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讀《傅雷家書》有感
當閱讀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后感如何寫了哦。那么我們該怎么去寫讀后感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讀《傅雷家書》有感,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讀《傅雷家書》有感1
有人說,親情是這世間最永恒的東西。親情之花是最美的四季常開的植物,親情之蝶是最燦爛的日日飛舞的動物。
很小的時候,我搞不明白什么是親情,于是抬頭,問母親。現在才知道,母親那眼睛里閃著光的花蝶,就是親情。直至讀完《傅雷家書》,我才懂得親情無處不在,從眸子到紙間;親情幻化多變,從花蝶到筆尖。
《傅雷家書》主要記錄了傅雷父子一九五四至一九六六年的來往通信。這十二年里,傅聰在外國學習鋼琴,傅雷與兒子共通信數百封之多。
從表面上看,很多信字里行間透著一股專業術語的味道,有關于鋼琴老師的評價,關于藝術的言論……似乎極其難懂。但細讀一遍,又能感到信中洋溢著濃淡適宜、愛意真摯的情愫。這情愫就是父母早起為你做飯時的愛,是為你放棄休息的愛,是千里伴行與你同行的愛。這些言論對傅聰來說是寶貴的提醒。同樣,父母為我們做的點點滴滴,也是應該珍愛一生的東西。
通讀本書,我們還發現,平日里很嚴厲的傅雷,于信中卻全是父愛。他在一九五四年十月十九日的一封信中寫道:“十七天不接來信,有點著急,不知身體怎么樣?”這是極真實的,從古至今,再嚴厲的父母或再粗心的父母在十七天沒有孩子來信的情況下,定是如此焦慮的。但這句句子的情感編織得又無限細膩,將焦慮托付給了時間,就如每一個擔心孩子又不愿孩子愧疚的父母般細心。因為這些家書不是為了發表而寫,這里的每一個字都是最樸素最真摯的情感幻化出來的。所以,我們看到的是最鮮活的親情。
父親母親,亦友亦師。傅雷先生用事件去警示兒子,給他傳達家鄉的訊息,含蓄地表達了自己的愛。我相信,傅聰能感受到的,不只是嘮叨說教,還有放手選擇,這與他未來的成功息息相關。有人說,傅聰是天縱之才。但我認為,這與傅雷夫婦的教育關系匪淺。對他來說,父母一定不只是父母,還是師、是友。父親不隱瞞地表達感情,兒子不敷衍地接受感情,這應是世間最深的情感了吧?
第五季《爸爸去哪兒》,小小春對父親說的愿望讓我一度淚目——我想跟你做好朋友。在孩子眼中,父母是一個親切又完美的人。且拋開是否存在劇本的可能,至少,我從小小春的眼睛里看到了這一點。這種眼神是孩子專有的,是對著父母由心而發的。任何一個成人都不會輕易選擇與對方交心做知己,可孩子不一樣,因為他們心中,父母高于老師,親于朋友。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會發現一些與父母溝通上的問題。有時甚至會煩躁,會哭鬧。其實與父母相處很簡單,把他們與自己的角色互換,想一想他們如何為我著想,換位思考就會順利很多。《傅雷家書》中,傅雷父子也有很多的煩惱,但通過思考都得以解決。
亦友亦師亦親,亦深情,父母是值得你一生深情的人。在《傅雷家書》的每一封信中,你都可以發現,每個字里都有深情。因為沒有豪言壯語,也沒有山盟海誓,所以更質樸,更深沉。書中的每句句子都隱藏了父母的希望與提示。因為沒有指手畫腳,規定東西,所以更深邃,更珍貴。父子之間,不論親情論友情,不論友情論恩情,不管論何情,都至深、至愛。
不是親人之情必言親情,兩者含義不同,情感也不同。親人情,亦友亦師亦親,亦深情。這不是一星單薄的苗,而是一簇溫暖的焰。
亦友亦師,亦深情。這是人世間最暖的情。
讀《傅雷家書》有感2
古人云“未得還鄉淚欲珠,一書封了又躊躇!备德斏頌橐幻撉偌,不斷往返于世界各地,這一封封薄薄的家書無時無刻不在提醒他如何做人做事,如何為人處事。一封封家書有的不僅僅是用親情和社會閱歷匯成的字跡,更是無法丈量的愛。
每一位父親都是愛他的孩子的,然而,傅雷的愛并不是含情脈脈,他,始終將國家放在一地位,對孩子深沉的愛放在第二位。他對孩子的嚴加管教,更是傅聰如此優秀的主導因素。
愛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陽光,使貧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間的溫暖;愛是一泓出現在沙漠里的泉水,使瀕臨絕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愛是一首飄蕩在夜空的歌謠,使孤苦無依的人獲得心靈的慰藉。
正如文中這樣,兒子遇到了極大的挫敗,父親的一封家書,是極大的精神動力。這些諄諄教誨,在必要時,是不會覺得煩的,它是最有效的強心針。因為它很質樸,令我們不斷越過困難險阻;因為它是親人的期冀,令我們揚起前進的風帆。
在家書中,傅雷曾給傅聰指出他的語法和字詞的錯誤。一次可能是偶然,但五次六次甚至更多次,便是有意而為之。我認為,傅雷這樣目的是讓傅聰知道,我們都是中國人,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每個人都有神圣的使命去傳承他,維護他,不能有任何差錯。
傅雷在給傅聰的信里這樣說:"長篇累牘的給你寫信,不是空嘮叨,不是莫名其妙的,而是有好幾種作用的。第一,我的確把你當作一個討論藝術,討論音樂的對手;第二,極想激發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讓我做父親的得些新鮮養料,同時也可以間接傳布給別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訓練你的--不但是文筆,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時時刻刻,隨處給你做個警鐘,做面’忠實的鏡子’,不論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細節方面,在藝術修養方面,在演奏姿態方面。
正是如此,傅聰才開始更加熱愛熱愛音樂,不斷提高自己的個人修養,甚至熬夜練習,以求不辜負家人的希望。但同時,傅雷又告訴兒子“人壽有限,精力也有限,要從長遠著眼,馬拉松才會跑得好!敝挥杏H人才會不厭棄煩的告訴你要注意什么,減少那些彎路,直通人生的彼岸。
《傅雷家書》中的每一篇,都經過歷史文化的積淀。這是一本“充滿父愛的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的教子篇”,也是“最好的藝術學術修養讀物”,更是平凡又典型的“不聰明”的近代中國知識分子的深刻寫照,我們可以像傅雷一樣從中體會做人、學習的道理。優秀的父親,出色的兒子,不平凡的家書。
讀《傅雷家書》有感3
《傅雷家書》收錄了傅雷夫婦從1954年開始寄給在海外留學的.兒子傅聰百余封家書。我很羨慕他們父子之間的那種對話。健康挺拔的高山精神的指引,摯友桌上的平等對弈和探討。有人說傅雷先生的教育方式過于嚴厲刻板,但在《傅雷家書》中,我看到的是小心翼翼,是尊重,是聆聽,是對孩子毫不吝嗇的愛意的洋灑,是負重前行的精神抵柱。這是怎樣的一位父親!
在家書中傅雷經常和兒子探討藝術相關的問題。在兒子成名之前,傅雷向兒子強調在創作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理性和感性的結合,他覺得如果想成為真正的藝術家,除了在彈鋼琴時苦練技巧是必須的,還需要在音樂里注入最真摯的情感,只有這樣才能打動聽眾。而在兒子成名之后,傅雷又告誡傅聰要不忘初心,很多藝術家在成名之后容易迷失方向,開始為了金錢而創作,作為父親的傅雷很是擔心這一點,時不時在家書中詢問兒子的理財狀況,了解兒子收支情況,希望兒子在藝術的創作上是純粹的。由此可以看出傅雷一直秉承著一種樸素的人生觀,以此教育著自己的子女。他在家書中寫到:“爸爸的心老跟你在一起,為你的成功而高興,為你的煩惱而煩惱,為你的缺點操心!勇敢些,孩子!再勇敢些,克服大大小小的毛病,努力前進!”
傅雷也經常給兒子提供為人處事方面建議。他經常在家書中強調要堅持大我,拋棄小我,切勿對個人的名利和得失太過計較。人生總是充滿了矛盾和苦悶,當我們熱衷于個人名利而又不得名利的時候必定會因為嫉妒和仇恨變得無比痛苦。相反如果我們堅持大我,不是只為個人而打算而是為社會福利和人類前途而感到苦悶時,我們就可以避免憤世嫉俗。傅雷在家書中提醒兒子“既要闊氣,也要有分寸”,如果要給與幫助最好是要幫在刀刃上,幫在別人需要的時候,千萬不要讓自己最終成為難以拒絕別人任何請求的老好人。他時刻教育兒子尊重長輩,他在家書中寫到:“站立著跟長輩說話時,要身體站直兩手下垂,若把手抄在褲袋里,是很不禮貌的,而把手抄在衣服的口袋里,則更不禮貌!
除了人生觀和為人處世,傅雷先生在感情方面也給了兒子很多建議。兒子結婚之前,他告誡兒子要自愛,反復的沒有結果的戀愛會讓人對愛情變得麻木。當兒子進入婚姻之后,傅雷先生將自己和妻子數年間的和諧相處之道傳授給兒子,夫妻之間應相敬如賓,只有平靜、含蓄和溫和的感情才能長久。傅雷先生還提醒兒子不能為了藝術而疏忽妻子和家庭,在兩個人的漫長道路上,要記得時時拉妻子一把,別讓妻子掉隊,這樣才能維持長久和諧的婚姻。
讓我為之震撼的是,就算是身為著名翻譯家的傅雷也總是試圖為兒子安排好一切,甚至是各種生活的細節,他在家書中寫到:“進屋脫大衣時要連絲巾一起摘掉!痹趦鹤用媲,他展現的永遠只是一個普通父親的形象。就像我們的父母總是盡力為我們安排好一切,給予我們最好的一切,就算是我們從未讓他們感到驕傲,而他們卻始終視我們如珍寶。
讀《傅雷家書》有感4
今天,我翻開了《傅雷家書》,被傅雷愛子教子的精神所深深打動。
著名文學翻譯家、文藝評論家傅雷在兒子傅聰海外留學的過程中,寫了近百封家書給他,每一封都體現了傅雷對兒子的牽掛。這并不僅僅是一些信件,他更是一部真正的教子之書。整本書中充滿了父愛,思想,語言與藝術。
在他的字里行間中,浸透了對兒子全身心的愛!坝H愛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寫信,怕你嫌煩,也就罷了。”這小小一句話,包含了一個父親對兒子深沉的愛。傅雷先生給兒子的家書中大到事業人生藝術感情,小到交友花銷吃飯穿衣,事無巨細,無不關懷備至。
在給兒子信里,傅雷這樣說道:“長篇累牘地給你寫信,不是空嘮叨,不是莫名其妙的,而是有好幾種作用的。第一,我的確把你當作一個討論藝術,討論音樂的對手;第二,極想激出你一些年輕人的感想,讓我做父親的得些新鮮養料。同時也可以傳布給別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訓練你的不但是文筆,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時時刻刻隨處給你做個警鐘,不論在做人方面還是其他各方面!痹谶@本書中,有許多像這樣富含哲理的句子,他想讓兒子成為一個品德優良,愛國的藝術家。傅雷還經常給兒子郵寄中國的經典書籍,從《詩經》、《楚辭》到宋詞、明曲,還有各種名著,以及他自己的譯作。傅雷更是讓兒子立下三個原則:不說對不起祖國的話、不做對不起祖國的事、不入他國籍。(寬容他人的作文 )
這本書是一筆寶貴的財富,我會珍惜它,讓它助我走上成功的道路。
讀《傅雷家書》有感5
傅雷擁有太多讓人稱頌的個人修養,以至于讓人覺得那些形容詞都像柳枝般的脆弱貧乏。
傅雷十分了解待客之道。
傅雷接到波蘭文化代表團的電話,在信中寫道:“媽媽立刻出動,預備了五菜一湯,自己燒的,成績很好。我也預備了禮物!备道鬃屍拮訙蕚浜蔑埐耍约阂矞蕚浜枚Y物,一方面說明了主人的熱情好客,另一方面也說明了對禮儀之道的重視。不僅如此,對兒子也是這樣,傅雷首先自己重視禮儀之道,然后又告誡兒子,也要做到:“一是到別人家里,進了屋子,脫了大衣,卻留著絲圍巾;二是常常把手插在上衣口袋里,或者褲袋里。這兩件都不合西洋的禮貌。圍巾必須與大衣一同脫在衣帽間,不穿大衣時,也要除去圍巾。”他告誡兒子在外也要注意禮儀。
傅雷生活經驗豐富。
他對兒子傅聰說:“藝術是目的,技巧是手段:老是只注意手段的人,必然會忘了他的目的!边@是關于藝術的至理名言,告訴我們,技巧總是為藝術服務的,不能讓技巧了占據了主體位置。
傅雷深愛自己的祖國。
傅雷在信中寫道:“中國正到了‘復旦’的黎明時期,但愿你做中國的------新中國的------鐘聲,響遍世界,響遍每個人的心!” 體現了作者高尚的愛國情懷和民族自豪感!
傅雷是個敢于奉獻的人。
在給兒子的信中,他說:“一個人對人民的服務不一定要站在大會上演講,或是做什么驚天動地的大事業,隨時隨地、點點滴滴的把自己知道的、想到的告訴人家,無形中就是替國家播種、施肥、墾植。
傅雷的個人修養極高,且不說,他對祖國所做的貢獻,他自己就是一個時代的模范,是一位值得兒子學習的好父親。
讀《傅雷家書》有感6
尊敬的各位前輩、親愛的書友們,大家好!首先祝各位中秋節快樂!闔家幸福!
在這個家人團圓的日子里,跟各位分享一本充滿著父親對兒子苦心孤詣的《傅雷家書》。20xx年離家到成都讀大學,第一次主題班會,輔導員讓我們每人給父母寫封信,那算是我人生的第一份家書,開始只是當作作業來完成,寫著寫著,回憶起昔日與父母朝夕相處的情景,不禁落淚,平日羞于用語言表達的對父母的感恩和愛,都借助信紙上的文字盡情傾吐,這可能也是書信被稱作"最溫柔的藝術"的魅力所在吧。
該書是由著名翻譯家、文藝評論家傅雷及其妻子寫給兒子的信編成的一本書信集,摘編了傅雷自1954年至1966年5月的186封書信。書信的內容,除了一般生活瑣事外,較多篇幅都是在和兒子研究藝術,討論人生,傅雷年輕時留學法國,面對同樣年紀輕輕就孤身在波蘭求學的兒子傅聰,他用自己的經驗閱歷教導兒子待人要謙虛:"對客氣的人,或是師長,或是老年人,說話時手要垂直,人要直立。";點評兒子傅聰演奏"以演奏而論,我覺得大體很好,一氣呵成,精神飽滿,細膩的地方非常細膩,tonecolour變化的確很多。我們聽了都很高興,很感動。好孩子,我真該夸獎你幾句才好;叵胍痪盼逡荒晁脑聞倧睦ッ骰販臅r期,你真是從低洼中到了半山腰了。希望你從此注意整個的修養,將來一定能攀登峰頂。"在肯定兒子鋼琴演奏水平的同時,他還教育兒子道"我始終認為弄學問也好,弄藝術也好,最要緊的是‘人’。在沒成為藝術家之前,先要學做人,否則,那種某某家無論如何高明,也不會對人類有多大的貢獻。一個純粹投身藝術的人,他除了藝術和個人的人格,已別無所求。"同時,對兒子的社交禮儀、作息習慣、理財技巧,戀愛婚姻等問題也進行了指導,像良師益友一樣提出意見和建議。字里行間,充滿了父親對兒子的摯愛、期望,拳拳愛子之心,溢于言表。
傅雷曾經說過他寫信給兒子一是為了討論藝術;為了激發青年人的感想;訓練傅聰和傅敏的文筆和思想;做一面忠實的"鏡子".傅雷作為一名翻譯家、作家、教育家、美術評論家,不僅翻譯了大量的法文作品,其中包括巴爾扎克、羅曼·羅蘭、伏爾泰等名家著作。還廣泛涉獵了中外文學、音樂、繪畫,且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上星期我替恩德講《長恨歌》與《琵琶行》,覺得大有妙處。白居易對音節與情緒的關系悟得很深。凡是轉到傷感的地方,必定改用仄聲韻!杜眯小分"大弦嘈嘈""小弦切切"一段,好比staccato ,像琵琶的聲音極切;而"此時無聲勝有聲"的幾句,等于一個長的pause "銀瓶……水漿迸"兩句,又是突然的attack ,聲勢雄壯。至于《長很歌》,那氣息的超脫,寫情的不落凡俗,處處不脫帝王的nobleness ,更是千古奇筆!" 他深刻懂得,藝術即使是像鋼琴演奏也需要嚴格的技術因素,但絕不是"手藝",而是全身心、全人格的體現。傅雷也通過書信培養留學波蘭的兒子建立起對國家的熱愛,有別于口號式、圖景式地說教,傅雷告誡兒子從一個樂段的處理著眼,從對事業的嚴謹,對父母的孝敬,對妻子的理解,對友人的寬容做起,具體而細微地構建對國家的情感:"一個人對人民的服務不一定要站在大會上講演或是做什么驚天動地的大事業,隨時隨地地點點滴滴的把自己知道的、想到的告訴人家,無形中就是替國家播種、施肥、墾殖。"
從書中,我們可以看到一位父親細心呵護兒子的成長,但同時我對傅雷式的教育也略有些質疑:他教導傅聰要有計劃地工作生活,減少不必要的時光消磨,要有"安排的技術",為孩子親自編制教材,制定課程,嚴格督促,完全執行,反復地灌輸家庭經濟計劃的經驗和心得,他在國內為兒子準備好他認為的正經書郵寄到波蘭,讓兒子不要光把時間用于消遣讀物,他會一一地指出兒子的書信中的錯誤,甚至是教兒子該如何用豐富的詞語表達感情。他規定孩子怎樣說話,怎樣行動,做什么,吃什么,不能有所逾越······有網友把傅雷對兒子傅聰的培養和郎朗父親朗國任對郎朗的培養概括為"中國式天才教育".傅雷信中絲毫不掩飾自己對兒子的愛,但這種愛在我看來也略顯緊繃:傅聰沒有及時回信,他上升到品格高度進行解讀,并且在每封信中都要督促傅聰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注重樂理的學習,不要有太多的交際以免占用學習的時間,樹立"科學的"生活論……
父母走的彎路,不希望孩子重蹈覆轍,希望兒女們青出于藍。走過青春期的孩子們或許會慢慢卸下逆反心理,逐漸地聽從父母的教訓,那也是孩子們面臨社會千變萬化,對生活有所體驗感悟后對父母苦心的理解吧。紀伯倫有詩:
你的孩子并不是你的,
他們是對生命本身充滿渴望的兒女。
他們是經由你來到這個世界,但不是出自于你。
雖然他們和你在一起,但他們并不屬于你。
你可以給他們你的愛,但不是你的思想,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他們的身體居住在你的屋子里,但是他們的靈魂卻不是。
因為他們的靈魂居住在明日之屋,甚至在夢中你也無法前去那兒探訪。
你可以盡力使自己變得像他們,但是盡力不要使他們像你。
因為生命不會倒流,也不會駐足在昨日。
讀《傅雷家書》有感7
漫畫《父與子》所描繪的是父親與兒子之間的趣事,流露出的是父親與兒子之間深厚的父子情。有一本書也是如此,它雖然沒有像《父與子》那樣精彩的故事情節,但是,它所包含的父子情卻不亞于《父與子》。這本書就是《傅雷家書》。
《傅雷家書》是將傅雷先生寫給兒子的書信編匯而成的家書,是一本“充滿著父愛的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的教子篇,是最好的藝術學徒的修養讀物”。書中父母的耐心教誨,與孩子的真誠交流,親情溢于字里行間,字字句句都充滿了父親對兒子的摯愛、期望和對祖國的崇敬以及兒子對父親的感恩。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傅雷先生在兒子消沉時給予的勸慰與在兒子成功是給予的告誡。
一九五四年一月,兒子傅聰去波蘭求學,離開家的日子是煎熬的,思念、孤獨、迷惘集于一身,度日如年,但他卻安然度過!叭艘惠呑佣荚诟叱薄统敝懈〕粒ㄓ杏孤档娜耍畈湃缢浪话悖换蛘咭袠O高的修養,方能廓然無累,真正的解脫。”這是父親寫給兒子的話,人生的道路會有坎坷,情緒也就會跌宕,坦然面對,泰然處之,才是妙計。
一九五五年,傅聰在鋼琴比賽中,取得了成功。在信中,無處不張顯著父親的喜悅和對兒子的鼓勵。兒子的成功源于父親,兒子帶著父親的理解與支持,在藝術路上前行,不畏艱難。成功之時,他告訴兒子要堅強,面對勝利堅強,面對困難也要堅強,堅強是一把利劍,要時刻佩在身上。
傅聰的成功離不開父親的關愛和諄諄教誨,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卻少之又少。少年暴力已不是稀罕物,離家出走、打架斗毆,在青少年的世界里無處不在。然而,這一切的源頭都是父母。如果父母多給孩子一些關愛,或許他們就不會交上不良朋友;如果父母很多花點時間聽孩子傾訴,或許他們就不會用極端手段發泄;如果父母多留在家里一會兒,或許他們就不會離家出走……但這都是如果,不該發生的還是發生了。父母是孩子最親的親人,一份愛可以拯救一個孩子,爸爸媽媽為什么不換呢?就像傅雷先生一樣,無論何時何地,都盡自己所能給予孩子所需要的,愛護,教導,鼓勵,告誡……也正是這樣,他造就了一個鋼琴大師,一個特級教師。
父與子的情意是偉大的,真心希望天下所有的父親與孩子都是一對“父與子”,都有一片“父與子”的天地。
讀《傅雷家書》有感8
“長篇累牘的給你寫信,不是空嘮叨,不是莫名其妙的說長道短,而是有好幾種作用的!痹诟道籽劾铮杭視秩f金!
一個是翻譯家父親傅雷,一個是音樂家兒子傅聰,同樣是嚴厲出身,后成為杰出的人物。
那年,二十歲的傅聰赴波蘭留學。在這一走,時光大鐘就幽遠了,就像信里所說的那樣“車一開動,大家都變了淚人兒,呆呆的······等到冗長的列車全部出了站方始回身!弊屔頌楦赣H的傅雷似乎覺醒了在兒子童年時自為嚴父的形象,也開始了念寫家書的漫漫長途。因為父子遠隔,他最想對聰說:“孩子,孩子!孩子!我要怎樣的擁抱你才能表示我的悔與熱愛呢!”
讀了幾頁父與子的深情,我總覺得有意猶未盡的感覺。像傅雷先生那樣嚴格、那樣細致、那樣富有原則性,傾注那么多教育子女的父親,卻是世上不常有的,也不多見的。--“音樂會成績未能完全滿意,還是因為根基問題。”“你進來忙得如何?樂理開始沒有?希望你把練琴時間抽一部分出來研究理論。”“另一點我要告訴你:學問第一,藝術第一,真理第一,愛情第二,這是我至此為止沒有變過的原則!”
這本書里蘊含了滿滿的親情,鉆研的藝術,以及隨處可見的真真教誨。其實,自家的生活也是如此,在嚴父慈母的傳教下,乖乖女的我有時也很倔強。
譬如這個暑假,暑假班父母早早的去報了名,東跑西跑,還不是讓我在九年級的起跑線上不落跑嗎?他們的嘮嘮叨叨“學習要上心啊!”“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切記戒驕戒躁,自信自強,堅持才是勝利!”或許已成耳旁風,或許確實牢記心頭,因為每次自己聽到這些,真是又害怕又警醒啊!但是,爸爸卻巧妙地換了另一方式,把這些名言以及他的學習感受寫在了我一張張剩余的草稿紙上。放學回家,總看到有張紙整整齊齊地擱在書桌上,上面的字群蟻排衙,真是令我佩服之極。樁樁事件,學習上的粗枝大葉,可讓我碰了許多釘子,生活上就更不用說了。所以,真是應了那句老話“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這句話,老爸總在我“落魄時”就提點而感慨,有些哭笑的風趣。
確實,傅雷先生教子做人都非常嚴格,不落半點馬虎,其實也是令人尊敬的那份懇誠,與學識的比重。
--“自己責備自己而沒有行動表現,我是最不贊成的!……只有事實才能證明你的心意,只有行動才能表明你的心跡。”“我們一輩子的追求,有史以來有多少世代的人追求的無非是完美。但完美永遠是追求不到的,因為人的理想、幻想永無止境。所謂完美像水中花、鏡中月,始終可望不可及。”“經歷一次折磨,一定要在思想上提高一步。以后在作風上也要改善一步,這樣才不冤枉。一個人吃苦碰釘子都不要緊,只要吸取教訓,所謂人生或社會的教育就是這么回事!
如此一比較,現代父母的溺愛,孩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時不時還有家庭中的口角爭紛。雖然傅聰那時還有一定的封建傳統性的教育,但傅雷夫婦的出發點是好的,傳承了教育之本。兩者即本質一樣,成果卻天差地別?赡芮罢呤菓卸璧,而后者是勤奮的,是成功的。正如傅聰所說“那時我和父親之間已經像朋友一樣了!后來出國幾年,自信心也多一些!
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自信是火,點燃熄滅的燈。這是從中我學到的:一個人惟有敢于正視現實,正視錯誤。用理智分析徹底感悟;終不至于被回憶侵蝕。
傅雷,我讀到了他的懇誠;傅聰,我讀到了勤奮;朱梅馥,我讀到了善良;而我的父親,我讀到了用心良苦。
讀《傅雷家書》有感9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無論是什么時候,家書總是無比貴重的,它凝聚著父母對子女的關心,而《傅雷家書》也是由此。
《傳雷家書》這本書由傅雷寫給兒子的書信構成的,它摘取了傅雷先生1954年至1966年的186封書信,表達了對國家的愛與對兒子的期望,他教育兒子要做一個謙虛謹慎的人,做一個德才兼備的藝術家。
這本書使我受益匪淺的是傅雷對兒子的鼓勵:“人一輩子都在高潮一低潮中浮沉,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笔前,人的生命就如那河流一般,時而曲折彎延,又時而筆直向前。時而飛速而落,又時而平靜無波瀾。面對這一切的一切,如果我們不堅韌,那么生活就如一潭死水,毫無波瀾。
其實,在生活中,我們也會像傅聰一樣,遇到不好的事,不稱心的事,比如在考試中,排名一落千丈,又比如在發言中的一個失誤,使你與成功擦肩而過,這時,如果你站起來了,你便會發現;其實成功離我如此之近,但如果你懦弱了,放棄了,那么生活會讓你明白,你正離自己的理想越來越遠。
良藥苦口利于病,挫折,正是一劑苦口的良藥,但是,你必須服下它,才會利于病,否則,就是再好的藥劑,也無法讓發揮作用。
人的一輩子都在高潮,低朝中浮沉,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會如死水一般。這句話無時無刻都在告訴我,不要因為一時的生敗而放棄最大的故勵,生活本就是這樣,起伏不定,讓你我更加輝煌。
讀《傅雷家書》有感10
父愛如傘,為你遮風擋雨,父愛如雨,為你濯洗心靈,父愛如路,伴你走完人生。經常聽到有人將父親比作“大山”,可以依靠,屹立不倒。傅雷也是一個慈祥的父親。
傅雷家書收集了傅雷和朱梅馥從1954年至1966年間寫給兒子傅聰及傅敏的186篇家信,家信中汲及到的方面極廣,不僅有藝術、思想、音樂、美術、哲學、歷史、文學,乃至全方面的教育。傅雷作為一個父親,對兒子的關心及照顧是他人不可比擬人的。
每一封家書都體現了傅雷夫婦對兒子傅聰的教育及引導,都值得我去細細回味,體會其中在信中那絲捉摸不透的父愛以及傅雷那其中的文學感悟!罢娴模蜖栐苏f得好:有些罪過只能補贖,不能洗刷”,在傅聰走后的第二天,傅雷就對自己以前對自己兒子所做的行為而感到懺悔了,傅雷從小就受到嚴苛教育,長大后也同樣地用他以前的教育方法去教育傅聰。兒子走后,傅雷才深感自己教育的不足,虐待了兒子。他在信中誠懇地對兒子誠摯的道歉,這對于一個受中國文化熏陶下的父親是很難得的。
傅雷曾告誡傅聰,“太陽太強烈,會把五谷曬焦;雨水太猛,也會淹死莊稼”,他告訴兒子,人生是充滿曲折的,有成功也會有失敗,在成功時,我們不能太過得意;在失敗時,我們也不能太過失落,要把持好一個度。以達觀的心態坦然地面對人生中的起起伏伏,不被成功所迷惑,不被失敗所打倒。
在看這本書的時候,我不禁想到了自己的父親,他也如同傅雷一般,總是扮演著嚴厲的角色,甚至有些不近人情。當我讀完這本書的時候,我才發現父親并不是我想象中,對我動不動就是非打即罵,父親所做的每一件事都自有他的道理。他的愛不像是母親那般洶涌,而是如同小溪般涓涓細流。在這一刻,我讀懂了父親。
父親的愛是世上最偉大的愛,只有我們認真體會才能知曉其中的濃厚。
讀《傅雷家書》有感11
最近在備課的時候翻到《傅雷家書兩則》,距離我第一次讀這本書,已經很久了。
可能是年紀大了,比較能夠感受家長的角色了,每每讀到父親掛念親兒卻得不到回應的段落,心里只覺得難受。然而年少時,又有多少人,能夠在忙碌工作或學業的同時兼顧父母的愛?在這一點上,我非常希望和學生交流彼此的感受。
課文只摘錄了來往家書中的兩則,第一則寫傅雷在兒子傅聰遭遇生活挫折時,對他的諄諄鼓勵;第二則寫傅雷在得知傅聰演出成功之后,對他表達的興奮與贊美。文中父親與兒子同喜同悲,傅雷以過來人的身份,理解傅聰的心情,鼓勵他面對,支持他發展,更肯定他的成就。在我們看來,這就是一副父慈子孝的理想家庭的模樣。
但是,作為一個年輕人,一個擁有遠大理想抱負、已經展翅高飛的年輕人,在與父母的來往當中,真的就如此“循規蹈矩”嗎?
我很好奇。
在更多的家書中,我們可以看到,傅雷總是在信中提及,希望傅聰可以多寫家書,說說自己近況。而傅聰在遇到問題的時候,也不一定都與父親商量。每當傅雷從報上、朋友處打聽到兒子的消息,他總是深感自責,不斷地問自己:是不是自己老了,意見不中用了,所以孩子才不愿意聽?
可見,家長與孩子的關系,天下之大,卻是那樣類似。
孩子長大了,父母的牽掛不會斷,無論多遠都想遙遙牽著風箏的那一頭,哪怕只有一點點,哪怕只傳回一點點消息,父母為之喜,為之悲。
而作為孩子呢,渴望自立、獨當一面,加之生活忙碌,總是在不知不覺中把父母越推越遠。殊不知,父母的心卻因為這種漸行漸遠無力著,落寞著,放不下,握不住,處處不知如何是好。
說了這么多話的我,大概是希望孩子們未來和父母相處的時候,對于父母的嘮叨和說教,多一些耐心,甚或是忍耐,不要把他們生生地拒之門外。要知道,天下父母能像傅雷那樣把話說清楚的并不多,更多的時候,他們滿載著愛卻不知如何表達。他們說的話也許不如人意,卻很真,很真。
龍應臺在《目送》里說,所謂父女母子一場,不過是不斷看著他的背影漸行漸遠,它還告訴你,不必追。
只消數一數,你就會知道相處的時間那么那么少。
我的準則是,凡事不留遺憾。而父母,則是我一生最不愿意對其有遺憾的人。
——
另附閱讀時做的摘抄二則:
“聰,親愛的孩子!收到你波蘭第四信和許多照片,郵程只有九日,比以前更快了一天!
“耳朵里聽的是你彈的音樂,可是心里已經沒有把握孩子對我們的感情怎樣——否則怎么會沒有信呢?——真的,孩子,你萬萬想不到我跟你媽媽這一個月來的精神上的波動,除非你將來也有了自己的孩子。”
【【推薦】讀《傅雷家書》有感】相關文章:
讀《傅雷家書》有感【推薦】03-09
【精】讀《傅雷家書》有感03-09
讀《傅雷家書》有感【熱】03-09
【熱】讀《傅雷家書》有感03-09
讀傅雷家書有感20篇03-17
高中讀傅雷家書有感作文大全02-16
初二讀《傅雷家書》有感700字03-25
最新高中生讀《傅雷家書》有感03-10
讀名著《傅雷家書》有感600字5篇03-09
傅雷家書作文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