子依循多數孩子的學習方式和進度,而忽視了很重要的一點:每一個孩子都是特殊的個體,他們不應該在同樣的標準下被要求。所以,作為老師,我們可能該思考的更多,如何看到問題,看到自己身上的問題,并學會不露痕跡地處理,是我要努力學習提升的地方。
好老師在這里讀后感6
這個假期有幸讀了林文虎老師寫的《好老師在這里》,看到“好老師在這里”這幾個醒目的黑體字讓我心頭一顫。好老師,這可是我夢寐以求的目標啊!書中的好老師究竟是怎樣的?他們有什么高明之處?帶著一連串的疑惑,我走進了書中。品讀著一個個好老師的故事,感動的暖流溢滿全身。他們雖然平凡,卻用自己的智慧、生命、愛意為教育無私奉獻著。
在自序中有這樣一句話:絕大多數的老師都還是想當好老師,只是有些老師找不到成為好老師的方法罷了。這句話說到了我的心坎里,是的,從事教育工作已經十多年了,想成為每個孩子心中的好老師,真的好難好難!
書中寫到的美惠老師,是山區一所國中的年輕老師,她太投入學生的世界,長久以來都擺不出老師的樣子,也顯不出老師的威嚴,她放任自己,用有點任性、有點情緒的真實面目和孩子做朋友。不到半年的時間,她完全征服了這一群野地里的孩子。在她的故事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那天放學后,美惠老師把班中的“一對寶”留下來進行補救教學,但其中一個叫大智的學生既不安分,也不聽話,三番五次地作弄另一個學生。
這讓美惠老師非常生氣,斥責了他,沒想到大智同學二話不說,一把抓起書包,頭也不回地沖出教室,完全不理會身后老師的叫喚,當時還下著大雨。我看到這里時,眼前馬上浮現出曾經我也碰到的這一幕,當時我無語、難受,默默地看著學生離去。而此時的美惠老師卻急追出去,顧不得高跟鞋不適合跑步,就這么一腳高一腳低地追著孩子。當看到大智已經站在候車亭內,并得知他爸爸會來接他時,美惠老師緊繃的心才稍稍放松,激動的情緒一涌而上,站在大雨中眼淚不聽使喚地流了下來。
此時大智這孩子驚呆了,開始心疼老師,哀求老師進去躲雨,也在此時讓大智發生了改變。通過這個感人而又真實的故事,讓我認識到:我們千萬不要過度強調“老師的尊嚴”,要不然就很難真誠地演好自己,甚至和學生的距離越來越遠。讓我們從云端走下來,能哭、能笑、也能瘋狂,能和學生用同樣真實的感情感受問題,面對世界。
好老師在這里讀后感7
我是一名老師,一名想當好老師,卻苦于還沒有找到好方法的老師;同時,我也是一名家長,一名想選好老師,卻不清楚什么才是好老師的家長。肩負著這兩個重要角色的我,暑假里有幸拜讀了林文虎老師著作的《好老師在這里》一書。
通常而言,教育書籍常常讓人感到枯燥乏味。然而本書中那一個個看似平常卻發人深省的“真實又有營養”的故事;那一兩句簡潔而犀利的點評無不閃現著作者獨特的批判和精辟的見解;那到處閃爍的真知灼見,都讓我越來越有興趣去深入地了解一下這些還沒有落入俗套的“好老師”。
一、敏銳發覺孩子情緒,貼心呵護每一個孩子。
書中有這樣一則關于美惠老師的故事:一個叫阿誠的孩子,因為媽媽無法如約為其過生日而產生不快以及怨恨的心理時,美惠老師竟然冒著大雨,頂著隨時有山石崩落的危險買來生日蛋糕,和同學們一起為阿誠慶生。在這個故事中,正是因為美惠老師用心捕捉到了阿誠的不同的表情,并進行細心觀察與分析,最終使事情有了個最完美的結局。當然,即使老師不這樣做,阿誠過不了幾天可能也會恢復情緒,但是這種感動肯定是會讓孩子們一輩子銘記于心的。
是啊,一個班二三十個孩子,每個孩子都是一個完整的生命,絕對不是簡單的二十分之一,三十分之一。每個孩子都有完整的喜怒哀樂,都需要老師細心貼近。但是作為教師的我們,真的懂得照顧所有孩子的情緒嗎?舉個我們最常見的例子:一個平時成績不甚理想的學生,高舉著一張考了高分的英語試卷給你看時,你會怎么表揚他?一般我們都會說:“瞧,你肯定是通過了自己的努力取得了優異的成績,看來只要我們肯用功,沒什么能難倒我們的是不是?”乍一聽好像也沒有什么不對的地方,也確實是我們慣用的說辭,但我們千萬別忘了,學生中的確有那么幾個,盡管很勤奮很用功,成績還是上不去。如果他們聽見了老師上面的這一番話,心里難免覺得自己又笨又沒出息,努力了還得不到好成績,從而產生更加自卑的情緒。看來,簡簡單單的贊揚,也是深諳大學問呢。那么讓我們來聽聽徐銀素老師是怎樣來表揚學生的:“哦,恭喜你哦!你瞧,你連這么難的英語都學得這么好,還會怕學不好語文和數學嗎?”她告訴我,相對來說,孩子們的英語成績都普遍較高,這樣說的話,即使其他孩子聽到,都沒關系。她說這個叫“以優帶全”,用英語成績帶動其他學科的全面提升。這就是一位優秀教師的專業素養,能把每個細節落到實處,能照顧到每個孩子的情緒。從此,我也改變了。家長會的時候我再也不會說英語是如何的簡單好學,而是把它描繪得比登天還難。我的英語教得好,那是我這個老師水平高,家長肯定開心;你家孩子學得好,那是你家孩子本事大,家長自然更開心。這種兩全其美的事,以前怎么就一直參不透呢?
二、靜心“燒制”孩子成型,耐心等待每一個孩子。
婉雯老師這幾年燒制了不少陶藝作品,每每看到滿教室的作品,就巴不得一天就把它們全部燒好,想馬上看看這些陶藝制品完成的樣子。但偏偏“燒窯”是個急不得的工作,溫度得一度一度慢慢地上升。時間花得越多,溫度燒得越高,成功率就高;燒得急,常常就是滿窯的失敗品。
靜心燒制陶藝品跟教育也有相通的地方。我們知道,教育是一門需要時間的藝術,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藝術品,需要時間慢慢雕塑,需要時間慢慢陰干,需要時間慢慢地燒,才能成型。而等待是我們很重要的教育手段。每個孩子都有他自己的學習節奏。有的孩子快些,“快”未必全然是好,不是常說“小時了了,大未必佳”嗎?有的孩子慢些,“慢”未必一定不好,齊白石、吳承恩、姜子牙不都是大器晚成的典型人物嗎?孩子的教育,還是順著他們的“學習節奏”最好了,“硬塞”只會“拔苗助長”。
一個又一個的事跡讀下來,心中不禁豁然:好老師們是如此善于挖掘孩子的成就感,就像勘探甘美的泉水,細心觀察、認真挖掘、耐心等待,總會有涌泉的機會。從今以后我也要學習這些“好老師”,彎下身子,和孩子一起笑、一起哭,和孩子用同樣的情感感受問題,面對世界,并贏得孩子們的尊敬和愛戴。
【好老師在這里讀后感(通用7篇)】相關文章:
幸福在這里歌詞10-19
描寫老師的好段摘抄01-12
好家風好家訓征文通用10篇01-09
好家風好家訓征文通用13篇01-08
好家風好家訓征文(通用13篇)01-07
春天在這里高三作文600字(通用13篇)03-23
邊城讀后感好范文02-27
對語文老師好的作文02-15
觀《老師·好》有感【優秀6篇】03-28
描寫老師的好詞好句好段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