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行者無疆》有感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后感吧。那么我們該怎么去寫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讀《行者無疆》有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讀《行者無疆》有感1
跟諸多繁華的大城市相比較,位于比利時的布魯日顯得那樣默默無聞,不為人所知。但它的確有別的城市所沒有的東西,那就是一份遠離塵世的寧靜與安詳。
布魯日是比利時保存最完好的中古世紀小鎮,里面大部分的街道、建筑保留了幾個世紀前的原貌,整個城市顯得古樸而端莊,頗有歷史遺留的古風。在這里人們感覺到的除了平靜還是平靜。
走進布魯日就像走進了一個童話世界,大大小小縱橫交錯的街道,哥特式的教堂,平緩的運河與河面上成群的白色天鵝,令徜徉的旅客感到閑適而又愜意。在滾滾前進的歷史長河中,唯有布魯日像是被時間遺忘在了某個角落,在千百年的時光中保持著它完好無損的容貌,供無數人前仆后繼地前來瞻仰。但它始終保持著一顆寧靜的心,無為外來的浮華和喧囂所動,千年如此。
歐洲是一個奇特的地方,有人說這里就像是移步異景的風景畫。在歐洲,即使是兩個互相比鄰的城市彼此之間也有著迥異的不同風格,在這里走不了幾步,抬起頭來便又是另一番天地。而布魯日這個小城,它在歐洲并不占據著一個十分重要的地位,它被時尚與繁華摒棄在眉眼之外,也正因如此它保留了歷史的古風,成為了一個最原始、最自然的整個歐洲追本溯源的核心。它不僅是比利時文化的縮影,同樣也是整個歐洲歷史進程的一個寫照。
布魯日,如同一張年代久遠的明信片,靜靜地躺在某個褪色的角落,見證著歷史的流逝。
扼守秋天
說起英國,人們和容易聯想到的是紳士和英倫式的風格,彬彬有禮是它一貫對外的名片。
英國的風格,與領居的法國與德國不同,介于浪漫與嚴謹之間,使得它得以兼有兩家的氣質,從而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這種風格一貫與英國皇家的貴族氣質緊密相連,它造就了英國紳士般的體面,而這種體面的風格也同時深深的浸透到了英國皇室的血脈中去,使得兩者相得益彰。
與法國的浪漫氣質所造就的騎士風格不同,歐洲的任何一個國家都有著專屬于自己的氣質,這種特有的氣質使得我們可以很容易的在想到一個國家時同樣聯想到它的這種氣質。
比如想到英國就會想到文質彬彬、知書達理的紳士,想到法國就會想到英勇善戰、忠心耿耿的騎士,想到德國就會想到沉默寡言、深思高論的.思想家、哲學家……等等諸如此類。一個國家的文化造成了它整體的素養,成為它對內的教育和對外的招牌,這是一個民族的尊嚴與驕傲,它彰顯出了一個國家非凡的氣度。
但即便如此,也不能把一個國家單獨的從歐洲眾多的國家中提取出來,作為一個特例。因為一個國家即使再獨特,也無法與周圍的一切完全分割開來,不能把它單獨的劃分為一體,因為所有的國家都是構成了歐洲這個整體的一個個體,它們有著同樣的文化根源,都是從同一個基調中衍化而來。歐洲本應一體,無法以鄰為壑。
英國,作為歐洲眾多國家中的一個,作為璀璨明星中的一顆,以其獨特的姿態屹立在歐洲大陸上。曾幾何時,英國的女王曾說過:“在我的國土上,太陽永不落下。”多么輝煌而又莊嚴的宣告,而英國也確有過那樣一個盛極一時的時代。盡管如今往日的輝煌不再,但它畢竟曾經以這樣一個輝煌的形象站立在歷史的最高點,如同曾經的希臘與羅馬,帝國的輝煌為歷史所銘記。盡管如今的我們總是回看歷史唏噓不已,但逝去的畢竟已經逝去,一個國家的未來總還是要繼續。
日不落帝國,曾經的輝煌,造就了今日的寧靜。
讀《行者無疆》有感2
《行者無疆》我已經讀過三遍,每讀一次,它都會帶給我不同的新意,這本記載著歐洲史詩的游記,如同一幅面卷平展在我的眼前;又如一曲樂章輕奏于我耳邊……
這本書,記敘了歐洲獨具特色的各個國家和城市,濕漉漉的精雅街道上漂散著慵懶的咖啡香味,從美第奇家族的府邸到巴黎現代的咖啡館,從百年歷史的大學到北歐海盜的轉型地,在無數年代之間,從荒蕪到繁榮,從毀滅到重現,這一切都是如今歐洲不停歌誦的哀歌與樂章。
龐貝的毀滅,來源于一次火山的噴發,滾燙的火山灰瞬間淹沒了繁榮的小鎮。多年以后的發掘,龐貝已經是一座化石城,整個灰白的小城里,一切仿佛都在等待著主人的回歸。面包房里的鍋碗勺盆都還整整齊齊地掛放著,道路上的車轍水溝,私宅里的密室暗道都表明了曾經生的氣息。人類也有無法戰勝大自然的時候,龐貝無論曾經多么輝煌,也在火山巖灰的`怒火之下,毀于一旦。
冰島,一個幾乎被遺忘的島國,被一片皚皚白雪所覆蓋,由于海盜的侵犯以及挪威人的移民,這個潔凈的小島,處于長期與世隔絕之中,人們甚至認為,有無它的存在并不會對人類歷史的發展有絲毫影響。
羅馬,一個擁有悠久歷史、古老建筑的城市,它的存在就是一種偉大。街道兩旁象牙白的斑斑駁駁透露著它驚人的輩份,久遠的歷史讓它如同一位步伐蹣跚、彎腰駝背的老人。如果說世界上的古老成就了這個世界的完美,那么這一切的完美也成就了我們生活的多彩。敗亡者必定敗亡悄悄退出,勝利者必將成為最終的審判者。
《行者無疆》都是歐洲真實的寫照,一個個小國肩負著贊頌、辱罵、忍受和蛻變,“其實,世間多數的出色者都因眾人的分享、爭搶、排泄而成了最弱的弱者”。
書里每篇文章里都會有一處或幾處令人捉摩不透的地方,讓人每讀一遍都會有新的發現。因為它,我喜歡上了旅行,把所見所聞記錄下來,是一種最珍貴的記憶收藏。
讀《行者無疆》有感3
余秋雨先生游歷歐洲后寫了這本書。歐洲是很多中國人向往的地域,我讀完這本書,歐洲已盡在我的掌握之中。
大家如要到歐洲,恐怕都要去一個地方----世界水城威尼斯。在那里,半數以上的游客都是中國人。人們看到這里,定然會覺得中國人民的生活水平已然提高了,可經濟水平提高了,文明呢?保護環境的意識呢?
其實威尼斯早已不是水流環繞,遍處古樓,而變成河水污濁,河道干涸,建筑被嚴重破壞的“問題”城市。近三十年來,海潮淹城已一百余次,河水早已變的污濁不堪。各種古建筑到處都刻著“**到此一游”的字樣。大街小巷中中國游客亂扔垃圾的場景。。。。。。
看到這里,很多中國人都會為之心寒。在歐洲人眼中,中國人的形象就是這樣。
在德國洪堡大學的圖書館前,立著一塊石碑,上面用德語寫著:一九三八年,一群被納粹思想迷惑的學生在這里燃燒了圖書館中大部分藏書。在石碑前,有一塊與地面嵌起來的玻璃磚,透過玻璃磚,可以看到地下存放著幾個已經被燒毀的舊書架。
這是洪堡大學永久的恥辱,而洪堡大學卻將它毫無保留地展露出來,時時刻刻警示學生。再回到中國,我們經歷的戰亂比歐洲要多得多,可留下來的遺址卻少之又少。就算有像圓明園這樣大型的遺址,里面真正從歷史遺留下來的東西卻是次要的,而主體是很多現在的娛樂設施,處處充滿了虛假與掩飾。我么們真的'不如歐洲嗎?
當然,歐洲也有缺憾。
法國巴黎,是很著名的文化之都。盧浮宮,收藏著世界上千千萬萬的頂尖畫作與雕塑,讓盧浮宮大放異彩。
而絕大部分游客的目的是欣賞《蒙娜麗莎》與斷臂維納斯。而其它的作品雖也出自名家之手,可與這兩個“名作中的名作”排列在一起,就只能屈居配角了。正是由于精美作品的堆砌,好象盧浮宮可看的作品只有這兩件。而其它作品看不看都無所謂。可要將這些作品挪到其它博物館,都可成為當之無愧的鎮館之寶。看著這些名作雖身處名地卻不得其位,深感惋惜。
在歐洲的文化領域少不了明爭暗斗,可說來說去只不過是嫉妒,彼此依然是好友。米開朗基羅與達芬奇是歐洲最著名的兩位藝術家。一次,米開朗基羅得知達芬奇為教堂畫壁畫的酬勞是一萬個金幣,而自己雕刻塑像《大衛》只得到五百個金幣,憤怒的他與達芬奇打賭,誰先畫完同樣的壁畫,另一個就給對方一萬個金幣。可沒過多久,達芬奇因病去世。按常理來說,米開朗基羅應該高興少了這個強勁的對手,可米開朗基羅從此之后郁郁寡歡,在失去達芬奇的悲痛中度過了三十年,在這段時間內,他再沒有創作一幅作品,米開朗基羅對好友的情感可見一斑。
歐洲的精髓我們都看在眼里。我們不禁發問:為什么歐洲經歷了如此多的變故,仍能保持這樣,不會敗落?答案是肯定的:歐洲人的心沒有被污染。在歐洲內戰時,交戰雙方都會以不破壞文化古跡為前提。這正體現了歐洲人民對歷史的景仰,對文化的熱愛,對每個人的尊敬。他們的純樸,并沒有因時間的流逝而消磨,他們堅信:歷史、文化,是民族的靈魂!
【讀《行者無疆》有感】相關文章:
行者無疆作文08-28
《行者無疆》經典語錄精選09-24
《行者無疆》閱讀感悟07-14
《行者無疆》經典語錄11-10
《行者無疆》閱讀體會07-11
行者無疆感想作文07-10
行者無疆作文【集合】10-13
行者無疆散文欣賞05-29
行者無疆經典語錄64則09-24
心行者永無疆作文05-06