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中的心理效應》讀后感(通用8篇)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領悟呢?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后感了。那要怎么寫好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教育中的心理效應》讀后感(通用8篇),歡迎大家分享。
《教育中的心理效應》讀后感1
大學里學習心理學,還記得心理學的定義是研究人的心理現象的發生發展揭示發展規律的科學。所以在閱讀《教育中的心理效應》一書之前,覺得此書肯定是關于一些枯燥的,抽象的心理定律的,提不起興趣?墒亲x起來發現書中的個個小故事似乎很多都是自己平常教學中的縮影,上個月我閱讀了前40頁,里面的超限效應,艾賓浩斯遺忘曲線等無不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激起了我繼續閱讀的欲望,這個月我閱讀了思維定勢,小步子,大目標—連鎖塑造,詹森效應,普雷馬克原理,心靈再一次被震撼,我將這些原理與我的教學結合起來收獲頗豐。
一、應用連鎖塑造矯正孩子的行為習慣
書中講述了這樣一個小故事:小濤是小學五年級的學生,每到自習課,他總愛離開座位在教室里走來走去。老師發現小濤在離開座位之前,一般能在座位上待5分鐘。老師和小濤面談了一次,告訴他如果他能連續5分鐘都待在座位上就可以得到一個小獎品,而且時間要從上課開始,每隔5分鐘他都有機會獲得獎勵,一周以后,老師告訴小濤他做得很好,現在要求小濤必須連續坐在座位上10分鐘才能得到獎勵,但是,這次的獎勵要比以前更多。又過一周后,老師告訴小濤連續坐在座位上15分鐘才能得到獎勵,而且他會更喜歡這次的獎勵。
在這階段中,小濤表現很好,在自習的30分鐘內,小濤沒有擅自離開座位一次。這不禁讓我想到了我班一個比較調皮的同學顏銘辰,他的紀律特別差管不住自己,年級周通報下來每條幾乎都有他的名字,早晨紀律差,課前準備差,桌洞物品擺放雜亂,作業抽查也有他不認真,中午自習和同桌說話等等,看到這樣的通報全班同學笑了,他也很無奈的笑了,我也嘗試將故事中老師對小濤的做法運用到顏銘辰同學身上,我說如果下周你上通報的次數能減半我不但不懲罰你還給你們小組加2分,結果你猜怎樣,漸漸的,他的行為習慣有所改觀,效果真的很好。連鎖塑造這一心理效應,鼓勵學生一點一點進步,逐步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運用到我們的教學中,真是讓我們受益匪淺。
二、打破思維定勢對英語學習的干擾
有這樣一個腦筋急轉彎我們之前也做過“小明的爸爸有三個兒子,老大叫大樂,老二叫二樂,那么老三叫什么?我們的答案是什么呢?三樂,小樂還是小明?”這就是生活中的思維定勢情況,思維定勢同樣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我不禁思考自己的英語教學,很多同學在學習了when和where引導的定語從句之后,形成了思維定勢,那就是先行詞是時間時,則引導定語從句需用when,先行詞是地點時則引導定語從句的關系副詞應用where,所以在做題時,常常會出錯:很多同學往往會一揮而就,看到先行詞是地點,就選where,而忽略考慮先行詞在從句中起的作用,如果在句子中做地點狀語,此時應用where,但先行詞在從句中做賓語,應用which或that或省略。像can,may,must,could等情態動詞,學生往往形成一種思維定勢看到他們就說接動詞原形,但是情況真是這樣嗎?所以在日后的教學中我要注意及早發現英語語法中的“思維定勢”問題,打破思維定勢對英語學習的干擾。
三、要想吃肉,先得吃蔬菜,合理利用普雷馬克原理
普雷馬克原理又叫祖母原則,由于祖母常常對孫子說“乖,吃了這些蔬菜就讓你吃肉”“做完作業后,讓你看一個小時的電視”,祖母對付孫子常用這種方法,先讓孩子做一些喜歡做的事情,然后“柳暗花明”,就可以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了。學習了普雷馬克原理,我馬上將這一原理用到我的課堂上做實驗,結果確實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班上總有幾個同學英語基礎差,對英語毫無興趣,課堂上我想盡辦法也激不起他們學習的興趣,學習了祖母原則,我靈感一閃,打探了一下他們在乎的東西,他們視小組競賽的得分如命,以期望得到減免作業的獎勵,所以我就投其所好,根據他們的能力給他們單獨布置任務,誰能如期完成任務,就能得到獎勵分數,結果效果極佳,他們學習的熱情大漲。選用學生的最愛作為獎勵,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閱讀《教育中的心理效應》一書,不但提高了我的自身修養,也改進了我的教育方法,書中的心理效應如同實驗中的催化劑,使我的教學工作事半功倍,柳暗花明又一村,路漫漫其修遠兮,吾欲上下而求索。我將繼續學習運用心理學知識,使自己在教育教學中更進一步!
《教育中的心理效應》讀后感2
暑假期間拜讀了劉儒德教授的《教育中的心理效應》一書,雖說是拜讀,其實是囫圇吞棗。劉儒德教授把我們教育、教學、管理工作中屢見不鮮的事,站在心理學的規律、效應和法則的角度上,用淺顯的語言、生動的故事、有趣的實驗以及案例娓娓道來,層層剖析。書中篩選了66條心理規律和效應,每篇正文前都有一個經典的實驗、故事或問題情境,使那些心理學的規律、效應很容易地和自己的工作對號入座。讀了這本書我發現,平時的很多事原來都有相應的心理效應的存在,這對我們的教育教學以及生活方面有很好的啟示和指導意義。
很多老師對學生特別認真負責,他們希望學生能取得好成績,可有的人非常努力,效果卻并不理想。讀了這本書中的“禁果效應”、“南風效應”、“霍桑效應”、“扇貝效應”等,我更加體會到教育管理學生的訣竅竟有那么多書中用著名作家馬克吐溫的故事對“超限效應”進行分析。馬克吐溫在教堂聽牧師演講,最初,他覺得牧師講得很使人感動,就準備捐錢,并掏出自己所有的錢。過了十分鐘后,牧師還沒有講完,他有些不耐煩了,決定只捐一些零錢;又過了十分鐘,牧師還沒有講完,他于是決定一分錢也不捐。到牧師終于結束了長篇的演講開始募捐時,馬克吐溫由于氣憤,不僅未捐錢,相反,還從箱子里偷了兩元錢。這個故事心理學家稱之為超限效應。我們有時何嘗不是犯牧師這樣的錯誤呢?學生犯了錯,批評一次或許會有效果,如果針對這件錯事重復批評,就會出現不良效果。我們常常就會因為孩子一次的錯誤而一再地指責他。這會讓學生不以為然,收效甚微。學生犯了錯,如果我們能寬容地對待他們,進行換位角度,多理解,少批評,適當的留點空白,給他們一個過程,讓他們思考、反思,這樣會讓學生感受到老師對他人格的尊重,或許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果有必要再次批評,也要改變方法,以免引起學生的逆反心理。所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站在學生的角度換位思考一下,才能實現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
天下英才未必個個是狀元。教育的規律告訴我們,小學期間前幾名的尖子在升入高中、大學,直至工作之后,有相當一部分會淡出優秀者行列,甚至在其后的升學和就業方面屢屢受挫,倒是前三名之外,第十名前后的學生,卻在后來的學業和工作中出乎意料地表現出色,并成為棟梁之才,印證了天下英才未必個個是狀元的結論。
在管理班級過程中,我們大多喜歡優秀的學生,因為他們學習好、表現好,各方面比較突出,深得我們的信任。相反對于后進生,我們往往表現出漠不關心、任其發展的姿態,實踐告訴我們,這樣的態度是不可取的。陶行知先生說過:你的鞭子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譏笑聲中有愛迪生。作為老師,我們應該更關注后30%的學生,因為這些學生基礎差,需要我們的理解與關懷,在活動中我們與學生進行心與心的交流,心與心的碰撞,老師的好,學生記得;老師的情,多年后學生會牢記;老師的愛,可直入學生的心底。我常常告誡我們的老師,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不管好與壞,他都是我們的孩子。無論他學得怎樣,只要我們真心付出,以愛育愛,就無愧教師這一職業,我們都是成功的。
閱讀需要積淀與理解,并在工作生活中應用。今天聆聽教委辦舉辦的《教育中的心理效應》一書導讀講座,重溫了書中66條心理效應,讓我更加明白這些心理效應不僅可以用在教育教學,校園管理中,更適用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愿我們在“用心教育”時,“巧用心理戰四兩撥千金”、“明暗結合登高望遠”,讓我們“同學習,共進步”,進一步深刻地領悟“教育的科學和智慧”,在“教育生活路上且行且遠”。
《教育中的心理效應》讀后感3
林清玄說:“最好的表達是沉默,而不是語言。”隨著人生閱歷的增加,對此深以為然。有句俗話說得好:“兩年學說話,一生學閉嘴”,我們往往說太多,而忽視了安靜的力量。古人說“靜以修身”,安靜的時候才會關照內心,才會有深刻的思考。
《教育中的心理效應》是一本值得一讀再讀的書。通過小事例來展示原理,淺顯易懂,實操性很強,每個心理效應都寫得有趣又實用,工作中非常值得借鑒。今天我想交流的是令我印象很深刻的兩個效應——超限效應、齊氏效應。
著名作家馬克.吐溫有一次在教堂聽牧師演講,最初,他覺得牧師講得很使人感動,就準備捐款,并掏出自己所有的錢。過了十分鐘后,牧師還沒講完,他有些不耐煩了,決定只捐一些零錢;又過了十分鐘,牧師還沒講完,他于是決定一分錢也不捐。到牧師終于結束了長篇演講開始募捐時,馬克吐溫由于氣憤,不僅未捐款,相反,還從盤子里偷了兩元錢。
這就是超限效應。小故事令人發笑之余,更引人深思:在工作中,教師要管好自己的嘴。
學生犯錯在所難免,教師應盡量保持一顆平常心,批評學生一定把握好一個度,有些錯誤,點到即可,不妨留一些思考的余地給學生。話說多了,往往適得其反,不僅不能達到我們所期望的效果,甚至會激起學生的逆反心理。
傳授知識同樣要注意課堂留白,灌輸多了,也傷人胃口,不如多一些互動與交流,讓智慧的火花在思考中迸發。我們的實踐課堂,更要講得精煉,留更多的時間給學生去體驗,去感悟,去探索。還有值得注意的一點,就是不要害怕學生完不成任務,因為根據齊氏效應:人們對那些沒完成的任務,印象反而會更深刻。
在齊氏效應部分講了這么一件事兒:一個美國考察團到上海訪問,希望聽一節有中國特色的公開課。聽完之后他們的反應卻出乎我們的意料,他們問:教師提出的問題學生都能回答,這節課還上它干什么?
這是非常值得我們反思的一個問題。怎樣的課才算是成功的?究竟該如何評價我們的課程?
課堂教學是一個動態的不斷發展不斷生成的過程,教師可以有預設,但更應注重引領學生思考,并具備隨時沉著、靈活地處理生成性問題的能力,我認為這一點非常重要,也是衡量一位教師教學水平的重要方面。自如應付生成性問題,除了教學經驗,其實最根本的是需要教師具備豐富的知識。所以,還是老生常談:教師必須熱愛學習,在學習中不斷成長,讓自己擁有的是智慧之泉,而不是一潭死水。
最后,用咱們讀書記錄上的一句話結束今天的交流:“讓讀書成為我們的生活方式,共讀、共行、共悟、共成長!”這句話我非常喜歡,拿來與大家共勉!
《教育中的心理效應》讀后感4
古人云:“過猶不及,事緩則圓“,外界刺激過多,過強或作用時間過久,則會引起心理極不耐煩或逆反的心理現象,這便是“超限效應”,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心理學上的“超限效應”很多,如教學中的心理超載現象(上課喜歡拖堂,作業布置過多或課堂認知超載等)以及批評教育和賞識教育中的“超限效應”。借此,我想著重聊聊如何規避批評教育中的“超限效應“。
批評的“超限效應”時有發生。批評學生時,我們老師和家長總是很心急,想要急切地糾正孩子身上的問題,因此往往是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復批評,最后使孩子極為不耐煩,從而產生逆反心理。其實每個孩子都是希望得到老師和家長的關注和表揚,當孩子挨批時,可能內心已接受長輩們的正確觀點,并下決心進行改正,但如果一而再、再而三地說教,其厭煩心理就會呈幾何級數增加,說不定因而演變成反抗心理。曾經教過的一個孩子跟我聊到自己離家出走的緣由是父母總是在他面前翻舊賬,父母總是看不到他的改變,最后他索性就不改變甚至變本加厲。在批評教育中,作為班主任要把握好教育的“度”,切忌大肆渲染,上綱上線。我們要講究“布白”的藝術,正如中國繪畫講究“疏可走馬(即布白),密不透風”,有了“布白”才能產生美感。適當地留點“布白”,讓他們自己去思考、去反省。
我認為班主任在批評教育中應遵循三條原則:適度原則、及時原則、公正原則。給予學生以適度的教育:一是批評“量刑”適度,做到既不能“量刑”太重(否則學生不服、逆反抵觸),也不能“量刑”太輕,起不到教育作用。二是選擇合適的場合。老師要選擇合適的批評場合,盡可能避人耳目,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前不久新聞報道一位家長和班主任在走廊上當著同學的面批評一位男生,這位男生自尊心受挫轉身翻過走廊欄桿縱身一躍結束了自己的生命。這樣的慘劇則是因為批評時沒有選擇合適的場合,及時原則是指教育要做到及時、迅速。老師在學生犯錯后的第一時間內給予處理,這不僅能收到好的教育效果,也能使“事態”得到及時控制。公正原則是指同樣的情況應同等地對待。班主任對犯了錯誤的學生進行處罰教育時,只有一視同仁,秉公處事,不偏不袒,不能因為偏愛某位學生則對其放寬規則,否則則會使得教師的權威受挫,得不到學生的信服。只有公平公正學生才能從內心接受批評、教育。它最能體現班主任的威信,更易被當事學生接受。所以說批評要把握好“度”。如果批評“過度”就會產生“超限效應”,如果“不及”又達不到既定目的。
因此批評過猶而不及,只有把握合適的度,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
《教育中的心理效應》讀后感5
本學期我讀了《教育中的心理效應》一書,里面的一條條教育效應讓我讀后頗有相見恨晚的感覺,讀書過程中,總能想到自己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以及班級管理中的一些片段,是一本非常不錯的教育書籍,F將我感受深刻的幾條教育心理效應分享給大家。
一、給學生留點空白——超限效應
每個人都有一個接受心理打擊的承受度,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不能超過這個度,一旦超過了這個限度就會起到反作用,那位牧師演講的沒完沒了,一開始準備捐錢的馬克.吐溫最終選擇從募捐箱里拿走了兩元錢,這就是因為牧師不懂超限效應造成的。這使我想到在以前學生犯了錯誤時自己的一貫做法,就是批評教育,孩子犯了錯是要批評教育,但要將批評教育做到最好效果還得遵守超限效應,孩子在犯了錯誤時為了能讓他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我總是不厭其煩的給他講道理,給他講這么做的危害,一開始孩子還能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可是時間長了,你總是重復以前說過的一些話,他就不耐煩了,隨之產生厭煩的心理,對你說的話不以為然,充耳不聞,那么我們的教育還有什么意義呢?
教育學生的時候需要注意超限效應,在教學中也一樣要遵守這一效應,我們都有這種感覺,每節課前半節孩子們都可以表現得很積極,可是如果我們在孩子感到疲倦的時候還繼續講下去,不去進行一些小游戲或者巧妙轉變一下教學方式緩解孩子的厭倦情緒,他們就很難堅持到下課了,還有課堂上我們為了給孩子講清一個問題或者一個道理會絮絮叨叨的講解很多,這些都不利于孩子接受新知識,有時甚至會對老師產生厭煩的情緒,進而影響以后本學科的學習。
二、要想吃肉,必須吃青菜——普雷馬克原理
普雷馬克認為,利用頻率較高的活動來強化頻率較低的活動,可以促進低頻活動的發生。孩子們都喜歡輕松愉快的活動,而不喜歡費時費力的活動,比如孩子們喜歡看電視甚于寫作業,喜歡玩游戲甚于做家務,這樣的話我們就可以給孩子提出要求了——要想吃肉,先得吃青菜。也就是說在孩子對我們提出“過分”的要求時,我們可以通過先讓他完成一項我們希望他完成的任務來滿足他的“過分”要求,這樣就可以達到我們預先的目的了。反過來,孩子如果可以完成我們規定的.任務,我們就必須給予其適當的獎勵,這樣當我們再向孩子提出我們想要孩子完成的任務時,他才有動力去耐心做,這就牽涉到拿什么當獎勵的問題,這個獎勵對孩子吸引力越大,孩子在完成你規定的任務時就會越有動力,所以我們必須對孩子的喜好心知肚明,知道孩子最喜歡什么,最討厭什么,選用孩子最喜歡的東西當獎勵,選擇孩子最討厭的東西當懲罰,這樣才能起到最大的激勵作用。
這使我想到以前班里的一個孩子,這個孩子不愛學習,經常不交作業,交上來也總是殘缺不全,可是我發現這個孩子特別喜歡畫畫,美術課時他總能很認真地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為了激勵他學習的積極性,我就給他提出要求,只要他能按時上交家庭作業,就獎勵他畫一幅美麗的畫在班級里展示,一聽可以展示自己的才藝,他高興極了,于是家庭作業認真了很多,美術老師還在班里公開表揚他展示他畫的畫,那一刻,我能體會到他驕傲的小臉上洋溢著的是自信、自豪的笑容。
三、你喜歡他,他就喜歡你——互悅機制
每個人都希望別人喜歡你,作為老師更希望自己的學生能喜歡自己,因為只有孩子們喜歡你這個老師,才能“親其師,信其道”。互悅機制告訴我們要想讓孩子們喜歡你,你必須讓孩子們體會到你是愛他們的,事實上,在孩子們的心目中,你對他們的愛究竟有幾分呢?作為老師的我們總是在訓斥學生的時候告訴他,老師這都是為你好,為了幫你改正錯誤,可是為什么收效甚微呢?看了互悅機制后,我明白了,因為我的良苦用心學生并不理解,甚至說在他們的心里你并不喜歡他們,他們怎么會喜歡你呢?這使我想到了一年前的一件事情,時值深秋,一天下午放學后我留了幾個孩子做輔導,可是其中有一位孩子特別不喜歡被老師留下來,我布置的任務怎么也不執行,我說完不成老師的任務不能回家,他就說我逼他,說著就拿起一支水筆芯向脖子上扎,我見勢趕緊攔住他,接著馬上給他爸爸打電話,由于他爸爸在老區上班,趕過來時已經一個小時過去了,在這一個小時里我盡量控制住他的情緒,不跟他談學習的事情,在這期間他的情緒緩和了一些,我知道了原來他是單親家庭,爸爸媽媽離婚后,爸爸又結婚生了一個小弟弟,全家人都把精力放在了小弟弟身上,他感到他在家里是多余的,所有人都不喜歡他,所以做法才這么極端,而且我還發現深秋了,他仍然穿著一件薄薄的外套,我于是馬上把他身邊的窗戶關上,他爸爸來了后,我給他講了孩子對我說的話并建議他多跟孩子交流,多關心下孩子的生活學習,還囑咐他明天給孩子穿件厚點的衣服。在孩子和他爸爸離開教室的時候,我注意到孩子刻意把剩下的窗戶都關好了,而且對我說了一句老師再見,這時,我心里暖暖的,更有一種難言的成就感。我想這就是我真心對孩子好,孩子感覺到了吧,所以他也用他的行動告訴我——老師,謝謝您。
當然,這本書中還有很多教育中的案例以及所涉及到的心理效應,很值得一看并有必要好好對照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進行反思。讀書使人進步,教師更應該手不釋卷,用豐富的教育理論去充實和改進自己的教育實踐,這樣才能做一名有智慧的教師。
《教育中的心理效應》讀后感6
《教育中的心理效應》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教學中的心理效應”,第二部分是“教育中的心理效應”,第三部分是“管理中的心理效應”。每一部分下面又分很多篇文章,每篇文章都從一個小故事引出,用典故、案例、新聞故事穿針引線地穿插到每個教育過程中的心理效應中去,用一些實驗證明這些效應的存在,形象地告訴讀者,特別是教育工作者,如何去處理我們生活和教學中出現的教育問題。
書中講到的“馬太效應”,即定勢心理,這是我們常有的心理。如一個學生特別調皮,經常調皮搗蛋,在我們的心中就會給他定位為差生。在處理事情的時候,就會帶上有色眼鏡。其實即便是再調皮的孩子他也一樣有上進心,也會期待得到肯定,作為教師如果只是一味地否定,這對孩子的發展是很不利的。從“馬太效應”看,我們最重要的及時善于挖掘孩子們的亮點,克服定勢心理,用發展的眼光看學生。幫助孩子激發潛能,努力提高自己。
一位老師巧妙地運用“禁果效應”達到教學目的。一次上新課的時候,他對學生說:“我這里有一道難題,本想讓你們做一做,可連我都沒做出來,看來你們就更難了。”好幾個學生立刻請求老師把題寫在黑板上。老師裝作無可奈何的樣子寫了題,全班同學都忙碌起來,不一會兒,一半同學舉起了手。當學生清晰地說出解題思路時,老師故意裝出甘拜下風的樣子說:“同學們,你們真了不起,看來這堂新課你們自己就能學會,有沒有信心?”學生的回答當然是“有”!這樣學生的積極性,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讀了書中的“扇貝效應”這一篇,讓我也深有感觸。小凌每周都會做一些簡單的家務,但是在這兩天他突然“罷工”了。爸媽仔細詢問,才恍然大悟:由于太忙,上星期天忘記了每周固定不變的對小凌做家務的獎勵——吃麥當勞。這很讓爸媽困惑:用適當的獎勵來鼓勵孩子做家務,是為了培養孩子從小愛勞動的好習慣,但現在變成沒有獎勵就不勞動。到底怎樣才能用好獎勵,最終形成孩子良好的習慣呢?小凌的這種表現就屬于“扇貝效應”,在心理學上,“麥當勞”就是強化物,是對小凌做出某種期望行為的獎勵,獎勵某一行為,這一行為就頻繁出現,這就叫做強化。強化分為多種方式,其中一種方式就是固定時間的強化,即每隔一定時間就提供強化物,強化做出行為。扇貝效應告訴我們,固定時間的獎勵不能維持新的行為,沒有“麥當勞”,個體就會“熱情盡失”繼而罷工。
那么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我們是不是就應該徹底避免這種連續的、固定時間的強化呢?雖然在長時間的過程中、持續地應用連續的、固定的強化會產生扇貝效應,但是,在新知識、新行為、新習慣的初始學習階段,連續的、固定的強化是必要的,這能夠讓學生很容易的完成要求的任務,盡快的得到獎勵;緊接著,當學生的學習或者行為達到了一定的程度,就要不斷延長強化的間隔時間,直到最后撤銷強化,F在相信每個老師都會聯想到我們經常用的“小紅花”吧,小紅花就應該要科學的使用。
我們曾經見到過很多孩子背誦詩歌或課文時吞吞吐吐很不流暢的樣子,當時,我們一定批評過孩子,說孩子你怎么這樣懶惰,不去認真背誦,回想一下我們可曾教過他們一些記憶的有效方法呢?大部分時候,我們只是一味要求孩子自己去背誦,并沒有教給他們方法,使有些孩子花了很多的時間還是沒能達到我們的要求,完成背誦的任務。讀了這本書,我知道了記憶有系列位置效應,短時記憶的容量是有限的,提高記憶力是有方法的。我們要把最重要的事情安排在開頭和結尾的部分。老師在課堂的開始和結尾講重要的內容,處理重要的事情。學生要重視一節課的開頭和結尾,不要讓上課的前10分中在找練習本中度過,也不要讓快下課的后10分鐘在想象和玩耍中度過。背誦課文、單詞變換開始位置,每次學習時間不宜過長。合理安排學習材料的順序。每一節課給學生的學習任務不能超載,考慮7+2的特點合理安排學習任務。這些就是好的提高記憶的方法。我們要把這些方法教給我們的孩子,使他們提高學習的效率。
這本書的優點在于作者對一些極其平常的生活故事背后所反映出的心理效應有了一個恰當的形象的解釋,我感覺受益匪淺。
《教育中的心理效應》讀后感7
《教育中的心理效應》是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劉儒德所著,他用淺白的語言、生動的故事、有趣的實驗以及鮮活的案例來介紹、演繹那些嚴肅的、科學的心理學規律、效應和法則,書中精心挑選了64條心理學的規律和效應,分為教學、教育和管理三個部分。閱讀此書,激活了我本身的知識經驗,激發了我探究的興趣,一個一個故事看下來,一個一個效應讀下來,感覺自己在學習心理學知識的同時,頓時豁然開朗了許多,受到了智慧的啟迪,心靈的震撼。
書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超限效應”。它是指刺激過多、過強或作用時間過久,從而引起心理極不耐煩或逆反的心理現象。在我們的日常教育中經常出現類似的現象。如:老師上課拖堂、用同樣的方式反復傳授同一內容、放學時學生都準備收拾書包了老師還在不停地布置作業、對學生犯下的錯誤一次兩次地批評教育……這樣做其結果卻是學生對于學習的興趣減少了,學習效率降低了,而學生對于老師的重復批評教育不但沒有反省和改正,反而出現了逆反心理。
作為教師,在教育和教學中都要注意避免“超限效應”。教學中應該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而不是一味地填塞。教育學生時也要盡量避免超限效應在批評中出現。當學生犯了一次錯,只能批評一次。千萬不要對同一學生的同一件錯事,重復同樣的批評。如果一定要再次批評,也千萬不要重復同樣的方面、同樣的角度、同樣的批評語句,應該換個角度進行批評,這樣學生就不會覺得同樣的錯誤一再被“窮追不舍”,厭煩心理、反抗心理就會隨之減低。中國繪畫講究“疏可走馬,密不透風”!笆杩勺唏R”指的就是“布白”。而教育也應該講究“布白”的藝術,注意“度”,讓學生自己去思考、去反省。就如我們成語“過猶不及”、“適可而止”、“物極必反”,其實正是“超限效應”的最好詮釋。
《教育中的心理效應》讀后感8
拜讀劉儒德教授的《教育中的心理效應》一書,讓我有啞然失笑、豁然開朗的感覺。書中的案例,在我們的教育工作中屢見不鮮。劉儒德教授把晦澀難懂的心理學的規律、效應和法則用淺顯的語言、生動的故事、有趣的實驗以及案例娓娓道來,層層剖析,讓原本很“玄”的心理學知識,和我們的實際工作掛上了鉤,激活了我熟悉的知識經驗,受到了智慧的啟迪。這本書為我們提供了64條心理學的規律和效應,并將它們分為教學、教育和管理三部分,適用于教師不同方面的工作。通覽全書,感慨良多,歸納如下:
一、教學方面
1.課堂藝術,注重“雞尾酒酒會效應”:教師在課堂上的講課要注意生動性、直觀性、語調的抑揚頓挫和身體語言的豐富,如此才能長時間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自己成為學生的注意對象,不讓自己成為學生交頭接耳時的注意背景。此外,教師了解每個學生的個性,熟悉與他們有關的事物,成為與學生生活息息相關的人,而不是凌駕于他們之上的權威符號,就能變成學生過濾不掉的聲源。
2.作業布置,注意“超限效應”:“題海戰術”在一定程度上的確可以起到好的效果,但心理學表明:人接受任務、信息和刺激時,存在一個主觀的容量,超過這一容量,人就不愿意認真對待這些任務了——過量的作業,不僅達不到教學的目的,而且還會適得其反,讓學生產生厭學情緒。
3.u形記憶:學習材料所處的位置不同,學習效果也不同,前面內容對后面內容的干擾叫做前攝抑制;中間部分同時受到了前攝抑制和后攝抑制,因而,中間部分記憶效果最差。而且,學科之間也會相互抑制,材料性制約相似,抑制越嚴重。世界上沒有讓我們過目不忘的“記憶丸”,只有在最重要的時刻安排最重要的事情、學習最重要的內容效率才會更高,才會更有收獲。
二、教育管理方面
1.教育要講究“布白”藝術。中國繪畫講究“疏可走馬,密不透風”!笆杩勺唏R”指的就是“布白”。有了“布白”,才能產生美感。教師在平時與學生的交談中要點到為止,適當地留點“布白”,讓他們自己去思考、去反省。
2.巧妙運用“禁果效應”、“南風效應”、“霍桑效應”、“扇貝效應”、“圖形-背景現象”、“配套效應”,“羅森塔爾效應”增加學生的積極行為,減少學生的消極行為。
“四顆糖的故事”是陶行知先生巧用南風效應的經典事件。“數其一過,不如獎其一功”“教者也,長善而救其失也。”對犯錯誤的學生,多一份寬容和尊重,讓其自發自醒,教育是一門對人性理解的藝術和技術。
3.師生交往之道---“互悅機制”。卡耐基的成功說明,“互悅機制”可以產生奇跡!坝H其師,而信其道。”
4.“暈輪現象”告訴我們要實事求是,全面地掌握學生的信息,切忌一葉障目、以偏概全;“馬太效應”在提醒我們絕不能讓“好生好對待,差生差對待”的現象在我們的身邊發生!斑B鎖塑造”可用來矯正學生的行為,也類似于教學中的最近發展區原則:“跳一跳,摘果子”。
5.教育無小事。西方流傳著一首民謠:丟失一個釘子,壞了一只蹄鐵;壞了一只蹄鐵,折了一匹戰馬;折了一匹戰馬,傷了一位騎士;傷了一位騎士,輸了一場戰斗;輸了一場戰斗,亡了一個帝國。聽完這個民謠大家會是一笑而過,還是可能有人會想到了什么?其實這就是我們經常說的“蝴蝶效應”。所以作為學生身心成長的教育者,要謹記“教育無小事”留心教育中的蝴蝶效應。在我們的教育過程中,老師的一個燦爛笑臉、一句贊揚話語、一種習慣性行為,都有可能在孩子心里產生巨大的“蝴蝶效應”,成為孩子生命中意想不到的支點。
在今后的教育教學實踐中,我想應該充分解讀這本“教育辭典”,巧用教育中的心理效應的巨大魅力,爭取最大限度地實現教育智慧。教育中的問題紛繁復雜,教師們常常會有手足無措之感,有了這本書作良師益友,相信我們的心里會更加敞亮一些,我們的工作也會更加有成效。
【《教育中的心理效應》讀后感(通用8篇)】相關文章:
《心理效應》閱讀原文及答案12-16
淺談學校體育教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02-01
學校體育教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探究01-18
家庭教育中必知的心理規律01-22
創新思維培養中的心理健康教育01-21
畢業論文范文: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中的方向02-27
心理健康教育課中踐行三生教育08-07
家庭教育中不得不遵循的心理規律01-22
淺談在體育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01-26
淺談希望理論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應用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