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重新認識你自己優秀讀后感

時間:2021-01-06 14:59:00 讀后感 我要投稿

重新認識你自己優秀讀后感范文(精選11篇)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體會呢?何不寫一篇讀后感記錄下呢?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后感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重新認識你自己優秀讀后感范文(精選11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重新認識你自己優秀讀后感范文(精選11篇)

  重新認識你自己優秀讀后感1

  我們如何認識自己?

  克里希那穆提:你認識你的臉孔,因為你經常從鏡子里看到它。現在有一面鏡子,在其中你可以看到完整的自己,看到自己心里所有的事情,所有的感覺、動機、嗜好、沖動及恐懼。這面鏡子就是關系的鏡子:你與父母之間的鏡子,你與老師之間的鏡子,你與河流、樹木、地球之間的鏡子,你與自己思想之間的鏡子。

  在其中,不是看到你希望的形象,而是看到你真實的情況。我可以觀察自己如何和別人說話,我對能夠給我東西的人特別禮貌,而對那些不能給我東西的人卻粗魯又輕蔑。我對那些令我畏懼的人特別用心。重要人物進來時,我趕忙站起來,但是傭人進來時,我卻毫不在意。所以觀察我自己在關系中的表現,我會發現自己是如何錯誤地表達對別人的尊敬。同時我也能從我與樹木、鳥兒、觀念及書本等的關系中,發現自己的真相。你也許擁有世界上所有的學位,但是如果你不認識自己,你就是最愚笨的人。認識自己是所有教育的真正目的。缺少了自知之明,只是收集資料或記筆記,然后通過考試。那只是愚笨的生存方式。

  你也許可以從任何自認為無比重要的書中引經據典,但是除非你認識自己,否則你只是一只重復別人話語的鸚鵡。然而你一旦開始了解自己,不論自己多么渺小,富創造力的非凡行動已經開始進行了。突然看到真實的自己是一種新發現,包括看到自己的貪婪、好辯、忿怒、羨妒、愚笨。從這一步開始,你就能愈來愈深入,無窮無盡,因為自我認知是沒有終點的。

  自知之明是智慧的開端,在其中含藏著整個宇宙,也包含了人性所有的掙扎。

  克里希那穆提是一位著名精神導師,擁有神奇而又自認為平凡的人生經歷,在西方有著廣泛而深遠的影響。克里希那穆提以為,只有通過每個個體內心心靈的變化,才會有一個根本的變革,世界才會走向真正的和平;這種心靈的變化并不是一個逐漸的過程,而是在于片刻間所發生的覺悟;它的前提乃是智慧的獲得;而這種智慧的獲得則根本依賴于對自我的懷疑、批判與認識,因為在他看來,“你也許能漫步于整個世界,但最終必須回到你自身。”

  心理學家曾經說過,迄今為止,人類社會除了存在許多自然與人本身的難題以外,尚有大量社會的以及心理的不解之謎,令人們困惑與不安,人類中有不少人還無法完全把握自己。

  社會學家也曾經說過,人類在了解許多宏觀與微觀世界之后,人類在創造了原子彈、生化武器、地球物理武器、微波武器、激光武器、電磁脈沖武器、電腦、基因理論以及納米技術以后,人類在使用激光、走向太空、甚至制造出宇宙黑洞炸彈以及掌握超新科技及其聚能新子信息以后,特別是人類在建立起一整套全新的文明系統以后,如軍隊和國家聯盟等,有不少狂人就開始妄自尊大,以這個世界主人自居,自以為能永遠主宰整個世界了。

  科學證明,這類人其實太急功太近利。

  實踐證明,這類人其實自大太驕傲。

  社會發展與今天科技的進步,使我們人類所了解的世界只是極小的一部分。人若與自身未認識到的宇宙相比,就顯得微不足道了,太渺小了,甚至會輸給一枚細菌、一個病毒或一個新興病毒的耐性和陰謀。所以,很多很多的問題需要擺在我們人類面前;所以,很多很多的問題促使著人們重新認識自己。

  現代人都在奔赴現代化,不少奔赴現代化的人們卻不知道禍從何來,不少沾沾自喜的現代人還在洋洋得意地享受而在不知不覺中制造著禍害。這不是偏激語言,這是有覺悟的人在提醒執迷不悟的人:改變急功近利的人生態度,關注從自身產生的污染,弘揚地球道德,提高自身素質,這才是人類追求生存與發展的科學文明出路。

  重新認識你自己優秀讀后感2

  重新認識你自己作者克里希那穆提,閱讀這本書大多數都是在臨睡前進行的,或許這種心靈類的書籍需要我們靜下心來慢慢體會,也許現在的我還不是很能夠理解這本書部分的精華,但也行未來的某一天可以理解,這是一本可以反復被閱讀的作品。通過書名可以傳達一個信息,如何來重新認識你自己,而不是存在于腦海中的舊版的自己,理想中的自己。認識自己需要排除內心的不安與恐懼,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書中的第一篇就說到沒有任何向導,我不能依賴任何人,事實上也沒有向導,沒有老師,沒有權威,只有靠你自己—我和他人,以及和世界的關系。曾經沒有接觸這些靈性書籍的時候如果看到前面這段文字的時候,我會害怕,會擔憂,如果我向往尋求不到幫助的話,我肯定不行。于是一次次不斷地向外尋求安全感,可是有所謂永恒嗎?有所謂的永久的安全感嗎?顯然沒有,世界上的萬事萬物都處在不斷的變化,正是這些變化讓我們不斷地變強大。節選部分喜歡的文字:

  每天都大死一番,腦細胞才會變得清新、年輕而單純。

  以自由的心去看,一切都是新的。

  我們的心智由出生到死亡,一直在不斷地接受某種文化的定型,然后形成一個狹隘的自我。

  你必須正視當下,才能面對事產,如果你不斷逃避當下,不容許它出現在眼前,我怎么能面對它?

  想要認識自己,只有在每一個當下整體地審視,而不受時間的限制。只要你的心不再支離破損,你就能看見整個自我。你所見到的這個整體就是真相。

  找出個人特有的恐懼模式,然后面對它。

  看清真相就是行動,也就是自由。

  如果你真得想要徹底活出嶄新美好的一天,就必須死于昨日的種種,否則只能像機器一般運轉度日。死亡就是徹底讓心智空掉,把每天的渴望、快感以及痛苦完全空掉。死亡就是更新,一種突變。在其中思想完全不活動的。因為思想是過去的產物。有了死亡就有完全嶄新的東西。從已知中解脫便是死亡,然后你才能真正地生活。

  重新認識你自己優秀讀后感3

  用了大概九個月的零碎時間慢慢地把這書給磨完了。

  然而看完這書之后,我很用力地去思考克老師說的空寂到底是為什么。但我這么用力的這個狀態似乎本身就錯了。

  如果每一個人都達到了這樣的空寂的狀態,世界會變成怎么樣?沒有沖突,沒有矛盾,沒有斗爭的世界。也許就沒有了各種各樣的藝術,音樂,科技,各種各樣的多姿多彩都沒有了。因為那都是快感帶來的產物。

  人們總是沉浸于快感中不能自拔,所以我們制造了現在這個充滿了斗爭和沖突的世界。但是,反對這些斗爭和沖突不也同樣是一種矛盾么?

  我比較喜歡的理念還是克老師所說的,不加判斷地去觀察自己頭腦里面各種各樣的想法,然后覺察到自己的身體,語言和行為,重要的是覺察自己頭腦中想法的方向。

  但在最后一章里面所說的空寂都徹底把我給搞懵了。這個只能巧遇的空寂,似乎只有通過頓悟才能夠體驗得到,但當我說我體驗到了的時候,那又不是空寂。搞得我自己都有點兒神經質了。

  好吧,這篇純粹是提些問題,反正書中的很多的矛盾,我就不能一一細數了。不加任何判斷和思考去看這本書本身就是修煉了吧!

  重新認識你自己優秀讀后感4

  早前一直想讀一些靈修方面的書籍,印象中這是第一次正式讀印度哲學家的書,因為閱讀量非常少,讀起來有些困難,充滿虛無感,似懂非懂。

  翻開書本之前,看著書名問自己三個問題:

  1、怎么重新認識自己

  2、怎么與自己和諧相處

  3、愛是什么?

  花費6個小時讀完之后,我非但沒有找到答案,還否定了過去許多自認為正確的“自問自答”,提出更多的疑問和矛盾。

  “你無法邀請微風入室,你能做的只是把窗子找開而已。開窗不表示你在等待,一有等待之心就會形成另一種形式的自欺。”

  或許,我可以這樣理解,我打開一扇窗,我并沒有等待,風也許會進來,也許不會,因為我已然是那一陣風。我向自己發問,答案正是問題的本身。

  關于第1個問題的疑問:被翻譯的書名誤導,原書名是《Freedomfromtheknown》,不知道譯者為何命名為《重新認識你自己》。發現我從未真正認識自己,所以談不上重新。

  “想要認識自己,只有在每一個當下整體地審視,而不受時間限制。只要你的心不再支離破碎,你就能看見整個“自我”。你所見到的這個整體就是真相。”

  “你一旦認清自己就是恐懼,和恐懼無二無別,自然會停止所有的斗爭,然后恐懼就會完全止息下來。”

  “想要時時刻刻活得圓滿自在,就應該活在事實真相中,不加譴責或辯護,然后你才能徹底認清問題所在,然后問題得以解決。”

  如何做到作者所說的正視自己的內心?怎樣才能覺察到自己的快感、欲望、痛苦、恐懼、內暴力?我的局限在哪里?

  關于第2個問題的疑問:一直認為覺得一個人,只有學會與自己和諧獨處,才能更好與他人相處。作者提出讓心自由。

  “以自由的心去看,一切都是新的。”

  “自由乃是一種心智狀態,它不是從某中東西掙脫的自由,而是一種自由的意識,一種可以懷疑和追問一切的自由,它強烈、活躍而富有生氣,因此能清除各式各樣的依賴、奴役、臣服及逆來順受的陰影。”

  “不是先有鍛煉而后有自由;自由應該放在起點,而非終點。”

  “先死于昨日種種,才可能獨處。如果你不再隸屬于任何家庭、國家、文化或特定的一洲,你就會有一種局外人的超脫感。如果一個人能如此徹底獨處,就能產生赤子之心,也只有赤子之心才能合人從悲傷中解脫。”

  “你必須每天都死于一切已知的創傷、榮辱以及自制的意象和所有的經驗,你才能從已知中解脫。每天都大死一番,腦細胞才會變得清新、年輕而單純。”

  如何死于昨日的種種,專注此刻,活在當下?保持一顆赤子之心,所所畏,無所懼,無所求,甚至無我的境界。

  關于第3個問題的疑問:愛。當然我所指的是愛情。我企圖更深刻的了解什么是愛,以為這樣便能找到兩性的相處之道,找到愛情,找到歸屬。我對作者所說的愛的理解,更多的是指大愛,對世界的愛。這種在冥想中產生。

  “練習某種愛的技巧,也許能合你變得聰明伶俐、更加仁厚、或造就“非暴力”的人格,不過那跟愛仍然是兩回事。”

  “熱情是相當可怕的東西,因為你擁有了它以后,你真的不知道它會把你帶到哪里去。”

  “放下便是最高不形式的熱情,通過徹底的放下,那個被稱為愛的東西就會出現了。”

  “如果有了愛與美,不論你做什么都是對的,都會帶來秩序與和諧。只要你知道如何去愛,一切問題都迎刃而解,你就能隨心所欲而不逾矩了”

  “一個人如果能真正地愛,必然享有自由,它不是從對方那里掠奪而來,而是自然由內心生起的”

  “隸屬他人、心理上依賴他人滋養的狀態,時常會帶來焦慮、恐懼、嫉妒和罪惡感,只要有恐懼,就不可能有愛”

  “如果你了解愛,你就不會再追隨任何人。愛不是臣服,當你愛的時候,根本沒有可敬或不可敬的分別”

  “如果你因為責任的緣故,不得不做某件事,你無法愛你所做的事了”

  “愛是否包含了義務和責任?它需要使用這些字眼嗎?如果你因為責任而去做一件事,那還有愛嗎?”這正是我的疑問。愛的所到之外,是否既無責任也無義務可言?是不是,當我已經不再尋找、不再渴望、不再追求,中心點一消失,愛就會出現了呢?

  最后我用思維導圖做整理的時候,我才發現這本書,通篇都是“如果...就...”的句式,正如扉頁所寫,克里希那穆提主張真理純屬個人了悟,一定要用自己的光來照亮自己。我這個實用主義者修煉不夠,有一個非常膚淺的了悟,書中觀點都比較主觀自我。我想認識自己的出路還是心理學。

  最后一個疑問:如何在一個無我的世界里看到自我?不久將來,我應該還會帶著這個問題重新認識這本書。

  重新認識你自己優秀讀后感5

  1、我們總是滿足于他人的描繪,這表示我們其實是活在別人的言論中,活得既膚淺又空虛,因此我們充其量只是“二手貨”人類;

  2、自我探索并不是將自我從世界中孤立出來的病態表現;

  3、探索自我絲毫不會使我們變得神經質,因為個人與人類本來就是同一回事;

  4、觀察我與外在人、事及內心種種活動的關系,我才開始認識自己;

  5、如果我們能時時刻刻都在學習,從觀察、聆聽、注視和行動中學習,那么你會發現,學習是不斷進展的,永無過去;

  6、只有當你生活中的快樂中斷了,或是想要逃避痛苦時,你才會親眼看到自己的局限;

  7、如果一個人已經習慣于波動不安,那表示這個人的心已經遲鈍,就好比一個人對身旁的美景視若無睹般;

  8、只有當你覺察到自己的限制時,你才會明白自己所有層面的意識;

  9、喜悅不是想出來的,而是當下直接的感受,你一去想它,它立刻轉為快感;

  10、“活在當下”,就是在剎那間領會其中的美及喜悅,而不眷戀它所帶來的快感;

  11、尋求快感,不斷滋養、維系它,乃是生活的基本需求,缺少了它,生活就變得極其枯燥、愚蠢、孤獨,而且毫無意義;

  12、快感是經由四個階段產生的,也就是知覺、感覺、接觸及欲望;

  13、一個不被記憶麻痹的心,才能享有真正的自由;

  14、這種想重復快感的需求,才不斷帶給人掙扎及痛苦;

  15、我所害怕的就是過去和未來;

  16、該為恐懼負責的就是念頭;

  17、思想一旦變成一種瞻前思后的心理反射以后,就會造成恐懼及快感,心智便因此而遲鈍下來,于是怠惰就難免了;

  18、觀察者本身就是恐懼;

  19、總想和某人或與理想中的自己一樣,是形成矛盾、困惑與沖突的主因之一。一個困惑的心,不論做任何事、在任何一種層次上,都是一團混亂的;

  20、只有停止比較,才能使自性呈現,能夠活在自性中,才能有真正的平安;

  21、我們把生命與死亡分開,生死之間的距離就是恐懼,而恐懼制造了間隔生死的那一段時間;

  22、死亡就是徹底讓心智空掉,把每天的渴望、快感以及痛苦完全空掉;

  23、從已知中解脫便是死亡,然后你才能真正地生活;

  24、性交能使你在高潮的那一刻完全忘卻自我,可是不久你又落回到原來的混亂中,所以你才會渴望不斷重復那種沒有憂慮、沒有問題、沒有自我的境界;

  25、多愁善感和愛根本沒有任何關系;

  26、愛不是恨的另外一面,正如謙卑不是虛榮的反面一樣;

  27、不認識熱情為何物的人永遠無法了解愛,因為只有在徹底舍棄自我中,愛才能出現;

  28、始終在尋覓的心是無法熱情奔放的。你停止尋找它,反而可能邂逅它;

  29、不再尋找、不再渴望、不再追求了,中心點一消失,愛就出現了;

  30、我們只看到由那些詞匯所制造出來的意象罷了;

  31、一旦體會到他就是那個東西,也就沒有什么喜歡或不喜歡的,于是內在的沖突就停止了;

  32、沒有記憶就沒有思想;

  33、你必須每天都能死于一切已知的創傷、榮辱以及自制的意象和所有的經驗,你才能從已知中解脫;

  34、內心享有獨處的空間是十分重要的,因為那意味著存在的自由、行動的自由以及任意翱翔的自由;

  35、一個人如果總想獲取或達成什么,這種拼命奮斗的態度,對我來說就是人生最大的絆腳石;

  36、從心理角度來看,沒有一件事情是永恒不變的,因此,沒有任何關系能帶給人安全感;

  37、冥想也許可以算是生活中最偉大的藝術了,沒有人可以從別人那里學會它,它的美就在于此;

  38、冥想就是覺察每個念頭和每個感受,絕不加以是非判斷,而只是觀察,隨著它律動,從這份覺察中你會認清思想及感受所有的活動,寂靜就會在這份覺察中出現;

  39、心智必須先徹底了解自己的念頭及感受的整個活動,才可能靜的下來;

  40、心懷理想是一件很殘忍的事,只要你把持著任何理想、信仰或原則不放,你就根本不可能直接看清楚自己了;

  41、這份熱情的背后是一種沒有任何需求的狂熱。

  重新認識你自己優秀讀后感6

  第一次看克氏是那本《最初和最終的自由》,至今印象頗深的是兩點第一點是他說,聽取他的談話或者想了解某個人,必須先全心去接受、警覺而被動–剛看時還想,怎么是一上來全被動接受呢,不應該批判的去看問題么。漸漸的我才明白,如果一開始便帶著評判的眼光,這評判就是基于過往的經驗,就是偏見和執著,而直到最近工作變動后,我才意識到,自己確實可能也是部分因了過往學業事業的順暢,總是沒有學會去放下和忘記過往的經驗,心便沒能對全部、整體敏感,如同只會盯著腳底的路走,便忽略了四周的春光第二點,權威會妨礙對自我的了解–那時隱約明白了,說的是聽從權威太容易了,然而每個人都是孤獨的、都有自己的路要走,一直跟著權威,可能走的更輕松些,但就找不出那條屬于自己的路了。當然,道理其實并沒有進心里,證據便是自己還是期望著別人,無論生活還是工作可以來強有力的指導自己。再直到去年,在事業上真正沒有了人可以引領時,我才更懂得,只有自己才能引領自己讀完這本《重新認識自己》,依舊有收獲滿滿之感,再碼下上面文字時匆匆翻回《最初》前幾頁,果然還是發現書里早有這次收獲的內容,自己還劃了標注。書是要日日讀、日日新,當然這日日新的前提,通常是因為日日有新的經歷感悟果然是,知行合一回到本書,論述不成一個體系,觀點散落在各篇。翻到最后果然說的是克氏各個演講的整理,但串起來,對我啟發較大的也有兩點:

  第一、關于我一直過于在乎別人對自己的評價書中寫到“對地位權勢的追求,希望某方面被社會視為卓越的心里,都不過是一種駕馭他人的欲望。這種欲望本身就是某種形式的侵略性”,而造成這種侵略性的原因,“不就是內心的恐懼么”?再進一步,恐懼是什么,“我所害怕的,就是過去和未來”。反思自己一直太關注別人的看法,一是這次春節回家,體會到原來整個家庭如此注重“面子”,可能這便是從小的習慣;二是如果仔細思索,我是在害怕別人不把我當“優秀”的人吧?可是這有什么好怕的呢?這樣別人就不愛我么?仔細想想,一方面、我需要那些人的正面評價乃至愛么?這大概就是書里提到的“依賴”吧,我依賴著別人的肯定來證明自己。而我之所以會依賴,是因為“內在膚淺而空虛,還沒有在內心里找到那圓滿、豐富、變化無窮而又活生生的源頭,因此,我向外尋求,形成依賴”。所以我應該做的,是讓自己內心成為自己生命力的源頭。另一方面、“在我安坐于此的當下,我并不害怕”,“我所害怕的就是過去和未來”。“問題都來自時間,換句話說,我們沒有全神貫注”。我的癥結也源于還未能做到活在當下。過去對自己的贊賞,我并未放下,于是反倒有些行為多少為了繼續獲得好評,而有些糾結也害怕之后別人的評價。所以全神貫注與當下,才是最重要的,只要關注“此刻”,一切并沒什么好糾結的。

  第二、關于沖突意識情緒的管理粗看前面部分滿是問號,不知說的什么,比如“清理房間為例,房間整潔有序確實有必要,但不能為你打開門窗,為你打開門窗的,絕對不是你的意志力和欲望”“我們以為只要思考暴力、嫉妒、兇惡的反面,有助于去除那個東西本身,卻不直到這種心態正主張了內心的對立”“總想和某人或理想中的自己一樣,是形成矛盾、困惑與沖突的主因之一”而正確的是“你能看清楚暴力的真相嗎?…如果你能,那表示你已經完全從暴力中解脫”“如果我深深了解了這個事實…我就不會再困境的心境下作任何反應,變成了完美的反應”“看清真相就是行動,也就是自由”.......

  直到第十二章談起觀察者與被觀察者,我才大致理解了。所謂沖突,是自己作為觀察者,與被觀察者–無論是他人、還是自己內心對抗的情緒–的沖突。觀察者其實只是“各式各樣的意向集合成的一個意向中心”“一堆記憶、經驗、時間、影響、傳統和各種痛苦的組合”,而被觀察者,其實又是觀察者“觀念、判斷和結論的統合”的一個意象而已,所以“觀察者就是被觀察者”,這個沖突中的“我”,和我所沖突的、討厭的、意圖反抗的人或者情緒,本質上就是同一的。那么當這個不在當下的“我”一消失,沖突也就消失了。而想著如何去改進,想著對立面,其實更強調了這個“我”的存在,所以說只有“不再找尋,不再渴望,不再追求,自我的中心點一消失,愛就出現了”這么說來,總結一下,是兩點,一個是不要去執著于過去或未來,專注于“當下”,一個是不要去執著于他人或自己的沖突,專注于內心,或者說內心還不夠準確,容易誤解為“我”,應該說已經是“無我”不過實際操作層面怎么做呢,“當下”似乎好理解些,當然好理解的不是真正的現在,而是一剎那的時間,而“無我”就是一個我還不懂如何去感受的狀態,唯一能想到的是“忘我”的狀態,但這又是專注于外在的一種狀態。而又或者像哈佛的幸福課老師說的那樣,要沒有未來的目標太難了,不如還是設個小目標,借著這個目標去感受”現在”。如同瑜伽時平衡,如果怎么都不穩,不如將注意力先集中于眼前所見的某一點,來幫助專注。那么我們還是設一個目標點,之后再把這個點轉移到“無我”和“當下”?或者說,這本書提到了還有“冥想”,可惜并不深入。莫不是最終是在所謂的“內觀”?好,決定去仔細研究一下葛印卡的書和課程。

  重新認識你自己優秀讀后感7

  這是一本關于自我修煉的書。作者娓娓道來,一顆純凈的赤子之心是那么的讓人心動贊嘆。書中并未講述具體操作,如何重新認識自己,因為作者認為任何能說出來的規則都是一種限制,心靈便不再自由。作者告訴我們要保持內心空寂,不受限于過去、經驗,對自己的內心誠實;關注問題本身,才是正確解決問題之道。作者更強調問題本身及來源和行路,并不考慮如何去解決問題,因為作者認為“是什么”尚未清晰,“為什么”只會增加混亂。不要去不斷想著解決問題,因為這本身便是在逃避問題。靜下來,停止忙碌,問題是什么,從關懷心靈開始....

  是的,關于內心探討的書,多少都有相通之處。這本書不易理解,讀起來有空浮之感,似道,難以名說,卻又極其重要。但作者的思想我們只能領悟,卻難以應用實踐,而同時我們又不得不佩服他內心的純凈和超然。給我的感覺是作者是一個理想主義者,雖食人間煙火,卻能看得清并保持內心純凈。

  書中對哎的探討超越了《少有人走的路I》,不給愛下定義。愛只能領悟,一旦有定義,便受限制了。保持內心平寂便是愛了。

  書中所說的問題以及對待問題的態度也和《少有人走的路I》不謀而合,也更強調我們要關懷內心。當遇到煩惱時,停下來關懷自己的內心,問問自己的心靈,煩惱也便漸漸消除。我們煩惱時,便是心靈需要關懷之時。時時關懷心靈,讓她在呵護中漸漸長大。

  整本書讀起來,我能深刻感受到克氏思想的純凈博大,必須需慢慢領悟才能略曉一二。

  重新認識你自己優秀讀后感8

  人出生的時候帶著自己的人生功課存在于現實里,有所缺失,有所執迷,沒有人是完美的,缺失產生需求,執迷產生異調。

  人看鏡子中的自己,尚會補完不足之處,用大腦的能力,但鏡中的自己亦不是真正的自我。

  自我到底是什么?找自己,問問題,尋真理,這些行動的本身導致了另一條不歸路,把自身的欲求放在另一種意識上,終究產生依賴,有所依賴,反襯了缺失的本身,惡性循環。

  書籍,權威,法制等等告訴人應該做什么,怎么做,帶著其本身的欲求,盡信臣服之徒會沉醉在這些理念里,完成其一生。

  書中的觀點代表了作者的思言,然而個人的人生,需個人的覺悟,無評判的觀察,止水般的心境,通透這個看似殘酷的世界。

  其實到最后,世界殘酷本身,是否又是另一種錯覺呢?

  重新認識你自己優秀讀后感9

  關于如何認識你自己,讀著克氏的《重新認識你自己》,心中一直有一個很大的疑惑,或許我們一面可以總結出一大堆的方法和途徑,而另一方面也正如克氏在書中強調的那樣,我的話只是一面鏡子,供你觀察使用。我嘗試著對這句話解讀,卻也只能用他的另一番話來解答,你不能依賴任何人,事實上你并沒有向導,沒有老師,也沒有權威,只有靠你自己——你和他人,以及你和世界的關系。因為生活是由關系構成的,所以坐在一個角落里冥想是無濟于事的。只有通過觀察我與外在人、事及內心種種活動的關系,我才開始認識自己。你是無法透過空想、文字障、期望或恐懼而得到它的。

  可是這本身不就是一種矛盾嗎?我們讀著克氏的文字,可是他又告訴我們是不能通過文字障來得到的,那么克氏為什么還要為我們描繪出這些文字呢?這不就是在設置一種文字的障礙嗎?如果不能了解這個問題,那么我只是透過文字才知道這個自己充其量只是“二手貨”人類中的一員的事實,知道自己處于一個并不能靠通過戰爭、革命、改造、法律、意識形態這些外在形式而帶來改變的恐怖混亂的社會,而需要心靈的革新才能讓我們獲得轉變,以及所獲得的那些所謂的認識自己的方法也只是他口中所說的我們一直信奉的別人口中的言論而已。

  很長時間以來我或許都是在把克氏的話語僅僅當成言論,比如在閱讀克氏的過程中,當他提出一個問題的時候,我的念頭總是在迫不及待地希望馬上看到他給出的解答,而不關心自己頭腦中如何去形成對于問題的思索。或許這就是大多數時候讓人苦惱的問題所在,對于問題絲毫的不關心,卻一味地尋求著問題的結果。克氏說,如果我們的心不能全神貫注,而是支離破碎,甚至存心逃避,問題便產生了。只要我們繼續心不在焉,繼續把問題拖延到將來,問題永遠都會存在。試想一下如果“二手貨”在自己的眼里和平時的語言一樣的一個詞匯,卻對于它的言辭背后一點也不關心,那么現在的我儼然成了一個嶄新的卻自以為是的“二手貨”,如果我對于心靈的突變也不會深究其原因以及懷著極大的熱情,那么我今后只會懷著一顆對現實毫不關心、麻木不仁的心卻對于心靈的變革夸夸其談。在讀克氏之前的那個我和之后的我在心靈深處其實并沒有實現什么真正的轉變,心靈轉變的問題依然會成為永久的一個問題。《重新認識你自己》或許和平時所瀏覽過的書籍一樣,讀完一遍之后,我也依然不為所動,就如同克氏所說的那樣,我所說的話并不算什么,等你合上書的時候,可能你已經把它們忘了。但你就是不愿意面對自己的生活。你的生活、你自己、你的瑣碎、你的殘忍、你的暴力、你的貪婪、你的野心、你每天的痛苦和無盡的哀傷,這才是你該了解的。我們從不質疑,只希望別人告訴我們如何去做。我們的心理結構中有一種奇怪的東西,就是喜歡聽別人的指使,這是上萬年以來的結果。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先認識自己,但不是根據我或其他分析家,哲學家的觀點。如果我們還是根據別人的標準來認識自己,那么所認識的就只是“他們”,而不是“我們”,因此我們應該認識的就是自己的真相。

  真相?自己內心的空虛、遲鈍、愚蠢、丑陋、內疚和焦慮不安,以及我們從出生到死亡就接受的某種文化而被限制、被不斷干擾而形成的狹隘的、逃避的、分裂的自我。大多數人只是照著成長教給我們的那一套,不假思索地反應著,心智和生活被扭曲著卻不以為然,就像大多數人都反對暴君式的政體,內心卻接受了別人的權威和專斷。原來克氏讓我們透過語言和關系的這面鏡子來覺察自己的本來面目,認出我只為我,而非理想的我,讓我們面對事物的本身,去覺察它。

  可是,是否也有過這樣的時刻,我們會本能地害怕面對自己的真相,大腦一片空白,什么也不想干,于是去關注一些無聊的人事,就像為什么我們總讓生活被一些蹩腳的電視劇、一些八卦的新聞,被表面上的風平浪靜充斥著,如果不去依賴任何東西,發現自己根本無處可逃。

  克氏說,我們害怕面對自己的真相,我們會想盡辦法逃避,服用藥、參加政治團體去怒吼示威、看一場球賽、拜訪寺廟或教堂,或是找些其他的娛樂。讓自己的腦袋裝滿東西,因為我們害怕看到自己的恐懼。面對恐懼本身,正視它,觀察它;不逃避,不壓抑,不去設法解決或克服。與恐懼共存,人心存活于當下,恐懼才無從生起。

  然而,真相是什么,別忘了那只是克氏告訴我們的,被無處不在的謊言和恐懼包圍著又如何能夠發現自己的真相,記得老師曾經說過:“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找不到自己真實的表情了,為了各種虛假的表達與對真實的遮掩,面具代替了真實的表情,我們已經越來越不知道真實為何物了。”我當時覺得這句話與自己是無關的,頓時映入我腦海的卻是別人的虛假,卻沒有想到自己的虛假,正如我總是能看到別人的無知,卻看不到自己的無知,看到別人的丑陋,卻看不到自己的丑陋一樣。我知道自己的腦海中有太多先入為主的觀念了,而真實存在著,自己卻從來不去看,為什么真實離我們越來越遠呢,或許丑陋也是真實的一部分,而我們卻把它化為了真實的敵人,所以我們太久不敢面對自己內心的丑陋,以至于真實到最后就沒有存在的空間可言了。

  克氏說,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理想的或想象的自我,就是那個自我形象徹底蒙蔽了我們的真面目。人一開始塑造形象,人與人之間的真實關系也就結束了。生活是非常真實的。它絕不是抽象的概念,如果你靠那些印象而活,生活一定會產生問題。就像平時我們大多數人都活在一種自身投射的假象里,我們把自身的安全感建立在靠對外物的尋求上,就像車子、房子上,父母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而我們又把自己對于生活的全部期望寄托在自己的信仰和理想上。難道我們就活得很快樂嗎?這些難道不都是思想想出來的嗎。克氏說,在思想的領域里根本就沒有永恒不變的東西,因為都逃不出思想的范疇。沒有一件事情是永恒不變的,因此沒有任何關系能帶給人安全感。你可能在幻覺中享受一段美好的時光,你也可能在局限中看到一些幻像,例如基督、佛陀或任何你所信仰的對象。信得越誠,那信心所投射出來的幻覺就愈為清晰,這些都只不過是你自己內在的需求和沖動的外向投射。

  可是盡管有些東西在繼續阻礙我們看清真相,也并不妨礙我們去看清真相。就像克氏說的,要想超越暴力,既不能壓抑它,也不該拒絕它。可是我們時常會忍不住譴責辯護,我們必須認出你的譴責和辯護,原來就是構成社會的要素;構成了你的種種限制的觀念,逐漸鈍化你的心智。我們必須懂得如何去分析,分析的過程會使我們的心智變得極為敏銳,這份敏銳、專注與認真,將有助于我們透視真相。人尚無一目了然的能力,要想看清真相,必須先認清細節,然后才能躍進。就像冥想一樣,覺察每個念頭和每個感受,絕不加以是非判斷,而只是觀察。隨著它律動,從這份覺察中你會認清思想及它感受的所有活動,寂靜就會在這份覺察中出現。實相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也無法用語言來形容。你無法邀請微風入室你所能做的只是把窗戶打開而已。

  可是僅僅只是覺察,而不責難,又是多么難的一件事啊,大多數人一邊好像在尋求著什么,一邊又開始失去什么。又在我們一方面在尋求物質生活,可是又在忍不住感慨著自己精神上的空虛,為什么這個世界如此的讓人困惑,為什么我們的心靈充滿了支離破碎?面對這個混亂的社會,我們人類有望讓這顆經歷了上萬年與備受時間折磨的心靈能夠從不是受制于自己的個性和傾向,便是受制于外在的情況和環境當中,從社會的心理結構中一下子有解脫出來的時刻嗎?

  克氏說,我們必須自己先改變,必須認清我與外在世界的關系的本質和結構。這份洞悉力就是行動,有了這份洞悉力,身為人類一員的我,就能為這個世界帶來另一種品質。大多數人不愿意真正的改變,我們正在期待一個可靠的權威為自己帶來內心的秩序。實際上,從外在強制下得到的秩序,反而助長了內心的不安。沒有任何人,而只有你才能為這個世界、為自己的想法、感覺行為負起責任。我們每天都在不斷地助長社會的斗爭、分歧、丑惡、殘暴、貪婪,因此我們對于這個世界的混亂和不幸都有一份責任。除非我們能夠明白這一點,就像明白自己正在挨餓和受苦一樣,我們才會開始采取行動。然而,幸運的是,作為在物質的襁褓中成長起來的一代,我們從未真正體驗過饑餓的匱乏的我們,然而同樣不幸的是,我們的內心卻也正在經歷著情感的匱乏,智慧的匱乏。

  可是,面對這個傷痕累累的世界,我們雖然暫時無法去改變什么,可是卻可以成為我們自身。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存在的意義,一直記得老師說過的一句話,最重要的一點是你自己究竟想干什么,當你認識自己,了解自己的時候,你就不會被隨便催眠了。你內心的聲音,你內心的熱情很重要。

  當忘記自己聲音的時候,當失去生命的熱情的瞬間。試著想想你自己,這個身為人的你究竟是什么?

  重新認識你自己優秀讀后感10

  克里希那穆提:

  印度注明哲學家。他主張真理純屬個人了悟,一定要用自己的光來照亮自己。他的六十多部著作都是由空性流露的演講和講話集結而成。

  反對的聲音:

  克氏思想的局限有很多。比如說胡老師說的,他是假定人的身心健康為基礎。他只講絕對真理,但如何身心健康他并沒有有多少闡述。解脫到達真理是不需要方法的,但我們維系生命,正常工作卻是絕對需要方法的。我們還是要吃飯的。不像他,我們是沒有人供養的。更關鍵的是,他講的是無和有,而且解構后的重建是非常有限的。不斷地觀察身心是對我們有益的,但對于例如如何開車還是要努力學習和實踐的。不斷觀察身心或許對于要對絕對真理的有洞見那是夠了,但對于多層次需求的生活和復雜的社會來說,這是遠遠不夠的。

  克氏是最徹底的孤家寡人,他唯一的親人就是實相。克氏否定了一切組織,否定了一切通靈經驗,這屬于“大破”但是,一切組織,一切經驗境界其本質與實相沒有障礙。相反可能給更多“與其有緣的人”帶來接近實相的路徑與克氏完全否定個人崇拜的反面是密宗的上師相應法。如今的事實是,從克氏那里能了悟實相的人,廖廖無幾。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元吾氏身上所以這類人傳道的更大意義在于1,為沒有宗教緣分的人提供接近、了解實相的文字渠道。2,為一些沒有師承獨修自悟的人提供經驗上的印證。所有證悟實相的大師,他們所訴說的都是同一個東西,沒有例外但是這一樣東西,通過學習是學不會的為什么呢?因為意識思維即是障礙了悟實相的根源之一。一切意識思維亦是實相本身,乃至于眼見耳聞所到之處,即是實相現前無隔無礙。

  在各種焦慮、恐懼、不安、快樂的背后,我們到底有沒有可能解脫?解脫的辦法是什么?是信仰宗教、服用毒品、放蕩生活、離開所有困擾你的一切嗎?這本書里集結了克里希那穆提的演講和談話錄,歸結為一句話就是:除了你自己,天底下沒有任何力量能把你拯救出來。你要覺察真實地自己。他沒有要我們逃離開生活的一切,我理解是要用一顆覺察的心去面對一切,去了解真相和自我,而不是一味地聽從外在的聲音。

  《重新認識你自己》

  第一章沒有任何向導

  你不能依賴任何人,事實上沒有向導,沒有老師,也沒有權威,只有靠你自己你和他人,以及你和世界的關系除此以外,一無所恃。

  生命到底有沒有任何意義?所謂的人生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多少世紀以來,我們被我們的老師、尊長、書本和圣人用湯匙喂大。我們總是滿足于他人的描繪,這表示我們其實活在別人的言論中,活得既膚淺又空虛,因此我們充其量只是“二手貨”人類。

  究竟有沒有上帝、真理或者某種超越的存在(不論你如何稱呼它)?這問題是無法從書本、神職人員、哲學家或救世主那兒尋得答案的。沒有任何人或任何東西可以為你解答這個問題,因此你必須先認識你自己。由于完全不認識你自己,人格才不成熟,所以認識自己便是智慧的開端。

  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先認識你自己,但不是根據我或者其他分析家、哲學家的觀點。如果我們還是根據別人的標準來認識自己,那么所認識的就只是“他們”,而不是“我們”,因此我們應該認識的就是自己的真相。

  第二章認識自我

  如果我們能時時刻刻都在學習,從觀察、聆聽、注視和行動中學習,那么你會發現,學習是不斷進展的,永無過去。

  所有的權威,尤其是思想及領悟方面的權威,可能是最具毀滅性、最邪惡的。領導者會糟蹋了追隨者,追隨者也會毀了領導者。你必須成為你自己的導師和自己的徒弟。凡是人們視為必然而重要的事,你都該提出質疑。

  事實上,生活完全是由關系構成的,我只能在關系的網絡中觀察自己,坐在一個角落里冥想是無濟于事的。除此之外,任何形式的了解,都只是抽象思考罷了。“我”并不是一個抽象的存在,“我”無法透過思考來認識自己,“我”必須在我的具體存在中,認出我之為我,而非理想的我。

  你注意到自己的局限了嗎?這是你應該問自己的第一個問題,而不是急著問要如何從局限中解脫出來。如果你懷著“我必須解脫”之心,你也許永遠都無法解脫,因為你可能又陷入另一種形式的限制。你想接近一棵樹,必須用手去觸摸它,因為文字并不能幫你觸摸到它。

  如果一個人習慣于波動不安,那表示這個人的心已經遲鈍了,就好比一個人對身旁的美景視若無睹般。如果我們變得冷漠、頑強和無情,我們的心也會愈來愈遲鈍。參加政治團體去怒吼示威、看一場球賽、拜訪寺廟或教堂,或者找其他一些娛樂。

  我們為什么總想逃避現實?譬如我們怕死,于是發明各種學說、希望和信仰來遮掩死亡的事實,然后死亡的事實并未消失。要想認清事實,我們就必須正視它,而不能逃避。我們大多數的人既怕死也怕活,我們擔心家庭、擔心流言,害怕失去工作保障等數不清的事實。我們不只怕這怕那,我們根本就活在恐懼之中,這是不容否認的事實。然而,為什么我們就不能面對這個事實?

  你必須全神貫注于自己受限制的情況,才能從過去的歷史中完全解脫,而那些束縛和限制才會自然從你身上消失。

  第三章覺察力

  只有先具備了觀察之心才能全神貫注。換句話說,你必須由衷地想去了解一件事物,才會付出全部的心力去覺察它。

  我們大部分的人生只占據了意識的一個小角落,而其余的被我們稱為潛意識的領域,里面充滿了各種動機、恐懼和種族遺留下來的特質,這些我們連如何進入都還不知道。

  想要認識自己,只有在每一個當下整體地審視,而不受時間的限制。只要你的心不再支離破碎,你就能看見整個“自我”。你所見到的這個整體就是真相。

  全觀和專注是不一樣的。后者是排他的,而前者是整體性的覺察,它能包容一切。

  如此地覺察,好比與一條蛇同居,你自然會注意它的每個動作,它所發出的每個輕微的聲響,都會令你心生警覺。這種全觀的狀態就能激發所有的能量,在這份覺察之下,你的自我整體就會在剎那間顯露出來。

  不論你已經多么深入地觀察自己,你還能不斷地深入其中。

  如果我一天到晚拿自己和你相比,努力模仿你的長處,那么我就否定了我之為我,因此我就是在制造一個假象。任何形式的比較,都會導致幻覺及痛苦,而且愈陷愈深、難以自拔。我們或者分析自己,像一點一滴地增加對自己的認識;或者不斷強迫自己向某種境界、某個救主或觀念等外在的存在認同這種種努力,不外是勉強自己順從外在的權威罷了,因為帶來更大的掙扎。

  如果我能親眼識破其中的原委,我就已經從這種束縛中解脫了。我的心不再向外尋求,這就是關鍵所在。

  若想開啟那扇門,我們必須每天都保持全觀而且充滿覺察力,覺察自己的每一個思想和言行。如果以清理房間為例,使房間整潔有序,從某個角度來看是很重要的,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可能一點也不重要。房間的整潔有序確實有必要,但并不能為你打開門窗。為你打開門窗的,絕不是你的意志力和欲望,“那個東西”是邀請不來的。你所能做的,只是保持整潔而已,換句話說,就是沒有任何目的地為了整潔的自身而保持整潔。如果你一只能保持健康、理性和井然有序,運氣好的話,也許有一天窗子會自動打開,吹進習習的涼風,也許不會,這全憑你的心智狀態而定,也只有你才能了解自己的心智狀態。盡量觀察它,不要為它定型設限,也不要設定立場,既不反對,也不同意,更不要批評譴責。總之,就是觀察而不帶任何揀擇之心。在沒有揀擇的心智狀態下,也許大門會在剎那間開啟,讓你一睹那既無掙扎又超越時間的境界。

  第四章什么是快感

  喜悅不是想出來的,而是當下直接的感受,你一去想它,它立刻轉為快感。所謂“活在當下”,就是在剎那間領會其中的美及喜悅,而不是眷戀它所帶來的快感。

  快感是由四個階段產生的,也就是知覺、感覺、接觸及欲望。

  如果你能觀看所有的事物一張臉龐、一件印度紗麗彩衣、在陽光下閃爍的水面或任何使你愉悅的事物,而能不讓快感深入,也就是說,如果你能欣賞它們,而不期望重復這個經驗,那么痛苦及恐懼便無從生氣,而只剩下了無可言喻的喜樂。

  好好觀察你自己,你會發現,就是這種想重復快感的需求,才不斷帶給人掙扎及痛苦,因為它絕不可能和昨天的感受一樣。不只是你的美感需求,甚至在心靈本質上,你都拼命想重復同樣的愉悅經驗,結果卻因為沒有得到滿足而傷心失望。

  你既然已經明白只要一開始追逐快感,就有痛苦相隨,而你還是甘心如此,那倒也無妨,只要你不是迷迷糊糊地陷在里面就好。如果你想要停止對快感的追逐,你就必須全神貫注于快感的形成,但是不必效法出家人或苦行僧的禁欲,你應該正視快感的整體意識及其價值,然后才能享有生活的喜悅。

  喜悅不是想出來的,而是當下的直接感受,你一去想它,它立刻轉為快感。所謂“活在當下”,就是在剎那間領會其中的美及喜悅,而不眷戀它所帶來的快感。

  第五章告別恐懼

  我們現在必須要問自己:人心可不可能完全地、徹底地存活于當下?只有在這種心智狀態下,恐懼才無從生起。若想深入了解這種狀態,就必須先了解念頭、記憶及時間的結構才行。

  恐懼時生活中最大的問題之一。陷入恐懼的心,通常是困惑而矛盾的,因此必定會變得兇暴、扭曲而充滿攻擊性,但是它又沒有勇氣掙脫舊有的思維模式,于是就變得極其虛偽。除非我們從恐懼中徹底解脫,否則我們只有繼續追逐最高的目標,制造出各種神祗來解救我么脫離黑暗。

  形成恐懼的主因之一,就是我們不愿意面對真相。現在就找出你個人特有的恐懼模式,然胡面對它。

  我們現在必須要問自己,人心可不可能完全地、徹底地存活于當下?

  恐懼只是一種心理活動,卻以各種不同的方式展現自己。我們會發現,只有思想停止活動,我們的心智才能看見恐懼的完整面貌。

  如果想喝恐懼這樣活生生地東西共存,需要一顆極其細微的心,它不下任何定論,因此才能隨時盯住恐懼的行蹤。你只要觀察它,和它共處。要想了解恐懼的本質,連一天的時間都不需要,在分秒之間你就能看清楚了。

  第六章暴力與憤怒

  我們要了解的是暴力這個實際的東西,而不僅僅是一種概念罷了,因為它確實存在于人性中。我們既然身為人類,就必須徹底坦誠,不怕面對自己的弱點,必須對自己開誠布公,準備追究到底,絕不中途停止。

  讓我們來思考一下,究竟我們可不可能根除內心各種形態的暴力,同時還能繼續生存于這個兇殘的世界中。我認為是有可能的,我不愿意內心存在一絲仇恨、嫉妒、焦慮或恐懼,我要生活在完全的平靜中。這并不表示我在等死,我像活在這個豐富、美好而又圓滿的地球上,一邊欣賞花草樹木、江河平疇,同時又能平安地和自己以及世界共處。那么,我該怎么辦?

  不只是殺人才算暴力,刻薄的言詞、排斥他人的姿態,或因為恐懼而不得不低聲下氣,這些都屬于暴力。

  當房子著火時,你還會在意那提水相救的人的發色嗎?

  第七章人際沖突的真相

  總想和某人或與理想中的自己一樣,是形成矛盾、困惑與沖突的主因之一。一個困惑的心,不論做任何事、在任何一種層次上,都是一團混亂的。

  人際關系時常是建立在塑造的假象與防衛機制上。其實,人們一開始塑造形象,人與人之間的真實關系就結束了。

  如果我們好好檢視自己日常的念頭、思想、感受及行為,我們就會發現,只要我們順從社會的模式,生活必然變成戰場。如果我們不接受它(真正有宗教情懷的人,沒有一個能接受這樣的社會),我們才能徹底從社會的心理結構中解脫出來。

  當今世界各種教都在宣揚簡樸的美德,出家人披上僧袍、改名換姓、踢掉頭發、身居斗室,發誓奉行清貧及簡樸的生活;在東方更是嚴格一塊腰布、一件袍子以及一日一餐。我們都很佩服這種簡樸的生活。但是披上清貧外衣的人,在心理上仍然充滿了世俗的產物,因為他們仍然渴望地位及名望。他們隸屬于這個修會或那個修會,這個宗派或那個宗派,他們仍然活在某種文化或傳統的區分中,根本夠不上神貧。老天啊,誰會在乎這些微不足道的事!不幸得很,大多數的人都熱衷這種自我展示的生活。

  當人新真的從社會的心理結構中解脫出來時,清貧才能變成一件美好的事。一個人應該先致力于內在的簡樸,不再追尋,不再要求,也不再渴望,也就是一無所求了。擁有這種內心的簡樸才能看見生命的真相,因為所有的沖突都已經煙消云散。這種生活能受到祝福,它是在教堂或寺廟中找不到的。

  要認清和解決任何一個問題,我們都需要極大的熱情及毅力,不只是身體或智識的能量,而是一種不依賴任何動機、心理的刺激或藥物的能量。因此,不論是來自教會、酒精、藥或是書籍言論,都會使人產生依賴心,阻礙我們看清真相,也剝奪了我們的生命力。

  如果你不再和別人比較,你就會接納自己。一經過比較,你就開始希望自己更加進步、成長,變得更聰明、更漂亮。但是你能做到嗎?你本來的自我才是事實,一經比較,你就把這個整體肢解了,于是造成了能量的耗損。能夠看到自己的本來面目而不與人相比,就能產生巨大的能量去觀察一切。如果你能夠觀察自己而不帶比較,你就已經超越了比較,這并不意味你的心因為自滿而停滯不前。因此,認出自心是如何在耗費能量,就是了解整體真相不可或缺的要素。

  欲望本身就是一種矛盾,我們時常想要的,總是與事實相反的東西。這并不意味著我們要毀掉欲望,或者壓抑、控制、升華它,我們只需要單純地正視欲望的本質,而不是它的對象。我們必須先認識欲望的本質,才能認清沖突與矛盾。我們的內心就是因為這些追逐快感和逃避痛苦的欲望,才不斷陷入矛盾之中。

  第八章與真實的自我相處

  如果你不再隸屬于任何家族、國家、文化或特定的一洲,你就會有一種局外人的超脫感。如果一個人能如此徹底獨處,就能產生赤子之心,也只有赤子之心才能從悲傷中解脫。

  自由乃是一種心智狀態,它不是從某種東西掙脫的自由,而是一種自由的意識,一種可以懷疑和追問一切的自由,它強烈、活躍而富有生氣,因此能清除各式各樣的依賴、奴役、臣服或逆來順受的陰影。這種自由意味著徹底的孤獨,但是一向依賴著環境以及自己性格長大的人,真能找到完全孤獨的自由嗎?

  你從來不曾真正孤獨過,因為你充滿了記憶、限制、昨日的怨言和牢騷,你的心從未好好清理過這些垃圾,也唯有先死于昨日的種種,才可能獨處。

  根據孤獨的經驗,你開始了解你必須與真實的自我和平共存,而不是和那個你認為應該的或過去的你。你能都正視自己,而沒有恐懼,沒有假造的謙虛、辯解或譴責,只是單純地與真實的你共處,你可曾嘗試過?

  你必須照顧它,既不譴責也不辯護,漸漸你會愛上它。我并不是要你喜歡嫉妒或焦慮,而只是要你細心照料它。

  如何你認清自己是如此乏味,充滿嫉妒、恐懼,自以為情感豐富,實則相當無情,又這么容易受到傷害,容易得意也容易感到無聊,我們能夠與這樣的自我相處嗎?我們能不能既不接受它,也不排斥它,既不消沉,也不得意,而只是如實地關照?

  第九章時間與煩惱

  我們總認為自己將來會有所改變,我們內心所向往的和諧境界也會一點一點、一天一天地實現。事實上,時間并不會帶來任何的和諧或平安,我們必須停止這種漸進的想法。這意味著使我們平安的明天是根本不存在的,我們必須在當下這一刻找到和諧。

  好好地觀察一下自己的內心,你會發現,你早已擁有是非對錯的觀念,對自己及社會也形成了某種意識形態,你就是根據那些觀念而非針對事實真相行動,因此,行動便遷就觀念,盡量符合觀念,所以才沖突不斷。觀念與行動之間形成的空隙即是時間,它自成一種領域,根深蒂固地存在于你的思想中。

  我們總認為生活屬于現在,死亡則在遙遠的未來等候著我們,但是我們從不質問這種猶如戰場的生活究竟算不算是生活。我們只想知道心理學的研究報告,可是我們從不探究如何生活,如何生活得愉快而美好。我們似乎已經接納現實中的痛苦與絕望,將其視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環,卻反而把死亡當作應該極力避免的東西。如果我們知道如何生活,死亡就和生活一樣具有非凡的意義;沒有死亡,就沒有生活可言。如果你不能時時刻刻經驗心理活動的死亡,就不可能真實地生活,這絕不是智性上的詭辯,因為如果你真的想要徹底活出嶄新美好的一天,就必須死于昨日的種種,否則你只能像機器一樣運轉度日。這種像機器一般的心智,是永遠無法了解“愛”和“自由”的。

  我們大多數人都都害怕死亡,只因我們不知道什么是生活。我們不知道如何去活,所以也不知道如何去死。只要我們害怕生活,我們自然也會害怕死亡。不害怕面對生活的人,也不會害怕完全失去安全感,因為他深深地了解根本沒有所謂的安全感這回事。只要對于安全感的需求一解除,無始無終的活動就會產生,那么生活和死亡就沒有什么差別了。一個人如果能活得平安和諧,充滿了美與愛,必然不會恐懼死亡,因為愛本身即是死亡。

  死亡就是徹底讓心智空掉,把每天的渴望、快感以及痛苦完全忘掉。死亡就是更新,一種突變,在其中,思想是完全不活動的。因為思想是過去的產物。有了死亡,就有完全嶄新的東西。從已知中解脫便是死亡,然后你才能真正地生活。

  第十章懂得愛

  如果有了愛與美,不論你做什么都是對的,都會帶來秩序與和諧。只要你知道如何去愛,一切問題都將迎刃而解,你就能隨心所欲而不逾矩了。

  一心追求安全而穩固的人際關系,必然會引發哀傷和恐懼;愈追求安全感,愈會招致不安全的感覺。

  如果要深入“什么是愛”這個問題,我們應該先去除幾個世紀以來加諸其上的粉飾,拋開一切理想或是它該如何及不該如何這類觀念。常把事情劃分為該與不該,實在是最為自欺欺人的生活態度了。

  先清除你自己的.迷惑,然后你也許能從什么不是愛之中看出它是什么來。

  一個人如果能真正地愛,必然享有自由,它不是從對方那里掠奪來的,而是自然由內心升起的。

  愛所到之處,既無責任,也無義務可言。

  真正的關懷好比關心一顆植物那樣,為它澆水,認清它的需要,給它肥沃的土壤,溫柔親切地照料它。

  始終在尋覓的心是無法熱情奔放的。你停止尋找它,反而可能邂逅它,這不能靠努力或經驗而達到,只能在毫無心機的情況下,才能巧遇它。你會發現這種愛超越了時間的范疇,屬于個人,也超乎個人,可以專一,也可以遍布,就像一朵花的芬芳,你能聞到它,也可能毫無知覺地擦身而過,那朵花為每一個人綻放,包括那個在它面前深吸一口氣而且愉快地注視著它的人。不論人們站在花園內還是花園外,對那朵花都毫無影響,它只是自然地讓所有的人都能分享它。

  愛是新鮮、活潑而充滿著生命力的,它沒有昨日,也沒有明天,更不受雜念的干擾。

  第十一章時空隔閡

  只有當你忘我時,偶爾會有短暫的體會。只要有個中心點在周遭制造時空的間隙,愛與美就無法存在;反之,如果中心點與外圍一并消失,愛就出現了。

  如果你的心能注視一棵樹、天上的星星或閃耀的河水直到忘我的地步,你就能體會什么是美了。在我們真正看見的那一剎那,我們就沉浸在愛中了。

  美存在于完全忘卻觀者與所觀之物的境界中,惟有徹底的苦修才能達到這種忘我的地步。我所說的苦修是那種完全單純而謙虛的心境,其中沒有任何對于成就的追求欲望,也沒有攀緣的階梯,只有第一步,而這第一步實在是永恒的一步。

  我們心中不再存有先入為主的觀念或意象,才能直觸生活。

  我們必須在日常生活中確實認識自己是如何形成對妻子、丈夫、鄰居、孩子、國家、領袖、政客以及上帝的印象,然后你就會發現,你所擁有的知識一大堆意象罷了。

  現在你賦予這個問題的專注力,正視你解決這個問題的能量。如果你能全神貫注于一件事情,觀察者就消失了,只剩下了那股專注力,也就是最高形式的智慧。這不是言辭所能描繪的,因為一化為文字,就脫離了事實本身。你必須親自去經歷、尋獲它。

  第十二章觀察者與被觀察者

  觀察者如果突然了悟他所應付的這種被動反應所產生的問題原來就是他自己,那么他和那些意象之間的沖突就消失了。

  我看到一位穿紅襯衫的人,我就會立即生氣喜歡或不喜歡的反應。這好惡的情緒,主要來自于我的文化、素養、社交、是好以及我先天和后天的性格。我一向是透過這樣的一個中心點來觀察和判斷事情的。因此,觀察者和他的所觀之物就分裂為二了。

  觀察者的本身也是由他對各種意象的反應所形成的另一套意象。

  透過非常細心而謹慎的覺察,這一切真相都被揭發了!然后你才發現:原來觀察者就是被觀察之物。

  如果那個東西就是你,你會怎么辦?你既無法抗拒,也無法逃避,甚至連接受都沒有必要,因為它就在那兒。于是那個受好惡之心所驅使的反應作用,便到此結束。

  然后你會發現,你的覺知突然變得極為活潑,它不受制于任何事件或意象。從這種強烈的覺知中就會產生不同品質的專注力,這種專注力就會造成全然不同的心智狀態。因為心智就是覺知的本身,它會因此而變得極度敏銳,而且有高度的智慧。

  第十三章思想的起源

  我們一向把觀念和行動分開,觀念永遠屬于過去,而行動卻屬于現在,生活也是屬于現在的。只因為我們害怕面對生活,因此,陳舊的觀念對我們變得如此重要。

  思想不過是一些觀念,它是積存在腦細胞中的記憶的一種反應。

  我們內心的暴力時常帶給我們快感,我們另一方面卻又渴望平靜、仁慈與溫柔,這是我們的生活最常見的狀態。

  你有沒有注意到,當你完全而徹底專注時,這個觀察者、思想者、中心點和自我感覺都會一并消失,在那份關注中,連思想也無影無蹤了。

  一個人如果想看清楚一件事,他的心必須十分寧靜,沒有任何偏見、嘮叨、對話、意象和畫面,這一切都得拋得開。

  只有在這份寂靜中,你才能看見意念的生氣,如果你仍在追尋、質問和期待答案,你就無法辦到。一旦徹底平靜下來,你就可以從存在的根源來問思想的起底到底是什么,然后你就會開始通過這份寂靜去認清思想是如何形成的。

  你一旦覺察到思想是如何形成的,就不需要再去控制它了。

  第十四章昨日的重擔

  你必須每天都能死于一切已知的創傷、榮辱以及自制的意象和所有的經驗,你才能從已知中解脫。每天都大死一番,腦細胞才會變得清新、年輕而單純。

  內心享有獨處的空間是十分重要的,因為那意味著存在的自由、行動的自由以及任意翱翔的自由。

  惟有懂得獨處,不受外界影響,也不被修煉束縛,才能巧遇嶄新的真相。

  我們很快就會發現,只有內心平靜時才能保持清明,東方的止觀禪定就是為了成就這樣的心智狀態。控制念頭或持咒不外是為了使內心安靜下來,然后才能看清楚問題所在,可是除非一個人實現奠定好基礎,能從恐懼、悲傷、焦慮及種種自設的陷阱中擺脫出來,否則我看不出他如何使內心安靜下來。

  真正的自由乃是從鍛煉的強制中解脫出來,能認識這份自由便是極深的修煉。學習的本身就是修煉,而修煉這個字的根本意思就是學習研究,所以學習研究本身就能帶來清晰的思想。

  這無限的心才是惟一的真理,也是惟一的實相。

  第十五章冥想

  冥想是用所有的注意力,整體而非局部地覺察每一件事,沒有任何人能叫人如何這般全神貫注。冥想也迅速可以算是生活中最偉大的藝術了,沒有人可以從別人那里學會它,它的美也就在于此。其中毫無技巧可言,因此也就產生不了權威。

  我們每一個人都渴望某種經驗神秘經驗、宗教經驗、性經驗以及致富、權勢、地位和統御的經驗。等到年長以后,我們的肉體需求已經得到滿足,我們就開始要求更廣、更深和更有意義的經驗。我們以為可以借助這些經驗來逃避自我,卻不知道這些經驗仍然在我們的局限中。

  真正的默觀冥想是無法循環的,也不是反復誦念及模仿。念頭跑來跑去并不是問題,讓自己覺每個念頭的動向,才是關鍵所在。冥想就是覺察每個念頭和每個感受,絕不加以是非判斷,而只是觀察,隨著它律動,從這份覺察中你會認清思想及感受的所有活動,寂靜就會在這份覺察中出現。

  冥想就是覺察每個念頭和每個感受,絕不加以是非判斷,而只是觀察,隨著它律動,從這份覺察中你會認清思想及感受的活動,寂靜就會在這份覺察中出現。

  如果你用一個小時全神貫注地讀這本書,就是在冥想了。冥想是用所有的注意力,整體而局部地覺察每一件事。

  第十六章徹底革新

  任何有意義的運動或影響深遠的行動,都必須從我們每一個人開始。

  我們自己必須先改變,必須先認清我與外在世界的關系的本質和結構。這份洞悉力就是行動,有了這份洞悉力,身為人類一員的我,就能為這個世界帶來另一種品質。這種品質,對我而言就是道心。

  道心和信仰宗教的心是截然不同的。你不可能一邊自視為印度教徒、基督教徒或佛教徒,然后一邊同時擁有道心。

  道心之中就是空寂,它不是來自思想,而是來自覺察,它是沒有冥想者的真正冥想。

  除了你自己,天底下沒有任何力量能把你拯救出來。

  重新認識你自己優秀讀后感11

  克里希那穆提的《重新認識你自己》至少有如下兩點缺陷:

  1.或許因為此書是演說合集,所以某些地方的條理不是很清晰明了。有時長篇累牘在重復同一個話題,推進很慢;有時卻又語焉不詳,不甚了了。甚至還有跑題、替換概念之處,例如,討論生理死亡帶給人的困擾,最后卻在談心理的死亡(清空)。

  2.克氏對現代心理學,尤其是精神分析的潛意識理論有明顯的誤解與偏見。

  然而,瑕不掩瑜,此書依然為“認識自我”提供了很多有價值的觀點。

  人生的真理、實相在哪里?(既無掙扎又超越時間的境界)

  不在宗教里!不在傳統、權威里!

  在認識自己里!能認清自己的本來面目,就了解真理了。認識自己是智慧的開端。

  途徑:

  只有靠你自己——你和他人,以及你和世界的關系。

  因為生活是由關系構成的,所以坐在一個角落里冥想是無濟于事的。只有通過觀察我與外在人、事及內心種種活動的關系,我才開始認識自己。你是無法透過空想、文字障、期望或恐懼而得到它的。

  方法:

  觀察,極大的覺察力,對自己內心活動的覺察力

  覺察整體意識,全觀(attention)而不是專注(concentration)

  注視著它

  單純地、如實地去看,謙卑

  若想開啟那扇門,我們必須每天都保持全觀而且充滿覺察力,覺察自己的每一個思想和言行。

  正視你的恐懼、暴力、憤怒、欲望……

  惟有這種觀察才能看到真相,當心智看到全貌時,自由就來到了。

  與真實的自我相處,既不接受它,也不排斥它。既不消沉,也不得意,而只是如實地觀照。

  你只是覺察,不去糾正,也不指示它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

  不要逃避

  不比較

  盡量觀察它,不要為它定型設限,也不要設定立場。既不反對,也不同意,更不批評譴責。觀察而不帶任何揀擇之心。

  毫不逃避、辯解、譴責、或壓抑地正視它(恐懼)。既不加以判斷,也不干預。不去設法解決它,或提起勇氣克服它。

  不要思考,只是單純地觀察

  不加好惡地正視它,既不想去除它,也無意從中解脫,只是觀察而已。

  大部分人的現狀與真相:

  我們大多數人都反對暴君式的專制政體,內心卻接受了別人的權威或專斷,允許他們來扭曲我們的心智和生活。

  空虛、遲鈍、愚蠢、丑陋、內疚、焦慮不安、二手貨

  局限的、自我受限制的、被干擾的(表現在對問題、挑戰的不當反應)

  我們每一個人都有一個想象的或理想的自我,就是那個自我形象徹底蒙蔽了我們的真面目。

  逃避(eg.藥、參加政治示威、球賽、寺廟、教堂、娛樂……)

  只照著成長的環境教給我們的那一套,不假思索地反應著。

  分裂:你某一部分的看法和作風跟另一部分好似各自為政。自以為情感豐富,實則相當無情。容易得意,也容易感到無聊。

  痛苦、貪婪、嫉妒、怨恨、掙扎、絕望

  快感(而不是喜悅、喜樂):

  快感是形成社會的基本結構。尋求快感乃是生活的基本需求。然而,快感必定帶來痛苦、沮喪、憂傷及恐懼,并由恐懼而滋生暴力。(理解:快感與喜悅、喜樂的區別在于執著,執著會帶來不可避免的痛苦。而執著來自于念頭、記憶,即思想。所以獲得喜悅而不是快感的方法是“當下直接的感受”,不要去思考。你一去想它,喜悅就轉為快感了。在這里,思想是有害的!)所謂“活在當下”,就是在剎那間領會其中的美及喜悅,而不眷戀它所帶來的快感。

  恐懼:

  是生活中最大的問題之一。恐懼是由念頭(思想)引發的。(作者的重點是:思想既造成了快感,又造成了恐懼。)只有思想停止活動,我們的心智才能看見恐懼(快感)的完整面貌。面對恐懼本身,正視它,觀察它;不逃避,不壓抑,不去設法解決或克服。與恐懼共存,人心存活于當下,恐懼才無從生起。

  暴力、憤怒:

  要想超越暴力,既不能壓抑它,也不該拒絕它。我必須正視它,研究它,跟它親近——觀察、覺察。如果你正視它,深入它,它就會消失。

  (補充:葛印卡的內觀開示對此有更細致、實用的闡述。有些智者的教導是,在憤怒的時候觀察“憤怒”,這樣它會自然消失。這個方法沒錯,但很難真正做到。原因在于,憤怒是無色無味無形的,它只是一種情緒。當你在觀察憤怒的時候,你只會觀察到讓你憤怒的對象(某某人、某某事),然后你甚至會更加憤怒!那么應該怎么做?不要觀察憤怒,取而代之的是觀察你的呼吸和身上的感受。因為憤怒與你的呼吸、身上感受的變化是一個硬幣的正反面,是密切相關,直接聯系的。而正因為呼吸、身體的感受是可以直接觀察到的,所以更加直接有效。這就是內觀的基本原理。)

  恐懼、快感、悲傷、思想及暴力,全都是密切相關的。

  人際沖突:人際關系時常是建立在塑造的假象(image)與防衛機制上的。

  比較:這種不斷與某人或某事較量的習慣,是沖突的主要原因。盡管你早有應該成為怎樣的人以及應該如何待人處事的概念,事實上,你卻活得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總想與理想中的自己一樣,是形成矛盾、困惑與沖突的主因之一。

  另一個原因是欲望:欲望本身就是一種矛盾,我們時常想要的,總是與事實相反的東西。這并不意味著我們必須毀掉欲望,或者壓抑、控制、升華它。我們只需要單純地正視欲望的本質,而不是它的對象。我們的內心就是因為這些追逐快感和逃避痛苦的欲望,才不斷陷入矛盾之中。

  與真實的自我相處:

  徹底的自由:如果你說,你已經從某個東西中解脫了,那也只是一種反應而已,其實它根本與自由無關。反抗也并不是自由,而只是一種反應(reactive,已經受制于對方,而不是主動、自發、自主的)。因為你跳出這個模式,又會陷入那個模式之中。自由乃是一種心智狀態,它不是從某種東西掙脫的自由,而是一種自由的意識,一種可以懷疑和追問一切的自由。它強烈、活躍而富有生氣,因而能清除依賴、奴役、臣服、逆來順受的陰影。這種自由意味著徹底的孤獨。

  孤獨是清理記憶、限制、昨日的怨言和牢騷這種種垃圾,孤獨是丟開別人的看法,與真實的自我和平共存。

  如實觀照自己的內心感受(焦慮、嫉妒……),而不要習以為常。我們能不能既不接受它,也不排斥它,既不消沉,也不得意,而只是如實地觀照?

  時間:

  心理上的時間,它就是觀念(思想)與行動之間的空隙。

  (理解:所謂的時間其實是不存在的,沒有實體,只是一個概念。真正存在的僅僅是當下這一刻。時間并不是像水那樣的實物,一點一滴地在流失。只有當下這一刻和行動,才是實相。行動是當下直接的表現,既沒有過去,也沒有未來,它必定屬于現在。但由于行動常常帶來吉兇難卜的后果,于是我們常去設想(思考過去、盤算未來),期待它能帶給我們一些安全感。思想是永遠不會安于當下的,它要么在過去,要么在未來。于是思想就這樣創造出時間這個空隙,而引發悲傷、痛苦、希望、懊悔、恐懼……如果思想能安住于當下,或者思想完全不活動,這些困擾便可消除——對死亡的恐懼,也同樣來源于思想。)

  心理上的死亡:

  如果你不能時時刻刻經驗心理活動的死亡,就不可能真實地生活。如果你真的想要徹底活出嶄新美好的一天,就必須死于昨日的種種,否則你只能像機器一般運轉度日。這種像機器一般的心智,是永遠無法了解“愛”和“自由”的。

  愛:

  愛不是:崇拜(上帝)、依賴他人滋養、快感、欲望、臣服、干涉對方、占有控制、比較、義務、責任、悲傷、恐懼、嫉妒、自嘆自憐。愛不是思想的產物。練習無法得到愛。

  遇見愛:

  沒有任何動機的熱情。

  只有在徹底舍棄自我中,愛才能出現。

  不再尋找、不再渴望、不再追求了。中心點一消失,愛就出現了。

  如果你的心能注視一棵樹、天上的星星或閃耀的河水直到完全忘我的地步,你就能體會什么是美了。在我們真正看見的那一剎那,我們就浸淫在愛中了。

  時空隔閡:

  如果你能全神貫注于一件事情,觀察者就消失了,只剩下那股專注力,也就是最高形式的智慧。問題都來自時間,換句話說,我們沒有全神貫注。(理解:觀察者,我,所擁有的記憶、觀念、印象、概念……所有的心理活動,因為都是來自于過去的累積,所以在當下成為了障礙。這種先入為主的印象,阻隔了我去體會了解真正的美,真正的愛!)

  思想:

  在日常生活中,思想非常重要。在另一種層次上,它卻一點價值也沒有。

  思想維系和延續著昨日的快感,同時也維系著快感的反面(恐懼和痛苦)。

  思想不但引發了內心的矛盾與對立,它還將數不盡的快感及痛苦的記憶累積下來,再從這些記憶中復活。

  當你完全而徹底專注時,這個觀察者、思想者、中心點和自我感覺都會一并消失,在那份專注中,連思想也無影無蹤了。

  根本就沒有安全感這種東西存在。因為沒有一件事情是永恒不變的,因此,沒有任何關系能帶給人安全感。

  你可能在幻覺中享受一段美好時光,你也難免在自己的局限中看到一些幻象,例如基督、佛陀或任何你所信仰的對象。信得愈誠,那信心所投射出來的幻覺就愈為清晰,這些都不過是你自己內在的需求和沖動的向外投射。

  冥想:

  對于實相或真相,一旦我們聲稱認出它,就表示我們早已從心中投射了一個假象,所以它仍然是思想及時間的產物,而不是真相。凡是思想所能想出來的實相,絕不可能是真的實相。

  冥想和專心是兩回事。念頭跑來跑去并不是問題,讓自己覺察每個念頭的動向,才是關鍵所在。

  冥想不是控制思想,因為思想一旦受制,就會引發內心的沖突。

  冥想就是覺察每個念頭和每個感受,絕不加以是非判斷,而只是觀察。隨著它律動,從這份覺察中你會認清思想及感受的所有活動,寂靜就會在這份覺察中出現。

  如果你學著觀察自己,觀察自己走路的姿態,吃東西的方式,談話的內容,如何閑聊、憎恨、嫉妒等,如果你能覺察這所有的一切,而不加揀擇,那就是冥想了。(冥想=覺察,而不加判斷)

  徹底革新:

  道心之中就是空寂,它不是來自思想,而是來自覺察。

  已經不能再奮斗力爭的心,就是道心。在這種心智狀態中,你才可能巧遇所謂的真理、實相、大樂、美或愛。

【重新認識你自己優秀讀后感范文(精選11篇)】相關文章:

重新認識自己作文四篇03-17

重新認識自己作文8篇02-13

重新認識自己作文六篇01-16

我重新認識了你作文(匯編篇)03-16

精選你自己作文合集五篇03-30

認識你自己作文 精選7篇02-22

精選你自己作文合集8篇01-27

最優秀的人就是你自己閱讀試題及答案04-08

關于做最好的自己讀后感優秀范文4篇03-28

我感恩有你優秀范文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