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仁篇》讀后感
讀完一本書以后,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獲的東西寫一篇讀后感了。那么讀后感到底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里仁篇》讀后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里仁篇》讀后感1
《里仁篇》是《論語》的第四章,是論語核心思想“仁”的重點闡述,在《論語》中占據著重要位置。其闡述了仁的最基本的存在范圍,如何去做一個有仁德的人,君子與小人之別,都是圍繞“仁”這一是非辨別標準進行的。
開篇,孔子便提到,“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孔子說:“住的地方,要有仁德這才好。選擇住處,沒有仁德,怎么能是聰明呢?”里,為動詞,居住也。仁,并非只能存在大道理中,也是存在生活瑣事之中的。居住的地方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居住地人們的修養,都可以上升為仁。人與人之間形成社會,社會之風氣來自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之道,這便是仁最本初意思。因而,要提升到仁的地位,必須要有一個良好的氛圍。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孔子說:“沒有仁德的人是不能長期安于貧困的,也不能長期處在安樂之中。有仁德的人安心在生活中,處處講究實行仁德之道,聰明的人知道實行仁道對己對人對社會都有好處。”沒有仁德修養的人,在逆境中只會失意忘形,在順境中得意忘形。而有仁德修養的人則會安貧樂道,富貴不淫。真正的智慧,修養達到“仁”的境界,無論處于貧富之際,得意失意之間,都會樂天知命,安之若素。此種仁的修養,是要成為堅持不懈的信念才可達成。
子曰:“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孔子說:“君子關心道德,小人關心田地;君子關心刑律法制,小人貪圖財利實惠。”君子是對于違背道德事情堅決反對,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而小人對于物質利益可以不擇手段,不考慮法律的制裁。這也可以聯系到個人修養,對于眼界的問題,也是對自制力的一種沉淀。很多人犯罪,并非不擔心法律懲罰的后果,而是被利益所蒙蔽雙眼,看不到。
《里仁篇》讀后感2
第四章子曰:“茍志于仁矣,無惡也。”
第三章孔子說仁者能好人惡人。那么,如果自己仁的還不圓滿的話,自己會有什么后果呢?如果這個語境還原可以肯定的話,那就是說孔子認為即使自己的仁不圓滿,但是如果志于仁,則做事為人就不會作惡了。
什么是志呢?根據《漢語字典》,志作名詞,屬于形聲結構。從心,士聲。戰國時“志”從心、之,之亦聲。意思是心之所往。其本義為志氣、意愿,亦謂心之所向,未表露出來的長遠而且大的打算。《說文解字》解釋“至,意也”;《國語·晉語》釋志為“德義之府也”。《論語·學而》說“父在觀其志”。《孟子》則曰:“夫志,氣之帥也。《荀子·解蔽》說》“志者,臧也”。《毛詩序》又說:“在心為志。”志作為動詞,意思是有決心、有意志于什么,專心于什么。《論語·為政》就有“吾十有五而志于學”,此處志于仁與志于學屬于同一用法。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如果一個人決心以仁為本,把仁道作為處事做人的根本,那么,就不會做惡事了。”
什么是惡呢?《說文解字》說“惡,過也。”《周易·象傳》有“君子之遏惡揚善”語;《荀子·王制》則說:“元惡不待教而誅”。古代有十惡不赦之罪。仔細體悟孔子“茍志于仁矣,無惡也”的思想,其意義就應該是:“如果一個人有決心行仁道,則不可能犯什么大惡之罪了。”其實,生活中行仁道、做仁事才可能是整個社會和諧安康幸福,否則的話,人人無仁道可行,仁事可做,世弊就會叢生。正因為沒有十全十美的社會,正因為有多元價值存在的可能,甚至現實中有各式各樣的生活樣態,所以儒家不求人家報德,以直報直即可,人人行仁道,生活中可能因無知而有過,卻不至于主觀生惡、戕害生命。如果說某高校大學生藥某開車撞人致傷是過,但是拔刀殺人就是惡,無論藥某說什么,都不足以抵命。甚至藥某的某些同學還聯名保藥某,足見這些人多么麻木不仁,多么不義,違背社會公正的大義試圖維護個體的江湖義氣即是不義,何有仁在?正因為藥某寡仁少義才使得類似“他爸是李剛”的悲劇一再上演。這不是西學心理學能夠解決的問題,解釋的問題,而是從家庭到社會學校缺失“以仁為本”的教育所致啊!
朱熹說:“其心誠在于人,則必無為惡之事矣”就是這個道理!朱子引楊時的話“茍志于仁,未必無過舉也,然而為惡則無矣。”古今同理,學校不教育學生做人的道德底線,家庭缺乏道德關懷,社會以缺乏道德的做法為個性,以唯利是圖為創新。那么,現在的大學生怎么會興仁感恩呢?感恩教育不是徒具形式,而是要發明人的仁性啊!
《里仁篇》讀后感3
《里仁》第二十章子曰:“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
本章表明孔子對孝的理解。《論語·學而》章有語:“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
直譯為:父親在世時,人們可以審視孩子的志向如何,父親不在世要看孩子的所作所為,并且三年不改變父親的處事之道,可以說他是守孝的。
比較正確的理解是孔夫子生活的時代屬于以家族血緣紐帶為核心家天下的社會。由家臣到氏族,由氏族到諸侯國,再到周天下的農耕樹根狀社會組織結構。由此可見,春秋時代的家是社會組織的`基本單位,一家之主就是父親,父親即家長。父親不僅擔負著養家盡忠的責任,還有培養教育子女的義務。再考察“孝”時,“孝”為上下結構,上為半“老”,下為“子”,“子”承“父”業,“子”撐“父”命即為“孝”,而孝字結構的頭又從土,土是根。由此可以說孔子之語實則說明了春秋時代的父子之間的天倫之義,自然之則。
或許有人問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如果父之道保守、落后、邪惡呢?還需要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嗎?那么這個問題實質是問什么是為子之道?看來夫子之道不僅在于“父慈子孝”的現實倫理之道,還在于子承父業,為人子向為人父的角色轉換、身份認同的做人之道。如果進一步考察孔夫子時代的教育現實,就會發現孔夫子是第一個辦私學的教師,是絕對的少數派。而公辦學校是掌握在諸侯貴族手里的,而貴族身份是繼承制的,屬于大多數,讀書者也是貴族子弟。禮崩樂壞的時代,庶族子弟就有了上學的機會。無論是私學,還是公學,讀書人是少數,因此,子女的教育大都落在父母身上了,孔夫子時代的教育還多屬于家庭教育。由此可推斷,父對子有引導作用,子對父也有繼承學習的自然關系。而父而子、子而孫的傳承模式就成了那個時代最自然的家庭、社會組織傳承模式了。而這種模式也是春秋時代的一種傳承禮制,而這種禮制在孔子看來卻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大概這才是夫子所謂的“三年無改于父之道”的緣由吧。
然而,孔夫子并非是一個絕對保守落后的人,對歷史傳承損益的規律還是有一定程度的把握的。“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后來多有解讀,正解就是:父之道善則終生守之,若不善,又何待三年改之呢?如是而已。善與不善的原則就是中庸之道、也就是智仁勇之義。
【《里仁篇》讀后感】相關文章:
欲仁必包容作文02-25
雜感黃景仁閱讀答案09-16
王守仁名言名句摘抄09-13
窮人為仁主哲理故事06-19
裝在套子里的人課外書讀后感03-14
裝進書包里的秘密讀后感600字03-23
海底2萬里讀后感600字03-21
王守仁 文言文原文和翻譯04-09
典籍里的中國本草綱目讀后感03-21
王守仁《勤學》文言文原文及翻譯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