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記讀后感(11篇)
當閱讀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后感吧。那么讀后感到底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西游記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西游記讀后感1
說起四大名著,我最喜歡的就是《西游記》了,看完了電視版的《西游記》,我并不滿足,纏著媽媽給我買《西游記》的書,買回來之后,我便迫不及待的讀起來了……
很快我便讀完了《西游記》,心中有很大的感觸,唐僧四師徒曲折離奇的取經故事給我留下來深刻的印象。
《西游記》主要講了唐僧師徒四人,一路上歷經千辛萬苦,降妖伏魔,終于上得西天,取得真經的故事。《西游記》主要塑造了四個人物:唐僧——崇信佛法,嚴守戒律,頑固執著,孫悟空——桀驁不馴,愛憎分明,有勇有謀,豬八戒——搬弄是非但又憨厚淳樸,機智勇敢,沙僧——任勞任怨,盡職盡責。因為每個人的不同性格在文中產生了鮮明的對比,所以讓看的人回味無窮。
其中我最喜歡孫悟空了,他法術高超,在他一路保護唐僧并且成功的幫助唐僧取得了真經時,他便成了我心中的大英雄。他既桀驁不馴又忠于自己的師傅,他敢于和強大的惡勢力作斗爭最是讓我欽佩。對于師傅的驅趕他并沒有記恨于師傅,而是去更加盡力的去保護師傅,這一點也是他成為我心中的大英雄的理由。
書中寫唐僧師徒四人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終于取得真經,讓我聯想到了執著、不畏艱難、鍥而不舍的精神。他們的這種精神又何嘗不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呢?想想自己,做事情有時候遇到點困難就難以堅持做到底,總是虎頭蛇尾的,這怎么行呢?我不禁愧疚為何不能像他們一樣堅持到底,勇往直前呢?不管我們做什么事,不管是成功還是失敗,只要我們堅持做完了這件事,我們就是最棒的.!我們要學習這種態度,在學習中,用這種態度可以讓知識學得更加扎實,在生活中,用這種態度,可以使工作做得更加優秀。
作者吳承恩采用浪漫主義手筆,展開豐富的聯想告訴我們:美好的事業并不是一帆風順的,總是要經歷一些曲折的,就像我學習英語的時候,容易的地方我可以很輕松的背好,可碰到有點難度的英語單詞就有點想要退縮,但一想到堅持、勇敢的唐僧師徒,我就下定決心堅持不懈,為最后的勝利不斷前進!
西游記讀后感2
為了響應讀書活動,這個寒假我又把《西游記》重溫了一遍。四大名著中《西游記》是我最最喜愛的書,百看不厭。
《西游記》主要講述的是唐僧師徒四人去西天取經的故事。一路上他們降妖除魔,歷經九九八十一難,千辛萬苦終于上得西天,取得真經。每次讀完西游記我都不禁對唐僧的嚴守戒律、固執執著,孫悟空的桀驁不馴、勇敢機智,豬八戒的憨厚幽默和沙和尚的任勞任怨感悟頗深。而感觸最深,最讓我感動的就是孫悟空,他在我心中是個不折不扣的“大英雄”。
孫悟空法術高超,愛憎分明,有勇有謀。取經路上每當唐僧遇到困難和危險的時候都是他保護著唐僧。他雖桀驁不遜但是卻忠于師傅,他敢于跟妖魔鬼怪,強權惡勢力們做斗爭,利用自己的足智多謀一次又一次的保護著唐僧保護著大家。當面對師傅的誤解和驅趕時,他并沒有記恨自己的師傅,而且更加盡心盡力的'保護著師傅。
而當我們回過頭來再看孫悟空,我們會發現,初出茅廬的孫悟空并沒有那么的神通廣大,他只是一個從石頭縫里蹦出來的石猴子。他無法無天,毫無章法,胡作非為,到處惹禍闖禍,偷吃蟠桃,大鬧天宮,后來被如來佛祖壓在五指山下500年。而后他遇到了師傅唐僧,他每天只能跟著師傅和師兄念著自己不喜歡的經文,但他從未說過放棄,因為他知道總有一天師傅會將真本領傳授給他,經過漫長的耐心等待和學習,他學會了“七十二變”。最后他歷經磨煉終于變成了真正的“齊天大圣”。
今天作為新時代的青少年,我們不僅要學習孫悟空的聰明和勇敢,更應該學習他的頑強意志,堅持不懈,永不放棄的精神。我們應該明白任何事情的成功都不是一步到位的,做事情不能急于求成,一步一個腳印,努力付出,不斷學習,歷經磨煉,才能真正的取得成功。而唐僧師徒四人這種執著堅持,不畏艱難,鍥而不舍的精神何嘗不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我們在面對困難時應該像他們一樣不輕言放棄,勇往直前,堅持不懈,克服困難。不管是生活上還是學習上我們要明白接受的磨練越多,獲得的經驗也就越多,離成功的大門也就越近。
西游記讀后感3
我最喜歡的書要數《西游記》了。它是明代作家吳承恩的著作,是根據唐代的玄奘到遙遠的古印度天竺去講述佛教的事而改編的。里面又加上了機智靈巧,能七十二變的孫悟空;懶惰貪吃、忠心耿耿的豬八戒;任勞任怨、一心向佛的沙和尚。他們共同保護他們的師傅—唐僧去印度取得真經,在我國佛教史上寫下了輝煌的篇章。他們取得真經靠的什么?靠的`是頑強的意志、堅持不懈的精神,大慈大悲的胸襟,才能到達遙遠的古印度。他們一路上遇到的困難和坎坷無數,他們只有依靠這種精神才能戰勝一切,越過陡峭的大山,跨過寬廣的大河。只因為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具有高超的武功和孫悟空的火眼金睛,在辨別什么是妖怪,什么是普通的凡人,孫悟空與唐僧彼此間產生了許多矛盾和誤解。
《西游記》中最精彩的片段是《三打白骨精》中的白骨精非常狡猾,他想長生不老,就想捉住唐僧吃唐僧的肉。于是他想了一個辦法,想借助孫悟空不在這一機會對唐僧痛下殺手,因為唐僧一向是以慈悲為懷,所以這個辦法成功率很高。果然孫悟空去為唐僧化緣了,白骨精發現這是天賜良機,便變作一個年滿十八歲的女子走到了唐僧面前,用花言巧語哄騙了唐僧和剩下的兩個徒弟。剛要下手,孫悟空就回來了,他用火眼金睛認出來是白骨精舉棒便打,不料,白骨精把假尸留下,真身回到了白骨洞。唐僧本想把孫悟空趕走,在兩位徒弟的勸說下,孫悟空便留了下來。故事中唐僧第一次誤會了孫悟空。接下來,白骨精接二連三的變化,都被孫悟空識破。到了第三次變化,孫悟空忍無可忍。舉棒打死了白骨精。唐僧以為孫悟空接二連三的行兇,把孫悟空趕走了。這次唐僧真的誤會了孫悟空,本來孫悟空的目的是保護唐僧,沒想到卻錯以為行兇殺人。只因為孫悟空有火眼金睛,而唐僧卻沒有,所以彼此間產生了很多矛盾,很多誤會。
《西游記》這本書對我的啟發很大,它讓我明白了做人要有堅強的意志和寬容別人的精神。
西游記讀后感4
說到《西游記》恐怕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看到這個題目大家可能會說:“讀個《西游記》能有什么感悟,電視劇都放了幾百遍了。”可是讀懂《西游記》的又有多少人呢?
《西游記》這一部巨著,寫得是孫悟空,唐僧,豬八戒,沙僧師徒經過九九八十一難,斬妖除魔,取得真經的故事。
然而這是表面,我覺得首先《西游記》是一部當年老百姓的精神寄托,寫美猴王出世,是寫老百姓希望一位英雄來抵抗統治,寫大鬧天宮,是寫老百姓希望一位英雄推翻統治,而孫悟空被壓五指山,卻寫出了起義終會被鎮壓這一悲觀事實。
第二這是一部諷刺現實的書,寫書的時間大概是在明朝嘉靖這一段時間,不知大家有沒有注意寫車遲國這一段,車遲國的皇帝是一個昏君,且朝政被三個道士弄得是不得安寧,這不就是暗喻當時的嘉靖皇帝嗎?當時皇帝修道,朝政被嚴嵩,嚴世蕃治理,可謂是一手遮天,把朝廷治理的可以說是一副要亡國的`景象,貪污極其嚴重,可以這么說如果不是徐階把他們打敗,加之后來的張居正,高拱等改革家的變法,明朝不過就是一百年,如果要找最能體現當時老百姓心情的那句話就是“皇帝輪流坐,明年到我家。”對于貪污《西游記》中也有直接描寫,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到凌云渡,去雷音寺取真經的時候,看守人故意不給他們說要拿東西接,唐僧只好把李世民給他的寶貝拿出來,才接到真經,連神仙都貪,還有誰不貪呢?
第三,這就是一部神魔小說。
其實無論怎么說,書中有一個人物總是不變的,他就是孫悟空,他是一個矛盾的角色,他勇敢,堅強,他叛逆,桀驁不馴,但他始終是他自己,一個不完美的齊天大圣,同樣不變的,是孫悟空對我的影響,他是唯一一個讓我從小時候到現在一直當作偶象的人物,是他讓我知道做人要堅強,勇敢,忠心。
這是西游,不一樣的西游。
西游記讀后感5
敢問路在何方,路在腳下……
——題記
再讀《西游記》,不再是當初的那份淺薄,也不是為了欽羨某個人或某項本領,而是一種對人生的領悟,對生命的升華。
孫悟空——童年的純真
《西游記》中孫悟空總是主角,讓人不自覺地就把目光投向了他,猶如磁鐵對鐵屑的吸引,卻又覺得理所當然。粗看,他有七十二般變化、筋斗云等諸多本領,還有一根金光閃閃的金箍棒;細品,陡然發現那就是我們那純真的童年,總是無憂無慮,自由自在,充滿純真的頑皮,無畏,也充滿了對未知世界的好奇。看著他,似乎你也回到了那金色的童年,總勾起幾絲甜蜜。
豬八戒——青春的萌動
八戒意味著戒去八項事,讓一個青年戒去心中的萌動,卻不可行。他就像人生的青年時期,青春開始萌動,開始對異性的追求,但也是開始創業的黃金時段。可他身上卻總是有著一些缺點,懶惰、貪吃,只是常事,畢竟是一個青年。陡然發現其實這就是我們青年時代,雄心萬丈卻又屢屢出錯。
沙悟凈——中年的麻木
沙悟凈在《西游記》中似乎總是一個人默默地挑著擔子走在最后面,臉上總是一個表情,卻又充滿干勁,勤勞似乎不好說,是一種逆來順受吧!他脫去了稚嫩,也失去了激情,有的只有麻木。這就是人到中年的真實寫照啊!人過中年,嘗過了太多的酸甜苦辣,經歷了種種挫折已經對它們麻木了,只是一味地扎扎實實地前行。
唐玄奘——老年的頓悟
唐玄奘——似乎眼中充滿了智慧的光芒,氣質更是脫俗,每一句話都充滿玄妙,令人再三品味,不得不稱贊他是一名智者。但,我認為他更應該是一名老者,經歷了滄海桑田,就如老年對生命的.感悟,充滿了理性的光輝,眼中沒有一絲迷茫,全是一種淡然,一種智珠在握的感覺,即使泰山崩裂也無改色。
在《西游記》中,演繹的不是西游,而是人生,童年、青年、中年、老年盡在其中。讓人們有了一種對生命的頓悟。
在人生的道路上,讓我們充滿悟空的蓬勃朝氣,帶著八戒的無畏,攜著悟凈的成熟,懷著唐僧的理性上路吧!未來永遠屬于我們!
西游記讀后感6
《西游記》是吳承恩的巨著,它不僅僅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中國神魔小說的開山之作。書中有四個主要的人物,其中我最喜歡的莫過于孫悟空和唐僧了。
書中佛祖說:"周天之內有五仙,乃天地神人鬼;有五蟲,乃蠃鱗毛羽昆。這廝非天非地非神非人非鬼,亦非蠃非鱗非毛非羽非昆。又有四猴混世,不入十類之種。”孫悟空就是四猴之首,還不屬于這六界。然而我認為孫悟空更像中國五行之中的火,因為孫悟空性格急躁和火一樣;他神通廣大,法力無邊,最終收服了九九八十一難中的所有妖怪,火能焚燒世間邪惡和萬物,所以火是五行中最具攻擊性的;孫悟空雖然神通廣大,但他一心保護師父,懲惡揚善,火也一樣,它雖最具攻擊性,確也會用自己炙熱的溫度和萬丈光芒為人們驅走寒冷與黑暗;孫悟空會七十二變,火也會隨意變化。
唐僧自然就是五行中最溫柔又最具改變能力的水了,第一當然是唐僧大部分時候是性格隨和的,第二個是唐僧最厲害的能力,假使唐僧沒有這個能力,這普天之下定會被妖魔侵襲,這個能力是改變力,從一開始的孫悟空隨意殺人,并且不聽他的.勸說,到后來孫悟空一心向佛,對他也是言聽計從,可見唐僧的厲害了,如果唐僧沒有這能力,孫悟空如欲成佛,天下無魔,如欲成魔,天下無佛。這也正是水的厲害之處,水能隨意改變自身形狀,也能滴水穿石并具有移山填海之力,世界上的地形,幾乎都是由水造成的。
自古以來水火不容,有水就沒火,有火就沒水,因為熊熊烈火加上潺潺流水就變成了水蒸氣,那為什么唐僧與孫悟空可以如此融洽呢?答案就在另外兩個徒弟身上,因為水與火之間只要有一件東西,哪怕是一張紙,水和火都可以共存,更何況豬八戒皮糙肉厚呢?每當孫悟空和唐僧之間有矛盾了,倆徒弟就會過來勸解,由此可見吳承恩的良苦用心了。
其實水和火也有共同點的,更何況孫悟空和唐僧是人,水和火都可以變化,都可以幫助萬物是不可缺少的元素,一個生物生長要有水的滋潤和火的溫度和光芒。孫悟空和唐僧還有一個共同點,是他們都只相信自己的眼睛所看到的東西,正因為如此全文都以這個為線索。
中國文化的魅力還不止這些,因為中國文化可是有五千多年的歷史,《西游記》不過是其中輝煌的瞬間!
西游記讀后感7
唐僧取經的故事我們從小就聽過,從大人口中聽過,從動畫片里看過,從電影里看過,從連環畫中看過,再到讀了《西游記》。
唐僧,似乎是一個不食人間煙火的圣人,表面上看起來很懦弱,其實意志最堅定的'就是他,不管遇到孫悟空的憤然離去,還是豬八戒嚷嚷著要回高老莊,他都沒有放棄取經。孫悟空則是一個行動主義者,似乎有用不完的精力和能量,行事剛毅果敢,但是情緒很不穩定,容易激動。豬八戒就不一樣了,他熱情奔放,總閑不住,到處找樂子。還有沙和尚,他和其他人都不一樣,憨厚老實,隨和低調,任勞任怨,有時我們都會忘了他的存在,但如果沒了他,師徒四人這個團隊便不再是團隊。最后,還有西海龍王的三太子——小白龍,他對唐僧十分忠誠,變成白龍馬之后就成了唐僧的坐騎,與師徒四人一起歷盡艱辛,最終修成正果。總的來說,唐僧是完美型,孫悟空是力量型,豬八戒是活潑型,沙和尚是和平型,白龍馬則是忠誠型。
取經路上,唐僧先從東土大唐出發,經五行山收孫悟空為徒,到黑風山,高老莊收服豬八戒,黃風嶺請靈吉菩薩收服黃毛怪。又到了流沙河收服沙和尚,在五莊觀推倒人參果,在車遲國與羊力大仙、鹿力大仙、虎力大仙三怪斗法,再到西梁女國,之后經過火焰山到朱紫國救出了朱紫國的皇后,到了青龍山玄黃洞救出唐僧……最后來到天竺國取得真經回到東土大唐。師徒四人,一路上降妖除魔,歷盡九九八十一難,最終取回了真經,他們都有了各自的封號,唐僧被封為旃檀功德佛,孫悟空被封為斗戰勝佛,豬八戒被封為凈壇使者,沙僧被封為金身羅漢,白龍馬被封為八部天龍馬。
《西游記》的故事有太多太多,它被評為四大名著之一,可真是當之無愧啊!這顆在歷史上最璀璨的明珠,正閃爍著它那耀眼的金光!
西游記讀后感8
《西游記》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明代小說家吳承恩所著中國古代第一部長篇神魔小說。描寫了孫悟空、豬八戒、沙僧三人保護唐僧西行取經,沿途遇到九九八十一難,一路降妖伏魔,化險為夷,最后到達西天、取得真經的故事。
若說到唐僧師徒四人,那有一人就非說不可了,那就是大師兄——孫悟空。孫悟空開天辟地以來的仙石孕育而生,拜菩提祖師學會長生之道、七十二變、筋斗云,一個筋斗能翻十萬八千里。使用兵器如意金箍棒,能大能小,隨意變化。他占花果山稱王,大鬧東海龍宮,被天庭招安為弼馬溫,又因嫌官小反下天自稱齊天大圣,然后擊敗天軍復被天庭詔安封為有官無祿的齊天大圣,大鬧天宮時在太上老君的`八卦爐中練就一雙火眼金睛,與如來佛祖斗法,被壓在五行山下五百年。后經觀音點化后保護唐僧西天取經,歷經九九八十一難,取回真經終成正果,被封為斗戰勝佛。
孫悟空,一個責任心很強能當機立斷、注重行動作風,不畏自然艱險,鋤強扶弱,抱打不平的英雄本色。他疾惡如仇、敢于斗爭、有膽、有才、有識。他追求自由,反對神權,具有強烈的自我意識,始終保持充沛的戰斗熱情,從不氣餒,堅持追求民主的精神,到西天后他被封為“斗戰勝佛”正體現了他的叛逆性和妥協性的性格特點。
孫悟空開始取經時意志并不是很堅定,曾兩次返回花果山,一是唐僧剛收孫悟空為徒弟時,唐僧埋怨悟空殘害生靈,悟空看不慣,逃回花果山,在觀音菩薩的幫助下,又重新返回唐僧身邊,菩薩贈唐僧緊箍咒;二是孫悟空三打白骨精,唐僧埋怨悟空亂殺無辜,一氣之下,返回花果山,后唐僧寶象國遇難,豬八戒用激將法將其請出。
孫悟空也知錯能改,師徒五人來到五莊觀,悟空在八戒慫恿下去偷人參果,被清風明月發現辱罵,悟空一怒下推了人參果樹,觀主將師徒眾人囚禁,悟空只有四處尋訪醫樹之方,最后觀音菩薩的玉凈瓶水救活果樹,眾人得以繼續上路取經。
西游記讀后感9
《西游記》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它是吳承恩先生的一部杰作。內容講述的是孫悟空、唐僧、豬八戒、沙僧去西天取經的故事。這本書給了人們一種百看不厭的感覺,讓人們看了之后,便喜歡上了這本書。
孫悟空是《西游記》中第一主人公,是一個了不起的英雄。他一身無窮的本領,天不怕地不怕,具有不屈的反抗精神。他一路保護唐僧,降妖伏魔,一次次將師傅救出來,但唐僧看不清事實,經常責怪悟空殺妖。他對師傅的忠心,經歷八十一難,終于修得正果。
豬八戒是不可缺少的人物之一。因為他雖然好吃懶做,但卻是孫悟空的左膀,他一遇到困難就打退堂鼓,但對師傅也很忠誠。所以讓讀者不但覺得討厭它,還覺得它有可愛之處。
沙僧不像孫悟空那么機智,也不像豬八戒那樣好吃懶做,他一心跟著唐僧,正直無私,任勞任怨。
《西游記》有著一百回。而我最喜歡的是《大鬧天宮》。
在《大鬧天宮》中孫悟空自稱“齊天大圣”。他在得到“如意金箍棒”后,玉帝請悟空管理蟠桃園。悟空偷吃了蟠桃,攪了王母娘娘的蟠桃宴,盜食了太上老君的金丹后逃離天宮。玉帝再派李天王率天兵捉拿,觀音菩薩舉薦二郞真君助戰,太上老君在旁使暗器幫助,最后悟空被捉。悟空被刀砍斧剁,火燒雷擊,很多天后依然毫發無損,還在天宮大打出手。玉帝請來佛祖如來,把孫悟空壓在五行山下。
《西游記》除了本身引人入勝的情節外,還包含了許多道理和啟示比如唐僧盲目地接受別人的幫助,有時不聽悟空的'好心勸告,掉入妖怪的手中。這足夠說明遇到麻煩要動腦筋,不能不聽別人的意見。
再比如豬八戒,看起來沒什么用,但在關鍵時刻也能力挽狂瀾。沙僧和白龍馬使我明白了,他們倆是默默在那奉獻的,也許沒多大能力,但還是可以保護到師傅的。
這些《西游記》的啟示是終身受益的,也讓我明白了讀好書,讀名著的重要性。
西游記讀后感10
《西游記》這本書,我最喜歡的是第二十七回合,主要講三打白骨精。
白骨精第一次變成了月貌花容的女子,說不盡的眉清目秀,齒白唇紅。女子上前給唐僧吃東西,唐僧回絕說悟空己經去摘果子。
這時在摘果子的悟空站在山頂上,用火眼金睛看有沒有妖精!悟空看見師父旁邊的女子正好是妖精!想哄騙師父,悟空放下缽盂,拿著掣鐵棒去打妖精!孫悟空用力一打,一下子,女子就倒在了地上,留下了一堆白骨,魂變成煙飛走了。
聽說吃了唐僧肉能長生不老,白骨精兩次、三次的'去哄騙唐僧,變成老奶奶、老公公。最后他們都被悟空打“死”了。幸好有了孫悟空,要不唐僧早就被妖精吃掉了。
唐僧誤認為悟空打錯了好人,把悟空逼走,把他趕回花果山去。悟空怎么解釋,師傅也不原諒他。直到唐僧再次被妖怪抓走,他才想起悟空是對的。
這一回合讓我不禁想起毛澤東和郭沫若爺爺的詩句,毛澤東說道:“金猴奮起千均棒,玉宇澄清萬里埃。”郭沫若說過:“人妖顛倒是非淆,對敵慈悲對友習。”
唐僧實在愚蠢、死板、不知變通、只看外表,都認不清是敵還是友。但是,唐僧畢竟是一個平凡的普通人,沒有飛天遁地的本領,他只是有著一顆菩薩慈悲的心。
在《西游記》這本書中,悟空是個勇敢、機智的人,但有時也很好動,總是坐立不安,非常急躁,憑借自己的力量去打敗妖怪。豬八戒是一個善良,有點呆的,只知道吃,一路會聽師傅和大師兄的話,確保師傅西天取經。沙僧是一個勤勞、誠懇、做事不馬虎的人。里面的人物各有各的特點,他們師徒就像是家庭或團隊一樣,一一不可缺少,在取經的過程中,克服困難,打敗“妖怪”,沖著一個目的前進!
書中的很多環節,都教我們要有一個團隊精神。無論做什么事情,憑借一個人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需要大家一起合作,相互信任,相互幫助,取長補短,一起努力,哪怕再難的事情也會成功。
西游記讀后感11
大家都知道《西游記》里的孫悟空嗎?那可是我的偶像。從小,我就著魔般地迷上了他。我崇拜他的神通廣大,七十二般變化讓人眼花繚亂;我佩服他的英勇無雙,面對敵手好不畏懼;我欣賞他的忠心耿耿,取經路上義無反顧;我敬佩他的愛憎分明,牢記恩義不忘仇恨。于是,在當我第一眼看到書店貨架上擺著一本名為《悟空傳》的書籍時,我毫不猶豫地捧起了它。
一眼瞟去,全書的情節起伏不定、一波三折,真像極了悟空的七十二變:它時而讓人啼笑皆非、哭笑不得,時而卻令人連連搖頭、嘆息不已;時而讓人激情澎湃、豪情萬丈,時而又令人垂頭喪氣、黯然神傷,真真是吊足了讀者的胃口。
待靜下心來,細細品去,才發現精彩情節掩蓋下的哲理才是這本書真正的價值所在。
書中,有一個情節,悟空上到天庭打算召回唐僧的魂魄,卻碰到了一個與自己同名同姓的石猴,兩人糾纏在一起,兩條金箍棒上下翻飛,直殺得天昏地暗、日月無光,好一番惡斗。可原來,那個石猴其實就是悟空自己,是五百年前大鬧天宮、無法無天的悟空。這讓我猛然想到,一個人最大的敵人其實不是別人,而是自己,那個有著種種問題自己,只有不斷戰勝過去的那個充滿缺陷的自己,才能一步步贏得更大的成功。
書中,還有一段故事讓我頗為感觸:悟空尋找唐僧的魂魄來到地府,一個引路的魔鬼告訴悟空:神本可以讓人長生不老,安居樂業,但他們不愿意這么做,因為他們認為如果大家都平安無事,便無人再祈禱神靈,他們就得不到大家的`敬仰和崇拜,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看到這里,大家興許會問:“神怎么會是這樣的呢?這應該是魔吧!”其實,我覺得神亦是魔,名聲是假的,內心才是真的,神若邪惡便為魔,魔若善良變成神,“一念天堂一念地獄”,說的大概就是這個道理吧。
最精彩的當屬結尾:只見悟空雙手持棒,直指天空大喊:“俺老孫經歷過、存在過、戰斗過,熱愛過,俺不在乎結果!”是啊,我們往往擔心失敗的結果,而畏首畏尾,不敢前行,從而錯過了人生中太多的精彩,實在可惜!就讓我們從現在開始,釋放激情、激發潛能,去奮斗、去經歷、去感受,快樂地活在每一個當下,用心體會過程中的每一次收獲,這樣,我們的生命將因此變得更為充實而美好!
【西游記讀后感】相關文章:
西游記讀后感西游記勵志讀后感12-12
西游記讀后感讀《西游記》讀后感09-19
西游記的讀后感范文 《西游記》讀后感范文10-18
關于西游記的讀后感 關于西游記的讀后感悟03-31
西游記優秀讀后感《西游記》優秀讀后感04-17
名著西游記的讀后感 《西游記》名著讀后感12-22
西游記讀后感-讀名著西游記有感-讀后感06-18
西游記讀后感范文關于西游記讀后感的例文12-16
西游記讀后感作文《西游記》讀后感優秀作文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