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最好的老師》讀后感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后感了!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后感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做最好的老師》讀后感,歡迎大家分享。
《做最好的老師》讀后感1
最近,讀了一本教育專著,名為《做最好的老師》,我不由地思考,老師和學生究竟應該保持一種怎樣的關系才最有益于學生的成長?我想,只有處理好了這個問題,教學才能變得從容,教育學生時才能處事不驚。看了李鎮(zhèn)西老師的《做最好的老師》一書,我的收獲極大。
李老師是蘇霍姆林斯基的追隨者,他在書中極力強調(diào)“沒有愛,便沒有教育”,“在教師素質(zhì)的諸多因素中,對學生的奉獻之心、理解之心、平等之心、責任之心等教師非智力因素是第一位的”。他說我們教育對象的心靈絕不是一塊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已經(jīng)生長著美好思想道德萌芽的肥沃的田地,因此,教師的責任首先在于發(fā)現(xiàn)并扶正學生心靈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芽,讓它不斷壯大,最后排擠掉自己缺點的雜草。如果我們用成人的冷漠去對待孩子的真誠,那么一切“語重心長”的教育都無濟于事。對于那些讓人頭疼的孩子李老師用“科研”的眼光去看,把教育上遇到的每一個難題,如班集體建設、“后進生”轉(zhuǎn)化等等,都當作科研課題來對待,把每一個“難教兒童”都當作研究對象,心態(tài)就平靜了,教育也從容了。當然,李老師也認為教育并不是有了愛就有了一切,教育之愛絕不是遷就縱容學生,絕不是放棄嚴格要求和嚴肅的紀律。教育中真正的愛,意味著對學生的成長以至未來一生的負責,因此這種愛必然包含著對學生的嚴格要求,乃至必要的合理懲罰。總之,“愛”、“理解”、“尊重”、“平等”與“責任”在李老師身上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這正是教師的氣度,教師的魅力。
李鎮(zhèn)西老師說,“童心是師愛的源泉”,我要說的是,你如果真要想和學生相處,你就不要老師拿著大人的思想來衡量這幫孩子,畢竟他們還不是大人。他們的思維有時還很幼稚,還會做錯很多事。所以有人說,你要允許學生去犯錯,犯了錯允許他去改正,這樣學生才能在曲折中成長。有時,我們教育者就會犯這樣的'錯誤,絕對不允許學生犯錯,上課遲到了,做錯事情了,違反紀律了等等。這樣恰恰相反,學生會因為你要求太嚴而產(chǎn)生抵觸情緒,就像學生抵觸其父母一樣,你不要說你是為他們好,其實有哪位家長不是為自己的孩子好?但是他們的孩子還是有很大的抵觸情緒,原因在于,其實孩子不光是你的孩子,他更多的是以獨立個體的形式存在的,因此,你要把他當人看,是人都會犯錯,你不能強迫他們按照你自己的意愿來做,有時甚至我們應該允許他犯錯,因為犯錯是為了下次不犯錯。
李鎮(zhèn)西老師說,其實老師的尊嚴是學生給的,剛開始看時,不大明白是什么意思,看后明白了,其實有很多時候,我是犯過類似的毛病的,事實上,我也相信有很多老師,尤其是班主任容易犯這樣的毛病。在我們的教育教學過程中,很容易與學生發(fā)生沖突或矛盾!比如說學生不交作業(yè)了,學生上課總是違反課堂紀律了,在班級的管理工作中,學生不配合你的工作等等,反正是隨處可見,有時,我們批評一下就算了,但是有時,可能會批評的嚴重一點,這個時候,老師的尊嚴顯示出來了,其實這個時候,如果老師控制不好,會在學生面前把自己的尊嚴喪失掉。有時,學生犯錯了,會在班里打發(fā)脾氣,狠狠地在班里批評,這個時候,氣氛應該說很嚴肅的,很緊張的,但是靜下心來卻發(fā)現(xiàn),其實我的一頓亂發(fā)脾氣卻一點作用都沒有,甚至有些學生告訴我,老師你在發(fā)脾氣的時候,我們有的同學還在偷偷的樂呢!學生告訴我,老師,其實,我們自己也不想犯錯啊,只是有時不小心出了錯。就是因為我沒有容許學生犯錯,結果卻失去了在學生心目中的信賴和威嚴,學生告訴我,老師,其實有時我們犯錯了,心里覺得是對不住你的,但是你一批評我們,我們就有了反叛!換句話說,老師的尊嚴就在你的大發(fā)脾氣中喪失了。
有一句話說得好,選擇一行,愛一行,我也是這樣,我不知道選擇教師這個職業(yè)對不對,但是當我面對我的學生時,我覺得我應該做最好的老師,至少對得起這幫孩子!不知道我將來會不會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至少我現(xiàn)在一直在努力,盡我心去做我做為一名教師應盡的一切義務和責任。
《做最好的老師》讀后感2
《做最好的老師》是著名教育家李鎮(zhèn)西25年來教育教學思想和智慧的精華集萃,書中將李鎮(zhèn)西老師的教育觀、學生觀、班級管理、學生思想工作、學生心理健康、語文教學的理念和實踐等一一進行了闡釋。
認真閱讀了此書,書中一篇篇真摯動人的故事,一段段跌宕起伏的心路歷程,仿佛就在我們身邊,這些場景在你我的身上也曾發(fā)生過、體驗過。讀了這本書,讓我不禁對自己所從事的教師職業(yè)進行了深刻的反思。
有人說,教師是蠟燭,照亮別人,燃燒自己。的確,蠟燭的一生是輝煌的,從生到死,始終為人們奉獻著光明,直至“流盡最后一滴淚”,犧牲自己的全部。可是,這種以毀滅自己為代價,發(fā)出微弱的光,是否太過悲哀了?又有人說,教師是春蠶,蠶確實偉大,它把蠶絲貢獻給人類,自己卻失去了生命。可是這種作繭自縛的行為,是否太過消極與悲觀?
于是,我陷入沉思,不甘當紅燭,不愿為春蠶,那我該如何當老師?
讀了《做最好的老師》,我豁然開朗。應該做一盞明燈,照亮別人的同時,自己也顯得越發(fā)明亮!
做一盞明燈——不斷充電,以期發(fā)出更強更亮的光。
李鎮(zhèn)西老師說:“讀書、教書、寫書,就是我現(xiàn)在生活的全部內(nèi)容。”李老師25年寫了1000多篇論文,平均每年寫40多篇。李老師在寫作方面有幾點體會,很值得我學習:一要日積月累,不能急功近利;二要獨立思考,不能人云亦云;三要自然樸素,不能故作高深;四要讀寫結合,不要讀寫分離。
“學習是燈”。 任何一門學科都會有新的東西出現(xiàn)。為了讓學生吸取更多“養(yǎng)料”,教師的知識要不斷更新,教師頭腦要不斷“充電”。只有學而不厭,才能誨人不倦。不斷地學習就是不斷的加油,不斷地研究才會讓燈越來越亮,促進教師專業(yè)成長才會讓燈永不熄滅。
做一盞明燈——照亮孩子前進的道路。
李老師說:“愛學生就應該要有一顆與孩子一樣的‘童心’”。這句話給了我很大的啟示,也許只有童心才能滋潤童心。當我們擁有一顆童心時,我們就更容易的去理解學生,當我們有了童心和愛心之后,自然我們就會很容易的走進學生的心靈世界,和他們一起來分享快樂與煩惱,學生就會視你為他們的知心朋友,對你的愛自然也就會流露出來,因為學生是最單純、最可愛的,他們也是最容易感動的。我們要愛學生,但是不能憑借自己的感情只愛那些自己認可的'學生,我們應該一視同仁,把目光投向每一個學生,老師的一個關切的眼神和一個微笑就能個一個學生莫大的動力,讓他感受到老師是關心他的,讓每個學生都感受到溫暖,作為老師,我們更要注意觀察去發(fā)現(xiàn)每個學生的閃光點,肯定學生,賞識他們,相信每一個學生都是優(yōu)秀的,至少我們關注的優(yōu)點是發(fā)現(xiàn)學生的亮點和好的一面,而不是盯著他們的缺點和短處,只要你能相信你的學生是優(yōu)秀的,他們就會向優(yōu)秀的方向發(fā)展。因為有愛,我們才會關心,因為有愛,我們才會和同學心貼心;因為有愛,我們才會有崇高的靈魂和蓬勃的朝氣。
孩子成長的道路上,會有困惑,有坎坷,有迷失。老師應該成為孩子成長路上的引路人,在孩子困惑處時耐心講解,在孩子坎坷時不斷激勵,在孩子迷失時為之導航。
做一盞明燈——在照亮別人的同時光輝自己。
《做最好的老師》一書中,李老師闡述了當自己在教室里向?qū)W生借紅筆時,學生都是爭先恐后地拿筆,而且是以最快的速度把筆伸向我們,有的甚至跑到面前給我們。但我們往深處想,為什么學生向我們借杯子,我想都沒有想過親自把杯子遞給他或倒好水呢?
都說教師是“傳道、授業(yè)、解惑”的。在教與學的過程中,似乎受益最大的就是學生,在陽光雨露的滋潤下,健康地成長著。其實,孩子的世界是天真的,無邪的,純凈的。我會為孩子真誠的問候而由衷幸福,我會為孩子無私的舉動而良久感動,我也會為孩子的智慧而自愧不如。我們也不難看到,身為教育者的教師們也正調(diào)整著步伐,在日復一日的教學生活中,不是機械地重復,而是不斷反思,思索著用一種怎樣的方法才能讓孩子更好地成長。所謂的教學相長,不正是這樣嗎?
我深信:有燈的地方一定有路,有路的地方卻不一定有燈。所以,我愿做一盞明燈,一盞總在不斷充電的明燈,這樣不僅照亮了別人,也光輝了自己,不僅有奉獻,而且還有收獲,正因為收獲了,才能更好地奉獻。
《做最好的老師》讀后感3
高爾基曾說:“書是人類的進步階梯。”我認為書是我們的好朋友,通過它可以“看”到廣闊的世界,“看”到銀河里的星星,“看”到中華瑰麗的五千年,“看”到風土人情和世間萬象??對我們擴大視野、增長見識、豐富積累、提高素質(zhì),有著十分積極的意義。
我國偉大詩人杜甫說過:“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在人人擁有一好書,人人讀一本好書的讀書工程的號召下,我買了一本李鎮(zhèn)西先生的《做最好的老師》。
首先吸引我的是書名,我懷著好奇的心情去讀這本書。讀完后不禁覺得神清氣爽,以前也曾讀過一些書,讀后似乎感覺都是一些空話,僅僅留給我一些無謂的說教,沒什么實質(zhì)性的幫助。看了這本書后,感覺與眾不同,如何才能做最好的老師?這需要我們每個人進行思考。是的,更多的時候,大家都在審評對方,研究對手,卻很少有時間靜下心來了解自己。李博士用平實的語言為我打開了一扇了解自己、重新審視自己的心門。他告訴人們:做人不是只有自省才能更完美,但是不時的自省卻能讓自己更加的'清醒;做人不是簡單的樹立理想就可以輕松實現(xiàn),但是沒有理想的人卻一定無所適從;做人一定要有廣闊的胸懷,真正做到嚴于律已,寬以待人才有容天下之大量的非凡氣度;做人要有勇氣,真正敢于追逐自己夢想的人才能讓更多的機會停留在自己身邊??他不僅提出了淺顯易懂的“成功同心圓”說,而且運用了發(fā)生在他身邊的大量故事來闡述成功的秘訣。這些故事很值得我學習和品味,從中吸取經(jīng)驗和教訓,指導我走向成功之路。其次,每個人對成功的理解不同。相信許多人和我一樣,或許經(jīng)常有這樣的感覺: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成功,怎樣才能得到成功,搞不清真正的人生價值是什么,如何實現(xiàn)。現(xiàn)在看了李老師的“成功”學后,體會到:人和人之間千差萬別,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不能用同一個模式去衡量所有人的成功,無論是所處地位與名望的高與低,擁有財富的多與少,只有發(fā)揮了自己的興趣和特長,又對社會和他人有益,同時還體驗到了無窮的快樂,這就是成功,做到了最好的自己就是成功。
世界本來就是一個矛盾的集合體,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抉擇,但不需要為壓力過重而苦惱,更不需要為了失敗而哭泣,也不要讓事情來主宰我們,而是要用積極的態(tài)度來主導、推動事情往更好的方向進展。
最后李鎮(zhèn)西博士認為:成功就是不斷超越自己,就是“做最好的自己”。對此我的理解就是每個人都有成功的機會,形式不同,成功的意義也不同,不要去在乎世俗的模式,只要自己努力去實現(xiàn)理想,并且每天都在向理想靠近,就是成功。成功的標準并不是單一的,社會給每個人提供了不同的舞臺,只要在自己的舞臺上將自己的價值發(fā)揮到極限,無論是令人矚目還是平凡普通,都是成功。當然,在現(xiàn)實社會中或許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無法實現(xiàn)的夢想,我們的理想和現(xiàn)實永遠存在著差距。而許多事情是我們無法改變的,我們所能做到的就是改變心態(tài),調(diào)節(jié)情緒,改變思考方式,不斷超越自己,努力讓自己的生命充分燃燒,做最好的老師。
讀完《做最好的老師》,感到其實做好老師并不難。作為一名職業(yè)女性,工作經(jīng)常陷入一種疲勞的狀態(tài),經(jīng)常會被學生的問題搞得自己覺得很累,我知道這不應該是年輕老師應有的心態(tài),但是總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總是會被學生不如意的表現(xiàn)所影響,開始經(jīng)常抱怨這,抱怨那,甚至開始懷疑自己到底適不適合教師這個職業(yè),剛參加工作時的熱情減少了,這種心情影響到我的生活和工作,受李老師的影響,“既然只能當老師,那么悲悲戚戚是當,高高興興也是當,我當然選擇后者!”
是啊,開心是一天,不開心也是一天,為什么不天天開心呢?可是,每天出現(xiàn)的讓人頭疼的事情,讓人頭疼的學生,怎么能高興得起來呢?我經(jīng)常想:多想孩子們可愛的地方,盡量把課上好,盡量和他們一起玩兒,這樣孩子們就會越來越愛自己,每天生活在一個充滿愛的環(huán)境中,又怎么能不高興呢?
事實證明,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做一個最好的老師,都可以做到優(yōu)秀。我們更不必為自己趕不上別人而太過自責,也不必因為境遇不好而太過感傷,怨天憂人。我們所需要做的,是追隨自己心靈的選擇,不求其他,但求做最好的自己。我們就會變成一個更美好、更大度、更成功的人!
《做最好的老師》讀后感4
教學之余,我有幸拜讀了李鎮(zhèn)西老師所著的《做最好的老師》一書。書中的內(nèi)容猶如陣陣清風吹拂我的心田,讓人心旌神搖,為之動容。心靈純凈空明,收獲匪淺。
這本書是李鎮(zhèn)西老師從教25年教育教學思想和教學智慧的精華,書中沒有對缺陷的掩飾,沒有對成功的浮夸,讓我深深感受到了李老師的敬業(yè)和務實的態(tài)度。他從自己身邊的教學故事講起,樸實形象的語言中透露著詩意,包含著深情。讀著書,我時常會被李老師的充滿智慧和哲理的語言所打動,不禁為之贊嘆、折服。
什么樣的教師才是最好的教師?怎樣做才是最好的教師?做最好的老師,是每一個教師心中的希冀和渴求,從李老師身上,我認為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做一個有人情的老師
素質(zhì)教育面對的是一群天真浪漫的孩童,涉事未深,懵懂初開,因而教師首先要對教育、對學生要有真情實感,離開了情感,一切教育都無從談起。這種情感是一名教育工作者對教育事業(yè)執(zhí)著而深沉的愛。愛學生,才能理解學生,才能無微不至地關心學生成長中的每一個細微的變化,才能真正走進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成為他們的親密伙伴。這種愛,不是教師對學生居高臨下的“感情恩賜”,而是朋友般平等真誠的感情。一位優(yōu)秀的教育者應了解學生的需求,力圖讓教育知識滿足學生的精神需要,讓教育更符合人性,更具有人情。
李老師對學生的愛讓我感動,他把帶給學生一生的幸福當成自己的人生追求,書中的每一個章節(jié)、每一段文字中都充滿了他對學生濃濃的愛意和對教育事業(yè)無限熱愛的情感。心中有愛的教師必定會與眾不同、必定會在他所不懈追求的事業(yè)上取得累累碩果。
二、做一個不斷學習的教師
在《做最好的老師》一書中,李老師對于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名言如數(shù)家珍,對陶行知等老一輩教育家的教育理論也是隨手拈來。李老師之所以能夠這樣引經(jīng)據(jù)典,娓娓道來,正是他長期閱讀、積累的結果。李老師一直在不停地閱讀,從教20余年,這已成為他生活中的一部分,也可以說,“閱讀欲”就是李老師的成功之道。
此外,有效的閱讀總是伴隨著思考,而思考總是讓人的思維迸發(fā)出火花,于是,一篇又一篇的好文章從李老師的筆下誕生了。李老師告訴我們,寫作要日積月累,不能急功近利;要獨立思考,不能人云亦云;要自然樸實,不能故作高深;要讀寫結合,不要讀寫分離。這樣才能提高教師的寫作水平。
三、做一個熱愛研究的`老師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如果你想讓教師的勞動能給教師帶來一些樂趣,使天天上課不致變成一種單調(diào)乏味的義務,那你應當引導每位教師走上從事研究的這條幸福的道路上來。”李老師在書中談到,把在教育上遇到的每一個難題都當作科研課題來對待,把每一個“難教兒童”都當作研究對象,心態(tài)就平靜了,教育也從容了。每天都有新的發(fā)現(xiàn),每天都有新的領悟,每天都有新的收獲,因而每天都有新的快樂。
四、做一個不斷進取的老師
李鎮(zhèn)西老師時時提醒自己:“我是一名教師,我的生活在講臺,我的生命在學生”。他從教20余年,每天都堅持完成好“五個一工程”——上好每堂語文課;找一位學生談心或書面交流,思考一個教育問題或社會問題,讀不少于一萬字的書;寫一篇教育日記。正是這種堅持不懈、永不停歇的努力,才成就了今天的李鎮(zhèn)西老師。
社會在發(fā)展、科學在進步,教育更不能停滯不前。在教育的漫漫征途中,教師不能有絲毫懈怠,每天都要學習,每天都要反思,每天都要爭取做到“更好”,也許我們永遠成不了“家”,但通過努力,我們完全可以成為最好的自己。
總之,做最好的老師是一種平和的心態(tài),也是一種激情的行為;是對某種欲望的放棄,也是對某種理想的追求;是平凡的細節(jié),也是輝煌的人生;是“竹杖芒鞋輕勝馬”的閑適從容,也是“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蕩氣回腸。
《做最好的老師》的確是教師提高自身素質(zhì)的首選教材,讀后感受頗深,但還有很多尚未完全消化之處,我將繼續(xù)學習下去,爭取不斷向“最好”靠近。
《做最好的老師》讀后感5
選擇這本書是因為書名吸引了我,“做最好的老師”是我一直以來的追求,其實什么算是最好,自己心里一直存在著疑問,拿到這本書我好像找到了通往目的地的指路燈,迫不及待的翻開了這本書,書中沒有通篇的大道理,完全是李鎮(zhèn)西老師的教育教學實錄。一個個真實的事例,一個個鮮活的學生仿佛就在我們身邊。說實話我從沒有這么認真的看過一本教育專著,而這本書卻一直深深的吸引著我。
在這本書中最喜歡李鎮(zhèn)西老師在序言中說的幾句話:“你也許不是最美麗的,但你可以最可愛;你也許不是最聰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奮;你也許不會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實;你也許不會最順利,但你可以最樂觀……因此,你若是工人,就要當技術最出色的工人;你若是營業(yè)員,就要當服務質(zhì)量最佳的營業(yè)員;你若是醫(yī)生,就要當醫(yī)術最高明的醫(yī)生;你若是教師,就要當最負責的教師;甚至你哪怕只是一名‘個體戶’。也要當最受顧客稱道的勞動者!你也許不能成為名家,不能名垂青史,但你可以成為同行業(yè)中千千萬萬普通人里最好的一個!我所謂的‘做最好的自己’,強調(diào)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斷地超越自己。‘做最好的自己’,便意味著要盡可能在自己的職業(yè)中達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我把這段話寫到了我的空間里,我想與我的學生,我的朋友共同分享。
通過閱讀,發(fā)現(xiàn)貫穿李老師的教育思想的就是一個字“愛”。他在書中極力強調(diào)“沒有愛,便沒有教育”,用愛去感化學生,用愛去啟迪學生。“在教師素質(zhì)的諸多因素中,對學生的奉獻之心、理解之心、平等之心、責任之心等教師非智力因素是第一位的”。他說我們教育對象的心靈絕不是一塊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已經(jīng)生長著美好思想道德萌芽的肥沃的田地,因此,教師的責任首先在于發(fā)現(xiàn)并扶正學生心靈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芽,讓它不斷壯大,最后排擠掉自己缺點的雜草。如果我們用成人的冷漠去對待孩子的真誠,那么一切“語重心長”的教育都無濟于事。對于那些讓人頭疼的孩子李老師用“科研”的眼光去看,把教育上遇到的每一個難題,如班集體建設呀、“后進生”轉(zhuǎn)化呀、早戀呀、作弊呀等等,都當作科研課題來對待,把每一個“難教兒童”都當作研究對象,心態(tài)就平靜了,教育也從容了。當然,李老師也認為教育并不是有了愛就有了一切,教育之愛絕不是遷就縱容學生,絕不是放棄嚴格要求和嚴肅的紀律。教育中真正的愛,意味著對學生的成長以至未來一生的負責,因此這種愛必然包含著對學生的嚴格要求,乃至必要的合理懲罰。總之,“愛”、“理解”、“尊重”、“平等”與“責任”在李老師身上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這正是教師的氣度,教師的魅力。
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第八章學生思想改造工程——后進生的轉(zhuǎn)化,有這樣一句話:“即使是某些教育者心目中“一無是處”、“不可救藥”的學生,其心靈深處或多或少也有著美好道德的萌芽,因此,對后進生的成功轉(zhuǎn)化,與其說是教師向他們:灌輸(即使是很巧妙的`灌輸),不如說是引導他們發(fā)現(xiàn)自己身上的善良之處、高尚之處,幫助他們樹立“我是有缺點的一個好人”的道德自信。”讀完他怎樣對待“后進生”,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中,作為教育者,我是否做到了教育的公平?是否做到了關愛每一位學生?
在我們學校也存在這樣一批后進生,包括我當班主任時所在班的學生,其實當你真正用心去和他們相處和交流時,你會發(fā)現(xiàn)他們每個人身上都有可愛的地方。在這本書中李老師向我們介紹了他在轉(zhuǎn)化后進生的過程中采用10種有效的具體方法:寫家校聯(lián)系本;填報喜單;游玩;集體評議;寫每日九問;對手競賽;寫靈魂的搏斗;,安排當干部;學生作文表揚;推薦好書。其中很多方法我們都可以嘗試,我相信只要我們有愛,一定會喚起他們心中的愛。
在今后的教育生涯中,我會不斷地提醒自己,用愛心溫暖童心,做個富有愛心和童心的人,愛學生,愛生活,愛世界,做最好的老師,做學生最喜歡的老師。
《做最好的老師》讀后感6
你做一項工作,只是因為為了謀生,對它并不喜歡,這項工作只能是你的職業(yè)。如果你做一項工作,只是因為喜歡,并不在乎它能否給你帶來利益,這項工作只能是你的事業(yè)。要做最好的老師,那不要把你從事的工作僅僅視為教書,僅僅當作職業(yè),請把你的社會理想傾注在教育上,熱愛教育事業(yè),你才可能成為最好的老師。
在金橋?qū)W校工作了幾年時間,讓我可以自信的說:"這點,我是可以做得到的"。我對教育事業(yè)熱忱,讓我有了成為好老師的基礎。
愛學生。我一直以為我很愛學生,從《做最好的老師》中,我開始思考,我是"愛學生"還是"喜歡學生"。我的性格里有著喜歡孩子的天性,我可以無愧地說,但是"喜歡學生"和"愛學生"是不一樣的,"喜歡學生"更多的純粹是一種天然感情傾向,和品德沒有多大關系;而"愛學生"雖然也屬于一種感情,但更蘊含有一種教育者的責任,與師德直接相關。
而教育中真正的"愛",意味著要對學生的成長以及未來一生負責,所以教師不能憑個人好惡只喜歡那些自己認為"可愛"的孩子,而應該懷著一種責任把欣賞和期待投向每一個學生,包括"差生"。并且真正的教育之愛,并不是遷就學生,不是放棄"嚴格要求和嚴肅的紀律",而是要給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提供幫助和服務,我們要給予學生的,是他們走出校園多年以后仍然保留在身上的,深入骨髓的習慣和性格。這種帶有養(yǎng)成良好文明習慣的"養(yǎng)成教育",必然帶有"強制性",離開了嚴格要求,但不是真正的.愛。
在金橋?qū)W校第一年當班主任的時候,我是很喜歡學生,但更多的只是"喜歡",我并不知道怎么樣"愛學生",不知道怎么樣為他們的成長和未來一生負責,我對于學生,更多的是感情,而沒有"教育",直到暑假時候,突然明白了"教育"的意義,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教育。現(xiàn)在我更明白,我要從"喜歡學生"向"愛學生"發(fā)展!我要為學生的成長以及未來一生負責!
老師也只是個普通人,也有自己普通的感情,多少人都會以個人的好惡喜歡某些自己認為"可愛"的孩子,要真正從"喜歡學生"轉(zhuǎn)向"愛學生"就要學會去"喜歡"自已"本不會喜歡"的學生,能夠把欣賞和期待投向這些學生,這才是"師愛",教師要怎樣擁有"師愛"呢?李鎮(zhèn)西老師用一句話告訴了我們:"童心是師愛的源泉"。
只有童心才能理解童心,帶著兒童的興趣去探尋學生的心靈深處的途徑,懷著兒童情感去理解兒童的心靈世界,那樣才能真正走近學生心靈世界,能理解學生的做法,從而讓自己與學生的思想感情保持和諧一致,這樣的老師就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缺點中的可愛之處,甚至智慧之處,那他看到的學生,都是帶著"可能缺點"的可愛孩子。能看到每一個學生的可愛之處,喜歡學生,這是師愛的基礎。所以,"童心"是師愛的源泉。要做最好的老師,那就要帶著"愛"這個教育理含行走在教育道路上,愛教育事業(yè),把教育當作自己的一項事業(yè),愛學生,用真正的愛--師愛,去對待學生,為學生的未來服務!
在工作短短的兩三年里,讓我領悟到,要做最好的老師,那就要帶著"愛"這個教育理念行走在教育道路上,愛教育事業(yè),把教育當作自己的一項事業(yè),愛學生,用真正的愛——師愛,去對待學生,為學生的未來服務!
《做最好的老師》讀后感7
讀了著名教育家李鎮(zhèn)西的《做最好的老師》感受頗深,這本書全方位闡釋了李鎮(zhèn)西教育觀、學生觀、班級管理、學生思想工作、學生心理健康、語文教學的理念和實踐。其中有的觀點已深入人心,比如:“讓語文教學走進學生的心靈,讓學生參與語文教學”“教育呼喚民主、科學、個性”。每一個教育者都想成為一個最好的教師,那么如何成為一個成功而且優(yōu)秀的教師呢?這就需要從教學實踐中一點一滴地去積累、領悟。
新的教育理念要求把主動權還給學生,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要想成為一個優(yōu)秀的教育者,必須了解每一個學生的個性特點,讓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到課堂中,在課堂上盡可能挖掘并發(fā)展每一個學生的潛力。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合理分組,展開小組競爭,增強班級活力”。我們都知道,小組是班級學生群體的基本單位。小組建設得好,整個班集體自然會呈現(xiàn)出良好的班風,從而更有利于學習成績的提高。之前我對于小組分組也很是頭疼,分組之后并沒有顯示出來想要的效果。讀了這本書,我把原因總結為四點:第一不夠重視小組,總以為小組這種傳統(tǒng)形式在新時期教育工作中難以發(fā)揮出更多的教育效益。第二是分組不科學,以前班上的小組多是以成績好壞來搭配或以方位座次來組合,而且班級內(nèi)各種小組太多(衛(wèi)生小組、學習小組、興趣小組等),這在客觀上也阻礙了小組積極作用的發(fā)揮。第三是小組之間缺乏積極地競爭,每個小組很少把自己放在全班的位置中進行建設,久而久之,小組缺乏生氣,便成了一種形式而已,最多不過是一個清潔單位或作業(yè)收交單位,失去了分組最初的意義。第四是雖然往往每期都在搞先進小組評比,但是由于缺乏評比的客觀標準,大多都是憑印象評比,使小組失去了內(nèi)在的動力,同時也是造成學生不主動參與課堂的'主要原因。
為了有效發(fā)揮小組建設在班級教育管理中的積極作用,引導每一個學生參與課堂。在分組時要實施的做法有:
1、分組合理。
2、競賽全面。
3、規(guī)則統(tǒng)一。
4、嚴格監(jiān)督。
5、客觀評比。
在這樣的小組中,學生自然而然的就會產(chǎn)生內(nèi)在的凝聚力,為了使自己的小組在競賽中取勝,會真正強化每個學生的“小組意識”。他們會自己制定一定的取勝措施,讓每一個學生都為自己的小組爭光而努力,從而真正的參與到課堂上。
同時新的教育理念要求學生“學進去,講出來”對于優(yōu)生來說,有一定的優(yōu)勢,他們可以用智慧的大腦去研究、創(chuàng)新。但是每個班級都有所謂的“后進生”,這些學生不善于動腦筋,不善于回答問題,我們?nèi)绾巫屵@些“后進生”迅速的轉(zhuǎn)變,適應新的教育理念,從而也能真正地參與到課堂中呢?
首先我們要讓“后進生”享受成功。“后進生”一般和家庭、學校、社會三方面有很大的關系,比如教育方法不當、家長行為不正、多次嘗試的失敗等都有可能將一個好學生推向無盡的深淵。所以在對待后進生一定要注意感情的傾斜,教師對他們要付出最真誠的愛,給予他們心靈的呵護,幫助他們樹立起學習的信心,做人的尊嚴。蘇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真正的教育是自我的教育。”只有當學生自己有強烈的上進愿望和信心時,他的進步才會出現(xiàn)并得以持久,在課堂上才會出現(xiàn)他們積極地身影。另外最重要的就是引導集體輿論,比起教師單槍匹馬的操心,學生集體的健康輿論更有利于“后進生”的轉(zhuǎn)化。特別是在小組合作中,更顯示出集體輿論的重要,如果規(guī)定某一個問題由“后進生”來回答,小組的其他成員肯定會起到督促的作用,同時會積極地幫助他來完成這個任務。即使這個“后進生”不想回答,也會意識到要為小組爭光,樹立起不能給小組拖后腿的責任意識,那么他也會真正的去思考這個問題,從而真正地參與到課堂中來。
總之,讀了這本書,讓我認識到自己在教學中的不足,也讓我明白了要積極改變教學方法、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質(zhì)、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興趣、讓課堂煥發(fā)出生命活力、將因材施教貫徹始終,從而讓每一個學生真正的參與到課堂中,提高自己的學習成績!
《做最好的老師》讀后感8
本學期,我讀了李鎮(zhèn)西老師的《做最好的老師》一書,被李鎮(zhèn)西老師充滿智慧和哲理的觀點折服,被他那親切、樸實、詩意、形象而充滿激情的語言所打動,讓我印象深刻。
一、寬大的胸襟,平和的心態(tài),做開明的教師
同樣作為一個老師,但是做老師的心態(tài)卻不一樣。 我們每天都在教育學生,而我們每天也都在抱怨:為什么你們就不明白老師的心呢?為什么成天只知道吃、玩,什么時候才能把勁兒用在學習上?讀了李鎮(zhèn)西老師"童心是師愛的源泉",我明白了:教育需要我們常常站在兒童的角度看問題,所謂的"理解兒童",不是站在成人的角度去理解,而是以兒童的心去理解兒童的心。平時我總二歲,正是愛玩的年紀,如果都把他們變成我們心目中懂事、聽話、尊敬老師、孝敬父母、多學習少玩的完美類型,那孩子們就成了我們制造的模具中的產(chǎn)品是拿一個成人的標準來看待我的學生。冷靜下來想想,他們才多大,也不過十一。
平時的工作中,我們往往忽略了孩子們的內(nèi)心,忽略了孩子們真正需要的東西,而李老師能夠在教育學生的同時"向?qū)W生學習",他真誠地尊重學生,勇于在學生面前承認自己的錯誤。李老師說得好:"教育是心靈的藝術,愛心是教育的靈魂。如果我們承認教育對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過程便絕不是一種技巧的施展,而應該充滿人情味……
作為教師,在學生的面前,我們要保持著一份童心,用自己的童心喚醒孩子的童心,這樣才會走進孩子的世界,讓孩子感受你的愛。
二、把問題當成科研課題,做研究型教師
李老師是蘇霍姆林斯基的追隨者,他在書中強調(diào)"沒有愛,便沒有教育","在教師素質(zhì)的諸多因素中,對學生的奉獻之心、理解之心、平等之心、責任之心等教師非智力因素是第一位的".他說我們教育對象的.心靈絕不是一塊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已經(jīng)生長著美好思想道德萌芽的肥沃的田地,因此,教師的責任首先在于發(fā)現(xiàn)并扶正學生心靈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芽,讓它不斷壯大,最后排擠掉自己缺點的雜草。如果我們用成人的冷漠去對待孩子的真誠,那么一切"語重心長"的教育都無濟于事。對于那些讓人頭疼的孩子,李老師用"科研"的眼光去看,把教育上遇到的每一個難題,如班集體建設呀、"后進生"轉(zhuǎn)化呀,早戀呀,作弊呀等等都當作科研課題來對待,把每一個"難教兒童"都當作研究對象,心態(tài)就平和了,教育也從容了。李鎮(zhèn)西老師認為:對于一線老師來說,最好的科研課題來自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如果你在工作中遇到困難,你應該高興,因為新的科研課題在向你招手了--也許你走向教育專家之路的起點就在這兒呢!這樣每天都有新的發(fā)現(xiàn),每天都有新的領悟,每天都有新的收獲,因而每天都有新的快樂。當然,李老師也認為教育并不是有了愛就有了一切,教育之愛絕不是遷就學生,絕不是放棄嚴格要求和嚴肅的紀律。教育中真正的愛,意味著對學生的成長以至未來一生的負責,因此這種愛必然包含著對學生的嚴格要求。
三、多讀書,讀好書,做讀書思考的老師。
歷史總是向前發(fā)展,信息與知識的更新也是理所當然。如果不常讀書、不思考,就會感到很吃力。與其抱怨教育的要求過高,不如靜下心來用心"充電".擺脫這種困境的最好途徑就是讀書和思考。記得有人說過,不讀書的教師走不到教學的前沿,"厚積"才能"薄發(fā)",這是一個永久不變的真理。不做"經(jīng)師"做"人師",光讀書還不夠,還要善于思考。李老師建議我們用寫作來進行清晰、完整、有條理的思考,這實在是一條促成教師互動交流、共同成長的專業(yè)發(fā)展之路。愿我們都能拿起筆來,把所思所感所做都記錄下來,或發(fā)到網(wǎng)絡和報刊上,這既不湮沒自己的勞動,也是在幫助別人,更是在收獲做好老師的樂趣。
李老師的這些教育理論將成為我的指路明燈,把教書育人當做是自己畢生的追求,一次一次地超越自己,立志做最好的老師。
《做最好的老師》讀后感9
“你也許不是最美麗的,但你可以是最可愛的;你也許不是最聰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奮;你也許不會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實;你也許不會最順利,但你可以最樂觀。因此,你若是工人,就要當技術最出色的工人;你若是營業(yè)員,就要當服務質(zhì)量最佳的營業(yè)員;你若是醫(yī)生,就要當醫(yī)術最高明的醫(yī)生;你若是教師,就要當最負責任的教師;甚至你哪怕只是一名個體戶,也要當最受顧客稱道的勞動者!
你也許不能成名成家,不能名垂青史,但你可以成為同行業(yè)中千千萬萬普通人里最好的那一個!”“做最好的自己’,便意味著要盡可能在自己的職業(yè)中達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這是《做最好的老師》中給我印象最深刻的兩句話。
那么什么樣的老師才是最好的老師呢?從成為老師的第一天我就在探尋標準,但一直都沒找到一個最佳的答案,直到我讀到李鎮(zhèn)西老師所寫的“‘最好’就是‘更好’,雖然這個‘最好’永遠達不到,但一個一個的‘更好’,便匯成了一個人一生的‘最好’”這句話時,頓時豁然開朗。“做最好的自己”,強調(diào)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斷地超越自己。
李鎮(zhèn)西老師說:“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遺憾,但每天都這樣自己和自己比,堅持不懈,我便不斷地向‘最好的教師’的境界靠攏。”看到這里,我想到了自己,說實話,我對自己的某些方面是缺乏信心的,總覺得自己與一個好老師的差距實在太遠了。身為初級中學的老師,特別是身為初級中學的班主任,由于學生的素質(zhì)參差不齊,我經(jīng)常會充當問題學生的“滅火器”,搞得自己很累、很煩,總是會被學生不如意的表現(xiàn)所影響,甚至開始懷疑自己到底適不適合教師這個職業(yè)。
但面對同樣的問題李老師卻是這樣想的“既然只能當老師,那么悲悲戚戚是當,高高興興也是當,我當然選擇后者!”是啊,開心是一天,不開心也是一天,為什么不天天開心呢?
所以不如就學李老師這樣想:多想學生們可愛的地方,比如整日整潔的教室、節(jié)日時溫馨的短信、課外活動矯健的身姿、藝術節(jié)上精彩的演出;盡量讓學生在課堂上多學點東西,無論這些東西是課內(nèi)的還是課外的,只要對他們今后的發(fā)展有益處就好,而不是僅僅注重他們的考試成績;盡量和他們成為朋友,多從他們的角度去理解他們的言行舉止,使學生能“親其師信其道”,而不是一個高高在上的“獨裁”,讓學生陽奉陰違、避而遠之。這樣每天生活在一個令人有所希望的環(huán)境中,又怎么能不高興呢?
在這本書的全部文章中《教師的尊嚴是學生給的》這個章節(jié)給我的觸動最大。當時看到這句話,我的第一感覺就是震撼,第二感覺是認同。回想自己的教學生活,當我擺出“師道尊嚴”嚴厲地去批評學生的時候,我并沒有感受到他們的心悅誠服。
反而,只是一個充滿鼓勵的眼神,一個充滿溫情的'動作,一個微不足道的幫助,卻使他們更靠近我。正像李老師在書中所講:“教師真正的尊嚴,從某種意義上講,并不是我們個人的主觀感受,而是學生對我們的道德肯定、知識折服和感情依戀。
當我們故作尊嚴,甚至以犧牲學生的尊嚴來換取自已的尊嚴時,學生根本不會買我們的賬,只會向我們投來冷漠的眼光;當我們‘無視’自己的尊嚴,而努力追求高尚的品德、出色的教育、真誠的感情,并隨時注意維護、尊重學生的尊嚴時,學生會把他們?nèi)康膼坌暮途匆夥瞰I給我們。”
反思后我才認識到:教育上的愛,不是為了達到一個目的而做出的一種姿態(tài),它是一種思想,一種情感,一種氛圍,運用得恰當,它會把“愛”自然而然的貫穿于教育的某一個環(huán)節(jié),也會不聲不響的體現(xiàn)在教育的每一個細節(jié),更會潛移默化的浸潤著每一個學生的心靈。
總之,冷漠的心、生硬的態(tài)度,永遠也不可能換來心與心真誠的溝通,從今以后我會多試著從學生的角度考慮問題,用“學生的眼光”看待,用“學生的情感”體驗,像李老師那樣,用真心、愛心、誠心、耐心,換來學生們純真的笑容,贏得學生們的尊敬和愛戴。
《做最好的老師》讀后感10
踏上工作崗位兩年了,在這期間我有過悲傷,也有過快樂,有過失敗,也有過成功。學生時代,我是一個勤奮而努力的學生,踏上工作崗位,我依然是雄心壯志,想著做一個讓學生喜歡的老師,想著做一個優(yōu)秀的老師。但是由于缺少豐富的工作管理經(jīng)驗,常常會有棘手的突發(fā)事件讓我束手無策。什么是最好的老師?一向在尋覓答案。
假期里讀了教育名家李鎮(zhèn)西寫的《做最好的教師》,這本書記載了李老師從教多年的經(jīng)驗與收獲,書中從作者步入崗位初期寫起,從青澀寫起,到有必須的經(jīng)驗,到經(jīng)驗豐富,滿腹經(jīng)綸,將自己的成長與成熟一步步介紹給了我們,頗有感觸。
有這樣一段話:“凡是教師缺乏愛的地方,無論品格還是智慧都不能充分的或自由的發(fā)展。愛是教育的基礎,也是教書育人的動力。李鎮(zhèn)西老師在序言中說:“每個人都是一棵樹。你也許不是最美麗的,但你能夠最可愛;你也許不是最聰明的,但你能夠最勤奮;你也許不會最富有,但你能夠最充實;你也許不會最順利,但你能夠最樂觀……
我所謂的‘做最好的`自己’,強調(diào)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日的自己和這天的自己比,不斷超越自己。‘做最好的自己’,便意味著要盡可能在自己的職業(yè)中到達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讀到那里不禁問自己,在兩年的工作中,我有沒有到達自己最初給自己設立的目標呢,有沒有超越自己呢?
愛是教育永恒的主題。愛表現(xiàn)為對教育事業(yè)的愛,對教育對象的愛。教育中真正的“愛”,意味著要對學生的成長以及未來一生負責,所以教師不能憑個人好惡只喜歡學習優(yōu)秀的孩子,而忽略了后進生,他們更需要關心。
只有那些“不可愛的孩子”、“后進生”才最需要你的愛,他們就像迷途的“羔羊”,需要溫暖,需要陽光。對于“后進生”這樣一個與眾不同的群體,教師務必給他們一個空間,給他們更多的關懷,讓這些饑渴的花朵,沐浴陽光,健康成長。
并且真正的教育之愛,并不是遷就學生,不是放下“嚴格要求和嚴肅的紀律”,而是要給學生的成長和發(fā)展帶給幫忙和服務,我們要給與學生的,是他們走出校園多年以后仍然保留在身上的,深入骨髓的習慣和性格。這種帶有養(yǎng)成良好禮貌習慣的“養(yǎng)成教育”并然帶有“強制性”,離開了嚴格要求,便不是真正的愛。
老師也只是個普通人,也有自己普通的感情,教師要怎樣擁有“師愛”呢?李鎮(zhèn)西老師用一句話告訴了我們:“童心是師愛的源泉”
只有童心才能理解童心,帶著兒童的興趣去探尋學生的心靈深處的途徑,懷著兒童情感去理解兒童的心靈世界,那樣才能真正走近學生的心靈世界,能理解學生的做法,從而讓自己與學生的思想感情持續(xù)和諧一致,這樣的老師就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缺點中的可愛之處,甚至智慧之處,那他看到的學生,都是帶著“可愛缺點”的可愛孩子。
同時,如果想和學生相處愉快,你就不能拿著大人的思想來衡量這些孩子,畢竟他們還不是大人。他們的思維有時還很幼稚,還會做錯很多事情。如果你的要求很高很嚴厲,這樣會讓學生產(chǎn)生抵觸情緒。這點我深有體會。
工作以來我都是擔任低年級的語文教學和班主任,總是要求孩子們到達自己心目中的標準,總是覺得他們錯誤很多,例如上課遲到,不講衛(wèi)生,上課講話,路隊不好……常常會責怪他們,這樣對改正錯誤并沒有太大成效,反而我用鼓勵的方式,用允許他犯錯的方法來教育孩子,孩子們的錯誤越來越少了。
要做最好的老師,那就要帶著“愛”這個教育理念行走在教育道路上,愛教育事業(yè),把教育當作自己的一項事業(yè),愛學生,用真正的愛――師愛,去對待學生,為學生的的未來服務!
回首自己走過的路,不禁慚愧萬分。這天讀李老師的書,仿佛進行了一次精神洗禮。我也愿“做最好的老師”!從此刻開始,努力做好每一件小事,爭取這天比昨日做得更好,明天比這天做得更好!
《做最好的老師》讀后感11
最近讀了李鎮(zhèn)西老師的《做最好的老師》一書。這是李老師教育教學思想和智慧的精華集粹,全方位地闡述了李老師的教育觀、學生觀、班級管理、思想工作、心理教育以及語文教學的理念與實踐。李老師把他的教育思想、教育機智、教育技巧與教育情感融為一體。語言樸實而富有詩意,形象而充滿激情。讀著書,讓人不禁為之激動、贊嘆、折服! 做最好的老師?,是任何一個做教師的人的理想,可什么樣的老師才是最好的老師呢?用李老師的話說,做最好的自己?強調(diào)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斷地超越自己。就像“每個人都是一棵樹。你也許不是最美麗的,但你可以最可愛;你也許不是最聰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奮;你也許不會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實;你也許不會最順利,但你可以最樂觀……你若是工人,就要當技術最出色的工人;你若是營業(yè)員,就要當服務質(zhì)量最佳的營業(yè)員;你若是醫(yī)生,就要當醫(yī)術最高明的醫(yī)生;你若是教師,就要當最負責的教師。在我們教學中,我今天備課是不是比昨天更認真?我今天上課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我今天處理突發(fā)事件是不是比昨天更機智……?他說: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遺憾,但每天都這樣自己和自己比,堅持不懈,我便不斷地向‘最好的教師’的境界靠攏。
看到這里,我想到了自己,說實話,我對自己的某些方面是缺乏信心的,總覺得自己不管怎樣努力都是無濟于事的,李老師的話使我受到了啟發(fā),也增強了信心,只要我爭取每天多讀些書,每天都有點進步,每天都做得更好,每天都比前一天有進步,我想我一定會有很大的提高。正如同我們希望自己的學生每天進步一點是一樣的道理。只要自己肯付出,認真地去想,努力地去做,使自己每天都有新的發(fā)現(xiàn),每天都有新的領悟,每天都有新的收獲,那每天就都會有新的快樂。
在剛剛參加工作時,我承擔了我們大河灣學校小學四到六年級九個班的音樂課。那時的我熱情滿懷,躊躇滿志,對學生也充滿了愛心與耐心,立志做一名受學生喜歡和家長愛戴的好老師。而學生也確實沒有辜負我對他們的那份熱情,課堂學習和交流非常積極,轉(zhuǎn)眼間五過去了,學生對音樂課的熱情依舊和從前一樣,但是由于我的管理經(jīng)驗不足和管理方法不當,在課堂紀律管理上一直不是很好,一些學生比較頑皮,常在課堂上搗亂,我把能想到的管理方法都用上了,罵、哄做思想工作,這些辦法不能說一點作用都不起,但效果的確不怎么樣。我在看了李老師這本《做最好的老師》后,對這方面找到了一些靈感。李老師提供的方法是:多想學生們可愛的地方,盡量把課上好,盡量和他們一起玩兒,這樣學生們就會越來越愛自己。
我從書中感受到:在實踐中成長的老師將要經(jīng)歷那樣多的磨礪,學生對教師的愛戴是多少點滴的累積,教師對學生的付出又是多少歲月里的嘔心瀝血。我開始思索:假如沒有愛與責任,僅憑滿腔的熱情,我最終將收獲什么? 師愛有一種神奇的魔力,它的那種平易近人并不是我之前所認識到的與學生打成一片,離開了嚴格要求,這樣的愛很容易演變成遷就與放縱,而教育中真正的愛,意味著對學生的.成長以至未來一生的責任。我這才領悟到:教育工作者所特有的是愛,是關心學生、理解學生的愛。關心他們的精神世界,學會用他們的思想感情投入生活,和學生一起憂傷、欣喜、激動、沉思,呵護他們單純卻機靈的心,用真心去鼓勵每一位孩子的進步,哪怕只是一點點前進。
總之,浮躁的心、生硬的態(tài)度,永遠也不可能換來心與心真誠的溝通,我會多試著從學生的角度考慮問題,用學生的眼光看待,用學生的情感體驗,像李老師那樣,用真心、愛心、誠心、耐心,贏得學生們的尊敬和愛戴。
最后,我還是要把李老師的一段話獻給我們所有的教育工作者: ‘做最好的老師!’是一種平和的心態(tài),也是一種激情的行動;是對某種欲望的放棄,也是對某種理想的追求;是平凡的細節(jié),也是輝煌的人生。
《做最好的老師》讀后感12
近日,我讀了李鎮(zhèn)西老師的《做最好的老師》一書,感觸很深。這本書是李老師25年教育教學思想和智慧的精華集粹,全方位地闡述了李老師的教育觀、學生觀、班級管理、思想工作、心理教育以及語文教學的理念與實踐。李老師把他的教育思想、教育機智、教育技巧與教育情感融為一體。語言樸實而富有詩意,形象而充滿激情。讀著書,讓人不禁為之激動、贊嘆、折服!
李鎮(zhèn)西老師在書中提到做最好的老師必須具備童心、愛心、責任心,具有專家、思想家、心理學家的情懷,需要自己不停地實踐、不停地閱讀、不停地思考、不停地寫作,每天上好一堂課、找一位學生談心或書面交流、思考一個教育或社會問題、讀書不少于一萬字、寫一篇教育日記等要求。
名師的成長經(jīng)歷,讓我看到了差距在哪里;名師的經(jīng)驗體會,開啟了我智慧之門;名師的獨到見解,引發(fā)起我的認識與反思。
啟示一:童心是師愛的源泉
李老師提出教育者是否擁有一顆童心,對教育至關重要。教師的童心意味著懷有兒童般的情感,能夠自然地與學生“一同哭泣,一同歡笑”的教師無疑會被學生視為知心朋友,贏得學生的心靈。教師的童心意味著擁有兒童般的興趣,教師的職業(yè)要求我們應該在任何方面都與學生有著共同的興趣愛好,多一種與學生共同的興趣愛好,你便多了一條通往學生心靈深處的途徑,他們會不知不覺地把老師當作朋友。在與學生嬉笑游戲時,教師越是往掉自己的“尊嚴”,學生越會對老師油然而生親切之情——而這正是教育成功的起點。
想當年,自己剛剛踏上工作崗位,那時的我熱情滿懷,立志做一名學生喜歡的好老師,上課激情飛揚,下課跟著他們一起做游戲。休息天,我會帶他們到我家玩,去大明湖公園拍照、劃船。在他們生日時,我也不忘送上一張小書簽,那時,每個孩子收到禮物是那么開心。當我聲音嘶啞的時候,孩子們偷偷地將“金嗓子”放在講臺上。多么純真的孩子們,我用童心換來了孩子的童心,換來了學生對老師的愛,那一刻,我是那么的幸福。而現(xiàn)在,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已好久沒寫祝福語給學生,也沒再帶學生去我家玩,也沒……而學生也早已不稀罕這種小卡片了,他們對于我,的則是一份敬重!
啟示二:沒有愛,便沒有教育
李老師深深打動我的一個重要原因,便是他始終如一和學生進行心與心的交流。“愛”是李鎮(zhèn)西老師永恒的教育理念,他可以和孩子一起過年,一起玩雪、拼字照相,真正融入學生生活,在一次次的“師愛”理解中留下了精彩的生命瞬間。在沒有讀李老師的書之前,我曾那么地自信自己是“愛”學生的。讀完這書我捫心自問,我愛每一位學生嗎?我對學生的“愛”真的是無怨無悔嗎?我暗下決心,一定要改變自己過去的教育方法。當學生犯錯時,要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緒,心平氣和地了解學生犯錯的原因,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李老師讓我對熱愛學生的愛有了全新而深刻的理解
愛,不單單是欣賞優(yōu)秀的學生,而是“懷著一種責任把欣賞與期待投向每一個學生”。
愛,“不應是居高臨下的‘平易近人’,而是發(fā)自肺腑的對朋友的愛”。
愛,不應是對學生的錯誤嚴加追究,而是“博大的胸襟”“對學生的寬容”。
愛,也不應是對學生的縱容,而是“必然包含著對學生的嚴格要求,乃至必要的合理的懲罰”。
愛,不只是關心學生的學習、生活、身體,而是要“善于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理解學生的精神世界”“學會用他們的思想感情投入生活,和學生一起憂傷、一起欣喜”。
愛,不僅僅是只對自己所教的這幾年負責,而是“對學生的成長以至未來一生的負責”。
愛,“不僅僅是對自己所直接教的學生的愛,還包括所有——外班的、其他年級的、甚至外校的學生的愛”。
愛,不是用一顆成年人的心去包容一顆顆童心,而是“需要一顆童心”,用童心去碰撞童心。
愛就是“一份純真,一份莊嚴,一份責任感”,就是民主,就是平等,就是把“童年還給童年”,就是為學生的‘美麗人生’奠定美好的開端。只有這樣的愛,才是真正的愛,只有這樣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做最好的老師》讀后感13
小時候我以為你很美麗,
領著一群小鳥飛來飛去。
小時候我以為你很神氣,
說上一句話也驚天動地。
長大后我就成了你,
才知道那間教室,
放飛的是希望,
守巢的總是你。
每當聽到這首歌時,總為自己身為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而感到驕傲和自豪。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yè),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不僅承擔著傳授學生知識的重任,更是學生思想的引路人。
回想自己從教的十三個春秋,我經(jīng)常自問:我對得起這份職業(yè)嗎?對得起這些孩子們嗎?聽過很多教育專家的講課,也拜讀過一些教育專著,李鎮(zhèn)西老師教育我們要做最好的老師。咋一聽,似乎有點矛盾了,當我再深入的讀下去的時候才明白“最好”是相對的,因為這是永遠沒有止境的追求——從這個意義上說,“最好”其實就是“更好”;但是,理直氣壯地提出“做最好的自己”,則表明了一種更高的人生和事業(yè)的標桿,雖然這個“最好”永遠達不到,但一個比一個的“更好”便匯成了一個人一生的“最好”!
讀到這里,(讀書筆記 )我想起了這兩年來,我參加了多次鎮(zhèn)上和教研片上的比賽活動,每次我都全力以赴,也自信的以為結果會很理想,可是偏偏別人的成績總在我之上,我埋怨過,迷茫過, 為什么成功總是與我擦肩而過?別人的課堂教學也存在一些缺點,為什么我的缺點就那么讓人不能接受呢?一次又一次的結果還是如此,我必須學會反思:別人不是只糾著你的缺點不放,而是你要讓你的優(yōu)點成為一種強大的磁場吸引他人,當然也要盡量避免一些錯誤的發(fā)生。“沒有別人的成績好就是自己還不夠優(yōu)秀,應從自身多找原因,少埋怨他人”!我時刻這樣告戒自己。通過我自身的努力,在本學期的兩次比賽活動中,雖然沒有奪得冠軍,但我和最優(yōu)秀選手的成績之間的距離越來越小,甚至只差毫厘。我真實的看到了自己一次比一次有進步,這就是我的成功。雖然和那些名師比我也還有很大的差距,但我可以自信的對自己說,和昨天的我比,我在進步,我在超越,今后我要做得更好!
書中最震撼我的是李老師對教育工作無比赤誠,對學生無比熱愛的一顆教育者的心。有人說:“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育藝術,都產(chǎn)生于教育對學生無比熱愛的熾熱心靈中。”這句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是多么難啊!記得我把這個班從學前班帶入一年級時,來了個叫吳雨珊的留級生,她并不是個因調(diào)皮搗蛋或者愚笨而讓我頭疼的學生,每次上課發(fā)言都很積極,可是她從不做作業(yè),每次考試都考零分或者個位數(shù),最讓我頭疼的`是還經(jīng)常偷東西。班級成班率很高,班內(nèi)鎖事本來就很多,每次還要處理她的事,她還不改,剛開始確實有點心浮氣躁,后來她的媽媽來學校看望她幾次,每次母女倆見面都是眼淚汪汪的,問明情況之后,我才知道,她是個離異家庭的孩子,歸父親撫養(yǎng),而爺爺奶奶對她又非常苛刻,非打即罵,也不給她零花錢。雨珊看見別的小朋友每天都有錢買各種各樣的零食吃,也特別想吃,她又不敢向家里要錢,于是就學會了偷。聽到了她的不幸之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心想:不管她的學習成績?nèi)绾危辽傥也荒茏屵@個如花一般年紀的女孩將來走上歧路,我要挽救她。于是,我每天投入了更多的關注,多找她談心,給予她慈母般的關懷,我還建議她的媽媽存了一些錢在我這兒,讓她有需要的時候計劃的來取,一年多來,再也沒聽過有人說她偷別人東西了,學習成績也提高了很多,從前走路喜歡低著頭的她,現(xiàn)在活像一只快樂的小鳥。愛的力量是如此的強大,正如李老師所說的只有童心能夠喚醒愛心,只有愛心能夠滋潤童心。離開了情感,一切教育都無從談起。但這種情感,不是裝模作樣的“平易近人”,也不是教師對學生居高臨下的“感情恩賜”,甚至不是為了達到某種教育目的而采取的“感情投資”,而是朋友般平等而真誠的感情。
讀李鎮(zhèn)西老師的文章,為他的人格魅力所折服。我會不斷地提醒自己,我是一名教師,我的生活在講臺,我的生命在學生。我要用愛心溫暖童心,做個富有愛心和童心的人,愛學生,愛生活,愛世界。
《做最好的老師》讀后感14
最近,讀了教育專著《做最好的老師》,我不由地思考,老師和學生究竟應該保持一種怎樣的關系才最有益于學生的成長?只有處理好了這個問題,教學才能變得從容,教育才能處事不驚。看了《做最好的老師》一書,我的收獲極大。
李老師是蘇霍姆林斯基的追隨者,他在書中極力強調(diào)“沒有愛,便沒有教育”,“在教師素質(zhì)的諸多因素中,對學生的奉獻之心、理解之心、平等之心、責任之心等教師非智力因素是第一位的”。我們教育對象的心靈絕不是一塊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已經(jīng)生長著美好思想道德萌芽的肥沃的田地,因此,教師的責任首先在于發(fā)現(xiàn)并扶正學生心靈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芽,讓它不斷壯大,最后排擠掉自己缺點的雜草。如果我們用成人的冷漠去對待孩子的真誠,那么一切“語重心長”的教育都無濟于事。對于那些讓人頭疼的孩子李老師用“科研”的眼光去看,把教育上遇到的每一個難題,如班集體建設、“后進生”轉(zhuǎn)化、早戀、作弊等等,都當作科研課題來對待,把每一個“難教兒童”都當作研究對象,心態(tài)就平靜了,教育也從容了。當然,李老師認為教育并不是有了愛就有了一切,教育之愛絕不是遷就縱容學生,絕不是放棄嚴格要求和嚴肅的紀律。教育中真正的愛,意味著對學生的成長以至未來一生的負責,因此這種愛包含著對學生的嚴格要求,乃至必要的合理懲罰。總之,“愛”、“理解”、“尊重”、“平等”與“責任”在李老師身上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這正是教師的氣度和魅力。
什么樣的老師才是最好的老師呢?用李老師的話說,雖然這個“最好”永遠達不到,但一個一個的“更好”,便匯成了“最好”。他說:“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遺憾,但每天都這樣反思,琢磨,甚至把這一天的說過的話,做過的事都回想一下,堅持不懈,我便能不斷地接近‘最好的教師’了吧。”看到這里,我想到了自己,我對自己的某些方面是缺乏信心的,總覺得自己不管怎樣努力都是沒用的。但李老師的話使我受到啟發(fā),也增強了信心,只要我爭取每天多讀些書,多反思自己,我想我每天都會有進步,每天都做得更好一點,每天都比前一天有進步,我想我一定會有很大的提高。不管會不會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至少我現(xiàn)在一直在努力,盡我心去做我做一名教師應盡的一切義務和責任。
對于自己的學生,其實更多的還是愛。李鎮(zhèn)西老師說,老師的尊嚴是學生給的。意思不大明白,看后明白了。其實,有時候,我是犯過類似的毛病的,事實上,有很多老師,尤其是班主任或性子急的教師容易犯這樣的毛病。在我們的教育教學過程中,很容易與學生發(fā)生沖突或矛盾。記得有一次我在課上提問,提問的王某時,他沒答上來,我一下字就火了,說了一些很嚴厲的話,聲音很大,這學生很要面子,以后上我的課,他就睡覺。現(xiàn)在提起來我都后悔。后來學生告訴我,老師,其實,我們自己也不想答不上來啊,只是有時不小心出了錯。我們常常用成人的眼光來看待事物,看待孩子的行為,對他們做出的一些“小事”不以為然,甚至是不屑一顧。比一比李老師,我覺得自己的差距還是太大,老師的尊嚴就在你的.大發(fā)脾氣中喪失了。
李老師又提到:多想孩子們可愛的地方,盡量把課上好,盡量和他們一起玩兒,這樣孩子們就會越來越愛你,每天生活在一個充滿愛的環(huán)境中,又怎么能不高興呢?都說人沒做父母之前看學生是一種心態(tài),當了之后又是一種心態(tài),可能當了父母,有了自己的孩子,對待學生便有了更深刻的感情。不管聽話的、不聽話的、漂亮的、不漂亮的、聰明的或是不聰明的孩子,在父母的眼中都是有無數(shù)優(yōu)點的。我們常說要發(fā)現(xiàn)孩子身上的“閃光點”,原來這種“閃光點”無處不在。
浮躁的心、生硬的態(tài)度,永遠也不可能換來心與心真誠的溝通,我會從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用“學生的眼光” 看待,用“學生的情感” 體驗,像李老師那樣,用心換來孩子們純真的笑容,贏得孩子們的尊敬和愛戴。
《做最好的老師》讀后感15
所謂“發(fā)現(xiàn)”,我個人的理解是,教師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要善于尋找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不斷挖掘?qū)W生的內(nèi)在潛力,引導學生學會發(fā)現(xiàn)自我、認識自我,時刻以陽光積極的心態(tài)去面對學習和生活,正確看待自己所遭遇到的挫折與失敗,學會自我剖析、自我批評和自我教育,從而完善自我、超越自我,不斷實現(xiàn)更高的學習目標,體現(xiàn)人生的自我生命價值。而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應該是學校教育的最高境界,因此,無論是班主任老師,還是科任老師,我們都要關注學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養(yǎng)。
首先,要教育學生能正確認識自己、評價自己。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任何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優(yōu)點,也有自己的缺點。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因人而異,根據(jù)學生的個性特點,引導學生學會正確看待自己、客觀評價自己。即:對于表現(xiàn)優(yōu)異的學生來說,要讓其看到自己的不足之處,以避免其產(chǎn)生高高在上的孤傲情緒,并盡可能使自己做到更好;而對于那些總是默默無聞,甚至有些自卑的學生來說,我們要常常放大其優(yōu)點,讓其了解自己的優(yōu)勢,盡可能為其創(chuàng)造體驗成就感的機會,從而驅(qū)逐其內(nèi)心自己總是不如他人的感覺,幫其建立學習的自信心,養(yǎng)成活潑開朗、積極向上、勇于展示的良好習慣。
其次,引導學生樂于并善于控制自己、戰(zhàn)勝自己。很多人在遇到一些突發(fā)事件時,往往會成為情緒的奴隸。因此,我們要時刻提醒學生學會自我控制、自我調(diào)節(jié),學會擺脫不良情緒的影響。正如李老師所言,要讓學生懂得,自己所做的一切,首先是要面對自己的`心靈,自己就是自己行為的審判官。對自己的約束力,不僅僅是來自班級紀律,更主要的是自己的意志、義務和良心。如果做錯了一件事情,首先應該想到的是對不起自己。
這一點,魏書生老師做的非常好,他常常告誡學生,每個人的心里都有兩個自己,一個是好的自己,另一個則是比較消極甚至有些壞的自己,每當我們遇到選擇的時候,就是兩個自己相互較量的過程。因此我們要時刻關注代表正義和積極的自己,逐漸讓其不斷強大,時刻立于不敗之地,這樣我們就能做一個最好的自己。教育過程中,要努力讓學生做到每日三省吾身,尤其是遇到一些同學之間的矛盾或摩擦時,要先低頭審視自己,盡可能找到自己更多的錯誤,學會自我批評,這樣很多時候同學之間的矛盾就會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而當遭遇磨難和挫折的挑戰(zhàn)時,則要學會客觀分析、善待自己,不斷給自己信心和鼓勵,避免產(chǎn)生消極情緒和隨意放棄的心理。
第三,要讓學生學會自己管理自己。眾所周知,班干部往往最能培養(yǎng)和鍛煉一個學生的管理能力,但是班干部畢竟是少數(shù),而教育要面對的是全體學生。因此,我們要盡可能為每個學生提供參與管理的機會,要讓每個學生都人人有事做、時時有事干,這樣才會避免“無事生非”的現(xiàn)象。
所謂道德課堂的德,就是要相信學生、信任學生,因此既然要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就要相信學生,敢于適時放手。教師如果包攬一切班務,不僅會讓自己忙得焦頭爛額、毫無喘息之機,更會讓自己的學生失去鍛煉的機會,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班級責任感和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更無從談起。所以,有時候我們教師要學會放手,學會“偷懶”,學會及時隱退。
第四,打造一個良好的班集體。一個班風純正、集體輿論健康的班級,對班內(nèi)的每一個學生來說都是一種強大的約束力。發(fā)揮集體的力量,就是要充分利用集體中代表正義和積極向上的學生群體,去影響和感化另一部分較為消極的學生,這些個別特殊的學生內(nèi)心出于對班集體的熱愛,或許會自覺做到嚴于律己,從而逐漸認識自我、戰(zhàn)勝自我,最終實現(xiàn)自我轉(zhuǎn)變,同樣成為優(yōu)秀班集體中的一員。
德國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慧曾說:“教學藝術的本質(zhì)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既是素質(zhì)教育的要求,更是現(xiàn)代社會發(fā)展的要求,身為一個教師,我們要努力讓自己成為一個發(fā)現(xiàn)者,成為學生學習和成長過程中的激勵者、喝彩者,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要不斷引導學生去發(fā)現(xiàn)自身的優(yōu)勢和潛力,促使其學會正確認識自我、評價自我、塑造自我,更要不斷為其搭建展示自我、超越自我的平臺,讓每一個學生都成為最好的自己。
【《做最好的老師》讀后感】相關文章:
做最好的老師06-27
學習《做最好的老師》的心得07-10
做最好的老師讀書筆記09-22
《做最好的老師》讀書筆記09-01
做最好老師講座心得05-20
做最好的老師作文4篇06-21
做最好的老師讀書筆記08-07
做最好的家長06-13
做最好的自己08-26
做最好的自己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