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三字經讀后感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后感怎么能落下!可是讀后感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三字經讀后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三字經讀后感400字1
在五月份下旬,我認真地讀了《三字經》,發現它還真的是“耐人尋味”呀!
《三字經》向人們講述了古代人們做人的準則,是一本非常具有啟示性的書。我就從其中獲得了很大的收獲。
比如“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從中我知道昔孟母為了兒子的學習,不斷更換他們居住的地方;如果兒子還不學,就讓他懸梁刺股,可真是個好母親!
還有“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從中我知道玉如果不雕琢,就稱不上是玉器;人如果不學習,就不會長知識,這對現代社會的人們有多大的幫助啊!
在現實生活中,也有不少跟《三字經》沾邊的事,比如有的家長為了讓孩子盡早地成材,不停的轉學,直到找到一所他認為好的學校為止。這不跟“昔孟母,擇鄰處。”一樣嗎?
現在的小孩,也一點也不如古代的小孩。古代的小孩九歲就能幫父母暖被,四歲就能讓梨;而我們卻穿父母的,吃父母的,甚至花父母的,有人一點也沒想回報父母。真是有天壤之別。
《三字經》是古代人們智慧的結晶,它流傳至今,仍給人們帶來巨大的成就!我喜歡《三字經》!
三字經讀后感400字2
《三字經》把我國從古到今的許多故事、知識、以三字經文的方式展示給我們,其中有教我們做人的,有教我們做事的,還有教我們學習的等等。
《三字經》里故事有著深刻的哲學道理,生動而有教育意義。比如“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講的就是孟母三遷和孟子逃學后孟母剪布教子的故事,告訴我們學習不僅要有好的方法,而且要有好的環境,特別是要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廢。
又比如“香九齡,能溫席。孝于親,所當執。”這段話講的是黃香九歲時就懂得孝敬父親,冬天把被窩捂熱后再請父親睡。讀了這個故事,我很受啟發,我覺得我要向黃香學習,多為父母做些家務,做一個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再比如“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意思就是不能浪費光陰,要好好學習,將來要做對社會有用的人。而“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萬”的意思,就是要求我們要逐步做事,一步一步來。
《三字經》里還有很多哲學故事,給我們樹立了許多榜樣,告訴我們很多深刻道理,讓我們受益無窮!
三字經讀后感400字3
中國是一個擁有五千年悠久文明歷史的泱泱大國。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它是一本神秘的著作,值得人用一生去解讀;它是一條奔流不息的大河,承載著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
在這些傳統文化所傳達出的思想精髓中,人們最推崇的當屬孝心,擁有七百多年歷史的《三字經》,可謂家喻戶曉、膾炙人口。不知向人們訴說了多少個孝順父母的故事。“香九齡,能溫席。孝于親,所當執。”講了這樣一個故事:黃香九歲喪母,與父親相依為命。黃香除了幫父親操持家務,冬天還為父親暖和被子,夏天為父親扇涼席子,對父親十分盡孝。這樣的故事許多小孩都能娓娓道來,但并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
喜歡白云游弋空中的飄渺意象,喜歡約上柔柔東風,邀來綿綿細雨,喜歡與萬物一起,住進泛著鮮活的時節里。這深邃的瓦藍,那澄潔的棉白,被熱情的春神簇擁著,以自然而然之式,開啟了在幽徑里獨行的春人、心城里的那扇夢之門。
我曾聽說過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一位姓陶的老人將自己的房子和土地分給了兩個兒子。自己到外地租房子,以撿垃圾為生。當他年邁體衰,再也撿不動垃圾時,想得到兩個兒子的贍養,兩個兒子卻互相推諉,老人十分傷心。請問兒子們的孝心何在?
雖然,我們現在的生活豐衣足食,不需要像黃香那樣為父母付出。但我們在生活中為父母做了些什么呢?洗衣、做飯、洗腳等,少之又少吧?甚至一次也沒做過的都有。而我們的父母為我們堅持做了多少年,還將做多少年呢?
同學們,還記得嗎?在我們遇到煩心事時,第一時間聽我們傾訴的是父母;在我們傷心痛哭時,第一時間安慰我們的是父母;在我們犯錯時,能二話不說原諒我們的是父母;在我們獲得成功時,能真心祝福我們的是父母。已經身為初中生的我們,仍然是父母心里的牽掛。父母為我們付出這么多,而我們呢?嫌棄自己的衣服不是名牌,不是新款,沒有誰的高檔;父母精心為我們做的`飯菜太普通,沒有餐館里的鮮美……常常因不理解父母而斗嘴,又往往將自己的揮霍建立在父母的血汗之上。
同學們,孝順并不是要為父母買什么,也不是要為父母做什么驚天動地的大事。一句關心的話語,一份優秀的成績單,一回為父母捶背的經歷,一次在周末為父母做飯的過程——這就是孝!“滴水之恩必當涌泉相報,”更何況父母為我們付出的不僅僅是一滴水,而是一片汪洋大海。我們還有什么理由不孝呢?
同學們,讓我們從今天做起,共同努力,在繁忙的學習中抽出一點時間,把孝心帶回家,讓父母沐浴在溫暖的愛心陽光下,把孝的種子撒遍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吧。
三字經讀后感400字4
在我呀呀學語的時候,媽媽就經常背誦《三字經》給我聽,它是我接觸我最早的經典誦讀書。
一開始,媽媽只要有空就在我身邊背:“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并沒要求我也跟著學,后來聽的多了,我也就慢慢會背了,從一開始只能背“人之初,性本善”,到“教五子,名俱揚”,再到“弟于長,宜先知。”。再后來我就經常和媽媽一起配合背,有時候是一起背,有時候是接背,我背前面的,媽媽就對后面的,一句接一句。我越來越喜歡背《三字經》了。
媽媽看我背得越來越多,就開始給我講《三字經》的故事,像《孟母三遷》呀,《孔融讓梨》呀,我都特別感興趣,聽得津津有味。每天晚上,不聽聽這些故事就不肯入睡。這些故事讓我明白了好多道理,我下決心要做個尊老愛幼,對社會有用的人。
現在我已經是一年級的小學生了,能自己借助拼音讀《三字經》、看《三字經》故事了。一有空閑我就把《三字經》從頭來一遍,那些經典的小故事,也成了我在小伙伴之間炫耀的資本。課間的我,身邊總有很多“崇拜者”圍在身邊,那是我的同學在用羨慕的眼神看我背《三字經》、聽我講《三字經》的故事。
【有關三字經讀后感】相關文章:
《三字經》讀后感悟01-15
★《三字經》讀后感01-08
《三字經》讀后感01-05
三字經初中讀后感02-18
關于《三字經》讀后感10-12
三字經讀后感【推薦】09-20
三字經讀后感【熱門】09-14
【熱門】三字經讀后感09-06
【精】三字經讀后感09-05
三字經讀后感【薦】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